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清朝常备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60万至80万人,只相当于明朝鼎盛时期200万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数小决定了清军每次调兵规模都不可能太大。

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持在40万至60万,正统年间甚至超过百万),到了帝国中后期北方边患、东南沿海倭寇蜂起,明军不维持一支规模惊人的常备军也不行啊。

而清朝皇室坚持“满蒙联姻”,中前期除了东北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捣乱外,自古以来困扰中原王朝的边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敌从海上入侵则要等到19世纪了。

具体到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部来袭,这些对手虽然装备比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军只有千人规模,小股窜犯时甚至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就能将其击退。准噶尔部与清廷康雍乾祖孙3代皇帝斗了80年,换了好几个大汗,也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但其最强大的时候能抽调出来与清军作战的也只有区区几万人马。

也就是说,对手兵力相对弱小让清朝没必要为了打一场仗而调动天下兵马。

最后就是经济问题——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后期为养活这群人数不下百万之众的寄生虫集团,国库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更别提还有各地藩王拼命兼并土地、榨取民脂民膏,万历皇帝小儿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还不够,又把手伸到了山东、湖广。反正在古代农耕社会帝国每年财政收入相对固定,权贵阶层多捞一点,最后分配给国防和军队的就少一点。

众所周知,决定战争胜负的并非兵力多寡,而是国防投入和综合实力——明朝中后期每次大规模用兵(比如万历三大征)对于整个帝国来讲都是很伤元气的,而且很多战争都属于不计成本、挖东墙补西墙来维持的。也就是说,因为明廷国库空虚,反而每次用兵都要采取孤注一掷、集结重兵以求“毕其功于一役”,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萨尔浒之战和松山之战。

反观清朝虽然也有八旗生计问题困扰,但总体来讲对宗室经济剥削控制较严(这也是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加强的结果),国家财政收入也较明代有明显增加,因此得以支撑长期消耗战——最明显的就是与准噶尔部对抗了80年,军事上则采用步步为营的“碉堡”战术,一点一点蚕食对手势力范围,压缩敌军回旋空间和战略纵深。康熙时解决三藩、收复台湾也都花了20年左右时间来筹划、准备。而这样的打法如果换成明朝,恐怕财政上就吃不消。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古代的军队,有五个特点。

第一、年代越久远,数字水分越大,越是接近近代,数字就越准确;

第二、年代越久远,统计越含糊,所谓的参战总兵力,往往会包括民夫、辅兵这种非战斗人员。而越是接近近代,则通常只统计战斗人员的数量;

第三、年代越久远,越是兵民不分,往往是全民皆兵。年代越近,职业军人的比例越大,会严格区分兵民;

第四、军警不分,很多朝代的军队都不是单纯的国防军,而是身兼国防军、内卫、警察等身份。朝廷征召大军时,往往会把这些军队一同征召;

第五、王朝初期,国力强盛,朝廷有能力保持一支数量巨大的军队。王朝中后期,国力严重衰退,往往就只能保留少部分的常设部队,以及一些精锐,维持统治秩序。

就拿明朝来说,明朝初期的军队,就属于典型的国力强盛,养兵量很大、军警不分、军民不分、统计含糊,数字夸张。比如朱棣第一次北伐鞑靼,按史料记载,出动了五十万大军。但是这五十万大军是怎么调动的,从哪里调动来的,没有仔细的记载。并且朱棣北伐是出关寻战,明军完全没有后勤保障,五十万大军的吃喝,要靠关内供应。所以朱棣的五十万大军里面,肯定至少有一半是民夫或者辅兵。而真正的战斗人员,不可能有五十万。

而到了明朝后期,记载越来越详细。比如萨尔浒之战,明军的调动数字,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可信度极高!

