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司马炎建晋这段时期的故事,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人物就是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吕布、曹操、孙权、周瑜等人。当然这部书虽然是以那段历史为背景写的,但毕竟是小说,所以有的故事情节还是虚构的。

《三国演义》对后世颇有影响,是四大名著之一,也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所以往往提到三国,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三国正史,而是《三国演义》中的内容。

在书中,刘备是仁义的形象,曹操是奸诈的形象,孙权是左右逢源,当然这些是书中的形象。具体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曹操是真奸诈还是假奸诈,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问题来看,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要贬曹操、褒刘备呢?

首先,不能否定的是《三国演义》说到底就是一部小说,既然是小说,就是需要文学艺术的写法,就如现在的电视剧一样,有正面角色,就有反面角色,两者相互掣肘、相互影响。

《三国演义》也一样,需要一个主角,需要一个配角,更加需要反面角色。刚好这个正面角色作者选的是刘备,反面角色选的是曹操。

那自然是要贬曹操褒刘备了。

其次,东汉末年,汉室势微,外有诸侯割据,内有权臣乱权。汉宫几经动乱,汉天子屡遭挟持,最终还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征讨四方,他平定不少割据实力,功劳大的同时,地位、权势也同样大了。

之后他进位为魏公、魏王。经过曹操的努力,终于奠定了曹魏政权。虽然他没有称帝,但却犹如皇帝,行事飞扬跋扈,汉献帝就是傀儡一般,他可谓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更甚于东汉最终是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篡。曹丕虽经表面上的禅让形式,但终究逃不了篡汉之事。曹丕篡汉建位,名义上是不好的。

刘备虽然开始地位不高,但他却是汉室宗亲,当汉室衰微之际,在汉室刘氏宗亲中,唯有刘备能担起了复兴汉室的重任。

古代为人臣者,重要的是忠君报国,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子更是又篡汉建魏。两相比较,自是有的好坏之分(小说来论)。如此贬曹褒刘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刘备实力一直弱于曹操,人往往会对弱小者报以同情之心。既有同情之心。就有怜悯之情。反之则有怨憎之心。如此把这些的心情带到《三国演义》中贬曹褒刘也就可以想的通了。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本来就不必担什么历史责任,作者对于角色当然会有不同的喜好,出现一定程度的黑和捧也属于正常操作。



曹操曾被东汉名士许邵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一看就是个乱世天下,曹操也走上了奸雄的道路。

三国演义也并非一出场就把曹操设定为奸雄,从曹操刺杀董卓之时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曹操还是心系大汉天下的,对于群雄讨伐董卓的不作为,曹操也满怀愤慨,对着袁绍众人说:“竖子不足与谋。”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对曹操奸雄刻画的是杀害吕伯奢一家之后说出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此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彻底放飞自我,在奸雄的道路上越奔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三国演义对于刘备的描述从一而终,宽仁大度,有长者之风。三让徐州为刘备赢得了仁义的美名,衣带诏时舍生为死为国讨贼,荆州之时面对刘表托付却不忍夺其地,长坂坡之时面对曹操追击不忍丢弃百姓。三国演义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备的,虽然此举为了表达刘备的仁义,但是总让我觉得怪怪的。



鲁迅先生对于三国演义有一段评价:“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三国演义把曹操定义为奸雄代表奸滑狡诈,刘备代表仁义大度,诸葛亮代表智慧,关羽代表了忠义。三国演义如此定义其核心就是为了让世人追捧刘备、诸葛亮、关羽等正面的人物,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像曹操这样剑走偏锋,狡诈的权臣当然会被黑,可以说尊刘抑曹在三国演义中属于正常曹操,换在当时这属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确。

3

要了解三国演义为什么尊刘贬曹,一定要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出发,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话不可能不参考《三国志》,但是最终作品七分实三分虚反而成了罗贯中的意图,而要真正了解一个作者的用意,就要从作者的写作时代去寻找答案了。

一、罗贯中的身份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人,元末明初也是一个乱世,《三国演义》成书大概是在明太祖时期,所以这本书为了能够流传,肯定要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罗贯中是很了解的,因为罗贯中当过张士诚的部下,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没当皇帝之前的对手,改朝换代之后现实主义的罗贯中想要在大明朝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得到朱元璋的认可,要得到朱元璋的认可,罗贯中的心思就花在了《三国演义》上。



二、提倡忠君思想

三国演义里面宣导的就是忠君思想,罗贯中为了和曾经的领导张士诚划清界限,就把自己忠于朱元璋的意图通过三国演义给体现出来了。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军纪严明,深得民心,现实中张士诚也是军纪严明,深得民心,但是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是个奸臣,他不忠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让所有人不爽的,作为大明臣子的罗贯中就要借此表达自己的立场,就是不管多牛,必须忠于君主,而当时的君主就是朱元璋。



