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2020-07-24 19:02阅读(73)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经历了诸多惊险的政治风波,其中不乏起兵谋反者,不过都被精明强势的她一一化解。其实

1

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经历了诸多惊险的政治风波,其中不乏起兵谋反者,不过都被精明强势的她一一化解。其实当初武则天在挑选继承人时,最终在侄子和儿子之间选择了儿子武显(李显),显然她已经默认了自己百年之后李唐的复辟,不过此举实际上也确保了政局的稳定。因此只要武则天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她以帝王之尊平安辞世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到了女皇晚年时,和绝大部分步入暮龄的皇帝一样,精力的衰退让她开始怠于政务、追求长生和享乐,于是把政权委托给了自己非常宠爱的两个男宠张宗昌和张易之,俗称“二张”兄弟。二张大权在握之后,狐假虎威,大肆打击异己、甚至牵扯到了太平公主和皇太子身上,而女皇又对这两个爱宠一味的庇护和偏袒,权势熏天的二张之所作所为不能不引起朝堂的震惊和忧惧,因此扳倒二张可以说是朝堂中诸多政治势力意见的合流。

武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在宰相张柬之和羽林将军桓彦范、敬晖等人的主谋以及皇太子、太平公主和相王等人的支持下,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女皇退位,迎立皇太子武显(李显)为新君,并在政变后十几天改武周复李唐,史书把这次政变称之为神龙政变。

政变之后,女皇的退休岁月经历如下:

政变次日,大势已去的女皇承担起了走过场的傀儡任务,下制令太子监国;第三日,女皇下制传位给皇太子,即后来的唐中宗李显。李显登基之后,把退位的母亲从迎仙宫迁移到了禁苑中的上阳宫。上阳宫风景秀丽,适合休养,但女皇实际上被软禁起来,再也没有接触到权力的可能。因此皇帝率领百官向女皇请安时,面对退位的旧日君主,名臣姚崇回想起曾经的君臣情谊,一度动情流泪。

唐中宗对母亲还是非常孝敬的,武则天移宫之后,他给母亲上了一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之称即是来源于此,而且中宗每十天还率领朝臣来向母亲问安一次,可谓殷勤。不仅如此,中宗在复辟李唐王朝时,认可了母亲创建武周的作为,定下基调为“革命从权”,又把自己复辟李唐的举动称之为此乃女皇之命,后来中宗的弟弟睿宗也继承了这一说法,因此武则天在李唐王朝仍然保留了她的身份和地位。

虽然中宗对母亲表现得非常恭敬,但武则天毕竟年事已高,再加上对一生掌控着权势的武则天来说,失去至高权力的这种失落和痛苦是无法用所谓的荣养来弥补的,因此神龙政变发生将近一年后,八十一岁的武则天驾崩去世。她去世前的遗诏里对后事交待如下:去掉帝号、和高宗李治合葬以及在李唐宗庙享受祭祀,宽恕和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的族人以及废王立武斗争中获罪的褚遂良等人之族人。

应该说武则天为自己的后事安排得还是很缜密的,去掉帝号和承认自己李唐媳妇的身份,确保了自己身后事无忧,也正因为李唐后世帝王都是她的后裔,所以她能安居宗庙。而临终之前,自然也可以对当年的政敌一笑泯恩仇了。

中宗李显决定将母亲与父亲李治合葬于乾陵时,曾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可见还是有人对武则天篡唐之举耿耿于怀,但中宗最后力排众议,护送母亲灵柩回到长安,打开乾陵把母亲葬了进去。可以说中宗完全履行了武则天的遗诏。

2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仅仅夺了大唐的江山,就连生物规律在她身上都被违反了,在她古稀之年依然对房事“性”趣满满,招了几个男宠,还设了个控鹤监来招纳男宠,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掌握权力的武则天精力充沛,身边的人都“不觉其衰”,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高龄的女人,只不过在被夺权后,武则天就迅速的衰老下去,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形容羸弱”的老女人。


