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刘焉没那个能耐,他成不了罪魁祸首。

刘焉是“废史立牧”的始作俑者,但作为一项政策是有利有弊的。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如何掌控。

不能就此把东汉分裂归为这一政策,也不能归罪于刘焉。

我无意为刘焉辩护,反而认为刘焉不够格。

他没有资格上升到罪魁祸首这个层次。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后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

01

“废史立牧”的由来

汉末天下大乱,刘焉为了避祸,想求一安身之所,去做地方官吏。

刘焉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就请求朝廷安排去益州任职。

同时,刘焉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位在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军政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

朝廷同意了这一建议,并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全权处理益州军政大事。

刘焉到任之后,截断交通,斩杀使者,基本断绝了与朝廷的往来。

在州牧任上,刘焉基本不受朝廷的控制,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其他州郡如法炮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

02

军阀割据的真正缘由

表面看来,汉末割据的局面,似乎是起源于刘焉这一建议,但仔细分析一下就没有这么简单。

刘焉提出这一建议,是在中平五年(188年)。

此时,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已经基本被镇压下去了。

但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由于朝廷没有足够的能力出兵,就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人马,组织对抗起义军。

州郡各级大员趁机集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军阀。

不管有没有州牧这一说,有没有朝廷的授权,地方主政官吏,都开始各自为政,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啦。

从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情况来看,起兵的大多是刺史、郡守,而州牧很少。如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当时还是刺史)等都没有起兵。

讨伐董卓失败以后,各路诸侯回到自己的地盘,彻底摆脱了朝廷的管控,打乱了固有的官吏秩序。

至此,已经没有了地方官吏职责的分工,谁掌握了军队谁就说了算,已经分不出刺史、郡守还是州牧啦。

攻占一个地方后,自行任命官吏,最多就是上个表形式上举荐一下,不管朝廷是否认可就上任啦。

有的干脆连上表举荐这道手续也省了。

比如刘备,曹操任命为镇东将军、豫州牧,却命刘备去徐州打吕布,屯兵小沛。

刘备与曹操翻脸后,辗转到荆州投奔刘表,被派往新野驻军。

三顾茅庐时,刘备还自报家门是镇东将军、豫州牧。

你是很有权,但你说了有人听才是。

这多少还有朝廷任命的背景。

袁术任命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可没几天朝廷任命的太守也到了。还好二人没打起来。

究其原因,朝廷官僚体系的混乱,不是由“废史立牧”导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央朝廷失去了权威,无力控制地方。

不管是否有州牧的设立,都是一样的结局。

03

“废史立牧”并非一无是处

刘焉、刘表、刘虞,都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到地方任方面大员的。

刘焉很快就控制了益州混乱的局面;

刘表单骑赴任也掌控了荆州;

刘虞在幽州牧上也很有作为。

尽管刘焉、刘表有自立为帝的打算,但刘虞也坚定地拒绝了袁绍的诱惑。

政策是一样的,关键还是朝廷任命的人员是否得力,是否忠于朝廷。

如果中央朝廷有一定的权威,采用这个策略,先稳定住局势,然后再慢慢恢复官僚秩序,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尝试。

董卓之后,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啦。

不必说去控制地方,就自己的生存都成了最大的问题。

总而言之,导致三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桓灵二帝的荒淫无道,致使中央朝政权威的丧失,是罪魁祸首。

至于“废史立牧”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但在中央政权已经失控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灶中添了一把柴,火上加了一点油而已,绝对称不上是罪魁祸首。

刘焉还没那个本事,无论是其策略还是其本身,都不够格作为罪魁祸首。

最佳贡献者
2

东汉分裂为三国的罪魁祸首是袁绍,如果不是袁绍建议何进杀尽所有的宦官,那么何进也不会死,何进不死,那么东汉朝廷就不会分裂,同时董卓也不敢进京,那样以何进为首的大将军依然会掌控东汉朝廷,而地方上的势力也不敢不听从何进为首朝廷。

而这一切与刘焉没什么关系,刘焉的能耐远远不是东汉分裂为三国的首要原因,只是一个有一些影响的决定而已,那么刘焉干了什么?