三、正统思想

朱元璋在统治上认同的是朱熹的学说,号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人,而朱熹是封蜀汉政权为正统的学者大家,所以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把蜀汉奉为正统,作为蜀汉统治者的刘备那一定是仁义所在,必须被大加赞赏的。

相反朱元璋特别反感臣子的不忠,要不然也不会删了《孟子》,因为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这也是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原因,因为朱元璋也怕出来一个“曹操”这样的角色。

所以《三国演义》在明朝的多个版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宣传刘备的仁义,蜀汉的正统,否定曹操,什么曹操又杀董贵妃,杖杀伏皇后之类的,对曹操不忠的行为大批特批。



总结:三国演义之所以尊刘贬曹,原因主要在作者罗贯中身上,为了迎合当时的皇帝朱元璋,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对朱元璋喜好的判定,在忠君和正统思想上做文章,完成了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主题设定。

4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贬曹操褒刘备?

其实三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也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一群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只有权谋与实力的较量。看三国志就知道,魏蜀吴三方的史书记载,无论曹操孙权刘备都说自己是对的,自己是正义的,其它人全都是谋逆反贼大坏蛋。

我们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就会有种感觉刘备是正义的,曹操是反面角色,这就要说一下作者罗贯中了。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经历了那个乱世,那个改朝换代的时期。罗贯中可是有屠龙之才的,当年投奔了张士诚的,本想有一番大作为留名青史的,可是张士诚根本就不注重文人,奈何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心灰意冷之下回家种地读书去了。

罗贯中满腔抱负无处可申,只能写书寄托一下自己心中的抱负了。书中的诸葛亮就是作者的化身,只因为自己投奔的主公不注重文人,才写出来刘备三顾茅庐,写出来了刘备求贤若渴。这也是为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啥那么厉害的原因,从出场一直厉害到谢幕。

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啥刘备是正义的化身了,作者自己情绪带入了呗,自己一方只能是对的,永远都是伟光正,任何事情说出来全部都是好的一面,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书,作者自己才会舒爽。




5

作者在著作三国演义时,仍然是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当中,因此他只能歌颂在国将破碎之时立志匡扶的人物,不会歌颂反皇权的人物!像曹操这种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物,乃是皇家的大忌,你在那个时代创作若不砭他,很可能会被皇室安上反贼、意图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下面从这二人身份上来分析!

汉室宗亲,大汉皇叔

东汉末年,在董卓祸乱之后汉献帝时期,虽然刘协没有什么实权,皇权也很是没落,可天下仍然是汉朝,天子仍然是刘协!那么身为刘协叔叔的刘备仍然是皇室后裔,况且刘备发家之初也是举着匡扶汉室,剿灭叛贼的大旗!立志要匡扶汉室,挽救皇朝于水火,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要标榜为正义之举,否则那就是叛逆、反贼!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则就不同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自己所用,天下未定之前他可能不会推翻皇朝,可一旦一统天下之后,必定会灭掉皇帝改朝换代,历代帝王都怕遇到这样的人物,若是作者不砭这样的人物,帝王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不准脾气上来说把你灭了就把你灭了!

抛开这些不说,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世时已经完全的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为三国战乱之后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这一点可以说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毛泽东

6

1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普遍的看法。

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人才制度,架空了汉献帝。

3曹丕后来能够篡汉建魏,改朝换代成功,实际上是曹操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建立的功勋打下的统一基础。

4曹操极其后代实际上是得罪了当时的士族阶层的,晋代魏后士族一跃而起成为统治势力,从而对曹操及后人不遗余力的抹黑。

5刘备当时是刘皇叔,代表了刘汉的正统后人及继承了刘汉的正统旗帜。

6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是儒家学说,最为讲究忠君思想,自然认为刘备代表了正统思想。

7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封建社会走向专制的高峰时期,如果不是拥刘贬曹,恐怕成书以后就会被统治阶层禁止流传于世。

8刘备一生颠沛流离,百折不挠,历经艰辛,创立基业,而且以仁义得民心,得人和,所以历代百姓统治者文人都对刘备抱有好感,而曹操性格多疑,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号称乱世奸雄,所以不能得到大家的好感,戏曲里面历来是白脸奸贼。

大家还有哪些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精彩的国学文化,历史文化和人生规划文章欢迎点赞评论,敬请点击关注我的账号@文史霸唱

7

“三国”评价中“尊刘贬曹”的出现有一个历史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与之相伴的还有“扬孔明抑周瑜”等现象,不管是刘曹还是孔周,魏蜀吴之间,蜀汉代表的是正统,是正面人物,这是《三国演义》的基点。说三国历史经常不得不比较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前者作为史书,并没有这一特征。而后者作为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特征很明显。两者之间,时间相差了约一千年。换句话说,“尊刘贬曹”是在很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步产生的。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宋朝,尤其是南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思考。