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为了夺权,一步步的铲除权力路上的障碍,就算是至亲也是毫不留情。

武则天最早出现在唐朝皇室,是在十四岁的时候,入了后宫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本来唐太宗挺赏识她的,在听到武则天的驯马高论后,有所疏远,唐太宗病重时,武则天侍奉唐太宗之际,与太子李治相识,两个人也由此有了交集。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在感业寺上香,看到在此出家的武则天,两人郎情妾意了一番,被萧淑妃夺宠的王皇后见状主动提出让唐高宗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也由此在后宫和李唐皇室掀起了腥风血雨。

王皇后本想着利用武则天来对付萧淑妃,没想到两人都被武则天扳倒,为了陷害王皇后,武则天在生下女儿一个月王皇后来看望之机,武则天亲手掐死了女儿来嫁祸她,唐高宗自然不会想到武则天会这么心狠手辣,对自己亲生女儿下手,王皇后百口莫辩,被打入冷宫,而萧淑妃在与武则天宫廷斗争中也以失败告终,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为庶人,恶毒的武则天将她们两人的手足砍断,反绑在背后,浸泡在酒缸中,关在暗室。

在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后,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几位大臣,最后还除掉了长孙无忌,在唐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后,武则天开始代理朝政,由此开始掌政,权力欲望越来越大,在唐高宗风眩更甚之时,欲禅位给太子,武则天为了总揽大权,就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李弘下了毒手,次子李贤继立太子,没多久找了个借口,将李贤废为庶人后逼令自杀。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的三子李显即位,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贬斥到房州,立了四儿子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在李旦当了六年的傀儡皇帝后,公元690年,66岁的武则天还是把李旦拉下马来,自己当了皇帝,改唐为周。

掌握着权力的武则天让人看不出一点老态,在唐高宗死后没多久,千金公主就将在街头卖药的小货郎冯小宝进献给寡居的武则天,此时武则天已经60出头,身强力壮的冯小宝让武则天很满意,为了让冯小宝能够自由出入宫禁给她陪侍,就将冯小宝头发剃光,当了一名假和尚,并改名为薛怀义。

公元697年,太平公主将自己的面首张昌宗进献给武则天,进入皇宫后,张昌宗又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推荐给武则天,此时武则天已经73岁,在品尝过两个小鲜肉后,武则天十分满意,这两个小鲜肉由此飞黄腾达,权势熏天,武则天还设了个控鹤监来招纳男宠,负责人就是张易之,那些想要得到武则天赏识的,要么给武则天进献“男色”,要么就自荐,只不过二张的地位没人能撼动。

善于打扮的武则天和女皇的威严,让身边的人看不出高龄的武则天有一点衰老的样子,而武则天也在尽情的享受这一切。

让人“不觉其衰”的武则天在失去权力以后迅速衰老,失去风彩,在孤独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年。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生病居住在洛阳宫长生殿,陪侍在宫中的是张氏兄弟,太子李显和宰相都很难见武则天一面,深怕张氏兄弟会对朝廷不利,宰相张柬之联合了桓彦范、敬晖等人,拥举太子李显发动政变,挥兵进宫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包围了武则天寝宫,逼武则天退位。

政变后的第三天,无奈的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即位后复国号为唐,武周朝终结,随后武则天搬到上阳宫,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被夺了政权的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依然有众多宫女和太监侍候,长期处于武则天威势下的李显见到她还是战战兢兢,不敢多说话,唐中宗李显每隔十天会去看望一下武则天,只不过武则天对他却是冷冷淡淡,不理不睬。


失去了权力和爱人的武则天心灰意冷,心绪不佳的她也连带着饮食不佳,就连梳洗打扮也没了兴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坐在上阳宫的庭院中,一坐就是一天,在阴冷的天气则懒的起床,裹着被子躺一天。