刘焉向汉灵帝建立设置州牧来代替刺史,作为郡守和刺史的上级,掌管一州的行政及军事,是一州之主,而刘焉之所以提这个建议,完全是为了自已的野心。

州牧一职是在王莽时期设置的,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汉都实行的是刺史制度,刺史是监察官,代表皇帝出刺地方,监察百官。东汉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刺史监察区,也称为十三州,刺史的作用就是监管地方的郡守和郡尉,并没有行政权,而且刺史的位低权重,相当于今天检察院一样。



汉承秦制,两汉实行的是郡国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地方的行政长官是郡守,通过让刺史监察,形成权力的制衡,刺史与郡守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而州牧不同,州牧是行政和军事一把抓的长官,又是刺史和郡守的上级,权力极大,东汉将整个天下分为十三州,原则上整个天下只能有十三个州牧。

到了汉末,刘焉怀着个人目的向汉灵帝建议设州牧管理地方上的一州,任命受朝廷信任的官员去地方担任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刘焉就被任命为首批三个州牧中的益州牧,另两人分别是幽州牧刘虞和豫州牧黄琬。



刘焉只是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而已,怎么能认为分裂三国的罪魁祸首是刘焉呢?当时的皇帝汉灵帝如果不同意,刘焉的建议一点用途也没有,关健是汉灵帝还同意了,并任命了三个州牧,然后第二年就去世,在汉灵帝手上仅任命了三个州牧而已,而刘焉就是其中之一的益州牧。

即使没有刘焉建议恢复州牧之职,天下照样会分裂成三国。



因为根本原因是东汉的统治已经腐蚀,桓、灵二帝昏庸无能,而东汉末年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十常侍)的大火拼造成了中央朝廷的权力被削弱,甚至名存实亡 ,中央朝廷轻易被董卓控制,由于中央朝廷失去的号召地方政府的实力,所以整个天下分裂成无数个小势力,这些小势力经过多年的兼并和统一战争,逐渐形成三国

而这一切与刘焉毫无关系。



看看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就知道刘焉的建议毫无用途,董卓乱政后,关东诸侯推荐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这些人分别是: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看看,基本上都是太守和刺史,还有一个郡国的国相,而唯一的一个州牧还是董卓封的冀州牧韩馥,换句话说,东汉末年的大分裂,地方上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太守与刺史,刘焉所建议的州牧,实际上没有成气候。



但是刘焉的建议在乱世中也有一点作用,就是地方上的这些太守与刺史在不断的兼并过程中靠着自身强大的实力自立为州牧,或者能过控制汉献帝的权臣,如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等人,分封的州牧,让州牧成为地方实际的领导者,取代了太守与刺史,同时成为了太守与刺史的上司。

3

刘焉确实有不小的责任。

东汉制度,州刺史为监察官,权力很小,地位很低(与县令同级,600石)。而当时的郡守国相都是2000石,所以州刺史平常很难有什么作为。

184年黄巾暴动发生后,由于州刺史位卑言轻,郡守有地域限制,所以突然爆发的黄巾军非常容易地就摧毁了地方政权,冀徐青兖闹腾得很厉害,汉灵帝被迫对世家与清流妥协,共同对付敌人。

暴动被联合镇压后,刘焉调任宗正,面对中央政局暗流汹涌,边军蠢蠢欲动,外戚即将与宦官决战,世家必然渔翁得利的局面,刘焉急切想脱离首都这个是非之地。

188年,刘焉建言汉灵帝说:现在地方豪强四起,黄巾余党不绝,中央处置应对非常困难,究其原因就是刺史位卑言轻,无法统御各州安定四方。

刘焉建议正式恢复设置牧伯,以重臣宗室领州政,弹压郡国,厘清吏治,以安社稷。自己则请求去交州任牧伯。

刘焉是想避祸,可汉灵帝非常感动,因为交州当时是鸟不拉屎的瘴疠之地。

随后,侍中董扶偶然对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那也确实是有天子气啊,可惜便宜了刘备),刘焉就急忙改请益州牧。

