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去年的8月14日零时21分,一则“离婚声明”让数不清的“嗅觉灵敏”的新闻人彻夜未眠
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朋友圈、微博、QQ…各种媒体都像炸开了花一样
一时间,有人痛斥马蓉、有人说“宝强挺住”,甚至还有小编跳出来说能不能不要半夜发声明
就在王宝强发声明的2天后,8月16日的凌晨1时40分
一颗研制了13年之久的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被送上了蓝天
这是中国首颗更是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墨子号”
可这分明被寄予了厚望的卫星却只能无奈的说着,“我想上头条”
在“离婚声明”的狂风巨浪中,“墨子号”还没能翻起小浪花就消失在人们眼中
人们狂热的眼睛里,只有对所谓的“娱乐八卦”的追逐
“墨子号”卫星发射成功
类似的事件似乎总是一遍遍的重复上演着
二年多以前,2015年1月16日,姚贝娜去世的新闻铺天盖地
大半个中国,即便原来不知道姚贝娜的人,也知道她于那日离去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北京的八宝山殡仪馆里
有一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举行
6天前的晚上,一位67岁的老人在医院里平静的走完了一生
没有过多的喧嚣,没有闪光灯,没有朋友圈里面的晒图和刷屏
遵从着老人的遗愿,追悼会一切从简,甚至连挽联都没有挂上
一千多位吊唁者缓缓走入吊唁厅
给这位老人深深的三鞠躬,泪水却不由自主的盈满了眼眶
相比于知名歌手去世时候的亦步亦趋
那些“嗅觉灵敏”的媒体似乎都集体鼻塞了
向来热闹的朋友圈里,也干干净净的没看到他的身影
不知道那些只关注某知名歌手去世的消息的人知不知道
那位静静的躺在殡仪馆里面的,是中科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所长——李小文
倘若没有他,中国就和“瞎了”没有两样
中科院院士、中国遥感专家——李小文
…
李小文,这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因为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国科大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
他蓄着胡子,穿着黑色布鞋的脚上没穿袜子
乍一看,就像是一个来做脱贫报告的农民
可实际上,他是中国乃至世界遥感界的瑰宝
他创建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入选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
他的存在,让中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过国际领先的地位
是他,揭开了中国眼前蒙着的纱布,帮中国擦亮了双眼
中国遥感图
李小文就像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貌不惊人,却有着盖世神功
人们亲切的将这位院士称为“布鞋院士”
1947年,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好不容易结束了抗日战争,风风火火的解放战争又开始了
那一年,在四川自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李小文出生了
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
虽然家教很严格,可忙碌的父母毕竟没有很多的时间照顾他
在他4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小学了
幼年的李小文
“从来没有用工念过书”的李小文抓紧了所有的时间玩耍
他上学没什么太大的动力,没想过考高分,也从来不争名次
每次的考试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要在教室里坐一个多小时呢,这时间都可以捉多少蝈蝈了
定不下心的他总是迅速的将老师布置的习题做完
“我交卷的最快记录是老师刚在黑板上写完题,我就交卷出去玩儿了”
“好在每次考试我都能刚好及格,成绩能一直保持中等”
李小文的母校——成都树德协进中学
16那年,李小文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不爱上课、不喜欢写作业的他经常出现在欠交作业的名单上
一个学期过去了,好几门课的老师都要求他去“置疑”
“置疑”就是老师看看你这门课还需要补些什么,补完再去参加考试,免得不及格
其他被叫去“置疑”的同学们都面露愧色
只有他,高高兴兴的去了老师的办公室
没过多久,听他侃侃而谈之后的老师总会把他赶出办公室,“你别置疑了,去考试吧”
电子科技大学(曾经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向来随性的他很快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
1965年的11月,没事儿干的李小文翻开了那天的《人民日报》
报纸上赫然印着姚文元写的《评海瑞罢官》
读完文章的李小文心里很不服气,立即提笔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寄到了报社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正因为这篇《评海瑞罢官》,国家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来已经收到用稿通知的李小文的文章不仅不准发表,还退回了他的大学
作为严重的政治事件,成为了批判他的罪证
毕业的时候,李小文没有能被分配到国防部门、电子科技部
