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熙擒下鳌拜,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不需要每天战战兢兢的生活。那作为少年康熙身后的女人,孝庄皇太后到底有没有为康熙擒拿鳌拜留一些后手呢。我们来慢慢分析。

康熙的谋划与实施

随着索尼的病逝,遏必隆的投靠,将苏克萨哈处理掉后,鳌拜可以说是一家独大,连康熙都不放在眼里,因此康熙想要管理朝政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将鳌拜除掉。

康熙首先找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年轻亲贵子弟,每天在皇宫内练习布库(就是摔跤),康熙八年五月份的时候,康熙终于准备好了执行自己的计划。

首先,他将鳌拜的党羽都派往外地执行公务,让属于自己的禁卫军掌控了京城的防卫权;

其次,他让索尼之子索额图在大殿门口担任“保安”,负责让鳌拜交出的随身兵器;同时准备一把椅子,拒掉了椅子的一条后腿,然后进行简单的粘合(之所以是一条后腿,是因为鳌拜见皇上姿势自然不能太随意,所以只要不向后靠,椅子就不会发生问题,我们又说,这条椅子也是真给康熙面子,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不然我们听到的可能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鳌拜上缴兵器进入大殿之后,康熙站起来迎接鳌拜,宣布赐座,也就是那个被处理过的椅子,他让练习布库最好的少年在鳌拜身后伺候鳌拜(扇扇风啥的),排名第二的呢给鳌拜端上一杯滚烫的茶水,天那么热,鳌拜一拿,手自然就烫到了,然后鳌拜又不能扔掉(尽管鳌拜已经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但是明面上的尊敬还是要装一装的),他就顺势一用力,往后躲了躲防止热水洒在身上,这往后一躲可好,一下就躺下了,这个时候康熙大喊:快救鳌少保!(当然,救的方法,就是十几个少年一下就扑在了鳌拜身上,顿时鳌拜身上满身”大汉“)接下来康熙突然起身,念起了鳌拜三十大罪状,当念到凌迟处死的时候,鳌拜露出了上身满布的伤痕,说我为你爱新觉罗家大天禧,你却如此对我!至此康熙那也就不能在说杀鳌拜的事情了,改为终身监禁

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及其凶险,毕竟当时的鳌拜可是满清第一勇士,一有疏忽,对康熙来说就可能万劫不复。

我们来想一想,如果康熙失败了,孝庄皇太后会如何呢?

调集兵马准备平乱是真是假影视剧《康熙王朝》中,在康熙行动的前一天晚上,来到了孝庄皇太后的面前,说了自己的计划,孝庄皇太后让他放心,说自己已经从热河调来五千精兵,天亮就可以抵达京城,而为了给那些年轻的子弟们壮胆,孝庄皇太后又说了康熙从热河调来了五万兵马,不要怕。

热河是在承德,而紫禁城在北京,两者距离有两百多公里,也就是将近五百里,先是让传令官加急传递消息,最快也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五千兵马哪怕都是骑兵,最快也需要两天的时间到达,这样一来一回就需要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即使鳌拜的党羽大臣都被调走了,那还是有一些心腹眼线的,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如果鳌拜真的知道有五千骑兵从热河奔赴北京,还是瞒着自己,那他怎么会大摇大摆的找康熙呢。

因此,调集兵马这个事情,应该是不存在的。

真正的后手

作为满清最成功的女政治家之一的孝庄皇太后,为了帮助康熙对抗鳌拜,甚至让康熙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皇后,通过联姻来对抗鳌拜的力量,自然不可能没有准备。

我认为她可能做了两手打算:

其一,康熙失败之后,以长辈的身份出现,告诉鳌拜这只是康熙年少不懂事,因为听说过鳌拜的勇猛却没有真实的见过,因此想尝试一下,看看少保是否真的如传闻般是我大清第一勇士,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之后再给鳌拜一些赏赐,平复他的心里,一是给康熙一个理由,再也是给鳌拜一个台阶,不让他直接就造反,还有就是告诉鳌拜,自己还在呢,不要太过分。

