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造反时,有八个兄弟不在了。这八个兄弟分别是:大哥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八弟潭王朱梓、九弟赵王朱杞、十弟鲁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和老幺朱楠。(赵王朱杞和朱楠都是幼年夭折)


除掉去世的八个人和朱棣本人外,剩下的十七位藩王对靖难之役的政治立场,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被废黜,暗中支持朱棣(4人)。

这一类有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

建文帝继位后实行削藩,三个顾命大臣之一的齐泰建议他先削老四燕王朱棣,理由是秦王和晋王都病死了,朱棣是事实上的藩王老大,应该擒贼先擒王。

然而,齐泰的建议却遭到了另外两个顾命大臣黄子澄和方孝儒的反对。这两个二货给出的理由是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拿实力较弱的藩王开刀。于是老五,朱棣的同母的亲弟弟周王朱橚就当了倒霉蛋,替朱棣挡了枪。

周王被削爵后,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也一并被削。其中湘王朱柏很有骨气,自焚身亡,其余的四位藩王全部被建文帝流放。

朱棣起兵后,一路南下,朱允炆害怕朱棣来个千里突袭,救出被流放的兄弟们,便在靖难之役开始后,把这些已废黜的藩王又抓回了南京等地,分别软禁。一直到朱棣靖难成功后,这哥几位才又重新恢复了王爵。

所以,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应该支持朱棣的。毕竟朱棣不成事,他们一辈子都没出头之日。不过他们都以戴罪之身软禁,只能在内心里暗自给朱棣加油了。

第二类——被迫支持朱棣。(1人)

这个人就是宁王朱权

朱棣靖难时,建文帝下诏给宁王、谷王还有辽王,也就是离朱棣最近的三个藩王,令他们三人到南京勤王。辽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宁王没有去,公开抗旨了。

他想坐观其成,让朱棣和建文帝打的两败俱伤了,他再出来下山摘桃子。

建文帝闻之大怒,口谕要“坐削三护卫”,惩戒宁王。也就是要惩罚宁王抗旨之罪。然而宁王仍然不为所动。他就是吃准了朱棣这块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会跟他计较太多。

朱棣见宁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为强,跑去大宁把宁王的兵权夺了。

宁王前脚抗旨不尊,后脚被朱棣架空,两头都没捞到好,失去了利用价值。最后只有被迫支持朱棣(支持朱棣才有活路),公开支持朱棣靖难。

第三类——公开支持建文帝。(2人)

公开支持建文帝的藩王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辽王朱植原本驻守广宁,朱棣造反后攻占了山海关,切断了辽东和关内的连接。建文帝担心朱植会支持朱棣,就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没有支持朱棣,而是服从朝廷的命令,从海路去到了南京,封地也被建文帝改在了湖广的荆州。

此后,朱植没掺和靖难之役。

朱棣夺得帝位后,埋怨朱植在靖难之变时不支持自己,所以非常不喜欢他。永乐十年削其护卫,只留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等于是把他冷藏了。

不过朱棣也没废他的爵位。辽王一脉后来传承了九代,至隆庆二年因得罪了张居正,才被废藩除国。

谷王朱橞是个奇葩,典型的骑墙派。他的封地在现在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和怀来,离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后,朱橞明确表示了反对朱棣。命人将宣化城门堵死,防备朱棣偷袭。而他自己则带三千人马以勤王救驾的名义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后,眼见建文帝大势已去,谷王朱橞和纨绔子弟李景隆一起开门迎降,又成了拥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过了十五年,这厮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发谋反,被朱棣削爵为民,终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废除。

这里顺带说一句,从建文帝先后废周王、齐王等藩王来看,朱棣其实是给辽王、谷王这些小弟弟们挡了枪。因为看地图上的分封区域就可以看出,朱棣被扳倒后,下一个要废的肯定是宁王、谷王、辽王。(晋王和鲁王因为传到了第二代,所以不会先动他们)



第四类——中立派,选择坐观兄侄血拼,谁都不支持。(10人)

这一类有十个人,分别是六弟楚王朱桢、十一弟蜀王朱椿、 十四弟肃王朱楧、十六弟庆王朱栴、二十弟韩王朱松、二十一弟沈王朱模、二十二安王朱楹、二三弟唐王朱桱、二十四弟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弟伊王朱?

楚王朱桢典型的酱油男,他坐镇武昌,手握重兵,既不支持朱棣,也不支持建文帝。朱棣继位后,任命他为宗人府宗正一职,名义上成为朱家的大族长。从这个任命来看,朱棣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蜀王朱椿在历史上是一个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的人。朱允炆削藩时抓不到他的把柄,没有为难他。靖难之役时,朱椿替朝廷守卫西南大门,注重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维护了明朝的领土完整。(这才是一个藩王应该有的样子)

后来,朱棣认可了朱椿的成绩,对他也是非常的礼遇。尤其是朱椿告发谷王朱橞后,朱棣对他更信任了。

肃王朱楧年纪很小,他虽然是太祖之子,但只比建文帝大一岁。靖难之役时,朱楧没什么主见,选择作壁上观,谁都不支持,猫在藩国打酱油。

庆王朱栴年纪更小,他比朱允炆还小一岁多。朱棣靖难时,他在封地宁夏打酱油。(基本上边远山区的藩王都在打酱油)

顺带一说,庆王很能活,他历经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是六朝元老级级的藩王。

韩王朱松的封国本来在辽东,由于因为他年纪很小(比建文帝小四岁),一直没有到辽东那个苦寒之地就藩,靖难时留在南京。

既然是在南京,那就不用多说了,肯定是被建文帝严加看管的了。

剩下的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靖难前有王号,但是没有封地,都留在了南京。他们都跟韩王朱松一样是被实质软禁的酱油男。

总的来说,十个中立派藩王中,有四个有藩国的,剩下的六个都在南京被监视。如果再加上当时在南京的谷王、吴王(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靖江王朱赞仪。南京当时的藩王数量有九个人。