在这种半禁闭半隐居的日子里,亲人们鲜少会去看望她,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也不敢跟她多说话,武则天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精神状态迅速恶化,而迅速衰老的样子让李显都感到惊心动魄,不再是以前虽然年老却容颜焕发的武则天,只是一个平凡的、老态龙钟的老妪!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困居在上阳宫的武则天病死,在临死前留下遗诏,让李显削去她的帝号,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并“祔庙、归陵”,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将当初被她迫害致死王皇后、萧淑妃还有一众大臣平反,让他们的家人恢复了自由身。

武则天死后,在她的陵前立起了一座没有任何字迹的石碑,一生是非功过,任由后人去评价

3

公元705年,农历正月22日,张柬之等扶持李显发动神龙政变,除二张,逼武则天退位,长达15年的武周王朝寿终正寝,那么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失去权力和男宠的武则天于正月26日迁至上阳宫,过起了半禁闭半隐居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李显每十日便会带上群臣去参拜武则天。

李显曾经说过:“朕每隔十日到上阳宫探望母亲一次,她心绪不畅、饮食不佳,常常整天不说话,一日比一日清瘦,看着真叫人难受啊!”

这便是武则天最后一年日常生活的概括描述。可以想象武则天失去她一生所求的权力后,心中的寂寥与怅惘。

一、日常生活寡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涟漪。

武则天退位,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名义上是“退休”,衣食住行有宫女、太监看管照顾,无一人敢懈怠,但因为她的地位还在,无人敢轻易亲近她,和她说真心话,实际上她软禁在上阳宫,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朝堂上的事再已无人向她汇报,亲人们也鲜有人来看望她。只有李显会每十天与她一会面。

但她对李显的不打招呼“提前接班”,满怀愤怒,因而武则天面对儿子,一脸漠然,不理不睬。

她连梳洗打扮都没有兴致,李显见到的是一个老太龙钟的老妪。

她鬓发惨白,皱纹像松树皮似的贴在脸上,腮边因牙齿脱落而凹陷下去,而两额却高耸而出。

手臂宛若干枯的树枝,早年高挑挺拔的身躯已萎缩成一团,她仰面躺在大大的床榻上,两头都空出一大截,仿佛锦被下覆盖的是一具枯骨,她俨然是一位弱不禁风的老人!

如果遇上好天气,上阳宫的庭院里,时常会呆呆坐着一位满脸倦意的老人,眼睛茫然,武则天一言不发,百无聊赖,一坐就是一整天。

天气阴冷的日子,武则天索性卧床不起,裹着被子侧身躺在仙居殿中,微睁着双眼,看着各种各样的珠帘发呆。

有时她会背对殿门侧卧,命宦官在她面前点一盏亮亮的油灯,她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灯火,甚至还会喃喃自语。

渐渐地,宫人们在猜测,昔日雷厉风行,杀划果断的女皇已经痴呆了……

但是除了寡淡如水的日常,有几件大事是武则天退位后,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二、赦免后妃后代,为褚遂良等平反。

武则天知道自己不可能长命百岁,病秧秧的身子,一天比一天沉重,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好盘算。

怎样才能让自己死后不被人秋后算账,把自己挫骨扬灰。曾经树下的敌人,不能让他们的后人来报仇雪恨。

于是武则天放下执念,下令赦免了王皇后与萧淑妃后代,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姓氏,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武则天对过去枉判的一些错案进行了纠正,免除了褚遂良、韩瑗、柳奭等的罪行,让李显仍然启用这些能臣。

武则天还赐魏元忠百户,把原来的不公进行纠编。

武则天向世人宣布她原谅了所有人,同时期待群臣也像她一样忘记以前的不快,接纳自己。

不能不说武则天这一举动十分明智,她退位后,没有人落井下石,保持了应有的荣耀。

三、拟写遗诏,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后。

武则天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她着手策划自己的身后事。

身体稍为好一些,她便命宦官找来笔墨纸砚,她得为自己写遗诏了。

她用自己熟悉的飞白体,工工整整写下15字遗诏:

