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萨达姆也是被美国人给坑了。他要是知道后来安理会五常有四个投赞成票,美国组织百万大军来揍他的这个后果,他是绝没有胆量吞并科威特的。

傻大木吞并科威特的主观因素就不说了,四个字概括就是——不打不行。

下面重点说说客观因素。

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之前,萨达姆曾经试探性的问过美国的态度。美国一开始觉得萨达姆疯了,就没太在意。后来缓过劲来,发现这事没那么简单,就在摸清了萨达姆的底牌后,决定坑死他。

当时,美国一方面通过驻伊拉克大使让萨达姆安心,美国驻伊大使格拉斯皮在与萨达姆的谈话中声称“我们对阿拉伯内部纷争不持立场,例如你们和科威特的边界争议”。这给萨达姆造成了一种美国不会罩着科威特,你放心去打的错觉;

另一方面,美国的智囊团开始研究各种对策,决定以揍伊拉克为契机,使美国成为中东地区的唯一霸主。



在这件事件之前,中东地区作为石油的重要产地和连接欧亚非大陆的重要通道,一直都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地区。苏联仗着地利优势(离得近),对中东的控制程度远超美国。

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因为经济问题采取战略收缩政策后,在中东地区留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很多国家,包括伊拉克和美国,都想趁机插一脚。

只不过,美国由于越战失利的原因,害怕再次掉坑里了,就没敢轻举妄动。

而萨达姆由于实力原因,一直也没有像样的霸权计划,总是走一步看一步。

他的种种行径,美国一开始也没在意。毕竟伊拉克的水平是啥样,美国心里清楚。只要萨达姆别动美国的蛋糕,美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萨达姆想填补苏联的这个空缺,恰恰就是动了美帝打算吃的蛋糕。这对于美国而言,是不能退缩的。

这就好比说,美国暂时还不饿,中东那块蛋糕它暂时还不想吃。但是它暂时不想吃,不代表别的国家就能先插叉子。谁要是先动叉子,就是在挑衅美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回到萨达姆吞并科威特之前的国际态势来说。美国见到萨达姆要动蛋糕了,它就决心趁机拿下中东。

战前通过外交途经忽悠萨达姆,这是美国的一招障眼法。目的就是为了让萨达姆放心的去打科威特。然后,美国再动用舆论的力量把萨达姆塑造成恶魔,号召全世界各国一起去揍他。

从美军在海湾战争战前准备的那么多装尸袋来看,老布什总统当时是下了决心的。而反观萨达姆呢?战未开,战略上就已经输得是一塌糊涂。

伊拉克大军云集伊科边境,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傻大木尴尬的要死。这个时候,白宫方面还怕战争打不起来,就在火上又浇了一把油。

1990年7月31日,美国国务院近东事务副国务卿在国会听取会作证时说:“美国没有防御科威特的承诺。同时,如果伊拉克攻击科威特,美国也没有保护它的意图。”

注意了,这不仅仅是美国官方的态度。事实上在当时,美国民众对中东地区的态度也是不感兴趣。不少美国民众认为,中东的事情让中东人自己搞掂就好了,没必要牺牲美国人的宝贵生命

于是,萨达姆再三确认了美国的态度后,便在两天后,也就是1990年8月2日,发动了侵略科威特的战争。

而当萨达姆行动后,美国立刻翻脸。美国媒体通过科威特娜依丽小护士哭诉的谎言,掀起国内民众保卫科威特的熊熊热情,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这里再说一下这个娜依丽。

1990年10月10日,科威特年仅15岁的护士娜依丽在CNN提供的“来自巴格达的实况转播”节目中,声泪俱下痛诉伊拉克人灭绝人性。

她说——“伊拉克士兵不是人啊!他们入侵科威特城时,冲进我所在产科病房,把还在保育箱里的早产婴儿抱出来,统统都扔到地板上,任由那些可怜的孩子冻死。然后,把我们的保育器运回伊拉克。”

主持人问到:“有多少个?”

娜依丽答道:“我看到的就有15个。”

然后,CNN紧接着在报道中披露,说科威特一共有312个婴儿被伊拉克如此灭口!

当天,有关“育婴箱惨案”的报道在全球700多家电视台播出。这一重磅新闻随后在美国播出了整整三个月。老布什总统害怕挑不起美国人的怒火,就一连六次在媒体面前就“娜依丽的哭诉”发表电视讲话

据事后的调查称,有5300多万美国人观看过报道后,支持对伊动武。



然而,海湾战争结束后,神转折来了。由于风口浪尖过了,美国对娜依丽的身份保密工作放松了警惕。结果有媒体人就发现,那个在美国电视机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娜依丽护士”,竟然是科威特驻美大使萨迪·纳塞尔的女儿……

而她所谓的控诉,完全就是彻头彻尾的炮制新闻。据事后调查,有人为此支付了至少1800万美元好处费。



但是,旧闻被扒出来,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伊拉克被打垮,科威特、沙特、卡塔尔等都变成了美国的盟友。美国已经得到了它想要的结果。所以说,萨达姆是不是掉进了美国的坑?

