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印度的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印度的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020-07-25 11:03阅读(114)

印度的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问题,佛教是产生在古印度地区,今尼泊尔和藏南地区,不是今天印度的,广泛:

1

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问题,佛教是产生在古印度地区,今尼泊尔和藏南地区,不是今天印度的,广泛来说,大中华概念下的佛教。在古代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的时候更多一点。佛陀是黄种人,所以黄种人更容易接纳他的学说,我在以前的问答里有所阐述。

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土的呢?从时间来说漫长,从地域上广泛来说,大体来说有南北两条道路,南传和北传。

南传是从印度地区,因为当时佛教在印度地区也曾广为流传,具体我们就不说印度的哪个部分了,然后走斯里兰卡、东南亚,或下缅甸到云南,或走海路到广州,主要是上部座佛教,最有名的来华僧侣:达摩祖师。

北传的就相对复杂一点,大致有两个路线,一个是从古丝绸之路,一个是从尼泊尔、藏南进入西藏高原而下。而从古丝绸之路传来的佛教对中原影响最大。后者对西藏、青海、内蒙、漠北、新疆、东北等地区的佛教影响较大。

两汉之际,佛教渐渐从西域传入中原,汉明帝时期,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洛阳觐见汉明帝,并且领旨建造白马寺,译出佛经《四十二章经》,佛教算是正式进入中国。之后一直到唐朝,天竺僧人不断地来到中国传教译经,比较著名的,比如鸠摩罗什;中国僧人也不断地去天竺取经学法,比如法显、玄奘等等。佛教在天竺地区不断的演变,同时在中国也不断地本土化,可以说佛教最终中原化了。相反在古印度却慢慢式微了。这一时期的佛教就是汉传佛教的大概形成过程。期间,也有中国僧人和外国使团把唐密(东密)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最有名的就是鉴真大和尚,使得汉传佛教遍布东亚。

在西藏吐蕃时期,藏传佛教逐渐进入雪域高原,并且逐步取得统治地位,据说是莲花生大师传入,并且结合西藏本地宗教文化,比如苯教,形成了藏传佛教。其中有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尼婆罗公主尺尊公主(待考)。至今藏传佛教有几大派别,简单说就是红(宁玛派)、黄(格鲁派)、白(噶举)、花(萨迦派)。另有噶当派某种意义上是格鲁派的前身。藏传佛教后来比较有标志性的人物,八思巴大师,萨迦派,元世祖的帝师,使得藏传佛教极大发展;宗客巴大师,集各家大成,创立格鲁派,使得该派为藏传佛教最大派别。达赖和班禅两个系统的活佛都出自格鲁派,是宗客巴大师的弟子。清朝时期(林丹汗初宗黄教后改宗红教,蒙古漠南漠北诸部多信奉黄教与满清统治高层相对一致),对民族宗教政策相对宽容,主张藏传佛教在汉地以外,汉地佛教在蒙藏满以外。如今我们新社会,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各个合法的宗教团体要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具体分宗,我们国家的汉传佛教还分许多宗派,比如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主要是空和有两种的纷争,或者兼而有之。这里就不细说了。佛教最终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可以说现代佛教是中国的。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万望海涵,只为交流和分享,不为纷争,请多理解。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一起分享更多的问答。

2

佛教最早诞生在今天的印度与尼泊尔地区。

在距今大约25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约相当于我国春秋中后期),当时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诞生了一位王子叫做乔达摩·?悉达多。

据传他刚一降生落地,便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他长大后,虽然贵为王子,但对于荣华富贵和种种享乐都没有兴趣,在一次出宫的时候,分别在四个城门看到了行乞的人、衰老的人、生病的人和死掉的人,于是引发他开始思考人生与宇宙的终极问题。

他的父亲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给他迎娶了别国公主为妻,又为他建造了豪华的宫殿,但他后来还是偷偷跑出去,开始走上修道之路。

在深入学习了当时流行于印度的各种思想流派的理论与方法,又经过多年的勤修苦练后,他终于觉悟到了生命与宇宙的真谛。后来他被人们尊称为“佛陀”(即觉悟者),他所创立的教派便成为“佛教”。

在佛陀去世后的数百年时间内,佛教在印度及周边地区开枝散叶、广泛传播,后来又分为南北两路向东流传。

南传”一路是经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地区传到我国云南等地,以及经过海路从广州传入,南北朝时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便是从广州登陆,然后到金陵(今江苏南京)面见梁武帝,后又北上洛阳到少室山面壁的;

“北传”一路则是经由西域丝绸之路进入我国。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传说东汉明帝一天夜里梦见了一位浑身发出金光的人,醒后询问大臣,有人便说这是西方的佛陀。

于是明帝便派遣使者到西域去求取佛像和佛经,并迎请了西域高僧前来当时的首都洛阳(公元64—67年间),还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座由官方修办的寺院—白马寺,在这里翻译了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洛阳的白马寺由此被中国佛教信徒尊奉为“祖庭”。

关于佛教具体传入我国的时间,历来存在很多不同说法而没有定论,上述汉明帝夜梦金人而后佛教传入的说法,只是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

