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方都没吃亏,但清朝获利更多

《尼布楚条约》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签署的首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我国对黑龙江流域的统治,为维护了我国东北两百多年的安定。

不过最近几年,网上对《尼布楚条约》提出了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该条约对沙俄的让步太大了,不仅放弃了整个西伯利亚,还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割让给沙俄,简直是丧权辱国。

(图中橘红色地区被认为是《尼布楚条约》割让地区)

但是对于这种质疑之声,本人觉得清廷有点冤枉,其实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清军主力从来没有涉足过黑龙江以北的地区,更没去过西伯利亚,也谈不上放弃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在古代是极寒的蛮荒之地,连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都不去涉足,没有人会对这里有兴趣,即便是今天,也没人愿意去这里生活)

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生活在今天的辽宁北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南部一带,例如后金的首个都城赫图阿拉就位于今天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而在后金成立之后,努尔哈赤主要向西向南扩张,而对于北部寒冷的地区,努尔哈赤只是降服了当地的海西女真,保证自己身后的安全,然后就集中全力跟明朝和蒙古、朝鲜作战去了。

到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清朝在关外的实际控制范围包括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地区。至于黑龙江流域,清朝并没有实际控制,仅仅是要求当地部落首领称臣纳贡,属于羁縻统治。

(清朝入关之前的实际控制范围)

1644年清军入关,此时清朝的主要方向是关内地区。而就在清军入关的同一年,已经扩张至东西伯利亚的沙俄开始入侵黑龙江流域,并和当地土著爆发冲突。

由于当地没有清军驻扎,仅仅百余人的沙俄远征军便沿着黑龙江一路顺江东下,如入无人之境。

说实话,当时清廷并不想和沙俄发生冲突。早在沙俄远征军刚刚入侵黑龙江的时候,宁古塔将军就接到了消息,但鉴于黑龙江流域不是清朝的直接控制区域,也暂时威胁不到辽东的清军,因此清朝没有立即反击沙俄。

如果沙俄只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活动,那么清朝可能就忍了。但是沙俄远征军在横扫黑龙江之后,居然进入松花江,逆流而上,进入了清朝的实际控制区域,这下子把清朝给惹火了,驻守在吉林的清军与俄军爆发了多次冲突。

但是当时清军主力都在关内和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军队作战,根本没有心思顾及黑龙江地区。

(清兵入关后开始与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以及南明王朝争夺天下)

清军入关之战共计打了20多年,直到吴三桂攻入缅甸擒杀永历帝朱由榔才算告一段落。然而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康熙亲政后不久又爆发了为期八年的三藩之乱。

后来为了彻底剿灭明朝反扑的力量,清廷再度用兵台湾,最终在康熙二十二年平定台湾。至此,关内汉人的反抗才算是彻底被平息。也正是在收复台湾之后,康熙才将目光投向东北。

在经过多年准备之后,康熙二十四年,清军从宁古塔等地出发,与俄军在雅克萨一带爆发激战,史称“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一共打了两次,最后以清军获胜而告终,紧接着俄清双方展开了边界谈判。

在谈判之初时,双方不肯相让,但由于准噶尔部入侵喀尔喀蒙古,迫使康熙放弃了与俄罗斯划定中段边界的想法,最终双方签署《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两国东段协议。

在《尼布楚条约》中确认了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清帝国,而在此之前,清军从来没有染指过外兴安岭以南到黑龙江以北的地区,事实上清朝绝对没有吃亏。所谓“赢了战争,却输了土地”的传言并不存在。

最佳贡献者
2

1689年9月7日,大清与沙皇俄国在中俄边境的尼布楚签订了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尼布楚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款国际条约,双方为此投入了全部精力,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紧张而激烈的较量。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条约具体内容基本敲定。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受到康熙嘉奖,满朝文武也大唱赞歌,将《尼布楚条约》视为大清外交上一个伟大的胜利,盛赞康熙的英明。