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合计出兵三万;西北的延绥、宁夏、甘肃、固原镇四处合计出兵两万五千;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明军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南北明军总计八万六千人,对外号称四十七万

从萨尔浒之战就可以看得出来,明军虽然只出动了八万六千人,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实数,肯定是不包括民夫和辅兵的。另外,这也可以对应开头的五点总结。年代越近,统计越准确和精确,军民分开,国家实力明显衰退,只能维持少部分的精兵。打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居然还要从全国各地调精兵参战。


这是万历抗倭援朝时的兵力调动记载,可谓是非常之详细。每一个军镇出动多少兵,每一个游击参将带多少家丁随军出征,一一都有详细记载。

到了清朝,由于年代更接近,军民区分,军队调动的数字也就更精确了。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数字更精确呢?因为清朝的文献资料留存到现在的最多!很多当年的奏折和军报,现在都能查的到资料。再加上清朝皇帝大权独揽,什么事情都要皇帝亲自批示,这些当时的奏折朱批,都要留档,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研究清朝的重要文献。

比如说乾隆平定准噶尔,当时清军在西北的兵力部署就非常详细。多少兵力参战,多少兵力在后方屯田,这些屯田的士兵一共开垦了多少亩荒地,秋收时收割了多少粮草,部队需要多少粮草,希望朝廷再补充多少粮草,这些都能在《清高宗实录》中查到具体数字。

所以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的兵力调动,一般都是实数,是多少就是多少,因为调多少兵,就要调多少粮草,户部和兵部要核对账目,这也是时代进步了,管理更为精细的一种表现。


注释:这是刘墉上呈给乾隆的请款报告,这些资料在清朝之前是鲜有保存的,但是清朝由于年代比较近,资料保存的比较完整。

不过清朝的调兵能力不如前朝,这也确实是事实,这是因为清朝的制度导致的。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的军队有两种,八旗和绿营。其中八旗为辅,绿营为主,但是朝廷对汉人不放心,害怕汉人会造反。所以绿营兵分散在全国各地,监视汉人。另外对绿营兵也不放心,所以八旗兵也要分散到全国,再监视绿营兵。这就导致了三个问题:

首先,绿营的责任复杂,没有编制。相比于专职于作战的八旗兵来说,绿营兵有军警不分的特点。既然负责作战,还要负责维持地方上的社会治安。所以绿营兵就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如果大战爆发,没有战斗力的绿营兵不会调,硬要调动也打不了硬仗,只是白白消耗粮草罢了。因此清军的调动,除非是太平天国这种规模的内乱,否则绿营兵基本都是调一些精锐参战,数量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了。(明朝末年也是如此)

其次,绿营的兵力分散,没有统一指挥。清朝的绿营兵是分省驻扎,每一个省的绿营兵的数量都不多,因为害怕兵力多了,万一汉人造反就不好对付了。但是如此一来,这就导致清朝的调兵很苦难。试想军队分散的这么厉害,哪有那么容易就集结呢?八旗兵也一样,部队分的很散,每一次调动,一个省能调动万把来人就很不错了。

第三,奇葩的调兵制度。调兵实际上就是调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供应,部队没法动。但是清朝的粮饷制度很奇葩!因为清朝的兵源是分省驻扎,如果要调兵,比如本省调兵去外省,需要本省自己筹集军饷,然后在战争结束再去兵部报销。而报销则需要兵部师爷去核算,拨款时还要先付两成火耗银。当年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就因为掏不起火耗银,差点报销不了军费,最后还是慈禧特批才报销的。(明朝同样也很奇葩,但是情况不太一样)

有以上三点问题,就导致清朝在大战时,调兵很困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廷先后从内陆各省,比如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十几个省动员兵力参战,但是每一个省都只出动一两千人。据记载,湖南、贵州就只出了一千人,四川出了二千人。

为了出动这两千多人,地方上忙死了。首先是要抽调精锐,这是去玩命的,战斗力垃圾的兵不能要;然后是凑钱,四川到广东,一路上的吃喝,沿途官府都不管,要自己带够钱,自己买的吃。照这么看,能出两千兵就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做一个总结:

第一,明清之前的史料记载,非常笼统。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往往就是大笔一挥,出动五十万,七十万,没有详细的调兵和调粮资料,记载很粗略,可信度不高。

第二,明朝中前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资料记载比较粗略,可信度一般般。

第三,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年,由于史料非常详实,而且都是一手资料,我们才能够搞清楚明清时期的具体调兵数字。非常可信。

