1

首先,于成龙是山西永宁州人,他44岁之时出仕,从县令做起,兢兢业业,被多任顶头上司树立为官吏标杆,康熙年间,最高的官做到江南江西总督。


这个人政绩不错,做事谨慎,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

那么,“清代康熙名臣于成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真的能杀赫里这个大将军吗?”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于成龙被认同、确认为循吏,清官,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可是,这不等于于成龙就能够为所欲为,甚至去诛杀所谓的大将军赫里了。


在清朝,如果没有特殊规定的从属关系,文官与武官之间就不能够统属,互相之间无权干涉对方的权利实施。


另外,清代被授予大将军职衔的人并不是很多,在清朝初期,大将军都是靠前指挥,指挥野战,拓土开疆,平复乱局的角色,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区区的文官所诛杀?

在康熙一朝嗣后,任大将军之职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比如,年羹尧、岳钟琪、福康安,这样的人,哪个总督、巡抚敢碰一下?

题主所提问的由头应出自影视作品当中的情节,这不属于真实历史。于成龙以两江总督之身,居然能杀了江宁将军,这简直是愚不可及的杜撰。总督听着官声显赫,但是品级不过是正二品,驻防地的将军品级则为从一品。


另外,没有皇帝的专旨,谁敢去碰驻防将军一下?另有一层,驻防将军的出身必须是出自清八旗,代表清廷,震慑所在地军民人等,自然带有监督当地督抚的作用,总督、巡抚与驻防将军的任务各不相干,如果有了争议,要经过朝廷判断解决。也就是说,于成龙没有权利去处死一个朝廷钦命的驻防将军的。


假如说,题主一定把于成龙设定为一身是胆,为民请命的角色,那么,即便如此,于成龙也杀不了这个所谓的赫里,因为,第一,于成龙做为文职官员,他无法抓到拥有5000军兵的驻防将军,如果想去硬碰硬,在大清正规军的面前,于成龙的几十个护卫也就是一盘小菜,他根本就近不了所谓赫里的身。

综上所述,据《清史稿》所载,于成龙为循吏,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标新立异,刚愎自用,乃至于独出心裁的人,也正因为他做事踏实,才一步一步的进到大吏之位,所以,题主所问,乃是影视夸张,荒村野史,不值方家一哂。

最佳贡献者
2

于成龙杀赫里,那是标准的造反了,绝不可能发生的事。

赫里是江宁将军,全称镇守江宁等处地方将军,为清代统领江南驻防八旗军兵的最高统帅,官至正一品,乾隆年改成从一品。

于成龙呢?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至从一品。

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

他们看起来官职级别差不多,但是是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军队、一个文官系统,互不兼管的,于成龙管不了他,更杀不了他,

赫里是驻防八旗的八旗将军,这是什么概念呢?清朝的八旗派遣到地方的驻防军队,区别于绿营军,他们才是清朝的正规军,皇帝的嫡系军队,地方官管不了他们,说句不好听的,他们驻防八旗将军是满清的股东,不是打工仔,

于成龙呢?两江总督,标准的文官,兼管地方军事,但是,他管的军事只有绿营军,管不了八旗,他的军队只有督标的几千人,其他绿营军只能通过提督管理,他自己可管不了。

于成龙杀赫里,相当于袁崇焕杀毛文龙,都是标准的造反了,皇帝听了绝对是毛骨悚然,你杀他是想干嘛?。

另外,编剧完全是外行,一点基础知识都没有,

于成龙是两江总督啊,这样封疆大吏,管这种事麽?包拯开封府尹,没事天天审案子?狄仁杰是宰相,没事审案子?那还要提点刑狱司、按察使、大理寺干嘛呢?抢饭碗呢?

即使是审案子的官吏,杀人的流程也是审理案件、上呈朝廷、刑部审核、上呈皇帝批复,然后下传,在然后杀头吧?

你审理完了,马上当场就砍头,你还有王法没有?

这是杀普通人都有这么多的程序要走,杀比他级别还好的武将,怕是要大理寺加刑部加都察院三司会审,然后皇帝批复,在然后菜市口杀头吧?

如果两江总督可以杀驻防八旗将军,那等于说,两江总督不仅有你的人事权,你的命也在他手里,八旗将军肯定会对他忠心耿耿,那两江总督还不成了军阀?

