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之前的德国,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德国为何要伸出援手?


我们知道,自清朝末年,我国就被西方列强欺负,最耻辱的就是八国联军对我国的侵略,烧杀抢掠,瓜分中国,直到二战前,中国一直备受欺辱。可以说,当时的欧美国家都想在中国捞取好处,但唯独德国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却伸出了援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小编认为,德国也是曾经的八国联军之一,之所以帮助中国强军,无非也是为了利益。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两国同病相怜,有相同的政治目标。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战败国德国的势力,除了割地赔款,还要限制军队数量,极大的压制了德国,虽然德国在军事压力之下只能低头,但思想上并不承认;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因为弱国无外交的原因,凡尔赛条约对我国也作出了不公平对待,在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也使我国放弃承认凡尔赛条约的合法性。在相同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德国和中国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所以德国要帮助中国强军。

二是德国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败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打压和限制,国内经济几乎崩溃,战后德国赔偿了一大笔巨款,同时美国和英国还联合打压德国,德国面临的巨大危机就是经济问题。德国想要从战败的惨状中走出来,首要的是解决经济问题,当时德国鼓励大量的德国老兵去战乱地区赚钱,而那时我国是最为混乱的时期,所以德国就将目光对准了中国,这些德国老兵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强军,为的就是赚取经济利益。

三是因为德国在东亚没有势力,急需找一个盟友,便选择了中国。我们知道,德国在欧洲、非洲等地区,都有一些盟友,但是在东亚是没有任何势力的(当时日德还没有合作),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青岛德军打败,占领太平洋德国岛屿的就是日本,当时日本实力很强,又有强大的侵略野心,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与日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相反,中国国力较弱,但潜力很大。以中国当时的国力,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和德国作对的。所以,中国作为德国在东亚的盟友是非常适合的。但作为盟友,想要互相支持,根据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差,德国不得不帮助中国强军,因为中国军事强了,对他们也有好处,当然了前提是不能超越德国。

四是因为中国与苏俄断交,急需找到新的靠山,并且蒋介石非常崇拜希特勒,两人神交已久。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与苏俄的关系随之断绝。因急于寻找新的国际力量来填补苏联顾问撤退所留下的空缺,蒋介石把目光转向了德国。并且蒋介石十分赞同学习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认真、勤俭、遵纪、执着”的民族精神,力主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作为中国的“指导原则”,促成中国社会的“军事化”。精神上的崇拜与现实的需要,使蒋介石坚定了他的联德决心。希特勒上台,蒋介石开始直接与纳粹政府展开交往,他曾经宣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希特勒”。并且蒋介石效仿希特勒,建立了特务组织“复兴社”即“蓝衣社”,以恐怖手段来维护统治。而登上总理宝座后的希特勒为了侵略扩张,大力发展军备工业,也迫不急待地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于是两位终生都未谋面的领导人开始了超越时空的交往,两人不但互通信件,而且互赠礼物以表示敬仰之意。可以说当时的中德关系渐入佳境。所以,德国要帮助中国强军。

五是德国帮助中国强军,其目的是在中国练兵,实践一些猜想的军事理论,为德国的强军备战做准备。当时的德国备受美英法等国的关注,虽有强军扩张的野心,但不敢表露,所以通过帮助中国军队强军,进一步实验、实践、检验他们的军事理论,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同时,有战斗就有消耗,大量的吸收中国的经济,用来购买石油,为二战军备做储备。

六是因为德国发展军事装备,需要中国的钨锑等矿藏资源,而中国则需要德国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两者各取所需。我们知道,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忍辱负重,一直想一雪前耻,为此大力发展军工企业,但由于德国矿产资源匮乏,尤其是制造军火必需的钨、锑等战略资源急缺,基本上都要依赖进口,但受到美英法的限制,德国只能从中国大量进口,并且中国也拥有丰富的钨、锑等战略资源。而中国军事一直较弱,非常需要德国的强军之道,所以,德国为了换取钨、锑等战略资源,不但承诺蒋介石,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帮中国军队强军,提升军事素养。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小编认为,德国之所以帮助中国军队整军备战,充实军队中的德制武器,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中德建立在自身战略需求上的,并非德国对中国特别好心肠,双方可谓各有所需,都对对方有所需求,因此合作是互利的模式。