“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宁愿委身变成则天皇后,不做皇帝,这样低调地承认自己的身份是李治的皇后,不是大周的皇上。为的是众臣不会在她死后对她不敬。她要让大唐重新接纳她这个皇后。

她申请与李治合葬,这样她的陵寝才不会被大唐后人清算,这正是她政治智慧的体现。

武则天深谋远虑,死前还为自己身后事做了周密的布署。

705年12月,寒风凛冽地刮向上阳宫,武则天已瘦骨嶙峋,眼睛深陷,她已卧床多日,只有游丝一样的气息从鼻孔出来,李显再一次来到卧榻前,武则天使出最后一丝力气说了句:“皇儿,提防韦后。”便驾鹤西去。

82岁的武则天寿终正寝,身后事如她遗诏十五字所愿。

在那男尊女卑的社会,武则天做了男人敢做的任何事,还能寿终正寝,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4

当一个人失去她认为最心爱的东西时候,就应了那句话: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当女强人武则天在神龙兵变中败下阵来以后,注定她的内心是痛苦的。虽然她还享有帝王生活的奢侈尊严,但她心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却失去了。

一是权力。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狠,当你领略过险峰上的无限风光后,其它景象都是浮云。对于武则天这位曾经站在权力顶端,享受过万众膜拜的女人,她内心的失落感可想而知。二是失去了能满足她生理、精神需要的爱宠张昌宗兄弟。女人再强大也是离不开男子的。作为一位已经81岁的老女人,她的内心已经崩溃。虽然武则天自退位之后,在上阳宫居住,皇帝李显每十天就会来问候一次,并保证了母亲在晚年的衣食无忧和无限尊荣,但失去了两样宝贝的武则天,只能在偌大的宫殿之中自娱自乐。她心里已没有了追求,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衰老,据古籍记载:“及在上阳宫,不服复栉沐,形容羸悴”。于是她很快就死了。

但武则天必定不是一般的人,临死前,她留下了一封《遗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第二个是“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意思是她放下皇帝的尊位,去帝号,做回李家的媳妇,成为李治的帝后,与李治合葬。同时,她宽恕了王皇后、萧淑妃和褚遂良等政敌的后人,这些曾经和她以命相斗的政敌和情敌,她统统原谅宽恕了,受到牵连的后人们,也从此既往不咎。人们是无法理解这位奇人真实的想法的,于是她归宿地就有一块耸立的“无字碑”。

5

武则天其实早就想到了李显的继位,因为这都是她一手安排的。

虽然她也曾有立侄还是立子当太子的纠结,但当狄仁杰说出 :“给姑姑和给母亲上坟肯定是不一样的!”硬道理后,她还是坚定地把太子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即使她知道李显并为是合适的人选,李显的能力在武则天这样的大神级看来,确实不足一提。

所以当丞相张柬之网络一干人等发动神龙政变的时候,武则天表现出了少有的平静,这里面除了年龄大了、心劲小了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武则天已经想把位置传给李显了,如此折腾不过是只能说李显过于着急了。

退位后的武则天其实心态是平和的,从个人情感上分析,既经历磨难又风光无限的她是可以看透人生的,从政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兴趣,因为晚年的她多以养生为主,何况是82岁高龄,所以从位置上下来不会给他最后一年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痛苦。李显复位后,虽然是当上了一言九鼎的皇帝,但他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很好的,隔几天都要带着群臣去看望她老人家,有人说是为了更好的监视武则天,我说有这个心的人都不是正常人,一个82岁高龄的老太太,还是自己的生母,她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危害,何况李显是由废太子又被立为太子的,这些人生转折,那一次不是母亲大人给予的,之所以有的人会有这种想法,明显是基于自己的合理想像,但人生是能靠想像实现的吗?

