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2020-07-23 22:00阅读(85)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欲效仿曾祖和祖父讨伐蒙古,建立不世之功,亲率大

1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欲效仿曾祖和祖父讨伐蒙古,建立不世之功,亲率大明60万精锐军队北伐, 由于由于宦官王振的瞎指挥和瓦剌大军的埋伏,明朝大军行至土木堡时惨遭全军覆没,不仅随军出征的明朝六部九卿全部战死,就连当朝皇帝明英宗也被瓦剌大军俘虏,这一事件就是让明朝险些灭亡的“土木堡之变”。明朝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最先炸开锅的则是紫禁城内的文武百官和皇帝太后,孙太后默默垂泪,钱皇后哭天抢地,文武百官有的破口大骂王振误国,有的则面如死灰一言不发。比皇帝被俘,明军覆灭的消息更为紧急的是,北方的瓦剌大军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成,而明朝内部由于皇帝被俘,朝中群龙无首,对于如何应对瓦剌大军南下攻城,这些留守北京的敏超大臣们你一言我一嘴,陷入到了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在这群唾沫横飞的大臣中,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奏请监国的郕王继承大位,以安民心。这个人就是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也就是这个人,在不久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

明英宗被俘后,于谦之所以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时于谦环顾朝中几位有可能掌权的人,只有郕王朱祁钰最为合适,那么,当时在英宗被俘后,都有谁可以代替被俘的明英宗暂代朝政呢?实际上有三个人:孙太后,朱见深、朱祁钰

无心行垂帘称制之举的皇太后孙氏:

孙太后即历史上的孝恭孙皇后,原本是明宣宗贵妃的孙氏,因为深得宣宗皇帝的宠爱,所以在皇后胡善祥被废后被宣宗皇帝册立为了皇后,明宣宗一朝的十年间,孙氏深受皇帝的宠爱,孙氏所生之子朱祁镇,也被宣宗皇帝立为了皇太子,宣德十年,三十八岁的明宣宗驾崩,孙氏年仅7岁岁的儿子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年号正统,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幼帝--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即位后,孙皇后晋位皇太后,成为了宫中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张氏的人。

孙氏虽然在宣德年间以争宠、善妒出名,但是其在朝政方面却从无染指,一方面,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无后宫临朝称制之举,另一方面,孙皇后本人对于权力并没有太多奢望,她似乎更愿意做一个深宫妇人。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于谦等人最初曾奏请孙太后临朝听政,但是被孙太后婉言谢绝了,这其实并妃孙太后的客套,而是真心不想接手这样的烂摊子,确实,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也没有经受过任何历练的深宫妇人确实无法应对当时波谲云诡的复杂局面。

过于年幼无法理政的皇太子朱见深:

在孙太后谢绝垂帘听政后,朝中们的大臣便盯上了明英宗的继承人,也就是皇太子朱见深,但是这位庶出的皇太子当时的情况却让人们忧心忡忡,因为这位皇太子不要说是上朝理政,就连说句利索话都还做不到,此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虽然拥立皇太子为皇帝可以继承明英宗留下来的大统,但是这样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如何能够主持当时的混乱局势?如果是大明王朝海晏河清,盛世太平的承平时期,或许以为年幼君主的册立不成问题,但是在当时皇帝被俘,主力军队覆灭,瓦剌大军压境的危及形势下,扶持这样一位幼主登基是无法安定军心和民心的,而小皇帝的册立反而会让一些别有用性的人蠢蠢欲动。考虑再三,于谦等人放弃了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位皇帝的想法。

皇太后不干,皇太子不能干,那么这皇帝,谁来干呢?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监国郕王朱祁钰。

年富力强的的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

郕王朱祁钰,明宣宗次子,其母为宣宗贤妃吴氏,这位吴氏本是汉王朱高煦的宫女,朱高煦兵败后,吴氏等人被俘,明宣宗赦免了吴氏的罪过,将其安置在宦官陈符家中,宣德三年,吴氏生下了皇次子朱祁钰,但是因为罪臣的身份,吴氏母子长期居住在宫外,没有获得任何身份,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宣宗临终前。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自感时日不多,于是派人将吴氏母子召进宫,当着皇太后张氏的面正式承认了她们,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吴氏母子。托孤之后宣宗驾崩。张太后没有食言,封朱祁钰为郕王,并修建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这便是郕王朱祁钰的幼年。

