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春华是康熙的嫔妃之一,进宫比较晚。那时康熙已经60多了,在宠爱上不免大打折扣,所以康熙只是心烦时找郑春华下下围棋而已。

而太子胤礽被康熙下旨废掉又起复后的胤礽性情大变,躁动而乖戾。连胤禛和胤祥都对其有意见,也不像平日里那么亲近他。胤礽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郑春华,干柴烈火一发而不可收。

后被康熙发现此事,胤礽为幻想保住自己太子位以及自己的脸面动了杀心。可见,太子心里并不爱郑春华,只是将其作为消遣的玩物罢了。

胤祥门下有个门人文七十四,是郑春华所在冷宫里的管事。胤祥对其有恩,文氏自然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太子胤礽知道这事,便想通过胤祥将郑春华杀了,此后便可以甩锅给郑春华。比如可以说是郑春华不甘寂寞主动勾引太子,随后畏罪自尽云云等理由,为自己开脱。

怎奈胤祥一听这事儿,就知道太子的打算。深知太子竟然非但不想帮助郑春华,使其过的好点。反而一心杀人灭口,不免过于薄幸。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太子的班底,太子这样做,胤禛与胤祥都细思极恐。想想也是,有朝一日,太子继位大统。这哥俩一旦有个不是,杀郑春华一事,就是索命的由头。再加上胤祥去探望郑春华时,郑春华已经准备自尽以谢太子了。胤祥与郑春华一番对话后得知,该女子对太子用情至深。胤祥深受感动,遂劝其暂时打消自尽之念并加以妥善安排。

这也是胤祥保命的后手,胤禛在此事上也颇多襄助。郑春华事件也为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埋下伏笔,同时该事件的处理标志着胤禛、胤祥与太子正式分裂。太子指望不上,胤禛、胤祥只好寻夺嫡之路。

最佳贡献者
2

文/炒米视角

炒米不铺陈了,直接了当讲了。太子要杀郑春华,是因为自己因为郑春华之事被废储位,而今储位失而复得,自然要杀人灭口,以防日后有人拿郑春华抓自己小辫子。然而此时,太子自己当然做不得,所以他把这事交给自以为自己铁杆的“侠王”十三爷胤祥来秘密处理。



炒米解读:这事反映了太子胤礽的两大缺点:

第一个是失德,郑春华和胤礽的相识相知,源于康熙当着后宫众人面责骂太子,而郑春华直言康熙不应该当着奴才面责罚一国之储君,康熙深以为然,不但停止责罚太子,还奖赏了郑春华,立以为嫔;太子本身的储位其实就是自己母亲的命换来的,所以缺失母爱。如此之下,胤礽和郑春华的关系不仅仅是男女私情那点关系,更深层次,是一种”畸恋”,郑春华是供养者,而胤礽是受养者。此刻胤礽为了需要便可放肆索取,为了避免后患,竟然下此杀手,实为罔顾人伦,失之大德。


第二个是识人不明。
太子胤礽知道胤祥急义,因而骗他去杀郑春华。十三爷胤祥虽然是急义之人,但并非是非不分之人。在盲从与道义面前,胤祥是粉身碎骨都要选择后者的。所以当郑春华得知太子胤礽复位的时候,从嫌弃厌恶到被震撼,最终决定不但不杀郑春华,反而还要将她暗中保护起来。皆因郑春华是个道义女子。她一句,知道太子没事了,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就可以去见死去的爹娘了。而不是胤祥一开始以为的做太子妃,未来皇后了!