另外,还有三个藩王没提到。分别是第二代秦王朱尚炳、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第二代鲁王朱肇辉。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都暗中支持建文帝,所以朱棣继位后,把这两个侄子都修理了一顿。

朱棣先是修理了朱济熺,于永乐十二年下诏革去了他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陵。接着派人把朱尚炳家里的属官逮了,警告朱尚炳小心一点,朱尚炳吓得要死,亲自到南京向他四叔谢罪,才没被废黜。

二代鲁王朱肇辉年纪很小,靖难时,朱肇辉只有十岁,因其年幼,建文帝没有动他。朱棣继位后,也很关心他的成长。鲁王一脉后来传承了十二代,一直传到1654年末代鲁王朱以海病死才断绝。

总体而言,靖难之役时,朱棣的兄弟们大多都选择了作壁上观,谁都不帮。毕竟给建文帝当臣子和给老四朱棣当臣子,结果是一样的。没必要掺和到这场叔侄之争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都死了,但儿子大了,继位了;八子潭王朱梓、九子赵王朱杞在靖难之役之前已经死了,无子,封国被废除;十子鲁王朱檀,也死在靖难之前,此时独子鲁世子还年幼,插不上话;二十六子朱楠早夭。

现在看看剩下的藩王在当时是什么情况?

二子秦王朱樉。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

三子晋王朱棡。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

五子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第一个被建文帝削爵,流放云南,在靖难最后一年(1402年)才被建文帝抓回南京关押。

六子楚王朱桢。封在湖北武昌。

七子齐王朱榑。被建文帝削爵,从封地山东抓到南京关押。

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在四川成都。

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在湖北荆州。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全家自焚而死。

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在山西大同。被建文帝削爵。

十四子蜀王朱楧。封在甘肃兰州。

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在辽东。

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在宁夏银川。

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在蒙古赤峰。

十八子朱楩。封地云南,被建文帝削爵,废为庶人,全家迁往福建漳州。 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地在宣府。

以上是朱元璋去世后、靖难之役发生前成年的已就藩的藩王,有一定军事实力。

以下6位藩王,当时年龄小,都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的王,还没有就藩,插不上手脚。他们都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去外地就藩的。

二十子朱松。生于1380年,封韩王,封地辽东。靖难之役发生时,还在南京,一直没就藩,子孙后来就藩甘肃平凉。

二十一子朱模。生于1380年,封沈王,封地山西长治。

二十二子朱楹。生于1382年,封安王,封地甘肃平凉。

二十三子朱桱。生于1386年,封唐王,封地河南南阳。

二十四子朱栋。生于1388年,封郢王,封地湖北安陆。

二十五子朱?。生于1388年,封伊王,封地河南洛阳。

综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家、老三晋王家、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肃王、老十五辽王、老十六庆王、老十七宁王、老十九谷王,共9位。

一 一 来 看:

老二秦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那几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夹馍,插不上话。

老三晋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那几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面,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桢。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带兵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他坐镇武昌看热闹。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远,进出不方便。乐得在成都打麻将,泡温泉,日子舒坦得很。据说有暗地里为燕王提供军事物资。

老十四肃王朱楧。封地原来在张掖,真是太远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镇兰州,这时候他正忙着建兰州的新王府,没心思理会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辽王朱植。原本驻守辽东,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攻克山海关,切断了辽东与内地联系,朱植走海路回到内地,朱棣靖难成功后,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做哥哥的还是宽宏大量,原谅了这个弟弟,并为朱植找了个好地方--荆州,让他到这里就藩。辽藩嘉靖年间被废除。

老十六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银川,正在满着屯田和新王府的事情,加上初来乍到,西北贫瘠,实在帮不上谁的忙。

老十七宁王朱权。封地在蒙古赤峰。手握重兵,被朱棣连哄带骗拉上造反的贼船,要是没有这个弟弟支持,朱棣大事难成。

老十九朱橞。封地在宣府,有一定实力。朱棣起兵造反后,他吓得急忙跑回南京赵建文帝。3年后,朱棣率大军杀到南京城下,朱橞受建文帝命令率军守金川门,结果他和大将李景隆一起开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

从上述史料分析来看,即便建文帝一开始就削除了5位叔王,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其他藩王一开始还是心向朝廷的。

因为当时的建文朝廷很强大,拥兵百万,粮草充足,对付一个朱棣,本应是绰绰有余。所以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不敢和朱棣来往,不敢支持朱棣,怕得罪朝廷。这再一次说明,建文帝的削藩不是真正的削藩,而是整治违法犯罪的藩王;对于遵纪守法的藩王,朝廷照样优待。朱棣成功后,并不因为大部分弟弟和侄子在靖难期间没有支持自己,而明显怪罪大家。

对支持自己的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朱棣对他们相当好。但是,干坏事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后来第四任宁王朱宸濠造反,被明武宗朱厚照凌迟处死,宁藩被永远废除。谷王朱橞后来涉嫌谋反,被朱棣废为庶人,谷藩被废除,朱橞被关押至死,后代绝种。

3

假如朱元璋大儿子朱标不死,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可惜的是,朱标死的太早了,都没过一把皇帝瘾就死掉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老泪纵横,悲伤不已,然而悲痛之余,他需要振作一下,因为必须马上重新确定太子人选。


选谁做太子呢?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是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

A选项: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当时朱允炆刚刚15岁,如果朱元璋还能撑几年的话,朱允炆到时恰好成年,正是精力旺盛之时。

B选项:在诸多儿子中挑选一个最优秀的作为接班人。这些儿子中,不论是功劳,还是能力,朱棣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C选项:按照立嫡立长顺序,嫡长子死了,可以由嫡次子继位,嫡次子死了,嫡三子继位。朱棣排老四,他前面三个哥哥都英年早逝了,所以他的希望最大。


最终,朱元璋没选B,也没选C,而是选了A,朱元璋为何选了朱允炆,而不选朱棣呢?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选朱允炆不选朱棣,是因为朱允炆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年轻。

前面说过,朱允炆刚刚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身体健康,性格沉稳,少年老成,是做皇帝的好苗子。

反观朱棣,已经四十二岁高龄了,虽然经验老到,履历丰富,但毕竟岁数偏大,寿命这事谁也说不准,假如朱棣刚刚继位就一命呜呼了,那大明的江山就充满无限变数了!

