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孙权不杀关二爷,而是交还给刘备,会怎样?:孙权与刘备的恩怨起于荆州,刘备借了荆州就不打算还了,还派关羽长期驻守在那,令孙权如鲠在喉极不舒服,后
孙权与刘备的恩怨起于荆州,刘备借了荆州就不打算还了,还派关羽长期驻守在那,令孙权如鲠在喉极不舒服,后来孙权打败了关羽,收回了荆州並且杀了关羽父子,把首级献给了曹操。
假设,孙权既己收复了荆州,又擒了关羽,目的己然全部达到,而采取见好就收的办法,不杀关羽,主动将他送还刘备。两国重新修好,领土问题暂时搁置,仍然采取联合抗拒曹操的策略,《三国演义》后面的故事将改写。但从长远看来,两国矛盾只会加深,不但不会重新合好,还必须将引发新的更大冲突。因为荆襄之地的领土之争的火药味还很浓。刘备绝不会因孙权交还关羽,而放弃失地。孙权吃到口的肉也不会吐出来,荆州对两家来看都太重要了。
所以一场爭夺荆襄归属的大战也会精彩演绎。
假设只是臆想,事实总与愿违。孙权劝关羽归降不成,还是把关羽杀了,才引起刘备报仇伐吴,被陆逊火饶连营七百里的惨败,而命丧白帝城的结局。
恐怕三国本身历史大方向不会改写,但会影响关羽个人,及关羽对后世的影响。简而言之,关羽会郁郁而终,英名尽丧,死后他也只能是个普通武将,后世再也不会尊关羽为神。
一、三国历史大方向不会更改
1、刘备伐吴为荆州
首先说三国历史的大方向。关羽死后,刘备确实有打出关羽复仇为借口伐吴,但是大家实际都知道,关羽就是个借口,刘备为的是荆州。所以,如果关羽不死,被送回益州,那刘备确实失去了以为关羽复仇的理由,但荆州不能不要,那是太重要的战略根据地。刘备集团的所有战略基础,就是《隆中对》所说,兼跨荆州、益州,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克复中原。故而,不可能因为关羽不死,刘备就不要荆州了,作为一个乱世枭雄,一切都是深思熟虑,包括伐吴,如果不奋力一搏,让刘备放弃荆州,没有可能。至于出兵的借口,太容易找了。关羽没死,也至少死了别的武将吧,至少死了士兵吧,再加上双方都坚称荆州属于自己,那什么“伤我将士、夺我州郡、虐我子民”这种口号,照样让刘备“名正言顺”出兵。
2、关羽回来不影响刘备伐吴结果
有人可能还会坚持认为,刘备伐吴是为了与关羽“同生共死”的誓言,且不说刘备与关羽结义这个本来就是小说情节,而且就算二人真的情义无双,恰恰相反,关羽死了,刘备还有那么一丝可能不出兵,如果关羽被送回来了,刘备真的非出兵不可。因为把关羽送回来,那是孙权对刘备的一种羞辱。那代表我都不屑杀你的将领,我就要打你脸。如果关羽死了,还可以说是壮烈牺牲,活着回来那就是代表连杀他的必要都没有,关羽既然在刘备阵营这么重要,而刘备可是不久之后就称帝的人,这种奇耻大辱,能忍?所以,关羽回来了,刘备必伐吴,不打不能洗刷耻辱。而关羽回来能避免夷陵战败吗?显然不能。以刘备在夷陵驻军的那种情况,他不连营都没办法放这么多兵。这不是一个关羽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关羽送回来,刘备一样会夷陵战败,之后的历史,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
二、关羽本身名节受损
1、关羽若被送回益州,必定声名受损郁郁而终
解释完了三国历史的发展,再看第二点,关羽本身。关羽虽有斩颜良之勇、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毕竟丢失荆州,让刘备重要的基业毁于一旦。这种情况下,如果关羽没有被杀,送回益州,结局会如何?以关羽在刘备阵营的地位和刘备与关羽的交情,杀他估计不会。那就无外乎两种可能。第一种,因为丢失荆州之罪,丧师辱国,从此遭受贬谪,不再重用。第二种,知耻后勇,跟随刘备伐吴,争取戴罪立功。但是,之前已经说过,关羽就算跟去伐吴,也改变不了刘备战败的命运。那无论关羽是否参战,他都必须承担刘备也因自己失去荆州而导致进一步失败的罪名,这是他永生洗不清的耻辱。他只能郁郁而终。就算战死在夷陵之战,那也有一种他把刘备拖进泥潭的感觉,接连失荆州和夷陵战败,关羽的威名必定荡然无存。
