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光绪皇帝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而不是叫“亲妈妈”?

光绪皇帝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而不是叫“亲妈妈”?

2020-07-25 05:31阅读(84)

光绪皇帝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而不是叫“亲妈妈”?:脑袋后拖个大辫子的清宫戏近年来充斥荧屏,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背离历史、胡编乱造,不过对于光绪皇帝称呼

1

脑袋后拖个大辫子的清宫戏近年来充斥荧屏,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背离历史、胡编乱造,不过对于光绪皇帝称呼慈禧太后为“亲爸爸”这一细节,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慈禧明明是个女人,不然也不可能凭着母以子贵当上太后,爸爸是称呼自己生身父亲的,那光绪为何称呼慈禧这个女人为“亲爸爸”呢?

慈禧对光绪称其为 “皇太后”十分恼怒

慈禧权力欲极强,一生都不愿放弃一丁点权力。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死后,慈禧排除所有阻挠,大费周折立只有4岁的载湉为光绪帝,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继续掌控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光绪从4岁开始,就在慈禧的严密控制下生活,一切都必须按照规矩行事,大小事完全听命于慈禧太后,但是慈禧太后对光绪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时不时对光绪大发雷霆,光绪对她十分惧怕,一见她就战战兢兢。

最令光绪帝苦恼的是,他每次向慈禧请安说“皇太后吉祥”,总是得到慈禧的一声冷哼,有时候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发火,这让光绪百思不得其解。时间长了,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看出了问题所在。

光绪称呼慈禧为“亲爸爸”是李莲英所教

李莲英对光绪说,皇上您发没发现,老佛爷听到您喊她皇太后的时候,总是一脸不高兴,您是不是应该换个称呼呀!光绪一直都为这件事苦恼,就问他应该怎么办才好,李莲英一脸神秘的告诉光绪应该称呼慈禧为“亲爸爸”。

光绪听后就愣住了,称呼一个女人为“亲爸爸”,这算是怎么回事?可再看李莲英也不像是在开玩笑,再者光绪也知道李莲英最善于揣摩慈禧的心思,听他的估计没错。

第二天再请安的时候,光绪下了很大决心,最后憋着气硬着头皮说了一声“亲爸爸吉祥”。慈禧听了,马上喜笑颜开。

慈禧拉着光绪坐在旁边,问长问短,态度和以前比一下子亲热了百倍。光绪虽然一时没搞明白其中的奥妙,但是看到一声“亲爸爸”的效果这么好,从此之后,光绪就对慈禧以“亲爸爸”相称了。慈禧怎么就喜欢光绪这么叫她呢?

光绪称呼慈禧为“亲爸爸”的原因

第一,慈禧不希望别人将她当做女流之辈来看待。慈禧虽然名义上是太后,事实上却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而女人掌权在封建社会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更不用说慈禧的权力还是靠发动政变获得的。慈禧有着皇帝一样的实际地位,就希望别人将她和清朝的其他男性皇帝一样来看待。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不论中国或是西方国家,女人要想获得成功,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请忘记自己的性别,拿出男子气概来,把自己当做男人一样在社会上打拼。

第二,慈禧希望永远拥有权力。慈禧以太后的名义掌控清廷大权,不管怎么说,只能是暂时的,光绪皇帝一旦亲政,慈禧就要把权力交出来,这是慈禧不愿意看到的。

被光绪称为“爸爸”,也就好像自己真的是光绪的父皇,最起码在形式上自己就获得了男人的地位和尊严。乾隆当年将皇位传给儿子,但是大权依然在握。既然有这样的先例,如果自己和光绪形同父子,那么即便光绪亲政,自己也可以效仿乾隆继续政权。

第三,拉近与光绪皇帝之间的距离。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父亲则是慈禧丈夫咸丰的弟弟。慈禧既是光绪的姨妈,又是光绪的婶婶,在“爸爸”的称呼上再叫一个“亲”字,这也是为了拉近光绪与慈禧之间的关系。

据说慈禧曾说过,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儿子,这和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所以要特意叫出“亲爸爸”这几个字,她才满意。

至于李莲英教光绪叫慈禧“亲爸爸”,是李莲英好意点拨光绪,还是受慈禧之命特地转告光绪,就无从考证了。

慈禧喜欢光绪叫她“亲爸爸”,从侧面反映出慈禧内心对自己掌握清朝最高权力缺少政治合法性的不安和惶恐,想用这种奇怪的称呼对自己缺失的政治合法性进行弥补,慈禧是心满意足了,可是这种奇怪的称呼难免会贻笑大方。