总的来说,傻大木之蠢,不在于发动科威特战争。2003年小布什不顾全世界反对,不顾美国民意的反对,像当年傻大木一样悍然发动非法的伊拉克战争,这就表明当今的国际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

他的愚蠢在于,在没有实力的前提下,居然想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想跟美国在中东地区平起平坐。这种过分高估自己,低估对手的胆量与决心,以及低估对手的智商和野心。完全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

最佳贡献者
2

当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答案就是萨达姆想当地区的霸主想疯了,他把美国人想简单了。

当年伊拉克刚刚和伊朗结束了八年的战争,战斗经验丰富,在战场上没有欺负过伊朗,萨达姆急需要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对内增加自己的威信,对外进行扩张,扩大自己的地盘。

柿子找软的捏

当时伊拉克号称自己是中东地区的龙头老大,并宣称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除了美国和苏联就是伊拉克,中国都不被萨达姆放在眼里),找欺负对象当然是找软柿子,而且这个软柿子吃着还有甜头,而科威特就是伊拉克欺负的对象。

当时两伊战争,因为符合美国利益,美国是站在伊拉克这边的,萨达姆因此认为,你美国支持我打伊朗,我辛辛苦苦打了八年,怎么着你得给我点好处吧,我打科威特,我知道你可能有看法,但你怎么着也得还我个人情,这事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萨达姆心想,只要我动作麻利的收拾完科威特,造成既定事实,你老布什又能把我怎么样,我堂堂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难道还怕你不成。

萨达姆下定了注意,就先试探了美国人的口风。1990年初,萨达姆把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请到府上,上来就告科威特的状,说科威特是小人,处处和他萨达姆作对,还声称科威特这样下去,伊拉克人民不能坐视不救。

美国这位大使其实知道老萨是怎么想的,但是还是给萨达姆放了个烟雾弹,她对萨达姆说: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有了这句话,老萨心里有底了。

借钱不还,敲诈勒索

从这开始,萨达姆开始找科威特人岔子,他先是说,你科威特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 使伊拉克损失14 0亿美元 ,科威特人当然不认账,怎么生产石油又不是你萨达姆说了算,我们听美国人的,至于你的损失,你找美国人去,这让萨达姆暴跳如雷。另外,伊科两国之间有一段 120 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没有划界,恰好这一地区又盛产石油,萨达姆指责科威特在此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但科威特反驳说此乃本国领土,萨达姆火了:你科威特什么东西,几百年前你就是我们伊拉克的一个县,跟我还讲领土,然后派使者跟科威特要钱。而这之前,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为支付战争款项向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借债300多亿美元,伊拉克提出与伊朗作战是对阿拉伯的保卫,萨达姆要求科威特免除其约150亿美元,再另外给他100亿的零花钱。科威特人想,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当年是看着美国人的面子借给你,你钱还没还又来敲诈,说什么也不给,不但不给,那150亿的欠条我们科威特还留着呢,这是要还的。

老萨彻底怒了,好吧,就拿你科威特先开刀,萨达姆三下五除二,轻轻松松收拾了科威特,科威特人死的死,伤的伤,萨达姆哪管这些,他直接把科威特划为伊拉克的第19 个省,还强行包围并进入外国驻科使馆,将外国闲杂人等扣留为人质。

萨达姆这是赤裸裸的侵略,科威特向美国人求救,联合国通过第6 7 8号决议,要求萨达姆立即撤兵,萨达姆心想,到嘴的肥肉哪有吐出来道理,对联合国决议置若罔闻,说这都是在你老布什操纵下搞得,我老萨一概不承认,科威特本来就是伊拉克的领土。

多行不义必自毙

1991 年 1月 17 日,伊拉克当地时间,凌晨 2 时40分,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打的伊拉克部队落花流水。

萨达姆狗急跳墙,违背保护战俘的日内瓦公约,将多国部队战俘送往战略要地充当人质盾牌,为阻挡多国部队进攻,他下令向海湾倾泻大量石油,大势已去后,又命伊军疯狂炸毁科威特采油设施点燃,石油的大量倾泻和燃烧给海湾地区及周边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萨达姆的军队赶出科威特。

其实,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美国必然出兵。这一点,萨达姆应该是知道的。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萨达姆狂妄自大的时间太长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认为你美国连越南战争都打不赢,还想打我伊拉克,其实时代早已经不同了,美国在越战后卧薪尝胆,战争已经变成了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伊拉克刚好让美国人练了练手,美国人不但把伊拉克人打败了,也让世界上其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战争输了,老萨从此和美国也结下了梁子,对美国是各种挑衅和不服,美国也没手软,对伊拉克大加制裁,最后在2003年,找个借口直接灭了老萨。

萨达姆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人恨死了萨达姆,老萨被处以绞刑,客死在异国他乡。



3

海湾战争是萨达姆发动的一场旨在吞并他国的侵略战争,这个没得说的,于情于理,于当时的国际现状,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领导人也不该做出如此愚蠢而冒险的决定。

1988年8月,惨烈的两伊战争打完了,此时的伊拉克,从战前拥有几百亿美金外汇盈余的富裕国家,变成了一个死伤几十万人、损失几千亿美元、负债上千亿美元的穷困潦倒的国家,一系列战后重建、偿还外债、发展经济等事务焦头烂额。

