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战略利益来讲,下一个直辖市的设置,将会打破仅以经济为考量的惯例,而以政治导向、战略布局为首要着眼点。
有专家和学者提出:为加强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和稳定,应考虑将新疆分为北疆省和南疆省,北疆省会设在石河子市或奎屯市,南疆省会设在和田市;喀什市作为特区;将乌鲁木齐升格为直辖市。这样可保西北边疆无忧。窃以为,这个建言深谋远虑,若实施,远不是仅从平衡区域布局,单纯增加直辖市数目所能比的,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引起国家政区的进一步变革,为大中华固本卫边作出贡献。
按照国家战略利益来讲,下一个直辖市的设置,将会打破仅以经济为考量的惯例,而以政治导向、战略布局为首要着眼点。
有专家和学者提出:为加强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和稳定,应考虑将新疆分为北疆省和南疆省,北疆省会设在石河子市或奎屯市,南疆省会设在和田市;喀什市作为特区;将乌鲁木齐升格为直辖市。这样可保西北边疆无忧。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此名称主要由中国、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采用,字面上的意义即“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建制的都市”。升格为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长沙?不就是湖南卫视
长沙?不就是臭豆腐
长沙?不就是伟人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
长沙?不就是房价很低
长沙?不就是城市很小
长沙?不就是饭菜很辣
……
长沙应该不如武汉吧?
长沙好像盖过合肥吧?
长沙好还是郑州牛呢?
……
其实,真实的长沙应该是这样子的。
1。过去
活在当下,先关照过去。
长沙,这座幅员1.1819万平方公里,在华夏文明的版图上存在了3000多年的城市,它的过去难言显赫。
早在春秋时期,“楚人”南征,赶走了本地土著“越人”,长沙由此被拉进伟大的中华文明序列。
此时,中华中心在中原甚至更北方,黄河流域执中华政治经济文化牛耳。
长沙小西门老照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长沙,楚之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当时偏远的楚国体系内,长沙也只是国家大后方,是供粮地。合肥、郑州這些城市的“江湖地位”均在长沙之上。
说实话,湖南全境的落后一直到了汉唐,那时候标签是“蛮荒”,承担的是犯人流放地的职能。即使同处长江流域,与江西和湖北也不在一个量级。
“屈贾之乡”?说起来也是让人呵呵哒,屈原、贾谊、杜甫那些闪光的名字背后,长沙不过是困厄之时流放地,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事故,他们身虽在心已远,满腹思念的还是自己的故国。
(资料图片:屈原、贾谊、曾国藩、左宗棠人像图)直至宋前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湖南终因“天下粮仓”有了一席之地。此时,被认为是湖湘文脉重要人物的朱熹、张轼,一个江西人,一个四川人,在岳麓书院影响中国。
湖南“天下粮仓”的战略地位此后愈发重要,延续至今。
长沙和湖南的地位真正飞升,始自近现代。清朝的中兴能臣曾国藩、左宗棠,真正让“湘人”的能量为世所共识。也是从这里开始,长沙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血性之城”,被战争不断的摧残,不断的重生。
长沙岳麓书院实景图,来源于网络更为人熟知的,是在长沙岳麓山上,青年伟人的孜孜求学和革命理想起航;是在橘子洲头,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千古名篇,是血性坚守让日本人几度受挫······
当然,此时的长沙,虽然远不如西安、南京那么“中心”,但是特色明显。大人物在长沙书写的故事,远远高于中国很多城市。
2。现在
其后的中部地区,无海无船、山高路远,是典型的“十三不靠”区域。
彼时长沙的工业基因,并没有在近现代化中得到优先培育。方方面面,与九省通衢的中部老大武汉难以抗衡。
这种局面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式发展,首先是东部沿海城市崛起,是深圳奇迹;然后是超级城市群规划,以北京、上海、广深为中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尽享利好,率先崛起。
到了2005年前后,国家战略终于关照到了“中部崛起”,作为中国版图的脊梁位置,中部六省从“坍塌”走向“崛起”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后发优势。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四大超级城市群之一,随即,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大河西先导区,已获批成为第十二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唯一国家级战略新区,长沙真正拥有了力压中部同侪的“发展增速器” 。从某种意义上,“湘江新区”之于中部的战略意义,一如当年的浦东新区之于长三角。
此时的长沙,迎来了弯道赶超同侪的“时代风口”。
从2005年-2015年全国重点城市GDP统计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长沙等中部城市GDP增长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从1520亿元增加到8510.13亿元,增长了460%。
这样的GDP增速,领跑全国。
在2015年的统计表上,长沙GDP已经位于全国第14位,领先郑州、合肥、南昌、太原。增长速度甚至甩开武汉1.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指标上,长沙已经连续5年位于全国前8名。
据搜狐财经数据,2016年上半年长沙人均GDP为57590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南京。中部六省中最接近长沙的是武汉,上半年人均GDP为50396元。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TOP100,来源于网络说的通俗一点,从这两个数值就可以看出来,长沙市每年的整体收入涨幅和长沙人的收入数值,那都是在全国排名非常靠前的!