2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期的统治者,这个女人的事迹不一般,她的一辈子可以说是拥有着权力与荣华富贵,也拥有着清末时期的万人敬仰。

晚年的她,痴迷权术,即使有着光绪皇帝的存在,但光绪皇帝只是她的傀儡,真正的权利还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慈禧与光绪皇帝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慈禧太后年轻时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兰贵人,位分不高,在后宫里平平常常。她和别人不同的是她会写毛笔字,并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可以与咸丰皇帝聊得来,因此获得咸丰的宠爱。

因为会写字,她可以为咸丰替笔,这样可以让日理万机的皇帝得到一点清闲,也算是为皇帝分忧。开始是慈禧太后为咸丰皇帝替笔,后来慈禧为咸丰皇帝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在偌大的后宫往往是母凭子贵,当时的慈禧太后就由兰贵人变成了懿贵妃。身份的变化,她的角色也因此不容小觑。

那段历史是内忧外患的状态,政治上错综复杂,咸丰皇帝允许她表达自己在政治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慢慢的有些事情由慈禧太后掌控着,一点点拥有了权力。咸丰皇帝驾崩后,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年幼,便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

同治皇帝登基后,年龄还小,无法亲政,于是就由这个皇帝的亲额娘,也就是慈禧太后在朝堂上垂帘听政,然而那八位顾命大臣有三位被杀,五位被革职。由此可见慈禧太后想要手握重权的想法。

同治皇帝在位十三年,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岁便驾崩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同治皇帝过世后,慈禧太后把下一任国君的人选目标落到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爱兴觉罗载湉的身上,在载湉登基后,慈禧太后便把年号改为光绪。 当时的光绪年纪很小,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

据说在光绪还小的时候,慈禧太后很喜欢他,常常把光绪带在身边。然而清朝时期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在皇帝大婚之日必须亲政。在光绪大婚时,慈禧太后也是搬到了颐和园居住。

随着光绪皇帝的一天天长大和当时国情的严重,光绪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慈禧太后只把他当作傀儡皇帝,并未想给他真正的权力。

光绪皇帝长大后,慈禧太后对他的态度也是一般。他们俩人是近亲。光绪的妈妈是慈禧的亲妹妹,而光绪的爸爸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

为什么光绪每次见慈禧,都要喊一声“亲爸爸吉祥”

光绪喊慈禧太后“亲爸爸”,是因为在旗人文化里,女人很能干,就算男人在外耀武扬威,在家内都会对妻子恭敬。就算是女性,自家孩子也会叫一声“爸爸”。由于慈禧与光绪之间是近亲,也算是亲上加亲,所以叫一声“亲爸爸”也不足为过。

除了这一原因以外,慈禧太后也不同于历朝历代的皇太后,手握皇权,并以太上皇自居,身份地位可与男性相比,所以有这不一样的称呼不足为怪。

据说,光绪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也是得到了大太监李莲英的指点。有一天,光绪去给慈禧请安,慈禧见到他并不高兴,还让他多跪了一会,但光绪并不知道里面的原因。

后来李莲英对光绪说“皇上您叫老佛爷一句亲爸爸,她老人家一定很高兴。”光绪因此把这事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再给慈禧请安时,先是按正常理教来请安,慈禧依旧不开心,之后光绪便到慈禧的脚下喊了一声“亲爸爸”,慈禧便露出牙大笑起来。从此,这一称呼就一直被用。

除了这一称呼,也有人叫慈禧为“老佛爷”,这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为讨好慈禧太后而想出来的称呼。满语里有一称呼为“满柱”意思是“佛爷,吉祥”。当然“满柱”也是对有丰功伟绩的男性的称呼。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一称呼无疑是对慈禧太后夸大的赞美,而看中身份地位的慈禧也因此而高兴。

所以说,在当时的文化,国情,传统礼教的背景下光绪皇帝叫慈禧太后一生“亲爸爸”也是有因可寻。

后来由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在政治上的意见相左,光绪皇帝被软禁,清朝的末期政权一直被慈禧太后紧握在手中。

一九零八年,光绪皇帝暴毙,他死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也仙去。后查证,光绪是砒霜中毒而死。

3

光绪对慈禧的这个称呼,有人说是满族传统,因为满人管老爹叫“阿玛”,反而会把老娘叫“爸爸”,所以慈禧就是光绪的“亲爸爸”,也就是亲娘。

听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满人确实叫老爹“阿玛”,但老妈却是“额呢”(即额娘)——有个清国宗室后代(据说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写的书里就是这么说的。

当然皇室称呼又有些不一样,汉人朝代,普通人称呼父母为“爹”、“娘”,皇室子女则称其父母为“父皇”、“母后”。而在大清国,光绪与慈禧是侄子和伯母关系,也是甥姨关系,最亲近也只能算是过继母子关系,以常理论,“皇额娘”是最合理靠谱的叫法。

但实际上,光绪在向老佛爷慈禧太后请安时说的一句话是:“亲爸爸吉祥!”