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丢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虽然这些国土很大部分上是模糊化的概念,但小股探险者加流氓的模式就能奔袭万里,从你龙兴之地卧榻之边虎口夺食,而且夺了你还不敢出动大军收复、打起仗来也没有赶尽杀绝、更不敢追击报复的姿态无异于助纣为虐,助长了对方的野心,之后沙俄对中国北疆领土的觊觎之心再也不曾止息。

他们说虽然康熙爷割让了国土,但俄军毕竟撤兵了。而且在条约中竟然出现了"中国"二字。这说明什么,说明沙俄承认大清统治下的中国是一个国家啊。

这还不足以说明大清的强大和康熙的伟大吗?首先我们说,大清军队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跟沙俄军队交手从来没有真正打赢过。

被大书特书的大清胜利,都是大清兴师动众,面对沙俄的逃犯、探险家,冒险家,对方根本不是正规军,都是乌合之众。

大清正规军去攻打一下小混混组成的部队,费尽吃奶力气取胜,而且胜得非常难看。大清军队也就是能镇压国内起义和叛乱,对外作战的时候真的很肾亏。

这跟明末军队一样,外战外行是他们的通病。一是大清军队没有实力也没有信心打,二是西北局势未定,准噶尔骚乱,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大清真的英明伟大不肾亏,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权宜之计,平定了内乱还可以攘外,收复失地啊。这样做才是真伟大,很可惜,平定西北之后,大清早已将国耻忘记了脑后。

还有人说,尼布楚条约保证了边境的安宁,伟大的康熙是以土地换和平。土地换和平要看对象,这一套跟以色列打交道管用。跟贪得无厌的沙俄打交道一点也不管用。

如果尼布楚条约值得赞颂,那么中国近代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值得国人自豪的。近代史上哪一个条约签订后,没有换来暂时的和平?

再说,一个强盗到你家里占领了你的东厢房,最后签订条约,强盗撤出了东厢房,你把后院和西厢房都给了人家,这叫外交胜利?

《尼布楚条约》的最大失败,还不是割让土地,它让沙俄真正摸清了大清的实力,了解了大清政府那些领导人是什么货色。

在尼布楚会谈中,中方一再退让,三次让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强中干的丑恶嘴脸。这就像那个黔之驴,老虎刚开始的时候摸不清你的底牌,不敢在你跟前轻举妄动,有点缩手缩脚。

可是试探几次,打过交道之后,发现你不过如此,除了割地别没有长处。以后就能放心大胆地揍你,在你这里得到无穷无尽的好处了。一旦如此,还有你的好日子过吗?

有位伟人说过,邻居是不能选择的。

其实邻居可以选择。

在老家遇到了一个强势的邻居,我们可以到县城买房;如果县城也待不下去了,我们可以到省城;你要是再咄咄逼人,我们可以移民到外国。

但是一个国家遇到一个混蛋的邻居,你不能搬家,只能选择面对。

但不是逆来顺受,不是俯首帖耳,不是假装和平。

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以暴制暴跟他打一架,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惹的。就像日俄战争那样,沙俄虽然输了,日本虽然胜利,可是日本心里发怵,也明白俄罗斯不好惹,不到万不得已不招惹它。

这也跟拳王争霸赛一样,你拼出了水平,表现出了斗志,虽败犹荣,让对手尊重。作为大清统治者的先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向自己的子孙诠释了自己基本国策,那就是领土不是个事,要多少都可以拿去,反正我不会跟你破釜沉舟。

而后来的大清领导人完全继承了这个基本方针,不管谁来挑战,想要领土就给,来者不拒。而大清第一次打交道就暴露出自己无能,让沙俄尝到甜头,为以后割让更多的领土埋下了伏笔,这才是《尼布楚条约》最大的失败。

 康熙为了对付西北内乱跟沙俄签约是权宜之计,在平定内乱之后,就该励精图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进行全国动员将沙俄赶出中国领土,收复失地。

但是康熙畏敌如虎、只想苟安,用土地换和平,换来的是对手对你的鄙视,换来的是对手的更嚣张,换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祸患。到了后来,和平没有换来,土地也没有了,最后连爱新觉罗的江山也给弄没了。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3