汉灵帝同时安排黄埔嵩任冀州牧,黄琬为豫州牧,相当认可了刘焉的建议。

刘焉到任后,利用东州集团逐步清理益州本地官员,派张鲁割据汉中拦截中央使者,最终形成益州的半独立王国。

所以,刘焉提议牧伯,搞出不向中央缴纳税金的独立王国,是东汉地方割据之始,远早于诸侯讨伐董卓。

194年,刘焉病死,临终将州牧职务传给儿子刘璋,开了第二个恶例。没得到中央政权任命就擅自世袭州牧官职。

4

刘焉不但不应该为天下动乱负责,相反,历史还应该给他颁一个勋章。

188年,各地动乱不止。刘焉上奏:现在刺史的威权不够,而且有些人根本就是尸位素餐,所以动乱怎么都摆不平。不如改置牧伯,选重臣坐镇!

后来,许多史学家都把“天下分裂”的锅归因于这条建议,认为这是天下祸乱之首。

其实,这个锅,刘焉真背不起。

天下动乱跟设州牧关系不大

许多人认为:刘焉的建议,使州牧坐大,这些州牧既掌兵权又掌民事,俨然成了诸侯,所以,天下分裂了。

这个说法,有点想当然了。

我们看看汉末乱世的那些积极分子。

董卓,在祸乱天下前,刚被任命为并州牧,但他都压根没去上任,用来祸乱天下的,是他作为凉州刺史的军力。

十八路诸侯呢?袁绍是渤海太守、袁术是后将军,曹操是典军校尉,孙坚是长沙太守···

十八路诸侯,只有冀州牧韩馥是州牧,可他当时基本算是打酱油的。

这说明:如果州牧不去掌握权力,军事权力也早已经下移到了太守、郡守们手里,天下动乱已经不可避免!

设置州牧,造福了一些地区的民众

相反,州牧控制住形势的区域,不但没有祸乱天下,反而保住了一方平安。

荆州、益州,都在天下大乱中,基本保持安定,不但本地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还接纳了大量的流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焉、刘表入主之前,当地的形势比其他地方更为混乱。

刘焉一开始连益州都进不去,只能在荆州东界待着;后来即使入主益州,仍然要平定各种叛乱。

刘表则是单骑入荆州,在蒯、蔡等人的帮助下,设计杀害当地土豪、首领,才逐渐稳定形势。

可以说,若没有刘表、刘焉,荆州、益州的动乱可能会更大!

以刘表为例。刘表在任时,荆州先后遭到袁术、孙坚、张济等人的攻击。

如果刘表也是孔融、孔伷这样的人物,恐怕荆州已归袁术,那么,荆州可能难免像淮南一样,被袁术破坏得民不聊生!

刘焉的建议,是防止天下分裂的尝试

汉末,起义军多地暴动,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州郡地方官拥兵自重,天下离心力已经很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焉的建议是:加强对地方军的领导。

当年,东汉立国者刘秀曾在昆阳大战中以少胜多,上演了战争奇迹。因此,刘秀一直认为:兵在精不在多。

因此,东汉建立后,刘秀开始裁减地方军。

刘秀罢材官、骑士及都试之役。

如此,地方军不但大量被裁减,而且没有都试,训练水平不高。

同时,刘秀罢了郡国都尉(地方上主管军事的长官)。

如此,地方军队由太守、郡守等人都有管辖权,从属关系紊乱。

刘秀的企图:强大的中央军+少量地方军,足以维持天下稳定。

但时过境迁,中央军已经腐化(何进时期,中央军战斗力已大幅衰减),而地方豪强、义军四起,维稳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面是羸弱、分裂的地方军,一面是豪强、起义军等地方势力的兴起。

刘焉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以州牧加强对地方军政的统一管理,正是为了防止分裂!