给武则天带来最大的苦楚的实际上疾病,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有的人又说,是因为武则天被软禁,最终郁闷而死,我说这就有点扯蛋了,以武则天的年龄段,别说是生命年龄普遍不高的唐朝,就是现在到了这个年龄段的老太太,更多的还是想着晒晒太阳,喝喝水,好静而恶动,人多了围着就嫌烦的慌,要是不控制人数,走马灯似的拜访她老人家,估计不是最后一年,也就最后半年的时光可以让我们讨论了。

感觉我的草根式点评还有点道理的话,别忘了高抬贵手点个赞,若觉得水平太滥,那就转发吧,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存在!

6

古代女人多被视为男人附庸,其职责便是侍奉婆母照料子女。就算是颇有才能的才女,很多人最后也难逃平庸。但并非所有的女子都如此按部就班,武则天便是例外。从后宫妇人到则天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可是人们多关注于其鼎盛岁月,对她退位后的生活却鲜有耳闻,那么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她究竟做了何事?

武则天缠绵病榻之时,对掌控朝堂有心无力,这让对她心怀不满的人得到可乘之机。当时的宰相联合一众官员将武则天的爱宠张氏兄弟杀死,并扶持太子李显上位。武则天的退位可以说是迫于时事的无奈之举,从高高在上到跌落神坛,这对武则天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失去权利的她所剩的只有一年时间,在这期间武则天的许多决策仍是极为英明的。

首先赦免了有罪之人的亲属。武则天病逝前,将昔日对头王皇后以及萧淑妃的亲属赦免。与此同时还将政敌褚遂良等人的家人赦免。表面看来似乎是人将死之前的善,其实并非如此。武则天此举不仅为自己化解掉昔日恩怨,也让李显可以再度重用这些有识之士,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唐朝,都大有裨益。

其次是哭诉李显不孝。武则天一生强硬,在阐述如何驾驭桀骜不驯的烈马时,就曾提出以暴戾相待。而在临死之时武则天却不再如此好强,她对李显哭诉,说自己死后本就要让位于他。而发动政变所得利的也无非是拥护李显的五王而已,以至于让自己落得这步田地。李显听后大为震惊,当即跪地痛哭。其实武则天此举也大有深意,她这一哭让五王由拥王功臣变为乱臣贼子,让李显对他们好感尽失。同时也让李显对自己心存愧疚,以后对武氏一族不敢怠慢。

以上是武则天最后的政治手腕,她的日常生活仍然值得人们惋惜。武则天年迈之时,张氏兄弟已死,她身边并无知己。手中权利又被架空,虽有女皇之名,但也只剩下表面声誉而已。据记载当时李显每隔十日便率领文武大臣前去问候武则天的起居,李显也是颇有孝心的。但十日见一面的频率对一个深宫妇人而言是无济于事的,她经常一人一坐便是一日,宫女太监无人敢去惊扰。从群臣围绕到孤身一人,这种心理落差想必只有武则天一人可以体会吧!

爱美乃女子天性,武则天亦不能免俗。她之所以能得到两任帝王宠爱,容貌定然不俗。当时有记载说武则天虽然已有子孙,但她善于打扮,看上去并非老妪。可是退位后的武则天却一反常态,对梳妆打扮极其厌倦,李显都震惊于武则天的衰老速度。

武则天在颁布遗诏时,自求免去帝位,恢复皇后之名,并与高宗合葬。这也让人百思不解,追逐权利一生的女皇为何在最后舍弃皇冠?有人猜测可能她最看重的是爱情,也有人说她不过是不想留下骂名。无论怎样武则天当时的心情已经无从得知,不过从女皇到无人问津的妇人,这样的变化让人唏嘘。能承皇冠之重,也能受孤独之苦,武则天着实让人钦佩!