因为是明英宗朱祁钰唯一的弟弟,所以郕王在成年后并没有向明朝其他藩王那样到外地就藩,而是被英宗恩赏住在了北京城内,正统一朝,英宗皇帝与郕王朱祁钰两兄弟的感情非常好,英宗经常召郕王入宫。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前,还亲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可以说,明英宗对于这个弟弟还是充分信任的。明英宗被俘后,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继承位,朱祁钰对此连连推辞,这并非虚伪的客套之举,而是朱祁钰真不想做这个皇帝。于谦拥立朱祁钰位皇帝,一方面,他是明宣宗除英宗外的唯一儿子,血统方面名正言顺,另一方面,朱祁钰年富力强,在朝中口碑较好,其母吴贤妃母家出身低微,外戚方面也没有任何势力,这样一个人是可以主持当时的危急局面的。

当时明朝面临的局势犹如北宋末年的局面,朱祁钰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走上“徽、钦二帝”亡国被俘的老路,因此朱祁钰是真心实意不想做这个皇帝。但是最终朱祁钰还是在于谦的劝说下同意登基为帝,朱祁钰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景泰帝登基后,对内整顿军备,同时重用主战派的于谦,景泰帝还驳斥了扬言南迁的大臣,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代宗朱祁钰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最终,明朝在君臣上下一心的情况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国势转危为安。正是明代宗朱祁钰和于谦的坚持,才是明朝没有走上宋朝南迁的老路,朱祁钰和于谦对大明王朝居功至伟。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2

这体现了于谦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盘。

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尽管朱见深已是太子,但,实际是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两岁多的儿童,无任何执政经验,说话无份量。而朱祁镇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年半载是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两点瓦剌头目也先看得很清楚,于是,朱祁镇作为也先手中的筹码就有很高的价值了。

因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统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没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如果牢牢控制着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瓦剌灭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明朝中有见识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国有宁日,就必须尽快毁掉也先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让明英宗不再拥有皇位——让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让明朝在抗击瓦剌侵略时,有浑存的底气。

2.于谦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

如果,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帝,这位睡觉还尿床的儿童根本不会理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还有,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的话,说不定这个懵懵懂懂的儿童会不顾一切条件赎回自己的亲爹,这加大了朱祁镇作为筹码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镇作为人质的价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怀!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的朱祁钰风华正茂,已二十一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执政经验,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认清理智与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兄弟,隔着一层山!在亲情与国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轻熟重!

3.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显然,拥立朱祁钰当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择,最低能破灭也先的幻想!朱祁钰身为大明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对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严辞拒绝!

也先能征惯战,也机智灵活!知道大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镇已有无价之宝变成了一钱不值的昨日黄花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泡汤!如果杀了这位先帝,对明朝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激发大明同仇敌忾的决心,增加明朝报复自己的机率与勇气!

在于谦等人高瞻远瞩政治策略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来。

3

这个问题,让咱们从几个细节聊起。

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蒙尘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大明的朝堂上除了悲痛,更多的是人心惶惶。

为了讨论战守大计,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只好硬着头皮召开廷议。

其间官居侍讲学士的苏州人徐珵,以所谓的“荧惑南斗”,星象极凶为由,强烈建议大明朝廷南迁。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厉声怒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

大学士陈循力挺于谦。

礼部尚书胡濙也反对南迁,他说:“(成祖)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不拔之计。”

由此,坚守京师的主张获得了朝臣的多数支持,非议南迁的徐珵被轰出大殿,朝堂上唾骂声不止。

这乱哄哄的一幕还没平息,接着朝堂上又掀起更乱的一幕,右副都御史陈镒痛哭上奏,要求即刻诛族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

陈镒这么一领头,朝堂上弹章纷上,此时的郕王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觉得这是大事,不敢做主,只传谕出宫待命,群臣见郕王不作为,大失所望,一个个伏地痛哭,坚决要求即时降旨,准为劾章所请。

眼看要遭灭顶之灾,王振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跳将出来厉声叱斥,妄图把群臣轰出殿去。

