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2020-07-25 11:02阅读(146)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关心有趣文史知识,右上角关注霞客哟~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名言:“宰相

1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关心有趣文史知识,右上角关注霞客哟~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名言:“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一般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宽厚仁慈。而关于它的典故大家知道吗?

原来这个典故与我国著名的诗人王安石有关。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在公元1042年的时候,王安石进士及第,此后他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可谓是政绩卓然。

在公元1070年的时候,王安石成为了宰相,并主持变法,但是由于守旧派的反对,新法皆废,因此他心中积郁,最终病逝,在他逝世后被追赠太傅,世人将他称为王文公,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而宰相肚里能撑船”则发生在他做宰相的时候。

当时王安石的妻子已经离世,他又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十分好看,可以说是国色天香,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人成婚后王安石由于身为宰相公务十分繁忙,时常都不回家,因此冷落了姣娘。

但是姣娘年轻貌美,独守空房,最终忍不住便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这事传到了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却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床上调情。他气得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

但是就在这时,他突然冷静下来,他心想自己是当朝宰相,为自己的爱妾如此动怒实在犯不上,于是他打算离开,谁知道撞上了院中的大树,而这树上有个老鸹窝,于是他心生一计,随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跳后窗而逃。

过后王安石便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一直到中秋节时,他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便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讲,已品出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因此她面红耳赤,感到十分羞愧。

但他毕竟是一位才女,她瞬间便想到了一首诗来回应王安石,她说:“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心想自己年逾花甲,姣娘正值弱冠年华,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因此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远离他乡。

这事很快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忍”字当头,宽宏大量,深感敬佩。因此后世之人,常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十分有气度。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欢迎在评论里留下你们的看法,一起探讨

2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很耳熟,而其典出却不能详。听说是宋朝宰相王安石能容小妾出轨,后赠银容其成了好事,也算在个人感情上有些肚量。

由此想到同为宋朝的名臣范仲淹,幼年丧父,虽家贫却发奋读书。宋真宗时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亊,可能是副宰相吧。

范仲淹为官后,厉精图治,进取心很强,曾参与推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可惜守旧派反对未能成功。继而被贬,因作《岳阳楼记》,成为名篇。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正确人生态度,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影响深远,启迪巨大。这才是能撑船的宰相胸怀和肚量。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并非只是口号,他曾身体力行,直至其子孙后代也不忘其训。

钱公辅《义田记》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生平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范仲淹没当官时即有此志,当官后便置义田千亩择族里“长而贤“者负责分发派送全族人,后世子孙也能“修其业,承其志“。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范文正公以天下为己任,廉洁奉公,乐善好施的高风亮节不仅使人击节赞叹不已,而为现今只顾敛财的贪官汗颜!

3

我是@静静听浅浅笑 感谢分享回答这个问题。

这句“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俗语,不说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后面还有一句“将军额上能跑马”您一定也听说了吧。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宰相度量大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说起这个典故里能撑船的宰相说的是北宋名臣王安石。说的是王安石虽然是一个高居官位之人,他也有天下男人的通病那就是爱美女,在60岁时还纳了一个20岁的美娇娘做妾,这个美娇娘长得花容月貌,还有点小文化呢,王安石非常爱恋这个美妾,但是王安石毕竟年纪大了,可是那个小娘子却青春靓丽风华正茂,在家里仗着有人宠掌管着家,居然跟府中的小鲜肉打得火热。

在王安石不在时与一唇红齿白的小厮自在风流起来,有一天被王安石碰上,见两人在屋内偷情。王安石当时也是怒气上涌,准备拿起锄头就要进去结果了二人。正在这时,他自己好好思量了一番,想到自己已经垂暮,美妾还年轻呢,干脆成全他们俩人也罢,咽下了口气,没有惊动他俩悄悄离开了。


后来小妾知道后大惊失色,她在王安石跟前几度婉转试探,也知道王安石已经知道了她偷情的事情。当时吓得小妾跪地连连哭求。王安石反而当场拿出她的卖身契,把她许配给了这个小厮。