中国,毫无疑问。


关于《尼布楚条约》,历史早有定论,这是我国历史上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边界条约,也是名副其实的平等条约,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的领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对《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他们怀疑的依据,在于《尼布楚条约》虽然确定了我们对东北的主权,却也肯定了俄罗斯对外兴安岭以北广大西伯利亚地区的主权,而这些自古以来就属于我们的土地,却被“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清朝拱手相让,我们彻底失去了200万、500万、800万甚至12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

静夜史认为,说这些话的人,应该先丢到西伯利亚冻上几个月。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那么自古以来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历史上曾经提及的土地都作为自古以来的依据,那么我不仅整个亚欧大陆自古以来都是我们的土地,连嫦娥所在的月球也是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名副其实的扯淡。

我国历史上统治西伯利亚的时期是在元朝,但其最北界也未曾超过北纬63度,这是郭守敬进行天文观测的“北极”,这意味着再向北的广大西伯利亚地区,自古以来就不是我们的土地。

而且在1648年《威斯特玛利亚和约》诞生之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主权概念,如果说元朝统治过西伯利亚南部就可以认定为这里是我们的故土,那么土耳其对几乎所有东欧地区都应该进行领土声索。


所以说意淫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先入为主地将西伯利亚作为我们的土地,那清朝不仅丧权辱国简直是罄竹难书。

但事实上,《尼布楚条约》却是清朝在东北地区疯狂开疆的结果。

虽然明朝初期在东北地区设置过奴儿干都司,对包括西伯利亚南部在内的东北地区进行过羁糜统治,但统治力相对薄弱且仅维持了25年,奴儿干都司被撤销后,明朝虽然在东北保留了大量卫所,但基本都是少数民族的占山为王,明朝的世纪统治力形同虚设。

在这样的情况下,沙俄在1582年越过乌拉尔山时,可以说行走在一大片无主之地上;沙俄疯狂东进时,陆续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和喀山汗国,并于1600年到达贝加尔湖周边,而此时的我国还处于明朝万历年间。


等到1643年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时正值明清交替,清军倾巢入关,沙俄更是肆无忌惮,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

可以说,清朝的千里北上,是夺取外东北的根本条件,所谓当地的布里亚特蒙古倾向于清朝以及清朝确定半个西伯利亚的谈判底线,在清朝到达雅克萨之前,本质上都是扯淡。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后,清朝谈判大臣索额图曾经要求以勒拿河为界,回敬戈洛文企图以黑龙江为界的无耻行径,但真正的底线则是格尔必齐河和尼布楚。

当时的清朝有意与沙俄划定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中段边界,但遭到沙俄的拒绝。而且因为西北地区准噶尔汗国的咄咄逼人,以及徐日升和张诚两个外籍翻译的吃里扒外,清朝再一次作出了巨大让步,同意放弃尼布楚并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但即便如此,清朝在东北地区开疆拓土的功绩也不容抹杀,在东北地区实行民族隔离几乎一片白地的情况下,《尼布楚条约》不仅确定了清朝对东北的主权,更至少带来了150年的和平。

而且,清朝通过一系列让步,换取了沙俄在准噶尔问题上的暂时中立,为清朝在1691年收伏喀尔喀蒙古以及最后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铺平了道路。

相比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清朝无疑对蒙古广大地区有更多的兴趣。

所以,《尼布楚条约》本质上不平等,但我们是受益者,所谓赢了战争输了谈判的混账话,听听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准确点说,清朝认为自己是开疆拓土,用魏源在《圣武记》中的话说就是东北数千里化外不毛之地尽入版图。在俄国看来,这是俄国在向中国割地,《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其实个中原因很简单,俄国已经在黑龙江流域盘踞了六十多年,被清朝打了出去。因为俄国在16世纪之后就基本控制了西伯利亚并且建立城堡、派遣官员和军队并向原住民征收实物税。同时俄国也利用黑龙江流域水网密布的特点向黑龙江流域渗透,至于俄国猪在黑龙江流域干了哪些好事,可以看一下看电影《傲蕾一兰》。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

