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孩子第一次动手打的时候,家长没有给出合适的反应。

孩子第一次动手的时候,家长要给出明确的惩罚,比如体罚孩子,表现出来很生气等。

如果家长没有给出合适的反应,会让孩子误以为这样做是可以接受的,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PS:家暴也是这样形成的,第一次纵容就会有第一次。

二,消除恶习形成的诱因。

就像黄赌毒一样,会衍生出很多的犯罪形式,所以,国家一定要根除。

孩子打人,甚至打父母也是有诱因的,可能是孩子沉迷玩手机或者游戏,也可能是之前孩子由老人带大,没人管,没人定规矩,突然父母回来,要严管孩子。

所以,家长要想办法消除恶习形成的诱因,没有了诱因,孩子就不会形成恶习。

三,家长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动手打架,或者对孩子经常动手,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学会打人。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正向积极的榜样。

最佳贡献者
2

说一个亲眼见闻,简直是惊掉下巴。有一次我住院打针,突然听到一阵女声的叫骂声:“”傻*你到底吃不吃?你怎么不死啊?活着干什么?”期间还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似乎是从斜对面传来的。门半开着,里面有个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一个40多岁的妇女正在给她喂饭,不时的骂几句,打一巴掌,旁边还站着一个妇女,双手抱在胸前,看我往里面张望就把门关上了。

后来我从一个病友口中得知情况,老太太得了尿毒症,而且老年痴呆了。有4个子女分成两拨来伺候,这两个是她的两个女儿。这位病友和老太太是一个单位小区的。老太太以往也是飞扬跋扈,对子女也是拳脚相加,更别说和邻居之间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像这位老太太就是因为太过暴力,孩子们在她的这种暴力中长大,也会像她一样遇事暴力解决,哪怕是至亲的家人之间。就因为老太太饭含在嘴里不吞咽,就被恶语奉劝再加巴掌威胁。

而如果太过于纵容,结果也一样的。像问题中的这位小孩子,可以对母亲上去就打,估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作为父母,难道没有方法制止他这样做,肯定不是。这种家庭,一般都是以小孩为中心,一切都围着他转。有求必应。只是一味的纵容造成了今天的结果,势必还会继续下去。

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子女应该是一个团队,虽然各司其职,但要相互协作,没有霸主和中心,照顾弱小,敬重父母,同舟共济,这样绝不会出现狼一般的孩子。

3

养子不教如养狼,惯子如杀子!首先,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根源在父母,因为孩子天生就是白纸,以后什么样全在于父母的影响教育。

这样的孩子,无非来自两种家庭,一是,父母对其纵容。现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和家中老人住在一起的,孩子更容易娇惯。对孩子过分宠爱,让孩子把爱当成理所当然,不懂感恩,这是最根本原因!再有,当孩子出现第一次打人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及时出面指正,再加上老人在旁边“别打他了,等他大点就好了”,这样的话凡是有孩子的都听过,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你的溺爱就是纵容,没有了威严,自然孩子对长辈也就没有了尊重!

第二种家庭就是经常暴力的家庭,父母脾气暴躁,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经常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教育孩子。又或者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动手吵架,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当有一天你的做法不合意时,长大后的他就会动手!

不管哪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失败的,终有一天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训他,惯子如杀子,一点也没错!希望父母们给孩子的爱一定要有边界!

4

优秀的父母,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就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他不孝顺他的父母,他养出来的孩子。也一样不孝顺他。

5

毫无疑问,惯的。

首先熊孩子的背后都有熊家长。每一个敢对父母动手的人,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知道对与错,孩子肯定有第一次跟你动手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应该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并且要制止他,而有的人认为是孩子,又打不疼,哪舍得打孩子。我儿子不到两岁,前几天觉得打人好玩,谁都打,我不允许他打人,很生气的不抱他,哭,也不抱他,告诉他,打人不对。再抱起他,他还试着打,我就把放他放下,不抱他,这次又大哭,坚决不抱。下次他也不敢打了,一段时间后,还会偶尔打人,就用相同的方法,几次以后就不敢打人了。但是,他奶奶就舍不得孩子,孩子打了她,她笑着对孩子说,打人不对,打人不抱你了,孩子一哭,就又抱起来了,下次孩子还打她,孩子以为这是玩呢。

其次,这位家长还纵容孩子玩手机,真有些无语。现在很多家长让手机电脑电视充当看孩子的角色,孩子长期看电子产品,不仅仅是对眼睛有伤害,更重要的是对大脑的损害最大。长期看平面内容的孩子,大脑就像腌过得黄瓜。

最后,每个问题孩子,都是问题家庭,问题家长,只有家长多学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会言传身教,做好孩子。




6

孩子的行为习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如孩子有对父母拳脚相加等恶习,主要还是后天因素引起。在此,就不谈先天因素,主要谈谈后天因素。我先从以前我教过的一个学生谈起。

