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经济萧条,复苏,繁荣,周而复始向前发展。但是在人类最近的150年里,经济学家们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在现金、债券、房地产和股票等长期投资过程中,也就是在穿越了大萧条时期之后,保值增值最大的资产,还是房地产和股票,它们长期的年平均收益率均超过了7%。

为了较好地说明这个结论,我将以美国市场大萧条时期股票投资为例子,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1931年市场回顾

福布斯杂志有篇文章——大萧条教给我们关于股市的4件事,专门讨论过大萧条对投资的影响。

1931年,美国经济正走向大萧条。在美国历史上,股市暴跌发生过很多次。

1987年,市场一天下跌23%,一个月下跌33%,然后很快恢复。

2008年,市场下跌了30%,然后像今年暴跌后一样出现了反弹,但是随后又下跌了40%。

1929年,市场正享受着美好的一年,但是在10月份的一周内即下跌了25%。随后横盘了一段时间,一直到1931年。当时的投资者低估了经济形势,虽然出现了经济衰退,但许多人认为它会在没有造成更大损害的情况下过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许多人认为大萧条始于1929年,但是,1931年发生的事才是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时代的主要因素。

1931年起步还算不错,但是在第一季度后半段,经济先是下跌,然后迅速下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让人烦恼的经济现象:(注:是不是和目前美国经济有许多相似之处?)

  • 汽车销量下降
  • 美国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
  •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 由于信贷宽松,消费者债务激增
  • 多年的宽松信贷导致贷款违约,银行倒闭
  •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5%
  • 更多的银行倒闭,包括德国的一个巨大的银行
  • 全球财政赤字不断加深
  • 通缩螺旋

市场经历大幅下跌后,依旧能回到起点

从2月底到6月初,道琼斯指数下跌了37%。然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它反弹了超过25%,距离年初的跌幅不到9%。

然后,从7月初开始,股市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看涨的噩梦。13%的下跌之后是非常短暂的反弹。然后,9月和10月初又连续五周下跌38%。35%的反弹紧随其后,但即使如此,从年初到11月初,道琼斯指数仍下跌了31%以上。随后股市又在6周内暴跌37%,截止到12月17日。道琼斯指数在1931年全年的跌幅为54%。也就是说,经历了一年的暴涨暴跌之后,即使是指数投资的损失,也在50%以上。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暴跌前买入股票,花了5年时间,我们也可以在1937年重新回到暴跌前的最高点。

刚好今年3月份,美国股市在短短一个月内下跌10000点,经历了雪崩般的考验,这使得2020年看起来非常像1931年大萧条事件了。

投资启示录

1931年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市场?我们又如何让我们的资产保值、增值呢?

1、显然,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由于市场的剧烈动荡,很多公司可能会倒闭,导致股票在这种动荡中被退市,所以买入指数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手段。

2、股票的巨大波动性,是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股票投资必须立足于长周期,通过长周期熨平短期的波动风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经济危机有多严重,最终股市仍将回到它原来的位置,并将创出新高。

3、从长周期来看,股市的平均收益率是非常高的。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这个高回报是在较长时期内完成的。所以,投资股市的资金一定是长期资金,换句话说,也就是自己平时不用的钱,是养老的钱。

4、如果需要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收益,我们就应该主动避免较大的损失。因为大幅下跌与小幅下跌是不一样的,损失20%之后需要上涨25%,而损失40%则需要上涨67%才能回到买入的地方。避免较大损失的方法,就是将投资组合多样化。比如说我们将总资金分别投资于股市、债券和黄金,这样即使股票下跌,也不会对总的资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5、作为避险资产的现金、债券和黄金,从长期回报来看乏善可陈。但是,从短期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需要进行配置的。

6、房地产其实是最佳的抗击周期波动的长期投资品种,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结论,不展开论述了。

7、美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走出了下跌,救市,反弹的态势,这个态势和1931年的美国股市的运行状态非常相近。美国疫情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对美国股市和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非常警醒。

总之,通过分析美国大萧条期间什么资产比较保值,对现在的投资有较大的借鉴作用。以史为鉴,可悌未来。

旁解君的财经分析,通俗又有深度,而且分析问题的角度比较独特和有意思。觉得好请关注我!再多点点赞,让我为大家的服务更有动力!