所以,朱元璋从大明江山社稷长远考虑,这才选择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此举却带来一个巨大隐患,这是他生前绝对没有想到的。


按照朱元璋的预想,他的这些儿子们,一个个都是雄踞一方的藩王,大家应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兢兢业业,各司其职,紧密团结在朱允炆周围,高举大明旗帜,共同将大明事业推向新的辉煌。

可是,朱元璋这二十三个藩王儿子表现如何呢?

第一年,大家相安无事,毕竟老爷子刚刚去世,他们都安分守己,各忙各的。北方以朱棣为首的藩王,虽然内心有些想法,但并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年,朱允炆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施行削藩政策。

其实,削藩是要削的,毕竟这些藩王一个个重兵在握,就像定时炸弹一般,随时都可能被引爆,所以必须一一拆除。

但是,削藩总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好恩威并施,采取团结一批,稳住一批,打击一批的战略。



朱允炆是怎么削藩的呢?

朱允炆以惩治腐败为着力点,先是将五叔周王朱橚抓起来,一撸到底,降为平民,又将十八叔岷王朱楩、十三叔代王朱桂、七叔齐王朱榑一一撸掉。

这时候,有人控告十二叔湘王朱柏谋反,朱允炆让朱柏进京受审,结果胆小怕事的朱柏吓得自焚而死。

短短一年时间,朱允炆一连撸了五个叔叔,战果辉煌,朱允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一旁的齐泰、黄子澄跟着起哄。

这时候,朱棣坐不住了,下一个目标指定是自己,假如被侄子撸掉爵位,那么自己前半辈子等于白干了,自己一生披坚执锐,纵横沙场,战功赫赫,图个嘛啊?

凭啥啊?皇位本来该传给我的,你一个毛孩蛋子,寸功未立,凭啥我们来拼命,你来享受胜利果实啊?

老子反了!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动兵变,与他一起参与兵变的是十七子宁王朱权。其他的藩王,有的口头表示支持,有的干脆看热闹。

口头支持的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这两人是典型的骑墙派,风往哪吹,就往哪儿倒。

看热闹的比较多,有10个藩王,分别是六叔楚王朱桢、十一叔蜀王朱椿、 十四叔肃王朱楧、十六叔庆王朱栴、二十叔韩王朱松、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三叔唐王朱桱、二十四叔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叔伊王朱?。

对于藩王们来说,叔侄之战不管哪一方赢,他们都还是臣子,所以大多选择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

4

朱元璋晚年,开国功臣杀的杀,死的死,已是所剩无几,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代王朱桂、肃王朱楧等北方强藩手握明朝北方三分之二的兵力,他们拥兵自重,对明中央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此时因朱元璋还在位,诸王都不敢有过分的举动,可是随着朱元璋的驾崩,朱允炆的登基,因诸王本就对朱元璋立自己的侄子为帝十分不满,再加上朱允炆自登基初就对诸王虎视眈眈,意图削弱他们的实力,所以明朝的中央政府开始直面诸王对于朝廷的威胁。

朱允炆未登基前,就对诸王所拥有的实力忌惮不已。《明史.列传第二十九》载:“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当年朱允炆在跟随黄子澄学习的时候,他就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该如何?”,黄子澄答道“诸藩王仅只有护兵,最终只能自守,一旦他们敢动,朝廷完全可以以六师监之,到那时谁能抵挡?汉时,七国不可谓不强,可最后不还是被朝廷给灭了吗?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如此,在黄子澄、齐泰等人日日夜夜的“熏陶”下,朱允炆未登基前,就早已想好该如何解决地方藩王对于朝廷的威胁,那就是“削藩”。如此,1399年,朱允炆登基后,就立即开始了“削藩”的进程,因燕王朱棣势大,所以朱允炆先从与燕王较为亲近的较弱小的藩王下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被以各种罪名夺爵,湘王自焚,其余皆废为庶人。

在剪除了燕王的潜在盟友后,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掌北平民政,谢贵、张信为掌北平都指挥使,掌北平军事,另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同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以此加强对燕王的掌控。



同年六月,朱允炆自认已是完全的掌控住朱棣,自认为已是万无一失,所以他开始对朱棣动手了,他先是命齐泰将燕王使臣邓庸下狱审讯,在得到朱棣谋反的罪状后,就开始发兵逮捕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可是在张信这里,朱允炆要对朱棣动手的事情被泄露,因张信是朱棣的旧部,所以张信在得知朝廷的意图后,就迅速的告知朱棣。

朱棣在得知消息后,七月就用计擒杀张昺、谢贵,然后又迅速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之后在占据北平不久,燕王朱棣就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也就是正式起兵谋反。



而在朱棣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余的子嗣也是反应不一,或跟随造反,或保持中立,或支持朱允炆,终之是分为数派,相互不对付。

刚才也说了朱棣起兵造反,是在1399年七月,而在这个时候依旧拥有藩王身份的就只剩下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宁王朱权、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13王。

一、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这类藩王有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等4位藩王。这几位藩王保持中立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年龄的问题,朱棣造反时,他们大多才二十几岁,这样的年龄大多都不喜欢参加政治斗争,哥哥同侄子打架,他们没必要参和。

楚王朱桢。朱元璋第六子,出生时恰逢平定武昌的捷报到来,朱元璋曰:“子长,以楚封之”,如此6岁时被封楚王,藩地武昌。1399年七月朱棣造反时,他按兵不动,拥兵自重,隔岸观火。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7岁受封蜀王,19岁就藩成都。朱棣造反时,他28岁,史载:“博综典籍,容止都雅”,他生性儒雅,喜欢做学问,而不喜政治,再加上成都与江南相距较远,当朱棣与朱允炆争斗的时候,他秉持着两不相帮的原则,闭关自守,同时替明朝守卫着西南的门户,避免少数民族出现异动。

