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我认为题主的认识有些片面。中国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最为主要的有十家,分别是;

1;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

2;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源,构成和变化。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3;墨家,以“兼相爱,以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

4;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为法家。

5;名家,以“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说,被后人称名家。

6;阴阳家,因提倡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和事而得名。

7;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期,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8;杂家,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

9;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10;小说家,《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造也。

以上就是中国《诸子百家》文化的总合。各举己见的思想体系总概括。那么为什么?法家思想没有被重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上面已提到,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法治国。这在帝王将相心目中,就沒有儒家的“五常”思想重要。以法治国,是外在的强制因素。总没有,儒家的“五常”内在因素起作用效果好。如果,单靠以法治国,需杀多少人?把人杀没了,他还能统治谁?所以,就不如内因起作用,自觉得不犯法好管理。

2;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血腥,当时的社会,迫切的需要一个安定团结局面。所以到汉武帝时期,整个社会极力崇尚儒家思想,不知不觉得都独尊儒术了。

那么法家的以法治国就此放弃了吗?没有。他总有不自觉得,因此,就总有犯罪的人。但犯罪人总是极少数人,所以,主流思想还是选择了儒家。法家思想,就没有儒家思想被热衷了。

结束语

儒家思想,是以五常为核心的内因起作用的,被当时社会所热衷,被选择为主流所推崇。法家则是以法治国,强制犯罪的外因作用,在社会上,它必竟单一不广泛。所以不被热衷。

最佳贡献者
2

虽然法家没有像儒家一样,长期占据着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法家的思想和理念,却一直为历代所沿用。

法家的第一大思想主张是集权理论。自从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来,集权思想其实就已经得到了成功运用,此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始终都是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政治主体。

法家的第二大思想是法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以法治国。尽管古代中国“人治”理念极为浓烈,但法治理念一直得以延续和发展,历朝历代都颁布了相关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

法家的第三大思想主张是变法改革。实际上,古代中国出现过许多改革或变法的历史事件。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就是法家变法改革思想的发展和延续。

其实,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的同时,是兼收并蓄了其他思想流派的,历代统治者几乎是以“外儒内法”为主。独尊儒术并非禁绝其它思想流派,而只是尤为推崇儒学而已。其它思想流派或多或少也在不断的发展,只是没有儒学这么明显。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家的思想和理念,一直存在于春秋战国以后的中国历史中。

3

01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法家思想对“人性”的解读,在法家思想中,人性本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这是人的本性,也是动物的本能或者说自然属性,这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种本能,类似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就像管仲说:“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管子·形势解》),这些都是从自然方面讲人性,可以说,人的天性就是人的动物性。

第二类是“自利”,这是人的一种社会性,是人在社会环境中,慢慢被激发出来的一种社会本能,可以让我们甚至不惜生命与人争斗,尽可能多地占用和获取东西,这类似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上面三层高级需求, 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就像管仲在《管仲·牧民》中有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所以,这两种人性中的“恶”我们可以简而言之八个字:“人人为己”、“人人求利”。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们就对人性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商鞅说“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商君书·算地第六》)”;韩非子也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

02

简单回顾了前面的内容,今天,我们聊聊法家思想的精髓,三个字:法、术、势。

法就是法律法规吗?术就是技术技巧吗吗?势就是形式趋势吗?都错了!很多人理解法家思想就是这么解读的。但是这三个字蕴含着深刻而全面的治国理念,前面我们讲了,法家思想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而其理念就体现在这三个字上。

首先,“法”指的是以法治国,这是治国的根本方针,指的是一种治国的基本精神。“法”着眼的是制止人们做坏事,与恶的人性是对立的,所以必须依靠赏罚开辟道路。赏罚的基本原则是从重,以刑罚为主,以奖赏为辅。我们都说“赏罚分明”,其实在法家中,更注重的是前者。

03

其次,“势”指的是包括赏罚权在内的权位和威力,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权力,它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保证。韩非子说,弓弩的力量不大,但是能把箭射得很高,是因为借助了风力的缘故。臣民服从于君主,是因为君主的权威,韩非子说,君主掌握了权力而拥有威势,所以能够令行禁止。权位,是决定生杀的职责;威势,是制服众人的资本。

