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恰到好处地开展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优质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一言传身教,当好榜样。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在父母的行为举止中会自觉模仿,既模仿好的方面,也模仿不好的方面。父母身教大于言传,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用行动来影响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家长也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出一个正确的表率,当一面发光的镜子。

第二改变环境,熏陶品格。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的品格和习惯受到熏陶和感染。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陪读,孩子也会受到感动和熏陶,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父母爱动脑子,孩子就会喜欢动脑子,解决问题。

第三建立信任,和蔼沟通。家庭教育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信任,彼此真诚相待。父母无条件地信任孩子,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家庭和谐沟通氛围,谈话温馨和睦,更加有利于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脾气和性格,并善于沟通,愿意沟通,和父母之间就少了隔阂。

第四抓住机会,教育引导。每个孩子在成长路上,都会犯错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抓住机会,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定不要翻旧账。批评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蔼。就事论事,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要挖苦孩子。引导教育时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意见,尽量不要体罚孩子。经常体罚孩子,心灵变得脆弱,没有安全感,就会变得压抑。

第五生活秩序,重视锻炼。培养孩子养成有秩序的生活,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好习惯的形成。让时间变得有秩序,能够更高效的去完成作业,节约时间。学习之余,加强锻炼。锻炼孩子自己做家务,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锻炼都是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第六培养兴趣,发现潜力。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个领域有特殊的兴趣。父母善于发现,并努力培养,适时地表扬奖励。当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或者说表现比较突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到进行表扬鼓励。同时父母也要努力做好引导和鼓励,努力对孩子付出,发挥特长和兴趣,会更能激发热爱兴趣。

第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成长路上,读书就是最好的营养品,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品味,增长知识和见识。父母还要带孩子行万里路 ,接触社会,感受生活,感受社会,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让孩子见识社会的千姿百态,长大后更容易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真相生活。

央视一姐董卿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要善于学习,积累经验,不断丰腴自己,父母才能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镜子,才能让这面镜子熠熠生辉!

您还有什么优质的家庭教育经验,请留言分享给我们哦!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要做好三教,即身教,言教,外教。

1,先说身教。就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有负面影响的,坚决不做。而为了影响孩子,还要尽可能的做些有积极意义的,让孩子受触动的,产生情绪的举动。当然,不能让孩子看破你在做假。比如劳动,读书,写字,处理亲朋好友及邻居之间的事务,善待老人等。

2,再说言教。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不生气,不说粗活,不说脏话,不说他人短长,不议论是非。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和睦相处,相敬如宾,言语和善,语言文明。

而对孩子说话,即亲切,又有感召性。少说,无用话不说,说则有效,切记重复,啰嗦,唠叼,尤其是不说容易引起反感的话。

3,再说外教。主要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问题,结合好的问题。

首先是找好结合点,其次是会运用,最后是切入点。

孩子交给学校,不能大撒把,完全依赖学校,但又不能过多干预,以免引起孩子和学校的反感,适得其反。

最后记着,家庭教育也是大学问,家长要多学习并运用有关教子方法,策略,不急燥,耐住性,沉住气,切不可三天两头心,没有恒心,过早结论,过早放弃。

孩子成才,最大的功劳是家庭教育,最辛苦的人是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

3

家庭教育到底应该干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家庭是干什么的地方,家庭是生活的地方。既然如此,家庭教育的主体应该是生活技能的教育,是生活习惯的培养,是生活情趣的提高。作为孩子生活导师的父母,应该把教会孩子生活当作自己必须完成的课题。

但是,实事并非如此,家长们都在干什么呢?都在拚命抓孩子的学习。在一个家庭中,教育投资是妈妈们最舍得花的钱。进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班,找最好的老师,再配上最好的培训班。我有钱,我任性!关键是孩子回到家中,他已经进入生活这个课堂,他要接受的是生活教育,不应该是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没完没了的学习。

做家庭作业应该是孩子的事,家长只是辅助,最后却成了家长的事。减负喊了很多年,把家庭作业减掉就是最大的减负,减掉家庭作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多大影响呢?