7

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武则天是被逼退位的,丞相张柬一心想着恢复大唐,于是便在武则天体弱多病之际打动政变,欲为李显夺回政权。当然,武则天在张柬打进长生殿后知道无力回天了,于是便主动退位还政于李显。

李显确实是个好儿子,虽然自己的母亲对不起自己,可是自己也不能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他知道母亲对于权力的狂热,在武则天退位后,仍然给了她一个极为尊贵的名号——则天大圣皇帝。毕竟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这样母亲也会好受一点。



并且李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朝中文武百官到上阳宫看望武则天一次,尽暄寒问暖之能事,谈血脉相连之温情,尽可能的做到一个儿子的责任。而对于武则天娘家的人也给予优待,毕竟是自己的舅家,不能够伤了情分。

李显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武则天的心里也确实好受了些,尽管手上没了一点权力确实没有什么滋味啊。不过,她还是被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打动。



她作了自己的遗嘱,主动的降低自己的身份,恢复自己唐高宗皇后的名号,要求归西后与唐高宗合葬。总不可能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去见自己的丈夫吧,所以恢复皇后称号还是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在退位之后,虽然没有了权力而显得落寞,可是她并不空虚。该吃吃该喝喝,时不时的儿子还会带着群臣来看望自己,娘家的人也与李氏皇族和解,一切都显得极为的和谐。

只不过,好儿子确实不是好皇帝的料,这便是后话了~

8

人生如戏,无论多么精彩,总有落幕的时候。英雄迟暮、美人凋零是自然规律,生前的曲折也好,辉煌也罢,最终都会归入尘土。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最后的时光是在空旷冷清的上阳宫度过的。位于洛阳皇城之西的上阳宫,是颐养天年的绝佳住所,南邻洛水,背倚皇宫,若登高远望,可以看见大周帝国的神器——天枢。宫内有关凤、甘露、居仙、丽春等殿宇。

神龙元年初,中宗李显带着文武百官赴上阳宫探望武则天。当他看到武则天后,大吃一惊。原来老年的武则天很会粉饰自己,能将年老的容颜妆得神采奕奕,让外人能难看出自己的衰老。

移居上阳宫后,本就卧病在床的武则天不再粉饰自己,加上心力憔悴,已经面如枯槁。此后,除中宗每十日探望一次外,少有人来,武则天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宫门紧闭,宫内的情形无人知晓。

退位后的武则天,才真正体会到人走茶凉。李湛时刻看守着武则天,生怕她东山再起,她的威严已经扫地。她的情郎(张氏兄弟)已经死了,甚至连女儿太平公主也看不见。其实,太平公主已经背弃她,倒向了中宗。

更糟糕的是,他那恭顺的儿子中宗常来告诉他朝廷的新措施。她的周代被废黜了,她曾经的规划、部署,许多已成泡影。对武则天而言,这些新措施如同一桩桩败报。假如现在还在位,哪会任由他人胡来。

对武则天的打击接踵而至。

二月四日,官方举行唐朝光复仪式。中宗登上城门,亲自向天下宣布,所有的旗帜、官衔、衙门名称,都恢复到高宗时的样子。这个二次为帝的懦弱男人,终于拿出帝王气魄,在武则天苟延残喘时,勇敢地实施复辟。

武则天的家乡山西并州,在她登基后曾改为“北都”,这个名称也取消了。洛阳曾被武则天改为“神都”,如今又恢复东都旧名。持续了十五年之久的武周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

三月,萧淑妃与王皇后的后人奉旨废除了武则天赐予的恶姓“枭”与“蟒”,重新用本姓。更坏的是,五月,武则天的祖庙被撤销了“太庙”的名称,先祖的爵位也被剥夺了。这是现实的轮回,武则天亲眼所见。

当年君临天下的威风与现在的暗淡光景形成强烈对比,让武则天内心百感交集,对她而言显然难以适应。她不是第一个晚景凄凉的退位皇帝,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之前有太公李渊,之后还有孙子唐玄宗。