书中举了一个孔子的例子,我们都是知道,孔子是天下的圣人,他修养德行,宣扬儒家的道理去周游列国,然而,天下喜爱他的仁、赞美他的义并为之奔走效劳的门徒,仅仅七十个。这是因为看重仁爱的人很少,实行道义对人来说很艰难。因此,以天下之大,为他奔走效劳的门徒不过七十人,而真正能够做到仁义的,也就孔子一个人。

鲁国的国君鲁哀公,无论是品德还是才能在君主中都属于下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坐在朝廷中发号施令,鲁国的民众没有敢不听从的。民众天性就害怕势,势也确实容易使人服从,所以孔子反倒做了人臣,而鲁哀公却做了人主。孔子绝非崇拜鲁哀公的仁义,而是屈服于他的势。就仁义而言,孔子绝不会服从鲁哀公,但凭借着势,鲁哀公就可以使孔子俯首称臣。

04

最后,“术”是指谋利和计谋,基本功能是把权力用活。韩非子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意思是说:术这种东西,就是根据承担事情的能力授予官职,按照职务名义要求官吏做出相应业绩,操纵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实际能力。

这些是君主所执掌的。而“术”的对象是谁呢?当然是臣子,韩非子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意思是说,术是藏在君主心里,用来比较验证各种事情而暗中驾驭群臣的。

韩非的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术的主体是君主,由君主掌握和运用;术的对象是臣子,是君主用来专门对付臣下的;术的目的是驾驭臣子,通过考核和赏罚来用好人才;术的性质是私密性,它藏于君主心中,暗中进行。

05

关于术,管仲也谈过一些。他使用过两个词:“心术”和“计数”(《管子·七法》)。心术指的是态度,有内心活动的意思;计数指的是程度,有算计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心的算计。所以,可以简要地把法家的术理解为君主驾驭臣子的计谋。

术与法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专一性。法的对象是全体国民,百姓、官吏、君主都包括在内,无一例外;而术的对象只是官吏,君主不直接与百姓打交道,术用不到他们身上。二是隐秘性。法是公开的,而术是隐蔽的。

讲谋略的书在我国古代有很多,有一本我非常推荐大家阅读,那就是《反经》,这一本书可以说是“谋略”的集大成者。它是由唐代赵蕤所著,以唐代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06

法家的“术”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治横”,是君王和臣子之间的一种博弈之术。

韩非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叫公叔的人担任韩国的丞相,他觉得自己的相位不稳,因为国君韩宣惠王同时还很信任一个叫公仲的人。公叔与齐国的关系非常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促成韩国与齐国结盟,一起去讨伐魏国,然后借机把齐军引入韩国的都城,逼得韩宣惠王只好更加重用公叔。

公叔想独掌大权,而韩宣惠王最怕臣子势力过大威胁君位,采取分而治之,使公叔与公仲互相牵制,这就是利益的不同。公叔不甘心,便勾结外国,逼韩宣惠王就范,这是典型的不忠。他得逞了,维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然而却是以伤害君主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的例子在历朝历代中很多,其实都是讲的君臣之间的博弈,而其中所运用的就是“术”。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法、术、势”,都是针对的人性中的恶,这种恶不仅仅是自私自利的恶,还有见利忘义的恶,这些都是人性中潜藏的恶的一面。韩非子在《韩非子·八经》中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性。”凡是治理天下,必定以人性为根据,就是这个道理,抑制人性的恶是法家思想的根本。因为法家认为,人性被看成是自私自利的恶,道德教化被认为根本无力解决最终问题,所以法家主张法治,以强制手段,以恶制恶。

4

引言

题主这个问题明显存在一定问题,法家一直都影响着中国,法家也从没有消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法家其实是统治核心一般的存在。历代统治者,宣传的往往是儒家文化,但这都是表面的现象而已。

外儒内法 剂之以道

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就是表面推崇儒家思想,而实践中又有法家思想所辅助;伦理和法治相辅相成,封建统治才能够平稳;同时展现出了统治者的开明,也变相的标榜了其仁德。在汉武帝时期,推广的就是杂儒法之术并用,汉武帝认为,这样比单纯的“文法吏事”更有利于统治。

