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李俊在泰国当了国王,为什么没有将幸存的梁山兄弟接过去享福呢?

李俊在泰国当了国王,为什么没有将幸存的梁山兄弟接过去享福呢?

2020-07-24 19:00阅读(103)

李俊在泰国当了国王,为什么没有将幸存的梁山兄弟接过去享福呢?你怎么看?:梁山南征方腊,损失了七十员好汉,幸存的好汉仅存三十八人。其中,梁山的八个水军头

1

梁山南征方腊,损失了七十员好汉,幸存的好汉仅存三十八人。其中,梁山的八个水军头领死了四个。李俊作为水军头领之首,他对朝廷假借驱虎吞狼之计,乘机剿灭梁山的阴谋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在梁山大军回朝的途中,李俊便假装中风,将徒弟童威、童猛留在身边,脱离了大部队。后来,宋江等人回朝,虽然都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但很快就又遭到了蔡京和高俅等人的第二波发难,又被害死了好几人。

李俊由于醒悟的早,带着徒弟童威、童猛兄弟隐居,因而逃过了这一劫。随后,李俊打造船只,与征方腊时所识兄弟费保等人到了暹罗国二次创业,最终在暹罗站住脚跟,成为了暹罗国的国王。(暹罗就是泰国)


关于李俊后来的这段创业经历,水浒原著小说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展开细说。因此他到底有没有照顾幸存的梁山兄弟,从水浒小说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不过在明末清初时,一个叫陈忱的浙江文人又写了一本《水浒后传》,在后传中,作者又以李俊和阮小七等人为主角,重点描写了幸存的水浒好汉(包括一些非梁山好汉)们如何反抗朝廷,再次发动起义,最终在暹罗建立功业的故事。

在《水浒后传》中,首先登场的是阮小七和孙立。他们再次闹了登州,连同栾廷玉、扈成等一同上了登云山(扈成就是扈三娘的哥哥)。

梁山旧部的重新造反,惊动了本已经在王都尉家安享生活的乐和。乐和马上意识到,孙立造反,自己绝对会受到牵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避而走之。毕竟朝廷不信任他们这些梁山的余部。(乐和因为被王都尉留在汴梁,没有参加征方腊)


于是乐和化名为尹文和,逃亡建康。之后乐和在建康的万柳庄救出花荣秦明的遗孀。到杭州又与童威、童猛两兄弟相遇,随即去到常州救出了李俊。

随后李俊找到了一些幸存的梁山兄弟,效仿隋末虬髯客的故事,出海谋取王业去了。

不久后,金兵南侵,攻陷东京汴梁汴京,掳徽钦二帝于北方。李应和呼延灼等梁山众英雄遂以报国勤王为己任,加入以李纲和宗泽为首的抗金阵营,抗击金兵,并处死了祸国殃民的奸臣蔡京、高俅等四凶。(呼延灼在水浒原著中战死,后传中没有死)

在这期间,浪子燕青的表现非常出彩。他不仅救出了康王赵构,差点还把他给剁了。还在金人的监狱中见到了已经是阶下囚的宋徽宗,并与徽宗深夜长谈。谈话内容,刺激到了徽宗皇帝的灵魂深处。



但是南宋的抗金形势非常糟糕,宋朝在金人的打击下,一溃千里。迫于形势压力,梁山英雄们只得冲破金兵的重围,弃寨出海,与李俊会合,一起在海外求出路。

这些梁山好汉出海之前,李俊占据了暹罗的附属岛,并被推举为征东大元帅。

自从李俊自封为征东大元帅之后,暹罗不断派出军队前来剿匪。不过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还反被李俊的军队兵临暹罗城下。暹罗国主马赛真遣使请和,愿招花荣之子花逢春为驸马。乞求和平。

通过和亲,暹罗国主缓了口气,李俊也返回金鳌岛整顿军备。

后来暹罗国发生内乱,暹罗奸臣共涛弑杀马赛真,自立为王。李俊率领金鳌岛所有将士倾巢出动,准备为国王报仇。就在此时,抗金失败的梁山好汉适时加入,协助李俊打进了暹罗城内,平息了奸臣的内乱。李俊也因此被奉为暹罗国主。

因为出身大宋,李俊奉南宋为正朔,正式向南宋朝贡。(这是当时人的道德局限)