而郑春华藏到了四爷胤禛的府上,这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胤禛也如胤祥一样急公好义么?显然不是,他更懂得郑春华的政治意义。关键看掌握在谁手上。退可以向太子邀功。太子日后登基,把郑春华送还给太子,到那时,太子已经成为国君,没人再敢拿郑春华说事了,此刻郑春华对于胤礽而言,便是失而复得,自然要重赏胤禛。进可以以郑春华为利器,再次将太子扳倒。至于什么时候亮这个利器,还要看斗争需要。


然而当太子胤礽因别的原因再次被废之后,郑春华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义了。留在胤禛的府上,反而就成了麻烦。
随时有可能被“八王党”当作利器攻击胤禛。此刻对于四爷胤禛而言,除去郑春华就是除去麻烦。


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实有点不太厚道的地方,就是非得安排王掞出面保举胤禛,“羞”死郑春华,然而毕竟是害死无辜,王掞回去后,也羞愤自杀了。太子胤礽与四爷胤禛的政治手腕高下立判。

分析完后,炒米必须多一句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和真实历史是两码事。真是历史上没有郑春华这个人,王掞也是一代大儒,没干过这么龌蹉的事情。在此炒米为王掞先生作出的牺牲,表示歉意!

3

文/酒翁(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邀~

话不多说,咱们直奔主题:

太子爷想杀郑春华,是因为太子被废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被康熙撞见了太子与郑春华的不论事件,一气之下,康熙将太子废除。可在康熙平息愤怒后,发现如此废除太子有点草率,刚好此时发生了大阿哥在府邸扎小人,且小人上写着太子的生辰八字,借此机会,康熙宣布太子之所以如此失德,是因为大阿哥在暗地里诅咒太子,于是,将大阿哥幽禁,并宣布重新复立太子,可太子在重新复立后,最先做的就是想杀掉郑春华,因为太子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与大阿哥扎小人事件无关,而啥郑春华也是怕日后有人抓住郑春华,反倒自己一把。

可刚刚复立的太子不想自己去杀郑春华,于是就将这个任务安排给了自己的好兄弟十三爷胤祥,太子自以为对胤祥很了解(胤祥有时办事冲动),不会深究就背后的隐藏意思,可太子却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力,低估了胤祥的脑袋,胤祥并没有直接听命于太子,而是将此事与四哥胤禛商量一下,最后并没有杀掉郑春华,而是直接将郑春华就出来,隐藏了起来。


当胤祥与胤禛商量看出太子的心思后,深知太子的薄情寡义,刚好当时看管郑春华的佣人中刚好有胤祥的门人,明面上,胤祥不能不听从太子的吩咐,而且当胤祥在见到郑春华后,当郑春华得知太子已经复立,且还盼着太子救自己的时候,胤祥非常的而感动,于是胤祥搞来一种药,吃完后可以让人暂时死亡,也就是假死,于是,胤祥和郑春华说明来意后,让郑春华服下此药,并让自己的门人,将郑春华拉出皇后,没有直接拉去烧掉,而是暗地里藏到了四哥胤禛家。


而说到胤禛为啥要将郑春华这烫手山芋藏在自己的府邸,其原因则是,胤禛看出了郑春华已然成为当时众阿哥间互相争夺的一颗棋子,而对于胤禛和太子之间来说,郑春华也成为了胤禛日后对付太子的一招棋子,倘若日后太子能够顺利登上皇位,胤禛则可以将郑春华交给太子,并告诉太子,当初不杀郑春华,正是为了给太子集赞声望;而倘若太子日后对自己和胤祥不利(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太子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难保日后不会为了他自己,而丢下胤禛和胤祥不管),郑春华则可以作为棋子,用来保护自己和胤祥,从而扳倒太子。所以,胤禛将郑春华藏于府邸,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为郑春华的所作所为而感动,其背后则包含了非常深远的意义。

虽说郑春华在太子第一次复立时,逃过一劫,没有被太子杀害,但最终却也难逃一死,而郑春华最后的死亡则是来自于自己的自杀。我们都知道太子没过多久,又被康熙废除,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废除,此次废除之后,太子则再也没有被启用,而在太子第二次废除之后,当时太子的老师王掞则在与胤禛的一次见面中,问四爷胤禛是不是将郑春华藏于自己的府邸中,并告诉四爷,八爷胤禩已经知道郑春华藏在四爷府,并预备借此机会向康熙告发,胤禛则表示郑春华是一个非常可怜之人,于是王掞去见了郑春华一面,并与郑春华简单交谈几句,在简单交谈几句后,郑春华说自己是一个下贱之人,没有脸面在活在世间,于是选择了自杀。电视剧里的王掞在做了这件事后,回家也是非常的羞愤,并没多久也自杀了。由此可见,郑春华对于胤禛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可言。郑春华的自杀,反而是对胤禛的一种解脱。