可是家长们乐此不疲,对孩子的学习一再加码,各种兴趣班,报了一大堆,孩子的节假日,都被家长用这些花里胡哨的各种培训占完了。报一项两项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一大堆的大杂烩,孩子什么都学而不精,充其量只是一个人的生活点缀。

其实,孩子生存技能的培养是比文化学习更为重要的事情。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看似简单,却是生而为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一个人的生活品位,与打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一个邋里邋遢的母亲,怎么会带出一个极具生活品味的孩子呢?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衣服常常很脏,头脸常常不洗,鞋带常常拖得很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家庭教育不到位,是母亲的失职。

在成人与成才之间,父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成才,忽视了成人。其结果是,长大的孩子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由此衍生出的“啃老族”“中国式巨婴”,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喊了很多年,孩子们到底学会了哪些打理自己生活的本领呢?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家庭教育的示范性和操作性,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要给孩子做示范,要手把手的教孩子。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家长绝不越庖代俎,孩子不会的事情,家长要手把手的教,慢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的三驾马车,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提升,社会教育是实践。

所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在孩子家庭教育的这个课堂上,要占好位,尽到责,为孩子打好做人的基础,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好,真正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各位家长,你做到了吗?

这里是家长俱乐部,一起来谈点孩子成长的事吧!

4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名在读博士,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来回答你的问题。

1.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什么?

通俗来说,中国式教育不同于西方教育,中国式教育扎根于中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中国式教育具有先学习后实践的典型特征。古诗中说古:“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这里恰好描述了,中国式教育中先学习后实践的特征。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中国式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中国式家庭教育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式家庭倡导尊老爱幼,在中国文化里,教育孩子是一种对孩子的爱。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教育是首要目标。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教育的不好,就是当父亲的责任。这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导向,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式家庭教育就出现了。

3.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父母需要的是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狠心。

(1)只有细心,父母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和问题。一时的脾气和发火只能让孩子退却和产生阴影。比如,家里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当孩子背着书包回家后,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情绪和状态,就能猜到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当看到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时,说明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好学好问,和同学老师相处融洽,爱上了学习。如果孩子垂头丧气,不喜欢写作业,家长问今天老师搜教的内容时支支吾吾,这说明孩子缺乏自信,学习不顺利或者有了厌学心理。细心是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当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信时,家长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日常和心里活动,这是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促进孩子良好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式家庭教育能见微知著,人生的学问就在一盘棋、一卷书和一盏茶里!

(2)只有耐心,毛竹才能在暴雨后,拔地而起,孩子才能真正成长。毛竹刚长出来时,也是毫不起眼。当它很小的时候,需要细心呵护,耐心等待,因为刚开始的5年里,它就一直只有几厘米高。当过了5年的时候,一遇风雨就会飞速长高,几周的时间就会达到十几米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毛竹在刚开始的几年里,在一直发展根系,5年的时间,地面上它可能还是几厘米,但是底下的根系甚至有篮球场那么大。正是竹农的等待和呵护,毛竹才有长大的一天。孩子就像毛竹一样。小学的时候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那么暂时的成绩落后,完全不用担心。中国式家庭教育能炼石成金,孩子们就是在一次次、一遍遍的尝试、失败、思考和总结中,养成沉稳的性格和坚毅的内心。

(3)只有狠心,父母才能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中国式家庭教育能坦然放手。之前看到一个新闻,有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和同学道歉。因为,孩子把班里的公共图书偷偷拿回来了家。当着班里老师和同学的面,这位父亲让孩子向同学和老师道歉,并为自己的这种不诚实的行为道歉并当场读了保证书。家长甚至也写了份保证书,读过之后交给老师。这一幕,让老师都为之点赞。虽然,孩子做了错水,但是家长的担当和孩子的勇于承认错误,终于纠正了孩子的一个出错。这个家长没有掩护自己的孩子,而是鼓励让孩子正式错误,承担责任。并且,家长朋友也承认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过失。这个举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里的一个缩影。在父母的羽翼下孩子不会长大。


子不教,父之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主导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品格性情的形成、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有了细心、耐心和狠心才能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5

中国式家教,家训知多少,好孩子都是这样教育的!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b9f12341af849259c1207957f9b985b\

6

教育的途径有三种:家庭、社会、学校。现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现状就是,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次之,而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1.过度溺爱

家长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不吃饭追着喂,天气一冷追着孩子穿秋裤,中国的父母似乎从来不知疲倦,为孩子提前考虑好了一切。

教育学家马卡连珂曾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而家长们总是怕孩子饿着、累着、摔着、冻着等等惧怕,衍生出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不放手,不知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是否还能有人为他包办一切?

