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的数量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高科技领域专利的数量。

在国内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可以比肩美国了。例如:全球前20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占了9个,美国占了11个;全球的独角兽企业,中美数量相当。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也和美国基本相当了。

但是,美国依旧能够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而中国虽然也进行了反制裁,但是措施基本是针对美国的农业,科技领域对于美国还是有很强的依赖的。中兴就曾经面对美国的制裁不知所措,最终还是只有接受罚款和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合约。而现在同样的事情出现在了华为身上,有了中兴的前车之鉴,不管是华为还是中国都不可能再轻易的屈服了。

如果问有多少个华为这样的企业,中国才能和美国比肩,不如说中国要有多少的高科技专利,才能不被美国所制约。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18年,美国专利局颁发了超过14万的专利授权,2019年颁发了超过16万的专利授权,增幅约为15.95%。中国呢?2018年1万2千多个,2019年1万6千多个,增幅不低,34.14%,但是绝对数量上也就是4000多个。

而且,中国的底子薄,美国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了自己的积累,而中国真正开始发展,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也就40多年。就是我们的两个邻居—日本、韩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都是超越了我国的。

我国虽然现在看上去科技领域发展得不错,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也就是服务性行业,对于高科技制造业这种比较基础的科技建设还是比较差,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华为的。而华为在各个方面有依赖于国外的技术,特别是美国的技术,以至于华为就算在强大,也是独木难撑。

因此,中国政府也是看到了当前中国发展的短板,才提出了中国智造2025。而中国的崛起绝对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看到的,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如果只是默默无闻自然没有威胁,一旦崛起,那么美国的位子就会收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才有了现在美国对于中国的狙击。

而中国在对抗美国的通过,还是应该在科技领域积累更多的实力,而技术专利就是最好的方式。中国的科技企业很多,但是大多都还停留在自己造不如买的思想中,而中国也有大量的买办企业,如果中国企业都不依靠国外技术了,那么买办的利益就会直接被冲击,所以,号召自己造不如买的也就是这些人。


现在,中国的企业在买的同时,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大科研投入,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看到一个真正可以抗衡美国的中国。

最佳贡献者
2

最近,一些视频媒体大肆宣传我国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抗疫物资生产能力有多强多强,贬低美国连一个口罩都不能生产,加之最近几年媒体过度宣传“中国制造”多么多么厉害等,致使一些国人盲目自大。好像我们国家的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近日网上传出国家工业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几年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的一个发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此文再次警醒我们,任何时候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夜郎自大,二者都是有害的。

首先在此声明,写此文并非崇洋媚外,更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要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位置和差距,让我们尽快强大起来。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教育体系,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甚至包括瑞士、丹麦、荷兰这些欧洲小国,他们的教育、科技、制造能力仍然占据着优势,绝非有些人想像得那样走向衰落。

虽然我们最近几十年进步了不少,但西方许多方面仍然是我们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努力追赶的目标,特别是我们科技研发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苗圩部长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家层面认知,也让那些盲目乐观的人清醒了。

只所以说我们中国仍处于第三梯队,是因为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很薄弱,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技术缺失,卡脖子的地方仍然很多;

是因为,虽然多数能够生产,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依然薄弱;

是因为基础能力跟不上制约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突出体现在产品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等方面。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是因为我们低端产能过剩、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仍很突出,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不足,转型升级换档有较长的路要走,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们科技、制造、教育等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还没有完成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我们的生产、制造成本却大幅提高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与新兴市场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对中国形成“双向挤压”。以至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业出现了“倒闭潮”,并不都是因为低端和落后,而是因为整体走进了“高风险、低回报”的怪圈。加之国内一些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是潜心研究技术,缩小差距,而是搞旁门左道,特别是科技企业、制造企业去玩房地产、搞金融衍生品,与西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拉越大。从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既缺少长期战略目标,又缺少中期战役目标,还缺少正确的战术策略。这可能就是一些企业和企业家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最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中国的教育、科技与西方的差距,这可能是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差距所在,也是根本所在。