酒翁之言:从郑春华的事情上,我们看到了太子的薄情寡义,可从后来胤禛为了争夺皇位,而安排王掞去羞辱郑春华一事看来,在皇家,任何人、任何事都已失去原本的生存意义,都间接的转化为皇位斗争、政治斗争的砝码,生命在当时的环境下,则变得不再重要。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4

雍正和十三阿哥之所以要保郑春华,电视剧没有说清楚,小说里面讲的比较详细。

简单点说,十三爷要保郑春华是因为他同情此女的遭遇,而且郑春华本来就想自杀,十三爷的侠义之气侧漏,同情心驱使他保下了郑春华的命。

小说原文:

胤祥端茶要喝,却见郑春华哆嗦了一下,惊呼道:“十三爷,别,别喝!”胤祥诧异地看了看郑春华,问道:“怎么了?你像是受了惊?”郑春华没吱声,过来给胤祥换了换杯子,胤祥才知道自己端了郑春华的那杯茶,因笑道:“我当什么事呢!你就白日见鬼似的,你……”他突然打住了,惊恐地张着嘴,一个可怕的念头陡地涌上来,因厉声道:“你要自裁么?这茶中有毒!”



郑春华突然双膝一软跪下,手捂着眼,任泪水从指缝里往外淌着,颤声说道:“是……我原就是多余的人,多余来这世间,多余……遇见他……当初不死,也为怕他说不明白,是我勾引的他……我是早该下地狱的人了……” “你……你……”胤祥听着她凄厉的泣诉,觉得毛骨悚然,大热天儿竟浑身打了个寒颤,惊得跳起身道:“你不可这样!听着,你得活下去,我要你活下去,救出你去,平平安安过一辈子,我命你活下去——我是拼命十三郎!”他慌乱地说着,简直语无伦次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想到这样“劝”完全无效,便放缓了口气,又道:“太子东宫位子虽然又复了,并不稳当,等你看着他……登基,再死不迟。”



而雍正保郑春华是出于三个目的:

其一、太子让老十三去灭口,是暗地里授意给他的,没有凭证。如果太子当了皇帝,想以此为借口整雍正,他就说不清楚了;

其二、如果太子当不了皇帝,帮他做这种事也没有意义;

其三、雍正认为郑春华不死,就是要挟太子的筹码。

小说原文:

邬思道格格冷笑,说道:“二位龙子凤孙,想到哪里去了?办这差使有三大忌,所以万万不可!”因见两个人都盯着自己发怔,邬思道又道:“第一忌,这事伤天和,损阴骘,合不着二位爷光明正大的心性,也不合皇子身份;第二忌,人死如灯灭,郑春华活着才是把柄,死无对证,还谈什么‘把柄’二字?这一条四爷八爷利益一致;第三忌,太子若无皇位之份,何必代他作恶?他若皇位有份,你就会变成第二个郑春华。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为什么要办?”

雍正的这个想法,是邬思道替他参谋的,与老八一党的想法不谋而合。因而,除了太子想让郑春华死之外,其余的阿哥都在暗地里保郑春华的命,想以此来要挟太子。


老十三用假死的办法救出郑春华后,将他从浣衣院搬到了四爷府。表面上干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老八一伙人早就知道了。因而,郑春华这个累赘,反而成了威胁老四的把柄。

后来太子被废,彻底倒台。老十三被牵连也一起被圈禁,郑春华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十年后,争储的形势趋于明朗,雍正成为老八一伙人的最大威胁。而居住在雍正府上的郑春华,此时则成为一个隐患。