其二,康熙失败后,作为皇太极的老婆,是当今朝中辈分最大的,康熙的奶奶,比鳌拜也是大上一辈,不仅如此,她在朝中也是有着一定的权利的,更主要的她还是皇太极的遗孀,如果鳌拜真的反叛了。

孝庄皇太后也有把握,以自己的身份召集八旗子弟,尽管不能是全部,也会是大部分,也不怕真的打仗。

因此,孝庄皇太后才会在知道康熙的想法后不去制止。你们觉得孝庄太后还有什么其他的后手吗。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最佳贡献者
2

(认证考核期中,请大家帮忙顶我上去,感谢大家)孝庄之所以放心大胆让康熙擒鳌拜,是因为她把背后所有厉害关系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放心啦,她知道棋子放在哪里便无后顾之忧!所以不是有无后手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后手的问题?

鳌拜本质不过一家奴耳,上位之路靠的是表忠心!

鳌拜虽然是满清第一巴图鲁,但是他的出身并不高,他只是镶黄旗的一个护军统领而已。他所有的功绩都是因为她死心塌地地追随皇太极。所以在孝庄面前,他只能以家奴自称。

在皇太极驾崩后,豪格与多尔衮的储位之争。他是坚定的豪格支持者,原因只有一个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拥有对正黄旗和镶黄旗的继承权。所以他与正黄旗的索尼等八人密谋阻止多尔衮上位,并且誓死兵谏,”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在多方斗争与妥协以后,多尔衮作出让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一同辅政。这个格局不过缓兵之计,目的就是多尔衮为了在大清仍能保持团结的情况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斗争仍然继续,各种势力仍然在做着权力上的争夺。多尔衮重点打击豪格,而豪格的拥护者鳌拜自然是处于被“迫害”的行列。

这就使得鳌拜彻头彻尾成为多尔衮的反对者。顺治亲政后,得知鳌拜、索尼等人当年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认为鳌拜是个大忠臣,所以把他视作心腹肱骨。而鳌拜的表现也表现得可圈可点,顺治14年(1657)冬,孝庄病重,鳌拜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

性格决定命运,鳌拜性情刚愎,器量狭隘,势力愈张,骄横日甚。

所以顺治18年(1661)正月初8,顺治驾崩的时候,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4人成为了托孤辅政大臣。这4个人里索尼是正黄旗,鳌拜和遏必隆是镶黄旗,只有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所以这四个人之间仍然也是内斗不止啊!

鳌拜和遏必隆本身都是镶黄旗,愿意不愿意那都是同盟,更何况遏必隆相对还是比较腹黑一点的,万事不出头。而索尼年纪又大了。所以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就成了鳌拜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辅政期间,鳌拜的野心是得到了进一步的膨胀。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一直被康熙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鳌拜很善于打仗,但是政治上仍然非常幼稚。

看看其他三个辅政大臣做了什么?你就知道鳌拜为什么会是这个结局了。

索尼在死前上书请康熙提前亲政。因为他提前得到孝庄赐婚,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康熙做皇后,保证了赫舍里家族未来的荣华富贵。

而苏克萨哈也是被鳌拜压着,没实权,所以不如趁此机会,直接请辞辅政大臣。这就意味着鳌拜和遏必隆也应该下岗了。这样一下子反而成了康熙的忠臣,整个正白旗面临的”不公正”的政治待遇都将改写。

而遏必隆虽然鳌拜做什么,他都不发一言。但是康熙4年(1665年)就把二女儿送进宫里了,当时连个封号都没有,人家任然啥话都不说,结果康熙16年(1677年)立为皇后,是为孝昭仁皇后。而自己也仅仅身陷囹圄一年而已,很快就得到了康熙

再来看看鳌拜,只知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结果别人审时度势,各有所得。而他被康熙打翻在地,用来立威!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都不在表面,而在背后。表面越张狂,结局越荒唐!