但是俄国人对黑龙江流域的渗透也引起了清帝国的警惕,因为如果放任俄国人控制黑龙江流域,那么帝国的东北边防将陷入被动。当时清帝国在东北方向的边境也就在牡丹江一带,比较靠南,所以清帝国对俄国的南下非常敏感,因此清帝国必须要北上和俄国争夺黑龙江流域,为东北争取缓冲区。因此最后两个帝国之间发生了两次雅克萨之战,过程就不多说了,清帝国最终取得了优势。

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之间,双方使节在尼布楚谈判,根据俄国人的描述,清帝国派去了一支庞大的武装使团。

俄国人说清帝国的武装使团拥有一万人的军队,不过根据俄国猪夸大雅克萨之战清军数量的尿性,这个一万人的数字肯定是夸大事实,但是可以确定一点比俄国人多。

而且清帝国再谈判过程中也很强势,在底线问题上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因为俄国人要求以雅克萨为界,东属清帝国,西属俄国。所以清帝国谈判大使索额图下令清军展开战斗队形,强迫俄国人就范。

最后结果就是俄国人在清军的武力威胁之下就范,双方签署了边界协议,也就是《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额尔古纳河以东为清帝国疆域。俄国人要拆除黑龙江流域全部的城堡,撤走全部的俄国人。

怎么看怎么都是俄国向中国割地,所以俄国人一直叫嚣《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强迫俄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但是对于清帝国来说,这是开疆拓土,要不然魏源也不会如此评价。而且条约的签订使得俄国南下中止,清帝国在东北方向获得了战略屏障。

所以《尼布楚条约》怎么看怎么都是中国获利,俄国吃亏。

全文完

5

《尼布楚条约》是中方称呼,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国际实际意义的国家间边境条约。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公元1689年9月7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正式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第一部中俄边界条约。这是一个平等条约。不存在谁获利问题。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1、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2、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3、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4、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5、两国人持有往来文票(护照)者,允许其边境贸易;6、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核心就是第一条。


俄罗斯当时正处于国家政变期间,沙皇彼得一世在位,实权又其姐索菲亚公主之手,直到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8月发动政变夺取实权。而《尼布楚条约》签订恰恰是在这个时候而此时的满清正式康熙全盛时期,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可以说,此时的满清无论是在军事和经济丝毫不逊于俄罗斯,也就是说,如果战争一直下去的话,满清完全有能力击败沙皇的军队,至少不会输,但满清的最大的短板是缺乏国际视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这是满清的最吃亏的地方。中俄两次战役都不大,雅克萨之战俄国第一次只有450人,第二次也不过826人。清军同样人数不多,第一次出动了3000人,第二次只有2100人。


在当时的两国相持形势下,《尼布楚条约》对满清是有非常现实的利益。沙俄侵犯黑龙江大兴安岭多年,控制的贝加尔湖畔以东尼布楚疆域领域。照实际来看,满清也无法实际控制这些区域,满清放弃这些当时看来“不毛之地”换取外兴安岭,黑龙江区域和库页岛的核心利益,确保了北部地区边境安全。再就是满清不怕沙皇俄罗斯,只是不愿意在黑龙江流域投入太多精力。在康熙看来不毛之地,不值得动武。更确切地说,不存在割地行为,该地区本来没有归属,或者说归属不明。从当时来看《尼布楚条约》是符合当时满清利益的,康熙帝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关外被满清认为是自己的“领地”。是不允许汉人出关的,所以关外人口稀少,想守也守不住。一切都是现实决定的。


清朝在《尼布楚条约》之中有重大让步,失去本来属于我们的贝尔加湖的广阔土地。但不存在“割地”的问题,但只要满清可以控制的区域都已经囊括其中了。至于说把原属于中国的区域(尼布楚地区)割让给俄罗斯是不对的,确切地说,该地区本来没有归属,或者说归属不明。清朝也从未对当地实行过有效统治,如果翻看俄罗斯的历史。他们也认为自己吃亏,让满清占了便宜。因此上说不大存在谁获利的问问题,《尼布楚条约》是在清军打赢了两次雅克萨战役之后签订的。就此划定国界,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应该说,两国都是满意的,不算不平等条约。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6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并沿江修筑了尼布楚城和雅克萨城。1685年、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攻击沙俄侵略军。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俄军首领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沙俄政府请求停战和谈,并派遣特使戈洛文为大使,来到中国边界。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停止攻击雅克萨城。