小妾与小厮俩人连连叩头谢恩感谢王安石的大恩大德,这个典故后来被人说起来就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是王安石成就了这一段美满姻缘。

其实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有下一句,叫做“将军额上能跑马”这个由来也有一个典故。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军叫狄青。狄青家境贫寒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他16岁时被当地的流氓欺凌,哥哥替他出头将流氓打成了重伤。狄青顶替哥哥下了大狱,虽事出有因,但是按照律例必须在狄青面上刺字,那个年代蹲过大狱的人都会刻下这种终身的印记,狄青出狱之后就去从了军。


狄青由于带兵能力强,颇受到当时任经略使的范仲淹的重用和赏识,范仲淹赞他为良将之才。后来将狄青提拔成了大将军,虽然他领兵打仗精通,但是面上的刺字却引得军队的一些士兵私下议论。跟前的副将想让狄青好好整治整治这些胆敢私下议论大将军的人,谁知道狄青听后却一笑置之不以为然,他对身边的副将们说脸上有刺字是事实,不需要掩饰别人议论就议论去,随他们去吧。狄青还说自己是带兵的,主要的任务就是统帅军队、领兵打仗和照顾好兵将。只要不违反军纪,就算这些士兵就是在自己头上跑马,他也能忍。


后来狄青的这些话在军中传开了,士兵们都纷纷称赞他有雅量,能容人,“将军额上能跑马”这句话也自此流传开来。后世从此就把“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连在一起,用于夸奖人度量大。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很多的成语和俗语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呈现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给后人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启迪,让我们大家多学习祖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扬祖国的文化脉络,做一个新时代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谢谢朋友阅读,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期待您的参与!谢谢!

4

对于“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大家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是讲宋朝的一个宰相王安石的,在现在这句话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不拘小节,具有宽广的心胸与气魄。但是,细究这句话的出处,不免让王安石有点尴尬,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王安石小妾出轨后求王安石原谅所说的一句话。

王安石绝对是很多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在文学上,王安石有“唐宋八大家”之美誉,在政治上,贵为当朝宰相。可正如很多表面风光的人一样,背后都有一些难言之隐,或者难以为外人道的苦衷。王安石在外面春风得意,可没想到家里后院起火。

事情是这样的,王安石中年丧妻,娶了一个妾叫姣娘。这姣娘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生的是娇媚多姿,沉鱼落雁,再加上年方十八的花季年龄,并且精通琴棋书画,当真是人见人怜。可是,王安石身为宰相日理万机,忙起来哪里还记得家里有一个美娇娘。就这样,姣娘二八年华,情窦初开的芳龄少女却不得不茕居空房。时间久了,姣娘开始按捺不住寂寞,便跟府里的年轻家丁暗里偷情。

尽管姣娘很小心,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姣娘偷情的事情就被王安石觉察,但是王安石是一个有涵养、有肚量的人,处理的方式也极为特别。趁着一个中秋之夜,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诗一首:

“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何等聪明,听了王安石的诗,就明白自己的的事情已经败露,但是老爷碍于面子和自己名声不愿意直接道出,一时间羞愧交加,无地自容。于是,马上跪在了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

“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千古名句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男人,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自己女人出轨了,可王安石不愧是一代宰相,当真是肚里能撑船。他可能也知道自己年已花甲又加上政务繁忙,冷落了姣娘,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做出偷情之事也是事出有因吧。接下来,王安石的做法更显示了他的度量,他干脆就成人之美,让她跟那个家丁成亲,还赠白银千两。

这事很快传出去,后来,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就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能撑船,不得不说能原谅了老婆给戴绿帽的宰相果然不一般。

5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是称赞一个人的心胸宽广,而关于俗语中的宰相历代都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宋朝吕端的,有说是三国蒋琬的……

但个人觉得这里所说的宰相应为宋神宗时期的变法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宰相肚里撑得船,从来人言不足恤

在清代杜文澜所著的《古谣谚》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便被罢免相位,被贬到金陵。有一天闲来无事,王安石的仆人便问他:

“相公白龙鱼服,倘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者,何处之?”