中国的传统政治有它的理念核心以及制度形式。如果我们说秦始皇之后,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大一统,那么,宋朝差不多正好在中间点。宋朝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严重的分裂,这一现象说明宋朝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形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政治较为完整的阶段。然而,宋朝出现的一整套传统政治理念和制度形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很多内容都有历史上的发展、调整、或者说实验期。从这个角度说,汉朝分崩离析之后,魏蜀吴三国的不同形态,就是对政治模式的不同实践,或者说是历史上不同政治形态的反映。此后又经历了很长时间,到了宋朝,人们认为,蜀汉的制度实践相对较好,最能被后人接受。虽然蜀汉在三国之争中失败了,但是,中国古人并没有“不问动机,只问结果”,而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依然肯定蜀汉的制度模式。

那么,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形态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在这里简单区分一下。曹魏政治更多体现的是权势政治。从曹操起家的历史可以看出,董卓、袁绍、吕布等,包括曹操自己,都是权势人物。权势政治的核心就是谁有实力谁就是老大,而且常常凭借武力说话,拳头硬是最重要的标准。而且,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道德不是很重要的选项。权势人物的具体特征之一是,每个权势人物都有自己的地盘,或者叫势力范围,它在以后就发展成藩镇等地方割据势力。因而,宋朝在经历唐末藩镇割据造成的动乱,以及五代时期的打打杀杀后,从政治理念中将以曹操代表的权势政治排除在正统理念之外,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必然选择。严格来说,三国时期,蜀吴两国并非完全没有权势政治的特征,只是相对来说,曹魏的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孙吴政权的形式与曹魏不完全一样。曹魏的权势政治对于权势人物的形成来说,既可以借助特殊地位和身份,也可以是平头百姓,而孙吴的政治更接近于贵族政治。例如周瑜和陆逊,都出身于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与权势人物不太一样,它不是靠武力获得地盘,而是靠自身的特殊条件,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地位。比方说,周瑜和陆逊的文化修养都很高,这是当时世家大族文化垄断的特征。历史上说“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说别人演奏音乐的时候,任何一点差错都逃不过周瑜的耳朵。然而,文化修养很高的周瑜和陆逊,在历史上的定位都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军事家。这也是贵族政治的一个特点。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期,打仗是贵族的事情,就好比欧洲历史上的骑士。贵族打仗与平民打仗相比,贵族更加职业化,专业素养更高。举一个西方的例子来说,拿破仑在欧洲的陆地战场所向披靡,但是拿破仑的海军很差,打不过英国,这也是拿破仑最终失败的原因。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因为,拿破仑的陆军大都是平民,对职业化的战争技能要求不太高,稍加训练就能扛枪上战场,靠旺盛的士气取胜。而海军则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军种,长期都是贵族军人的天下。法国大革命后,贵族被杀了很多,从而造成拿破仑的海军找不到几个像样的人才。




8

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毕竟是当做一本民间读物定位来写的,它对历史的要求就不那么严谨了。

它不是一本纪实的历史文献,而是经过作者加工后的一本读物,带有作者主观意向的这再加工创作的作品。

1、它要符合大众的口味,符合当时的民众观念,才会得到畅销,才会有读者(说白了和我们发布文章一样);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我们观众或者说读者都是喜欢正统、忠心的人物,讨厌狡诈,残忍的人,刘备和曹操正是这两种人,它们分饰两个角色唱擂台戏,正好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刘备属于皇室正统,曹操夺权篡位,当然要褒刘备,贬曹操。

2、在当时当下的环境,作者掺杂进自己的观点或者说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满足当时统治者的心意,不然搞个文字狱,他不惨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写书时身处的年代。

罗贯中这本《三国演义》成书在明初,他曾是张士诚手下的谋士,后张士诚被朱元璋消灭。那罗贯中再写书的时候他还敢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当成正面人物来写吗?如果他敢这样写我想当权者不会放过他的,所以他只能将民心所向的正统皇族刘备加以宣扬。

我想从这两方面来说,即使是罗贯中内心偏向曹操他也不会捧着他来写,所以贬曹捧刘是必然的。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各方人物的评价都算中肯,没有夹杂太多的个人情感(但肯定会避免不了,只要是人编撰的),不过他是纪实的历史文献,以它来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还是比较客观的,《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