甚至也没被分配到地方单位
为了表示对他乱写文章的惩罚
而被安排到了西昌的一个部队农场里种田
在农场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
年轻的李小文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心下一片茫然
可他想,假设以后能有再分配的机会,就要先有一门手艺
农闲之时,他不再只顾着玩乐,学起了修理机器
一年半以后,为了照顾夫妻关系
他得到了再分配的机会,到绵阳的一家无线电厂当技术员
好不容易走出了农村,李小文感到十分开心
但是不懂得表现自己的他仍然没有受到重用
在工厂里,他只能修修对讲机,改造一下收音机
好不容易当了师父,带了徒弟
又因为徒弟不小心烧了办公室受到了责备
老式收音机
1977年,继恢复高考后,恢复研究生的消息传播了中国
一天下午4点,干完了活的李小文站在窗前晒太阳
厂里支部书记突然神秘兮兮的凑到了他面前
手里拿着报纸,和他说,“听说,要恢复考研了”
误以为书记是要鼓励他考研的李小文接了一句,“考也行”
恢复考试制度后认真备考的学生
那个年代里,研究生还是稀有品种
在这样的小厂子里,居然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要考研究生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当天下班的时候,李小文要考研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厂
工友们都用嘲笑的语气挖苦着李小文
30岁的李小文没想到,自己随意接的一句话,竟然会让工友有这样的反应
他心里腾地燃起了一把火,看来,这研是非考不可了
当年,李小文就报名了研究生的考试
考试的时候,他的心里压力很大
在做一道题的时候,竟然硬生生的忽略了题目中的括弧
等到出了考场,听到身边考生的讨论,他才幡然醒悟
很想考上研究生的他尝试着给自己报考的杨世仁老师写了一封信
让他没想到的是,杨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他,表示了理解
1978年,刚参加完统考的他被杨老师通知去参加英文的统考
没在国内接触过一天遥感的他被公派出国学习遥感
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杨世仁
作为第一批被公派出国的研究生
李小文对自己的学业稍微上了一点心
“觉得自己是公派出来的,回去以后还要好好做事,学得太差不好意思”
可是从小养成的性格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但我对自己的要求始终是及格就行”
按美国当时的计分方法,满分是5分,3.5分以下就算是不及格
“我每次都争取考试高于3.5分,但如果考上了4分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得尽量把分数压下来”
李小文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学习
跟随着美国著名的遥感专家Steahler教授
虽然不怎么在乎考试的分数,他却从未怠慢过自己的研究
Alan H. Strahler教授及其夫人
那时的他,比一同学习的几个同伴要年长几岁
比起同伴的活泼,李小文安静、羞涩,也很严肃
第一次来到国外,他有些紧张,不太自信
说着四川口音英语的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还不自觉
或许是习惯了独处,李小文算得上是个独行侠
在Steahler教授的回忆里,他是个很勤奋认真的学生
“他时常在实验室待很长时间,也经常工作到深夜。早上看到他的时候,他常因为工作了通宵而睡眼惺忪”
当时的遥感技术还没办法拍出很清晰的图片
卫星给地球拍的照片,都像是打了马赛克
李小文想,如果不能拍出清晰的图片,那和卫星瞎了有什么区别
他找来之前的资料,一张张翻看着
视力不太好,他只好取下眼镜,凑近了看
最后,还是那上千张森林的照片启发了他
工作中的李小文
一天,李小文像往常翻开了卫星拍摄的图像
拍摄森林的图像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深色浅色的阴影
李小文盯着照片发呆,不由得想到
拍照是光影艺术,那么卫星应该也是一样的吧,如果能利用光…
对呀,既然光是那么重要,那么如果能研究出光与物体的交互机制,不就能拍出好的照片了吗
他决定先从手边的这些森林照片入手
利用森林的几何结构特征,定量刻画了太阳光在森林环境中的光辐射传输过程
森林遥感图像
1985年,李小文博士毕业
他的论文里,赫然提出了他与导师一起创立的李-Strahler模型
这个模型一经发布,就在美国学术同行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它被誉为20世纪定量遥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被应用在了宇宙飞船的图像矫正工具上
帮助了NASA地球检测系统分析地球表面图像
这个模型的创立,让李小文一举跻身于国际遥感大家的行列
利用李-Strahler模型处理的图像
可是在美国,李小文干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学习,不是做实验,而是读小说
图书馆里,有一层专门是东方国家的小说
满屋子的书架上密密麻麻都是书
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小说的李小文一下子就惊呆了
他急忙回家拿了一个旅行袋,一次就借了一袋书
课业繁重,他总是不放过一分一秒看书的时间
他每天骑着一辆脚踏车,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锁车铁链
双手脱把捧书,一边骑车一边看书,胜似闲庭信步
“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
“该做的事情做完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他还喜欢写一些小文章,投稿到一个叫《华夏文摘》的编辑群落上