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基本交代了幸存梁山好汉的最终归属。

李俊——暹罗王。

公孙胜——秉一正教通真虚寂大国师。

柴进——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行暹罗国丞相事。

燕青——太子少师,封文成侯。

乐和——参知政事,兼管太常寺正卿事。

裴宣——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朱武——军师中郎将,兼大理寺正卿。

萧让——秘书学士,兼中书舍人。

金大坚——尚宝寺正卿。

安道全——太医院正卿。

皇甫端——大仆寺正卿。

宋清——光禄寺正卿。

戴宗——通政司使。

樊瑞——伏魔护国真人。

蒋敬——度支盐铁使。

穆春——工部侍郎。

杨林——廉访使。

邹润——留守司。

孙新——宣尉使。

杜兴——驿传道,兼兵马都统制,武毅将军。

蔡庆——刑部待郎,兼锦衣卫指挥使。(因为后传的作者是明朝人,所以后传中很多官职都有明朝官职的影子)

凌振——火药正总管。

顾大嫂——六宫防御,封恭人。

王进、关胜、呼延灼、李应、栾廷玉为五虎大将军,皆封列候。李应兼户部尚书,栾廷玉兼兵部尚书。

朱仝、阮小七、黄信、扈成、孙立为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皆封伯爵。

花逢春(花荣之子)封暹罗国驸马都尉,兼骡骑将军。

呼延钰(呼延灼之子)封龙骧将军。

徐晟(徐宁之子)封虎翼将军。

费保、高青、倪云、狄成、童猛、童威水军正总管,武卫将军。

李俊后来生下一子,名为李登。李登的性格仁慈宽厚,他与好汉们的后裔互结婚姻,对这些叔叔伯伯们都非常恭敬。因此,在众好汉的扶持下,李俊在暹罗的基业又传承了几代人。一直到南宋灭亡时,李俊建立的暹罗国才灭亡。



以上便是《水浒后传》中,梁山残存好汉的最终结局。最起码在后传这本书中,李俊是与残存的兄弟一起在暹罗国共享富贵的。并没有不管他们

至于其他版本的水浒衍生作品,由于我没有看过,这里不就不说了。

至于说为什么最后出海称王的是李俊,我觉得这和作者的感情有关。

水浒传里的一些段落,比如说武松徒手打死猛虎,就是施耐庵的表弟卞元亨身上发生过的故事。还比如说李俊在上梁山前,是个盐枭,而施耐庵曾经的主君张士诚,就是盐枭出身,在张士诚起兵反元时,施耐庵曾经追随张士诚造反,但是张士诚不顾施耐庵的劝阻,接受了元朝的招安,替元朝去打和方腊一样出身于摩尼教的红巾军,连在朱元璋手中做人质的弟弟张士德都不顾。摊上张士诚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主公,施耐庵后来索性也就便辞官归隐了。

之后张士诚被朱元璋击败,身死国灭。他的最终结局,以及他牺牲兄弟性命,换取功名利禄的故事,与水浒中宋江如出一辙。可以说水浒中的宋江,对应的现实人物,就是当时的张士诚。

而逍遥海外的盐枭李俊,对应的才是施耐庵理想中和记忆中那个十八条扁担起义,带着兄弟们杀贪官恶霸,掀翻江南半壁,覆灭元朝百万大军的张士诚。

两百多年后,南明政权被清朝消灭。也就是陈忱写完《水浒后传》后没多久,一个叫莫玖的年轻人为了反抗清朝的统治,逃到了越南,并在当地建立了河仙国。当年施耐庵和陈忱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居然让一个出身于广东雷州的小伙子给办成了。

只不过这个由南明后裔建立的海外政权,最终因为实力太弱,被越南吞并了。

2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位,在没有接受朝堂招安之前,他们声各地土匪中的大哥,但招安后朝堂将这些人当做战争的机器。

加上奸臣当道提议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去征讨方腊,方腊自然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最终将方腊剿灭,但也一百零八人只剩三十八人。

混江龙李俊看清了朝廷的丑恶的嘴脸,所以选择不回京城自己退隐山林,而回到朝廷的宋江李逵等人也全部遇难。

李俊是在暹罗国发家,当时宋朝的兵马在追杀潜逃的梁山好汉,被逼无奈的他只能联系之前的没有遇难的梁山好汉去其他地区发展,正好到了暹罗国。

当时暹罗地区群龙无首,由于李俊出色的水性,以及政治头脑。当上了暹罗的国王,也就是我们现如今说的泰国国王。

当时仍有不少梁山好汉在朝中当值,只不过官小势微朝堂早已忘了这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征讨方腊的功勋,不久后国难发生,金军攻入了汴京劫走二圣。靖康之难爆发后,康王赵构带领大批的皇亲贵族去了南方,建立了南宋。

南宋的抗金刚开始屡战屡败,由于自己的海外还有一支军队也就是李俊的暹罗国,李俊刚开始并不像理南宋的急救书信。

不过这些幸存的梁山好汉都是忠义无双之士,说服李俊后开始向南宋朝拜,只不过现在的交流并非当初在梁山之上,现在可是一国与一国之间的交往,并非当初是朝堂与土匪,所以南宋的态度好了很多。

在《水浒后传》中提到李俊将很多当初梁山上的好友接过去,不过在《水浒传》中只是将这件事情一笔带过,只是说将公孙胜、燕青、柴进等人接到暹罗国去担任各种重要的职位。所以直接导致了剩下的梁山遗部的紧密跟随,导致暹罗国的发展很是迅速。

不过在统治暹罗之前李俊也是费了一番心思,为何李俊能成为暹罗国王呢?