最佳贡献者
2

明明是两个撸蛇抱团取暖,干嘛说的那么温情脉脉?吐槽机也懒得吐槽传说中在维也纳无私帮助元首的那对无名中国夫妇,因为大抵上他们属于另一个平行空间。总之那段时间两国的亲密无间只是一场真金白银的交易,最后终归是个利尽而散而已。

这事儿还得从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说起,这个条约把大约是历史上签约国不满意数量最多的玩意,叫嚣着弱国无外交不止有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还有战胜的意大利、中国、日本,甚至中国都闹起了五四运动。

但是在德国失去山东殖民权益和中国没拿回山东权益之后,两国之间的直接冲突消失了,被欧洲往死里打压的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原料,满目疮痍的中国也需要一个对殖民没有野心的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才开始进行接触。

1920年代的初期接触

1920年,卜尔熙率魏玛政府代表团来到中国,双方于1921年5月20日签订《中德协约》,这是中国近代少见的平等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德国赔偿中国400万的战争赔款(咱们终于拿到赔款了),换取中国不再查封德国企业,并且同意接纳并善待中国留学生。

这段时间双方的主要合作集中于商业和工业,那阵子德国被限制的特别狠,很多武器都不能本国生产,所以他们是少数愿意输出技术的国家。虽然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战乱顾虑重重,但他们也没有太多选择。

另外常凯申队长搞完四一二政变后,直接和苏俄断了交,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内又开始对英国很排斥。故此队长搞军事改革能借助也就剩下德国而已,这也正中他们的下怀,两边以顾问团的形式合作就这么开启了。

1930年代的深入合作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成了德国在远东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单1930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就达到3.475亿马克,而同日本的贸易额才2.34亿马克。同时德国油脂工业原料几乎完全依赖东北的大豆,工业上对于中国的钨砂、锑、锰、锡、猪鬃和桐油需求量也极大,双方互补关系明显。

但德国也不是完全索取,他们帮助中国建设了不少铁路,还投资修建了17座现代化工厂。到纳粹掌权后,又对中国出口了大量德国武器,并将部分兵工厂升级,让中国可以自行生产一些步枪和机关枪。

另外就是传说中无比精锐的德械师啦,也是德国帮助训练的,在1937年号称训练了30万人,不过真正精锐的只有3个“示范师”而已,其他的只能要德式训练师,在淞沪会战的时候一把折了10-18万,挺可惜的。

1941年的分道扬镳

实际上从纳粹上台开始德国就不怎么待见中国,只是元首是个实用主义者,在中国有巨大利益的前提下不会翻脸。但是随着中日战争逐渐推进,鬼子占的地盘越来越大,常队长又以里通毛熊威胁元首调停后,天平已经开始失衡。

到了1938年2月,元首悍然用亲日派的里宾特洛甫担任外交部长,同年4月禁止对华军售,并召回全部在华军事顾问,很多军事顾问直接跑到鬼子或者汪精卫那边干活,带走大量军事情报,差点把常队长给坑死。更缺德的是还扣留了中国订购价值高达2.82亿马克的军火,其中包括急需的鱼类潜艇。

到了6月24日,德国召回驻华大使,里宾特洛甫还对所有在华外交官和顾问宣布,如逾期不归则视同叛国,7月1日德国与汪伪政府建交,两国正式断交。逗逼的是常队长保留了驻德大使,一直维持到那年12月对轴心国宣战才召回,中德20年的亲密合作彻底终止。


那么总结起来吧,所谓二战前中德蜜月期起因就是两个失败国抱团取暖,其内容也只是各取所需,压根没有德国对我们伸出援手一说,所有的帮助都是我们用真金白银,矿石大豆换来的,没啥必要心存感激。况且一旦没了利用价值或者鬼子给的价码更高,人家可没顾及传统友谊,扣钱、断交、卖情报一点都没含糊过......

