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历史爱好者,其实,爱新觉罗家族能够全身而退,离不开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国父孙中山,一个是审时度势的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前途一片光明,革命成功指日可待。这时候,革命军与清军形成对峙的关键时刻。孙中山高风亮节,以宽容的胸怀,力争少流血,早日促成共和成功。
从走上革命那一天起,先后爆发了一百多次起义,这些革命的火焰因为准备不充分,脱离实际,仓促等各方面原因,归于失败。当武昌首义成功后,孙中山深知革命成功的不易。为了争取袁世凯倒戈反清,他甘愿让出总统之职务。尽管此举遭到了当时国民党党内元老的反对,但他执意这么做,吃了秤砣铁了心,其实不想让太多的人流血。
个人的荣辱得失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孙中山的善意、诚意,与当时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一拍即合。
袁世凯是个见风使舵的老手,当年在关键时刻,他出卖了清朝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六君子”。而在和革命军开战的整个过程中,虽然他暂时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但善于审时度势甚至于政治“老辣”的他,已经嗅到了满清灭亡不可阻挡的味道!
顺势而为,故伎重演,成了袁世凯的政治生涯的选择!手中握有重兵,加之在朝廷清军将领中极高的威望,当年的小站练兵,不仅让他的政治生涯枯木逢春,左右逢源,更让他手中的新军成为后来革命的“本钱”。所以,他要投靠革命,或者说,“窃取革命”的成果,他有这个实力。而“大总统一职”的诱惑让他铤而走险,愿意协助革命、背叛清廷,欣然接受了孙中山的“和平”革命建议。
一个愿意送人情,一个愿意给面子。他们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
在这场政治交易中,袁世凯俨然以满清皇室的救世主的身份出现。
他的如意算盘还真就打对了!
惶惶不可终日的满清皇室,早已经预感到要大难临头,很多旗人贵族早就做好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打算。是坚决抵抗到底,落个身死魂灭的下场,还是顺水推舟、顺坡下驴,有条件“投降”?
溥仪还小,隆裕皇太后做主。在面临生死的关头,活下来成了爱新觉罗家族和很多满清贵族们的精明选择。响应袁世凯,走共和之路,至少没有顽抗到底。
作为满清重臣,内心有愧的袁世凯也为清廷皇室争取了若干优待条件。之后,民国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以及《优待皇室条件》。
比如,这些条件:
大家知道,很多王朝在政变的最后关头都是被无情地毁灭。最典型的是末代沙皇,在十月革命后,整个皇室全部被处决。
如此血腥的结局,对满清皇室来说,不啻为恐怖至极的惊悚片!选择政权的和平交接,不失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在整个“和平演变”过程中,有几个突出因素决定了“交易”的成功实施。
战火一开,进行晚清大决战的各方力量已经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汉人之间。这些举足轻重的汉族势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满清皇室的命运已经被无情地“边缘化”了!——此时,他们战也好,和也罢,他们已经无法左右局势的进展!后期,满清政令已经出不了紫禁城了!
由此,革命形势已经不可阻挡,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满清皇室的命运被牢牢地拽在汉人的手心里!
其一,汉族势力公开和满清朝廷决裂了!
其二,汉族势力崛起,暗地里拥护共和。满汉矛盾演变为汉人势力的权利再分配。
其三,“过河不拆桥”,袁世凯与革命者唱双簧,一起贩卖“共和”美酒,都成了受益者。
然而,虽然清末汉人重新站上舞台,事实上,这和清军入关,是何其相似的一幕。
当年,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等多少汉人“审时度势,认清形势”(清史学者李治亭等人的荒谬评价),说他们“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从而把他们塑造成“顺应潮流、促进融合”的模范,这完全是背离主流价值观的论断!
满清灭亡时,同样是汉人们,再次“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埋葬了那个充满奴性和愚昧落后且残暴的封建专制王朝!这一次他们的确是,顺应了潮流,做出了自己该做的光明选择!
所以,辛亥革命的成功,有袁世凯的功劳。正是他对清廷的背叛,出卖了清廷的利益,让清廷提前寿终正寝,以至于今天很多清粉们都把他视为“国贼”。
也因为他后期推行帝制,搞中华帝国,让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批评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但他也确确实实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推翻帝制、减少流血牺牲也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必须指出,无论满清皇室退位与否,辛亥革命最终成功的结局是注定的,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夸大袁世凯或者清帝有条件投降——逊位作用的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甚至是有害的。
爱新觉罗家族看清了民主共和的世界发展环境,没有做无谓的抗争和“死社稷”,和平移交政权,减少了流血,是值得肯定的!
孙中山为了减少流血,甘愿让出“大总统”一职,以退为进,争取并实现了早日“共和”,体现了他的宅心仁厚,理性受到赞许!这和明末清初之际,吴三桂用弓弦绞杀永历皇帝形成多么巨大的反差!
如果当时的革命党人,效仿俄国,提出以爱新觉罗家族的“处决”为代价要挟袁世凯,他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