第四,清朝的常备军不多,分的很散,以及清朝的调兵制度很奇葩等原因,制约了清朝的调兵数量。除非是镇压农民起义这类民变性质的战争,否则清政府很难大规模的调兵。

3

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从清朝军队的性质及其日常工作任务说起。

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军队是其支柱。但是,当时清朝没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也不准建立地方性的内卫部队。这就使得维护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务落到了清军肩上。

从外部环境上看,当时的清朝并无强大的外部敌人。颠覆清朝的力量在内不在外。这些决定了清军的基本职责是防民为主,内卫为主。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清军,清军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其中国防军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浓。这一性质决定了清军的布防是极其分散的。

清军驻防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黑龙江、吉林、盛京一带,以保卫龙兴之地;二是察哈尔、热河、密云、山海关一带,以监视北方的蒙古族,保卫京师;三是戍守西北边疆地区;四是监视内地各行省。其中监视内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绝大部分的驻防力量。

清军布防的分散和承担的任务使得清军既不可能全数用于作战,又被束缚在各地,没有一支可机动作战的部队。一旦战争爆发,从各地抽调兵力成了清军集结的唯一方法。但是战争的到来并不能取消各地守军的平时任务,相反,形势的紧张往往使统治者认为更有必要监控民众,防止生变。因此,即使是在交战地区,当地清军也无法全部抽调兵力。只能在从各地抽调一些兵力,组成临时编制的部队。这就是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4

这个明显对历史不太了解,清朝距离我们最近,清朝档案非常详尽,每次调兵会精确到个位数。清军计算士兵是纯粹的作战人数,运输的民夫是不计算进去的。清缅战争时,清军最多不过动员两三万人,为了维持战争的马夫、骡马超过三十万,和号称的四十万差不多。清朝额定兵数在60-80万,这些人不干别的,只当兵打仗;明朝卫所兵源是200万,这些人半兵半民,即使做到极致也只能三丁抽一,因此明朝真正的机动兵力也就60万左右,明清两者的兵数是差不多的。明朝后来卫所制的破坏,能动员的兵力自然回归到专业兵人数上了。此时明清对战时两者人数相差已经不大了。当看到中国明清以前记载动不动几十万人PK时,你记得除以十就好了。

5

这要分两个方面来讨论:明清两朝的统兵制度;明清两朝的战争环境和战事规模

统兵制度

明清两朝在统兵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清朝虽然全盘接手了大明的江山和政治体制,但是在统兵制度方面吸取了大明朝的教训,做了很大的改变。

明朝沿袭的是中国自古历朝历代采取的卫所制度,由于明朝的建立是推翻元朝统治而立,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战争建立的天下,明朝的统治者们非常清楚造反的力量,所以在国土防御和军事组建上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大成本。

明朝的卫所统兵制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重点区域驻守一定规模的军队,既然防范外敌入侵,又准备镇压国内有变,明朝这样的重点区域划分很细,特别是在边关一带更是严防死守,所以导致了国家的军队数量很大,国防支出是很庞大的。

清朝建立后,在军队数量上相对明朝进行了很大的压缩,其主要的方略就是减少卫所,裁撤兵员,特别是在大清朝削减三藩后,军队基本以满族八旗为主,军队驻扎分布合理而有效,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军队控制、士兵素质上是远超明军的。

战争环境和规模

明朝的国家政治环境要比清朝恶劣得多,不但要防范北边蒙古,鞑靼等游牧民族,而且还要镇守西北防御吐蕃,西域异族,南边有沐氏几十万人镇守云南广西,东南沿海还要驻守大军清剿倭寇,这样的国家环境与大明的民族政策分不开的,大明对待周边地方政权的手段不多,主要以军事防御为主,所以也导致了大明朝的军队数量庞大。

清朝的少数民族民族政策要远远强于大明,利用姻亲联盟团结并纳蒙古入版图,使用宗教手段纳西藏归属中央管辖,对待倭寇使用靖海策略加上军事联防手段逐步清剿。

西北地区准格尔部落,清朝统治者依然是以抚为主,军事消灭为辅,经过了几十年的抚、剿并举最终解决了西北战事,就算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平乱战争中,清朝动用的最多兵力也不过是雍正年间年羹尧的二十多万军队。