最佳贡献者
2

可以先看看320年来经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指数变动。

要知道,从我们的直觉上理解,矿产资源都是开采一点儿少一点儿,所以其价格长期来看应该是越来越贵——但300多年来的数据,却给出了与我们直觉完全相反的答案。

要知道,全球的GDP,按照不变价格计算,300年来都增加了17倍,结果这些矿产资源的价格相比其100年前乃至300年前,价格要么根本没啥变化,要么反而大跌了。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相信某种论调,把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能源或金属类大宗商品)当成资产来保存,长远来看,它们只能带给我们负的收益。

瑞士信贷银行在其《2018年全球投资回报年鉴》上,也列举了部分经通货膨胀调整的资产120年内的年平均回报情况(见下图),其中股票、葡萄酒、国际债券的收益率位居前列;其他的资产,要么勉强跑赢通胀(比如黄金和房产),要么其收益干脆就是0或负值(白银、钻石)。

不管300年还是100年,其时间跨度都过于久远。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更是让人类进入了纯粹的信用货币时代。世界货币体系与以前的实物货币体系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察100年来的资产价格变动固然有意义,但观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这几十年来的资产价格的变化,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的表格,就是我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1973年1月-2017年12月这45年各大类资产表现,并将其以美元计价算出年化回报率(未经通胀调整),然后再将其与美国及全球以美元计价的GDP增长(未经通胀调整)进行对照。

在表格中我用不同颜色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了区分,可以将这些资产分为房地产、股票、债券、大宗商品、黄金白银(在当代金融体系中,它们被归类为大宗商品)5大类。

根据这个表格,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信用货币时代里,以美元计价的主要大类资产,股票和房地产信托基金是最值得投资的资产,其次是长期债券和通胀保值债券,接下来是黄金和原油,而以铜为代表的金属类大宗商品和小麦为代表的农产品则是表现最差的资产。

(说明:房地产信托基金由专业房地产投资人员打理,所以年化收益率较高,美国房产整体收益率远低于这个,根据罗伯特-席勒的统计,剔除价值损耗和税金,美国房地产的长期收益大约只有4-6%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45年时间还是太久。

那么,摩根大通曾经对过去20年间主要大类资产的年化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具体见下图。

“REITs”是房地产信托基金,“Homes”是美国家庭住宅价格指数,Bonds是指美国国债整体收益;

60/40是指60%股票+40%债券的组合,40/60是指40%股票+60%债券的组合;

“EAFE”指欧洲、澳洲和远东股票指数,是除美国外的其他发达经济体股票指数。

就过去20年来看,房地产信托基金、黄金是表现最好的资产,标普指数排第三,但债券的收益却大幅度下降——因为,随着过去30年来全球货币利率的趋势性下降,债券收益率被大幅度压低,特别是2016年以来,美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降至聊胜于无的2%以下。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

大类资产的收益,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先来看股票。

长期来看,不管100年、50年还是20年,股票的年化收益为什么总是能超越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资产收益率上名列前茅?

答案并不复杂。因为股票背后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通常是经济体中拥有话语权的企业,不管其提供的是商品还是服务,既然拥有话语权,那么这些企业不会接受低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回报。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这些企业有能力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升上来,确保资金的利润情况——这种基本逻辑最终会体现在股票分红和盈利上,然后反馈至股票价格,这就是长期来看,股票回报始终能够超越经济发展速度、超越实际通货膨胀的原因。

在当代金融体系下,股市,的确是存储一个人财富的最佳场所。

接下来,看债券。

显然,债券投资者并不能拥有上市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它们受制于央行的官方利率,而且可以想象的是,发行债券借钱的人,一定是钱有更好的去处才会发行债券,而借出钱的投资者本身在这一过程中就处于弱势——无论有没有通货膨胀都是如此。

当然,如果通货膨胀肆虐导致官方利率飙升的话,债券投资者的话语权会略大一些,也可以要求较高的收益。但如果政府能够持续压制通货膨胀,那么将导致债券整体收益率越来越低,这正是过去30年所发生的事情。到如今,欧洲和日本的国债,普遍都出现负收益率,票面利率可以规定为0——可预见的未来,面对可以想象得到的央行印钞和隐性通胀,债券投资很有可能成为回报最差的资产。

再来看房地产。

房地产这东西,并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这就导致了其投资期限长、流动性差、产品差异化显著,只有专业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持续获取较高收益。但总体来看,因为房地产涉及社会上最广大的民众,所以,普通投资者投资房地产,最终所获取的收益,必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均收益——在新兴经济体中,房价基本表现是一种货币现象,与广义货币发行量高度相关,而在发达经济体中,房价则更多的与实际通胀水平持平。

股票、房产和债券,这三种资产都是可以产生现金流的“生产型资产”,而黄金、原油、白银、铜、小麦等商品型资产没有现金流,只能指望从本身的价格上涨中获益。前文我已经说了,不可再生资源类大宗商品,300年来被证明是收益最差的资产。

原因呢?