2、自古享有极高美誉的忠臣良将多是为国捐躯或含冤受屈
不幸也是幸运,关羽是被杀的,挽回了一些名节,因为我们一般总会同情悲剧英雄,所以关羽历史上的战败被杀,让他多了一分凄凉的色彩,这也是关羽后世封神的一个关键。我们纵观历史,能够享有极高盛名的忠臣名将,多是为国捐躯或者含冤受屈。如伍子胥为劝谏夫差而自杀,杨业绝食而死,狄青被文官排斥贬谪,岳飞被秦桧陷害而被斩,文天祥、陆秀夫抗元至死,于谦蒙受不白之冤身首异处。这些人虽然也有不少战功,但如果没有身上那些悲剧色彩,恐怕达不到现今的威名。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郭子仪、李光弼,论战功,李光弼更显赫,但他晚年因为害怕宦官迫害而多次置朝廷危难于不顾,拒不出兵自保,这就有了瑕疵,不及郭子仪甘受宦官鱼朝恩迫害排挤而忠心不改。至少也要像薛仁贵一样,老迈之躯再赴沙场,卒于任上,也对得起一世英名。
3、关羽下场可比对于禁
如果关羽被孙权送回,那结局恐怕可以找一个人对比,那就是被他自己所擒的于禁。水淹七军之前,于禁官拜左将军,假节钺,是曹魏除曹氏夏后氏之外的武将中地位最高的。可是因为在支援樊城时被关羽水淹七军击败,又没有战死而是被擒。最后如何?等到关羽战败,于禁落到东吴,被东吴大臣羞辱,送回曹魏,曹丕表面宽荣,却让他去拜曹操的高庙,看到墙壁上描绘的庞德就义自己被擒的图画,羞愧难当,郁郁而终,获得一个“厉”的恶谥。这种情景,何其凄苦?
有人可能会说,于禁投降了,而关羽没有。可是,你知道关羽没投降吗?《三国志?吕范传》就提到过关羽曾送降书,被吕范识破关羽是意图诈降逃走,最终还是决定擒拿他。要知道,虽然关羽是诈降,但毕竟送了降书了,如果孙权不杀关羽,就可以宣称关羽是投降的。而你又知道于禁真的投降了吗?要知道,正史里写的都是“擒于禁”而不是“降于禁”,于禁也没有帮着关羽上阵杀敌,怎么就能说他一定投降了?之所以庞德被杀而于禁未死,这不取决于于禁,而取决于关羽,或许他认为于禁有用才没杀,而不是因为于禁投降了。但是,无论你投降与否,都是别人嘴里随便说了。这样的话,关羽也将背上苟且偷生的骂名。
可能又有人会说,三国时代,投降也正常。确实,如果是早期,普通武将投降真的挺常见的。但是关羽与于禁这样的不一样,他们地位已经相当高了。于禁是曹魏阵营外姓武将第一人,关羽更是刘备阵营武将第一人。这样的人投降,就只有遭受唾骂了。
故而,一旦关羽活了下来,无论是主观自愿还是客观被迫,都是名节有亏。这样的人纵然有武艺有智谋,也不会再被塑造成神。所以,关羽被杀是不幸,也是一种幸运。
孙权要是不斩关公父子,在临沮放其一条生路,三国历史可能会改写。因为当关公逃回益州之后,以其刚愎的个性,势必起兵报东吴一箭之仇誓死夺回荆州,这一点以二爷在蜀神一样的地位,诸葛子龙一班人是拦不住的,刘备张飞肯定偏袒二爷的,吴蜀交恶必有一战。但以陆逊的本事,刘备阵营尚无对手,要知道孔明擅政治而短军事好谋而少武的,这场争斗只能是打打停停延续时日,荆州夺回几无可能。而刘玄德也不会拿老命与东吴相拼,从而就避免了后来的火烧连营七百里,那彝陵之败是灭顶之灾是颠覆性的,导致益州一蹶不振,以致刘备早死于白帝城中。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可多维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吴蜀被曹魏一一击破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至于再后的历史演变,我们就不敢妄加推断了。
孙权不杀关二爷,将关二爷送至刘备身边,孙刘关系依然会很紧张,关羽依然会被擒,张飞依然会重蹈覆辙,刘备依然要在白帝城托孤,历史虽然会拐一个弯,但大方向永远不会错,就如黄河,虽然决堤过,但永远向东流一样。