因此,并不是刘焉建议设州牧才导致了分裂,而是先有了分裂之像,才企图以州牧来加强领导!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势使然,不必非要找人来背锅。

而刘焉、刘表等人,诚非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但作为地方官,保境安民,也算不负苍生了。

5

说实话,汉末分裂刘焉可以说只原因之一,但是也就仅仅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着许多的因素都对于汉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刘焉仅仅是影响这个结局的原因之一。不能把锅全都甩给他,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那些原因导致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

首先就是皇帝汉灵帝的锅,要说这汉灵帝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模板。

安于享乐又好美色,整天在宫廷之内时夜夜笙歌,他这么玩要是到了明朝完全是不打紧。毕竟明朝末年皇权软弱。崇祯皇帝当了十几年木匠皇帝,愣是靠内阁制度撑了十几年。但是这个汉灵帝所处的年代可是汉朝,汉朝的天子要是说不作为。那事情可就大了,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世家大族靠着或是明买或是抢夺的手段,直接把那群贫下中农给逼得破产了。要知道这农民没了地,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恰巧又是这个时候,张角三兄弟揭竿而起,直接把农民起义这把大火烧塌了大汉的半边天。

用一句话说那就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这黄巾军可都不是顺民,不靠生产来养活自己。玩的是流匪那个套路,走到哪抢到哪吃到哪。直接开始滚雪球越滚越大,这汉灵帝没办法,再不出招就直接被灭了。后来就下令各地自己招募士兵,抵抗黄巾军。

这命令可以说是汉朝祸患的开始,要知道刘备,曹操,孙坚等人都是靠打黄巾军起的家。这命令一下来,各地的黄巾军是被揍得节节败退。毕竟黄巾军这群人就是一群老农民,要是真遇见能打仗,懂兵法的豪杰他们就是一群弱鸡,而且黄巾军不从事生产,兵器和粮草后勤运输能力低下,官职混乱,最后也难免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凉了,像是最早的陈胜吴广,到后来的张角三兄弟,以至于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最后值得落得一个失败身死的无奈下场。

其次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争斗。

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党争,不过这东汉末年的党政,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最后群雄逐鹿的局面。这黄巾军灭了,可是世家大族的兵权也收不回来了。汉灵帝虽然朝政不理会,只喜欢玩乐。但是政治手段非常高明,直接竖起来两个人,张让和何进这俩人。帮助他统治天下,张让为宦官近侍,而何进是外戚。

皇帝亲近张让,世家大族亲近何进。后来袁绍就劝何进大权独揽,去弄死张让,结果何进走漏了风声被张让给反杀了。要是说啊这何进也是个猪队友,按理来说他当时掌握洛阳的大部分军权,二话不说直接莽就完了。

结果非得进宫见自己的妹妹,直接让张让给砍了。在后来,占据西凉的董卓趁机进军关中,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因为太残暴,大家都不认账,结果十几路诸侯就直接莽进关去。演义写是十八路,其实没那么多,正史大概十四五路还是有的。

最后就是刘焉了,他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这个提出了一个建议,叫做“废史立牧”。

意思就是把刺史太守的权利收回来,交到汉室宗亲当中,把这些人分封为州牧,直接总领各州的大权。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分封制度,直接给各地诸侯军政大权一手抓带来了很好的机会。而在这其中

显然刘焉也是受益人之一。

要说这刘焉也是个狠人,他是张鲁的上司,也是刘璋的父亲。当年他自己趁着中原大乱,在益州立住了脚。直接成为一方豪强,使得益州进入半独立状态。后来他派张鲁去夺取汉中,结果直接谁知道张鲁是个反骨仔,直接反叛。自此以后刘张二家就成了仇人。