此外,甚至还有专家学者考证秦始皇时期已经有印度僧人来华,从而论定在秦朝统一前后佛教已经传入。

实际上,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一种宗教思想或信仰的传播,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一种突如其来、一蹴而就的骤然现象,而应当是一个极为徐缓的和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

思想与信仰对于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异乡异国的人的影响,是通过人类迁徙、通婚、战争、贸易等方式,在彼此的交往与交流中实现的,无形的思想与信仰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传播。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核心地区与西域、中亚乃至更西向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日渐紧密和频繁,佛教信徒和僧侣们跟随着往来贸易的商旅驼队,也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内地,并开始翻译经书、弘法传教。

因此,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段,而不是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它发生在哪一年,而只能大概地说是在两汉之交的公元元年前后。

佛教思想传入后,中国人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并将之本土化,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于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与道教文化都在与佛教的交融中各自取得了发展,而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同样受到佛教的影响与滋养。

即便在今天社会中,如果细心寻找的话,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和思维模式,很多也是源自佛教的。

佛教后来又经我国传入东亚的朝鲜、日本等国,而印度本土的佛教反倒逐渐衰落。到了唐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佛教大国与佛教中心。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3

这里说的佛教是“汉传佛教”。至于藏传佛教的历史,则与汉传佛教的传播过程不同。

一般认为,佛教入华是汉朝发生的事情。在汉明帝永平八年(65),楚王刘英奉佛,“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汉明帝称赞刘英:

尚浮屠之仁祠,絮斋三月,与神为誓。

此后,永平十年(67)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用白马驮经,来到了中国。于是,在佛教的历史中,就以这一年作为佛教入中国的标志。

例如,唐朝文学家韩愈的《论佛骨表》就提到:“佛者,……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

下面这张《白马驮经图》描绘的就是佛教入华的标志事件的场景:

根据《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

由此可见,古代确实普遍人为是汉明帝时期正式引入佛教。

当然,也有一些说法是在汉朝前或者西汉末年,佛教就已经进入中国。但这种说法只是供人参考,无法推翻上述观点。

此外,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带着佛教入中国后,汉明帝派人修建房屋给他们居住,日后就变成了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总而言之,这是汉朝时期的事情。

4

佛教传入中国有几种说法。

一、秦始皇在王位二十五年,即帝位十二年。始皇二十九年,天竺国有室利房等十八位僧人赍佛经来传,始皇给予厚礼,礼送出境。此为佛教东传最早的记载。

二、汉武帝征匈奴,缴获了一尊金人,迎回供奉在甘泉宫,后来张骞出使大夏,回国后报告说大夏国旁边有个国家叫身毒(今印度),崇尚佛教,而这尊金人就是佛像。

三、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在长安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四、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等迎回西域高僧迦葉摩腾前往洛阳翻译出《四十二章经》,为佛经翻译之始。

5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和方式有很多的记载,有些记载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其中比较可信的传入方式是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新疆,然后再深入中国的内地。另外一种是海上路线,是由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等地到达广州或东部沿海地区。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也就是北传佛教为主。

传入的时间有两个时间点比较重要,一个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另外一个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载:“天竺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这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到了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派使臣到西域寻找高僧,一位叫作迦叶摩腾,另外一位叫竺法兰。请他们到当时的都城洛阳,这两个高僧就随着使臣,牵着白马驮着佛经就来到了当时的都城洛阳。迦叶摩腾在洛阳翻译的第一部经书是《四十二章经》,这部经书不是一部完整的经书,而是对于各种佛经的一种摘录。从此不断有西域的高僧来到中国内地传播佛教、翻译佛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公元前2年,佛教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而在公元67年这一年,佛教进入了中国内地。当然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学术史上还有很大的争议,但综合两种说法,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时。

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而这个时候恰恰也是儒家独尊后,儒家文化盛行的时间。佛教传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急于宣传佛教,而是选择翻译佛经,之后就不断的有高僧来到中原加入到翻译佛经的队伍之中。早期的佛家传播主要是以翻译佛经为主。翻译佛经的高僧代表,东汉时期的安世高和支谶,三国西晋时期的支谦和康僧会。早期的佛经翻译也有一些问题,早期的一些高僧有些是凭记忆来背诵佛经的,有些带来了梵语或者是西域不同地区语言的佛经,但往往肯定有记忆不全的地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翻译不全面。

其次,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而这些外来的高僧首先要学习汉语,在早期的翻译在语言之间的交换往往不是很流畅。之所以翻译不流畅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佛教的理论、观念、范畴怎样翻译成汉语的问题,很难找到与之相对于的汉语词汇。最后他们找到中国道家文化里面有许多的概念、观念和佛教的观念比较接近,所以他们就常常借助道家的概念来翻译佛教的术语,并把道教的神学方术来作为佛教的宣传方式,以至于有些中国人把佛教和道教混在一起。