其实,关羽失荆州,绝不是因为大意,而是性格的必然,关于虽然武艺高强,为人忠义,但是他同样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傲慢无礼,唯我独尊,在他眼中,只有他的大哥和三弟,但这刘备却对他各种支持与放纵,张飞对他依赖与尊重,就是诸葛亮,对他也只能是各种引导,却无力约束,因而,如果关羽被孙权放回,自尊心重的关羽为了找回颜面,势必会怂恿刘备发动与东吴的战争,那样,孙刘二股势力依旧会重陷水火。而且,孙吴依旧会依附曹操。以刘备势力,可能与孙吴不分胜负,但东吴若有了曹操帮扶,刘备必败无疑,而做为此次战争的始作俑者关羽必也无颜活于世上。这样,刘备势力必然依旧要处于\"存亡之秋\"。
不要指望诸葛亮神机妙算,搬回一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虽智绝,但是如果关羽败回到刘备身边,关于一定处于歇斯底理状态,刘,关,张三人必是怒火烧燃,必是极端偏执狂热,听不进逆耳忠言,诸葛亮一人也难抵三人狂躁。况且白帝城托孤,不也是诸葛亮难抵刘备偏执而造成的吗?
所以即使孙权不杀关羽,将关羽放回,刘,关,张仍然逃脱不了死神的手掌。
或许刘备会因为关羽丢失荆州而适当处分一下关羽,给手下群臣做做样子,但刘备绝对不会杀关羽,以关羽在刘备军中的能力和地位,刘备不久还会委以重任,将东部战区(永安都督)交给关羽,根本轮不到赵云或者李严等人。
因为像丢失地盘这种事情刘备经历的太多了。196年,刚刚占有徐州未满一年的刘备带着关羽进攻袁术,留张飞守下邳。但张飞和陶谦旧部曹豹不和,曹豹内通吕布,张飞在里应外合之下丢了下邳,使刘备腹背受敌、陷入绝境。
即便张飞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刘备并没有责怪他,还是对他一如从前。甚至在拿下益州后让儿子刘禅娶了张飞的女儿,使张飞成为蜀汉的“外戚”,更加巩固了张飞家族的地位。相较之下,关羽丢失荆州只是“丧一臂”,远远比不上张飞丢失徐州这种“丢老家”的后果。毕竟西川、汉中的基本盘还在,刘备还可以整顿军力,收复荆州,而坐镇荆州数年的关羽则是刘备必须倚重的力量,刘备东征伐吴,关羽必不可少。
当然孙权把关羽放回去是为了向刘备示好,希望就此罢手,接受现实。但刘备是绝对不允许的,孙权也不会把荆州吐出来,以关羽的性格也必定主动请战,所以刘备东征不可避免。
关羽丢失荆州并不是因为他军事能力有问题,而是没有处理好内部团结和孙权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纵观夷陵之战,刘备硬生生把突击战打成了消耗拉锯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手下缺少一员像关羽这种级别的将领。
所以如果关羽随军出征,我更倾向于刘备获胜,收复丢掉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再次恢复“湘水划界”之后的版图,继续让关羽坐镇荆州一如从前。
这是孙刘联盟破裂后的比较好的政治后果。
孙权派兵夺取荆州是正义之举,本来赤壁之战后刘备就是借荆州而驻守,孙权与刘备的谈判条件就是一旦刘备进占益州,就把荆州归还给孙权。刘备进占益州后一直拖延归还荆州,孙权派人到刘备处讨要,刘备只好答应,让到荆州找关羽办理,关羽死活不给,这才使双方矛盾激化。
吕蒙吕子明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取得成功,在军事上取得完胜,孙权最初的想法是不杀关羽,但吕蒙违背了孙权的意愿 ,擅自杀害关羽父子。
如果孙权不杀关羽,而是交还给刘备,在政治上就得了满分。荆州土地在法理上是属于孙权的,收回来是合理的,把失败了的关羽送还给刘备 则是孙权对孙刘联盟的重视,如果刘备感念孙刘联盟的重要性,继续维持和平友好关系,则孙,刘两家依然可以共聚曹操,维持在长江以南的统治。如果刘备以此为借口,与关羽,张飞率大军讨伐孙权,那刘备就在政治上理亏了,孙权可以公开与曹操结盟,抵抗刘备的进攻。