插队的小趣事,堆满了草垛的稻田的场景,他的文字像他的人一样充满了魅力
毕业后的李小文,在杨世仁老师的邀请下,回到了中国
他说,自己也并非没有想过留在美国,毕竟美国的生活待遇与研究条件都比中国好了太多
可毕竟自己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
至于什么很伟大的报效祖国,他倒是没想过
他只是觉得自己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
就这样,已经在遥感界赫赫有名的李小文回到了祖国
李小文几乎或参与或承担了国内所有的遥感项目
1995年-2005年,是中国的遥感事业的爆发期
不仅在理论水平上迅速的赶上了美国等国家
在技术和设备上也丝毫不逊色
2001年,李小文不出意料的成为了中科院的院士
2002年,成为了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所长
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李小文
他不是个长于管理之道的人,可却是个充满了智慧的人
“无为而治”是他信奉的守则,自己也从不承担项目,只是帮着别人申请
“他有一种出世的精神,出世能看得更远”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在他的博客里,他自比为《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桃花岛主黄老邪
“武功造诣非凡,已臻化境,琴棋书画,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无一不晓,行事潇洒”
确实,李小文似乎从来未被世俗所累
他总是打扮得“土里土气”,一副上世纪80年代的装扮
在他第一次到北师大报道的时候,还因为一身“农民”衣着被门卫挡在了门卫,以为他是走错路的进城农民
尽管在学术界,李小文早已经是火遍半边天的“技术宅”
在社会上,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却寥寥无几
直到2014年4月18日,他的讲座照片被挂上了人人网
“布鞋院士”的称号才开始在社会这个江湖流传开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曝光度,蜂拥而至的媒体和网友
习惯了独行侠生活的李小文只是抱歉的让记者们理解一下
幽默风趣的他还打趣道,“布鞋失火了呀,这不过是我在成都出差时候买的打折货,80块钱一双,我一下子买了3双”
或许是因为每天都要来二两的二锅头,或许是那用炸“板油”做的下酒菜
终于还是击垮了他瘦弱的身体
2015年1月10日,刚进医院不到30个小时的李小文猝然离开了人世
他生前立下遗嘱,不允许在他身上使用“插管、呼吸机等”急救措施
他理想中离开世界的完美方式是,“不浪费国家资源,不给别人带来拖累,不让自己遭那么多痛苦”
如其所愿,他走得很快,也很突然,没有遭受太多的痛苦
3天前为他拍摄的“感动师大”证书的照片,是他与同事们最后的合影
李小文生前最后一张合影
2015年的1月16日上午10点,是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前,吊唁的队伍排了很长很长
几千个自发前来吊唁的人里,有他的学生,他的同事,他的好友,他的老师,也有,博客上“老邪”的敬仰者
蜿蜒百米的吊唁长队,为李小文做最后的告别
绵延了几百米的长队,一直排到了礼堂外
安静的人群里,没有隆重的哀伤,没有嚎啕大哭
寒冬的早晨,大家拿着菊花,默默的排队、签到
缓步走进了吊唁厅,为他送上深深的三鞠躬
前来悼念的人拿着菊花和院士生平资料等待进入告别厅
遵从着他生前要求的一切从简的愿望
连本应悬挂在追悼会大厅两侧的挽联也没有挂上
低沉回荡的哀乐声里,他静静的躺在灵堂中央的鲜花丛中
李小文家人手捧遗像从追悼会现场走出
直到看到他遗容的那个瞬间
人们才被一种永不再见的悲伤击中
一些人无法抵御地低声啜泣起来
他的家人哽咽着,拿出他生前最爱穿的衣物和黑白布鞋
在上面浇上他生前爱喝的二锅头
放进了焚烧炉,“生前你喜欢的,都一起带走吧”
李小文生前爱穿的布鞋
李小文的一位好友说,“我觉得小文现在挺好。在国外,一个人去世是可以为他唱歌的。他这个人的一生是值得庆贺的”
他博客的留言板上,有着几十页的悼念
清明节,中元节,教师节…
每一个节日,都还有人记得他,虽然,都只是他的学生
李小文在科学网博客的留言板截图
当黄晓明奢华的婚礼花费了两个亿,而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科学成就奖金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的时候
我们发现,这个社会早已经变得陌生了
科技信息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人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注“高大上”的科技信息
高校教育缺乏科技思想的传播
学生对于未来科技行业与就业形势感到迷惘
浮躁的社会,让人们只是简单地去追逐光鲜亮丽的外表
各种包装炒作和包装充斥着整个社会
媒体们为达到广告效益,对娱乐八卦的过分报道
让成长的孩子形成了无法理喻的价值观
苍井空中国捞金行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
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米的旧房子
而大明星们,差不多都有几处豪宅
出行坐豪车,经纪人保镖随从前呼后拥
科学家们在漏雨的基地里做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崛起,离不开这些科学家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像李小文这样的“扫地僧”,或许我们再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