肃王朱楧。朱元璋第十四子,2岁受封汉王,14岁改封肃王,17岁就藩甘州,23岁迁藩兰州。朱棣造反时,他也才23岁,再加上他的封地兰州离江南更远,完全没必要参和争斗,躲在封地静观其变显然是最好的。



庆王朱栴。朱元璋第十六子,13岁封庆王,15岁就藩宁夏。朱棣造反时,他21岁,朱栴这人生性不喜欢争斗,所以叔侄相争时,他只是老老实实的镇守宁夏,两耳不闻窗外事。

二、没有藩地,谁也支持不了。

这类藩王主要有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等6位藩王。这几位藩王虽都被封为王,但都因年龄的问题,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所以根本不能发表意见。

韩王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11岁受封韩王,他本来是有藩地的,就是在辽东开原,但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

沈王朱模。朱元璋第二十一子,11岁受封沈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潞州。

安王朱楹。朱元璋第二十二子,9岁受封安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平凉。

唐王朱桱。朱元璋第二十三子,5岁受封安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南阳。

郢王朱栋。朱元璋第二十四子,3岁受封郢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安陆。

伊王朱?。朱元璋第二十五子,3岁受封伊王,直到永乐六年才有藩地,就藩于河南。



三、明确站在朱允炆这边。

这类藩王有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2位。他们2位都曾明确表示过支持朱允炆,并听从朱允炆的命令。

辽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1岁封卫王,15岁封辽王,就藩广宁州。1399年朱棣造反时,朱允炆担心离朱棣不远且拥重兵的辽王朱植会支持朱棣,于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接到诏令后,无条件服从建文帝的命令,后朱允炆见朱植如此识相,并未剥夺他的藩王位,同时将其封地被改为荆州。



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12岁受封谷王,就藩宣府。1399年,朱棣造反后,在兵锋直指南京时,朱橞听从朱允炆的命令,带兵三千赴京师护卫金川门。当然,不久因朱允炆大势已去,他就开门南城,迎王纳降。

四、明确站在朱棣这边。

这类藩王只有宁王朱权一个。不过朱权最初是坚定的站在朱允炆这边的,但是不久因朱棣使用阴谋诡计占了他的宁国,且又被朱棣俘虏,后在朱棣“平分天下”的许诺后,就开始坚定的站在了朱棣这边。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岁受封宁王,15岁就藩宁国。朱棣造反时,初朱权并没有与朱允炆过不去的心思,他一直对朝廷很恭顺。但是后来因被朱棣炸称有意投降朝廷,希望他代他向朝廷请罪的阴谋给夺走宁国,自己还被俘虏,再加上被俘后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于是朱权就开始坚定的站在朱棣的这边。



总得说,1399年朱棣造反后,13位还拥有藩王身份的朱元璋子嗣大多都是秉持着两不相帮的态度,他们都不愿意参与到这场叔侄的争斗中,只是有封地的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封地里,没有封地的就老老实实待在京城。而唯一追随朱棣的宁王主权还是被胁迫着造反的,其余两位支持朱允炆的也就只是遵从朱允炆的命令,但也未派大军与朱棣面对面的战斗,谷王朱橞虽派3000兵马协助朱允炆守城,但没过多久就投降了,算不算与朱棣作战。

5

朱元璋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可是我们并没有听说很多关于朱元璋儿子争夺地位的历史,大多数人知道的只是朱棣篡夺帝位。

按理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尚且年幼,朱棣造反。这种天下大乱对于其他藩王来说绝对是争夺天下的最好时机。

但仔细查阅这段历史,笔者发现在朱棣造反过程中,他的兄弟们都没有出来跟他分一杯羹的打算,这是怎么回事?相信各位可能都十分好奇,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的儿子都在做什么?

原来朱元璋的儿子虽多,但其中有2个人早夭,4个人年龄太小。在这剩下19人(太子朱标自然不必再算)中,有9人在靖难之役之前就把自己的藩王身份给玩没了。

皇位自然是谁都想争夺的,而不少皇子在这场斗争开始之前就被除名了。

现在的大明朝,包括朱棣在内一共有十个身强体壮,并且有实力的藩王,但这些藩王应该是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状况十分满意,纷纷选择中立。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藩王因为封地过于偏僻,被迫中立。因为他地区偏僻,即便是得到了天下,但是也并不好管理整个朝代,容易发生地区暴乱。

如果选择迁都的话,太过兴师动众,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些能力并不算突出的藩王只能选择中立。

如此一算,这“靖难之役”发生时,真正参与其中的藩王只有三位。第一位自然是燕王朱棣,第二位是宁王朱权,第三位便是谷王朱橞。

而且在这场博弈中,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宁王朱权。

这宁王朱权能走上反对建文帝的道路,全靠朱棣一张嘴。朱棣先是装可怜——向朱权哭诉自己是被迫造反的,然后趁其不备用了一些小伎俩。迷惑朱权,然后收拢他的将相,如此威逼利诱,让朱权不得不登上造反的贼船。同时朱棣还向朱权许诺,事成之后,与他平分江山。至于朱棣是否履行自己的承诺,相信笔者不说各位也都知道了。朱权的下场也是比较惨的,余生都在打压和变相软禁中度过。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朱权到底有何本事,能让朱棣不惜表现的像一个无赖也要得到他?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自幼聪慧,年仅十五岁就担负着大明朝华北边塞的重任。

同时他所训练出的“朵颜三卫”骑兵也是十分骁勇善战,是明朝与蒙古抗衡的重要力量。朱棣也曾明确地向部下说:“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朱权镇守地区),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

这宁王朱权如此厉害,想必这谷王朱橞也差不到哪儿去。的确,谷王朱橞在领兵作战这一方面确实很不错,被称为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靖难之役”发生时,朱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出兵勤王的藩王。但在战争后期朱橞审时度势,立刻大开城门迎接朱棣。

但同为建文帝朱允炆的亲叔叔,朱棣造反并且离成功越来越近,这怎能不让谷王朱橞心动呢?