这个举动一下子激怒了素性豪迈负气的户科给事中王竑(hong),王竑把衣袖一撸,大步向前,扑向马顺,一把拉住他的头发,握住朝笏就打,一面打,一面破口大骂,之后干脆抱住马顺的脑袋,咬马顺脸上的肉,恨不得生吃了王振贼党。

这时群臣一拥而上,把满腔愤怒统统发泄到了马顺身上,最后活活把马顺打死在了郕王面前。

负责警戒宫门的锦衣卫,见自己的长官被活活打死,气势汹汹地想动手报复。郕王一看局面要彻底失控了,吓得打算溜走后宫。

可以想象,如果郕王这时候真溜掉了,锦衣卫更无忌惮,满朝文臣必遭荼毒,朝廷中枢必遭破坏,天下非大乱不可。

在此关键时刻,又是于谦及时挺身而出,他从混乱的人群中挤出来,袍袖尽裂,抓住郕王说:“殿下!请宣谕百官,马顺之罪当死,打死马顺者,无罪!”

在于谦的力挺下,郕王这才壮起胆子,拿出威严,大声宣谕。如此一来,锦衣卫才不敢盲动,而百官亦得安心,一场喋血宫门的悲剧这才得以避免。

由此可见,国中无主,正邪势不两立,大明朝堂上的局面有多混乱险恶。

这是京城内的乱象,京城外,瓦剌也先更是把明英宗当成天字第一号的大“肉票”,想拿着肉票逼迫大明朝廷就范。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更不能被瓦剌掐住命门,群臣劝孙太后早定大计,于是这就有了孙太后的两道诏令。

第一道:命郕王摄政。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郕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郕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

第二道:立太子。

“迩者寇贼肆虐,毒害生灵,皇帝忧惧宗社,不遑宁处,躬率六师问罪。师徒不戒,被留王庭,神器不可无主,兹于皇庶子三人,选贤与长,立见深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仍命郕王为辅,代总国政,辅安万姓,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孙太后的这两道诏令说的很明白,郕王总国政是辅佐太子,如周公辅成王,英宗能迎回自不必说,迎不回,由英宗周妃所出,此时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即位,瓦剌亦不能以英宗为奇货。

这样的安排,其实很稳妥,如果郕王能认清这一点,以后就不会有夺门之变,郕王也不会自取其辱;而于谦如果能认清这一点,则不会先为拯救大明社稷的忠臣英雄,后成身首异处的惨死冤魂。

然而,正如《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点评于谦的那样,于谦是先忠社稷,后忠君王;他心中爱的是天下社稷,而不是大明朱家。

随后,因为瓦剌也先频繁挟持明英宗袭扰大明边城,以于谦为首的外廷大臣便提出了一个主张:国赖长君。

于谦认为,拥立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一来可以安定天下人心,有利于保卫京师;二来,只有别立一天子,才能使瓦剌也先无奇货可居,这样反倒容易迎回英宗。(但有一个前提,拥立长君,以后和谈,绝不能为了迎回英宗迁就瓦剌也先。)

为江山社稷,于谦确实忠心可鉴,但站在明英宗角度,此种忠臣是能要了他性命的,甚至在孙太后那里,因为贤明,她虽然应允了于谦的主张,但内心深处,则一定有阴云。

夸张一点说,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是挟真理令天下,其中是埋有巨大隐患的。

也可以说,此举并不能赢得朝堂上的所有人心,毕竟封建纲常首先讲的是君在上,至于社稷为重,君王为轻,这话只能拿来说说,是不能真拿来做的。

4

品味历史,感悟真香,真香君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个问题。于谦和朱祁钰能够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说明当时没选太子而选郕王的决定是正确的,于谦不选朱见深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主少疑国!

土木堡发生时的历史背景

宣宗朱瞻基去世的早,英宗朱祁镇9岁就当了皇帝,可以说还未来得及传授帝王心术的情况下宣宗就驾崩了,朱祁镇是由奶奶和妈妈带大的,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传承教育,导致太过信赖王振最终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而在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也是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朱见深被立为太子,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暂由朱祁钰代行监国之责,所以这样的安排也为朱祁钰登基形成了必要的条件。

而让朱祁钰能够取代朱见深成为皇帝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朱瞻基一共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钰虽非嫡子,但在明朝皇位继承的四种形式中,属于在非常时期的“国赖长君”,景帝即位是临危救国,群臣拥戴,非朱棣可比!