他的意思是问王安石被贬之后,如果有不识相之人当面说他的坏话,该怎么办?

王安石的回答是:

“宰相肚里撑得船,从来人言不足恤。”

意思是,自己曾经身为宰相,肚量宽广,不会在意这样的小事。

这段对话完全把王安石心胸宽广的一面给真实地展示了出来。其实,王安石在变法之前,就曾预料到了前路坎坷,因此不畏人言,不惧被贬。

民间传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和王安石的另一个故事有关,不过此故事乃民间传说,正史中并无此事,摘录在此全当娱乐:

王安石在中年丧妻后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闭月羞花,琴棋书画那是无所不通。

婚后的王安石因为身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所以经常不回家。而这姣娘正值妙龄,独居空房日久便寂寞难耐,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

后来,这事传到了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但却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床上调情。

当时他气得那是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在即将砸向门的时候他冷静下来:自己是堂堂当朝宰相,为自己的爱妾如此动怒实在犯不上。于是,他把这口气咽了回去,转身便走了。

谁知,一不留神便撞上了院中的大树,随即一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鸹窝。他灵机一动,随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跳后窗而逃。

事后很长一段时日,王安石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转眼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请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吟诗一首:

“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才女,一听就品出了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但她随即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

“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豆蔻年华,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远离他乡。

很快这件“成人之美”的事情便被传了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深感敬佩。

因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逐渐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6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这话是怎么来的呢?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娶名门才女姣娘为妾。婚后.由于王安石整日里忙于国事.经常不能回家。姣娘寂寞难耐.便与家中一个年轻的仆人有了私情。王安石知道后。虽然很生气,却不动声色。



中秋赏月之时,王安石趁着酒兴说:“独饮无趣,我吟诗一首你来作答如何?”姣娘说:“好。”于是王安石便朗声吟道:“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一听.知道自己的风流事让丈夫知道了.脸“唰”地红了。“扑通”一声,跪在丈夫面前,流泪答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整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见她诚心认错,低头细细一想.自己年逾花甲,而她正值豆蔻年华。因此,偷情之事也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

最终,王安石非但没有追究姣娘的责任.反而赠给那个年轻的仆人白银千两.让她与姣娘拜堂成亲.成全了一桩美满姻缘。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赞不绝口。“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因此成了千古美谈。

这个故事自然是假的,应该是王安石的政敌为诽谤讥讽他而编排出来的。

王安石是位大才子,写的文章诗歌都是意蕴丰富,典雅庄重,文采飞扬,故事中的打油诗很俚俗,很像一个市井小人写的打油诗。姣娘作为大家闺秀,知文识礼,不太可能出轨仆人,也不会写出这样毫无文采的打油诗。 王安石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推行改革,得罪了不少人,损害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这些人故意编排这故事来恶心王安石。



但,王安石确实做过成人之美的事情。王安石作为朝廷高官,只有一个吴夫人(寿命比王安石长,故事中年丧妻也是胡说),和宋代其他官员三妻四妾比起来实在是个另类。一次,夫人给王安石买了个妾,在王安石的追问下,这美人说出了自己卖身是为了给丈夫筹钱赎罪的实情。王安石撕毁卖身契,把钱送给了她,让她回家交罚款救丈夫。看看这个真实的故事,趣味完全不一样。一真一假,一看便知啊。

7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这里的宰相和将军指的是谁?历史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宰相最早说的是王安石,将军说的是狄青,这两人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

今天咱就谈谈“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怎样的历史典故?

提起王安石,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他的政治和文学才能在历史上首屈一指,但在他的身后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有的人认为他是有魄力的改革家,有的人认为他是造成北宋灭亡的主要祸首,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讲真王安石在那种社会制度下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因为触及到了权贵们的利益,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熙宁七年,宋神宗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随之逐出京城贬到了金陵。

有一天他和仆人闲聊,仆人问他:【倘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者,何处之?”】

意思是说,如果有不怀好意的小人,故意诽谤污蔑先生,你怎么办呢?

