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去世之前,皇帝还是汉献帝,曹操去世之后,皇帝就曹丕了!曹操虽然没有篡位,但是他并没有把权力还给汉献帝,而是传给了儿子曹丕。道理很简单,掌握真正权力的人,才是真正的继承人,名义上的君王,终究抵不过世俗的权力!

禹传位给伯益也是如此。按照当时的社会制度,应该是部落的原始的选举制度,应该是伯益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大禹内心是纠结的,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传统的道义!所以大禹选择了将位置传给了伯益,然而当时的部落的实际权力比如军队的指挥权传给了儿子夏启!

我伯益做了三年有名无实的首领,选择了退位(或许主动或许逼迫),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大禹的传承实际上从古老部落“禅让”(或许说古老的选举更恰当)转为家族传承的开始。

后世的篡位的权臣基本都是如此,国家实际的控制权是家族内部传承,皇位的传承不过是服务于权臣的选择!比如文章开头的曹操父子,司马懿父子等等!

备注:考古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实际存在的证据!司马迁的《史记》对夏朝的记载,也和我们一样道听途说罢了!

最佳贡献者
2

我的答案:伯益。

分析:1.大禹把帝位传给了益,大禹帝死后,益服丧三年后,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了箕山之南。禹的儿子继承了天子之位,王位继承法由禅让制改成了父子或者兄弟相传的世袭制。真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王位由父子相传的先河,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

2.启继位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结束了中国原始的、松散的部族社会。

3

《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恰,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帑戮汝。"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禹年老后,本还是打算依照禅让制度将首领地位传给叫作皋陶的大臣的,可皋陶不幸早丧,未能即位,禹于是又打算禅位于发明凿井技术的伯益。据《史记》记载,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还教会人民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并发明了凿挖水井,使人们不再依赖于沿河而居。大禹继舜为王之后,伯益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和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也有着远见卓识和独到的见解,还创作了《山海经》。夏启作为大禹的儿子,经过祖孙三代的经营和培植,根基更深实力更强。


就此形成以伯益为首的东夷派,以及禹帝之子启为首的太子党。不久夏启依仗家势,提出“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伯益为捍卫“禅让制”,召集东夷部族向启进攻,早有防备的启,将伯益打败,毁灭东夷文明。另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站出来指责启,启以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的罪行,发兵打败有扈氏,并强迫各部落臣服。还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号,从此开始“父传子,家天下”彻底取代选贤任能的“公天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也由此诞生。


问题的答案到这里也就很清晰,大禹传位给伯益,启再凭本事给抢回来。

觉得回答得不错的小伙伴,请给我点赞关注吧,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