  • 隐忍

以李俊的才能在梁山的地位算不上太高,不过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曾经担任水师头领。不过此人不论受到什么样的侮辱都能够忍住,所以也就是让其成为国王的潜质,他能够混好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

  • 人各有志

李俊是有大志向的,宋江的志向很小只需要结交江湖上的朋友,加上在朝中有一点官职就可以了,他如若不是被逼上梁山,还是会一直享受自己在朝中做官的生活的,这也是很多人都想要的生活。

而阮小七想要的生活是再简单不过了,只要能够给其一条船一张网,就能在湖面上玩一天,不为捕鱼就为能够玩耍,这样人的志向太好实现了,只不过遇上了坑人的晁盖带领他去截取生辰纲,导致这样的生活也只能成为泡影。

李俊的志向从小到大就是想要做皇帝,虽然不显示,但这就是他的理想,显然这个理想在暹罗实现了。

李俊的境遇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有顺风的时候也有逆风的时候,逆风期不知道怎么调节的话很可能导致自己跌落谷底再也爬不起来。

他是有将想去暹罗的兄弟全部接了过去,只不过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提及,而是在《水浒后传》中有说道。

3

李俊海外称王这件事在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中只是在临近结尾时一笔带过,说李俊在征方腊结束后,对宋江称病,没随着大军回朝接受册封。而是带着童威,童猛兄弟和不久前刚刚在太湖结义的费保、倪云、卜青、狄成四位兄弟汇合,远赴化外之国暹罗,最后称王,而具体过程并没有详细的描述。

而在清代陈忱所作的《水浒后传》中,则是说包括李俊在内的不愿接受册封的一些梁山老弟兄解甲归田后,不同程度地受到北宋官府一系列压迫,欺凌,不得不再次揭竿而起,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对北宋朝廷彻底失望,然后一同远赴海外暹罗,拥立李俊为王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梁山旧人和李俊一起去了海外,如燕青、乐和、杨林、孙立等。即使原来接受册封,为朝廷命官的呼延灼,李应最后也与其会合,也就是说这些老弟兄都跟着李俊在海外拥有了香车美女,享了清福了。

其实即使按照施公《水浒传》最后的结尾推理,得出李俊海外称王后,并没有接原来梁山的老弟兄接过去享福的结论,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

一、时间会稀释一切。

李俊海外称王肯定也是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不可能他刚刚偷渡到了暹罗,岛上的土著居民就夹道欢迎,哭着喊着让他做国王,统治他们,这不符合逻辑。既然要奋斗,就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原来梁山的弟兄也可能经受死走逃亡,所剩无几了,而等李俊称王后,即使有幸存者,可能也失去了联系。

二、故土难离。

即使北宋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大多数人们被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其实远不是这种情形)但总归这是养育自己的那方水土,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哪怕整天过得很窘迫,也不想永远的离开这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三、人各有志。

彼之蜜糖,吾之毒药。你李俊觉得做了海外天子霸气侧漏高大上,而阮小七就觉得在梁山泊打鱼快乐逍遥,燕青携李师师之手游览名山大川便心旷神怡,更别说早早归隐山林的公孙一清先生每天只要沉浸在炼丹之中便觉得妙不可言了。即使李俊派人来请,尔等还直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呢!

“混江龙”李俊也是人中龙凤,只不过在宋江手底下一直隐忍不发,而一旦让他有了用武之地,称王称霸也绝非偶然,而他发迹后对于老弟兄的态度,想来肯定要比宋公明好得多。

4

梁山好汉中真正的王者李俊:给别人打江山不如自己做皇帝

谁才是带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最佳人选?在先后成为梁山头领的白衣秀士王伦、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以及差一点就能成为梁山头领的豹子头林冲、玉麒麟卢俊义之外,还有一个人,比他们都适合成为梁山头领。

这个人就是名气不是很大的混江龙李俊,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在后来,成了一个国家的国王。这个国家,在古代被称为“暹罗国”,在今天被称为泰国。能够自己当皇帝的人,当一群造反派头子绰绰有余。

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如果李俊成为梁山首领,他也许能够像方腊那样,直接成立一个农民政权,直接和腐败的宋王朝相抗衡。

