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大举侵苏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间为1941年6月22日,引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蓝色计划”,则以包克集团军群1942年6月28日从库尔斯克地区发起攻击为起始点。而决定苏德战争走向的库尔斯克会战之“堡垒计划”,德军攻击发起时间为1943年7月5日,确实,这三次大战的爆发时间都是欧洲的夏季。
但是要注意,这仅限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军队,而领土多位于高纬度并且横跨亚欧大陆的苏军却不受这个限制。莫斯科会战,朱可夫的大反攻时间为1941年12月6日,而在斯大林格勒,朱可夫实施的“天王星”反攻战役,则是于1942年11月打响的,所以说,这个提问是不够准确的,苏联人才不管冬天有多冷,那都小意思。
那么为什么德国人一般选择夏季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呢?第一,是来自中欧的德国人实在不适应俄罗斯的寒冷,德国位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西风带,温度绝少大起大落,冷丁进入苏联后,1941年9月末发起的“台风行动”已经让德军教训深刻。
第二点原因则是大规模会战的持续时间较长,如果秋天开打,打着打着一不留神就进入了冬季,俄罗斯的秋天实际只有九、十两个月,零下几十度的条件下,步枪拉不开栓,坦克打不着火,极大影响了战斗力发挥。所以秋冬两季都不是德国人钟爱的进攻气候,莫斯科城下的挫折,让希特勒和所有将军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那么春天呢?也不行,俄罗斯的春天是有名的“泥泞期”,开化的冻土和雨水,让大部分原野成为一片烂泥,坦克装甲车辆和其它摩托化运输工具的机动能力大大受限,这个时间段不仅德国人打怵,其实苏军也含糊,因此基本形成战线对峙期。
所以对德国军队来说,春天太泞、秋天太短并且冬天太冷,唯一适合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的只有晚春到初夏这个窗口期,即5月末到7月初。稍微拖延一点点,以俄罗斯作战地域之浩瀚,这仗就打不完了,只能半途而废。比如“蓝色计划”中“B集团军群”要伸入到伏尔加河下游,而“A集团军群”要前出到高加索山脉,攻击目标都很遥远。
如此长距离的奔袭,即便是开着车旅游也要耗时许多,何况路上还要粉碎苏军的不断抵抗,不留足两到三个月的作战时间肯定没戏,即便6月末开搞,怎么也得9月末才能结束,而莫斯科会战的经验已经告诉德国人,俄罗斯10月份那是可以下雪的,这事没得商量。某种意义上,德军在10月份以后还要勉为其难攻城和巷战,也是斯大林格勒会战失利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既然两个集团军群都不能在9月份之内达成战役目标,那就一定要收缩战线转入防御,因为可怕的冬天即将来临。显然,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终于酿成大败,从陆军元帅保卢斯到第6集团军的几十万官兵,到后来被冻成什么样了?其军事素质的优越早被寒冷的天气折磨得荡然无存,然后在兵力数字的劣势下,吃败仗天经地义。
俄罗斯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它的四季很不明显,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天短促和凉爽,春秋两季的感觉其实很弱,这跟德国的气候截然不同。但是苏联人已经习惯了这个气候,所以冬季只要条件允许和战争需要,照样揍你没商量,其良好的御寒装备和耐寒能力,是德军官兵所不具备的。
肯定会有人提起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D日是6月6日,那也是夏天啊?其实那是个意外,因为夏天的海洋气候多变,反而不利于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正是天气问题当时把艾森豪威尔愁得要死要活,好容易赶上一个48小时的窗口期,美国大兵急吼吼就开始了“霸王行动”,要么就将失去机会,而“隆不在”之所以缺席诺曼底前线,也是认为两周内的天气都不适合登陆。
幕后的历史是,在1943年12月的“六分仪会议”上,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确定的登陆时间是:不晚于1944年春季,经过进一步研究后,最终确定的为1944年5月!只是因为方方面面准备的不足、盟国之间的讨价还价以及美英将领之间的争吵,才拖到了6月,所以跟夏天原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