要说这刘焉,大家对他的评价还真的是一般。陈寿:陈寿: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

其实刘焉治理地方水平一般,他手下的军队曾经发生过骚扰百姓的事情,而刘璋显然继承了他父亲的缺点。也就难怪刘备入川的时候,百姓都在欢迎他了。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6

说刘焉是导致东汉分裂的罪魁祸首,这一点毛病都没有。刘焉这个汉室宗亲,虽然早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确实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在东汉末年,朝廷大权旁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汉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废史立牧”。所谓“废史立牧”就是指,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汉廷采纳了刘焉的建议,但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所谓的州牧都成了汉廷一个个尾大不掉的祸患。这完全可以说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刘焉。

很多人对于东汉末年早期割据军阀刘焉不是很熟悉。但事实上刘焉此人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凭借着汉室宗亲这一身份,刘焉的仕途走的也是相当的坦荡。早年间刘焉在州郡任职,并且被赋予了郎中之职。当然了,这一切也都离不开他的老师祝恬的相助。后来也因为祝恬去世,刘焉没了靠山,所以也就罢官去职,重新归于民间了。之后的刘焉一直在教书育人,后来刘焉名气越来越大,所以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中平五年,刘焉看到汉灵帝治下民不聊生,朝廷内部外戚和宦官斗的不可开交,所以刘焉也起了不臣之心,这时候刘焉对朝廷提出了“废史立牧”制度。而刘焉也借此向朝廷请命成为一方州牧。原本刘焉想求一个交州牧远离中原纷争当一个土皇帝。但当时刘焉听到占卜家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所以刘焉向朝廷请命为益州牧。好巧不巧,当时的益州刺使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朝廷也在想整治郤俭。所以也就答应了刘焉的请求,并要求刘焉逮捕郗俭,整饬吏治。刘焉知道郤俭势大,所以并没有着急前往益州,而是等郤俭被黄巾军杀死后,益州内部争权夺利开始后,才在益州从事贾龙的欢迎了入主益州。之后刘焉开始大肆收拢人心,稳固自己在益州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刘焉占据益州之后,刘焉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并且进攻汉中,占据汉中之地。刘焉本想借此机会切断和朝廷的联系要道称王称霸。但张鲁本身的野心也不小,他再占据了汉中后,杀死了刘焉的臣属、独占了汉中之地。刘焉张鲁开始交恶。在此之后刘焉也借口张鲁作乱所以彻底关闭了和川外的沟通交流,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国。董卓作乱,关东联军讨董之时,刘焉都明确拒绝出兵,其心昭然若揭。初平二年,刘焉更是起了叛逆称帝之心,但被荆州牧刘表举报后,刘焉也就焉息旗鼓了。但其自立之心一直没有改变。此时的益州已经只知有刘焉而不知有汉室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7

蜀汉建国于益州,益州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四川、重庆和云贵以及陕西的一部分,是当时天下面积最大的一个州。

在刘备之前,益州的主人是刘璋,此人以懦弱无能著称,最后终于丢掉了父亲传给他的家业。

说起刘璋的爸爸刘焉,这可是一位可以名垂青史的人物。有人甚至说:刘焉当年给皇帝提的一个建议,不仅让东汉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还彻底改变了此后四百年的历史!

历史果真如此吗?下面,让我们从东汉时期的“州牧制”,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刺史制到州牧制

故事要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说起。汉武帝时期,西汉朝廷发明了刺史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刺史部。

所谓的刺史部,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监察委,是当时负责监察全国各级地方官员的机构。

刺史最初虽然级别不高,但职责重大,他们代表皇帝直接督查百官,是汉武帝加强集权的产物。

而后,随着历史发展,刺史的级别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此间,刺史曾经改名为州牧,后来又改回到刺史,几经更迭,直到东汉初年,才又定格为刺史。