可惜在义气为先,拉帮结派,鱼龙混杂的梁山,李俊最多只能混一个水军头领的位置,正如他的绰号——混江龙李俊,他是混迹在江湖之中的一条真龙。

一、三救宋江,直接进入梁山核心管理层

李俊原本只是浔阳江中打渔和贩卖食盐的一个艄公,何德何能?在上梁山后,一举跃居梁山好汉排名第二十六位?在水军头领中他的排名是最靠前的那一个。

李俊凭什么压过张横和张顺,以及阮家三兄弟?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也不是因为他名声最大,而是因为他曾经“三次救过宋江”。

第一次,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刺配江州,经过揭阳岭,在催命判官李立开的黑店里被一碗蒙汗药麻翻了,正要开膛破肚,李俊及时赶到,救了宋江。宋江当即和李俊结为兄弟,并且去他家小住了几天。一下子和江湖上名声响当当的及时雨攀上兄弟,李俊的社交手腕不一般。

第二次,宋江在揭阳岭得罪了揭阳岭一霸的穆家兄弟,被他们追着赶到了浔阳江,情急之下上了揭阳岭另外一霸船火儿张横的黑船,正要被张横弄下水去淹死,李俊及时赶到,救了宋江。李俊说服几方势力,大家化敌为友,还把其他人介绍给了宋江,为后来宋江上梁山拉了不少人头,这个大忙,宋江记在心里。

第三次,宋江在江州题反诗,被黄文炳那厮告发,宋江被押解入死牢,就等着砍头了。李俊听到消息,马上组织揭阳岭的好汉们前往劫法场,最后与梁山人马汇合,一起救了宋江,还与张顺一起捉到了宋江的对头黄文炳,大家同上梁山。

此时,三救宋江的李俊已经成了宋江铁打的心腹了。

二、看准时机,直接坐了梁山水军的第一把交椅

如果梁山是以水军为主,而不是以马步军为主,李俊的排名,还得往前再靠一靠。梁山水军主要分为三个派系,一派以张横张顺兄弟为主,一派以阮家三兄弟为主,另一派,就是李俊和手下的童威和童猛兄弟。

李俊和阮小二把手梁山东南水军大寨,但是李俊,是实际的水军头领。在宋王朝军队多次围剿梁山的过程中,水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俅三次带领军队攻打梁山,没有一次接近梁山本土,李俊指挥下的水军功不可没。

后来,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在追随宋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李俊指挥下的水军,同样立下了不少功劳。而李俊自己,则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使用诈降计策,深入敌营,作为内应,在城里放火,最终协助宋江攻破了方腊的城池。

梁山水军在李俊的率领下,和宋江卢俊义率领的马步军兵分两路,势如破竹,一路收复了江阴、太仓等地,由此可见,李俊不仅具有领导力,而且还很会打仗。

发现自己既有领导力又会打仗的李俊,不想给别人打江山了,而是想自己当皇帝。

三、暗中密谋,诈病和梁山势力分道扬镳

李俊在攻打方腊的过程中,还拉起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梁山水军名义上虽然归李俊统领和指挥,但是对于另外两派势力,张顺张横兄弟,以及阮家三兄弟,李俊知道自己是很难完全指挥的,所以他需要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弟兄。

李俊和与童威、童猛到太湖侦察,在榆柳庄与费保、倪云、卜青、狄成四人结义,这四个人,并没有加入梁山的队伍,而是属于李俊的队伍。

征讨方腊得胜回朝,李俊已经和自己的六个兄弟约好了一个秘密的计划——到海外去打江山。

平定江南后,宋江带领的大军带了京城附近,朝廷传出命令,不让宋江的军队进城驻扎,而是在郊外修整。李俊很生气,其他梁山好汉很生气,别人生气就是骂两句娘,比如李逵,李俊不一样,他要干一票大的,直接拉上吴用逼迫宋江造反攻打京城。

可惜吴用没有这个胆量和气魄,梁山好汉建立一个全新政权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

眼看着征讨方腊后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但是宋江以及卢俊义等一帮掌权派,一心还是要做“报效朝廷,封妻荫子”的美梦,李俊很失落也很失望。

大军走到了江苏,李俊诈称中风,留下了童威和童猛兄弟,就这么和梁山大军分道扬镳了。

四、潜龙入海,自己打江山,自己做皇帝

宋江不敢自己当皇帝,但是李俊自己敢。宋江和他手下的弟兄,始终没有突破那么一点“忠君报国”的格局。

撑船的艄公——李俊突破了。为什么要替宋王朝当炮灰?为什么不能自己当皇帝?