如果孙权不杀关羽,并且把关羽送给曹操,则体现了孙权高超的谋略,更体现出孙权的狡诈。这就给刘备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刘备率大军讨伐孙权,那在曹操身边的关羽还救不救?如果刘备为救关羽而与曹操直接交战,则在军事上处于最不利的地位。如果抛弃关羽而直接讨伐孙权,则在政治道义上处于最不利的地位。
关羽的死,对于蜀吴来说,不是最大的障碍。
一、蜀吴两国矛盾点
有这样的说法,对于蜀汉来说,益州是盾,荆州是矛。拿下益州可以做到后顾无忧,失去荆州,刘备就永远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机会。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上面的话,出自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隆中对》。荆州对于蜀国,在战略上,是不可让步的。《隆中对》两大基石“跨拥荆益”与“东和孙权”,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抓到关羽后,孙权会想,我捏着鼻子把看不起我的关羽送回来,荆州我不还,你一样要来打我。还不如我杀掉关羽,至少蜀国少了个大将。
蜀吴两国最大的矛盾还是荆州。只要你吴国不把荆州吐出来,杀不杀关羽没区别,就算放回来,关羽过两天还是会嗷嗷的冲过来打你孙权。
二、荆州的对于双方重要性
对于蜀国,将荆州作为前哨,不仅一个重要的北伐出口,同时也保留着对东吴的战略威慑能力。从荆州出兵,不管用兵多少,东吴都是很危险的。而且,有一部分荆州在自己手里,一旦蜀吴联盟破裂,蜀国也占据主动权。有句俗话说的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再好的联盟,也难免背后捅刀的时候。
但是,荆州对孙权和刘备的战略重要性是不同的。
失去荆州,刘备只要退回益州,孙权进攻益州的难度就太大了,历史上几乎只有桓温灭成蜀成功过。没有荆州,刘备一方只是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自保还是无忧的。
而对孙权一方来说,只要荆州还有刘备一方的据点,孙权一方占据的长江中游一带就始终处于刘备的战略威胁之下。所以,荆州对孙权来说是必争之地,就如同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一样。
那么,问题还是回到荆州了。在没有曹魏强势压力下,除非刘备只想偏安一隅,则荆州必定是蜀吴必争之地。
三、关羽的败因
既然上了战场,马革裹尸是战士的归宿,两国交战,吴国杀了关羽,于情于理也没什么不对。吴国攻打荆州是必然,但手段不一定是偷袭,在关羽北伐期间后方空虚,以至于吴国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最终乘虚而入得以打下荆州。
如果,当时关羽不盯着魏国轮番乱砍,把所有精锐全部带去打樊城,吴国也不会如此轻易得手。当时蜀国的情况,虽然拿下益州,又坐拥半个荆州,但是综合实力比起吴国多年经营,还是大大不如。此时关羽最应该做的其实应该是固守,而不是贸然出击,让吴国抓到机会,一举拿下荆州。
关羽的死,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但是关羽丢了荆州,葬送了蜀国入住中原的最后机会,也注定了孔明之后的北伐无功而返。
咱得先说说孙权为什么要杀关二爷?
二爷是谁?虽说是刘备手下,却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刘备南逃荆州,找的就是二弟,他当时已是一军之主,所以在赤壁大战中为孙刘之外的另一路。
关羽威震华夏,连曹营大将战场相遇,都要躬身说一声\"君侯别来无恙\"?可以这么说,关二爷相当于一路诸侯。
所以孙权一定要杀关羽,留着他肯定要翻盘。这是一个大麻烦,就像一个壮汉整天在你家门前溜达,气哼哼的,手里还拿着把大砍刀,你能安生吗?