明代皇位继承的四种形式:

一、嫡长子继承

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后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就是遵照的这个原则,明朝多数的皇位继承也都是按照这个进行的,这也是最基本的继承原则,

二、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一条则是遵守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定,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写到“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三、皇帝死后无子、采取“兄终弟及”原则

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就有两位是凭借“兄终弟及”的原则坐上的皇位,一个是嘉靖帝,另外一个是崇祯帝。

武宗意外去世之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让嘉靖帝捡了一个大便宜。

而对于朱由检来说,则不好说哥哥朱由校给他留下的这个皇位到底是运气还是个大坑了。

四、非常时期,采取“国赖长君”的方式

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朱见深此时只有两岁,根本无力承担管理国家的重任,所以在于谦的带动下,群臣上疏请求皇太后:“车架北狩,皇太子幼冲。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速定大计以安宗社”。

也就是在这种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朱祁钰才被推举为皇帝,如果不发生土木堡之变,即便朱祁镇早死,皇位也是万万不可能落在景帝的身上。

朱祁钰登基的重要意义

其实说于谦是力挽狂澜的英雄这没错,但是在北京保卫战中景泰帝的作用要明显大于于谦,朱祁钰登基杜绝了主少疑国的结果,避免了出现北宋耻和南明亡的局面,皇帝者,天下之主,一切政令皆出皇帝。没有景帝,纵有10个于谦也救不了大明,所以英明的君主才是国家人民的幸福希望,而非出几个有用的大臣。

5

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的怂恿决定御驾亲征蒙古军队,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皇帝。

年轻人有理想不是错,如果眼高手低就不对了,朱祁镇以为打仗就是玩“捉猫猫游戏”,他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有这样的出发点就注定了失败。

朱祁镇信心满满找敌人,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一带)和也先率领蒙军相遇并发生了激战,结果二十万明军被先先打败,明英宗被俘,现实为朱祁镇上了一课:“没两下子就别充大尾巴狼”。

也先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想以他为砝码要挟勒索明廷。

这时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众议战胜了“南迁”派,确定了保卫北京城的战略战术。

于谦大无畏的精神可嘉,但保卫京城谈何容易?二十万明军主力都被也先消灭了,京城哪还有人马呢?

于谦总不能一个人唱空城计吧?当务之急要找个帮手,于是郕王朱祁钰成了最佳人选。

(朱祁钰)

于谦为了粉碎也先把朱祁镇当做“奇货可居”的人质,也是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镇骗开城门,他和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经过一番努力,朱祁钰登基称帝。

于谦的这些举动让人费解,当时朱祁镇被俘,其子朱见深是皇太子,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为帝呢?

当时朱见深确实是皇太子,按照传统继承法来说,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最合乎正统。

但当时情况很特殊,朱见深年仅3岁,而城外也先陈兵百万,北京城岌岌可危,如果立朱见深为帝,“国无长君”会造成人心不稳,况且一个三岁的小孩又能做出什么决策呢?

于谦需要的是帮手,不需要为自己找个傀儡皇帝,能够帮上忙的只有郕王朱祁钰。还有一层意思,当时朱祁钰在哥哥御驾亲征前被指派为监国。

另外朱祁钰和于谦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坚定支持于谦的京城保卫战计划,二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基于以上原因,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朱见深)

于谦和孙太后仍立3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于谦和皇太后的办法是效仿宋初“金匮之盟”。

当初赵匡胤的母亲害怕皇帝年幼被人夺位,就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加塞”当了皇帝,等赵光义去世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讲真这个办法不错,但以后操作起来很难,试问谁来监督赵光义能否遵守盟约把皇位还给侄子呢?