李俊是个实干家,他以自己的领导力和指挥能力,带领手下的六个兄弟——童威、童猛、费保、倪云、卜青、狄成,造船,出海。

既然在宋朝本土干不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们可以到海外去闯一番天地。

在梁山兄弟要么归隐山林,要么在朝廷忍辱负重的情况下,李俊早就开始另谋出路。他是梁山上唯一一个有眼光,有谋略的人。

潜龙入海,一去不回。我们所知道的故事结局,就是混江龙李俊,最终混成了暹罗国的国王,不知比在梁山上时要显赫多少倍,而跟他去的六个兄弟,全部是开国功臣。

最后,为什么李俊在当皇帝后不接那些兄弟们到他的国家去养老送终?

第一,他没有这个义务,那些人跟了宋江,只是宋江的兄弟。李俊真正的兄弟,他带走了,一起享受荣华富贵。

第二,不合适。他是一个国王,和宋朝的皇帝平起平坐的国王。那些曾经排名在他之上的梁山兄弟,去了他的国家,只能低他一等,做臣子,难不成他还能让位吗?

第三,留下来做官,是那些梁山兄弟的选择;离开去打江山,是李俊等人的选择。他没有必要为别人错误的选择背锅。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5

梁山好汉李俊当上泰国君主,为何不把剩余的好汉接去享受呢?

坊间常说梁山108将被宋朝廷招安后,一个都没有落得好下场,但其实在原著小说中有人下的场是非常给力的,甚至比上梁山当好汉还要幸福。这个人就是李俊,他在后来离开宋朝去到泰国,并且还成功当上了泰国的国王,可谓是找到了人生另一个巅峰。那么李俊成了泰国君王后,为何不把剩余的梁山兄弟给接过去共享荣华富贵呢?

然而李俊在梁山众好汉中,属于水军首领排名第一,人送外号混江龙。当年梁山众好汉投靠朝廷后,奉命举兵向南方征伐,在与方腊战争中,共折损掉70余名梁山好汉,最终战后仅剩下38人,据说八个水军首领就战死4个,李俊作为水军总领,他最终识破朝廷“借刀杀人”之计,明面上给梁山好汉封不了少武职到处征伐,暗地里却要好汉们以少敌多,让众多梁山好汉逐渐被敌人斩杀。

此战吃了大亏后,李俊在领兵返回宋朝国都路上,就启动了他的叛变计划,他先是假装患病中风,一时起不来,跟不上大部队的 步伐让大家先走,接着把两个徒儿童猛跟童威留下来跟随逐渐。这是宋江因兄弟多以战死,悲痛不已,所以放任李俊拖慢脚步,导致他带着徒弟脱离了梁山军队。

后来宋江带着兄弟回到宋朝廷,皇帝见他们都死伤大半,便按照规定先赏赐一番,不久后高俅跟蔡京就谋划的残害梁山好汉的计划,一下子就将下无需有之罪斩掉了数个梁山残将。这边的李俊得知消息后,很快就看清楚宋朝的真面目,深知跟着他们混是没有好下场的,于是就带着两徒儿逃到了深山老林,过起了隐居生活。

不久,李俊就跟费保兄弟们一起坐船去到了暹罗(泰国)谋生,并且仗着自己的人马与优势快速发展,从经济跟人马上一路飙升,最终坐上了暹罗国的君主。由于这属于个人外传故事,作者只是在小说中简单介绍一下而已,至于李俊当上泰国王后有没有派人回大宋找剩余的梁山弟兄过来享福,这一点没有提及。

但是在《水浒后传》里,就说到李俊到弟兄们一起到暹罗享受荣华富贵,这本小说是清朝作家陈忱著作,其小说主角是李俊跟阮小七,主要内容就是讲述被高俅陷害下幸活的梁山好汉,他们再一次对抗宋朝廷,最后又一齐流亡到暹罗国发展的好汉故事。

根据《水浒后传》描述,当时阮小七带人大闹登州城之后,就伙同一众梁山残员再次结盟上登云山立寨,接着梁山旧部再次公开叛逆朝廷,可惜最终失败,这时李俊就找到了阮小七一伙好兄弟,经过商议后,有一半的兄弟决定跟李俊一同坐船出海另寻一片新天地创皇图霸业,剩下的继续留守山寨过他们以前的好汉生活。

不久后,金兵来犯南宋,且势如破竹,很快就杀到了梁山好汉的地盘,众好汉敌不过强大的金兵,于是冒死突破围困纷纷坐船出海去投靠李俊跟阮小七等人。然而在留守好汉们到来的时间里,李俊等人早已经攻占了暹罗的部分岛屿,并且他被众弟兄选为征东大将军,之后暹罗的兵马经常来骚扰李俊一伙,想夺回岛屿,但屡次失败。

由于金兵南侵,使得李俊军队可以合并赶来的梁山兄弟,后来暹罗国发生内乱君主被杀死,李俊就假借为君主报仇的名义,率领兄弟们攻占了暹罗都城,接着自立为王,而跟随他的梁山兄弟们也从此平步青云过起了奢侈生活。

6

说到李俊,大家可能有点陌生,毕竟水浒108将,大多数人都对武松打虎,潘金莲和西门庆等轶事耳熟能详,后面的一些英雄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那么李俊其人到底如何呢?