即便康熙失手了,接下来只需要康熙一道诏书,鳌拜仍然无法掀起大浪!

因为此刻上三旗,正红旗、正白旗都已经站队到了康熙旗下,而所谓的鳌拜的镶黄旗,也已经有一半现在康熙旗下。到时候无非是考验遏必隆得态度,废话女儿在宫里呢,康熙明确了鳌拜的罪状,难道自己还要跟鳌拜一起造反不成?

即便鳌拜仗着自己的武功,打出所谓”清君侧”,形成抗衡局面。此刻只需要孝庄一道诏书,以皇太极遗孀的身份,诏令镶黄旗回归。如若不然,鳌拜是要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更何况,入关以后,经过顺治朝的汉化。皇权意味着什么?作为臣子,鳌拜又有什么资本跟康熙斗?

《康熙王朝》里有个班布尔善叛乱,被九门提督铁丐吴六一平定。这是艺术创作,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来展示了,如若鳌拜动刀兵最后的结果,呗剿灭,也只有被剿灭。

其实从前往后,都显示了孝庄在康熙身后布局的身影。但是孝庄更多的是不干预。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她只动了一个棋子,那就是替康熙娶亲,把赫舍里家族拖下水,和康熙捆在一起。其他她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句。然而正是因为这步棋,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把整个棋局都走活了!

3

康熙生擒鳌拜,奠定了自己亲政的开始,更是在《康熙王朝》中成为了其三大功绩之一,可是说这是少年康熙能力的一次最佳体现!

我们从《康熙王朝》中应该能够看出孝庄对于整个清王朝的重要性,也的确如此,她在多尔衮的手中保证了儿子顺治的帝位,又一手扶持康熙上位,保证康熙顺利执政。

所以,如果康熙生擒鳌拜的计划落败,孝庄有没有后手呢?

我个人觉得答案是没有疑问的,那就是肯定有啊!

  1. 孝庄贯穿三朝,其政治能力不可想象。孝庄在清朝前期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人物,不夸张的讲,之所以有“康乾盛世”,离不开孝庄的功劳,她在血雨腥风之中,帮助自己的儿子福临上位,从而坐上了皇太后的位子,这其中,完全是孝庄通过自己的智慧,周旋于各种势力之中,保证了自己的地位,儿子的地位,顺治就这样延续了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到了多尔衮死后被顺治清算,可以说此时的孝庄拥有绝对的权力,更不用说她一手把康熙放到了皇位之上,她虽说深居后宫,但屹立三朝不倒,根基之深,难以想象!!!

  2. 鳌拜并没有形成足以威胁清朝的势力――他并无谋反之心!孝庄知道鳌拜不得不除,因为这是少年康熙亲政的最后一步,就如同当年的顺治一样,多尔衮不死,顺治就无法正常的治理国家。同样的,鳌拜不除,不让他远离政治中心,康熙想要抓住手中的权力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康熙才会在孝庄等人的授意下,动手解决鳌拜,孝庄对于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准备的,而且是强硬的手腕,我们知道,孝庄也是经历大风大雨过来的“女中豪杰”式的人物,可想而知,对付一个连谋反之心都没有的权臣,后手的准备肯定是万无一失的!
  3. 孝庄老谋深算,假如康熙练手不成,鳌拜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鳌拜当年被誉为满清第一勇士,有很多荣耀加身,在顺治退位,立玄烨为帝时,鳌拜就是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当时的康熙尚且年幼,方才8岁,所以,孝庄也就让他们四个把持着朝政,可是,随着索尼的老去,鳌拜的权力欲望膨胀,直接压制了其他几位大臣,自己霸立于整个朝堂之上,严重影响了清朝正统的统治。孝庄没有出手,因为这件事必须由自己的孙子玄烨解决,才能保证他的地位稳固,所以她在幕后稳稳的做着把握方向的人,鳌拜必然会被“请出”权力中心!!!