康熙帝派朝廷重臣索额图代表中国与沙俄谈判。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在《尼布楚条约》中,中国放弃了贝加尔湖、尼布楚等大片中俄“争议之地”,但也收了雅克萨等地,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在《尼布楚条约》谈判过程中,中俄都有让步,相对而言中方让步略大。这是因为,此时正值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起兵叛乱,康熙帝想尽快结束与沙俄的边境争端,尽快腾出手来平定噶尔丹。

从总体上讲,《尼布楚条约》还是中俄之间的一个平等条约。由于所持立场不同,近些年,有一些国人研究这段历史认为在这个条约中,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但在沙俄和苏联时期,也有一些俄国史学家认为,在这个条约中,俄方让步很大,遏止了俄国东扩的步伐,不利于俄国的发展。

7

不会真有人以为西伯利亚是我国固有领土吧?不会真有人以为贝加尔湖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吧?不会真有人以为贝加尔湖是被“割让”出去的吧?


《尼布楚条约》的实质是中俄两国瓜分蒙古高原—东西伯利亚无主荒地的一份条约。因为作为签订一方的俄国已经加入当时成立不久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即后来国际体系的雏形,所以这份条约是按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对国际条约规定的基本原则所签订的,因此,《尼布楚条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国际法意义的国际条约。

在条约签订之前的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俄罗斯的扩张脚步已经抵达贝加尔湖地区,这片区域原本应当是喀尔喀蒙古的牧场,但俄罗斯的力量过于强大,所以其易主是意料之中的。但此时的喀尔喀蒙古并不属于中央王朝的管辖,而是独立的政治实体。接着,三十年代中后期,沙俄入侵的脚步扩展到外兴安岭,黑龙江一带。当时的明朝政府一方面自身难保,另一方面因为消息闭塞,对于蒙古高原和黑龙江一带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没有能够阻止沙俄的侵略行为。


虽然清朝发家于东北,但“东北”是个范围广大的地域概念,建州女真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吉林西南部与辽宁,对黑龙江地区的控制实在是有限,更不必说外兴安岭。当时黑龙江的防务主要交给当地的土著民族如鄂温克族民兵,而这些非专业的猎人,根本不是俄罗斯人的对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沙俄在黑龙江流域扩张的脚步极快。而清政府则力不从心。

直到两次雅克萨之战后,清政府才派兵将俄罗斯人逐出外兴安岭地区,并在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其具体内容大概如下(来自百度百科):

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鲁木河附近之格尔毕齐河为界,沿此河源之石大兴安岭至海,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溪,尽属中国;其岭阴河溪,悉属俄罗斯。惟乌第河以南,兴安岭以北,中间所有地方河溪,暂行存放,俟各自回国察明后,或遣使,或行文,再行定议。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讷河为界,南岸属中国,北岸属俄。其南岸墨勒克河口现有俄罗斯庐舍,著徙于北岸。

一、雅克萨地方俄罗斯所筑城垣,尽行拆毁,居民诸物,悉行撤回察罕汗处。

一、已定疆界,两国猎户不得越过。如有一二霄小,私行越境打牲偷窃者,拿送该管官,分别轻重治罪。此外十人或十五人合夥持械打牲杀人劫物者,务必奏闻,即行正法。其一二人误犯者,两国照常和好,不得擅动兵戈。

一、除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现有之俄罗斯人,及俄罗斯国现有中国之人,免其互相索还,著即存留。