在焦躁中的萨达姆不仅没有从8年战争的狂躁中安静下来,反而因为战后的捉襟见肘变得更加冒险激进。

很快,老萨把目光转向南边的兄弟国家—科威特,这科威特实在太有钱了,萨达姆心里直痒痒。

科威特实在命太好了,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0.012%,就这么一点点地方,竟然蕴藏了全球近十分之一的石油资源,它几乎就是浮在石油上的国家,相对其100多万的本国人口(外籍劳工不算),简直是过着躺着挣钱的好日子。

在两伊战争中,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提供了140亿美元的借款。

如今,仗打完了,科威特反正有钱,也不急着要萨达姆还,科威特的埃米尔还觉得,我们对你伊拉克够意思,总得感谢感谢我们吧。

可在老萨看来,这科威特太有钱了,除了比肩西欧的人均GDP,在海外还有千亿美元的投资,要不,欠的钱就算了吧。

萨达姆的理由很正确:我作为逊尼派先锋,向什叶派的伊朗开战,为其他逊尼派国家挡住了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你们这些兄弟国家出点钱是应该的。

很自然的,科威特埃米尔听了萨达姆的话简直吐血,简直遇上了白眼狼,很爽快的拒绝了。

在萨达姆眼里,科威特不过是历史上伊拉克巴士拉省的一个县,是暂时离家出走的兄弟,理应应该听我的。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当时那时,中东地区也没什么国家,地理划分也很随意。

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大英帝国接管了这里,扶持了科威特地区的萨巴赫家族的统治,并保证了科威特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二战后,伊拉克一直对科威特就有蠢蠢欲动的心态,只不过有英国和美国的保护,伊拉克历届政府都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自己的“合理”要求竟然被一口拒绝,萨达姆的心能不火吗?

再加上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后石油产能下降,萨达姆希望欧佩克国家能适当减产,以刺激石油价格提升,但科威特一直在低价倾销石油,这让萨达姆大为恼火,再加上萨达姆认为两国边境地区的Rumaila油田,由于地质原因导致大量石油流入科威特国境线内,萨达姆要科威特补偿,这显然无理的要求自然被科威特拒绝了。

新仇旧恨,萨达姆火大了,就想起了自己的百万军队了,不过他还得顾及一下美国人的态度。

1990年7月,萨达姆找来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在会谈中,萨达姆向大使一直抱怨科威特对伊拉克的种种不友好行为,处处损害伊拉克的利益。

这大使可能对萨达姆的脾气不太了解,她以为萨达姆找她来就是发发牢骚,或者通过美国向科威特转达要求科威特减产的要求的。

至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使显然还是采取了谨慎表态,她对萨达姆说: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

格拉斯皮只是随口的场面话,老萨却感觉心领神会了,把这句话读成了美国政府的态度。

而格拉斯皮结束了这次“愉快”的会谈后没几天,就飞回华盛顿度假去了。

很快到了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代表在沙特城市吉达举行了最后一次谈判,一方是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杜里,另一方是科威特王储萨巴赫。

杜里告诉科威特王储,伊拉克大批军队已经集结在两国边境,想要伊拉克撤军,赶快拿出100亿美金消灾。

萨巴赫明白灾难很难避免,但作为科威特未来的国家元首,王室代表,他不可能像个被绑架的人质一样乖乖交钱,这实在太损害科威特国家形象了。

萨巴赫说,交钱可以,但只能交90亿,王储的想法是:至少也讨价还价了,可以让这笔钱看起来像是“双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伊拉克的勒索”。

不过老萨听到这个消息却不这么想,他暴跳如雷:科威特死到临头还敢讨价还价,反了天了。

科威特王储的行为,在老萨看来,和那些伊拉克反对他的人一样,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第二天,8月2日,在萨达姆的命令下,20万伊拉克大军和2000辆坦克侵入科威特。只有1万多人,几乎没什么重武器的科威特军队全面溃败,6名王室成员战死,科威特埃米尔带着其余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一路逃到了波斯湾的美军军舰上。

很快,萨达姆就宣布正式吞并科威特,将其列为伊拉克的第19个“永远不可分割”的省。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被野心冲昏了头,冒险赌博。

当时萨达姆刚刚接受了两伊战争的挫败,国内经济一落千丈。

然而,萨达姆却有一支高达百万的强大军队,在阿拉伯世界无人能敌。

以当时沙特等国的实力,联合起来也不是萨达姆的对手。

萨达姆认为,只要占领科威特,不但能够得到巨大的石油资源,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还可以通过一场大胜,解决国内民众的巨大不满。

同时,吞并科威特以后,沙特面对巨大威胁,一般就会屈服。

那么,萨达姆就成为阿拉伯世界绝对的领袖,也就是他心中所谓的阿拉伯帝国的国王。

当然,萨达姆明白美军实力强大,一旦进攻伊拉克是打不过的。

但萨达姆认为美军在越南失败以后,未必敢于介入和大国的战争。同时,一百万伊拉克大军如果打一二个胜仗,消灭一二万美军,也会迫使美军谈判撤退。


这么判断,体现了萨达姆的傲慢自大和无知。

他根本不了解现代战争中空军的意义,也不了解美军现代化到了什么地步。


海湾战争爆发前中国试图阻止:钱其琛外长说服萨达姆失败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六百八十九期】(军事系列第307讲)