3

二战之前的中国破败不堪,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更是比那个时候的中国更加破败不堪。两个同病相怜的国家开展贸易,互惠互利,哪里有德国援助中国一说。

德国这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很有趣。如果有人告诉你,德国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好,你会相信吗?实际上,德国从晚清的时候,尤其是中国兴起洋务运动之后,就已经是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

当年的李鸿章访问德国的时候,和德国首相俾斯麦惺惺相惜,德国报纸称李鸿章是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西方的李鸿章。两个人关系密切,在双方的努力下,德国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帮助很大,同时也打开了德国军火商在中国的市场。

中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定远和镇远舰就是德国购置的。而李鸿章军队里装备的也主要是德国枪炮。至今,我们在一些清朝时建造的海岸炮台,还可以随处看见德国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在甲午战争期间,英国站在日本一边,而德国则站在中国一边。不明当时真相的人,有人吹嘘日本军队的武器先进。实际上,在陆军的装备上,淮军装备的武器要比日本陆军强。就拿炮兵来说,日本装备的是青铜炮,而中国装备的是克虏伯的钢炮。

日本企图向德国购买钢炮,德国依照和中国的协议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只单方面向中国出口。可是,淮军在战场上不堪一击,丢弃了大批的武器。日本马上将炮兵的火炮换成了德国的大炮。

因此,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可违背的公理。后来,德国也加入了瓜分中国的列强的行列,八国联军的统帅也是德国人。那段短暂的友谊就此夭折了。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了战败国,而中国却成了战胜国。为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问题,中国还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从德国得到了战争赔款,军阀张作霖还从德国购买了军工厂,成立了远东第一大兵工厂。

德国在这个时候,又想起了老朋友中国。当时的中国和德国同病相怜,都是贫穷的国家。德国为了自己的生存,急需贸易伙伴。而中国政府面对列强,这些国家一直把中国当做殖民地,根本就不给中国平定的地位。中国需要输出原料,换取工业品来发展生产。而德国需要输出工业产品,获取原材料。这样一来,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贸易合作。

中国和德国的贸易堪称天作之合。德国由于战败,需要支付大笔的战争赔款。因此,德国的外汇十分短缺。而中国也一样,中国的出口大部分是附加值很小的原材料,也换不回多少外汇。这样,双方就开始了以货易货的贸易。

1934年8月23日,由塞克特促成签订的《中德易货协定》则把中德军火贸易推向高潮。该协定的目的在于,以中国的原料与农产品交换德国的工业产品。中国的大批物资,尤其是钨、锰矿石成为对德国的主要出口货物。钨作为制造合金钢的重要原料可以说极为重要,大大提高了德国军工产品的质量。而德国的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军事装备也成为中国进口的大项。

除了贸易方面的合作,中国和德国还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德国虽然在一战失败,但是,德国军队的名声依然如旧。当国民政府的主要军阀内战结束后,决定对军队进行整训,而军队的样板就是德国。

国民政府从德国进口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蒋介石还亲自向德国政府去信,邀请德国的军事专家来华,成立了德国军事顾问团。这个军事顾问团为中国编练著名的德械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军事顾问们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出谋划策,除了编练军队,他们还制订军计划,建造长江防线,为中国对日作战做出了贡献。

在中日战争中,有不少德国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军队的指挥,甚至有的亲自持枪上阵,战死沙场。直到1938年,德国政府命令军事顾问全体回国,但是还是有个别军事顾问留在中国,在中国军队里参与对日作战。

中国和德国的合作首先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这是当时国际形势造成的。中国和德国之间通过贸易和各个领域的合作,都解决了各自的需求,这是难得的双赢模式。

在这种合作中,双方是平等的,没有那种援助的涵义。到了中日战争爆发,德国召回德国军事顾问团,并中断中德贸易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