一、两国既永远和好,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听其交易。

一、自会盟日起,逋逃者不得收纳,拿获送还。

一、两国大臣相会,议定永息兵戈、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

清朝通过条约,趁机取得了本来不在控制范围内的外兴安岭与黑龙江之间地区的主权,并且拿下了雅克萨城,同时借此机会将当时还未正式承认清朝领导权的蒙古部落悉数纳入管辖。可以说,清王朝利用条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而对俄罗斯而言,其本身处于扩张状态,条约中归属清朝的地区在元朝之后,再没有被中原王朝直接控制过,两百多年没有控制,俄罗斯本可以顺利拿下,但条约签订之后,俄国人不得不将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所以,从实际获利的角度而言,俄罗斯毫无疑问是吃亏了。

当然,现在有部分历史业余爱好者认为,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被中原王朝控制过,所以其本身就属于中国的领土,清朝在条约中放弃这些地区,是妥妥的“割地行为”。这里需要做一个辨析。

国际法意义上的“自古以来”,必须要以长期稳定地占领为标准,即对某一地区建立由王朝控制的司法,行政,军事,税收系统。很显然,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地区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为这两个地区只在短时间内属于过元帝国,而其余时期均没有被有效控制。况且,自古以来不能随便追溯,否则意大利按照这个原则,可以声称对整个西欧,地中海南岸地区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的主权。所以,用“割让”一词显然是不恰当的。直到雅克萨之战后的1691年,清朝才通过多伦会盟,实际上控制了喀尔喀蒙古,这也得益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对沙俄势力在蒙古高原的排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8

我们读史,都知道满清入关,窃居中原,带给中国的是屈辱的近代史,一部血泪史,一部卖国史,满清统治阶级之所以有这个秉性,皆因他们没有中国儒家熏陶出的保家卫国观念。

这也是有原因的,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属于原始部落,他们文明还在渔猎阶段,虽然当了明朝的羁縻州官职,但只是个挂名。


因此,从努尔哈赤师承李成梁后起兵,到皇太极按照《三国演义》打仗,在到多尔衮入关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依然还没脱离野蛮人的角色。

当定鼎天下后出身的康熙,自然继承了满清前期的满汉相防的政策:要保持满人高高在上,不要被汉人及文明同化掉。

在此背景下长大的康熙,自然继承了他的祖宗观念。

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四世继位后,即认为他们“第三罗马帝国”的领土太小了,遂开始疯狂扩张,尤其是远东的西伯利亚广大无人地带。

1666年(康熙五年),一名流亡的波兰人启尔哥布斯基修筑了阿尔巴津(雅克萨)军事要塞,被沙皇任命为当地总管,像一颗钉子钉进了满清帝国的后花园。


这是俄国一向惯用的手段,它鼓励一些破落户,冒险家,强盗,土匪等武装成哥萨克骑兵,到处去占领土地。

这雅克萨要塞,就是由826名冒险家共同构筑的,他们只有654支毛瑟枪,18支短枪。

康熙知道老毛子开始出现在东北地区后,他挟平三藩之乱的势头,一鼓作气派出大军要荡平这颗钉子,这支大军共有作战部队18000人,野战炮150门,攻城炮40门,不计后援与运输队。

然后,过程不出所料,沙皇俄国发生内乱,彼得一世推翻了索菲亚的统治,他们无暇顾及远东的那场小战争,因为他们同时在和土耳其人打仗。因此康熙赢得了战争,俄国派出使团与满清商议谈判。


诡异的是,双方经过友好妥商,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割让国土的《尼布楚条约》,先让我们看一下条约具体内容。如下:

“专条列如左。 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有石大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岭南一带。流入乌龙江之溪河。尽属我界。其以岭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国界。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为我属。河之北岸令为鄂罗斯属。其南岸之眉勒尔客河口。所有俄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一雅克萨之地。俄罗斯所治之城。尽行除毁。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听撤往察汗汗之地。 一两国猎户人等。毋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拏。送所在官司。准所犯轻重惩处。若十数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抢掠者。必奏闻即行正法。虽有一二人犯禁。彼此仍相和好。毋起衅端。 一从前我 大清国所有鄂罗斯之人。及鄂罗斯国所有我 大清国之人。仍如旧。不必遣回。嗣后有逃亡者。不许收。即行送还。 一和好既定。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皇朝经世文编》之《与鄂罗斯国议定疆界之碑》(徐元文)