废太子的老师王掞,从小道消息得知老八正计划以郑春华做文章,借机攻击雍正。因而出面劝雍正除掉郑春华,雍正默许了。

PS:我觉得王掞出面杀郑春华,可能是出于两个目的。其一是,他可能是真的想为大清找一个明君。其二嘛,以此为筹码,投靠雍正,为自己的家人谋求前途。


总的来说,十三阿哥保郑春华,完全出于自己的正义感。雍正保郑春华的目的,要分两个时期。


太子被废前保郑春华,雍正是不希望替他干这种龌龊事,以免落下把斌。

太子被废后保郑春华,则完全是出于对老十三的愧疚,毕竟十三爷两次被圈禁,都是在替雍正背锅。

————————分割线————————

其实还有一点,电视剧也没有讲清楚。就是太子为什么会跟郑春华搞在一起。这个原因在电视剧和小说中都没有讲,我在《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本中找到了。


太子从小就没有娘,缺乏母爱。康熙在训斥他时,郑春华替他讲话,泛起了他对郑春华的眷恋,也就是恋母情结。

所以太子对郑春华并没有爱情,只是希望在她身上找到一丝安慰罢了。

我觉得剧本中的这一段很重要,能讲清楚太子和郑春华的源头。不知道为什么在公映的电视剧版中被删去了,估计又是电视台的剪辑师干的好事吧。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段的大体细节处理还是到位的。雍正的手,很干净。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无不为!唯一的可怜人,就是被当成各方势力当成棋子的郑春华……

5

康熙帝的这个二儿子“胤礽”实在是太虎笔了!竟然胆大包天敢玩他老爹的“小媳妇”真正是不作就不会死!自打这个胤礽被立上太子后,特别是在康熙三十七年之后,就是不往好道上走了,太子的师父王掞也感到很失望,在“失德”的路上越走越远。

本来刚正不阿的老四“胤禛”自恃无党无派,整天就知道领着老十三尽力办好差事,这也是对太子爷的支持与帮助,谁知太子爷并不领情,仍然是我行我素,这太子才复位几多日 ,与康熙爷的后妃“郑春华”的磕碜事又败露了!这次太子爷胤礽是彻底蒙圈了,决定铤而走险,弄死这个郑春华,让老爷子死无对证,这不;来到老四府上找求救。

老四阿哥“胤禛”一听是太子来了,惊出一身冷汗!知道吗,现在是“太子”惹了一身骚,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和谁在一起、和谁来往都有可能惹上麻烦,况且老皇帝“康熙”最膈应就是“结党营私”这一招做派,这半夜进门肯定不是好事!胤禛马上起身说:不见,就说我不在!“邬思道”马上接上话说:不行,他来了肯定有人知道,老十三也在这里忙说:我去!邬思道如此这般的交代一下,老十三出去了。

原来这都是套路,老四胤禛与老十三自小就交好,自老十三胤祥的母亲去世后,他们虽说不是一母所生,可能是胤禛自小没有母爱的关系,这哥俩是整天腻歪在一起办差喝酒,本以为依附着太子将来登基也好有个好去处,谁知道呢这个不争气的太子这次是要彻底的完蛋了,胤禛不得不自立门户带着老十三也拼一把!邬思道曾经说过;老头子的体格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别看老八争这个太子位争的像血淋淋的跟血胡喽似的,可这“皇位”是“争是不争、不争才是争”,看看这邬思道这个瘸子,有一套!帝王心术是一座么一个准。

康熙爷这个老头子了得,看着是老了,但是不糊涂,精明的很!老四带着老十三的一举一动能逃过这老“皇帝”的眼睛吗?不过这次胤禛的做法老练沉稳,仰仗着老十三的门人“文七十四”在辛者库的管事,不声不响地把康熙帝的这个小老婆“郑春华”保护起来了,为今后的“夺嫡”留下了一张底牌。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6

《雍正王朝》中,郑春华是康熙的妃子,却与太子有奸情,康熙头上一片绿草原。热河狩猎时,太子与郑春华偷情东窗事发,被康熙捉奸在床,直接导致太子被废。



后来太子复立,就想杀人灭口,指使十三爷下手。十三爷与四爷还有邬先生商量后,决定偷偷留下郑春华。



四爷、十三爷与太子一直都是同路不同道,面和心不和。尤其是四爷,胸怀帝王之志,太子迟早会成为自己的障碍,表面投靠太子也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留下郑春华这张牌,将来可以成为与太子政治交易的筹码,甚至反戈一击。十三爷被誉为“侠王”,在浣衣房看到楚楚可伶的郑春华,也心生恻隐,不忍杀之。