现在长沙在中国交通网络的地位,毫不夸张的说,是在中国的心上。
先看航空
黄花机场是中部年客流吞吐量最大的机场。作为国内第五个、中部第一个跻身“国际三星机场”名录的机场,长沙机场在客运量上已连续5年领跑中部。
2016年上半年,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1018万人次,居全国第十三位。此外,长沙黄花机场第二跑道工程预计2017年春节前投入运营。由此,黄花机场将迈入“双跑道”时代,可满足3300万人次年客流量需求。
再看更被大家看重的高铁。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资料图片:长沙“十二五”规划线图从整体来看,长沙毋庸置疑是湖南“高铁霸主”、中国高铁枢纽,从长沙坐高铁目前可直达国内19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长沙,更是改变了在普铁时代因为株洲分流而“弱势”,一直被武汉压一头局面。倾全省之力来打造,沪昆改走长沙与武广形成十字交叉,直接提升了其江湖地位。
通过“八纵八横”路网,长沙之北可直达北京,之东可直达上海,之南可直达广深,之西可达昆明,实现了与武汉的同等地位,而且通过厦渝线,还能直达厦门与成渝,整体的通达性已经超过武汉。
长沙产业类型丰富,实体根基深厚。
一提到长沙,人们就想到湖南广电,似乎长沙的支柱产业是文化娱乐业,或者就是想到三一、中联所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事实上,过去十年,由于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长沙的很多企业满足了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要。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山河智能等在国内响当当的装备制造企业。但是在2015年,长沙的新材料产值达到2621亿元,取代工程机械成为长沙第一大产业。
据长沙统计局统计,到2015年,长沙工业总产值便达到10565亿元,迈入“万亿俱乐部”,增长10.6%,拥有新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四大千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228亿元,同比增长9.2%,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既有强势产业也多产业齐头并进,长沙的产业发展是“多强多能”。
长沙“十三五”产业规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基地,主要创新指标要达到创新型城市中等水平,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GDP要达到35%。
承载产业发展的区域,长沙早已不止是高新区和星沙经济开发区。在长沙的东南西北,长沙县、金霞、望城、暮云、浏阳、宁乡,都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发展矩阵。
对于未来,长沙工业总体上已有完善的顶层设计。积极响应、贯彻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出台“智能制造、互联网+、小微两创”等30多个政策和实施细则,明确了构筑一个高端、智能、高效、绿色的现代工业新体系的总体思路。
人才流向,从逆流到顺流
人才流向上,长沙也实现了顺流,对人才的吸附力明显加强,整体的职位竞争情况也是迅猛提升,人才竞争力在中部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智联招聘发布的32城《2016年春季求职期竞争指数城市分布》中,长沙竞争指数排名第12位,不仅超过武汉,同时也超过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以及高等人才,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曾经,历史上的长沙人走江西,入川渝。改革开放后长沙人南下广东,北上京沪,深圳成了第二故乡。精英们在别人的土地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如今,长沙的人才以及高等人才外流的状况已经大大改善。