所以说,孝庄在康熙前期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她保证着清朝的正统,鳌拜说句实话,在她那里是完全不够看的!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4

孝庄太后在清朝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于清王朝前期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经三朝,而且作为女人并且参与着王朝起起落落的政治斗争;并能将顺治、康熙二帝推上皇位,进行辅佐培养,至少可以确定孝庄是个极其聪明,有远见,有大格局的女人;当她在康熙亲政以后的政治局面中,选择在“二线”进行“隐藏式辅导”时,就可以猜测到孝庄必然对当时的政治局面了如指掌,早就做好了多套方案来确保康熙,和大清王朝的政治命运;所以就算康熙皇帝擒拿鳌拜失败,她也会动用身份来做最差的武装抵抗,并且当时的中央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都在皇帝手上,而且鳌拜属于蓝旗,在满人的政治立场上还不允许你来破坏家族体系的权利导向;所以孝庄太后必然做好了准备,以便在危难时刻处理掉当时大清王朝的最大政治祸根!

5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以召鳌拜入宫议事为由,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擒拿鳌拜,随之捉拿其党羽班布尔善等人。

这事通过各种影视作品的演义,让很多人都晓得。

但其实擒拿鳌拜之事,《清圣祖实录》仅记载,“命议政王等拏问辅臣公鳌拜等” (卷二九,康熙八年五月戊申),具体描述见于清人历史笔记,如昭梿《啸亭杂录》、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等书,虽细节不尽一致,但此次举动是周密策划、出其不意,类若宫廷政变等,则应无疑义。

那么?如果康熙擒鳌拜失败,孝庄太后有没有留后手呢?

答案是肯定没有,因为她压根不知道这事。

一些文艺作品渲染孝庄后支持或指挥了这项举动,纯属美化和想象。康熙帝早从几年前圈地争议而处死苏纳海、朱昌祚等事件中认识到,如果与鳌拜发生政见冲突来请孝庄后裁夺,十之八九会遭受失败。因此,康熙帝只能将孝庄后也蒙在鼓里,最后以即成事实向孝庄后摊牌。这是一个政治的豪赌,然而赌赢的把握是充分具备的,因为康熙帝当然也了解孝庄后最后的底线在于自己的直系儿孙保持帝位。

《清圣祖实录》将擒拿鳌拜记载于康熙八年五月戊申即十六日,实际那只是在朝廷正式宣布拏问鳌拜的日期。据清史专家白新良的考证,突然擒拿鳌拜一定在五月十日(壬寅),主要理由是:

第一,新整理公布的满文档案《钦定鳌拜等十二条罪状谕》写于五月十二日(甲辰),所以擒拿鳌拜是在十二日之前。第二,五月十日即壬寅日,“以原任户部尚书王弘祚,为兵部尚书”,这个任命表明鳌拜一举就擒,因为王弘祚是被鳌拜集团打击撤职的官员,此时任命关键职务,如果不是鳌拜垮台,首先是难以通过正常程序,其次会暴露康熙帝的秘密策划。

《清圣祖实录》记述:康熙八年五月丁酉即初五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在擒拿鳌拜五天前,问安孝庄后,是汇报将要打击鳌拜吗?当然不是。因为倘若汇报,得到批准就会立即行动,不会延迟五天之久。当然也不是单纯的问安,而是在全部策划基本就绪后,到孝庄后和太后那里窥探风声,因为假如秘密泄露,会在“问安”过程中显现出來。

《钦定鳌拜等十二条罪状谕》的本月十二日,擒拿鳌拜已经两日,局面已经有效控制,康熙帝再次“问安”,实际是向孝庄后摊牌。孝庄后即使不快,却也无计可施,而康熙帝举出鳌拜欺君、专权的罪状,对孝庄后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只有看看众多朝臣对事件的反映了。于是经过部署,清廷于十六日公布鳌拜罪过,得到朝臣拥护。次日,“辛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孝庄只好接收现实。