全球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在美国的大学,英国位于第二,德国拥有七十多名诺奖多得者,法国拥有五十多名诺奖获得者,十多名菲尔兹奖获得者。

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中,按科学贡献度计算美国占了17所(清华大学大约排名在600名左右)。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学中,美国占据了75所,英国占据了32所,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日本的大学仅次于英美。

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美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在军工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在医学技术领域,在信息科学领域……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和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雄居世界之首。


虽然,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申请的专利不断增长,但在质量方面和转化方面,与美国、日本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这一直被视作是美国、日本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发动机、新材料、芯片、钢铁、制药、生物育种、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军工、环境科学、半导体等方面,我们仍然远远不及象英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提到德国,大家一定会想到德国的机床,德国的精密机械,德国人一丝不苟的精神,都需要我们去追赶。

我国的大飞机梦,才刚刚上路,还在试飞阶段,而美国的波音、法国的空客,已经飞了几十年了。就是生产7微米以下芯片的光刻机,荷兰、西班牙等国都比我们要强得多。

同时,欧洲的芬兰、瑞典、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士、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俄罗斯和亚洲的新加坡、韩国、以色列以及北美的加拿大等国都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甚至是需要我们追赶的。


华为公司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但是也成为美国第一家重点打击的中国企业。但是,今天我们除了华为,还有哪一家公司让美国如此害怕?

是中兴吗?不是,没有几个回合,中兴就趴下了。

是腾讯、是百度吗?不是,腾讯、百度早已被国外控股了。

就连生活领域的大宝、强生、金龙鱼、中华牙膏、双汇、汇源、脉动、白加黑、苏泊尔……无数个我们过去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早已被外资控股了。

所以,我们国家要想真正强大起来,仅有一家华为是不行的,需要10家、100家、几百家、几千家、上万家华为这样的公司。

当我们真正有几百家“华为”的时候,遍布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时候,中国才真的强大起来了。

当前,我们14亿中国人必须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砥砺奋斗,百折不挠,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当务之急。


3

中国需要多少个华为这样的公司才能比肩美国科技?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有多少领先美国的企业就会遭受怎么样的打压:美国陷阱。中国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自身发展还要做到如何避免美国陷阱!

先说说美国科技的公司有哪些?

微软、谷歌、甲骨文。IBM、戴尔、惠普、AT&T、高通、思科、AMD、高通、亚马逊、苹果、脸书、Verizon、英特尔、德州仪器、西部数据、镁光、希捷、Twitter、英伟达等等这二十几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都是行业的巨臂,软硬件都是佼佼者,美国这些企业都是比较细化细分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涉及到高科技的方方面面,说起来这些公司之前都与华为有过合作,自从禁令开始之后,合作基本中断了或者疏远了,美国之所以强不是单一一个公司强,而是所有涉及到的行业都比较强,都能看到美国公司的身影,云服务方面:亚马逊、aws、谷歌占据前三,手机移动系统:谷歌和苹果当之无愧的前两位,服务器排行戴尔、惠普、中国企业只能排在后面,

中国科技公司差的还是比较远,再看看半导体公司差距也是更大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在5g方面是华为和中兴还是领先的美国高通和英特尔的

物联网方面同样也是华为排名第一,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华为是中国高新技术的领头羊,所以遭受打压就正常不过了,金一南将军就说过华为在5g的领先是中国继1840年第一次在技术上的领先,在西方技术城墙上撕开一道口子。

技术突破是需要大量投入研发的,为什么华为能突破能这么优秀,和他对研发投入的痴迷分不开的,华为的研发投入资金一直是全球排名前五的。

所以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但是只要努力自主研发,我相信我们5-10年应该有机会超越美国的。我们看清目前所在的位置,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潜心研究,牛顿说过,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的成功也会利用目前所能用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所以我们努力研发不是闭门造车,是利用目前所能利用的先进技术进行研发研究。其实如果对华为了解的人都知道华为的对手是哪些公司?