后来与邬先生策划一出反间计,策反府中“奸细”,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偷偷传递给八爷,利用八爷党这把刀,让太子彻底倒台。于是,四爷要挟太子的牌变成烫手山芋,反倒成了自己的把柄。最后,为了清除自己帝王路上的障碍,还是杀掉郑春华。


朝堂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盟友和敌人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相互转换,棋子的使用与废弃也取决于自身得失。

7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不忍心下手。

郑氏虽然作为皇妃跟太子有染,但是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且这件事主要责任也在太子。四爷和十三爷从情理上下不了手。

2、不想背锅

如果四爷和十三爷真的受太子指使杀人灭口,那如果有一天事情败露被八阿哥知道,那就走把柄落在了他人手里。按太子的作风,到时候一定不会承认。四爷和十三爷只能背锅。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也不会去做。

3、作为牵制太子的资源

在此第一次废太子之前十三爷就表示过让四爷去竞争太子,自己则会全力辅佐。四爷雍正虽然当时没有表示,但是肯定也是暗自发力的。

因此,如果八阿哥没有扳倒太子反而打败的话,那到时候竞争就变成了太子和四阿哥,那郑氏又可以作为牵制太子的资源了,又长远的价值。

大概就是这些吧!个人理解的都是。

不过看过来四爷雍正的确是心思缜密却又心有猛虎啊,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一路看来,清朝皇帝普遍高产而不像明朝甚至没有太子。每一个登基成功的皇帝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处在了最激烈的竞争中,皇帝质量也普遍较好。可惜了这个朝代。。

8

很简单,经历过了第一次被废再复立,太子胤礽明白,康熙帝是再次给他机会。

既然再次给机会,那么他就得跟过去说拜拜,别看他最后跟郑春华在一起的时候,求她把孩子生下来,可是等到郑春华孩子被打掉后,他就变了。

当然,并不是一定得杀郑春华,毕竟郑春华的嫔妃已经被废,但是太子胤礽想通过杀郑春华,从而控制老十三胤祥的目的。

因为经历了第一次被废之后,太子胤礽敏锐的发现,朝中的大臣好像都成了老八胤禩的支持者,甚至老十四胤禵还因为自己的复立而跟老十三胤祥干了一架。

他觉得原因就在于自己没有控制百官,所以才会听从手下的建议,要拿到任伯安的百官行述,作为交换,他得放掉刘八女。

可是现在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在管控,要想让老十三胤祥放人,正常手段肯定走不通,毕竟刘八女是钦犯,哪能随便放掉。

于是太子胤礽就利用老十三胤祥的忠诚,让他去干掉郑春华,只要他干掉了郑春华,也就把把柄握在了手中,以此就达到了控制老十三胤祥的目的。

其实自从上次老十胤誐骂老十三胤祥就是太子的一条狗之后,老十三胤祥也在反思,到底该不该继续跟随太子胤礽,要知道太子胤礽从来没有把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当兄弟看待,在他眼中只有利用。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太子胤礽聪明,老十三胤祥就是傻子,他当然也不傻,前面听太子胤礽的话弄出了郑春华,回头就把情况汇报了老四胤禛。

因为之前邬思道分析太子胤礽还会被废,所以老四胤禛建议老十三胤祥不要杀郑春华,不仅不要杀她,还得保护她。

当然,理由也很高大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老十三胤祥,万一他杀了郑春华,以后康熙帝追究起来,还可以挡一挡。

同时,老四胤禛也不闲着,又来了个将计就计,把年羹尧派往江夏镇,来了个血洗全门,同时把太子胤礽跟任伯安的信拿到了手中。

老十三胤祥担心太子胤礽会出事,劝老四胤禛把信毁掉,老四胤禛此时已经坚定了要夺嫡的信念,当然不能毁掉信件,这可是扳倒太子的有力武器。

当然,美名其曰还是为了保护老十三胤祥。

只不过后来高福突然被骗,信件的事被老八胤禩知道了,老四胤禛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并去拜了大和尚,最终决定牺牲高福,牺牲老十三胤祥,让老八胤禩跟太子胤礽斗去。