萨沙很久之前,就看过《三进巴格达》一书。今天又翻了一遍,深有感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尽全力去协调,希望萨达姆能够从科威特撤军,免除战争的灾难。结果呢?听萨沙说一说吧。

在今天,因部分媒体的片面宣扬,被伊拉克人民认为认为独夫民贼的萨达姆,竟然成为了英雄。

对伊拉克的过去和现在,萨沙都非常了解。

此时,萨沙也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三进巴格达》一书。

书的开始,就是海湾战争爆发之前。

当时美国已经定下了发动进攻的时间,仍然希望萨达姆主动从科威特撤军,这样就可以避免战争。

当时,中国在中东没有太多的利益,只是和伊拉克有一些经贸关系(主要是基建以及军火贸易)。

然而,站在中国领导人的高度,美国一旦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后者绝对不是对手,必遭大败。

这也不难理解!

面对武器落后、战术低劣甚至用人海战的伊朗,伊拉克尚且一度招架不住。

而美国岂非伊朗可以相提并论的,傻子也知道战争谁胜谁负。

那么,中东的局势就会有很大改变。

当时苏联已经濒临解体,美国这样在中东的扩张,对于中国未必是好事。

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中国派出钱其琛外长作为特使,赶赴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希望萨达姆能够悬崖勒马。

结果如何,我们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钱其琛外长面见萨达姆,是什么场面?

毫无成果!

之前,钱其琛和外长阿齐兹的会晤,已经大体摸到了萨达姆的底牌。

阿齐兹没有太多权力,翻来覆去只有1个意思,伊拉克不会撤军。

然而,在得知伊拉克拒绝撤军后美国一定会进攻时,参加会晤的伊拉克军官表现出焦躁不安。

看来,这些军人还是相对务实的,知道这种仗没法打。

反而,阿齐兹却固执己见,其实他也是传达萨达姆的意图。

对此,钱其琛外长和随行的中国官员都感到不可思议。

不要说伊拉克,即便当时的中国甚至苏联,也不具备正面对抗美军的实力。

用钱其琛几天前面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时,后者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局势十分危险,如果美国要实施武力,萨达姆没有还手之力。

果然,随后同萨达姆的正式见面,也让中国方面深深失望。

书中这么写道:萨达姆身穿复兴党党服,身高一米八五的样子,很魁梧。他的腰间别有手枪,足蹬短靴,身体微胖,但没有肚腩(据说他下令官兵减肥,超重者去职)。握手很有力,蓄一字胡,浓密胡须,嘴角好像有点歪。听说他曾经中风,患过面瘫。我们见到他时,他大概是五十五岁。

萨达姆的座椅很考究,镶有金边,类似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靠椅。待低级官员退出后,萨达姆开始说话。萨达姆给我的初步印象,不似传说的一副张牙舞爪凶煞嘴脸,但显然极度自尊自大、刚愎自用。他座椅的后面竖立镶有金穗的伊拉克国旗,中间白色地方,绣有“真主至上”字样。钱外长同萨达姆的会谈,大约2个小时,中间曾有片刻休息。那时,看到萨达姆把手枪取下,放到桌旁。

萨达姆用缓慢的语调说:对话是交换意见的最好方式,是达成一致的最好方式。他介绍了5月到8月伊科两国之间发生的问题。他说科威特想要摧毁伊拉克经济。历史上看,科威特本是伊领土的一部分,就如同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伊历届领导人从来没有,以法律形式承认过伊科边界。两伊战后,科蚕食伊领土,偷窃伊石油资源。现在,科利用美国对伊施加压力,原因在于,伊一直呼吁以色列必须从其占领的巴勒斯坦和其他被占领土撤出去。再有,美企图全面绝对地控制中东石油,说什么伊是中东强国,不应该阻止美国控制中东石油。早在“8.2”之前,美就说要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拉克。

对于萨达姆的说法,钱其琛外长立即指出: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不平等条约被迫租借给英国,97年就会收回。然而,科威特是国际公认的独立国家,同香港根本不是一回事。

显然,钱其琛外长是在说明: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在国际社会看来就是侵略主权国,犯了众怒。

萨达姆又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话,大体是希望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同他们入侵科威特关联。

如果以色列不从巴勒斯坦撤军,伊拉克就不从科威特撤军。

说了一段以后,萨达姆突然顿住,转换了话题,问道:美国是否真的要打仗?