从战争规模来看,明朝的期间的战争规模要大得多,无论是北征鞑靼,东援朝鲜,南镇蛮夷,对方的军事规模都很大,明朝廷就必须派出更为强大的军队进行绝对优势的对抗,特别是在明朝末期的平乱以及辽东战役上,几乎都是国与国的对抗,所以明的军事压力非常大,只有举国之力才能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战争控制。

在清朝期间,遇到较大的战略其实并不多,一是由于对方规模不大,二是由于大清的八旗骑兵能力很强,没必要动用太大规模的军队。但是在遇到较大规模的战事的时候,依然是举国之力为之一战,比如清末时期清剿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不是曾国藩组建湘军,大清王朝是很危险的。

综上来看,明清在军队的数量和调动军队的规模不同,主要原因除了统兵制度不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明清两朝遇到的军事情况有所不同。

6

很简单,因为清朝是满人统治中国!

1、军队数量不多,只有60-80万。但是,清朝的人口多于明朝,疆域也比明朝更为辽阔,而兵员却比不上明朝,使得兵力调配捉襟见肘。但这不是没能力养兵,也不是没必要养兵,实在是不敢养太多兵!



满人入关,尽管在慢慢的融入进汉文化体系里,但汉满之间的矛盾,一直到满清灭亡都没有消除。因此,清朝的满族统治者自始至终都不信任汉人,忌惮汉人。满人不能让自己的军队中,满汉比例过于悬殊。这样对自己来说很危险了!所以,清军里面,八旗军尽管在不断丢失战力,但仍然花很多钱来营建和维系,始终保持一定的比例。

2、不敢大规模调兵。其实,有60-80万军队,要调十来万,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关键是,满清不敢这么做!



在清朝前期,他们根本不敢调动绿营的汉军。那时尽管绿营汉军已经占到了清朝军队的大多数,但主要任务是地方驻军,而不是战略部队。即便在三藩之乱前期,面对实力超强的三藩叛军,康熙还是首先考虑调派满将率领八旗应战。不过,他们表现不佳,战局胶着,导致康熙不得不调用汉将汉兵投入战斗。

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忌惮汉军!因此如果不是没办法的情况下,清廷是不会调派汉军出战。既然汉军不首先考虑,那他们调动的,就是八旗了。而八旗数量有限,精锐又得驻防京师,所以战争一开,清朝往往调派的兵力就很少了。



到后期,军政腐败,就更难凑出兵力来了。不得不放权给曾国藩等汉臣招募团练,才能勉强平乱。

3、没大量屯兵的必要。明朝大量屯兵,除了因为朱八八定下的卫所制度外,还在于明帝国存在的严重边患。



但这一点在清朝是没有的。首先,他们入关前就把北方的周边民族给打服了。后来,经过康熙爷半个世纪的努力,把清帝国周边的强敌弱敌都给扫了个遍,国内各种矛盾得到缓解,内部更加统一,也就没必要增兵用兵了。这样一来,调兵规模也就大大减少了。

7

诚邀,如题。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人口较少的明军能达到几十万呢?小编以为原因可以这样理解。

简而言之,这与明清两代所实行的不同兵制有关。

清朝的兵制是八旗制度,所谓八旗制度,就是兵民合一的管理制度,满清入关后扩张成满洲八旗,汉八旗和蒙古八旗。只有八旗兵马才能驻防京城和全国各地。然而 八旗制度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只有旗人才能当兵,八旗子弟不工不农吃俸禄,所以清朝的财政压力蛮大的。

再者符合要求的满洲人和入旗汉人不过几十万,哪怕都当兵,这几十万大军分布在大清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显得很少了。一旦有事,各地之间难以驰援,这就是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只有几万的原因了。