不过在他想出完整计划之前,就被朱棣发现了。朱棣虽是一位冷酷无情的人,但他没有将谷王朱橞处死,而是选择将他贬为庶人,在牢中度过余生。

有机会夺得皇位,各位皇子自然都会去争取。只不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这天下终究到了朱棣的手中。皇帝只能有一个,因此其他皇子的命运也就注定是悲惨的。

6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其中的老四,朱棣造反的时候这些兄弟们都是什么反应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讲一下。

先说老大朱标,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朱标身为老大,朱元璋刚登基就立他为太子。朱标的性情很和善,对弟弟们都很好,可惜命不好,37岁就得病死了。也正是因为朱标的死,他儿子朱允炆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了皇太孙并继位大统,有了后来朱棣的造反。

老二朱樉,四十岁时领兵到甘肃平叛,期间得了重病而死。当时距离朱棣造反还有四年。

老三朱棡,跟老二命运一样,同样40岁时病死,当时距离朱允炆登基还有3个月。

以上的三位都没赶上朱棣造反。

老五朱橚朱橚跟朱棣是同母所生亲兄弟,所以朱允炆怕他们兄弟俩勾结一起造反,就对他特别照顾,登基不久就把朱橚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朱棣造反期间,这位仁兄都在云南种香蕉。直到朱棣攻入南京的前夕,朱橚被朱允炆招会了南京关押。

朱棣取得皇位后对这个兄弟非常好,恢复了爵位,赏赐也非常丰厚。先是把他封地定在了富庶的开封,后来开封黄河发生水患,又把他改封到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都是曾经的都城,由此可见朱棣对亲弟弟的照顾。即使后来有人像朱棣告发朱橚想造反,朱棣也没有进行追究。

以上的五位一种说法都是同母所生,都是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的儿子,是朱棣真正的亲兄弟。不过还有一种,朱棣只和朱橚是同母,为另一个妃子所生。

老六朱桢,关于他的记录比较少,靖难之役中没有出力,一直在旁边观望。朱棣登基后任命他为宗人府的宗正,负责管理皇室的亲戚。

老七朱榑,朱允炆一开始削藩就把他招到南京,废为庶人,流放到了庐州,朱棣造反时候他在庐州种地,后来被朱棣恢复爵位。

老八朱梓,这位混的比较惨,被搅进了朱元璋时期著名的胡惟庸案中,成了胡惟庸的同党,后来朱元璋让他入宫觐见,害怕责罚,就拉着老婆一起自杀了。

老九朱杞,没成年,一岁时候夭折。

老十朱檀,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找了一帮道士一起研究炼丹,结果被自己弄出来的金丹毒死了。

十一子朱椿,混的比较好,朱允炆对他很放心,削藩时并没有对他动手,把封地成都治理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现在成都的望江楼就是他修的。

十二子朱柏,性子比较软弱,所以被朱允炆当成软柿子捏了,为了推行削藩,诬陷他要造反,结果被逼的自杀了。

十三子朱桂,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后来被朱棣恢复爵位。

十四子朱楧,靖难之役期间一直在藩地兰州,后来朱棣也没有动他。

十五子朱植,朱植在当时势力雄厚,手底下兵强马壮,驻守在现在的河北秦皇岛附近,跟朱棣驻守的北京非常近。当时朱允炆担心朱植和朱棣勾结到一块,所以在朱棣起兵后将朱植招到了南京看管起来。朱棣埋怨朱植没有帮助自己,所以当了皇帝后大幅降低了朱植的待遇。

十六子朱栴,此人是个文学爱好者,文学造诣非常深。靖难之役期间一直带在封地宁夏。

十七子朱权,朱权这个名字可能不太响亮,说起他的封号宁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人的经历也很传奇,篇幅有限我就简单点说吧。朱权这个人打仗也很厉害,最关键的是他手下拥有战斗力非常高的朵颜三卫,这三卫里全是蒙古骑兵,战斗力非常强悍。

朱棣造反时为了拉拢他帮忙,就忽悠他造反成功了就平分天下。但是朱棣当了皇帝后压根就不提这回事,为了防止朱权学他以后也造反,还剥夺了他的军权,还不让他回原来的封地,改封到了南昌。朱权虽然表面臣服了,心里不满是肯定的,这也埋下了一个伏笔,朱权的后代四世孙,第四任宁王后来就造反了,不过很快就会扑灭,宁王朱宸濠被心学大师王守仁活捉。

十八子朱楩,朱允炆发起削藩时朱楩被废为庶人,后来爵位被朱棣恢复。另外提一句,某位朱姓的总理就是他的后代。

十九子朱橞,朱棣大军快要打到南京时,朱允炆下诏让藩王们带兵勤王。

朱橞带了几千兵马来到南京帮朱允炆守城,结果朱棣兵临城下后,朱橞看到大势已去,就主动开城门投降了。朱棣念在他开城门有功,就没有追究他,还大加封赏。不过他后来凭借这次立功变得非常跋扈,后来还打算拉拢其他藩王推翻朱棣的皇位,被朱棣废为庶人。

后面的几个兄弟的经历都差不多,

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这六个人的年纪跟朱允炆差不多大,因为年轻比较小,虽然封了王,但是都没有去就藩,一直生活在南京城,没有什么实权。靖难之役期间他们即帮不了朱允炆什么,也帮不到朱棣,顶多在城里干点欺男霸女的事情。朱棣当皇帝后统一为他们安排了封底,安排他们去封底就藩。

至于最小的二十六子朱楠,比朱允炆还小了十几岁,可惜一岁没到就夭折了。

以上就是朱棣发动造反期间,他的兄弟们的经历。

7

朱元璋叫花子逆袭当了皇帝,所以对江山非常珍惜。

但朱元璋没有对过去老一套的接班人制度进行改革,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种"。他的嫡长子朱标是一号种子选手,可是这个朱标还没有达标就早逝了。

嫡长子不在了,最有实力的是自己的儿子们,可朱元璋犯下一个大错,把江山传给了孙子。传给孙子也没有关系,问题是朱元璋应该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都"阉割"了,因为儿子们会威胁到孙子的政权。可是朱元璋没有这样做,所以就给埋下了动乱的祸根。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接班,他发现爷爷朱元璋给自己挖了个坑,没有把自己叔叔们的权力剥夺了。于是那些大臣们就给建文帝提建议,赶紧把你叔叔们的事摆平了,不能让他们危及到你的江山。

孙子毕竟是孙子,搞政治嫩了点,削藩虽势在必行,可好歹等自己坐稳皇位再说,还没有扎下根基就出手,不是找死吗?