  • 媚眼儿看史,触摸历史真实。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的目标,他们用坚船利炮撕掉了“天朝上国”的面纱,从起初忐忑不安的试探性侵略,到后来的想方设法挑起战争,签定条约,捞取好处,闭关锁国的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从火烧圆明园到炮击威海卫,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一步步将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 历史的步伐从不会因创伤而止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看似使中国迎来了机遇,但弱国无外交的规律,却让原本在一战中获得胜利的自己,在别人的摆布中继续遭受宰割。当然,也正是这不公平的待遇,使中国之民众警醒,五四运动以民主、自由、科学等为精神导向的理念,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兴国图强才是中华复兴之路。
  • 于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他们在寻觅正确的道路。
  • 此时的德国实际上是落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战败国德国的势力,除了割地赔款,还要限制军队数量,极大的压制了德国。从高峰跌落低谷,德国最想实现的就是借助力量或动作,重新站上国际舞台的前列。在这种大形势下,各取所需,各有所图的德国和中国,便将寻觅的眼光交织在一起,谋划起现在看起来有些怪诞的短命的合作,也就是对中国的援助。
  • 所谓的援助是受利益支配的,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赚钱。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败国,战后赔偿了一大笔巨款,同时美国和英国还联合打压德国,德国面临的巨大危机就是经济问题,经济几乎崩溃。德国想要从战败的惨状中走出来,首要的是解决经济问题,当时德国鼓励大量的德国老兵去战乱地区赚钱,而那时中国是最为混乱的时期,所以德国就将目光对准了中国,这些德国老兵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强军,为的就是赚取经济利益。这期间,新兴起来的中国军队也需要懂军事的“外来和尚”念经,于是德国人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真金白银,中国军队有了可以学习作战的老师,相互满足让中德友谊在特殊年代出现了真实繁荣。
  •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需要更加精准的算计。德国人并不是笨家伙,他们在赚钱的同时,也评估了对他们最有利的合作伙伴。德国在欧洲、非洲等地区,都有一些盟友,但是在东亚是没有任何势力,而当时的亚洲实际上是强国垂涎的宝地,虽然战败,但底子厚实的德国仍然是个工业发达的军事强国。当时的日本实力很强,又有强大的侵略野心,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与日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更何况他们也曾吃过日本的亏。而当时的中国国力弱,潜力大是摆在面上的,会打算盘的德国知道,与中国合作是非常适合的。但作为盟友,想要互相支持,根据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差,德国不得不帮助中国强军,因为中国军事强了,对他们也有好处,当然了前提是不能超越德国。
  • 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的,德国在算计,中国也在选择。当时,因为中国与苏俄断交,急需找到新的靠山,并且蒋介石非常崇拜希特勒,两人神交已久。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与苏俄的关系随之断绝。因急于寻找新的国际力量来填补苏联顾问撤退所留下的空缺,蒋介石把目光转向了德国。并且蒋介石十分赞同学习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认真、勤俭、遵纪、执着”的民族精神,力主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作为中国的“指导原则”,促成中国社会的“军事化”。精神上的崇拜与现实的需要,使蒋介石坚定了他的联德决心。希特勒上台,蒋介石开始直接与纳粹政府展开交往,他曾经宣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希特勒”。并且蒋介石效仿希特勒,建立了特务组织“复兴社”即“蓝衣社”,以恐怖手段来维护统治。而登上总理宝座后的希特勒为了侵略扩张,大力发展军备工业,也迫不急待地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于是两位终生都未谋面的领导人开始了超越时空的交往,两人不但互通信件,而且互赠礼物以表示敬仰之意。可以说当时的中德关系渐入佳境。所以,德国要帮助中国强军。
  • 从历史的过往看,德国在中国的举动是得到了实惠的。德国发展军事装备需要中国的钨锑等矿藏资源。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忍辱负重,一直想一雪前耻,为此大力发展军工企业,但由于德国矿产资源匮乏,尤其是制造军火必需的钨、锑等战略资源急缺,基本上都要依赖进口,但受到美英法的限制,德国只能从中国大量进口,并且中国也拥有丰富的钨、锑等战略资源。而中国军事一直较弱,非常需要德国的强军之道,所以,德国为了换取钨、锑等战略资源,不但承诺蒋介石,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帮中国军队强军,提升军事素养。
  • 德国与中国的短时友谊最终还是决裂了,通过二战中希特勒的野心看,德国的目标 是全世界,他们伸出的橄榄枝不过是一个道具,背后隐藏的还是他们侵占世界的狼子野心。

5

说是援助,其实更像是一种交易,德国对华出售军火并不是为了援华抗日,而是为了换取其国防工业发展而不可缺少的钨砂等战略资源。当时世界钨产量的80%集中在亚洲,而中国又是亚洲的产钨大国。1932年至1938年间,中国的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而世界钨产量的一半都输入了德国,足见德国对于这一战略资源的极度需求。当时中国和德国一样都在大力的扩充军队,一个急需军火,一个继续钨等原材料,两国一拍即合,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贸易,有效的缓解了两国的外汇压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合作,而不是政治基础,所以这种合作是极不可靠的,一旦发生重大的政治变动,这种合作也如昙花一现,迅速的凋零了。