技术进步导致的数量增加,是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终极诅咒!

300年前,矿产资源全球人均开采量只有5公斤,现在已经接近3000公斤了。这么多的不可再生资源被开采出来,不靠技术进步还能靠什么?更重要的是,即便信用货币一直都在膨胀,但原来人均只有5公斤的不可再生资源,现在人均已经3吨了,你还让它怎么涨价?

比不可再生资源类大宗商品更糟糕的资产,是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等,除技术进步导致产量增加之外,作为资产它们还有个重大缺陷——容易腐烂,存储成本高昂。

更重要的是,粮食这种东西,多一点点就毫无价值,少一点点又会出现饿死人的严重事故。这导致了任何一个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一定会想方设法将这些维持民众最基础生存的必需品价格压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如果你查阅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就会发现,最近50年来,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整体涨幅都不到2倍。例如,从1972年底到2017年底,美国小麦涨了1.6倍、玉米涨了1.1倍、稻谷涨了1.9倍、大豆涨了1.1倍。

有人问了,黄金和原油数量也大增,但这两个品种为什么能够躲开这个价格诅咒呢?

原油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全球工业的血液,而且被随时消耗掉(金属类常常是可以回收的),这导致其需求几乎是刚性的,又受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的支持(美元充当世界货币需要用原油来完成循环),更有产量最大的欧佩克有意识的操纵(它们是趴在全球工业体系上的吸血鬼),所以尽管其开采技术不断进步,开采量也越来越大,但其价格依然能够基本跟随全球经济规模的增长。

尽管如此,技术进步还是会对原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2014年以来原油价格暴跌,就是因为美国页岩油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让全球原油供应大增。如果将来能源领域出现革命性的技术,我觉得原油跌破10美元/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黄金,就更是一个极特殊的存在了。

我一直将黄金白银称之为类货币资产,因为它们都曾在人类历史上充当货币。但自20世纪以来,金银价格却分道扬镳,特别是最近几十年,金价始终稳步上涨,轻松超过经济增长,而银价却徘徊不前,甚至连通胀都跑不过,从“贵金属”变成了“普通金属”,白银相对于黄金的价值越来越低(见下图的金银比)。

我个人认为,这源于人们的记忆存储习惯和信用认知选择。

简单来说,人们的记忆存储和信用认知总是会选择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比方都只能记住冠军而很少记得亚军,一个集体大家都只能认一个老大而不是两个,愿意记住一个神而不是很多神(这让人类从多神教过渡到如今普遍的一神教)。

货币领域也是如此,人们更愿意认可和选择一种东西来对抗信用纸币贬值,而不是选择两种、甚至是三种。一旦黄金确立了这种优势,那么接下来黄金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信用认可,其他金属都只能靠边站,就像我们认为亚军、季军和第四名没什么大的区别一样。

简单来说,黄金独享了与当代信用纸币体系对抗的荣光。

以美元为代表的纸币体系如果在价值保持方面做得好的话(比方1990年代),黄金价格就会表现低迷;但如果纸币体系做得不好,大家立马买入黄金来抗议——纸币体系从来不可能减少自己的印钞量,黄金承载着大家对纸币的终极怀疑和不信任,价格自然是易涨难跌。只要黄金产量没有因为技术进步而出现“大跃进”,其对抗纸币滥发的信用属性就不会丧失,所以其年化收益反而得以超越其他大类资产。

也就是说,人类信用认知的模式,决定了黄金一定比其他商品类资产涨得更好。

随着负利率、负收益率这样的荒唐事情在日本和欧洲流行,接下来的几年,我认为全球货币体系将持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有什么事件刺激,黄金在某个阶段创下大家难以想象的涨幅也并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然,2009年以来,黄金出现了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比特币,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3

吉芬品保值甚至增值

4

这个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经过经济学家对当时大萧条实际各种资产的统计,认为还是房地产和股票相对保值,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危机,一般说来在危机当中仍然是贵金属最保值。

大萧条的发生实际上是金本位崩溃造成的通缩压力,这是因为在经济增长当中商品总价值是不断增加的,而金本位却是限制了货币供给量,这样导致通缩和失业的发生,所以大萧条期间,黄金价格仍然是保值的,只不过带来的资金收益,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其他资产那么明显。

