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有人把当年知青生活美化成牧歌式田园生活,你对此怎么看?

有人把当年知青生活美化成牧歌式田园生活,你对此怎么看?

2020-07-24 03:03阅读(79)

有人把当年知青生活美化成牧歌式田园生活,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是很有资格说道说道。因为我早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前,就被城市下方过。那是1959年我参加

1

这个问题我是很有资格说道说道。因为我早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前,就被城市下方过。那是1959年我参加工作,赶上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的下放运动,我又回到农村,两年后入伍的。从部队转业后又在单位里兼管过一段知青工作。

首先可以肯定知青下乡既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人间炼狱。前边半句就不多说啦,后半句是很多人的看法。我认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一、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现在中央、省市多级领导层不是很多知青在掌舵吗?没有那一段阅历的锻炼,他们未必能有辉煌的人生。

二、你们下乡三两年就受不了,农民在农村一辈子该如何?

三、至今很多人依然迷茫不知何故下乡,究竟该怎样看待那段历史?我们知道六七十年代美苏两霸都在虎视眈眈,尤其是他们不断叫嚣要用核武器攻击我们。为此国家启动三线建设,“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做生意都知道投资就要回报,而三线建设、挖山洞乃至将工厂往内地片区转移,花了很大代价,却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因此国家经济十分困难,有没有资金开辟就业门路,如果靠财政拨款来养活几千万知青,财政根本负担不起。大家可记得当时有句很响亮的口号叫作“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吃闲饭”。但是多亏当时农村是集体经济,就把国家的困难扛起来啦,假如像今天的个体户,谁家肯接受一个人供养几年?至今很多人不知道感恩,还认为是受折磨。

四、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盖文王拘,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古之成大事者,哪个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这是人生必修的一课。自己没有抓住机会从中悟到些什么,那只能怨自己悟性不高,不可以在怨天尤人啦。

2

我本人就是下放知青,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在那个岁月里,我们不叫人,应该叫有思维的动物。我希望不要在胡说八道好吗,留一点自尊给自己,不在谈只个思想那个主义,有意议吗,不懂那一段历史,不要瞎吹好吗。做个真真正正的人不好吗。

3

谢谢头条的邀请。

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下乡是一件大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其他国家也没有。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让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放下书本,上山下乡呢?好像没有人追究过这件事。笔者是学校教师,从中学大学当时情况看来,这似乎是不得已的举措。很多教师以及领导“有问题”都没“定性”,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无法决定,而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来上课呢?!此外,大中学学生大部分都成了“革命小将”或是“造反英雄”,他们不仅是管老师,还忙着全国串连,当时的铁路系统比现在春運还忙得多。谁也不知道他们要串连到什么时候,才算串连好。各地的接待站,要为这几千万小游客们提供住宿,困难也可像而知了。当时,局面的混乱,有目共睹,所以出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慎重考虑,还是让他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吧!这其中有些孩子除了西藏、海南岛和台湾,全国已经玩遍,也算“激情燃烧”地玩够了。

上山下乡运动,陡然间启动,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很突然。街道有一整套政策,你家有多少子女,谁该下乡,谁可以按照政策照顾,留在城市就业,一清二楚。我想不会超过5%的像邢燕子那样自告奋勇下乡上山的,大多数还是挨上了。所以,上海火车站,经常出现爷娘揮泪相送的场景。

中国地大物博,当然,有一些青年遇到了好地方,好的公社领导,日子过得不错,生产也不太累,这是他的运气好,碰上了“牧歌式田园生活”。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艰苦的磨炼,所以,文革后期挑选工农兵学员进大学时,插队落户的青年们在想什么,这就不用说了。

七一年我在苏北大丰五七干校时,海丰农场一位管理知青政治思想的连队指导员,来做知青思想工作报告时说:知青思想复杂,尤其是一些表现非常突出的人,往往并不是安心在农村,他们劳动时拼命,但想的却是“上调”或是进大学。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女孩插秧期间,手指头指甲脱落,也“不下火线”,可是在“斗私批修”会上,她说自己很希望能得到领导重视,被选为工农兵学员,有机会上大学读书…………。直到现在我脑子里还彷彿有这个可怜的孩子的影子!