老来得子,过度溺爱

这个学生在学校经常出问题,自然,他母亲是我们学校的“常客”,虽然我只是他们班的科任教师,不是班主任,也认得他母亲。有次我看到他母亲在和班主任聊天,边聊边痛哭流涕。第二天,我去向他们班的班主任了解他母亲昨天痛哭的原因。原来是这个学生昨天早上逃课,去校外偷别人的手机被抓住,班主任就请他母亲来学校解决问题。我不知道这个学生在家里有没有打过他父母,但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去偷手机,其恶劣程度绝不亚于打父母等恶习。我了解到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以前这个学生上课经常玩手机、睡觉、或要么逃课或打架等。一天他的手机玩坏了,就要求父母给他买新手机。他父母说:手机会给你买,但要等你学习的态度和成绩有所改善后再买。没想到他既不想改变自己,也等不及了,第二天就去偷手机,结果被抓。才有他母亲在班主任面前痛哭那一幕。原来他父母是老来得子,对他十分溺爱,达到捏在手里都怕化掉的程度。从小对是他有求必应,他做错什么事情后,父母只是说说而已,从来舍不得打骂过。等到初中时,发现孩子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又舍不用强有力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习惯,而是任其发展,导致昨天发生了偷手机事件。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孩子出现不可理喻的恶习,基本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纵容溺爱的结果。除里过度溺爱纵容会让孩子养成恶习外,对孩子不管不问也容易使孩子养成恶习。

父母不在身边管教的孩子,或在身边不管教放任,不关爱孩子,也容易使孩子养成恶习。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现在老人带的留守儿童,他们也容易养成过恶习。留守儿童往往是老人带,老人带孩子通常会非常溺爱孩子,一旦孩子有什么不良行为,一来老人没精力管,二来由于前期的溺爱纵容,想管也管不了,还有孩子通常也不服“外人”管。以致某些留守儿童养成打架斗殴偷窃等恶习。

二、家庭不和睦及不完整家庭的孩子容易养成恶习。不和睦的家庭,尤其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养成恶习。通常这样的家庭有时会疏于管教孩子。还有,这样的家庭往往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心灵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会慢慢形成一股“狠”,容易渐渐的养成恶习。

综上所述,孩子养成恶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对孩子过度溺爱;二、或对孩子不管不问,三、家庭的和谐完整程度等。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要防微杜渐,及时及早纠正,免得积习难改,最终养成恶习。

7

看第一个图片没?孩子一拳接一拳的抡过去,他妈丝毫不反抗,你打不过他啊?一巴掌呼过去!反了你了,还敢打老娘!打他几回,看他还敢!头两天有个四川的29岁儿子把他妈打了,面对媒体,哎哟当妈的那个委屈啊!为嘛呢?自己想去!

8

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真的也担心自己养出一只狼,不仅自己后半生苦不堪言,孩子的一生也毁了,一个对自己父母拳打脚踢的孩子没有未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你我身上,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咨询了一些育儿专家,整理出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毕竟为人父母都不想家有一只狼。码字原创不易,烦请给个赞。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养出一个白眼狼。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不图报恩,也别来报仇。

下面这个孩子踢妈妈还是很专业的,是妈妈给报了跆拳道的班吧。打妈妈的理由也很简单,不给他买手机,并质问妈妈:想要一部手机都满足不了,以后还能给他怎样的生活?

有位网友爆料自己10岁的学霸小侄子,吐槽爸妈不配拥有他这么好的儿子。还嫌父母没钱,同学都拿苹果手机,自己只有儿童手表。

不懂感恩,再优秀也没用。

其实这都不是个例,嫌弃父母,讨厌父母的比比皆是。

看到这样的孩子真的气不打一处来,可怜的父母也有“可恨”的一面,子不孝,父之过。

我们不禁要问,孩子是如何变成了白眼狼?

无底线的爱

是什么让孩子对父母下的去手?

有网友说都是平时惯的,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样。

父母平时不让他们受丁点儿苦,干一点活,要什么给什么,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再苦不能苦孩子嘛。

自己用着千元机,却给孩子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自己穿50块钱的T恤,却给孩子买上千块钱的名牌。

有句话说的好,中国最有钱的是学生。深以为然。

大街上,一家人在一起,穿的最好的,用的最好的一定是孩子。

其实越是对孩子无保留的爱,越是让孩子觉得是理所当然,越肆无忌惮,越不知感恩。

只要有一次父母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就觉得父母无能,甚至打骂父母。

正如卢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下图是一位求孩子上学的母亲,和一个无动于衷的孩子。

跪下的母亲,换不来站直的孩子。

爱的没有底线,就把孩子推向深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每天给乞丐10块钱,有一天给了5块,乞丐质问他凭什么?他说他有女朋友了。乞丐骂到,你用我的钱找对象?