刺史权增强的一个显著信号是:在最早的监察职能基础上,新增加了军事、行政等职能,俨然成为了封疆大吏。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应付各地的盗贼,他不仅改回了州牧,还把各种将军名号赋予各地的州牧们,让他们领兵为其平叛。

这样一来,州牧更成为集军政于一体的地方实权人物了。

汉光武帝刘秀称帝以后,各地仍然有不少割据势力,为了消灭他们,刘秀也让许多武将担任地方上的州牧,这与王莽的做法如出一辙。

当然,当东汉进入稳定发展期以后,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就把这种战争时期的特殊政策废除,恢复了原来的刺史制度。而且,刺史是负责监察,不再兼任军事、行政长官。

但东汉王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开低走”。没落皇族出身的刘秀,拥有着许多后世帝王们无法复制的“神迹”,但他的继任者们却一代不如一代。

经过了4代以后,东汉陷入到了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交替出现的死循环,其朝政日益黑暗,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而黄巾之乱的爆发,也从根本上让已经消失的州牧制度重新“满血复活”。

二、刘焉与州牧制度

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之乱,其主力张角三兄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东汉官军所扑灭,但随之带来的后患却是无穷的。

各地烽烟四起,黄巾余党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而各地方官军却因为势力分散,缺乏统一指挥,屡战屡败,这让汉灵帝很是头疼。

公元188年,作为皇族的太常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后汉书》)

在刘焉看来,当时朝廷派到各地的刺史品级低、权力又小,根本无法统一指挥各州县平乱、帮助朝廷分忧,还不如改为原来的州牧制,另派遣朝廷重臣担任各州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坐镇一方平定黄巾军。

汉灵帝接受了刘焉的建议,于是就派当时他所信任的刘焉、黄琬、刘虞等人分别担任了几个大州的州牧。

刘焉提出恢复州牧制,听起来是在为汉灵帝分忧,但其实是暗藏着自己的私心。

作为当时的国之重臣,刘焉已经意识到了东汉大厦将倾,如果此时不早作打算,为自己谋取出路,更待何时。

有史料记载,曾有谋士建议刘焉说:“京都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所以,刘焉是早就瞄准了益州这块风水宝地的。

果然,刘焉一到益州,就利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听命于他的官吏系统;他甚至还仿照皇帝为自己高配了车盖服饰,俨然就是益州的土皇帝。

在他病死后,其子刘璋即位成为益州牧,益州也成为他们家的私人产业。

从公元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议恢复州牧制开始,一直到公元214年其子刘璋向刘备投降,刘焉父子一共统治益州长达20余年。益州因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全成了这对父子的独立王国。

三、州牧制度的恶劣影响

刘焉力劝汉灵帝恢复州牧制度,自己却开了割据一方的先河,其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董卓之乱以后,随着皇权威信扫地,各地的军事力量纷纷跃跃欲试、割据一方,不再服从东汉朝廷的号令,而他们在形式上也纷纷采取了自立为“州牧”的方式。

比如,割据辽东的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袁绍从韩馥手中夺了冀州,自封为“冀州牧”;曹操先是自领“兖州牧”,攻灭袁绍后,又自领了“冀州牧”;西凉马超割据一方,自称“并州牧”。

东汉末年的史学家荀悦,就曾这样评价当时的州牧制度:

在荀悦看来,这些州牧哪里还是什么为国分忧的封疆大吏?他们完全就是战国时代各霸一方的诸侯国。

进入三国时代以后,由于各国进入到了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州牧、刺史这些官职再度回归到了它的本质,不再有割据一方的可能。