于谦和皇太后实指望等朱祁钰完成使命后再把皇位还给侄子。

有些事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尾。

说实话当初朱祁钰并不想接这个皇位,此时北京城危如累卵,没人看好北京保卫战能轻松取胜,说不定小命就完了。

朱祁钰和于谦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用个形容词就叫“同仇敌忾”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谦)

历史告诉我们于谦选择对了,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明军战胜了蒙古军队,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镇等主战派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至于以后的事于谦则没有掌控能力了,朱祁钰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侄子,哥哥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朱祁钰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变了。

文/秉烛读春秋

6

朱祁镇登基之后,最开始有张太后管着,“三杨”辅佐,还算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张太后和“三杨”陆续死后,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开始得到重用,同时北方北元分裂出的瓦剌逐渐强大,屡次侵扰大明,朱祁镇少年天子,正想要有一番作为,在王振鼓动之下决定御驾亲征,这时候太子朱见深才2岁,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监国,于谦辅佐,自己就出征了。

明英宗朱祁镇

如果按照预想,朱祁镇这次亲政应该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他听信了王振建议,在土木堡让大军驻扎,结果被瓦剌追兵包围,军心动摇,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获,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朝中,朝野震动,国家一片混乱,京城中不少权贵都准备南迁避难,在这个时候,朝廷急需稳定住局面,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必须先从皇室推举出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此时朱祁镇已经将朱见深立为了太子,直接让朱见深继位不就行了吗,为何于谦等人却要推荐朱祁钰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人在乎是谁来当皇帝,谁能让国家稳定下来和平发展,谁就能得到百姓支持,这是千百年从不变更的真理。这个时候的朱见深才两岁,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能稳定住局面?傻子都不会信。而朱祁镇在北伐的时候,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两人岁数相差无几,从能力上来说让朱祁钰监国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虽然让朱祁钰继位不合礼法,但是朱祁钰也是皇室成员,他在这种紧急关头又身为监国是有责任站出来扛起大任的。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朱见深只有两岁,立只有两岁的孩子为皇帝,这在古代也不少见,东汉末年的皇帝一堆都才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但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主少国疑,外臣干政。主少国疑就是指立年幼的皇子继位无法稳定人心,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立幼主又得不到百姓的信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内部动荡,不利益稳固统治。而朱祁钰,于谦等人,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他们才是明朝政府的实际决策者,天子年幼没有话语权,势必会导致皇权衰微,大臣宗藩强势,那么还不如就让朱祁钰继位稳定局面。

另外一方面朱祁钰和朱见深相比,很明显朱祁钰更有领导能力,他能够然已经动摇的朝中文武百官重新团结在一起,而于谦等大臣想的也是击退瓦剌,然后再找机会把朱祁镇搞回来,朱祁钰被拥立登基之时也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把瓦剌击退,自己别成亡国之君就好,于谦等人也明确的对孙太后表过态,拥立朱祁钰称帝只是暂时的,以后皇位还是在朱祁镇这一支,但是显然于谦没有考虑过皇位的诱惑有怎样的魔力,朱祁钰登基之后就没想过将皇位还给朱祁镇,于谦最后也因为拥立朱祁钰被杀。

于谦

所以于谦等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拥立朱祁钰继位,而不是朱见深,在当时明朝的处境看来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也只有朱祁钰继位,能够稳定住大明动荡的局面,能够团结群臣,能够率领明朝抵抗瓦剌入侵,朱见深年幼,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对比之下,朱祁钰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史称“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原因一:要让朱祁镇轻于鸿毛

土木堡之变,虽然明朝损失惨重,但受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何瓦刺能够轻易攻到北京城下?原因很简单,就是有明英宗这张王牌。

挟持明英宗,所到之处,明朝将领无不束手束脚,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如果瓦刺到了北京城下,还是这么嚣张,那土木堡之变,决定会演变成明朝版“靖康之耻”,这是于谦等人不愿看到的。

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朱祁镇变得一文不值,朱见深是朱祁镇的亲儿子,孙太后是朱祁镇亲妈,要让这两个人掌权,如何会不管朱祁镇安危?