十天之后,“庚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这是商议对人犯的惩治问题,次日即出台议罪书和定刑决定,鳌拜作为主犯,免死监禁,而附从罪犯班布尔善等多人却被处死,结案是不大正常的。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鳌拜从前的诸多功绩而得到宽免,这不过是清廷的饰词。在触犯皇权专制、帝位安危的罪名下,以往的功勋并无决定性意义,鳌拜脱逃死罪,毋宁看作是孝庄后与康熙帝达成的妥协而已。

所以即便康熙失败,孝庄太后也不会有什么后手,因为她根本也不知道。

6

康熙八岁便登上了皇位,十四岁开始亲理朝政征,后来智擒鳌拜,力平三藩,决心收台,怒驱沙俄,亲征葛尔丹,奠基了清王朝最后的太平盛世。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薨逝,立下遗嘱让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作为辅政大臣来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只是索尼年老怕事;苏克萨哈不受待见;遏必隆则依附于鳌拜;而鳌拜又自恃有军功在手,更加盛气凌人肆意妄为。

螯拜是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朝元老,一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屡立战功,号称‘满州第一勇士。“,是皇太极的心腹。皇太极去世后,坚定的与多尔衮斗争,拥顺治继位,深得顺治的信任,他确实为大清立下了不世功勋。只是鳌拜性情刚愎,器量狭隘,势力愈张,骄横日甚,十几岁的康熙被他欺负的不要不要的。

鳌拜很善于打仗,但是政治上仍然非常幼稚,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康熙已经亲政,鳌拜却不想归政于他,而且处处干预,这无疑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康熙帝决定不露声色地拿下鳌拜,他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摔跤,鳌拜见了还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暗自高兴。

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调离派往各地,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接着召鳌拜入宫觐见,对鳌拜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根本没想到小小的康熙皇帝已经织好了罗网等着他,结果等鳌拜一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群青少年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他们摔倒在地绑了起来,就此遭擒。接着宣布鳌拜30条罪状,下狱议罪。最终康熙感其往日功勋,定了个免死禁锢。

康熙想办法抓住鳌拜的时候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如果擒拿失败,会发生什么?孝庄会怎么解决此事?第一种可能:如果康熙行动失败,鳌拜逃出宫中,孝庄和康熙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为了防止鳌拜起兵造反,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他抓住杀死,否则事情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种可能:鳌拜逃之夭夭,起兵造反。纠集党羽和势力集团,进一步把持朝政,架空或废掉康熙皇帝,另立爱新觉罗家族年幼容易控制的子嗣。康熙擒鳌拜时顺治最小的儿子也已经9岁了,加上孝庄对康熙很是疼爱,另立新君将会激起孝庄强烈的反应,她将号召先帝旧臣,甚至包括娘家蒙古族的势力,尽最大努力保住康熙的皇位,从当时的力量对比来说,将会发生大规模的内斗,胜负难料。

第三种可能:鳌拜自立为帝。其实从鳌拜当时的表现来看,他篡权谋逆的野心并没有明显暴露,换句话说,鳌拜或许真没想过造反。所以对自立为帝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真要自己当皇帝,那么满清权贵一场内斗不可避免,由于鳌拜党羽众多,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都会面临极大危险,一旦能抵御住第一波攻势,号召天下之师勤王,以爱新觉罗家多年执政打下的根基,鳌拜胜算不大。

如果鳌拜顺利脱身,最大的可能是进一步扩充势力,加强对皇帝的控制,同时伺机另立新君,以继续把持权力控制朝政。而孝庄当时已经贵为太皇太后,以孝庄太后的智慧,一定会从幕后走到台前,说不定还会给鳌拜封赏,以安其心。等到鳌拜失去警提时,孝庄太后再图谋除去鳌拜。

7

说起清朝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有趣的,我们知道在康熙皇帝只有八岁的时候就继位当了皇帝,当时的朝廷的大权被鳌拜掌握在手中,历史上鳌拜久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曾经在皇太极驾崩之后,由于当时的情况过于的突然,所以一时之间也没有下遗诏让谁来继承这个皇位,所以皇太极的弟弟也就是多尔衮便和皇太极的长子走上了皇位争夺的到路。