钱其琛外长立即表明:美国已经集结大量军力,战争迫在眉睫。美国绝非空言恐吓,伊拉克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在之前和阿齐兹外长的会谈中,中方为了强调局势严重性,甚至说出了:美国总统说,要把伊拉克炸回石器时代。

萨达姆听了钱外长的话,说道:“8月2日事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我们于8日宣布伊同科统一,这样可以提高伊人民和军队的士气。萨最后说,在没有得到美军撤出的事先保证,伊任何明确表态,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伊拉克的表态,必须同美国撤军,解除对伊制裁等所有问题联系起来。为实现这一目的,应该对话、交谈,包括海湾危机的一系列问题。

说到这儿,萨达姆忽然站起身来,擅自中止会晤。

钱外长立即起身同萨握手告别。会谈到此结束。

萨达姆的态度很明确,伊拉克不会从科威特撤退,也不怕美国武力进攻。

后来钱外长对下属说:萨达姆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根本听不任何人的劝告。这是他自我毁灭,谁也救不了他。

随后发生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美国一锤子砸烂了伊拉克的百万大军,也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美国自己曾做出了准备伤亡数千甚至上万的代价,然而最终伤亡不到1000人,就歼灭了伊拉克10多万大军,还打垮了几十万。

战争结束时,三分之二的伊拉克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美元。

最终,伊拉克军队还是狼狈逃出科威特,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之后的萨达姆虽然宣布停战投降,却为了保持权力,坚持在美国制裁下死撑,不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家要搞清楚,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689号决议,飞毛腿导弹也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范畴。而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时,萨达姆发生多枚飞毛腿,说明他确实保留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最终就是,3000万伊拉克人因为这个狂妄的独裁者,经受了长达十多年的痛苦,每人每月只有8公斤面粉的配给。

而萨达姆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儿子被打死,自己也上了绞架。

其实,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美国必然出兵。这一点,萨达姆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萨达姆独裁时间久了,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竟然认为美国人也奈何不了他。

可见,独裁者是多么的恐怖,被部下拍马屁加上自我催眠,真的认为自己是半神了。

萨达姆的行为对他自己是悲剧,对国家更是悲剧。

萨达姆被绞死后,直到二三年前伊拉克才剿灭了伊斯兰国,实现了国内的和平。

而伊拉克经济也开始腾飞,石油产量已经超过萨达姆鼎盛时期。

附注:如果谁有兴趣知道伊拉克今天的社会和经济现状,萨沙就再写一篇给大家开开眼界。

然而,这一切都是花费了几十年和无数性命才换来的。

而3000万伊拉克人民的莫大痛苦,仅仅是因为一个中风面瘫的老头子,妄想做阿拉伯世界的国王而已。

对于伊拉克这个国家来说,萨达姆这个独裁者真是命中一劫啊!

【萨沙讲史堂第六百八十九期】(军事系列第307讲)

5

因为当年的伊拉克军事力量强大,长期以中东霸主和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自居,而科威特不同,只是偏居一隅的小国弱国,根本不是伊拉克的对手,萨达姆想的是,只要迅速吞并科威特,造成既定事实,美国也只能承认。

战前的伊拉克总兵力达到77个师、共120万人。占领科威特之后,加强了科威特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伊拉克军队从数量上来看,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想当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坦克也就3000多辆,4000多辆坦克,萨达姆有足够的信心守住已经占领的科威特。

萨达姆唯一担心的只有美国,但是美国远在万水千山之外,尽管在中东的沙特等国有军事基地,但是短时间内调集几十万大军是不太现实的,而没有美国军队担任主力,其他的中东国家,伊拉克谁都不怕。

虽然联合国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之后,一致通过决议,要对伊拉克进行制裁,而且同意联合国的会员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

即便如此,萨达姆仍然不愿意吐出已经咬在嘴里的肥肉,坚决不撤军。

美国的强大运兵能力得到体现:42天内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其他多国总兵力为7万人。合计50万大军。

美国最终和盟友集结的总兵力为69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

战争结果为伊拉克伤亡10余万人,联军损失4000多人,美军仅仅阵亡14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联军完胜。

出兵打击伊拉克的国家

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只好从科威特撤军。

科威特纪念老布什

12月1日,老布什去世后,科威特人自发进行纪念布什,因为正是布什的决策,派军队进攻伊拉克,最终才保住了科威特的独立地位。

6

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两个层面:其一萨达姆为什么要吞并科威特?其二萨达姆事先是否明知美国会出兵干涉?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萨达姆一定没未卜先知的能力,否则也不会落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如果说萨达姆在出兵科威特之前已明确知道美国会出兵干涉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他能根据当时的行省判断美国干涉的可能性有多大。也正是基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促使萨达姆决定出兵吞并科威特。事实上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清楚知晓萨达姆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推测萨达姆的想法。

萨达姆吞并科威特发生在1990年8月,而在此之前的1980-1988年伊拉克同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在两伊战争之前拥有37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伊拉克到1988年停战时已付出了阵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欠下外债700多亿美元的代价。在两伊战争的过程中包括科威特在内的阿拉伯各国出于共同对付伊朗这个以波斯族裔为主的什叶派异类的原因而积极支持伊拉克,然而当战争结束时伊朗和伊拉克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这意味着伊拉克在阿拉伯各国的积极支持下最终一无所获,反而付出了高昂沉重的代价。然而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各国对伊拉克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贷款模式提供的,这意味着萨达姆必须偿还高额的贷款。打了一场损失巨大而一无所获的战争已令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威信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这时要他还钱且不说还不起,就算还得起也必将动摇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地位。于是萨达姆提出:伊拉克与伊朗打了八年战争是替全体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作战,是替全体逊尼派与什叶派作战,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战斗,希望其他阿拉伯国家把债务免了。然而萨达姆关于免除债务的提议遭到作为最大债主的科威特的拒绝,而萨达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偿还债务需要偿还的贷款数目高达140亿美元,这还不算利息。