2.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曾经我对身边的人做过一项调查“学生课外辅导班花费情况”,调查发现家庭月收入5000-10000的人,每年会拿出1W-2W元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家庭月收入1W-2W的家庭,每年会有3W-4W的预算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课外辅导班项目中,钢琴、书法/绘画、游泳这三项是必选,到了初中学科辅导是大头。

家长们总是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殊不知孩子们是“倒在了路上,输在结尾。”孩子们从三四岁就开始背唐诗、学算数、学汉字,没有一个家长说过让自己的孩子“学玩”。

反之,孩子开始摇摇晃晃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们的“阅历经验”就出现了,从“你要这么走”到“你要这么做”,孩子的一切试错机会统统被抹杀,将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专注力等非智力因素统统抹杀。

3.缺乏耐心

我很少听到有家长说:“如果你觉得难受,你可以在这里哭一会。”家长们总是不屑于理解孩子的情感,认为“小孩子知道什么是难过?”这种时候麻烦家长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能不能理解把暴躁的情绪收起来,换上一张恬静的笑脸,如果不能,麻烦您也不要这么要求孩子。

大人丢了钱还心情低落半天呢,何况是孩子,碰到糟心事,为什么不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如何做才能正确教育孩子。

1.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与其完全包办,不如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比如说,孩子洗手把袖子弄湿了,那就让孩子再洗一次,交给她正确的方法,避免失败就好了。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意味着孩子长大了,这是走向成人之路最重要的一步,鼓励孩子与家长争辩,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

3.让孩子学会玩

中国的家长是最心急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好。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都不一样,这种无谓的比较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学习知识,不但开拓视野也树立了自信心还培养了创造力。

结束语

同样作为中国孩子的一位母亲,和大家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每个家庭值得深刻反思和学习的问题。

我是青松,高级育婴师,长期研究儿童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每日更新育儿常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欢迎关注。

7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有很多 好的地方,但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怕孩子摔跤,怕孩子吃亏吃苦,不敢放手,觉得犯错是坏事。

很多家长加我微信咨询,彭老师,我的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早恋,怎么办?我经常回答的是,之前替孩子承担太多了。所以为了很多家长觉醒,我曾经犀利的呐喊:今天你替孩子承担,将来谁来替他收尸。


为什么我要呐喊,因为有太多的家长没有醒过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一直替孩子承担,小时候,孩子摔跤了,大人迫不及待地扶起孩子,生怕摔坏了似的,有些家长还骂石头:臭石头烂石头,害得我宝贝摔倒了!

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大人大包小包拎着,送到幼儿园,给孩子各项都准备好。回到家里,宝贝想吃啥就吃啥,不少家长给孩子定制菜单,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哄着孩子多吃点,要是孩子吃少了,或者不吃,那瞬间着急了,赶紧哄着孩子吃,孩子不吃,赶紧自我反思,做什么能让孩子多吃点呢,或者怎么哄孩子才能多吃点呢?

所以,你看,替孩子承担吃饭,孩子吃饭成了大问题,挑食,不吃饭。家长于是更着急,更加哄着吃,实在不行,打骂吃。


另一个问题,不少年轻家长没有想过,几乎家里的老人从来没有享受这么好类似的待遇,所以,我常说,现在的社会,幼儿园门口水泄不通,养老院门口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吃饭都是关注孩子吃得好不好,很少专门问老人喜欢吃什么。

到了小学,孩子要写作业了,于是回到家里,家长就坐在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写错了,写慢了,家长又很着急,生怕孩子犯错,写不完,于是使劲监督。结果,孩子小学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监督教育蛮好的。

但是,进入初中,问题往往就来了,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叛逆了,顶撞父母了,监督没用了。孩子不怎么想写作业了,于是家长更加着急了,想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让孩子好好写作业,但是孩子不吃这一套,于是家长要么陷入谈条件,你好好写作业,给你买什么,或者给你电脑手机。或者就是爆发更大冲突,直接打骂镇压。


当然,有些情况更糟糕,可能在初中,也可能在高中,就是孩子直接不想读了,这个对于家长来说,简直要命了,不读书还得了,于是开始和孩子做思想工作,七大姑八大姨全部上阵。思想工作做不成,可能又谈条件,可能手机电脑又用上,你读书,给你手机电脑。当然,也有家长直接爆发冲突,打骂孩子!

