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如果,许多类似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但是题主这个如果却是很有意义、非常沉重的话题,值得仔细地品味。
第一,黄皓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这个并不重要。
没有史料记载,刘禅投降邓艾时,黄皓有无此话跟刘禅说过。
当然了,没有记载并不能就说绝对的没有,但按照一般的历史观点,就不能看做它的存在。但不必为此纠结,要看这事有无意义。
第二,不管黄皓有没有说过,但这个疑问,在当时恐怕是存在的。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肯定有人对于杀掉魏延耿耿于怀,这牵涉许多疑案。如诸葛亮是否安排杀魏延,魏延是否真的反叛等等;其二,寻找替罪羊。就是说蜀汉的灭亡应该由杀掉魏延的人来承担责任。
第三,豹眼一向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有可行性,是不会成功的。而且坚定地认为诸葛亮没有那么神,但是豹眼也认为诸葛亮做不到的事,蜀汉任何人都不会做到。
也就是说,魏延不可能北伐成功。而且魏延的个性,与诸葛亮相比,更加偏激缺乏稳健,如果魏延活着,恐怕蜀汉早就被他折腾完了。
因此,豹眼的观点是,如果魏延活着,蜀汉更惨。无论诸葛亮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除掉了魏延,对于蜀汉来说,都是正确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如果,豹眼不想说得太多。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豹眼真正感兴趣的是,为何黄皓会说出这样的话,不管是否真的说过。
据《蜀书·后主传》记载:景耀元年(258年),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政事。
又据《蜀书·姜维传》记载:
景耀五年(262),姜维率众出兵汉城、侯和,被邓艾击败,退还驻守沓中。姜维本是托身异国羁旅他乡,连年攻战未立功绩,而宦官黄皓在朝廷玩弄权术,右大将军阎宇与黄皓狼狈一气,黄皓阴谋废除姜维代之以阎宇。姜维也怀疑黄皓,故自己颇感危惧,不再返还成都。《华阳国志》记载的较为详细,姜维看到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并不同意。刘禅说黄皓就是一个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令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看到黄皓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枝连叶附,恐怕要加害于他。当时的右将军阎宇又联合了一些人打算废掉姜维。姜维害怕就离开了成都,前往沓中屯田。
黄皓弄权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姜维坚持诸葛亮的北伐路线,劳民伤财,许多将领及官吏并不支持,也是一个原因。
并不是说,没有黄皓弄权,整个蜀汉支持姜维北伐,蜀汉就不会灭亡。
蜀汉的灭亡是早晚的事,即便没有黄皓弄权,一样不可改变这个历史史实。
但是,史实是你黄皓弄权了,那么蜀汉的灭亡自然而然就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
黄皓也清楚这一点,蜀汉灭亡是个大事,总要有人来承担主要责任,黄皓就需要找个芝麻粒垫一下屁股啦。
于是就有了“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话。其意并不是魏延多么厉害,他就是蜀汉的庇护神。实际上仅仅是黄皓在寻找借口,为自己解脱。
其意就是,姜维等人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去做,反而是借机除掉了魏延,致使蜀汉无人可用,最终导致灭亡。这个结局需要姜维他们来承担,别人死了,但姜维还活着,他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不管黄皓是否说过这话,但豹眼认为,像黄皓这样的人,能说出这种话也不稀奇。
权臣弄权不稀奇,最后寻找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也是常用的伎俩。
对于这一点,豹眼认为更值得品味,比去探讨魏延是否能够保证蜀汉不灭亡更有趣味。
这是豹眼看历史的角度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