从上表可以看出,长沙高等院校在校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已经达到55万!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和晋升空间、越来越好的消费氛围、较低生活成本,让长沙城市更有魅力。也让这些人才越来越愿意在此工作和生活。
而这些高等人才,决定了这座城市的上限。
长沙在中部省会处于相对优势的教育资源,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位于湘江新区、岳麓山下的大学城,云集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重点高校,以及很多大中专院校集结;国防科大、农大、林科大、理工大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科研院校在长沙璀璨分布。
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络随着长沙工业总产值超速发展,竞争指数居高不下,长沙受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事实上,长沙已经连续多年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千万人口城市正在形成。逃离北上广,回归本土已经是新一代长沙人的就业选择。
人才聚集长沙,不仅因为产业,也因为这座城市给人的幸福感。
资料图片:岳麓山、橘子洲湘江穿越长沙城,加上岳麓山和橘子洲,少有的“山水洲城”城市资源齐聚,长沙形成了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美好格局。
地铁和城际轻轨规划,四通八达,出行便利。
长沙是国家交通枢纽,公共交通也发展较快。长沙现已开通磁悬浮,从高铁南站到黄花机场仅需20分钟;地铁1号线、2号线已通车运营,形成通达南北,横贯东西的黄金十字;规划轨道交通5条,BRT建设也在有力推进;长株潭城际轻轨预计年底通车,极大程度缩短了三地之间的通勤距离。
长沙城市向外裂变,也带来了商圈变革。长沙的商圈虽然仍以五一商圈为龙头,但是在东南西北,尤其是湘江新区,有了城市客厅梅溪湖国际新城和长沙第二个CBD滨江新城,商圈不断崛起,为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扩容形成有力支撑,也为老百姓的幸福感驻足。
当然,还有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房价。
众所周知,长沙在过去一直是全国省会城市里房价 “永恒的洼地”。而然,随着以上提到的各种因素逐步得到认可和体现,并借助着这一波席卷全国的房价上涨,长沙房价水平也得到了稳步上涨,但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涨幅依然显得“相对平缓”,我们来看看2016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图,大家有个更直观的感受:
数据截至2016年10月,来源:国家统计局、克而瑞。一目了然,长沙7337元/㎡的均价 “远远落后”于中部的几个省会城市。反观武汉、郑州、房价早已破万,南昌也远高于长沙。合肥更是一度冲上13484元/㎡的位置,在中部城市中房价最高。
这样的房价,一方面为更多人才选择长沙留下了“机会大门”,能让人最直观的感受到幸福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长沙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很大,安全边际还很高,尤其是在长沙人均GDP常年处于中部领先地位的前提下。
3。未来
长沙会有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吗?
在我们长沙人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以国家级湘江新区发展为抓手,2020年长沙千万级人口规划蓝图下,长沙的城市价值和人居的幸福感,将得到更好的兑现。
那么,要力压中部同侪,长沙这座城市的爆发点在哪里?