不过,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州牧的历史笑话,那就是“遥领制度”。

比如说蜀国虽然只有益州这区区一州,但朝廷里却有凉州牧、冀州牧、兖州牧、并州牧等一堆州牧或者刺史。地盘还不在自己手中,但官已经封出去了,这就是“遥领”。

到了西晋末年和东晋,由于皇室内部以及世族豪门纷争不断,州牧制度再次复活。

先是掌握各地兵权的司马诸王,纷纷自领各州州牧,实行割据,掀起了“八王之乱”。

再是西晋灭亡、东晋南渡以后,掌握了朝廷实权的大家族们,也纷纷以自领某个州牧为权力的象征。

比如东晋后期,“自领扬州牧”往往是一个大臣权倾朝野的标志。因为当时东晋的国都在建康(今南京),这里同时也是扬州的治所。扬州同时也是当时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掌握了扬州,当然有利于控制天下。

而且,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君主,也都是先称“扬州牧”再行篡位的。“州牧”在此时,俨然成为篡权者的代名词。

虽然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这个打开“潘多拉盒子”的家伙,就是当年不怀好意的刘焉呐!

8

刘焉所提出的"废史立牧"的政策未尝不是为了顺应时局,东汉政府在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西方有凉州豪强联合羌胡部落举兵反叛,军势威胁关中。北方则有鲜卑、乌桓虎视眈眈。国内各地又接连不断爆发农民起义。中央的兵力较少,而且分身乏术,根本无法做到四处补窟窿。所以朝廷只能选择放权,让地方官员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帮助朝廷渡过难关,"废史立牧"的政策便应运而生。

所谓"废史立牧"指得是废除部分地区的刺史,改用州牧来统领一州。刺史在汉代仅仅只是用来监察各郡的官职,本质上并没有行政权力与军事权力。只不过东汉中期以来刺史侵权严重,逐渐攫取到了政治上的权力,实际成为了一州的行政长官。然而这只是刺史通过侵权所得,并非制度规定中可以正当拥有的权力。而且,即使刺史拥有了行政权力,却还没有太多军事上的权力。州牧则不同,州牧不仅仅可以正当行驶统治权力,而且可以合法拥有军队、监督一州的军事。


汉末的战局紧迫,朝廷需要地方官员既行政,又掌军,刺史显然已不符合需求,所以汉灵帝决定废除部分局势紧张的州的刺史,改立州牧。汉灵帝前后设置出了幽州牧、益州牧、豫州牧、并州牧。幽、并是东汉的北疆,设牧是为了防范鲜卑、乌桓乘虚而入。益、豫是当时内地最为混乱的两个州,设牧是为了平定益、豫二州的民众作乱。

由此来看设立州牧对朝廷来说是有正面的作用的,把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视为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则是十分武断的,因为天下大乱与设置州牧的关系并不大。东汉之所以出现各地乱象频生的情况,第一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第二是因为连续的自然灾害导致百姓难以生存下去。而军阀们利用这一点,拥众反叛朝廷。即使朝廷不设置州牧,东汉社会依然会因为战争而走向崩塌,怎么能说"废史立牧"反倒成了"罪魁祸首"呢?



关东群雄反董是朝廷势微、群雄割据的标志性事件,然而联军中位至州牧的仅仅只有刘虞、韩馥二人。刘虞在联军中并没有什么强权,反而还被麾下的将军公孙瓒处处掣肘。至于韩馥,则被渤海太守袁绍所架空。由此来看,州牧在反董战争中也没有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更加谈不上州牧是"罪魁祸首"了。

9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此言非也。你也太看得起刘焉了。刘焉何许人也?东汉末年的益州牧。之所以有人会认为刘焉是东汉分裂成三国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因为刘焉曾提出以宗室、重臣为州牧代替刺史控制地方州郡,给了地方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导致了东汉末年各地军阀林立。

其实我想说的是,刘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单是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就直接认定他是罪魁祸首,这就有些武断了。没错,他提出这个主张,是带有自己的私心,想找个州郡避开中央的政治斗争。但刘焉此人,并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成为东汉末年分裂的罪魁祸首。

那么谁应该才是呢?吾以为应该是董卓这厮。

正是因为董卓的入京,从而让中央朝廷的局面乱成一团糟,而正给了那些有野心想要割据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从此以后,中央下达的命令政策出不了洛阳,纲常全然失去。