被科威特逼到墙角的萨达姆正是从这时开始大造舆论强调科威特和伊拉克特殊的历史关系:伊拉克和科威特同处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历史上两国同属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范围内。两国相继由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统治。然而自从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吞并以来的两千余年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所处的两河流域就没成立过独立的国家,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两河流域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科威特是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由此将科威特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肢解出来,成为自己的附属国。一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巴士拉省成为独立后的伊拉克的一个省,当然此时已被英国统治的科威特早已不是伊拉克治下的巴士拉省的一部分了。尽管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历史上存在的特殊渊源关系说白了不过就是在共同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被纳入过同一个省份而已,在伊拉克独立建国后科威特从来都不是伊拉克的领土,但即使如此伊拉克仍坚定地认为科威特就是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此之前伊拉克就已对科威特怀有企图:伊拉克的海岸线极短且多为沼泽地带,不适合建港口,这严重制约着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虽然伊拉克也是中东石油大国,但相比科威特无论是产量,还是在出口上都受到严重制约,吞并科威特正好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出海口。对伊拉克而言:以战争的形式吞并科威特不仅可以连本带利赖掉巨额债务,还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出海口,这样的诱惑无疑是巨大。这时科威特耍的一次小聪明使萨达姆找到了对科威特下手的借口:伊拉克和科威特一直存在领土、水源以及石油资源方面的争议,尤其是关于两国边境上的油田归属问题一直都是两国关系的定时炸弹。而科威特为控制国际原油市场联合沙特、阿联酋等国降低了石油价格,这一措施对这些没有战争影响的国家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伊拉克可就是要命的了,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降低,为此伊拉克的损失在150亿美元以上。本就还没完全从两伊战争中恢复元气的伊拉克对科威特恨得咬牙切齿。萨达姆本身是一个有极大政治野心的人物: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奋斗成为伊拉克总统,又刚和伊朗撕逼,可谓是中东地区绝对的铁腕人物。吞并科威特进而成为中东霸主是他极力想实现的政治目标之一,结果科威特还在狮子头上捉虱子无疑是大大刺激了他对科威特下手的决心。

当时的科威特虽因为石油而致富,但国家实在太小——天然缺乏战略纵深,既没建立起成熟的工业金融体系,也没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属于富而不强,是伊拉克眼中的软柿子。而且科威特国内也出现了矛盾,甚至当战争爆发后有的科威特人甚至支持起伊拉克来:原来当时的科威特依然保留着一夫多妻制,这意味着占人口比例极少部分的土豪男士都可以拥有多位妻子,而身处社会底层的男性恐怕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相比之下伊拉克已经废除一夫多妻制,生活在底层的科威特男性甚至把伊拉克军队视为他们的解放者。伊拉克自认为:自己比科威特强大得多,又利用其国内矛盾出兵几乎万无一失。即使如此伊拉克还是试探了美国的态度,由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是美国的盟友,萨达姆自信地以为美国会支持自己吞并科威特。萨达姆为做到万无一失在1990年7月25日宴请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女士。晚宴过后的舞会上萨达姆向格拉斯皮暗示了他想吞并科威特的意思,结果格拉斯皮却误以为萨达姆只是开玩笑,竟乐呵呵地表示“乐见其成”。这令萨达姆自己都不敢相信,于是继续追问这是格拉斯皮的个人观点还是美国政府的意思。格拉斯皮则说:“布什政府期望与伊拉克树立友善联系。”“对阿拉伯内部的争执如伊科之间的边境争执表示中立”。这样一来萨达姆就自认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同时他认为:美国不可能为了科威特这样的弹丸之地下血本进行干涉,即使美国当真干涉科威特问题,作为中东地头蛇的伊拉克凭借地缘上的优势也足以应付,毕竟当时的伊拉克号称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使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曾有过被越南、阿富汗这样的小国利用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打败过,何况是自称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呢?显然此时的萨达姆是自信满满的。

然而萨达姆失算了:自二战以来美国就致力于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这其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坚决避免某地区出现一国独大的区域霸权。尤其是考虑到中东地区对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巨大意义,身为产油国的科威特又怎会不涉及美国利益呢?况且正如萨达姆无法准确估计美国的干涉决心一样的是:美国同样无法判明萨达姆的意图——吞并科威特究竟是一次孤立行动呢?还是萨达姆争夺中东霸主地位的一部分呢?如果是后者,那么伊拉克极有可能继续南下图谋沙特,那将意味着萨达姆将把石油产量、出口量和价格都控制在手中。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是美国的盟友不假,可如果坐视伊拉克成为中东霸主将损害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所以最好还是维持对中东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因为如此真当自信满满的萨达姆出兵后美国立刻组建多国部队狠狠教训了伊拉克。萨达姆不仅错误估计了美国干涉的决心,也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国社会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然而真当战争打起了之后萨达姆才发现战争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模式——美军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在沙特达兰空军基地每7分钟降落1次,22天的运输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的量。与此同时美国的运输船从全球战略基地运来物资,三艘的运量就已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量。海空并用运送30天后海湾地区集结了超过10万名美军。这还不算完——在接下来的4个月美军又继续昼夜不停地搬运,最终50多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集结,运送物资达1200万吨!本来以为美军在中东没什么军事力量存在的萨达姆还做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美梦,这么一看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是呈几何级数在膨胀啊。