为什么不叫“皇额娘”?慈禧没这么做,难道是她潜意识里在给妹妹保留了一个母亲的名分?

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更大的因素,显然不是这个。慈禧的亲生儿子是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19岁那年病死。皇位由谁来继承?慈禧拍板,让小叔子醇亲王的4岁儿子载湉来做,便是光绪帝。

光绪帝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从父系这边称呼,光绪帝得称慈禧为伯母;从母系这边称呼,得称慈禧为姨母。

但事实上光绪要这么叫,慈禧马上就得翻脸。因为她的地位,其实是太上皇。只不过一般意义上的太上皇,都是皇帝的父亲。慈禧咋办呢?

光绪皇帝能管慈禧叫皇阿玛吗?不能,因为就法理而言,光绪继承的是同治的地位,同治才是他的皇阿玛。当然,这样就乱了辈份,实际上光绪和同治是同辈,在法律上也算是咸丰的儿子。

光绪皇帝能管慈禧叫皇额娘吗?也不能,因为就法理而言,光绪如果算是咸丰的儿子,那么慈安才是他的皇额娘。

所以慈禧就寻思开了,小光你就甭叫阿玛额娘了,我虽然是个女人,你却得管我叫“爸爸”,而且要加个“亲”字。因为:“皇帝的父亲是醇亲王,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生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这个“亲爸爸”,其实和“老佛爷”是一个思路。“爷”是满族人对男性的尊称,慈禧很喜欢。再来个“爸爸”,其乐融融是也。

4

光绪无论在何处拜见慈禧时,都要叫她\"亲爸爸\"。这种称呼的确令人感到离奇与费解,一般人以为这可能是满族人的习俗叫法罢了。其实不然,这种别出新裁的称呼,看来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慈禧是咸丰的皇贵妃,光绪的父亲是咸丰的弟弟,而母亲又是慈禧的妹妹,因此光绪既是慈禧的亲侄子,又是亲外甥。慈禧曾解释道:\"光绪皇帝的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而且慈禧之子同治帝与光绪是堂兄弟,同治死后(无嗣)由堂兄弟继位也是合符皇家礼法的。加之慈禧实行了同治、光绪两朝的\"垂帘听政\",实际处于太上皇的至高地位。所以慈禧喜欢光绪以男性的称呼来叫他\"爸爸\",而且在前面再加一个\"亲\"字,以显示她的尊贵、威严与亲热,所以出现了这种不寻常的叫法。慈禧特别注重对光绪进行封建孝道教育:光绪一进宮就要他改口称慈禧为“亲爸爸”(满语意‘皇阿玛’)这是慈禧以“太上皇”自居的权欲心理,要光绪以男子的称呼耒叫她,以显示她的至尊威严。她多次传谕翁同龢,要他格外侧重于“孝”的教育,除把启蒙时所读的“二十四孝”不断温习,做到温故知新外,还特别要讲授《孝经》一书,按照“母子君臣”的伦理,不断对光绪进行灌输、强化教育。因此可以说光绪帝从他被接进宫起就踏上了一条被慈禧预先安排好的悲剧之路。

5

光绪继位,也算是捡了一个漏。他的生父是咸丰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太后的亲妹。1874年,19岁的同治帝早逝。两宫皇太后召集诸王公商议继位人选,有人提议从溥字辈中选,但,慈禧考虑到以溥字辈中选一子过继给同治帝,那她就成了太皇太后,而同治帝的皇后即上升为皇太后。极有权欲的慈禧,自然不情愿,她要继续垂帘执政,于是选择了4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帝,以同治帝的弟弟即位。

现在的影视剧中,如《走向共和》,光绪称慈禧为“亲爸爸”。曾给慈禧做女官的裕德龄(德龄公主),曾在宫廷里居住两年,并写出了《清宫二年记》,其中有:“皇帝及余等皆呼太后以男称。”她曾亲耳听到,光绪帝每次向慈禧请安时都要说:“亲爸爸吉祥!”光绪帝幼小起,慈禧就要求载湉称她为“亲爸爸”。