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感到毛骨悚然,【帝骤闻,意殊骇】




3

清朝康熙年间其实有两个于成龙,一个是两江总督于成龙,另一个是河道总督于成龙,前一个是汉人,后一个则是汉军镶红旗人。当然,既然题主说的是诛杀赫里一事,那肯定是问两江总督于成龙,因为杀赫里一事出自电视剧《于成龙》,而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两江总督于成龙的事情。



这里先提前告知下,赫里非历史人物,而是电视剧《于成龙》虚构的人物,因此于成龙诛杀赫里一事乃是戏说,而非历史。

那在历史中,两江总督于成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两江总督是经过清朝两代帝王认可的廉吏典范,康熙曾为其亲自题写“高行清粹”匾额以示褒奖,并赞其“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而乾隆也曾御书“清风是式”四字匾额,以示对于已经逝世的于成龙的推崇。由此可知,一个能被两代帝王认可的于成龙,他为绝对是一个廉洁奉公,为国为民的好官。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以广西罗城县令的身份出仕后,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于成龙的足迹跨越广西、四川、湖广(后来的湖北和湖南)、福建、江南(后来的江苏和安徽)、江西等数省,仕途也从七品知县做到了一品总督,在这期间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不畏权贵、勇于担当、刚直不阿,以三举卓异的优异政绩,深得各地民众爱戴和各省督抚的器重,如福建巡抚吴光祚就称其为“闽省廉能第一”。

于成龙的政治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非是那些只知廉洁却不知办事的顽固“清官”,他是既廉洁又奉公。在罗城为县官三年之间,曾经混乱不堪的罗城即得到大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于成龙从而也得到时任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嘉奖,凭借着这等政绩,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由此他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因于成龙的勤政爱民,于成龙是深受百姓的爱戴。据史书记载,于成龙去世时“金陵人为之巷哭。相率香灯祭与寝。日几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远近闻之,皆辍市,如丧其亲”,南京城中是人人哭泣,每日都有成千上百人前往府衙临丧。而出殡当日,更是“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 江干江水声如不闻”,沿途都站满人,连绵二十余公里,皆跪地痛哭。从中可知,百姓爱戴于成龙一事所言非虚,正如史书所言:“(于成龙)公之得吏民之心,江宁人谓数百年来无能如此者”。

当然,于成龙虽不畏权贵,且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但杀害赫里却是万万做不到的,也是实在不能做的。



首先,剧中于成龙虽贵为两江总督,且还兼任着兵部尚书,但却是没有权去捉拿作为江南八旗兵最高统帅的赫里的,别说是去捉拿,就连节制的资格都没有。同时,剧中赫里可是康熙的外甥,是满洲贵族,身份是贵不可言,在当时即使赫里犯了法,连刑部尚书都没有资格审判他,更别说于成龙,当时只有康熙才有权处置他。

因此,如果放到现实中,除非于成龙甘愿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去杀他,否则他绝没有资格去处置赫里,而且别忘记当时的赫里可是住在满城中,满城除了满人能进,汉人是无权进入的,而且是由八旗兵重兵把守着的,因此以现实的环境,即使是于成龙敢杀,他也进不了满城,想想看于成龙连抓都抓不住赫里,谈何去杀呢?



其实说白了,于成龙杀赫里一事除了是发生在电视剧中,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会发生。那么既然只有在电视剧中才能发生的事情,又何须谈论于成龙敢不敢杀赫里呢?只要编剧乐意,于成龙杀亲王,甚至是杀皇帝,那都是可以的事情。

4

因为《雍正王朝》与《康熙王朝》里面只出现了张廷玉,陈廷敬,李光地,李卫,田文镜等汉臣,而没有出现于成龙这个人,所以于成龙的名气没有那么大。

不过,于成龙有一个名号特别著名,那就是康熙称他为清官第一。

那于成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都有哪些经历呢?