如果说董卓的入京,是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这还算具有合法性。不过董卓之后却下了一步臭棋:擅行废立之事。无故将少帝刘辩废掉,立刘协为帝。因为这件事,杀了一大批反对他的人,这是违背人臣的行为,用现在话来说,是不正义、不合法的。

如此,在东汉末年,董卓操控的中央政府已经不再是合法的政府了,既然不是合法政府,所以地方上的州牧不仅不鸟他,反而开始举兵讨伐他。试想,原来维系汉朝的秩序被破坏,分裂也是在所难免的事了。

简单点来说,董卓的废立之举,让大家认为以后不管反还是不反,只要有兵,你就能把东汉的皇帝抓在手上,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就立谁!而董卓虽然有兵,但他的行为并没有让天下人信服,再加上他又摧毁了朝廷的影响力和合法性,自然就让那些野心家群起围攻。然后,天下大乱也就能够被预见的了。

有枪才是草头王,这话一点都不过时。

10

都别抢,我来答。

要说三国割据的局面是刘焉造成的肯定也不公平,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焉推动和加速了东汉朝廷的瓦解和军阀割据的进程。这都是因为刘焉的一条建议导致的结果。

不过,即便刘焉不说,按照当时东汉朝廷的腐败程度,军阀割据只是早晚的事情,即便这个刘焉不出现,也会出现那个刘焉,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就像后来唐朝藩镇割据,朱温先站出来当出头鸟把皇帝逼迫退位。

即便朱温不这么做,后面也会出现什么李温,杨温。

那么当时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什么损招呢?就是提高州牧的地位和权力,让这些封疆大吏去管理地方,保卫朝廷。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三国志·刘二牧传》

在此之前,刺史和太守才是州郡的最高长官,但刺史和太守属于平级,谁也制衡不了谁。刘焉就建议汉灵帝提高州牧的地位,由他来管辖郡守,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当时刘焉打的算盘是因为汉灵帝的统治越来越昏庸,刘焉想谋求一块土地自保,他是汉室宗亲,自然是有话语权的。最初,他的打算是当交趾去当州牧。

交趾大概属于今天的广西、云南、海南全境已经越南北部地区,刘焉这个算盘打的好,远离陷入战乱的中原,正好可以自保。不过,侍中董扶私却告诉他,益州(四川)这个地方好,让他到益州去。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三国志·刘二牧传》

刘焉一听天子两个字,顿时眼睛亮了。于是劝说汉灵帝把自己封为益州州牧,得到汉灵帝的允许,这就走马上任了,“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

按理来说,仅仅只是刘焉一个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但偏偏汉灵帝大规模采用这个办法,这就是“废史立牧”,当时东汉一共有十三个州,分别是: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为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一个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由于汉灵帝时期刺史和太守们相互勾结,贪污成风,汉灵帝的初衷原本是限制刺史和太守,让州牧统管地方政务。初衷是好的,但是真正实施以后却坏事了,大权独揽的州牧的不仅管地方经济,还管地方军事。

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因此造成后期各州的州牧直接不听朝廷的,因此可以说,当时刘焉为了一己之私,却加速了东汉瓦解的速度。

但是如果把锅甩在刘焉的身上肯定也是不对的。

因为此时的东汉早已是腐朽不堪,黄巾起义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实力,灭亡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刘焉不过是推了一把。到了益州以后的刘焉犹如龙游大海,彻底得到了解放,在益州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号称“东州兵”。

另一方面在私底下制作天子銮驾,准备为将来称帝做准备。荆州牧刘表得知消息以后,于是参了他一本,但是这时候是汉献帝在位,董卓专权,各方都在忙于壮大实力,所以也没人能够管得了刘焉,益州基本上属于半独立状态。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三国志·刘二牧传》

实际上,说刘焉是酿造军阀割据的罪魁祸首,不如直接说他是最早一批割据称雄的势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