看吧,一个陌生人一但习惯了别人的给予都会肆无忌惮,可况是子女。

替孩子做的太多,怕孩子吃苦

好多孩子无所忌惮的跟父母要这要那,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父母从来不让他知道自己每天如何工作,当然更不舍得让他们干活。长期以往,孩子就会以为任何东西都易如拾芥。不知父母的艰辛,只图享受。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和孩子说过这些

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好好学习。

你还小,这些事长大了再做。

爸爸妈妈挣钱就是给你花的。

别人能给你的,爸爸妈妈也能给。

这样孩子会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似乎也挺容易,何必感恩。如果他们做不到反而是无能。

孩子不参与家中的事务,对家没有责任感,不知父母的艰辛,也就没有了感恩之心。

父母如何做?

心理学有这样一个结论:

“感恩”是一种长时间形成的心理习惯,是人格特质,这种性格有赖于每一件具体细微事件中形成的积累。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各种技能可能几个月,几年就能练成,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需要从生活的细节慢慢植入骨子里。

  • 搞好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是基础。有研究表明,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更有可能对他人心存感激。好的亲子关系意味这他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父母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很少有打骂、惩罚、比较、冷暴力、疏远等不利于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情况。

  • 学会和孩子说不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要量力而行。不是孩子打滚哭闹就立刻满足他们。要让他们知道,什么东西能要,什么时候能要。爱孩子要爱在心里,适当的制定规则,不溺爱,不妥协。这时候的狠心,会温暖他一生。知规则,懂进退。

  • 让孩子干点家务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知道食物的价值;

不让孩子们品尝寒冷,他们就不知道温暖可贵;

不让孩子品尝挫败,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艰难。

父母替孩子做太多,会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

毋庸置疑,「体会式」教育比「说教式」教育更有效。自已体会一次,比说一万句“妈妈很辛苦”管用。自己体会到辛苦,才能理解别人的辛苦,才会感恩。

父母适当懒一些,才能培养独立的孩子,事事包办,只能让孩子学会心安理得享受,我家孩子3岁了,有好吃的也先给长辈吃,自己的玩具自己收。

  • 给孩子表达爱的的机会

当孩子拿零食给你吃,你说:“我不爱吃,还是你吃吧”

当孩子想帮你做家务,你说:“现在干不了,等长大了在干”

当孩子问你怎么了。你说:“大人的事你别管”

其实你是在爱孩子,但是孩子有一种被忽略的失落感。孩子爱的举动得不到积极的反馈,久而久之就不再「示爱」。父母应该欣然接受孩子的这种爱的表达。这样他会继续关系你,爱你。

  • 言传身教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听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做到很难,效果也很好。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庭环境就是复印机,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懂的感恩自己的父母,孩子也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同样父母是只狼,孩子也会是只小狼。

有人对自己父母不孝顺,对孩子特好。最后得到的也是不孝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还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儿子看到妈妈给姥姥洗脚,他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

父母整体抱着手机,让孩子好好学习,这好像也不太现实。如果父母看书,孩子拿手机打游戏也有点不好意思。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不仅教他成为一个怎么样的成人,懂的感恩,懂的担当。

也教他成为一个怎么的老人,不为老不尊。

  • 不要抱怨配偶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如果说也要避开孩子。要多说配偶的好和不易,爸爸说妈妈哪里辛苦,哪里不易。妈妈说爸爸哪里辛苦,哪里不易。夫妻相互体谅,孩子也会体谅父母。妈妈经常嫌弃爸爸,那孩子也会嫌弃爸爸,爸爸在孩子面前没了威信,就不会尊重爸爸,尊重都做不到何来感恩。同理爸爸也不能挑妈妈的不是。

结语

让孩子懂的感恩并不是非要得到孩子的回报,非要养儿防老。明智的父母早已知道,现在社会养儿防老已是奢望。而是让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己,感恩他人,心中有感恩的光,才能照亮脚下的路。要成才,先成人。


@英语虎爸 一个分享英语和育儿知识的虎爸。

图片来至网络,侵删。

9

惯子如杀子!规矩从小就得定!爱他宠他但不能没了父母的威严与底线!

10

那些对父母拳打脚踢的孩子,肯定就是从小被父母宠养长大的这些孩子基本上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小时候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懂得拒绝孩子,所以让孩子养成了想要什么就就就要得到什么为所欲为的。这种习惯如果得不到满足,因为他觉得你对他的爱是无底线的,他就开始对你拳打脚踢。

孩子在零到三岁之前,我们要学会对他无底线的爱,但是三岁以后就要学会对他说不。三到六岁是立规矩的时候,一般孩子提三个要求,我们只能满足他一个要学会拒绝他有有一些他要求。即使他闹不哭,躺到地上打滚儿,哪怕头去撞墙都不能够满足他。要告诉孩子这个事情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要在。三到六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

要不然等这个孩子长大了,到了青春期以后你再对她说不,那就太晚了,你说这个东西不能买,那他不愿意他可能就会打你或者是会离家出走,会跳楼,会自杀,会拿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要挟你,因为她觉得你对她的爱是无底线的,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而已。

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越早立规矩对孩子越好,对家庭也越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