于龙成是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吕梁市,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17年。他在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第一次参加乡试,但是因为太原科举舞弊,于成龙直接在试卷直接抨击了些事,所以没中举,成为副榜的贡生,但是可参加会试。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于成龙继续参加乡试,但是落榜。于成生迫于家庭的生活压力,无力再参加科举。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此时他四十四岁,被任命为广西罗城县令,因为广西入清不过两年,之前的罗城县令下场都不怎么好。

于成龙用了三年的时间,罗城大治,于成龙很受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器重。

康熙六年,时任两广总督的金光祖对于成龙的评价,广西唯一的卓异,于成龙调任四川的合州知州。

康熙八年,因为表现优异,于成龙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当了四年之后,升为武昌知府,又担任了四年,湖广巡抚张朝珍对其的评价,但是卓异。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担任湖广江防道员。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担任福建按察使。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担任直隶巡抚,不久之后,担任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死于任上,终年六十八岁。雍正时,入贤良祠。

于成龙在当两江总督的时候,当然是没有资格当一品将军赫里的。

5

1、清朝名臣于成龙: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2、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3、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4、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于成龙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瑞。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6

是一个为国家为老百姓鞠躬尽瘁一心一意办事的好官,赫舍里应该杀,不能因为是皇亲国戚就勉于刑法,有这样的好官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7

我刚刚看过最近新出的一部剧《于成龙》,看了这部剧让我了解了清朝官员的生活,知道于成龙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也是大清朝第一廉吏。至于我对清朝的了解也不多,但我知道清朝是满清贵族打下来的,主要的是满清八旗,清军在皇太极的带领下,逐鹿中原,主要靠八旗兵的战斗力,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帮助清军入关,皇太极的儿子顺治是清军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初年掌握大权的是多尔衮,后来多尔衮死后,顺治才真正掌权,清朝初年大臣有鳌拜,索尼等人,其中鳌拜跟随皇太极打过天下,立过很大的功劳,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反清复明的人很多,清朝入关之后就发布科举,这样就让那些人放心了,因为清朝继续实行科举制度选官,采用了中原汉族的文化来统治国家,所以反清复明的斗争就开始停止了,但还有一部分人在反清复明,清朝采用的是汉族文化和满族共存,清朝也任用满汉两个民族的大臣,于成龙就是在清朝顺治十八年当上的知县,也是他碰到了一个好的时期,正巧碰上了康熙皇帝即位,康熙一生重要的举措就是,智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和亲征葛尔丹。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清帝即位后,尤其是在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四朝,重用汉人来统治国家,满清八旗虽然在清王朝建国的时候立过很大的功劳,但在后期,八旗就帮不了什么忙了,所以在清王朝后期,清帝还得采用汉人来对付内外强敌,清初,圈地运动的确很大,很多地方的土地都被贵族圈为自己的土地了,这个现象一直到康熙年间才得到了一些解决,清初大臣鳌拜一直活到了康熙时期,鳌拜傲慢,居功自傲,所以经常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最后被康熙除掉了,康熙年轻时就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于成龙就是碰上了康熙这个明君所以在他的仕途中,从小官一直做到二品大官,一路升迁没有被贬过,也是这个原因,于成龙洁身自好,为百姓谋福,很得百姓的尊敬,于成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廉官吏,清官只有做到品级高点,才能彻底为百姓谋福,于成龙所治理过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帮助朝廷平定了一些地方的小叛乱,立过功劳。 于成龙采用的办法很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只有用重典才能治理好国家,这样,毕竟清初顺治年间还很不太平,清朝迎来盛世的时候是康熙中晚年的时候,是康乾盛世的开端,清王朝也是因为自大,自称天朝上国闭关锁国导致了清后期的衰落,严重的使中华文明遭到了破坏,清朝自乾隆以后,就开始了衰落。 清王朝也是因为采用了汉族文化才统治了二百多年,毕竟汉族文化是先进的,相比蒙元,清朝存在的时间已经是很长的了,蒙元就是因为国家动荡内乱,贬低汉人,最终导致了元王朝短暂的生命,也最终导致了蒙元的覆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统治中原地区必须得用中原汉族文化才能巩固一个新兴的王朝,多么强大的王朝,地盘是多么的辽阔,可是不采用汉族治理国家的经验,就会导致彻底的覆灭,为什么孙中山先生那么的伟大,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更结束了在中华大地上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一个封建王朝是容易的,但毁灭一个制度不是那么容易的,自夏朝商朝开始,奴隶制就压迫着人民,到秦统一全国,封建帝制进一步封闭人们的思想,直到2000年后才彻底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再一次强大起来。 此文章是我在搜狐第一次写的文章,欢迎大家的阅读,谢谢大家。




8

皇帝是江山为重,杀皇亲国戚只不过借大臣手而己。皇权争夺,父子,兄弟尚具相残,何况外甥乎。

9

余成龙是清朝廉吏,确实存在,但杀不了赫里这样的大将军,这是编剧的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