就在危难之时是鳌拜站了出来守卫 了皇权,鳌拜因为备受皇太极的器重和信任,所以在场的皇权之中的争夺也是极力的维护皇太子的长子豪格,甚至是不惜自己的性命。这才才多尔衮没有将皇位占为己有,只能成为摄政王,有实却无名。鳌拜自幼就是出身在将门之家,他的能力超凡,更是骁勇善战,被称为“满州第一勇士”。

就这样鳌拜与多尔衮的对持之中权力也是越来越大,后来顺治帝继位,鳌拜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他代理管理国事,甚至后来他可以直接越过顺治帝,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他的手里。但是在顺治帝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不幸身亡,这时八岁的康熙皇帝也是被逼继位。年幼的康熙自然是对国家的治理也是没有办法的,于是顺治帝就让索尔图,遏必隆和鳌拜作为康熙的辅助大臣,可是索额图早已年事已高,早已是无心国事,而遏必隆浑浑噩噩,大部分也是听命于鳌拜。

鳌拜为了一己私欲曾经想杀掉三位朝中的大臣,没有经过皇权的统一的鳌拜便擅自的将三个大臣杀害,这就触犯到了皇家的威严。最后十四岁的康熙就开始每天在宫中以摔跤为乐,其实暗地中实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后来也是凭借着这个摔跤队将鳌拜给致死。

如果康熙失败,孝庄太后会怎么做呢?

孝庄太后是陪伴在皇太极身边的人,也是她一手培养了两位皇帝,虽然说不理国事,但是身居宫廷之中的她早已是胸有成竹,孝庄太后让康熙皇帝迎娶了索尼的孙女,就算是鳌拜想要造反,也是要碍于赫舍里家族的势力的,所以孝庄太后早已是纵观大局,布置好一切。

8

我们从《康熙王朝》中应该能够看出孝庄对于整个清王朝的重要性,也的确如此,她在多尔衮的手中保证了儿子顺治的帝位,又一手扶持康熙上位,保证康熙顺利执政。
孝庄的政治手腕是极其厉害的。索尼、苏克萨合、遏必隆和鳌拜4位辅政大臣就是在孝庄的特意安排。孝庄在定这4个辅政大臣的时候就明白,实权将会落入鳌拜手中。因为索尼虽然能力强,有军功,资历深,但是年龄太大,会不作为,只求不犯大错就行;遏必隆军功少,能力比较弱,没有主见,只会任人摆布;苏克萨哈又是新进的大臣,根基不牢固;而鳌拜是战功累累,能力又很强,并且还在满洲贵族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鳌拜本质不过一家奴耳,上位之路靠的是表忠心!鳌拜虽然是满清第一巴图鲁,但是他的出身并不高,他只是镶黄旗的一个护军统领而已。他所有的功绩都是因为她死心塌地地追随皇太极。所以在孝庄面前,他只能以家奴自称。

在皇太极驾崩后,豪格与多尔衮的储位之争。他是坚定的豪格支持者,原因只有一个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拥有对正黄旗和镶黄旗的继承权。所以他与正黄旗的索尼等八人密谋阻止多尔衮上位,并且誓死兵谏,”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即使康熙失败后,作为皇太极的老婆,是当今朝中辈分最大的,康熙的奶奶,比鳌拜也是大上一辈,不仅如此,她在朝中也是有着一定的权利的,更主要的她还是皇太极的遗孀,如果鳌拜真的反叛了。 孝庄皇太后也有把握,以自己的身份召集八旗子弟,尽管不能是全部,也会是大部分,也不怕真的打仗。

9

人生本来就一场赌博!很多事都是高风险高回报,如果康熙连一个鳌拜都收拾不了,怎么去统治江山?孝庄这种高智商高智慧的女人,怎么不知道这些道理,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要想长期兴旺发达下去,必须是要冒风险去选择和挑战一些事情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挑战本性,没有拿青春赌明天的豪迈精神,怎么会居于人上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