去世前,她还留下一份遗诏:

“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旧唐书》”

走到人生边上,武则天才将自己当成李唐家人,也间接承认了她的情敌、政敌是被冤杀。

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在豪华的“囚笼”中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的一生,是精于权变的一生。她从一个才人,经过算计与机遇,一步步走向巅峰。她将无上的权利当成自己的追求,为此不择手段,她的眼光始终专注王朝兴衰,正如林语堂对她的评价:“武则天的期望堂皇而远大,她真正关怀的,唯一觉得有兴味的是大唐帝国。”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有人对她恶语相向,有人对她推崇备至。经历繁华,归于空明,一切功过是非,如同墓前的无字碑,任由他人评说。

9

武则天晚年,在张柬之等人的协助之下,唐中宗李显发动了“神龙政变”,取代其生母武则天重新成为了皇帝,并恢复了李唐天下。在“神龙政变”一年之后,武则天寿终正寝。那么,武则天是如何度过人生中最后一年的呢?史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武则天虽然退位了,但是除了唐中宗李显可以对自己的母亲“不客气”,恐怕整个唐王朝还没有第二个人敢对武则天指手画脚、龇牙咧嘴!为什么?武则天退位、李显上位,虽然是武周改李唐,属于“改朝换代”,但是这种“改朝换代”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的“改朝换代”显然是不一样的,因为武则天是新皇帝李显的亲妈!与其说武则天是前朝退位皇帝,倒不如说是想唐高祖李渊以及后来的唐睿宗李旦那样的“太上皇”。虽然手里的实权没有了,但是地位还是尊崇的,其他人还不敢对武则天“不敬”。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儿子可以因为矛盾和母亲吵架,但是外人想要欺负自己亲妈,恐怕儿子第一个就不答应!不是吗?



因此,我们可以推想,武则天人生的最后一年虽然失去了权力,日子过得应该还是不错的。当然,舒心不舒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被夺权了,心里多少应该还是有些不痛快的。那么,这一年里,武则天还干了什么呢?搞复辟?显然没有。从史籍记载来看,这一年里,武则天更多的还是在反思自己的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籍记载,这一年武则天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留下遗诏,放弃自己的皇帝身份,死后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武则天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曾经落魄为尼、也曾经君临天下。到最后,武则天把一切都想开了,自己争来争去,最后儿子、亲人死的死,活着的和自己关系也早已冷淡,自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与其继续去争那个虚无缥缈的所谓皇帝尊荣,倒不如主动放弃,换取母子之间的最后一丝亲情、换取自己最后一丝体面,也保全了整个武氏家族!武则天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退位之后,武则天最终得以颐养天年、安详辞世。在武则天去世之后,唐中宗李显遵照其遗愿,按皇后的身份将武则天发送、入葬乾陵地宫,其丧葬规格超越了唐王朝所有皇后。因为武则天的“服软”,武氏家族最终也得以保全,一切恢复平静、恢复原样!

10

李显一生两度即位为帝,说悲催也悲催,说幸运也幸运,毕竟能够被废了以后还能复位当皇帝的人,在历史上可没几位。

他的弟弟李旦的命运也是如此,也是一生两度即位为帝。

李显和李旦兄弟俩的命运之所以如此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则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女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能称之为女皇帝的女人——武则天。

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才人,后来,李世民一死,她便被剃发当了尼姑,然后被送到了感业寺。

这事换作别的女人,这一生也就是在寺庙里吃斋念佛,孤独终老了,不过,武则天却注定了不会如此。

实际上,在李世民病重之时,武则天便已经和比自己小4岁的李治勾搭上了,只是李世民没死,李治和武则天也不敢太过火,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个字,等!