王安石朗声回答道:【宰相肚里撑得船,从来人言不足恤。】

意思是说我曾经身为宰相,肚量宽广,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从以上说法来看,“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出自王安石之口。

另一种民间传说也说出自王安石,不过味道有些变了。

王安石当时的变法得罪了一些朝中的权贵,在他被贬后,政敌开始编排污蔑王安石。

比如说王安石是“扒灰公公”,说王安石的儿子死得早,留下了一个漂亮的儿媳妇儿。

有一天王安石夜里睡不着,透过窗口看到儿媳妇躺在床上,于是他有了想法。

第二天早上吃早饭时,他试探儿媳妇,于是在桌子上蘸着水写了一首诗:“月儿弯弯照窗纱,象牙床上卧玉马,有心上前试马力,又恐马嘶惊别加家。

写完王安石就躲进了里屋。

过了一会,儿媳妇也来吃早饭。一看这诗,脸微微一红,马上明白公公的意思了。

儿媳妇就在下面回了一首诗:“月儿弯弯照窗纱,鳏寡凄凉度年华,双飞双栖何不为?闲言碎语别管它”。

最后王安石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扒灰公公”。

“宰相肚里能撑船”,本来是夸王安石,但是接下来这个传说有些变味儿。

传说王安石在6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名叫娇娘。由于王安石忙于朝务,逐渐冷淡了美娇娘,到后来娇娘和仆人有了私情。

有一次,王安石在窗外偷看到了娇娘正和仆人偷情,老王感到十分气愤,想抄起棍子进屋捉奸。

但转而一想,自己身为宰相,这种丑事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不好。

还是老王办法多,他找了一根长竹竿去捅院中树上的老鸹窝,老鸹受惊“呱呱呱”叫着飞走了,里面的仆人大吃一惊,吓得跳窗逃走了。

到了中秋节时候,王安石和小妾在院中赏月,王安石说:“月儿这么圆,咱俩何不赋诗赏月?”

小妾也颇有文采,急忙附和道“好啊”。

王安石稍作沉思,随口说道:“日出东来还转东,老鸹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锦被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小妾一听脸红了,原来那天老鸹叫是老王故意弄出来的,显然老王发现情况了。

小妾也不含糊,随口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有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终王安石原谅了小妾和仆人,还出钱成全了二人的婚事。

这个传说显然是政敌编排王安石的,任何一个女人给自己的男人戴绿帽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除非这个男人没有血性或者寡廉鲜耻。

想夸王安石也不能这样夸,既然王王安有如此高尚的情操,那为什么如此大的年纪还要娶一位18岁的小姑娘呢?显然是政敌讥笑王安石没有男人气概和血性。

文/秉烛读春秋

8

这个主要是形容的人的气量,当你在高位的时候,度量要大,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很多人,所做的决定往往会影响着别人的发展

9

唐诗宋词的魅力就在于共鸣,即使是诗词人千年前的一次文采剥落,都能砸到今日读者的心坎儿中去,化为浓情,酿为烈酒,直达心灵深处。犹如清潭见底,幽然空彻;犹如破溪归棹,意犹不尽。相信每个人都曾有此经历,某个夏日午后或是某个清爽秋夜,世间一切暂且不顾,全身心地投入进诗词世界中,去感受狂魅盛唐,去领略涓涓大宋。

当然这是诗词最初的本意:陶冶我们的精神境界。但是诗词还有另外一个衍生作用,那就是为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古往今来,有大量的名诗名句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交流,变成日常生活里的俗语、谚语,不过其含义可能会发生有趣的转变。

比如这一句民间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很容易被误解是说贫贱的夫妻诸事不顺,也就是说没钱过不好日子。但实际上这句诗是元稹为亡妻写的悼亡诗《遣悲怀》中的一句,真正的含义为:患难与共的夫妻之间,如果怀念起来就会更加悲伤。再比如这一《诗经》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生死,有牵手,有白头偕老,看起来这活脱脱是一封情书啊!可是作者的本意却是描述战场之上兄弟之间的情义的。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今天小解就挑选了其中非常著名、被误解非常深的一句诗来解读,它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在现代汉语中,这句话一般被用来夸赞别人的度量大,但是你知道它的本意是讲什么的吗?