满人称父亲为阿妈,母亲为额娘。清朝皇子称父皇为皇阿玛,母后为皇额娘。按理,光绪以咸丰嗣子身份即位,该喊慈禧为皇额娘。而光绪被教育称慈禧为“亲爸爸”,故有人认为光绪喊慈禧为“亲爸爸”,是慈禧的政治用意。

光绪捡漏即位,慈禧从娃娃教育抓起,让他不要以为自己为他人子,而妄生其他念想。毕竟前朝发生过一场持久的大争论。

明正德十六年,武宗驾崩,没有子嗣,首辅杨廷和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敕令,令其堂弟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武宗驾崩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朱厚熜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就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胜利最终结束。

嘉靖帝以成年皇帝即位,上台便开始争取其生父生母的尊号,这点未必不对爱读史书、精通权谋的慈禧,有着不小的警示。

当然,也有人以叶广芩的《采桑子》(后改编为电视剧《妻室儿女》)为依据,侄子侄女们对姑妈的称呼是“姑爸爸”,而对父亲的称呼“阿玛”,对母亲的称呼“额呢”。故而把“爸爸”理解为“妈妈”。原因是,叶广芩出身清廷皇室宗亲,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隆裕太后的亲侄女,所以认为她的作品里对于满人的称谓该是不会错。然而,有满人以书为证,指出“爸爸”并非满人对父母的称谓。

光绪称慈禧为“亲爸爸”,既有慈禧严定光绪记住自己的咸丰与慈禧的嫡子,以防将来出现嘉靖帝的礼仪之争。毕竟,慈禧只是光绪的伯母兼姨母,而且光绪的生父、生母还活着,而且其生父是皇家亲王。但,不论慈禧有怎样的男性转换的渴望,以及对权力的欲望,但她都不好让光绪称呼自己为“皇额娘”,既伤了自己妹妹的心,也难免表示光绪并非自己的亲生子(历朝历代,非皇后亲生子都须称皇后为皇额娘),但改喊“皇阿玛”,这明摆着和所有满洲男性叫板。于是,她援引汉人对父亲的一种称呼,不伦不类,但不会引发满族男人们的强烈反感,又和光绪拉近了亲昵而伪饰的亲情关系。

慈禧不愿做母后,而要做父皇,并让臣民称其为“万岁”,但又不好直接用满人的“皇阿玛”,故而学汉人,用了“爸爸”,而且为了区别于其生父奕譞,特地在前面加了一个“亲”字。假的成了亲的,亲的倒成了非亲的。

而叶广苓的“姑爸爸”称谓,未必不是从光绪的“亲爸爸”那里沿袭来的,或者这种称谓,是慈禧—叶广苓所属的叶赫纳喇氏的特别称呼。

有网友告诉我,满洲旗人有不同的小共同体,称谓习俗也大相同。镶蓝旗满人一般称为伯母、叔母等上一辈女性长辈为“芭芭”。这种说法,我并没找到原始依据,不好依此做出准确的判断。若镶蓝旗满人有这种称谓,芭芭,正好与“爸爸”谐音。慈禧被抬旗入镶黄旗之前,为镶蓝旗人,光绪称呼她这位伯母兼姨母为“爸爸”,就好解释了,只是前面还加个“亲”,确实有些别扭。虽无多少政治上的用意,但也是费了一番特别的心思。

6


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好好唠叨唠叨一番。

是这样,以前我曾从慈禧和光绪皇帝的血缘关系、以及慈禧对政治饥渴程度作过一番分析,写了一篇题为《慈禧身为女人,为何要光绪皇帝叫自己“亲爸爸”》文章,该文后来收入了我的著作《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朝》中。

这部著作问世,得到了很多读者的检阅和指导。

有读者针对光绪皇帝叫慈禧“亲爸爸”的问题,跟我进行了探讨。

他说,“爸爸”的读音,在汉语里,自然是对父亲的称呼,但在满语里,却是对母亲的称呼。

怎么会这样?

我大吃了一惊。

不信?

他举例说,在汉语里,称呼母亲的读音是“妈妈”,有些地方,也叫“阿妈”。但在满语里,“阿妈” 其实是称呼父亲的。不过,作为区分,在用汉字表其读音里,写成了“阿玛”。

嗯,称呼父亲为“阿玛”,相信广大人民都知道,毕竟,铺天盖地的清宫戏里,尤其是琼瑶阿姨的格格戏里,那几个小燕子、小格格一口一句的“皇阿玛”,大家都熟悉得很。

读者又例举了满语读音里“妈法”表祖父,“达妈法”表高祖、“翁库妈法”表曾祖父、“阿妈哈”表公公,来加强了论证效果。

他最后再一次强调,在满语里,“爸爸”的读音就是对母亲的称呼。

……

对于读者的说法,我还是存疑的。

但根据他的指点,我去看了慈禧太后的侄孙女、隆裕太后的亲侄女叶广芩著作的《采桑子》,书中侄子侄女对姑母的称呼就是“姑爸爸”!