其实目前就是这些高科技公司。所以为什么被打压就知道答案了吧!当然也能了解到华为的压力多大了吧!万斤重担一肩扛啊!希望国内企业尽快发展起来。

4

中国大约需要在关键行业、有三十个左右类似华为的高科技/领先的公司,就能比肩甚至超过米国的科技企业。

中国的制造业,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条,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这就是中国能迎接世界上任何国家挑战的底蕴,包括米国的打压(以华为为首的30多家中国企业),都不会压倒中国。因为中国仅靠国内的市场,就足以支撑起全门类工业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何况还有“一带一路”,把中国制造的质量好、性价比强的产品,销售给全世界。

世界500余种主要业品中,中国有220余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如钢铁、汽车、手机等。

不过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这些产业中,

世界领先的产业有5类,分别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

世界先进产业有6类,分别是: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钢铁、石化、建材。

与世界差距大的产业有10类,分别是:飞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

与世界差距巨大的产业5类,分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

中国产业链还存在严重的“卡脖子”短板。如航空发动机,14nm以下光刻机,高精度高强度工业轴承,部分领域的传感器等等…

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还开展了产业链安全性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其中,6类产业自主可控,占比23%,10类产业安全可控,占比38.5%;2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0.77%;8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30.8%。

虽然中国产业链“卡脖子”短板目前存在着,这包括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但这些行业,中国人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动用高校、企业乃至国家意志加以解决。目前一些行业,我们入门了,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例如,工业之花、工业皇冠上的名珠航空发动机,我国解决了卡脖子的单晶叶片的制造工艺问题

上海微电子制造出了我国28nm的光刻机,中芯国际已经量产14nm芯片,中国有能力自己制造的高级芯片。

米国川建国童鞋神助攻,令一大批在米国留学的中国人回国创业,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会在十到十五年内补齐。

5

目前中国科技在爆发期,美国在看有顶尖科技苗头的公司打压并把对方的科技据为己有。

6

中国需要有多少个华为这样的公司才能比肩美国的科技?我认为,中国有有多少个华为这样的公司都不行。因为中国需要的是具备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能力的企业。我们的科技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要有自己关键的核心技术,依赖别人的授权,企业不可能自主发展,企业发展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永远存在被别人断供禁售的风险。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具有我国航天精神北斗精神的企业,需要的是申威和龙芯这样默默无闻一步一个脚印而又不张扬的企业。那些成天满足于甚至陶醉于利用外国技术生产产品的企业只能辉煌一时,不可能担当国家复兴的大任

7

至少需要三个终端的华为,三个操作系统的华为,三个芯片设计的华为。未必像华为什么都做。这是金字塔尖,金字塔座是基础教育,不是背英语不是背语文,而是数学物理化学。。。应试教育相当一部分已经思维定式,缺乏创造性。现在工程技术首屈一指,很大程度应验应用技术一流,而不是技术创造。

8

谢邀。

华为的特性不仅仅表现在科技方面。最重要的是它的发展理念,企业发展得有前瞻性。企业一做大就想着上市,去融资。这是短视。资本,要由企业来控制,而不是企业由资本来控制。

华为的治理有前瞻性,才有了备胎的表现,所以不怕美国打压。华为再大,也不上市,所以它的发展,全部由“自己人”来控制,不受外来资本的影响。

9

赞同前面几位的观点。简单来讲,就是出现更多以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将这些研究转化为可商业化,可盈利,或者能带来工业效率大幅提升的高精尖产品或方案。只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公司出现,才能实现国家的产业升级化和自主化。

10

如果中兴能和华为实力差不多。中国的信息科技水平就离美国不远了。@遵义圣力农产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