但是儒家毕竟是外在的表相,是一个华丽的外衣,但是真正让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大概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就是宗法制度的影响

孔孟的“仁”,讲孝、忠、礼、名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意识形态,讲究更多的是德。要求对上尽忠,对父母尽孝,对人讲礼。而所谓礼、乐、道德、刑法等东西,只是维持宗法系统所产生的制度和规则,而帝王公卿不过是宗法系统下形成的领袖。

第二点是儒家制度本身的优越性

“集势与权力”是法家对君臣关系定义的核心,但对比儒家提倡那一套“礼”,就显得过于粗暴,而不如儒家那般来得精致,耍的圆润。据《左传》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古人讲究的“三六九等”的雏形也正源自于此。这种以“礼”为骨架的布局,搭建古代封建等级制的建筑,是统治秩序有效运行的核心,这种秩序只有在战乱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局面才会荡然无存,但随着安定,又会重新走回原轨。

儒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得到了推广,儒法合流在此时已非常明显,儒学逐步的取得优势,进而取得了统治地位。儒家与法家,在古代是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补互克。

结束语

善与恶,仁与权,儒与法两者互补性极强,也可以说狼狈为奸。从儒家获得君权神授,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所以看似儒家获得了治天下的幻觉,但是法家却一直存在,传承断绝这种说法也只能一笑而过!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5

法家思想一直传承啊,几千年来几乎没有断绝。


古代社会奉行的是两套制度,对于统御万民用的是儒家思想。


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


在家里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谦恭,对妻子要爱护不找小三。


这是一整套的道德体系,用这套道德体系来让人安于业。


这套思想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开始影响中国古代社会。




后来这套思想被历代儒家后人修修补补,成了现在的模样。


我们看到的儒家和孔子当年的儒家已经有太多不同了。


儒是什么,最近听一个人讲课觉得略有道理,他说:


儒是什么,一个人一个需字为儒,儒就是的人需要。


但是这个人未必是古代百姓,而是古代君主。


他们需要百姓顺从,所以大力提倡儒家,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道德层面的东西。


人有了道德,有了负罪感才知道啥事该做啥事不能做,于是有了约束,有了规矩。


也就好管理了。


而法家只讲规矩。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字:赏罚。


这有点像公司制度,你做对了有钱,做错了罚钱。




但是法家有且只有冷冰冰的制度,没有一点人情味。


比如一个女秘书和经理睡了,儒家可以用睡后收入冲抵部分业绩。


法家不行,你没完成销售任务就是没完成,你就是和经理把床睡塌了也一样要受罚。


冰冷的制度,没人喜欢。


冰冷的制度没人喜欢,人们都喜欢有温度的体验。


但是制度还是有市场的,有人需要,皇帝。


货卖帝王家。


法家思想一开始就是走的高端路线,就是要买个帝王家的。


皇帝用法家思想来统御手下,可以使自己居于高处而不自危。


商鞅,韩非子这些人就是冰冷的人性大师,他们把人性看的很透,于是也研究出掌控人性的方法论。


皇帝在宋朝以前是个高危职业,皇帝动不动被囚被杀,宋朝程朱理学兴起,皇家权威被极大加强,皇帝逐渐成了一个很舒服的职业。


到了明朝,皇帝的权利再被加强,皇帝即使躺着啥也不干,依旧没人能撼动。


皇帝地位崇高,统御手下的能力未必就高。


一手牌玩的稀碎的皇帝比比皆是。



比如崇祯。


皇帝要想把帝国玩的明明白白,法家那一套还是不能丢,帝王思想其实就是怎么在大臣中间玩平衡,怎么用好赏罚两件利器。


帝国高层只用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往往玩不转,能升到高位的人,都是人精,你总给他画饼总给他道德威压,没有实际好处,谁会给你真的用力呢。