4

一说美化必定辩证着看 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就是生活具体实事 不然国家不可能给予补偿 带着同情的心态 真实的描写知青劳动生活反映当时的情景 要带着爱护的角度 这样更能突出艰苦奋斗的精神 只有真实反映了那时候 知青生活才能体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革命精神 用心描写知青的生活经历 体现了苦难年代知青的革命斗志 所以经过锻炼成长的一代接过了革命的班 创造了以后的辉煌 后代们不要忘记他们功绩

5

那是不知道甘难辛苦的人,是夸夸其谈的人,是不知所谓的人!当年的知青生活确实磨炼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但是那个艰苦也是确确实实的,没有什么风花雪月,没有什么儿女情长,没有什么田园雅思,没有那么多的浪漫,真正的知青生活并不完美,也还有许多难言的故事,但是经历过知青时代的人确实比一般人都要坚强,勇敢,也朴实勤奋!

6

既然美,为何要返城?

7

我头脑中的知识青年主体,就是66—68届初高中生,加上小69。这一群体数量巨大,下乡地点远离城市且贫困。以后的知青下乡,地点大多在城市近郊且相对不那末贫困。艰难困苦,相比老三届差了不少。 老三届, 有资格评论知青上山下乡的,就是这一批人。但是,这一批人人分三六九等,出身革命干部家庭,军队将领家庭的,大多在一两年就通过参军、选调离开农村。出身红五类家庭的其它人,有门路的,也通过各种途径在下乡几年后离开农村。没有门路的和出身不好的人们,大多通过病退返城或留在农村。命运不同,所以对自己的知青生活会有各种评论。成功的少数人,会认为磨练了自己,青春无悔。大多数知青认为不堪回首,就是苦难两个字。把知青生活描绘成田园牧歌式的人,都是和知青无关的人。我们现在看到听到那末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说自己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青春无悔,磨练了自己意志,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不外乎就是人云我云,自我安慰罢了。他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枚草介,与尘同光。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也不反驳。为什么?他会讲出很多伟大意义,但是他和他的子女绝不会去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贡献青春。我是68届老初一,内蒙古插队。

8

虚伪的怀旧者,当年政策一松动,他们个个钻头觅缝回城了。如今又倡导上山下乡好,那就让他们先叫家人去示范吧,看他们是否言行一致。

9

我是知青,我说那个时代好,并不是那个时代不艰苦,也不是那个时代很幸福,而是那个时代磨练意志,假练体质,人与人之间没现在复杂,正是由于两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的锻炼,才使我们在回城,就业,下岗,二次创业中挺了过来,如果没有那两年的磨难,后边的日子还不知怎么过。

10

在今天这种环境与大气候下还能讨论这段历史?身临其境的一代人如今正执掌着国家命运。不同的反思与反省折磨着我们这一代老年人。

现实与理想并不是一回事,所谓“知识青年\"定义并不准确,除了应届高中毕业生,广大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还处于懵懂状态,对是非分辩毫无识别能力。

也许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需要百年以后由后人们来总结编入[历史]。我们私下第一手亲历资料只能贮藏于民间。但这段历史不会空白。它所经历的波折起伏更为波澜壮阔。

时间老人无法忘记!从不同角度切入观察体会出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早已渗入那代当事人的骨子里。

许多人既是受害者又同时为既得利益者!矛盾的双面角色令他们“欲言又止\"!所以对历史产生了健忘症!

而文化与文学工作者却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勇敢顽强地坚守阵地,思考并努力着,试图唤醒新生代的人们不忘历史。

这个争论将长期流传下去,后人们将来茶余饭后会像今天我们品《三国》,评《红楼梦》一样,津津乐道这段历史,作出不同类型的解析。

20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