明朝就不同了

明朝的兵役制度是卫所制,具体是一个卫大概有5000人, 1200人一个所,设置在全国各地。这些卫所战时为士兵,平时自己务农自给自足,这就使得明朝有可能供养更多的士兵,加上明朝面临着蒙古,后金,倭寇等各方面的军事压力,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军队以应付压力。这就是为何明朝中期,军队曾达到数百万的原因啦。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首先是明朝军队数量大,明朝军队在200万以上,清军的兵力在80万,而清朝国土又大了一倍,清朝就需要更多驻防兵,等于清朝可以机动出来的兵力,则更少。从人数看清军机动兵力只有明朝的几分之一。

另外就是,清军绿营1个骑兵月饷2两白银,步兵月饷1.5两白银,每月还有3斗口粮。另外还有一些士兵红事,白事例银。比如直隶绿营全军,军饷是89万两白银,公费银是1.5万两白银,养廉银是11.4万两白银,兵丁红事白事例银是3.7万两。

如果出征,路途超过200里,那么,每一个骑兵可以得到10两白银。步兵得到6两白银赏金。另外有额外的菜金和口粮银,基本上一个步兵是一个月0.9两菜金,口粮就是一天一斤左右。

所以绿营出动1000人包括30多个武官出战,1个月需要7000两白银。明朝则明显养兵比清朝便宜,一个月就是1石大米,到了中期以后,实际发放只有4-6斗。

明军出征或者班军行装还要自备,明朝军丁前往卫所服役,其军服和路途所需费用一律由家中负担。明军士兵在卫所服役期间衣着也需要自备。因此,明军出动1万人其实花费,比清军出动1千人还要便宜。

如果是八旗军出动1000人,费用还要增加,因为那3000-4000匹马的草料粮食,携带的仆役口粮服装装备,还有士兵奖金等等比绿营更高。

另外就是清军打仗更费钱,在太平天国战争的浦口战役,清军出动的那些红衣大炮一门炮,一天就要发射80-120发炮弹,整整炮击了1个月,耗费的白银数量同样巨大。

9

首先是明朝军队人数比清朝要多,在名义上明朝有200-280万军队,清朝为80万军队。明朝军队人数是清朝的3倍左右。另外,明朝还有大批的地方土司军队。明朝在镇压西南土司叛乱的时候,经常可以就近征调多达数万,甚至20万人规模的土司部队。

而清朝是没有西南土司部队的,清军经过一系列战争,剥夺了西南地区所有大土司的权利和军权。如果加上西南土司部队,明朝军事人员是清朝的4倍,因此在某些战役可以动员更多军队,就成为了可能。

第2点就是,明朝养兵比清朝便宜,其实就是明朝军队待遇低。明朝卫所兵一个月薪金就是8斗到1石粮食,全家口粮开销都要这一点点收入。清朝1个绿营步兵,月薪1.5两白银,还有3斗米。骑兵为2两白银和3斗米。

明军出征,自备行装。清军是公费办理行装,1个绿营兵6两白银,1个骑兵10两白银,另外给予口粮。绿营兵如果出省打仗,1000人一个月的赏金,薪饷和盐菜银就有7000两。因此,清军待遇比明军好,特别是出征的时候。而八旗军则待遇更高,就不说了。

第三点,明军作战除了朱元璋,朱棣时代。基本都是内线作战,土木堡战役都没有出河北,而出动大军比较多的历次西南土司战争,明军主要兵源也都是附近地区其他土司部队。

清军前期和中期深入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战争,远离主要后勤基地。后勤能力可承受兵力,必然不如在内地作战。

10

明朝是卫所制,当兵是世袭的,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国家基本不发军饷。整体战斗力不强,要不土木堡40万人烟消云散了,到后来戚继光组建的部队也不过万人,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也就3万人,解北京之围时也就率领了7000人。像萨尔浒之战13万人分四路出击,最后朝鲜那3万人饿了5天,一见后金兵直接投降。打仗是打后勤。现在有人说清乾隆皇帝的大小金川费了几千万两银子才打完太窝囊,那本朝已经击溃印度军队为什么收兵,后勤跟不上,再打就会被困死。十万之师,日费千金。清朝是常备军,八旗兵和绿营兵是吃粮饷的不耕地,所以人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