好吧,面对这种关系颠倒、匪夷所思的满语读音,我只能认输。

那么,再简单理一理光绪和慈禧的关系,光绪管慈禧叫“亲爸爸”,就很好理解了。

慈禧只有同治一个儿子。

同治年少驾崩,没有儿子。帝位往下传承,按惯例,得从“载”字辈的下一辈“溥”字辈近支宗室中,择立一个孩子过继为同治帝载淳的儿子,即同治立嗣,然后立这个孩子为嗣皇帝。但慈禧接受不了的。

慈禧之前曾以皇太后的身份进行垂帘听政。

如果立同治的嗣子为帝,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就会成为皇太后,她则成了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儿只能由阿鲁特氏去干了。

慈禧不肯,胡搅蛮缠,为同治立嗣之议泡汤,改为为咸丰立嗣。

在慈禧的操作下,同治帝的堂弟载湉被选为嗣皇帝、入继为咸丰帝的儿子。

为什么是载湉?

载湉的父亲奕譞除了是咸丰帝的弟弟,他的母亲还是慈禧的胞妹,亲上加亲,血缘上最接近慈禧。

也就是说,慈禧和光绪有多重关系。

从父系这边说,慈禧是光绪帝的伯母;从母系这边说,慈禧又是光绪的姨母。

而当光绪入继为咸丰帝的儿子,则慈禧又成了他的继母。

伯母、姨母、继母,这又双叕母,从满语的角度来说,称“爸爸”不冤。

那么,为了让光绪孝顺自己、永不背叛,永不忤逆,慈禧在“爸爸”之前再加一个“亲”字,并非什么理解不了的事儿。

7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将权力玩转得炉火纯青的女人,一个是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公然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另外一个就是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虽然她没有成为女皇帝,但是皇帝之于她而言,已经只是一个傀儡,形同虚设。

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女人,与大清江山的断送脱不了关系,后人很多都对她十分不满,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想当初这个女人也曾风光一时,就连皇帝,也要对她让三分才行,关于慈禧的故事,且待我慢慢细说。


一、慈禧如何从一个兰贵人成为老佛爷的

慈禧最先的时候只是咸丰皇帝的一个兰贵人,基本上按照常理而言,她不仅长相一般,而且能力也不是最显眼的,根本没有机会成为权力中心的人物。可惜造化弄人,慈禧写得一手好字,而懒惰的咸丰刚好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帮自己写字,慈禧的机会就此拥有。

一开始慈禧只是在咸丰的监督下帮忙处理签字之类的事情,后来咸丰越来越懒,就让慈禧参与一些简单的朝政工作,因此慈禧得到不错的锻炼,心中对于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明显,最后终于彻底释放出来。

咸丰比较短命,他去世后让自己儿子,也就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成为皇帝,同治在位期间,慈禧作为母亲,当然是需要亲自辅佐的,她将咸丰留下来辅佐同治的8位大臣慢慢收拾,最后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治皇帝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傀儡皇帝,慈禧反而掌握实权。

可惜同治皇帝比他爹咸丰还要悲惨,年仅20出头就去世,没有子嗣可以传位,最后慈禧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妹妹生的儿子继位成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也许没有想到,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机会,实际上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光绪一生不得志,完全活在慈禧的控制下,可悲可叹。

而慈禧,却从原本的一个兰贵人,如今成为一国之主,太监都要叫她一声老佛爷,就连皇帝光绪,也只能无奈叫她“亲爸爸”。


二、光绪为何叫慈禧“亲爸爸”

慈禧明明是一个女人,为何光绪皇帝要叫她为“亲爸爸”而不是“亲妈妈”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下三个。

1、血缘关系

光绪皇帝是慈禧妹妹的儿子,与慈禧自然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当时慈禧保举光绪成为皇帝,自然相当于再生父母,所以按理来说光绪皇帝认慈禧做干妈未尝不是不可以,干妈的称呼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会叫“亲妈”,也就是说光绪按照正常程序叫慈禧一声亲妈是对的。


但是慈禧在当时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一句亲妈就可以表示的,并且慈禧看起来根本也不像一个女人,她内心对权力的渴望超过正常男人,所以光绪假装把她当做一个男人,根据血缘关系直接叫她“亲爸爸”,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2、地位使然