青春期最让家长痛苦的,就是孩子拿死亡来威胁了。你不给我手机电脑,我就跳楼自杀,割腕自杀,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一步呢?因为之前家长一直着急在意吃饭,在意作业,在意成绩,在意读书,一直舍不得孩子摔倒犯错,舍不得吃苦吃亏,所以,孩子从来不需要自己承担什么,也从不会自己着急什么,越来越不在意。


孩子的任性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过来,在每一阶段,家长都舍不得孩子哭,舍不得孩子摔跤,而事实上,走路、吃饭、书包、作业,家务活、成绩、读不读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生怕孩子做不好这些事情,怕他犯错摔跤,所以干脆内心替孩子承担了,控制得很好,看起来很安全,没出事,殊不知,人生成长,不摔跤碰壁怎么会长大呢?人生摔跤越早,成长越好,摔跤越多,成长越快!

为什么现在很多延迟性叛逆?二三十岁了,依旧啃老,依旧不能独立,依旧怨天怨地怨父母。因为家长一直舍不得孩子哭,舍不得孩子摔跤碰壁。

其实,天地万物遵循着生命的规律,一棵树,冬天经历寒冬,春天发芽,夏天经历烈日,秋天结果。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该经历的,就要经历,你不让他经历,就是违背生命的规律!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载千年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家长如果沉浸于对孩子的情执当中,觉得摔跤就不好,舍不得,那么,一个孩子永远长不大!人生迟早要吃苦受挫摔跤,早一点来,来多一点,孩子才会成长的更好!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关注我,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8

你好!感谢你的精彩提问。

第一,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案例一:

2019年3月27日早上,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的万科天誉花园三期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两名14岁初中生轻生坠楼身亡。


案例二

2019年4月17日 上海17岁的男生,在校和同学发生矛盾,且遭到母亲批评,于是在母亲停车指责的时候。从卢浦大桥上纵身跳下丧生。


案例三:

小明跟小强打架,小明吧小强的腿打伤了,小强被送到医院。

小明回到家,不敢看爸爸,小声地告诉爸爸说:“爸爸,我不小心把同学的腿弄伤了..."

爸爸一听,什么,你又打架了,你这小兔崽子,每天给我我闯祸,怎么老是让爸爸不省心啊,我们还有陪医药费,爸爸妈妈赚钱多不容易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压死骆驼的也绝非是最后一根稻草。家长的功利教育心态,重成绩忽视情感的教育,以及对孩子的吼叫怒骂,责备批评,无不比真枪实弹更具伤害力。类似的家庭教育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中,比比皆是。在有些家庭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


第二,什么是家庭教育呢?

可以简单理解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的过程。

爸爸妈妈上班前,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这就是家庭教育;

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时,微笑平和对待家人,对待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

晚饭时间时,孩子要再看会动画片才吃饭,妈妈回应说,好的。这就是家庭教育;

爸爸在书房看着书,孩子在一旁看着绘画本,这就是家庭教育;

饭桌上,妈妈分享这今日工作遇到的事,孩子讲述学校里的奇闻逸事,这就是家庭教育。

.....

所以,家庭教育就是我们日常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核心检验标准就是,爱是否有家长之间流淌,并且家人是否有感觉到爱。


第三,家长该如何做呢?