建文帝削藩命令下达的同时,皇子朱棣的造反决心也下定了。

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朱棣的兄弟们、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在干嘛呢?

皇帝都非常能干,朱元璋虽然是叫花子也不例外。朱元璋的女人为他剩下二十六个儿子。朱棣造反时,八个已经先走一步了。

这八个皇子是:老大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九赵王朱杞、老十鲁王朱檀、还有湘王朱柏和皇子朱楠。所以,皇子除了朱棣,还有17个活的。

这17个皇子立场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的遭遇不同。

一、朱棣的同党。

这类人都是建文帝权斗的牺牲品,建文帝拿他们开刀了,他们能不恨自己的侄子?他们跟朱棣同病相怜,所以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这些皇子有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齐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

建文帝当权后出手削藩,他听从智囊齐泰的建议向老四燕王朱棣开刀,因为枪打出头鸟,朱棣是藩王里的老大。可是齐泰的建议却被另外两个智囊否决,理由是先易后难,先捡软柿子捏。建文帝听从了后两个智囊的馊主意,对老五周王周王朱橚下手了。

第二批遭殃的是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这里面湘王朱柏是个小心眼,一看被废想不开就寻断了短见,剩下四个被建文帝充军流放。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又想了个馊主意,把废黜的叔叔们又抓了回去当人质,囚禁在南京。直到朱棣成功后,这哥几个才恢复了自由身。因此,这弟兄四个跟朱棣是一条船上的。不过在当时他们失去人身自由,也不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在心里为朱棣加油助威了。

二、隔岸观火到逼上梁山。

朱棣发难时,谷王和辽王选择跟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站在一起。而宁王选择了隔岸观火,他想看看走势,观观风向再做选择。最后他们杀个两败俱伤、筋疲力尽,自己再渔人得利出来坐享其成。所以宁王无论侄子建文帝怎么催促,就是装聋作哑。反正天高皇帝远,皇帝拿他没办法。

可是朱棣不给这个弟弟坐山观虎斗的机会,朱棣一心要扩充队伍,要求宁王加盟,不然就会要他好看。

宁王得罪了侄子没有了退路,被逼无奈只好跟朱棣站在一起。

三、保皇派。

发表声明服从建文帝中央政府的皇子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后,因为辽王的封地距离朱棣太近,建文帝怕他们同流合污,就勒令朱植南下。朱植无奈从海路来到南京,被封到湖北荆州。朱棣夺得帝位后对他网开一面并没有为难他,没有杀他也没有关他,还给他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香火得以延续,爵位得以继承,也算是走运。

谷王朱橞是个机会主义者,见风使舵的老手。他的封地在现在的河北,离朱棣也非常近。朱棣起兵后,朱橞一开始态度坚定拥护建文帝,前去南京勤王。等侄子败局已定的时候,朱橞吃里扒外、变节投敌做了朱棣的内应,打开城门投降。

四、逍遥派。

在这场狗咬狗的窝里斗中,10个皇子严守中立,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他们分别是六皇子楚王朱桢、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肃王朱楧、十六皇子庆王朱栴、二十皇子韩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

其中后面几位在靖难之役时,都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老实说,他们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胆量跳出来站队,只能算作是无知派或者说是逍遥派。

总而言之,朱元璋的皇子们在这场骨肉相残的争斗中基本采取了中立,没有参与到双方的血战中,一定程度上也让自己封地的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一点值得肯定。

8

文末有图片直接展示当时朱棣的兄弟们都在干嘛,可以直接翻到最后看哦。

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因朱允炆聪明好学并且十分孝顺,将朱标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虽然因为朱允炆的性格对朱允炆即为当皇帝十分不放心,但是在洪武三十一年还是撒手人寰,离朱允炆而去。

^朱元璋

而朱元璋子嗣较多,共26个,除了老大太子朱标和最小的儿子朱楠出生月余就夭折外,他其他的24个儿子都封了藩王,在自己的属地保卫一方平安。

但是,因为自己的叔叔太多了,而且都在自己的领地有私兵,所以,继位之后的朱允炆十分害怕,怕自己的皇位不保,于是朱允炆就和兵部尚书齐泰以及太常卿黄子澄商量削藩的事情。

当时在削藩的顺序上,齐泰主张第一位就是当时兵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但是黄子澄确认为朱棣有功无过,若是贸然削藩,恐遭人诟病,应该先从有问题的藩王入手,建文帝就找上了五叔周王朱橚,因为朱橚是朱棣的亲兄弟一个妈生的,他怕之后对朱棣下手被朱橚阻拦,所以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

后来建文帝又先后废除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其中湘王朱柏因为有人告负他想谋反,后来朱允炆叫他进京面圣,他就在家中举家自焚,死掉了;齐王朱榑被废后被软禁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大同。

然后,建文帝又将岷王朱楩(pian二声)削藩,贬为庶人,软禁在漳州。

^影视剧中朱允炆

眼见五位兄弟已经被削藩,而且朱允炆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属下有所动作了,朱棣本身就对朱元璋让朱允炆继位有所不满,这一看,这个侄子连自己的藩王位置都要撤掉,生气之下,历史上的靖难之变就发生了,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开始发动战争,那么朱棣有所动作的时候,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就是朱允炆的叔叔大爷们都在干什么呢?