所以必须立一个有资格做皇帝,又盼着朱祁镇赶紧死的人,而郕王朱祁钰,便是最好的人选,只要当上皇帝,肯定希望朱祁镇死在瓦刺手中,只有这样,才能向瓦刺表明,誓死保卫北京的决心。

原因二:弱母幼子难当大任

明宣宗死后,一直都是太皇太后张氏主持朝政,孙太后根本没有执政经验,敌军都攻到首都了,让这样一个老太太主持朝政,如何能够服众?而明英宗皇后钱氏,更是懦弱性子,明英宗被俘后,只顾求神拜佛,甚至把眼睛哭瞎,把腿跪瘸,更加指望不上。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朱见深年仅2岁,更指望不上,无奈之下,只能让郕王朱祁钰当担大任。

原因三:忠孝难两全

于谦之所以不拥立朱见深为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朱见深的一种保护,想想,假如当时于谦真的立朱见深当了皇帝,父母被俘,朱见深见死不救,那在历史上会是个怎样的评价?

古人讲究忠孝,但很多时候,孝是排在忠前面的,一个不孝之人,如何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后来,朱祁钰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结果朱见深不幸夭折,便有人上奏说:“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足见,大部分朝臣,还是想让朱见深作为皇帝继承人的。

8


在土木堡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率领20万大军出征蒙古,结果被瓦刺也先部击败大的全军覆没。在这一场大战中,明军的精锐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北京周边空虚,眼看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又要重演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原本是好兄弟,在朱祁镇亲征瓦刺之前,就让朱祁钰在京中监国。当也先整顿人马,准备以朱祁镇为人质杀进北京的时候,北京城里早已乱作一团。

在大臣们中间有人主张像南宋一样南迁,也有人主张誓死抵抗,比如于谦。但不管是哪一拨人,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痛恨死太监。更重要的是前任皇帝朱祁镇已经回不来了,轮到他们东山再起的时候了。

树倒猢狲散,痛打落水狗。在朱祁钰的主持下,迅速清理了王振一党。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全国全军重新凝聚在了一块儿,坚持和瓦刺在北京城下决一死战,捍卫大明朝的尊严。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在出征的这一年只有23岁,他的儿子朱见深也只有三岁。如果放在太平盛世,由朱见深继任皇帝,再找几个顾命大臣辅佐,原本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现在正值国家危难存亡之际,新的皇帝要承担起统领国家的责任,这就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说能够干的事了。原本朱祁镇就安排了朱祁钰在京中监国,朱祁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孙太后也没有什么意见,大臣们尽管有不同意见,但当下的危难局势也容不得他们有更多思考的时间了。就这样在1449年9月6日,朱祁钰正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在这之前,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就先立了朱见深为太子。当然这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毕竟朱祁钰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参照了宋朝兄终弟继的传统,才有了这么奇怪的一个布局。

当然这原本就是一桩政治交易,只有朱祁钰承认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才答应朱祁钰接替朱祁镇的皇位。这里边原本也由不得朱祁钰接受不接受,他也只能先坐上皇位再说,将来的事将来再定。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朱祁钰慢慢坐稳了皇位。他便开始动了心思,希望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然这种事必须有大臣们主动上本,皇帝还要谦让一番才能确定。

朱祁钰没有办法,选择了向大臣们行贿。大臣们接到皇帝的贿赂,最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大臣们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终于在1452年5月,废掉了太子朱见深,朱见济继任太子。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到了1453年,朱见济就死了。当然这并不像《大明风华》中的那样,皇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自杀了,实际上应该是病死的。

当然这个时候朱祁钰很年轻,他就拼命和皇后皇妃们过夜,力争能够再生出几个儿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生出来,可能是精神压力大吧。

后来朱祁钰也累垮了,正在奄奄一息之际,就有一些大臣鼓动着朱祁镇发起了夺门之变,传奇皇帝朱祁镇再次登基,被废掉的太子朱见深也重新成了太子。

9

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虏的时候太子朱见深才两岁,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不足以摄政,明廷急需一个年长的皇帝稳定政局民心,于是英宗唯一的亲弟弟朱祁钰就成为不二人选

土木堡之战发生于1449年,战争的起因是由于太监王振擅自削减了给瓦剌使团的赏赐,令瓦剌太师也先非常不满,于是起兵进犯明朝边境。对于王振则极力怂恿英宗亲征,而明英宗也不顾大臣反对,亲领20多万大军便直奔大同而去。