玩的好的皇帝内法外儒,政通人和。


玩的不好的皇帝外儒内儒,一地鸡毛。


有个教书先生曾经写过两句诗,说的儒家和法家,说的鞭辟入里。


儒家:孔学名高实秕糠。


法家:百代都行秦政法。




文:薛白袍

6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

这句话是汉宣帝教育自己的太子时所说的话,霸道可以理解为法家,而王道可以理解为儒家,对于创造昭宣之治的汉宣帝来说,这句话是正确的,而事实证明其后的汉元帝只用儒法治国,使西汉帝国逐渐走向衰弱。


一句话,要创造伟大的时代,必须儒法兼用,虽然表面上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正统,但法家思想也同时暗中延续了2000余年,也就是外儒内法的治世方略。

所谓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政治事功与伦理劝导,是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也是构成外儒内法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因。一般而言,儒学重仁政,讲究以伦理劝导实施统治,而法家讲法制,重在政治事功。但这两种思想在汉代时即彼此糅杂,形成了互补的统治术。

儒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与义成为了儒家的指导思想,经过了2000余年的洗礼,也是变革颇多,但其内核依然是教化臣民、指导大众行为的规范,虽然后世派别颇多,但中心思想一直是统治阶级面子上所推崇的东西。

法家:强调富国强兵、以法治国(通常是严刑峻法)、强调君权,同样是很多君主所喜爱的方法理论,但这种思想确实不近人情,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但在统治阶级的内部,法家才是其内核思想。


历史证明,只用将儒家与法家运用得当才能造就辉煌的盛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毛泽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7

先说我的理解也不太准确。法家适合创业,打天下,开疆拓土。一个王朝一旦温定下来,法家的“严刑峻法”即重奖重罚就派不上用场。教化人民,温定社会成为第一要务。这时,就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稳定压倒一切。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遵崇儒学,恰是在汉武帝时期。武帝是汉第4个皇帝。此时经济上来了,边患基本解决,人民安居乐业正当其时。中国几千年,王朝兴替,乱世与治世转换,基本形成一个规律:乱世用法家,治世用儒家。

8

谁说法家没有传承?现在到了21世纪,不仍然还是要“依法治国”吗?

儒家于法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儒家是以“礼”治国,孔子最津津乐道五体投地的就是“周礼”;注意,这个“周礼”的“礼”不是现在人们说的“礼貌”的“礼”;

以“礼”之国,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等级制;国君出门座几匹马拉的车;国君吃饭用什么样的乐队伴奏,演奏什么曲子,死了以后怎么埋,都有严格规定。

儒家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够遵守“周礼”,人人都安分守己不僭越;人人都注意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可是,周礼那么好,最后还是被历史抛弃了! 各路诸侯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分封制最后不得不面临解体,新兴的地主阶层要夺取政权 首先就表现废除“周礼”。

这样一来,法家就应运而生了;所谓“法家”,其实就是改革派;意欲用“法治”来代替“礼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秦始皇以后,郡县制基本上代替了分封制,各种律法相继建立起来,自秦朝以降,汉代乃至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一直到清朝,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律法,怎么是法家没有传承呢?

只不历朝历代逐渐废除了一些酷刑慢慢变得“文明”起来,到了宋代,文人墨客被免除了死刑,宋代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说白了,仅仅靠孔子的“礼制”不足以震慑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必须用法律来巩固道德教化的成果,法与礼相辅相成;儒家与法家交相辉映。

9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以前的邀请中不止一次回答过,今天再次老调重弹一下吧!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打天下时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往往用法家那一套较多;

而坐江山时,需要稳定局面,安抚人心,常常用到儒家“三纲、五常”的那一套。我们国家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诸子百家的优良精华部分一直弘扬继承!对国外先进的治国安邦理论和新潮的科学技术一直学习效仿。既以法治国,又以德服人,恩威并施,宽严相济。

比如:反腐倡廉,扫黑除恶是法制范畴;精准扶贫,赈灾济困则是德政内容。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法制和德政是都需要的。

10

谁说法家没有传承下来,法儒两家思想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阴阳对立统一,只是不同的时空下的主次而已,绝不是有无的关系!

纵观中华古今历史,那一段封建社会的繁荣历史不是建立在儒家与法家思想的辩证统一基础上的治国史?反而任何的极端统治都带来了社会动荡不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