所以,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被发配到感业寺当尼姑后,李治便迫不及待地跑去感业寺见武则天了,后来又想办法将她弄回了宫。

后来,李治为了武则天,废了王皇后,然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李治在显庆五年以后,突然患上了所谓的“风疾”,时常头疼眩晕,抽搐,言语不利,所以很难继续处理繁杂的军国政事,可是,政事总得有人处理不是?李治想到的不是让自己的儿子处理,却想到了让武则天代他作出决断。

如此一来,武则天自然慢慢掌控了权柄,后演变为垂帘听政,时人称之为“二圣临朝”。

李治病死后,李显即位,但是权柄仍然掌握在武后的手中,李显也只能乖乖听他老娘的话。

不过,李显后来试图撇开武后建立自己的势力,试图夺回皇权,为武后所忌,从而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然后一脚将他踹出了长安。

李显被废了,可是武则天称帝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她只能另立一帝,即睿宗李旦。

李旦虽然当了皇帝,可是自从看到了哥哥李显的下场后,却终日惶惶不安,所以他比李显更胆小,李显好歹还敢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弄点小动作,李旦却不敢。

武则天曾经试探着对李旦说,皇帝呀,我还政给你吧?

李旦吓得一哆嗦,跪在了地上,他是胆小,可又不傻,哪能听不出老娘的话中话?他要真敢答应,恐怕下场比李显更惨。

武则天要称帝,李旦更是不敢流露出任何反对甚至是不愿意的情绪,老老实实让位。

704年,80岁的武则天垂垂老矣,又患了病,眼见她已经没多少精力继续处理政事,更没有多少时间可活了,朝堂之中顿时暗流涌动,人心思变。

神龙元年正月,即公元705年2月,宰相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联合军中武将李多祚等人,亲率羽林卫500余人发动兵变,砍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宗昌的头,然后迫使武则天让位于李显,史称“神龙政变”。

实际上,神龙政变当日,武则天只是发了一道命令,让太子李显监国,到了第二日,武则天才正式宣布让位给李显。

李显也因此稀里糊涂地第二次坐到了皇位上,心中又忐忑又激动。

武则天一退位,便被迁到了上阳宫,她只能在上阳宫养病等死。

她到了上阳宫之后,李显仍然很不放心,所以每十日便要带着人上阳宫探望武则天,虽然名为探望,可是实际上却是为了确保武则天不会死灰复燃,形同监视。

李显为了告诉天下人自己得位之正,是武则天自己禅位给自己的,仍然继续使用武则天“神龙”这个年号,然后又给武则天上了个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李显此举等于是承认了武则天的皇帝身份。

不过,神龙政变毕竟是为了恢复李唐江山,所以在神龙元年二月,李显便在文武百官的拥护下,恢复了李唐国号。

武则天在病中听到了李显的所作所为,心中颇为感慨,但是她已经无力去改变什么,更无力去从李显的手中重新将皇权抢过来。

当然,武则天毕竟是李显的生母,所以李显也不会将他怎么样,更何况,以李显向来懦弱的性格,也不敢将自己的母亲怎么样。

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

武则天一死,李显和群臣也不再顾忌她,直接废了她的帝号,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后”的尊号。

李显虽然重新当上了皇帝,可是也不好过,自己好不容易从老娘武则天手里夺回皇权,转眼间却又被媳妇儿韦后给抢走了,这还不算,李显自己最后还被韦后给毒死了。

李显死后,李重茂即位为帝,却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弄了一出“唐隆政变”给夺走了皇位,后来李隆基又发动了一场“先天政变”将皇权从老爹李旦手里给抢了过来。

唐玄宗开元四年,李隆基将武则天的尊号改成了“则天皇后”,武则天的尊号也从皇帝、天后、圣帝到圣后,最后定格成了皇后。

武则天也自知“篡唐立周”定然逃不过后人的指摘,所以,干脆让人给自己弄了一块无字墓碑,不说己功,不论己过,功功过过全留给了后人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