正因为早期佛教的传播困难,佛家不得不依附中国传统文化来宣传佛教。东汉时期佛教就依附于黄老之学,因为佛教和道教有些东西比较接近。东晋时期,玄学比较兴盛,这个时候佛教选择依附于玄学。玄学喜欢谈“有”说“无”,与佛教里面有一个类别的思想比较接近,那就是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的思想。般若经的核心是“空”,早期的翻译中就把“空”翻译成“无”。佛教这样一种依附于道家、玄学有利于佛教的传播的,同时也有利于当时的人去接受和了解佛教。虽然有一定的误读。

佛教在东晋的时候走向兴盛,佛教进入中原到东晋一共经历了大约300年的时间,这在300年之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艰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小。然而到东晋的时期,许多的名士志士都与佛教有关系。佛教为什么会在东晋时候盛行呢?首先,玄佛合流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时机。从曹魏到东晋之间,玄学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顶点,需要为玄学注入一种新的力量,这个时候佛教、佛理成为了玄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东晋时期佛经翻译也到达了一个高度。这个时期西域龟兹国一名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中国翻译佛经,鸠摩罗什当时所在的长安地区,佛法盛行的地方,而他本身翻译的佛经也很好。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有《金刚经》、《维摩诘经》、《十二门论》等等,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比早期的翻译要完整,对于佛理的把握十分准确。鸠摩罗什将佛经的翻译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为中原地区了解真正的佛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佛教在东晋时期走向兴盛,与当时许多人西行求法是非不开的。最早去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是三国时期的朱士行,再他之后还有很多人踏上了西行之路,比如在他之后的法显,他在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历时15年到公元413年回到了建康。他们的西行活动,对于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论是玄佛合流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平台,还是佛经翻译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还是西行求法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国的本土高僧。其中,最有名的高僧道安,他提出:“不依国主,法事难成”可见,当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需要皇权的支持,这与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过程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佛教本土化的一种传播方式。他同时告诫他的弟子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去传播佛教,其中他的一个弟子慧远就是遵照师父道安的一种传播思路。

佛教和儒家之间有很多具体的观念是相互冲突的,其中解决这个一个问题的就是道安的弟子慧远,他采用的方式是调和佛儒,他是如何调和佛儒的呢?慧远让人们换一个视界来看待佛教,他强调佛经中其实也讲孝道、也讲忠君。佛教的一些行为和追求的目标其实是和忠孝在更高层面是一致的,比如从个人来说,个人为家人求超脱不正是一种孝道的表现吗?慧远的这样一种说法本质是和佛教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但他为了调和佛儒采取这样一种说法,有利于人们的理解,特别是当时的统治阶层接受佛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佛儒之间存在着具体的冲突,但人们还是能接受的原因。这也是佛教真正走向繁荣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6

首先佛教不是印度的 可以说是天竺的 现在印度没有佛教 只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佛祖是尼泊尔王子 去天竺地区授课教学 佛教回到中国是理所当然的

7

佛教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本是古印度的一个邦国——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南部与印度边境接壤处)太子,29岁出家修行,六年后觉悟了,自称为“佛”,佛是梵语音译,意译为”觉者“或者”觉悟的人“,其所建立的宗教也因此被称为”佛教“,意思是”使人觉悟的宗教”。因为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族人,所以人们也尊称他为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涅槃”。

关于佛教具体何时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现在很难考证,历史上一般以东汉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传说作为佛教传入的标志。据说,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夜梦金人,第二天问群臣,太史傅毅答道,你梦见的是位西方的得道者,名叫佛。于是明帝派蔡愔等18人去西域访求佛道。3年后,蔡愔等人从西域请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僧,并得佛教经卷,用白马驮回洛阳。明帝在城西为之建白马寺。该寺便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后,最主要的活动表现在对大量佛教典籍的翻译,包括许多外来的和本土的高僧对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一部被翻译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到达洛阳后所译。此后,一直到唐代,中国产生了许多有名的佛教翻译家。其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更被合称为中国古代佛典四大译师。

佛教传入中国后,先是依附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经与魏晋玄学合流至南北朝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扎下根来,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创造了条件,隋唐时期国力雄厚文化繁荣,佛教在中国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完成了各种佛说的总结和概括;自成体系的僧团,庞大的教派先后出现。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相继建立,即:净土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三论宗,天台宗。隋唐以后,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随着政治与经济条件的变化,中国佛教也逐渐由盛而衰。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北传佛教,或汉传佛教,也称大乘佛教。此外,还有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然后传到东南亚地区包括我国云南的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也称小乘佛教。

藏传佛教是北传佛教的一支,它的特点是崇尚密宗,所以它也被称为西藏密宗。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藏族信奉一种名叫“苯教”的原始宗教。“苯教”是一个拜物神教。大约公元5世纪,佛教开始从中国汉地和印度—尼泊尔这两条途径传入西藏。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联姻的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都各自带来一尊佛像及大量佛教经典,并且都各自组织大型译经场从事翻译佛典典工作。到公元755年土蕃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继位,邀请印度的莲花生入藏,莲花生带弟子25人到西藏弘法,莲花生实际并不反对苯教,这使苯,佛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解,藏族人纷纷皈依佛教,因而实际上,莲花生是为藏传佛教创始人。后来,莲花生又将印度的金刚乘密宗传播于西藏各地。

8

智慧不分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