李俊在梁山英雄中排名26位,同时也是三十六天罡星之一。系庐州人,原来是长江中的乘船艄公,后来改行做了盐枭,成功的成为浔阳江一带的盐枭头目,并跻身于揭阳三霸,可见李俊并非等闲之辈。

在《水浒传》中,李俊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独善其身的梁山好汉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宋江招安之后有能力享受荣华富贵,过得逍遥自在的好汉之一。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两点。

一、盐枭出身,胆识过人。

前面说过,李俊在投奔梁山之前,是浔阳江一带的盐枭头目,也是“揭阳三霸”之一。那么在这三霸中,为何独有李俊一派能够独善其身,成就封王之事呢?

让我们一一分析:穆氏兄弟二人属于地头蛇性质的,主要创收的业务是霸占集市,收保护费,同时拥有一家庄园,这种业务模式盘踞一地,相对闭塞,常常视野狭窄,难成大事;而二张呢?这二人凭借水性,霸占水面,侵占渔利,以及打劫过往人员,这二人强于穆氏兄弟,但仍然有所局限。

而李俊李立二人就不同了,他们是浔阳江流域贩卖私盐的头目。自古盐铁是获利最多的行业,汉武帝之后历朝历代搞盐铁专营就是这个道理。而李氏二人偏不信邪,就是要贩卖私盐,就是要和官府对着干。干的是铤而走险的事业,赚的是成千上万的金银。就如同东南亚的毒枭一样——手段狠辣,胆识过人是他们的标签,这也正是李俊能够成就封王之事的根本原因。

二、藏锋敛锐,保存实力。

只有胆识和手段并不足以成功,还要懂得隐忍和收敛,防止别人的打压和嫉妒。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只有懂得保存实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我并不是说李俊怀有异心,上梁山也是有预谋之类的意思。而是指他有抱负,英明果决。他在揭阳三救宋江为他加入梁山并获得更高的地位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他也是诚心跟着宋江哥哥干,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宋江招安之后,特别是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他逐渐看透了局势,懂得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在征讨方腊之时,揭阳好汉损失惨重,张顺在涌金门战死,张横病死,李立战死,揭阳集团之中唯有李俊和他的爱将童威、童猛三人得以生还。可见,李俊懂得保存实力,不光如此,他还结识了费保、倪云、卜青、狄成等四位好汉。李俊见朝廷驱虎逐狼,宋江等梁山高层执迷不悟,也就逐渐有了脱身的想法。

等到征讨方腊结束,班师回朝途中,李俊装病,并留下童威、童猛二人。之后便与费保、倪云、卜青、狄成等四位好汉回合。召集当时一帮贩卖私盐的兄弟,造船出海,最后在暹罗(今泰国)当了国王。

关于他当上暹罗国王的经过,明末清初《水浒后传》中有详细的描写,在此不提。

那么在他当上暹罗国王之后,为什么没有将剩余的兄弟们接过去享福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尊重兄弟们自己的选择。纵观梁山好汉的结局,战死59,病死13,留在朝廷9,抗金2,出家5,毒死3,自缢2,其他15人或返乡,或出海,或隐居.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李俊的成就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尊重兄弟的选择也是一种成全。

二、可以共患难,难以共富贵。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我也就不多说了。

当然,这两点也是个人猜测,笔者也没看过《水浒后传》,据说当时李俊身边的兄弟都高官厚禄,待遇不差。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7

李俊,人称混江龙,上梁山后,在梁上大聚义时,位借三十六天罡星中,为梁山水军头领,在梁山招安前和招安后带领水军屡立战功,也是梁山众人中在征讨方腊后,得以生还的其中一人。

李俊在回京途中,向宋江称病请求留下童威、童猛照顾,宋江因为回京要赶时间,所以就留下童威和童猛两人,自己先带大军前进。

后来李俊和童家兄弟来到之前约定好的地方榆柳庄,找到费保等人,就出海而去,之后李俊混的也不错,做了一国国主。

那李俊做上国主后,为什么没有邀请其他梁山的幸存者去享福呢?