郑州的郑东新区,合肥的滨湖新区,南昌的红谷滩、武汉的东湖新区等区域,都是中部崛起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竞争力量。
我们觉得,在湘江新区整体框架下,突出新兴城市板块引领作用,和做好“产城融合”这篇文章,是破局所在。
在湘江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滨江新城、洋湖垸、大王山等新兴片区迅速崛起,成为支撑湘江新区纵深推进的骨架力量。其肩负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重任,正在努力打造国家“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这既关系到全市乃至湖南能否在区域竞争中的争先进位,也关系到湘江新区自身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
然而,国务院的发文已经非常明确,梅溪湖国际新城是湘江新区一主三翼的那“一主”,其地位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湘江新区城市新兴板块之于长沙城市价值兑现的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快速崛起。
资料图片:湘江新区不仅是湖南人,全国人关注长沙,都在看梅溪湖。
可以想见,在长沙的未来征程中,梅溪湖国际新城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五年来,梅溪湖国际新城已引入重点产业项目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约270亿元,已完成产业项目投资约70亿元。已由当初的荒凉之地向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和居家理想家园嬗变,成为长沙城市新中心建设主战场,并展示出独有的魅力。
未来几年内,梅溪湖将全力推进梅溪湖-雷锋湖城市中轴线建设,以打造长沙城市新中心为目标,构建包括地铁、隧道、城际铁路等在内的立体化交通系统,全面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引领性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不断增添片区发展动力。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在产业发展上,梅溪湖国际新城具备绝佳地理位置,具备成为湖湘产城融合示范样本的条件。毗邻同处河西的国家高新区以及岳麓山大学城,这三者之间形成区域融合产业联动,打造的产城融合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和那些强一二线城市掰掰手腕。
“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产业新发展”,梅溪湖国际新城主动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成产业发展新机遇,将产业发展放到了城市化的重要位置。围绕“两型、绿色、低碳”方向,重点谋划医疗健康、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复合型产业功能的现代化新城。
以梅溪湖为代表的新城市IP的产生,将引领整个长沙发展新高度,或许,我们可以视之为湖湘城市模式的中国样本。
结语:
如果可能,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数据和例证来说明一件事,如果此前的长沙未曾让你仰望,那么现在的长沙,已经在用只争朝夕的态度和事实来证明:3000年长沙或许不曾那么牛逼过,但是一直被低估,尤其是在和你们的较量中。从现在起,中部的兄弟们,武汉、南昌、合肥、郑州、太原,你们将见证我牛逼的崛起!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长沙未来会崛起成为中部领先的城市吗?
小编整理不容易,图文来自网络,看得爽的点个赞呗!
目前东(上海)、南(香港、澳门特区)、西(重庆)、北(北京、天津)都已经有直辖市了,就差中部了。
省会不可能成为直辖市,搬迁省会的成本太高,阻力太大。
那就是非省会城市了,那也就中部的洛阳有此资格。洛阳历史悠久,是中国定都时间和王朝最多的古都,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所在的河南省人口已经突破一个亿,分省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部崛起。
看好洛阳。