在希特勒的全球战略计划中,亚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亚洲国家来从东面牵制苏联,还希望一旦同英美爆发冲突,他亚洲的盟友可以牵制相当数量英美军队,而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只有日本,而不是中国,所以希特勒一开始就谋求和日本达成某种政治协议,希特勒崇尚强者,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和中国的结盟,即便在两国交往最密切的十年中也仅是限于经济上的来往。

之所以德国一直对华出售军火,甚至在中日战争爆发后仍旧没有停止军火的出售,首要因素就是对于钨等战略资源的需求。当然德国也明白为它盟友的敌人提供军火是如此的不合时宜,可能有如下的政治考虑,即希望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能够最终和平的解决,这样德国既可以保住亚洲的这位盟友,也能保住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德国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加入轴心国同盟,一起对抗苏联,但是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坚决反对,而随着德国军事援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严重,中国也开始主动和苏联接触,谋求新的军事援助。

随着中日之间的冲突已经没有了调停的希望,而中国又和苏联走的越来越近,德国的在亚洲的政治企图最终破灭,加之日本已经占领了许多中国的钨矿产区,希特勒认为中国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随即下令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援助。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这段历史,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许多帮助的德国军事顾问和友好人士,但是对于纳粹德国则谈不上感恩,这完全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

6

德国在中国也不是不捞好处,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德国可一样也没少拿。

只不过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中国的利益被收回后,自然也没办法继续欺凌中国了。

况且德国帮中国强军并不是免费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战之前德国确实给中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援助,大到像飞机、坦克、大炮。小到手枪手雷等物资都从德国进口,甚至还派遣了众多军官来中国指导。

可是这都是有条件的,不仅中国要花大价钱去买,而且得到的武器装备还是德国淘汰下来的一批,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全世界只有德国愿意与中国进行军备换物资,虽然明知道会被德国人宰一笔,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中国实力孱弱,国民政府纵使再不满意,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虽然这些军备在德国已经不入流了,可是对于当初的中国来说已经算是顶天的好东西了,有了这些装备的加持,国民党的德械师更是所向披靡。正是因为德军的援助,中国才有了与日本抗衡的资本。

像淞沪抗战时德军资助中国的三个德械师,四万日军的伤亡可以说有一半是他们造成的。要不是因为二战的阵营问题,因为日本不断施压,德国可能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选择资助中国。但是奈何中国比起日本实在太弱了,在亚洲找盟友做二选一,德国只能选择日本这个强有力的国家作为盟友。

那当初为何德国偏偏要资助中国呢?

从国际形势上看,一战失败后,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被日本抢走,而法国和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并没有损失。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考虑在东亚多交一个盟友的战略需求,自然需要援助中国。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中国是矿产大国,这些矿产可以帮助德国造出源源不断的飞机坦克,这才是援助的根本,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驱使。

从国家利益看,一战失败后,德国面临国内战略资源紧缺和物资匮乏的现状。军官无疑成了利益交换点,因为《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军队数量不得超过10万,所以留下的都是包括军官在内的精英,好为二战积蓄力量。

那这些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不能只是训练,不上阵,批量“出口”到中国,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军事能力还能赚取一笔不小的外汇,何乐而不为呢?

在资源上,德国除了木材、煤以外可以说并不充裕,像石油、铁矿、铜等稀有金属物品全都是需要依靠进口的,而这些东西恰巧又是德国发起二战的必需品。纵使德国技术再高,可是缺乏资源,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欧洲,英法对于这个曾经的对手自然也是十分不放心,在金属资源上更是严格把关。像钨矿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更是丝毫不肯流入给德国。

于是德国只能另寻他路,恰好中国又是钨矿大国,于是合作就不可避免地达成了。我出货,你出钱,各取所需。

虽然中国在这场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可是不可否认,德国在那个时代几乎成了中国工业的领路人,帮助中国建造钨厂、钢铁厂、煤炼油厂等等,甚至得益于德国的工业援助,中国有了水冷式机枪,和迫击炮,这都在后来的抗战中成了资本所在。