按照历代满清皇帝的说法,这条约的签订,是中国第一个划定界边的平等条约,并为清皇朝赢得170年的和平,同时避免清皇朝两线作战,能让他们全力对付西北准噶尔的叛乱。

诡异的地方就在,满清是以胜利者的姿势去签订的,但是却主动放弃了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中国领土,并且帮俄国确认了对西伯利亚的占领,那里本来是无主之地,谁拳头大就可以占领,但是康熙大方的赏给了老毛子,开了满清割让国土的先河。

打脸一:

满清所谓和平170年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老毛子侵略成性,根本不为一个条约所约束,当时之所以签订是它国内出了问题,等其腾出手来,又搞出一堆幺蛾子。如康熙死后第五年,雍正与沙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彻底放弃贝加尔湖以南广大地区。


打脸二:

首先,领土是应该分寸必争的,而康熙在打赢的情况下,还割让国土,甚至承认西伯利亚待争议地区都合法的属于沙俄,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康熙的膝盖骨是软的吗?

打脸三:

本来沙俄占领西伯利亚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那是无主之地,谁的拳头大都可以去占,在法律上没有归属,但是傻康熙竟然承认了这是老毛子的国土,把待争议地区在法律上直接划给了沙俄。

这条约,沙俄才是最大受益者。就这,康熙竟然还被满清遗老遗少鼓吹是千古一帝?这是基于什么心理?

文:梁生

9

自然是俄国获利了,他拿到了本不属于他的土地

1969年 7月21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传说,这句话属于阿姆斯特朗临场发挥,用的并不是美国政府给他的台词,而美国给他的台词大约是:月球插上了美国的旗帜,这是美国的财富

这个例子粗看起来和题主问题并不相干,但仔细分析,确有相似之处——(中国)无人区插上俄国旗帜,是俄国的了

俄罗斯最大的领土是西伯利亚,而这西伯利亚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前,并不属于俄罗斯

这块土地自古属于游牧民族,是游牧民族栖息地,而游牧民族和中原相爱相杀数千年,早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啊,这块土地算是中国的

大唐时,著名诗人李白,就出生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

大清建立后,入主中原,享受中原繁华,民族大量内迁,西伯利亚,这块栖息地,也就放弃了,成了无人之地

当年的沙俄,其实是欧洲国家,早年叫莫斯科公国。历代统治者努力,他的疆域越来越大,终于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了亚洲属地西伯利亚,和大清见了面,起了冲突

其实,当沙俄越过乌拉尔山时,就已经和大清有了冲突,但是,西伯利亚没人,没碰到大清人,所以,这冲突才延缓到了互相见面时

见面了,必然要把冲突解决,也就有了《尼布楚条约》。这条约,在大清看来,相当于用废弃之地解决矛盾,甚好。可用现代眼光来看,不就相当于自家荒地送给别人了么?谁开发谁占有,唉,崽卖爷田啊

从签订条约起,西伯利亚法理上,成沙俄的了

10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的领土大国,一个排行第一,一个排行第三,而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和当年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从我国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肥沃土地有着很直接的关联,而这些不平等条约也导致中国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在东北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诸多有关领土的条约中,最早的应该是《尼布楚条约》。在很多人认知里,《尼布楚条约》是清王朝所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那么这个条约真的是不平等的吗?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

在17世纪初,俄罗斯已经不满足在东欧地区的领土,开始向远东地区殖民。当时西伯利亚地区还有外东北地区属于游牧民族生活地区,生活方式极其落后,人口相对稀疏。

所以俄罗斯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西伯利亚地区还有远东地区,包括现在的白令海峡。在明朝鼎盛之时,我国虽对外东北地区也建立过一定统治,但实际上从头到尾的统治并不稳固。

明末清初之时,东北的满清势力已经逐渐的向内地转移,而明朝政府也开始不断的向南逃亡,所以外东北地区便成为了军事管控最为薄弱的区域。

1658年,正值满清和南明残余势力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俄罗斯殖民军队便偷偷摸摸从外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向黑龙江靠近,毕竟外西伯利亚地区天气极度寒冷,生活条件远不如黑龙江地区。当时满清忙着驱逐南明残余势力,所以对于沙俄的小动作一直没有放在心上。