于是结局就注定了,太子胤礽再次被废,老八胤禩也被康熙帝厌恶,老十三胤祥被整整圈禁了十年。

这时候太子胤礽已经被永久圈禁了,郑春华也就失去了作用,眼看着夺嫡越来越激烈,这件事万一被老八胤禩抓到把柄,也是很麻烦,于是王掞到了老四胤禛府上,替他除掉了郑春华。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原因经过,看懂了吗?

9

正解如下:太子让老十三杀郑春华,是要去除隐患。通奸一事既然已经败露,郑氏肚子里孩子也已经堕掉,太子即使喜欢郑,也只能以江山为重,除掉郑以去除隐患,政敌如老八等便不能要挟之;而老十三和老四不杀郑,一是十三义气任侠,不忍为之,也同情郑氏,而老四是另一种心思:留下郑,就可以攥一张制约太子的牌,王牌,随时靠此和太子较量。此时不杀郑,正是二人和太子决裂的象征。不是帮太子消除隐患,而是埋下随时引爆的地雷!而后来邬先生解惑后,知这张牌用处不大,太子登基,郑氏怎能绊倒皇帝,太子不登基,制约他又有何意?故最终杀之。

1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郑春华在《雍正王朝》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各位阿哥竞相利用的一颗棋子。我们都知道,郑春华因为与太子私通,被康熙发现,才让康熙下定了废掉太子的决心。作为惩罚,郑春华肚子里的孩子被迫流产,她本人也被罚去慎刑司服刑。可是她的厄运并没有因为这些惩罚而宣告结束,因为各大政治集团都发现了她身上的政治能量,她的厄运也将继续下去

首先便是太子党的反扑,在太子被复立之后,为了得到任伯安《百官行述》的太子决定拉十三爷胤祥下水,方法就是让他替自己除掉郑春华。由此可见,郑春华在太子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他通过玩弄康熙的妃子来缓解那种在康熙面前的压抑,他并不爱郑春华。恰恰相反,他为了拉胤祥下水,可以轻易的作出决定,让胤祥杀掉郑春华。

太子为什么要杀掉郑春华呢?这是因为康熙顾及所谓的皇家尊严,并没有将此事宣扬,而是秘密处理。但康熙的这些阿哥哪一个也非酒囊饭袋,这件事很快就被他们掌握。以八爷党为例,他们就把郑春华作为一个棋子,随时准备用郑春华来反击太子。这就是为什么九爷会在郑春华那里布置眼线,而郑春华一死九爷就马上知道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太子要马上处死郑春华的原因,郑春华一日不死,太子的威胁就掌握在八爷党的手中。

可太子却把这件事交给了豪气干云的十三爷,十三爷便设计将郑春华保护了起来,让太子和康熙误以为郑春华已死。而八爷党却在眼线的打探下发现郑春华还活着的事实,并准备用此来挟制太子及四爷胤禛。胤禛也知道这是一个祸害,那么他为什么要一开始在府上保护起来呢?这是因为自己的十三弟在被康熙圈禁之前只拜托了他这一件事,二人兄弟情深,胤禛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差事。

而在王师傅保举胤禛为太子后,他向胤禛提议杀了郑春华。这时候的郑春华本可以不死,只要胤禛下令不许王师傅私见郑春华,可是胤禛却充耳不闻,任由事态发展。而胤禛的城府深就深在这里,他处处占着个理字。十三弟托付的事情自己办好了,却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了个王师傅,将郑春华说死了,这能怪谁?

郑春华死了,八爷党就不能拿这个来威胁胤禛,胤禛的这步棋看似没有作为,实际上是他一手操作。只是可怜忠肝义胆十三郎,因此被圈禁十年,而他托付的人却不值得信任。杀郑春华者,胤禛也。

以上。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本头条号“逆流时代”,也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