这援助的背后,则是中国向德国输送源源不断的矿产和桐油为代价的。

而且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两国就有过亲密的合作,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定远和镇远两艘旗舰,虽然最后甲午海战失败了,可是定远号也是硬抗了日军两百余艘炮弹才沉没的,这质量也是杠杠的。

正因为之前有过精诚合作,所以两国能再次走到一起,这一点也不足为奇。

两国能走到一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阶段,不符合英美法等大国的利益,从1919年开始,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沙俄八国政府联合发布声明,对中国内战各方实行武器禁运,以利于促进中国国内的“和平统一”。

国民政府统一后,列强才停止了为期十年的武器禁运措施。在这十年中,德国、捷克、意大利这几个不参与禁运的国家,靠着向中国输入武器大发其财,德国武器是其中最为畅销的。

7

因为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被英法美俄等国围攻,最后惨遭失败。而在一战之后,所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非常的多,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军事方面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德国一直不甘心一战的失败,一直想着要复仇。

德国想要复仇,自然不能够单打独斗,一直想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盟友。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帝国主义复仇。一战时候的盟友奥匈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分裂成好多个小国,而且实力也不强。当时的苏联成立不久,遭到帝国主义的敌视和排斥,所以德国在初期和苏联的合作相当的深,德国的很多先进武器都在苏联开发训练。

除了苏联之外,东方的日本和中国也进入了德国的法眼,因为中国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所以对帝国主义肯定有所排斥。而日本当时对英法等国有所不满,所以和德国的交往也比较深。当时德国帮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训练了好多军队,德国本意也是希望中国和日本同时加入德国的阵营,向西方帝国主义挑战。不过中国和日本的矛盾太大,最终无法同时加入轴心国同盟。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本身地大物博,拥有很多丰富的资源,而其中很多战略资源也是德国所想要的。最有名的就是中国的钨矿,中国的钨矿当时世界第一,对德国来说钨是制造坦克和穿甲弹的重要资源。所以虽然在军事上德国给予了中国一定的帮助,但中国也是用自己的资源换来的,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8

可能正是因为德国曾经帮助过中国,所以现在有不少国人的二战德国有一股莫名的好感吧,甚至还有人给这帮取了个名叫"德棍"。其实至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到民国,中德一直存在着军贸关系,中国军队从北洋军、北洋新军、再到后来的德械师都是以德为师,武器装备也是以德制为主,所以中国和德国的关系一直都是算友好的,且有着悠久的军贸传统。也许有人会说"中德之间是单纯的贸易关系,德国只不过看中了中国的资源……"。但是但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唯独德国卖武器给中国,难道这还不算爱?

日本鬼子在南京屠杀了近30万人,但是你知道吗。那面在欧洲被人视为魔鬼的"卐"字旗却在南京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德国人拉贝在南京拉起的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旗(也被成为纳粹党旗)建立了人道主义救援区,保护了近25万中国同胞免遭杀害,虽然我们要反对纳粹独裁,但是也希望国人能铭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德国人。

其实德国的确是被中国的资源给吸引了,德国看上了中国包括钨在内稀有金属矿石、桐油等资源,稀有金属矿是炼高质量钢必备的东西,但这玩意整个欧洲都缺乏,但中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稀有金属矿。当时全球大部分范围内的石油和橡胶都被英国控制,石油德国想其他办法解决,但盛产橡胶的东南亚在英国手里,所以德国就必须找橡胶的替代品,也就是桐油(这玩意老一辈人可能会知道),而当时中国也是全球桐油生产大国。所以中国缺工业生产出来的武器,而德国缺资源,所以两者一啪即合。

而德国诚意也满满的,直接给了中国毛瑟M-1935型步枪(也就是后来的98k)、德制MG-08重机枪全套生产图纸和技术,以及出口各种口径的火炮、坦克、潜艇等等装备,而德国出口的所有武器都是欧洲国家禁运的,也就是说所有欧洲国家都不卖东西给中国,唯独德国卖。当时中国想买捷克式轻机枪的技术,但是捷克死活就是不卖,所以中国只能逆向反测,导致性能有所差异。所以以军贸交易为核心搭建起中国和德国直接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帮助中国。

9

这个世界所有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二战前,德国对于中国提供了很多武器装备,还派来了很多技师做指导,看起来德国真的是个大善人。真的是这样吗?