就像武则天时期一样,武则天成为女皇帝,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如今慈禧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实权在握,大清江山完全掌握在她手里,她的身份地位等同于当时的皇帝,或者是类似于乾隆拥有实权一般的太上皇。

根据这些复杂关系,光绪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只能降低身份叫慈禧一声“亲爸爸”,只要慈禧的地位稳固了,光绪的皇帝之位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这个屈辱求全之策也是可以的。

3、讨好慈禧

慈禧是一个居功自傲、盲目自大之人,特别喜欢别人的称赞,不喜欢别人说实话批评她,太监李莲英经常在她身边,深知慈禧的爱好,所以告诉光绪以后叫慈禧“亲爸爸”,这样会让慈禧开心,光绪也可以少受一些苦头。

当时的老佛爷称号也是李莲英这些人想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慈禧开心了,升官发财那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光绪也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努力讨好慈禧的同时,慈禧生命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自私的慈禧太后,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对光绪说“吾不能先于尔死”,然后有人给光绪送去一碗汤,不久后光绪一命呜呼。

在光绪去世后不到24小时,慈禧也一命呜呼,慈禧死后,清政府很快就把她风光大葬在已经修好的地宫中,光绪却一直等了很多年,清政府才筹集出钱为他建造皇陵,将其安葬。

在1985年考古学家清理光绪陵墓时,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秘密,后来经过科学分析研究,发现光绪的体内含有大量砒霜,也就是说,当时光绪突然死亡,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这个人是谁呢?大家心知肚明!


结语

权力是一个神奇而丧失人性的东西,会让人变得失去人性,慈禧就是这样,为了权力,为了虚荣,可以挪用国库仅有的用于北洋舰队的军费来举办六十大寿,为了权力,哪怕最后自己生命即将结束,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8

关于光绪称呼慈禧“亲爸爸”之事,并非虚构,在出宫老太监的口述中,光绪不论是请安还是奏事,都管慈禧叫亲爸爸。另外在容龄女士的著作《清廷二年记》中写道:“皇帝及余等皆呼太后为男称。”她曾亲耳听到光绪皇帝向慈禧请安都要叫“亲爸爸吉祥!”

也许很多人纳闷,光绪为何不喊慈禧“老佛爷”、“太后”、“母后”,为何却要管一个女子叫“爸爸”呢,叫爸爸也就算了,还要加上一个(亲)字。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说法,便是出自唐海炘之口,在他的著作《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之中,他曾描述满人也可以管母亲叫“爸爸”,他自己在见到瑾妃之时,也会在行礼的时候喊“亲爸爸万事如意”、“亲爸爸吉祥”、“给亲爸爸请安”之类的话。在满族文化之中,这个称呼既可以称呼父亲,也可以作为对长辈和尊者的尊称,因此并非慈禧专用。

光绪理论上应该叫慈禧“姑爸爸”,但是因为他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慈禧对小时候的光绪十分关爱,如同己出,为了关系更近一步,也让外人看到老佛爷的慈爱之心,这才管慈禧叫“亲爸爸”。

笔者很多年前去过河南一个乡镇,当地人管爸爸叫做“伯”,张口就是“俺伯咋啦咋啦”。当朋友为笔者介绍自己的父亲时,说“这是俺伯”,初听很纳闷,但经过说明才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方言称呼而已。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和称呼,因此没有必要嘲笑他人或者胡乱猜测。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满族文化,而是慈禧太过于强权,她不甘心做皇太后,而是更倾向于成为太上皇,因此她以太上皇自居。太上皇的身份本该是男人,但慈禧这个女人却要让光绪以对待男人的方式称呼自己为“爸爸”。她曾对外说,自己妹妹的儿子就跟自己亲生的一样,为了让外人看到自己对这个孩子的好,也就在“爸爸”前面加了个“亲”字。此后,“亲爸爸”就成了光绪对她的特殊称呼。

相对第二种说法,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合理,光绪管慈禧叫“亲爸爸”不过是一种满人的文化罢了。比如在师雪松的著作《那年山里的日月》之中,其中有个小媳妇,晚辈管她叫十三爸,管外婆叫外爸。你非要嘲笑人家,那么只能说你不尊重人家的当地文化,该被嘲笑的是你,而不是人家。