一、朱标,朱标在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前,就去世了,所以才有了建文帝继位削藩,然后朱棣才能发动靖难之变。

二、秦王朱樉(shang三声),朱樉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病死,在朱元璋之前就去见了朱家先祖们,所以在靖难之变发生的时候,没有什么机会发表意见。

三、晋王朱棡(gang),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份病逝,也是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就离开了朱允炆。

^朱棣

四、燕王朱棣,朱棣虽然没有说支持谁,但是看他的行动就知道了,因为就是他发动的靖难之变,清君侧。

五、周王朱橚(su四声),建文元年(1399年),因为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俩人是一个妈生的,朱允炆害怕他支持朱棣,特意提防他。朱橚本身也蓄有异谋,朱橚次子朱有爋(xun四声)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朝廷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今江苏南京)禁锢。

六、楚王朱桢,朱桢当时坐镇武昌,属地距离朱棣发动政变的地方比较远,而且手中兵力也不是很多,所以朱棣看他没有动作,也没有拉他入伙的意思,朱桢就在这场大战中作壁上观,谁都不支持谁都不反对。

七、齐王朱榑(bo),朱榑在朱棣起兵之前就被朱允炆废除掉了,一直都软禁在南京,手下一个人都没有,自然没有机会支持朱棣了,虽然我认为经过削藩一事后,朱榑是想支持朱棣的。

八、潭王朱梓(zi三声),朱梓的命运也比较悲惨,他的王妃于氏是都督于显得女儿,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自己的大舅哥卷进了胡惟庸的案子被杀掉了,之后朱元璋找朱梓进宫,不知是吓得还是什么原因,朱梓就带着自己的老婆自焚了,也不知道为啥朱元璋的儿子自杀都愿意用这个方法,不过因此他也没有参与上靖难之变就是了。

九、赵王朱杞,刚出生不到一年的赵王,还没有封为藩王就夭折了,虽然也被封了个王爷,但是还是提前去见朱家列祖列宗了。

十、鲁王朱檀,朱檀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岁数大了之后,想法就比较奇特,他在洪武二十二年吃了金丹(就是古代炼金术师炼制的丹药,不知道成分是什么),总之吃了金丹之后,眼睛就看不见了,然后再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去世。

十一、蜀王朱椿,朱椿就是一个头脑比较冷静的人,在靖难事件中,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并不想将事情扩大,两不相帮。

十二、湘王朱柏,朱柏可以说产生发动政变的想法比朱棣早,但是他既没有朱棣的兵力,也没有朱棣的胆量,也就是想想,后来在建文元年被人告发要谋反,害怕皇帝责怪,就举家自焚死掉了。

十三、代王朱桂,朱桂这个人,可以说十分可恶,在被建文帝削藩之前,在自己的领地无恶不作,他平常逛街的时候喜欢在袖子里面带一个铜锤,看谁不顺眼就砸谁,还强抢民女,后来朱允炆听说了,正赶上想削藩没理由呢,就将他削藩软禁在大同了,靖难之变没能力发表意见。

十四、肃王朱柍(yang),靖难之变的时候,也是在自己的封地该干嘛干嘛,两边都不参与,因为在他眼中,无论是给谁当臣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自己不犯错,都是藩王,也当不了皇上。

十五、辽王朱植,靖难之变的时候,朱允炆担心距离朱棣不远兼拥重兵的朱植会支持朱棣,于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服从建文帝的命令,从海路来到南京后,封地被改为荆州。虽然没有帮助朱允炆打朱棣,但也是支持朱允炆的一种做法吧。

十六、庆王朱栴(zhan),朱栴和朱柍,两不相帮,同是臣子,所以就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

十七、宁王朱权,朱权当是可以说是除了朱棣以外最有实力的藩王,手下精兵八万,还有战车六千,朱棣起兵觉得自己兵力不够,就找到了朱权,说服朱权帮他打天下,本是亲兄弟,等吧朱允炆拉下马之后,兄弟俩一起说了算,底盘怎么划分也听朱权的,于是朱权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就配合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变。

十八、岷王朱楩(pian),朱楩在靖难之前就被朱允炆削藩废掉软禁起来了,没什么大用。

十九、谷王朱橞.朱橞在靖难之变发动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相应勤王号召的来到了南京城,守卫朱允炆,这让朱允炆十分开心,自己的叔叔还是有真心帮助我的,但是没想到的是,眼见着朱棣大军一路杀过来,到了南京城下,朱橞提前打开南京城门,恭请朱棣进城,也算是墙头草里面摇的最猛烈的一个了。

二十、韩王朱松,朱松比朱允炆小四岁,封藩王之后,封地在辽东,当时的辽东是一个苦寒地区,年纪尚小的他就一直都在南京居住,所以靖难之变的时候,也就相当于在南京被软禁,没有什么作用,当然也不能发表意见了。

朱允炆的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十三叔唐王朱桱(jing四声);二十四叔郢王朱栋;二十五叔伊王朱?(yi二声)都是有王号但是没有封地的闲置王爷,都在南京生活,靖难之变的时候没有话语权,只能依附皇帝。