而1658年起到1669年期间,沙俄又在外东北建立了尼普楚和雅克萨两个军事驻扎基地。当时满清政府虽知道来者不善,但由于当时的台湾地区尚未收复,三藩之乱尚未平定也就没有空管。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过程

但东北一直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自然不能够一昧忍让,于是在消灭吴三桂后的第4年,也就是1685年,康熙派兵北上攻击沙俄所建立的雅克萨军事基地,其仅用了短短三日时间便打败了沙俄军队,并斩杀俄军首目,随后清军便撤退了。

但没想到的是,在清军撤军后不到一年,沙俄军队却再次卷土重来,甚至扩大了在雅克萨军事基地的驻军,加强了防控,摆明了要与清朝政府死扛到底。

于是康熙只好再次派兵北上攻击雅克萨,在经历数月战争之后,沙俄损失惨重,雅克萨也被清军围得水泄不通。最后沙俄政府不得不和清朝来到谈判桌前,就东北地区的问题进行谈判。

不过满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刚来到谈判桌前的时候一度是互不相让,当时的沙俄就希望以现在的黑龙江为界,双方隔水而治;中国政府则希望将贝加尔湖等地区均划为到中国的领土范围内,俄罗斯退出远东地区。

不过后来清王朝还是从表面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签订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边界的一个基本条约,即《尼布楚条约》。这其实也是由于当时的极北地区人口稀疏,对于清王朝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军事经济价值。

《尼布楚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吗?

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特定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

从标准意义上来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条约。因为该条约并没有导致当时的清王朝有任何的零头损失,反而确保了其利益。

因为它将统治一直都不稳固的黑龙江以北地区,正式确立为了中国领土——毕竟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些地区,在历史上其实并不是全都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只有在元朝的鼎盛时期,还有在清朝的鼎盛时期,对于外东北的部分地区实行过短暂的统治。

尤其在明朝年间,从头到尾对于外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时间也不过数十年。而当时的明朝也只是在外东北地区驻扎了部分的军队,实际上当地的少数民族仍然是占山为王。

所以这些地方对清朝来讲虽然名义上占有,但对这个界限却是相当模糊的。而这个条约签订后就不一样了,它完全固定了我国后来的疆域界限,充分维护了主权。

所以这个条约并不能说成是不平等条约。

那为什么有人非要说这是不平等条约呢?可能在有些网友或学者的印象中,《尼布楚条约》相当于否定了中国对于黑龙江以北地区归属,承认这些土地为俄国领土,对于一些争议地区还实行了两国共管。

从这一些表现上来看,打了胜仗按道理该狮子大开口,但清朝居然还退缩,因此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但仔细一看却并非这样,那些领土相比前头提及的清朝要维护的领土来讲,更加的不稳固,甚至相比起来还过于鸡肋,早晚会丢,给他们也算是个顺水人情,并不算是属于“割土求和”。

总之,这个条约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内部疆域优化整合——把能拿,并且能守护好的领土给固化了;将不能拿,没能力长久保护、没意义的领土给割让了。

当然如果有充分实力的话,清王朝肯定会对沙俄“得寸进尺”的,之所以打了胜仗只签订一个平等条约也不是因为大公无私,这一点就和当时清王朝的国情有关。

中国和沙俄发生战争的时候,清王朝刚平定三藩之乱,清王朝本身已经国库空虚。尽管灭定吴三桂,但民间反清复明的势力仍然非常猖狂,所以持续的消耗下去对于清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除此之外,当时沙俄和新疆地区的准格尔势力接触特别亲密,如果沙俄扶持准噶尔,想要一次性消灭掉其实力并不太现实,所以清朝需要尽快的处理好与沙俄的关系,有助于后续灭掉准噶尔势力。

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清王朝和沙俄才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当然这个让步,并不是代表不平等,起码在清朝当时来看是这样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