说实话,如果国家没有什么大的规划大的计划大的政策是不可能再划直辖市的,比如重庆,直辖的时候经济实力全国勉强第十,论经济资格南京杭州武汉青岛等城市都比它有资格,但却选择了重庆,一是重庆是四川第二大城市人口众多,当时四川人口过亿本来是打算划分三峡省的,但中央决策时选择设立直辖市,第二三峡大坝的修建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三峡大坝是一个超大的工程如果下放给四川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还是管理都存在问题,同时设立直辖市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移民。第三,当时正值西部大开发,从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来说,一个中央直辖市比一个省更好,第四,带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贫困地区的发展,川东北是四川的老革命地区,但经济远远落后四川,可以说是最贫穷的地区了,设立一个距离川东北近的直辖市有利于带动川东北贫困地区发展,试问还有几个城市有这些条件?再说天津,曾经的河北省会,为什么直辖,是要建设北方最大港口的需要,上海,经济发达,外国人多,直辖是为了管理外国人在上海的活动,北京作为首都直辖理所当然。如果真要直辖北部湾城市直辖可能性更大,看看国内外情形就知道了
一定是西安。
1)西安的历史文化,国际知名度高,;
2)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一带一路主要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历史、文化等很重要;
一带一路具备这个条件的只有西安和成都。重庆直辖市和成都构成西南地区多核驱动格局已经形成,成都不能直辖。其他重要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区 北京 天津形成双核驱动;长三角经济区形成 上海 南京 杭州多核驱动;珠三角形成 广州 深圳 香港多核驱动。
一带一路经济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备 物资 人的汇集交流最理想位置就是 以西安关中经济区为核心,以兰州西宁银川为特别经济区的西北双核驱动核心。金融、文化等以西安为核心。物流集散以兰州西宁银川为核心。
3)西安直辖,辖咸阳宝鸡汉中渭南。在银川 包头 呼和浩特 太原 郑州 西安中心位置缺少一个中心城市。西安直辖后在 榆林 延安 靖边中心区域建立陕西省会城市(安庆市)。北连接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城市群、东连接太原城市群、东南连接郑州中原城市群、南连接西安关中城市群、西连接银川黄河上游城市群和兰州西宁城市群。主要铁路 东向 --太原贯通(青岛-济南-石家庄),西南--郑州, 南--西安,西连接--银川沟通京兰铁路及包兰铁路,西南连接 ---兰州(沟通 兰新 兰州青青藏线。北-鄂尔多斯-包头。西北--临河-连接北京新疆主干线。
讨论下一个直辖市,要看区位条件和辐射力。论区位和辐射力,武汉最佳,但是刚刚被国家确定为中心城市,如果直辖了,湖北省就空了,所以武汉市会被排除。其他省会城市也会被排除。
目前直辖市最南的是上海,那么东和南方向应该有一个,深圳,厦门,宁波可以候选,深圳的优势巨大,还可以考虑辐射东南亚,包括2047年后纳入香港,所以深圳的可能性最大。
目前东北没有直辖市,如果要设直辖市大连的希望比较大,但是还是在辐射力方面差点,东北的经济一直在下滑,再把大连直辖了,东三省会更难过。至于说西北部,没有像样的城市可以考虑。
个人觉得一定会是西安,西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建国之初据说一票落选首都,后来西安被中央定位与北京上海一样的位置,如今中央大力支持西安做大做强,而陕西省也在努力的打造一个大西安,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将来西咸一体化后会出现一个大的西京市被中央直辖,而陕西省的省会也会让位于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市!
中西部省会城市绝对不可能直辖!中西部省会城市绝对不可能直辖!中西部省会城市绝对不可能直辖!为什么?
我是重庆一名大学生,国际政治专业,关注古今中外时政热点,欢迎关注我~
第一,破坏省份版图。大多数中西部的省会城市,都位于该省中心位置,你直辖了,原来的省变成了什么样子?交通、管理等等都极为不方便,参考河北省。
第二,一家独大没有继承者。大多数中西部省会城市,GDP达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你直辖了其他地级市怎么办?几乎全部学校、医疗、机构、交通等等都在省会城市,你吃饱了还提着大包小包就想跑路,其他地级市什么都没有,他们怎么办?谁来当新的省会?谁有资格当新的省会?
第三,实力不够。中西部省会城市强,那是在省内、在中西部当中。由于省会城市一家独大,名气很大,就感觉中西部的省会城市要超过沿海城市了,实际上呢?还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生活质量。
第四,没有重大机遇和国家战略。重庆为什么直辖?四川人多地广管理难度大,带动西部开发需要,经济实力强劲(第一个计划单列市、副省级权限),建国至今经济总量未下前十的仅有的五个城市之一,种种原因导致经济长期停滞,前两次直辖经验,关键是三峡工程战略机遇。中西部省会城市哪一个符合重庆的条件?武汉勉强符合一部分。中西部省会城市没有理由直辖,西安、成都、武汉绝对不可能!立贴为证!一百年以后也不可能!
