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拥有1个亿,对比60年代,是多少钱呢?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闲来无事,我们就来算算,这个1个亿在60年前,它是多少。
最标准的算法
如果要最按照最标准的计算方法,无疑是按照货币供应量进行计算,不过目前我们在网上无法找到六十年代央行的货币供应量,能找到的最近一期的数据为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数据,1978年的1月,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总额为229.59亿元,往前在推十年,我们保守估计为120个亿的货币供应量。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7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对比于1960年的货币供应量翻了:192.14万亿/120亿=1.6万倍。
因此按照货币供应量计算,目前的一个亿就相当于六十年代的:1亿元/16000=6250元!你没看错,按照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来算,现在的1个亿在六十年代就差不多是6000多元,不要小看这个金额,你要知道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万元户都还是大户的代表,在六十年代的,6000元是什么概念应该就不用我说了吧。
按照工资水平
当然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全部投放到市场,现实中的物价也没有货币供应量体现的那么大,所以这个供应量是有变大的,我们可以按照两个年代的工资水平再来一次对比。
我国的工资制度自1956年的调整后,在以后的年代,虽有小幅更改,但基本沿用至1985年,可说是三十年一贯制。整个60年代到80年代,物价水平变化不大。当时的物价水平大概是:60年代,1斤大米0.13元,1斤猪肉0.64元,大白菜1斤2分钱。70年代,大米0.15-0.20元/斤,猪肉为0.70-1元/斤。80年代初,一斤番茄2分钱,一个鸡蛋5分钱,一斤土豆2分钱。
当时在我国企业实行的事八级工资制(当时都是国有企业,还没有私营经济),八级是最高的,所以当初的八级工都是牛逼哄哄的,连厂长见到了都得客客气气,我们按照普遍三四级为例,差不多工资水平为一个月45元左右(这已经很高了,很多没有正式工作的,在生产队里打散工一个月才几元或者十几元,比如湖北地区,1963年湖北省农民劳动日报酬0.46元(按工分算),而要知道在70年代,住宿才3毛多。
目前我国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6871.75元,对比与60年代上涨了约:6871.25/45=152.7倍,因此按照工资水平计算,现在的一个亿相当于六十年代的65.5万元左右,堪称一笔难以想象的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