26叔朱楠,朱元璋最小的儿子,出生一个多月就夭折了,连王号都没来得及封。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9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育有26个儿子,在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包括曾经的太子朱标在内,已经去世或者早夭的一共是7位。除去朱棣自己,这样就剩下18位王爷了。而在朱元璋这些儿子中,最有出息的大概就是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了。其他的王爷不说是草包,但是对于争霸天下这种高端操作就是看客而已,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当时朱标已死,燕王在造反,唯一有能力改变战局的王爷就是宁王朱权。如果比武力值,他比燕王朱棣还要厉害。麾下朵颜三卫是精锐的蒙古骑兵,堪称个个以一敌百,战力非凡。朱权虽然有实力造反,同时也反感朱允文的削藩,但他没有朱棣的胆子,他还在观望,对这次造反,朱权并不看好。后来朱棣收买了朱权的随从,出其不意的挟持了朱权,要挟同他一起造反。控制了朱权全部兵马后,朱棣一路所向披靡,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谈起燕王造反成功这件事,就不得不再提起朱标,朱标的死,产生了一些列连锁反应。 朱标素有贤名,待人宽厚,朝中大臣无论文武,对他都很满意,是众望所归的国家继承人。朱元璋也为太子考虑,准备留下李善长、刘基、蓝玉、冯胜和傅友德等一大批治世能臣和功勋主将,朱元璋也许在想:我的儿子一定会超越我的,太子仁德,又有这群不世出的俊才辅佐,我可以放心了。但事与愿违,太子突然重病去世了,朱元璋的计划被打乱了,因为爱屋及乌,朱元璋决定立长孙为诸君。但孙儿能管的住这些“人精”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坏人必须我来做了,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杀吧,把天下的英雄杀尽,让我的孙儿高枕无忧!朱允文曾经有些迷茫的问朱元璋,功臣都被您杀光了,假如有外族入侵,我将来可以依靠谁?朱元璋自信的望向北方:那个叫北平的地方住着一头猛虎,他智比刘基,武比蓝玉,更重要的是,他是我的孩子,他会守护大明,守护允文的!

朱允文虽然文弱,但也不是傻子,他对这位野心勃勃的四叔,可没有祖父那样的信心。所以朱允文登基后,就在方孝孺、黄子澄以及齐泰这几个毫无政治才能的腐儒帮助下,大刀阔斧的进行削藩,并成功逼反了朱棣。

战争开始后,黄子澄作为建文帝亲信推荐了史上著名草包李景隆为主帅,兴50万雄师讨伐朱棣。结果李景隆连北平城都攻不破,被打的四处仓皇逃窜。后来在战局稳定下来后,朱允文又疑心徐辉祖背叛他,多次阻止徐辉祖乘胜追击。(徐辉祖真是冤,为了皇帝不惜和弟弟妹妹决裂,多次差点要了妹夫朱棣的命,但皇帝居然还怀疑他!),朱允文还亲自传令三军将士,勿伤我四叔一根毫毛。弄得全军上下不敢对朱棣射箭,结果朱棣每战都冲在最前面,朝廷这边只能往后退。在朱允文和他亲信们的一顿神操作下,终于反胜为败,把天下拱手让给了自己的四叔。

10

现在再来看靖难之役,从朱标死后,朱元璋让朱允炆继位时,这就是大明王朝不可避免的一次内乱。虽然在历史上,也有皇长子死了,传位皇长孙的,但是同样的情况下,并没有对其他皇子大肆分封,而明朝朱允炆继位时,其他的皇子们也各自拥兵自重,朱允炆在叔伯们面前没有朱元璋,朱标那样的有权威。朱元璋

这也导致了朱允炆掌控的皇权被削弱,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朱允炆的统治,所以朱允炆只能设法的收拢权力,削弱藩王的势力,而藩王们也不傻,不可能就这样任人宰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靖难之役爆发了。

朱元璋的儿子有26个,朱元璋在1398年驾崩,靖难之役爆发于1399年,在这时朱元璋的26个儿子已经死了8个,而另外有6个儿子年龄还小,这十四个人和靖难之役没什么关系,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们和靖难之役有直接关系的就只有12位,这这群人有支持朱允炆的,有跟着朱棣一起起兵的,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朱允炆

其实让朱允炆继位,朱元璋也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朱标的死在自己的预料之外,他并不敢保证自己死后,儿子们不会造反,所以特意下来让在外藩王们,在自己死的时候不用回京师祭奠。这也许提醒了朱允炆,当时宁献王,燕王,都手握重病,这些都是间接的威胁。

而藩王之中以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但是朱棣非常聪明,朱元璋一死,就开始以身患重病“隐居”起来,暗中观察朝廷的动向,朝中的大臣们也注意到藩王权势过大的问题,建议朱允炆削藩,但是朱允炆不敢直接对朱棣动手,只能先拿和朱棣关系比较亲密周王朱橚动手,在这之后又相继削了齐王、湘王、代王,岷王四位亲王,这是在短短一年之间完成的事情,这五位亲王可以看做是支持朱棣的势力。朱棣

因为朱允炆频繁的削藩,藩王和朝廷的矛盾也逐渐激化,而朱棣在周王朱橚被削藩时就已经感受到威胁,开始拼命的招兵买马,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朱允炆削藩虽然损害了藩王的势力,但是他也不是孤家寡人,朱元璋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就站在了朱允炆一方,朱元璋的女婿们也大多支持朱允炆,朱橞虽然支持朱允炆,但是却在朱棣快打到了南京时,主动开城投降。

在朱棣和朱允炆血拼的时候,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手握重兵,但是却谁也不得罪,他这种模糊的态度让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有点毛,朱允炆先按奈不住了让朱权回京,朱权没有听从朱允炆的命令,朱允炆下旨要削他的职,这给了朱棣可乘之机,他去见朱权的时候痛苦流泪说自己是被逼造反的,朱权也很理解他,就和朱棣一起造反了。

宁献王朱权

另外一位是辽王朱植,但是他说不上是支持朱允炆的,朱允炆让他回京他就回去了,但是他也没表态支持谁,不过朱棣打下江山后,对他有些不满。靖难之役中的吃瓜群众也不少,比如楚昭王朱桢,蜀献王朱椿,肃庄王朱楧,庆靖王朱栴,这几位的封地,山高路远,也没啥野心,正好合适在一旁做观众。

1402年,南京城破,朱棣称帝,周王,齐王,代王,岷王都得到复爵,归藩,支持朱允炆的藩王,虽然当时没啥事,但是过几年都被朱棣找机会削了,而其他站在朱允炆一边的支持者,很多在不久之后被迫害致死。

靖难之役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