9

慈禧是清朝皇室女性中头衔最多的女人,如:咸丰帝的兰贵人、懿贵妃,同治帝母亲,西太后,光绪帝的养母(亲爸爸),老佛爷……这些也显示了慈禧的步步为赢。

在男权社会中,光绪皇帝叫慈禧“亲爸爸”是暗示慈禧地位尊贵,有吹捧慈禧把她比作男性皇帝之意,慈禧特别喜欢光绪这样称呼自己。


就像李莲英拍马屁称呼慈禧为“老佛爷”一样,都是为了满足慈禧太后的虚荣心。

慈禧太后既非光绪皇帝的“亲爸爸”也不是“亲妈妈”,他们只是直属的亲戚关系。光绪皇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而光绪皇帝的生父则是咸丰帝的胞弟,所以他们的关于是政治联姻的结果,这也是慈禧选择光绪做皇帝的原因之一。

光绪皇帝之所以叫慈禧“亲爸爸”也是有原因的?这除了跟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分不开外,还有另外的原因。


众所都知慈禧自从咸丰帝死后,联合慈安等人利用咸丰帝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后,自从开始把持朝政长达四十多年之久。这让工于心计的慈禧从此后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跟那些男性统治者相提并论,甚至在她心底早已经把自己当做皇帝,只是碍于女性的身份,没敢走到龙位上去,但在她心里却特别渴望那些男性化的称呼。


自从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死后,慈禧迷恋政治的野心再也藏不住了,这也是她为何选择才几岁的光绪皇帝继位原因,孩子小容易掌握,而自己又可以光明正大的继续把持政务,为了把这个小孩调教成自己的“提线木偶”,慈禧对光绪皇帝一直“严父”的态度对待,这也是光绪惧怕慈禧太后的原因。


慈禧除了在行动上让光绪敬畏自己,在称呼上也是别出心裁,她既不让光绪叫其姨母,也不让称其为母后,索性就让光绪称其为“亲爸爸”,这样称呼衬托出慈禧就是一副男性统治者的高大上,俨然就是如皇帝一般。亲儿子称呼“亲爸爸”,这让一介女流之辈,骨子里男尊女卑有封建传统思想的慈禧太后很受益,很满足。毕竟在光绪当政时期,清朝的权利牢牢的握在慈禧手中,那时候的慈禧太后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分,其他都不缺,光绪一声“亲爸爸”满足了她内心的缺憾。

10

说起光绪,只有一个悲字可以涵盖其一生。而这一切悲剧皆来源于慈禧对权利狂热的占有欲。慈禧独子同治帝英年早逝,可他膝下并无子嗣。按照清廷祖制皇帝无嗣,可选同辈兄弟所育子嗣承继大统。由此以来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失去了垂帘听政的权利,这是视权利如生命的慈禧,最无法容忍之事。

精于权术的慈禧决定在同治同辈兄弟之中,选择继位人选。当时符合标准人选,一是恭亲王奕訢之子十七岁的载澄,另一位就是醇亲王奕譞之子四岁的载湉。

按照祖制常规载澄应是最佳人选,可是慈禧一怕载澄已到亲政年龄不好控制,二怕其父奕訢谋略过人现已权倾朝野,将来会把慈禧挤出朝堂无有立足之地。

由此慈禧再施一把权术,声称载澄年岁已大,未经过系统的帝王教育,不具帝德帝才,应选年龄小的载湉,可以从零开始进行帝王培养。

慈禧之所以选择载湉不只因其年幼,还因其母婉贞是慈禧亲妹妹,其父奕譞懦弱少才无擅权实力,更有利于慈禧将载湉从一张白纸完全培养成提线木偶,以便慈禧第二次垂帘听政延续专权岁月。

一场继位之争,其实是奕訢与奕譞两位父亲之争,终以奕譞胜利告终。

可是奕譞并未有一丝欣喜,他为儿子取名湉是希望儿子一生平静安宁,他自知慈禧阴险跋扈,未来迎接载湉的只有悲苦命运。他却无计可施只得把儿子送入紫禁城。

自此四岁载湉承继大统成了悲情光绪帝,慈禧从严令光绪称其亲爸爸开始了傀儡养成教育。那慈禧为什么让光绪叫亲爸爸,而不是亲妈妈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慈禧为专权斩断光绪亲情。

慈禧嗜权如命,她最怕奕譞以太上皇自居。慈禧知道光绪只有四岁,他正处于依赖父母但还未有太多记忆时期。她要斩断光绪与生身父母的血脉亲情,将自己才是其父母的形象根植于光绪幼小懵懂内心。

封建社会父亲是家庭至高威严,母亲限于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桎梏,因而慈禧更想以父亲而不是慈母形象出现在光绪生命中。她不但严禁奕譞夫妇与光绪接触,让光绪称呼她为亲爸爸,甚至她与光绪谈起奕譞时将其称为“你七叔”,自此奕譞生前只是儿子的七叔而已。