第一,李俊出海去了外国,当时和宋江说的是有病,后来李俊却去了外国,这本身就是一个欺骗,虽然李俊是没有恶意,但这也说明当时李俊不好意思和宋江直接说要离开。

同样,李俊做了国主后,同样也不好意思突然出现邀请其他人去的。

第二,人走茶凉,梁山之人虽然在一起时,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但一旦分开,就又会有新的朋友,之前的感情也会慢慢的变淡。

在梁山互相真心的朋友还是不多的,梁山也是存在派系关系的,不然为什么李俊只和童威、童猛离开。

第三,征讨方腊后,幸存的那些人,人各有志,比如李俊去了海外做了国主,有的去跟公孙胜修道了,有的告老还乡,有的回家重操旧业,有的还继续为朝廷效力,有经商的,也有出家的。

他们都是有自己喜欢的事,李俊做上国主固然是好,但对于有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也不差。

第四,李俊在海外为国主,而梁山幸存者却在宋朝,离得肯定不近,同时李俊后来能做上国主,也是需要时间的,到他坐上国主位置时,梁山幸存者就更少了。

所以李俊虽然做上国主,却没有邀请梁山幸存者去享福。

8

作为宋江的拥趸者,李俊是绝对意义上的支持招安的人士,曾是地方恶霸的他也向往着能洗白自己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做做,但“不幸”的是,李俊在太湖偶然遇到了费保四人组,从那时开始,李俊对招安的态度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梁山军征方腊并不顺利,不少兄弟由于实力不济或是先锋指挥不当纷纷惨死,而李俊与童家兄弟看上去还比较安全一点。在太湖三人与费保四人“情投意合”,七人结为兄弟,费保等人也为梁山军攻下苏州立了不小的功劳。宋江想留费保四人但四人不肯,李俊三人去送别,费保以酒款待,酒酣之时费保说了这么一番话:

李俊听完费保这番话,眼泪都出来了,是啊,如今奸臣当道,就算我等的忠心上苍可见,但圣上怕是在奸臣的谗言下难以体会我们的真心啊。细看八百里水泊,除了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童家兄弟外以及大义的宋公明哥哥外,好像也没有谁更值得留恋了。但李俊并非无情之人,在大战期间临阵脱逃不是他的性格,于是他允诺费保说剿灭方腊之后咱们兄弟七个一定再去他处逍遥自在去。

从这以后,李俊三人再没有当初征田虎打王庆那么激情澎湃了,最直接的,张顺要水路潜进涌金门这种明显的自杀式行为李俊都没有阻止,乌龙岭下童家兄弟发现了浙江四龙的伏击果断水遁而走,白白让阮小二和孟康送了性命…

是的,这三人在后期除了完成基本的任务外,他们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活下来。

方腊被剿除后,李俊在苏州诈病,留下童家兄弟照顾,此时宋江或许是知道李俊的用意的。在梁山大军回京之后,李俊三人就迫不及待的去找费保四人团聚,这七人伙同成百上千的喽啰打造船只踏上了寻找one picee的道路。或许那时的暹罗还是一片战火纷飞的荒地,而李俊也凭着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制霸泰国。

反过头想想,梁山上幸存的头领基本都和李俊没什么交集,何谈带他们一起享福呢?

有人本就是朝廷旧将,官复原职自然是再合适不过;有人家财万贯还存有余粮,原理纷争归隐山林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人生性潇洒,自然选择放浪形骸。而那些强行洗白非要留在朝廷的人,他们下场如何大家也都清楚。

至于李俊的称帝史,施公没有篇幅再为他单独撰写了,但后人根据施公的思路也把这个故事完美的补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水浒后传》,虽然没阻止金人入侵,虽然没阻止朝代更替,但最终李俊伙同梁山以及梁山的老朋友们一起创立了新的国度,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文/逻辑文史游

如果李俊水战不行,吹拉弹唱可以的话,那他也能在朝廷混出个结果来~

9

古诗有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梁山好汉里以龙为绰号的好汉不少,厉害的如入云龙公孙胜,次一些的像独角龙邹润。但这些龙都不沾水,也就不怎么名副其实。然而,这里面却有一个很特别的存在,那就是梁山水军头领排名第一的李俊,绰号混江龙,也是所有水军头领里绰号名字唯一带龙的。龙遇水则灵,是不是绰号就代表了他以后注定不凡呢。

这个李俊若说起来,还真是打小就有几分本事的。看看他干的事情,一个是艄公一个是贩卖私盐,绝对的贫苦出身,但他非但没有受压迫,反而成为揭阳岭三霸之一,没有点真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

李俊在揭阳称王称霸,虽然逍遥快活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地方,好在李俊是一个特别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当大名鼎鼎的宋江宋押司路过此地时,李俊的机会来了。甭管是巧合也好,设计也罢,反正李俊一下子两救宋江,这份恩情,宋江绝对忘不了。所以上梁山以后,李俊力压梁山元老阮氏三雄和水性极佳的张家兄弟,成为水军头领,此后李俊在梁山水战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李俊这人,早在揭阳岭跟张家兄弟就是结拜兄弟,而且他自己手下也有李立、童威、童猛三个小弟,在梁山绝对是水军一哥。但是除了这几个人还有宋江以外,李俊在梁山上还真不见得有多少至交好友。就连那同是一个地方出身的穆弘兄弟,估计因为出身不同吧,张家兄弟在揭阳岭就不怎么给穆弘面子,双方关系估计不咋地。至于阮家三兄弟,那是互相牵制的对手,本来就不熟。