皇帝亲征,京师必须要留下一个主政的人,通常情况下都是留太子监国,但当时英宗的长子朱见深还不满两周岁,刚刚被英宗立为太子。由于太子年幼,英宗在征讨瓦剌时便让弟弟郕王朱祁钰在京城监国,负责处理政务。

监国也不是一般的职务,英宗能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是充分显示了他对朱祁钰的信任。

要知道在明朝建立之初,亲王谋反的事情就发生了两起,第一是靖难之役,作为燕王的朱棣造反成功,夺取了天下。第二则是汉王朱高煦造反,这次造反没有成功,朱高煦全家被灭。

接二连三的亲王造反进一步加深了皇帝对亲王的牵制,但作为郕王的朱祁钰却是备受哥哥的信赖。

朱祁钰的母亲吴氏原是宣宗朱瞻基当太子时的侍女,后来被宣宗皇帝相中,生下了朱祁钰。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吴氏是原本是汉王府的佣人,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失败,其全家都被迁入北京,而吴氏则被宣宗看中生下了朱祁钰。

(宣宗皇帝就是《大明风华》里的太孙朱瞻基,他是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老爹)

宣宗朱瞻基一共有五个孩子,其中两个皇子三个公主,其中长子朱祁镇是孙皇后所生,作为嫡长子顺利继承大统,是为明英宗,而次子朱祁钰则在老爹去世后被哥哥英宗封为郕王。

由于老爹朱瞻基驾崩的时候朱祁钰还没有成年,因此身为哥哥的英宗皇帝对朱祁钰非常照顾。朱祁钰在被封亲王后也没有按例前往藩国就藩,而是破例继续住在京城,英宗也经常召见朱祁钰,兄弟二人的关系非常好。此番英宗皇帝御驾出征,就选择让22岁的朱祁钰在京师监国。

朱祁钰起初也没啥别的想法,就是单纯地留在京城打理一下朝政,等待哥哥返回就是了。但不成想王师惨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也先挟持英宗直奔北京而来,整个明廷瞬间乱做一团。

此时明朝大臣有两个选择:

第一,拥立太子朱见深登基,由孙太后称制理政。

第二,拥立正在北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登基。

面对国难当头,掌握实权的孙太后却并没有吕后、慈禧的雄心,她不愿意破例称制,于是大臣们便请求立郕王为帝。最后孙太后同意郕王继承帝位,但前提是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不变,朱祁钰百年之后仍旧将皇位还给哥哥的儿子。

(孙太后就是《大明风华》里面的孙小姐)

在得到太后首肯之后,大臣们便拥立朱祁钰登基,而朱祁钰最初是坚决不干的,这并非是故作姿态,而是真的不敢妄窥神器。后来在于谦等人的一再劝进之下,朱祁钰才同意登基,是为景泰帝。

对于明朝大臣而言,拥立朱祁钰为帝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朱祁钰此时已经22岁,心智已经成熟,足以统国。并且他是英宗皇帝唯一的亲弟弟,法理上也挑不出毛病来。而朱祁钰为人一直非常谦逊,在京城内名声不错,大家都认为他是贤王。综合上述几点因素,立朱祁钰当皇帝也算是众望所归。

(《明妃传》中的朱祁钰)

实事求是的讲,朱祁钰在登基之后确实干得不错,他先是任用于谦等人击退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在随后的治国过程中,朱祁钰的政绩也算是可圈可点。

不过权力这东西一旦拿起就很难再放下,登基称帝的朱祁钰渐渐地对哥哥明英宗非常忌惮,他先是不愿意接英宗皇帝回来,后来经不住群臣的劝说才勉强同意英宗回来,但却将哥哥禁锢于南宫长达七年时间,此间他还违背诺言,废除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成为其人生的一大污点。

1457年朱祁钰突然生病,英宗趁机发动夺门政变,夺回了自己的江山,废景泰帝为郕王。一个多月后,朱祁钰病逝,死的不明不白。

纵观朱祁钰的一生,他有功,也有过,但总体上是功大于过,其在位期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了。但他登基之后对哥哥恶劣的态度,确实有损其圣德。