即使如此萨达姆也没完全失去自信——毕竟这时的伊拉克有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除此之外伊拉克还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化综合防空体系——其“KARI”防空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力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在经过8年的两伊战争的锤炼之后伊拉克军队的实战经验也相当丰富。在萨达姆看来:只要自己对美军造成较大伤亡就会迫使美军自动撤退,正如之前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一样。事实上萨达姆的分析也并非全无道理——这时美国国内对是否动武的确存在争议:当时美国国防部后勤局对伤亡情况的模拟结果是:死亡人数 1.5万到1.7万。美国民众表示不能接受这一结果,甚至有人直接质问当时的老布什总统:“你是否会把自己的孙子送上战场?”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仍试图与萨达姆进行和解,然而萨达姆见美国人主动提出谈判并没见好就收,反而得寸进尺的强硬拒绝了美国要求其从科威特撤军的要求。然而这次萨达姆再次失算了——他的行为直接引起了美国国内民意的强烈反弹——1991年1月17日凌晨终于获得国会授权的美国政府立即组织起多国联军正式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战争开始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再次给伊拉克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深刻的震撼——本来人们以为美国与伊拉克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相互对峙,是要打现代版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伊拉克甚至还指望利用人海战术在巷战中打击美军。结果战争一开打占据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的多国部队就先行摧毁了伊拉克的预警雷达及相关设施,占据绝对制空权优势的多国部队最终几乎在没怎么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就在不到两个月内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协议。

7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东东部(伊拉克以东,以区别于中东西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爆发了三场大规模战争: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几场战争有三个主角:伊拉克、伊朗、美国(为首)。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围观”的“吃瓜群众”,这就是科威特。

两伊战争的主战场,以及伊拉克战争的主战场,就在科威特家门口。而海湾战争的起因就是伊拉克吞并了科威特。

有人说乌克兰的悲剧在于“离上帝太远,离俄罗斯太近”。科威特何尝不是如此,距离伊拉克、伊朗实在是太近了。而科威特的南部邻国,则是同样会折腾的沙特。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北部的西侧,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290公里。科威特北邻伊拉克,隔着不长的海岸线,与伊朗凭水相望。伊拉克并不愿意承认1961年6月独立的科威特是个国家,他们的理由是:伊拉克脱胎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巴士拉省,而科威特隶属于巴士拉省,所以,科威特理应成为伊拉克的一部分。

伊拉克要吞并科威特,并不是萨达姆的心血来潮。科威特的海岸线对伊拉克来说,实在太“可恶了”。伊拉克作为一个石油输出大国,海岸线竟然只有60公里。而这60公里海岸线,也被科威特给挤兑的几乎没剩多少“有效”海岸线,以至于伊拉克连个像样的港口都没有。

图-伊拉克

另外,科威特面积小,但石油资源竟高达140亿吨,而面积43.8万平方公里的伊拉克,石油资源不过约218亿吨。伊拉克认为如果吞并科威特,这140亿吨石油,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不过在八十年代初,伊拉克对外的主要矛盾是伊朗的恩怨。支持伊拉克打伊朗的国家,除了美国,还有科威特。

科威特认为自己和伊拉克怎么说也是阿拉伯兄弟,伊拉克需要金钱,科威特就提供大把金钱。科威特站在伊拉克这边,严重激怒了伊朗。伊朗与伊拉克在战场上僵持,但依然有能力腾出手来,对付科威特这样的小国。科威特是个纯粹的卖油国,油轮必须出波斯湾,伊朗就在海湾上封锁了科威特油轮的通道。这还算轻的,伊朗的炮火有时直接对准了科威特的油轮……

因为支持伊拉克,科威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两伊战争之前,科威特是伊拉克与伊朗重要的出口转运港。而被伊朗“修理”后,科威特的这个功能,被阿联酋取代,少赚了很多过路费。

科威特为伊拉克付出这么多,伊拉克无动于衷,他们始终认为伊拉克应该吞并科威特。野心膨胀到极点的萨达姆想拿下科威特的石油,进而掌握世界石油开采与出口的主导权。结果呢,伊拉克被美国打成“严重内伤”,不过伊拉克至少还有个国家的样子。最倒霉的还是科威特,被伊拉克吞并期间,科威特每天的损失高达1.2亿美元,这可是九十年代初的购买力。而当伊拉克被迫撤军后,也没忘把科威特推下悬崖。科威特有1080口高产的油井,被伊军放火点燃了其中的737口。另外,科威特的三座炼油厂,也被伊拉克破坏的几乎不能使用了。

萨达姆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得不到的,那就毁掉!谁也别想得到。七百多口油井烧了一年多才被扑灭,科威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至少320亿美元。这没有包括科威特为此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

从1990年至2003年,这十几年间,伊拉克被美国制裁的几乎丧了元气,并没有能力再吞并科威特。但是,科威特并不敢保证有朝一日,伊拉克恢复元气,再拿科威特开刀。所以,科威特是希望萨达姆早点下课的。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科威特基本上置身于战事之外。伊拉克被美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已不会对科威特的生存产生太大威胁。直到2006年,科威特心中的魔鬼——萨达姆被处死。你可以想见,当萨达姆被绞死的时候,科威特的复仇感有多么的强烈!