奕譞深知慈禧忌讳底线,自光绪登基就称病避嫌,战战兢兢十几年好不容易才逐渐打消慈禧疑忌。偏偏在光绪大婚即将亲政之际,有人奏请赐奕譞皇帝本生父尊号。慈禧闻听火冒三丈,但又找不到理由驳斥亲情人伦,她就虚拟奕譞奏折,假称奕譞为预防奸诈小人借光绪亲政之际提出赐其尊号,已于光绪登基之日起宣布永不受封,只做醇亲王。

慈禧看似轻描淡写的将事情化解,却将奕譞吓得缠绵病榻几年很快病逝了。慈禧终于消除了心头隐患,她为显心胸开阔,赐奕譞皇帝本生考的尊号。由此可见她不是怕光绪认生父,而是怕奕譞顺着儿子之势做太上皇罢了。奕譞已死,光绪认不认生父都无所谓了,自己还落得慈爱宽容美名。这一切皆是慈禧为专权断光绪亲情,才令光绪唤其亲爸爸而非亲妈妈的明证。

二,慈禧喜欢男性化称谓立太上皇威严。

清朝虽是封建末期,却依旧是男权横行时期,只有男人才是国家主宰,女人只能囿于家庭生儿育女。

慈禧作为出了名的铁娘子自视甚高,奕訢等人文韬武略再强亦不在其眼中,她自觉只有她才能掌控清廷的一切,因而她更喜欢光绪像人们称其老佛爷那样,以男性化的称谓称其亲爸爸,她想做雄霸天下之主,而不是甘于家庭琐碎事务的母亲。

皇帝的父亲就是太上皇,光绪称慈禧亲爸爸彰显了慈禧是清廷真正的太上皇。慈禧不仅在光绪面前,甚至在朝堂皆立下不可一世的威严,任男人再强大亦要臣服其脚下。可以说慈禧令光绪称其亲爸爸立威严,摒弃了妈妈称呼的柔弱,符合她妄想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大女人心理需求。

三,慈禧摒弃母性严训光绪孝道。

慈禧从未想过放弃权利,既使光绪成年后亲政,她亦要把光绪牢牢握在手中。慈禧为自己将来之计远,就想从小灌输光绪对其以孝侍奉言听计从的习惯理念。

也许慈禧认为只有高高在上严父才能令孩子畏惧,于是她从未想做细心呵护的母亲,既使慈禧对亲儿子同治也未曾有过母性温柔。因而自光绪进宫之日起,慈禧对光绪严加管教方式不输军事化管理,更多的是孝道训化教育。

光绪自幼每天给慈禧磕头请安时,没有慈禧发话不得起身。有时慈禧故意和别人讨论事情,把跪着的光绪晾在一边,甚至有时要跪一两个小时之久。成年人跪这样长时间都苦不堪言,更何况小光绪体质孱弱却要苦撑着坚持,慈禧就是如此要使光绪对其畏惧心理自幼养成惯性渗入骨子里。

光绪幼时因痢疾差点夭折,奕譞在其进入宫前曾拜求慈禧多加关照,可是慈禧并不以为意。

太监们欺光绪年幼无知,经常对其疏于照顾,饮食饥一顿饱一顿冷热不均,甚至有时饿得小光绪跑到太监房中偷冷馒头吃。

慈禧耳目众多对此不可能不知,可她从未对太监严加斥责督促他们精心照顾光绪。由此可见,慈禧虽是光绪伯母兼姨母,可她在光绪身上并无太多母性体现,只有想做大家长,驯化光绪听命于己的奴化教育。

我们从慈禧角度看,她对光绪的驯化真的很成功。光绪成年后不但听到电闪雷鸣等稍大些的声响惊惧不已,甚至听到有人说亲爸爸三个字立刻瑟瑟发抖。光绪帝终其一生都未能摆脱慈禧的阴影梦魇,他想脱离慈禧魔爪励精图治维新变法,可是慈禧轻而易举的就令光绪束手就擒。也许这就是慈禧让光绪唤其亲爸爸想达到的效果吧,这是亲妈妈的母性不具备的威力。

观慈禧一生就是精致利己主义,其走的每一步棋都是为自己的权欲布局。她对光绪实施“断亲情、立威严、驯孝道”严苛管教,严令光绪称其亲爸爸,而非亲妈妈,正是其妄想将光绪打造成傀儡,自己掌控一切的野心体现。

光绪被动叫了慈禧一辈子亲爸爸,却未得到一丝父爱亲情。他想叫生父一声父亲却那么难。斯人已逝,惟愿光绪在另一世界可以好好享受父慈子孝,好好叫一声父亲。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