9

了解了罗先生的从业经历,再回过头来看《三国演义》,大致可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三国中刘备与罗贯中的境遇颇有相似之处。早年刘备也是投奔他人门下(先是投靠公孙瓒,接手徐州,徐州被吕布攻下,又投靠曹操,继而又投靠了袁绍、刘表),不得志而离开;同样是“谋霸业而不可得。”刘备虽然建立了蜀汉政权,却最终未能打败吴、魏。

其次,刘备对待谋士的态度,也深得罗先生的心意。想当年张士诚若有刘备“三顾茅庐”三分之一的态度,自己的抱负也就能得到施展。

第三,对“正统”的执着。

罗先生出生在元末,时局动荡,元朝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们民不聊生。罗先生痛恨这些蒙古人的统治,渴望汉人重新掌权,这一点从他后来去加入张士诚的起义军就可见一斑。而在三国历史里,刘备的身份是汉朝宗室,最为正统,所以罗先生将其内定为主角也是无可厚非。

第四,对“忠义”的推崇。

据说,罗先生在完成了《三国演义》之后,又加工和增补了施耐庵的《水浒传》。关于这一点始终存有疑义,有人说《水浒传》就是罗贯中写的,有人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帮助施耐庵完成了《水浒传》,还有人说《水浒传》是由罗贯中编辑整理,施耐庵主笔完成。不管哪一种说法可信,都证明罗贯中与《水浒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水浒传》里散发出的梁山好汉之间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气魄,与刘关张三人的患难与共、诸葛亮对蜀汉的鞠躬尽瘁的精神颇为契合。可见罗先生对“忠义”二字一直颇为倚重,乱世之中处处是套路,能保持赤胆忠肝的人寥寥无几。而三国里最能展现忠义的一方,非蜀汉莫属。反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视为不忠,误杀吕伯奢一家、与知己陈宫决裂、后杀陈宫,视为不义。这样的人,自然是要被罗先生拉入黑名单的。

最后,这纯粹是笔者的一个猜想。罗贯中之所以偏袒刘备,还有一个原因是源自他对父亲的一份愧疚。此话从何说起?还得从罗先生的家境说起。

小罗在14岁的时候,母亲便离世了,可以说他是由父亲一手带大的。由此推测小罗与父亲的感情颇深。前面说过,罗父是一名商人,但小罗对做买卖并无兴趣,罗父便同意他去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在那个时代,能如此尊重并支持孩子的选择,简直称得上是慈父的典范。小罗这一学就是数年,后来农民起义,他辞别了老师,去做了张士诚的幕僚。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张士诚处离开以后,罗先生原本想回老家发展。在路上遇到同乡却得知,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这对罗先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外出求学到投身革命,他与父亲多年未见,没想到转眼之间就天人永隔。罗贯中并非一开始就励志做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要2知道那个年代写小说、戏曲的都被视作“下九流”,毫无身份地位可言,更不可能成为家族的荣耀。他投身起义军,也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如今父亲已经去世,他的这份心愿也只能变成一种遗憾留在心间。正是由于对从商的父亲的这份哀思,才让他对同样做买卖出道的刘皇叔偏爱有加。

或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千古难题,曾经也困扰过罗先生。在家业和理想之间,他只能选择了舍弃家业,放飞理想。其实如果是在今天,罗先生大可不必再为这种“单选题”而烦恼。电商时代的到来,大大解放了做生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成就一番事业无须再远走他乡,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平台,让你坐在家里就能轻松做买卖。罗先生大可收起洪荒之力,陪在父亲身边,舒舒服服往沙发上来一个“葛优瘫”,吃着西瓜、唠着嗑,吹着空调、听着歌,一边上着网一边撰写小说的新章节,悠然自得,何其美哉!



10

大家好,我是理智先生!

针对《三国演义》中“贬曹操褒刘备”的现象,理智先生有如下看法:

第一、传统的皇室正统观念是褒刘贬曹的一个情感原因。大家都觉得刘备是皇室后裔,天经地义的高贵;而曹操是宦官之后,理应低人一等。这是典型的歧视,对曹操的不公正。

第二、在小说中,这种对人物形象的褒贬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必然要求。为突出写作目的和教育引导作用,任何一部小说都有正反两面人物形象塑造的要求,历史人物在鲜明对比之下,读者才会爱憎分明,这样才能更加突出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当然,为了写作目的,小说作品往往也会夸大其词,这也是造成对历史人物扭曲认识的原因之一。

第三、刘备、曹操两位历史人物的个人因素也是历史对其褒贬的主要原因。”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为人思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发展策略,既给曹操带来不少政治利益和优势,也让他身负骂名千百年,成为死后最大的历史诟病;而刘备敬王权、惜子民、讲仁义、得民心的做法与曹操刚好相对,这既使刘备得到了王权,又由此而成就历史美名,这也是他二人历史评价差异的原因。

这些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贬曹操褒刘备的原因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