8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萨达姆难道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要攻击受美国保护的科威特吗?难道两伊战争初期伊拉克攻击伊朗的战争不属于侵略吗?本质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与入侵伊朗,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入侵伊朗没有成功,而且最后演变成了两伊之间的相互战争,国际习惯称之为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短期内就彻底打垮了科威特!



但伊拉克入侵伊朗的时候,美国及中东多个国家是积极支持的,有一种普遍的论调是伊拉克因为两伊战争中拖欠科威特的借款,为了弥补国际收支和夺取科威特的石油资源,才入侵科威特!不过两伊战争难道没有涉及争夺能源吗?



所以别让主流媒体的观点,蒙蔽了你探究和思考的真相和能力,萨达姆即便怎么不堪,他也是在伊拉克执政多年的领导人,他难道除了压榨剥削伊拉克人民,就没有半点为国家和民族考虑吗?只是成王败寇,萨达姆也逃脱不了这个魔咒和结果而已!



中东地区,是与世界其它地区一样备受西方殖民主义压榨和毒害的地区,同样的这个地区也不乏追求独立和民族复兴的人物,例如出生在叙利亚的基督教家庭的米歇尔阿弗拉克!就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于1947年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组建了阿拉伯复兴党!



这是一个在中东不同于伊朗与沙特争夺宗教主导权的政治力量,主张建立一个泛阿拉伯的世界的国家,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有着较高的影响!而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分别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取得了执政权,而且当时的埃及国内也有非常重要的的一股政治力量与这股政治力量相呼应!



萨达姆也不例外,他也是这个政党的一员!也就是说他的政治理想中有复兴阿拉伯世界的一点点东西,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但若以正常人的思维方式,这个政治理想若实现!那个时候腐败腐败岂不更加随心所欲?



所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真实目的,还是试图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阿拉伯统一的梦想!当然如今早就习惯的观点来看,就是对国际态势把握不清,对美国的态度不清楚之类的忽悠大众的论调!

9

当年伊拉克为何要冒险入侵科威特,铭苏先生从以下三点来谈下看法:

第一、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惨重,需要获得资金来重振国力。

两伊战争打了8年,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伊拉克和伊朗两国是两败俱伤。伊拉克不但花完了战前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欠下一屁股债,其中欠科威特就有140亿美元。萨达姆面临被战争破坏的国内基础设施和欠下的巨额债务,不免火急火燎。而自己的邻国科威特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却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萨达姆不但想赖掉欠下的140亿美元债务,还想从科威特那里搞点钱花,于是就想打科威特的主义。

第二、萨达姆的野心过于膨胀,想做中东地区的老大。

伊拉克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变得富裕起来,这使萨达姆的野心也膨胀起来。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拉克趁着伊朗局势不稳,想趁机出兵推翻伊朗革命政府,消灭这个对手。结果两伊战争打了8年,伊拉克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使自己资财耗尽,得不偿失。但是此时的伊拉克依然是中东地区的强国,伊朗搞不定,萨达姆决定拿身边的小国科威特开刀,何况以前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现在将其并入伊拉克,不但扩大了领土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石油储备和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萨达姆轻视了美国对于维护中东秩序的决心。

美国主导建立的中东秩序,美国不希望中东任何国家过于强大,因为一旦强大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所以在中东地区,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对于那些不是美国盟友,并且跟美国对着干的国家,美国采取打压和制裁的政策。对于当时的伊拉克,美伊关系在当时还不错,并且萨达姆也派人探了下美国人的口风,结果美国表示不干预中东国家的内部矛盾冲突。这被萨达姆认为美国不会干预自己入侵科威特。美国嘴上说说而已,毕竟还没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而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不但威胁到美国盟友的安全,还威胁到美国建立的中东秩序及国际油价,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令伊拉克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把萨达姆教训一顿后,结果萨达姆还想在欧盟和美国之间玩火,决定把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由美元改成欧元,结果2003年美国再次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的自作聪明和自己的野心最终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10

问题问的不错,说的萨达姆啥都知道似的,真要啥都知道,就不会落到最后被判处死刑的命运了。

话说当年打了两伊战争,伊朗没占到便宜,但是伊拉克也亏了不少,借了不少阿拉伯国家弟兄们的钱,还不上,这其中就有科威特的钱。于是就想了:要不,直接把债主子给灭了,这样不就不用还了吗?而且科威特石油也不少,并入伊拉克,以后伊拉克石油就更多了。

至于美国,当时也不是没有考虑,不过那时候美国对伊拉克也不错。美国恨死了伊朗,欲除之而后快,看见伊拉克与伊朗作对,显然很高兴,所以也没少支持伊拉克。所以当时萨达姆也知道美国可能不高兴,批评也难免。不过真没想到美国会直接出兵干自己,要知道前不久还在背后支持伊拉克打伊朗呢。

所以,当时,萨达姆真的没有料到美国会画风突变,开动大军朝自己来了。早知道如此,断然也不会出兵灭了科威特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