不过跟随宋江以后,李俊作为水军老大,虽然没有打入梁山核心管理层,但也是次一级的高级管理人员,凭借他的精明老练,逐步也看出了一些什么。宋江接受招安以后,按照宋江原本的想法,估计是自己被朝廷封一个大官,各个兄弟也都有官职,到时候在朝廷里起码有一百零七个弟兄支持自己,但结果就是宋江拼死拼活征辽国,打王庆田虎以后,只得一个闲职,其他梁山好汉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捞不到实惠。我相信,这时候的李俊肯定会有想法了,再怎么打下去自己这些人也不会成名得利,搞不好还会有性命之忧。果然,宋江耐不住性子要求征讨方腊以后,梁山好汉再也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了,是真的会死人的。恰好这时候李俊遇到了费保四人,这四人也是水上强盗,跟李俊结拜,还帮他们打了一把方腊下面的方貌,宋江看了自然高兴,梁山死那么多人,来几个补充不错呀,但是费保等人坚决推辞。后来他们还跟李立说了一番自己想法:跟着打仗搞不好就要挂掉,就算最后赢了方腊,以后朝廷肯定也饶不了你们,倒不如找个好地方逍遥快活。李俊当即表示只要打赢方腊以后还活着,自己立马来找你们。可以说李俊之前并不是没有这么想过,只不过是借着费保的口说出来罢了。

后来果然李俊成了暹罗国王,李俊本来就精明能干,在梁山呆了那么久,经历过大小战斗和勾心斗角,自身见识本事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跑到一个化外之地建个国家的确不是难事。看看梁山好汉里那时候还剩下哪些,与他关系好的张家兄弟,李立都死掉了。其他人根本也谈不上那个交情啊,何况他们各有各的安排打算。比如宋江卢俊义这些大头领还是待在朝廷里的,关胜呼延灼本来就是朝廷将领回归本位,李应燕青那种也是有自己的出路。那些人都各有自己的生活,生也好死也罢,都轮不着李俊来操心了。

何况再看看,李俊是从太仓出发,一路扬帆起航赶到暹罗,这个距离就算今天坐船过去都很远,何况是古代,没个一年半载绝对到不了,没死在路上就不错了。到了那边肯定很难再重返中原了,中原的一切恩怨情仇跟他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想想看今天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在海外发了财,难道就要把国内的远方亲戚什么都接过去一起享福吗?显然没有这个义务。何况是李俊生活的那个年代,交通十分不便利,更加没必要了。

10

在《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在平定方腊之后,他假意称病,然后就带着童威和童猛等人前往海外。

之后在泰国地区打下了一片天地,当了暹罗国王,但他却没有将那些幸存的梁山兄弟接过去享福,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李俊在梁山中排名第二十六,而且已经在泰国当了国王,如果接了其他兄弟过去,让他如何自处

李俊在梁山中的地位并不高,只是排名第二十六。他本人虽然是水军头领,而且先后三次救过宋江性命,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利益。

在古代能以龙做称号的几乎没有几人,李俊号称混江龙,自然有他独有的本事,这样一个人肯定不愿意久居人下。

尤其是在李俊去泰国靠着自己的本事打下了一片天地,并开创一国,如果这时候昔日的老兄弟来了,他该如何安排梁山兄弟。

这些梁山兄弟并未给李俊立功,如果上来就给予官职,恐怕那些追随李俊的老臣都不愿意。如果不安排官职,这又是伤了昔日的兄弟感情。

特别是遇到梁山中坐前几位交椅的好汉,李俊难道还能把自己的国王之位让给他们不成?

故土难离

这些幸存的梁山好汉并不是都愿意流亡海外,当时古人都信奉落土归根,即使日子过得不如意,他们也不愿意远离故土。

而且这些幸存的梁山好汉过得还算不错,就比如呼延灼、关胜、柴进等人在宋朝的官职并不低。他们怎么可能舍得到手的荣华富贵,去泰国这样的化外之地。

因此说并不是所有幸存的梁山好汉都愿意离开中原,在他们眼里,去泰国可不是享福,而是受罪。

而且李俊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基业分给这些人,要知道他当时走的时候,也只是带了童威、童猛等几个小兄弟。他并不愿意带走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人,他要的是能跟着自己开创基业的臣子,而不是在自己之上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