德国不是免费提供的,是来赚钱的

德国在二战前对于中国的支持,不是免费的,而是有偿的。说白了,人家是来赚钱的,不是搞慈善来了。

当时的德国,因为一战中大败,所以不得已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忍受其它欧洲国家带来的不平等政策。一战后,德国不仅赔款割地,夹起尾巴做人,而且军队的数量不能超过10万人,生产的各种装备,欧洲人不愿意交易,英法等国也不同意德国和中国进行交易,用意非常明显,担心中国崛起后“报那八国联军侵略之仇”。

但是,德国要发展经济,要搞活民生,实在顾不上欧洲其它国家的限制了,开始悄悄的和中国进行交易。关键是,德国人卖给中华民国的装备大多是淘汰了的产品,并不是最新的产品。在德国人看来,他们是赚了。

但是,积贫积弱的民国政府,真有能力全额支付军备物资的钱吗?

有时候,还真的没有那个实力,于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德国人愿意和民国政府以物换装备

德国人和中华民国的交易,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能购买中国的资源。当时的情况下,中华民国的资源数量还是比较多的,铁矿、钨矿、桐油、猪鬃等还算丰富。

除了用钱购买中国的资源,德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贫穷,于是同意用资源换军事装备,这点特别让民国政府高兴。

随着德国军事装备的引进,生生地提高了国民军的档次和等级。

德国人做事还是很用心的,卖了装备,就派售后技师来了,手把手教如何使用那些“先进”的军事装备。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因为德国和日本是盟友的关系,所以德国中断了和中华民国的交易。

即使如此,那不多的全副武装的精锐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还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硬生生抵抗了日军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如果中华民国全部配备了德国装备,那日本人投降或撤退的时间会大大提前,对中国广大地区的伤害也会大幅度减少。

虽然德国人走了,德国的装备没法子继续购买了,不过还好,1941年后,美国的支援来了,这让民国政府长出一口气,就此有了长期抵抗的资本和信心。

整体上来看,二战前的德国需要发展经济,出口武器和装备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中国大地恰好需要那些装备,所以两个国家的交往频繁了起来,贸易多了起来。

10

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与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德国之所以伸出援手,其实是在当时之中国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潜力,故,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目的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一战结束后的抱团取暖与德国的小心思

一战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的协定,列强再一次把中国置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对我国继续进行着“合法化”的侵略与掠夺,一个一战的“战胜国”却享受着“战败国”的“义务”


另一方面,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同样的在《凡尔赛条约》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可言。条约中规定,德国需支付2260亿马克(后减至132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且必须以黄金的方式赔付。极大的削弱了德国的经济实力,这无疑让刚经历战争洗礼的德国来说这是雪上加霜。


面对巨额战争赔款的德国,面对而却没有话语权的“战胜国”——中国,两者都属于被剥削的一方。再加上德国从我国身上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潜力,这便是为何一战后德国要对我国进行经济援助,其目的便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可能大家会质疑,说德国为什么不直接像西方列强一样进行掠夺,搞经济援助还耗时耗力,说不定还有可能得不偿失,毕竟彼时的中国破败不堪!不要忘记了,一战中德国是战败国,它没有“资格”与其他国家一同对我国进行掠夺。

名为援助实则为己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三军只能保留十万人。但是德国一战结束后仍有军人百万余人,必须全部裁撤,这部分被裁撤的军人的安置问题上,德国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让大量的退伍军人来到我国“捞外快”,此举解决了战后德国的就业问题,还直接带动了战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军队裁撤了,但是军工企业应该怎么办呢?彼时德国又想到了中国,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协议打造了60个“全德械师”,为此德国在1936年在我国赚取了2300万马克,为德国带来巨额财富。

此外,一战后的德国可谓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德国人要发展自己的军工企业与重工业那么需要大量的资源。但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领土,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也被归还法国,德国资源匮乏。面对当时民智刚开的中国,还未意识到资源重要性的中国,德国以极低的价格从我国买走了无数的矿产。在二战前,德国的钨和锑两种战略资源90%以上都是来自我国出口

这样解释大家懂了么?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德国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援助”成功挽救了一战后支离破碎的德国。我们要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与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