而股市和房地产的情况在危机当中的表现则更加动荡。从2008年的经验和这一次危机当中,都可以看到股市在刚刚遭遇危机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猛烈的下跌,在今年经历了4次熔断之后,股市达到了低点从而开始反弹,这样告诉我们在经济最糟糕的时候,股市往往有比较好的表现,因为股市的底部比经济的底部更加提前。这也就给一些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因为股票的下跌往往引起恐慌情绪,让股票下跌后的市值低于股票的真实估值,这样更多的投资者会提前进入抄底,引发股市的提前反弹,所以在危机当中投资股市有可能带来比较好的收益。

但是毕竟股市这种资产价格存在更大的风险,由于危机当中不能够确定这样的风险,大小,所以更合理的投资还是黄金等贵金属投资,虽然收益不一定更好,但是确实更加保值。

现在美股也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标普500甚至已经接近了危机前的水平,但是要知道现在美国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并且还有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因此美股再次的下跌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5

美国大萧条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过剩危机,什么都不缺,就缺现金,找不到工作,只有现金为王!

作为百姓,就只能任人宰割,哪有什么可以保值的!罗斯福新政就禁止兑换和输出黄金;蒋家王朝倒台以前,家里有黄金可能会带来杀身之祸。

最保值的就是我们健康的身体和身心!

6

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可以试着说说我的看法在不同情况下,套期保值产品是不同的:

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是由中东爆发的石油战争引起的。在那场经济危机中,石油是最有价值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萧条是始于1929年至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随着美国股市暴跌和债务增加,人们不得不削减不必要的消费来维持生活。

穷人吃杂草来省钱。男人的刀片被重复使用,而女人为她们的女儿重做衣服。许多人收集圣诞卡,明年再用。

当时,食品和服装产品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所有奢侈品消费都停滞不前。

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付通货膨胀的最好办法是切断不必要的消费。同样在大萧条时期,大多数人不得不停止不必要的消费来购买硬通货膨胀产品。

1.远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应该逐渐远离泡沫产业,比如郁金香事件,远离郁金香。例如,在金融危机之前,股市泡沫不得不远离股市。

2拥有

如果我们说大萧条是保存价值的最佳方式,那么经济越萧条,日常必需品、酱油、醋和茶的价值就会保存得越多。然而,如果你大量囤积这些商品,就会有很大的风险,例如:储存风险,很难长期储存;政治风险,人民买不起饭,你必须成为一个大富翁,这和电视里的奸商没多大区别。

在经济繁荣时期,黄金通常比经济增长速度慢。这是因为当经济好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更加信任美元,所以黄金几乎没有泡沫。在大萧条前夕,持有黄金将是有益的。

除了黄金,它还依赖硬通货。经济不景气的人离不开药品和食品加工。其次,“国家信任”是经济衰退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债等投资将相对保持其价值。

7

资产都是有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根据美林投资时钟理论衰退期债券为王…

8

资产能够保值的,第一肯定是黄金。黄金在历史几千年以来,还是在全世界,都是最认可和最保值的。其他房产,货币,以及其他资产,都有可能随着环境变化而贬值或不值钱。

9

美国大萧条时期,也就是当时的世界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当时美国很多的银行破产,在市面上美元流通很少。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即使有工作的人,收入也比之前大幅度减少。于是造成大部分人都不敢去消费,从而造成了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当时的美国政府还没有想到用加大投资,宽松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紧缩,从而造成了这场大萧条持续了很多年,直到罗斯福执政后,加大了货币供应和流通,加大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美国才慢慢地走出了大萧条。

如果说在大萧条时期什么资产最保值,当然是黄金,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能力去储存这么多的黄金,而且黄金的变现也不是那么容易。当时的美元并没有大幅度贬值,所以现金才是最好的资产。当然这不是说存在银行里的现金,当时的美国银行很多说破产就破产,如果你没有把钱及时取出来,那么你辛苦存下来的钱最后可能都会没有了。现在很多的日本人都把自己的存款放在身边而不是存在银行,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们根本不相信银行,怕他们一旦破产,自己的钱都没有了。

如果说在大萧条时期有那一种人能够过的好,那肯定是那种囤积癖者或者是那种末世论者。他们囤积能够用好几年的食物,生活用品之类的(在美国当然少不了枪支弹药)。如果他们碰到了大萧条,即使没有了工作,他们也能够舒舒服服地度过难关。

当然这些也是普通人所无法做到的,如果真的有出现大萧条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把银行所有的现金都取出来。尽量多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在这一时期,政府可能会大量发行货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那么我们手中的钱就会贬值。那么购买一些黄金饰品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值方式。

10

美国大萧条时期,除黄金外,其它任何资产价格都暴跌了。1933年罗斯福新政,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通公民不允许持有黄金现货。这样使得在大萧条时期,没有任何资产能够保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