朱祁钰去世后英宗皇帝赐谥号“郕戾王”,以表达对他的愤恨,直到宪宗朱见深上台后才恢复了他的皇帝称号,上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但仍无庙号。到南明时期,南明政府为了笼络人心,追认朱祁钰庙号为明代宗,谥号也追加到17个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总算是肯定了朱祁钰的地位和功绩。

10

在中国能够称得上是民族英雄且没有争议的人不多,明朝于谦算是一个,当年明月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一向以批评居多,对于谦的评价是:“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于谦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帮助明朝抵挡住了瓦剌的进攻,保住了大明朝的基业,说于谦对明朝有再造之功也不为过,那么,于谦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为何不立明英宗的儿子为皇帝,而是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呢?

说起来这都是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作的,尽管明英宗死后,后人给了他一个“英”字的庙号,实际上也难以掩盖是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帝王之一,明朝皇帝大多宠信太监,也有那么几位皇帝喜欢御驾亲征,然而能够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估计只有朱祁镇自己了。

1449年,朱祁镇希望能够像其曾祖父朱棣一样亲征瓦剌,率领明朝全部精锐、数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开拔,留下自己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担任监国。

结果在太监王振的指挥下,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几十万大军被瓦剌全歼,明英宗也因此被俘虏。

随后,瓦剌打着要送朱祁镇回京的旗号,将军队开到北京,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后,整个北京人心惶惶,有的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有些大臣直接变卖在京城的田产,准备跑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孙太后主持局面,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很多人都提议迁都,但是于谦等人坚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南迁会导致明朝亡国,我想于谦等人应该是得到孙太后的支持。

但是当时面临最重要的一个挑战是,皇帝被俘怎么办?瓦剌一直以朱祁镇的皇帝身份发号施令,这让明朝很被动,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于谦和孙太后决定另立皇帝。

当时朱祁镇已经有太子朱见深,但是年龄太小,只有两岁,按理来说应该是朱见深来继承皇位,但是考虑到两方面,一方面是主少国疑,一个两岁的皇帝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朱祁镇的儿子,还是会受到瓦剌人的要挟。

最后于谦与孙太后商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立当时的监国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依然立朱见深为太子,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个方案应该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但是,说实在的,这个方案对朱祁钰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个皇帝就像一个过渡一样,尤其是自己的太子还是别人的儿子,换句话说,这不就是顶包嘛!

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皇帝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如果瓦剌打进北京,那么他跟靖康之耻时的宋钦宗又有什么区别,好事啥都没捞着,遭罪一样跑不了。

而且和宋钦宗不同的是,宋钦宗好歹是宋徽宗的儿子,当皇帝是合理合法的,朱祁钰的这个皇位就有点来路不正了,按照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他的即位怎么说都有一种临时性。

当然,好的结果是于谦等人组织北京的军队抵挡了瓦剌的进攻,朱祁钰的皇位稍微巩固了一下,坏的消息是,不久之后,瓦剌感觉朱祁镇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不如将他放回来算了。

这样就使得朱祁钰的皇位又面临变数,本来他不想当这个皇位,是于谦等着强迫他当了,他本以为可以等到自己死后再将皇位传给朱祁镇的儿子,虽然中间他也耍点小心思,想要废了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朱祁镇回来了,是让朱祁钰现在就得让出皇位。

当初提议这个方案的于谦是里外不是人,朱祁钰认为于谦是赶鸭子上架,拿自己当扛雷的;朱祁镇就更生气了,我被别人俘虏的时候,你把我废了,这不就相当于我被人绑架了,让你拿点钱来赎一下,结果你告诉绑匪撕票吧!

关于朱祁钰和朱祁镇谁的品行更好一点,我想是不用说的,朱祁镇回到北京的时候,虽然被朱祁钰软禁,终归了活了好几年,反观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钰没几天就挂了,甚至连个庙号都不给,以王爷的身份下葬,两下判断,咱就不做什么评价了。

在对待于谦这个问题上,朱祁镇更是下了死手,以谋逆的罪名杀了于谦,明朝能够从巅峰局面开始走下坡路,朱祁镇是功不可没的。

朱祁镇的这个庙号“英宗”,大概也成为一个笑谈,在清朝时没有一个皇帝再用这个庙号,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朱祁镇的一个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