1.认知层面:

  • 生命本质的需求是生存与发展,其具有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发展动力。所以要相信生命。
  • 生命的发展需要自由与空间。所以孩子的发展需要自由与空间,所以要相信孩子,把孩子当人。
  • 生命的发展需要引领与推动。孩子是孩子,孩子有做不到,做不好的地方,没有达到成人期望的,是正常的,是可以的。所以我们接纳支持孩子的一切。所以要相信孩子,把孩子当孩子。

只有在认识上认可了科学的生命底层逻辑,具体的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2.方法层面

  • 微笑平和,永远是第一状态。微笑平和是生命发展的最有效的养料。因为没人喜欢一张苦瓜脸,僵尸脸。试想下,晚上你发觉自己在工作中出了一个错误,并且你的上司已经知道了。第二天上班,上司微笑平和对和你打了一个招呼,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 支持情绪,永远是第一选择。谁会没情绪呢?更何况孩子呢?所以,面对孩子出现情绪时,第一时间,微笑平和,支持情绪,给孩子爱的拥抱等。孩子在你怀里哭够了,情绪释放了,后面的事自然也就没了。
  • 相信孩子,永远是第一信念。在保证孩子身心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任何事情,做不好,做不到位,都是可以的。孩子去做了,去体验了,自然就成长的过程。
  • 协助当下。如果孩子自己去尝试做任何事情,遇到需要帮助了,记住是孩子主动需求帮助,家长此时可以协助孩子,起个搭手架的作业。
  • 行为示范。生命是通过模仿学习的,家长日常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全息模仿学习。所以家长日常中要做好行为示范,避免说教。如,爸爸每日睡前刷牙,用热水泡脚,清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孩子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模仿。


有些朋友会问,这些方法很好,但我就控制不住我的情绪啊!这些方法我做不到啊!怎么办呢?无他,只有刻意去练习。

9


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国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应当这样去做:

1.将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放在孩子教育的全过程,时时刻刻去抓。现在的中国孩子,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在父母面前骄横放纵,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缺乏孝道意识,缺乏感恩之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孩子长大后,依然啃老,靠父母养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其欲望稍有抑制,便同父母翻脸,甚至打父母、杀父母。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必须重视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了。否则,几十年之后,我们面对的可能尽是写白眼狼。

2.重视吃苦教育和劳动教育。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生在物质富裕的年代,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贫困、饥饿、吃苦等这些意识;加之许多父母总是借口孩子学习的原因,不鼓励,或者说不让孩子做家务,致使绝大部分孩子到了高中还不知劳动为何物,没有劳动意识、劳动技能。

3.重视体育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绝大部分把时间花在智育教育上,其次是不健康的美育教育上,至于体育教育,则被认为对孩子将来的就业、出人头地没有多大价值,因此,根本不闻不问。这样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来孩子基本上全是些“豆芽菜”,见不得风雨,不敢剧烈运动。

4.不能抛弃惩罚教育。民间有一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的许多父母一听这个观点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斥之为落后的封建糟粕。因此,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论孩子犯多大错误,总是死搬教条地讲所谓的民主、讲所谓的人格,结果导致孩子越大越调皮,越大越无法无天。其实,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现实看,惩罚教育永远是一个正常的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摒弃惩罚教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放弃教育,而放弃教育,最终的恶果就是产出逆子。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立恒语文期待与您交流。

10

所谓的中国传统式教育,也不是古圣先贤们提倡的方式!不过几百上千年而已,和之前的中国人差别很大!

过于死板,过于僵化,流于表面,简单粗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答疑解惑”

“尊师重道”

……

人和人不是看上去那么相似的,其实千差万别,怎么能一概而论?

自宋朝开始保守内敛,又历经元,明,清的粗暴,压迫,奴役,国内绝大多数没有了自性,没有了灵魂,没有了骨头,没有了精神!

家长们都是不学无术,不明自性,没有智慧的半成品,又哪里来的的“教”和“育”?

无非继承上一辈的打骂,和颐指气使的“奴役”孩子。

?教育的目的就是点亮孩子的心灵?

所以,家长们必须先点亮自己!

《道德经》,《论语》和佛家的《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就是人类一等一的智慧,有多少人读过,学习过,吸收过这些?

自己读不懂没关系,手机视频里都有专门的讲解的,很容易消化吸收。

不但能知道怎么教育孩子,还能大大的改变自己的一切,何乐而不为?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无知,毁掉孩子的一生,这种“好心”同样罪孽深重[祈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