其实这句话是由北宋著名文人王安石的一首打油诗衍变而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话说王安石为宰相时,因老年丧妻曾续了一位年轻的妻子名为姣娘,方年十八,正值花容月貌。

不过王安石整日忙于政务脱不开身,不能陪伴新婚妻子,久而久之,姣娘动了红杏之心,与王府中的一个仆人勾三搭四起来,不料很快就东窗事发被王安石知晓。是日,王安石故意早回家一探究竟,果然发现了姣娘的不堪。但是王安石并没有破门而入,他抄起一根竹竿捅了几下老鸹窝,惊起叫声连连,姣娘与仆人受惊而散场。

又一日,王安石与姣娘把酒言欢,酒过三巡,他吟诗一首曰:\"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不得不说,王安石十分高明,他分别将姣娘、仆人、自己比喻为鲜花、棉蚕、干姜,既生动形象,又明白透彻。

姣娘也不是傻人,听完王安石的诗后便无处遁形,她思索再三,也赋诗一首曰:\"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姣娘也是个文化人,一首打油诗里蕴含了两个著名俗语,一个是\"大人不见小人怪\",一个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听完妻子的巧妙之语,冷静地想了想,自己这边也未完全尽到丈夫的责任,于是就原谅了姣娘。想不到犯下如此大错的姣娘竟凭借一首出彩的打油诗而成功躲过惩罚,小解竟无言以对,只能说王安石大气。

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就知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是干什么用的了,它本是写给一个年老的\"绿帽\"宰相的安慰之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糊弄,发展到今天却成为了称赞一个人肚量很大的俗语,实在令人不解。试想如果被这句话夸赞的人知道了王安石的辛酸故事后,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10

宰相肚里能撑船出自什么典故?

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家喻户晓,究竟是指哪一位宰相?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是称赞一个人心胸宽广,这句俗语和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有关。

其实关于俗语中的宰相,历代有不同的答案,说宰相为宋神宗时的变法名相王安石,是有一定依据的。据清代杜文澜在《古谣谚》里记载,有这样的故事——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随即被罢免相位,他被贬到金陵。有一天闲来无事,王安石的仆人问他:“相公白龙鱼服,倘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者,何处之?”他是问王安石,被贬之后,如果有不识相之人,当面说他的坏话,那该怎么办。

王安石的回答是:“宰相肚里撑得船,从来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自己曾经身为宰相,肚量宽广,不会在意这样的小事。

这段对话,把王安石心胸广阔的一面,真实地展示出来。

王安石在改法之前,就预料到前路坎坷,因此不畏人言,不惧被贬,这就是人格气度的体现。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和王安石的另一个故事版本有关,也把它摘录于此——

话说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续娶了一位年方十八的小妾,这位小妾颇有才华,琴棋书画都通一些。可是王安石位居相位,忙于朝政,不按时回家是常事。小妾独守空房日久,便心生怨言,后来她就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此事传到王安石那里后,他的确很恼火。可是他转而一想,自己身为堂堂宰相,为一女子动怒太狭隘,就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到中秋节赏月时,王安石即席赋诗,提醒小妾自己已知道她有私情。小妾很聪明,知道自己私通的事被知晓,她无地自容的同时,又希望得到原谅,就吟诗道: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想到自己年已花甲,忙于政务,而小妾正值豆蔻年华,偷情不能全怪她,干脆来个两全其美吧!节日过后,王安石赠给小妾银两,让她和仆人一起远赴他乡,到别处一起生活了。

这件成人之美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深感佩服。

因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逐渐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