孙权夺荆州,跟曹操是有默契的。曹操大败于赤壁,对江南已经失去了信心,那么荆州是给刘备还是给孙权都是一样的,他需要考虑的是给谁对自己的好处最大。
一番权衡后,选择孙吴。道理很简单,就是离间赤壁大战中所形成的孙刘联盟,打破两家北抗曹操的既成战略。那么为什么给刘备就不行呢,因为荆州已然是刘氏的了,换个手效果更好。
这可是相当于孙吴三分之一的土地呀,孙权不可能不动心,明知中计也得干。于是背叛同盟与曹操亢泄一气。如果没有曹操呼应,孙权要拿下荆州可没那么容易。这是孙权杀二爷的第二个原因,有曹操背后做劲,杀他是向曹操表决心。
由于以上两条,孙权非杀关二爷不可。
人杀了,地占了,同盟瓦解了。曹操偷着乐。
刘备果然起全国之兵,顺流而下,誓灭东吴。孙权吓尿了,这时才知道贪图土地的恶果。
到底孙氏在江东经营已然三世,根基牢固,实力雄厚,人才济济,要不真的玩完了(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终了,吴国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
下图 关羽 (清 潘锦绘)
关羽在我们中国的名气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忠义的典范,提起关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桃园结义,甚至败走麦城,夷陵之战……
虽说历史没有假设,即使孙权不杀关羽,按当时的三国形势也未必轻而易举送还。何况关羽非一般人,他傲视群雄,傲骨嶙嶙,人尽皆知的大英雄岂能受此辱。
想要清楚其中的政治关系,首先要明白三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三国主要政治人物和政治主张。
首先,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辈出,豪杰崛起,枭雄壮大。经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大局基本确定。
曹操可谓是捷足先登,挟天子以令诸侯,执天下牛耳??,首先占据了政治的高位。同时,曹操本人招贤纳士,吸纳天下俊才,豪杰来投,一时间曹操占据大半中国,高举王旗良将千余谋士成群,一时无人可与其争锋。曹操本人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众所周知曹操是奸臣,为人臣子所不耻,所以终曹操一生并未称帝改朝换代,他的政治抱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他所创造的曹魏实力最强。
蜀汉,割据蜀中,占益州之地,历两代君主,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中兴汉室是蜀汉政权的政治目标。刘备一手缔造的蜀汉政权,就如同刘备本人一样,奋斗终生却终难如愿。刘备虽说贵为皇叔,但他的这个皇叔需要人承认,在那个时代,皇叔名号确实吸引了不少大汉信徒。刘备早期创业维艰,后占据益州,由于创业不易,加之蜀中的地理条件所限,刘备一朝是缺乏战略眼光的,更缺乏战略布局,虽说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口号,为蜀汉政权和曹魏政权划清了界线,但论实力明显趋弱,这就需要强大的联盟。
吴,偏安江南,无曹操之实,更无蜀汉之势,从这两方面对比,似乎最为弱小,实则不然,吴据守江南,虽说偏安,但南方物产丰富,同时军事多以水师为主,北方多不善水战。其次,吴经历孙策孙权兄弟二人经营,吴人才济济将士赴死,可谓兵强马壮。
为国人所孰知的桃园三结义,不仅仅是兄弟情深,更是强大的政治联盟,刘关张终其一生生死与共,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最为信赖的兄弟加臣子。
赤壁之战后,关羽镇守荆州与东吴隔江相望,可谓大权独揽,风光无限,加之关羽武艺超群,声名在外更是为他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同时也高涨了他的傲气,周瑜之辈不放眼里何况吕蒙之流!他并没有完全领会荆州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荆州于蜀汉可谓是生死攸关,天下有变中兴汉室,重要一步就是占据荆州。
刘备步步为营的战略,虽然缔造了蜀汉政权,但与东吴是友非敌的关系不清,本该亲密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联盟,但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而逐渐消弱。随之是荆州陈兵大将据守,看似关羽死于战争,实则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回到我们的问题,即使孙权送回关公,谁能保证关公不会再被抓,何况关公何人也,英雄也。
关羽这一生忠肝义胆而又极度的桀骜,普天之下,四海之中,他唯一服气的恐怕只有自己的大哥刘备,这也是他失败的根源。公元219年,关羽见刘备在汉中胜利,起荆州之兵北上攻取襄樊,天下震动,吕蒙乘机白衣渡江攻取荆州首府南郡,关羽败退,最后在麦城被俘杀害。
看起来刘备打孙权是为了给兄弟报仇,可实际上,荆州对于刘备的重要性远高于关羽,他不可能因为孙权放过了关羽就手下留情,除非孙权主动撤出荆州,但孙权费这么大功夫才夺回来,怎么可能轻言放弃,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