第五,中西部省会城市只是靠吮吸省份的几乎全部资源,发展比较亮眼,除了武汉在近代有一定的基础之外,其余城市几乎全部依靠省份,说白了就是吸其他地级市的血。中西部现在都是在打省会牌,以免省份的资源被北上深沿海发达城市吸过去,让省会城市吸过去还好保留在省内。省会优先战略中西部还将长期贯彻执行,一家独大会越来越明显,但是省会城市不应该再去讨论直辖,你吃饱了就想跑路极不道德也不现实,各种现实问题摆在那里的。
第六,到底谁才能成为下一个直辖市?短期内肯定是不会再设的,这个需要全国人大多数通过,如果硬是想设立,必定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不是省会,不会跟省会闹矛盾,自身经济实力强劲,有一定的教育、交通、政治资源,甚至部分还超过省会。——————————我们罗列一下有哪些,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共五个。大连、青岛和宁波类似,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沿海城市、综合实力和省会相当,宁波略低于省会,只能说没有明显短板、但是也没有亮眼的地方,要直辖他们都应该直辖,实际可能较小。厦门其他都不错,就是体量太小了,无论是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和中国第一县~~昆山相比,甚至还不如昆山,厦门甚至不如比自己低两三个级别的县市。如今四大直辖市哪个不是接近两万亿,整个福建省才三万亿左右,厦门直辖可能极小。——————————最后就是深圳,也是最有可能直辖的城市,经济实力全国第三,高速蓬勃发展,直辖的话可以合并部分惠州和东莞的地区,建设大深圳。深圳在南部,直辖后也不会破坏广东省的版图,而且广东人多地广,各种复杂问题最艰苦、最难管理,广东人应该懂,深圳直辖极有希望。
总结,直辖市是任何一个城市最高的荣誉,直辖市设置是国家重大战略,中国短期内不会再设置。深圳,三五十年后可能有希望。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多次,希望朋友们擦亮眼睛看问题,不要带着地区情绪。
我是重庆一名大学生,国际政治专业,关注古今中外时政热点,欢迎关注我~
我们首先看看先前直辖市的设立,是基于什么理由。北京、上海就不说了。天津原名天津卫,顾名思义,是北京城的卫戍,历史上外国到北京走海运,必然要经过天津这道关卡。重庆从四川“析出”,是中国西南唯一的直辖市。三国时期蜀地就开始兴旺,只是一直与中原、东部“分割”。中国西南确实需要有一个直辖市。特别要提及的是,天津与重庆的经济总量不相上下,与广州、深圳只有2000亿的差距,紧随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分列第五、第六位。
北部、东部、西南都有了直辖市,西北没有,但是西北找不出与直辖市(省级)经济总量相匹配的城市,西安最有资格,然而经济总量6000亿,全国排名26位,万亿俱乐部都没有进,实在拿不出手,且周边也没有合适的“兼并”对象。南方没有,深圳最合适,但是深圳处于广州与香港之间,边界距离十分钟,如何直辖。尽管深圳呼声很高,条件最成熟,最后中央还是拿出“粤港澳大湾区”予以妥善解决。中原没有,武汉、郑州都有可能,不过一是直辖市是否那么迫切?二是武汉、郑州直辖,留下的湖北、河南剩余地域如何定位?想想也是棘手。
个人猜测,东南沿海最有可能成为第五直辖市。原因如下:一是海西区的特殊地位,对香港有深圳,对澳门有珠海,对台湾有厦门,但是台湾地区毕竟强于港澳,统一大业永不停歇,厦门的副省级城市地位还不够。二是东南沿海没有直辖市。三是福建城市结构比较特殊,厦门名气最大、消费最高,但是经济总量排在泉州、福州后面,泉州、福州、厦门分列全国23、26、52位,厦门GDP比前二者少了近一半;泉州6100亿,排第一,却深在闺中人未识,给予的“待遇”并不平等。四是泉州与厦门比邻,一直有“厦漳泉”同城化之说,不排除厦门吸纳泉州、漳州部分地块,打厦门之名,独立成直辖市,这仅为个人猜测,再次强调非喜勿喷。五是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重庆的直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一是四川是当时最大人口超亿的省份,拥有两座中国最大的十大城市成都与重庆,而三峡大坝修建帶来的大量移民问题急待中央协调解决,因此设立重庆直辖市刻不容缓。2、北上广深无疑是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的11个国家中心城市中,西南地区的四川省会城市成都与直辖市重庆,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会西安,中部地区的湖北雀会城市武汉与河南省会城市郑州,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会城市沈阳,华北地区的直辖市天津,中国东南沿海的江苏省会城市南京与浙江省会城市杭州等9个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两个直辖市)。另2个中心城市分别为非省会城市山东的青島与福建的厦门。 3、象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城市,都是一省独大的城市,不存在直辖的事实与可能吧。青島是万亿俱乐部的成员,经济上比厦门強多了。厦门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国家副省级城市。地处含盖浙南、赣东南、赣南、粤东、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圈的东南部,並积极推进厦漳泉的一体化进程,在一体化之化,大厦门将拥有1500万人口,15000万元总产值。加上龙岩、赣南、粤东地区,总产值可达2万亿元以上。而台湾大多数居民同腐寓南语為,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