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迅的文章层层剥皮,露出筋骨,有深度,有广度,击中要害不放松!

最佳贡献者
2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很好。我自中学就比较喜欢鲁迅的文章。谈几点感受:

读鲁迅的文章可以读出趣味、韵味。这一点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的比较明显,有些段落至今还记忆犹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读起来朗朗上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还有《论雷峰塔的倒掉》精彩的万能开头“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被多人模仿套用,至今经久不衰!

读鲁迅的文章解气解闷长精神。这一点从鲁迅的诸多杂文可见,至今印象比较深的有《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论他妈的》等;特别是《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更是读来振聋发聩: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读鲁迅的文章可以提境界扩格局。这一点在鲁迅的演讲、小说、散文中都有体现。

鲁迅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及自身学习观察思考,成就了独一无二另眼看世界的鲁迅先生;鲁迅的名言警句遍布各种讲堂、各种书籍,在此不在赘述。我更欣赏鲁迅的境界和格局: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也是生活》

好一个“都和我有关”!是大境界大格局,是忧国忧民是责任担当!

鲁迅还在,须仰视才见。学习鲁迅我永远在路上!谢谢。

3

鲁迅的文章到底写的多好,我想大家可以去数一数教科书里鲁迅的文章。

这就是最有力的的论证。

其次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会发现鲁迅的文章自从2010年起便是在教科书上逐次减少。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还有一点我没有说,那就是鲁迅的文章不到一定的年龄,不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是读不懂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小的时候会感觉鲁迅的文章难懂,鲁迅的文字拗口。

小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鲁迅,我感觉这家伙简直是作孽,如果不是他我就不用那么苦逼的背书了。

但是现在长大了,再次拿起鲁迅的杂文集来看,便是会发现:哦,原来是这样.....嗯,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认为教育部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有选择性的删减一些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文学贡献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鲁迅主要的贡献是弃医从文,写文章。但是实际上鲁迅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翻译。

还有,那即是我们要了解鲁迅为什么写文?

他的文章主要是为了唤醒人们心灵的力量。

笔杆就是他的武器!

在世界历史作家的排名上,鲁迅个人隐隐能挤进前二十。

最后附上一张鲁迅年轻时的照片。

4

好,真的好。说不出的好,感觉如此,他的语言,另有味道,他,爱憎分明,他,奋不顾身,他的文章,对敌人,如刺刀,很锋利,他,敢写真话,他感情细腻一一无论是爱,是恨,是痛…如:“…听说,她,刘和珍君…”个中滋味,你品…

5

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好,绝,接地气。他写的,祝福一文就清楚了,祥林嫂和鲁四老爷就是代表当时社会的两个方面,鲁迅先生是同惰祥林嫂的,她也代表了中国当时社会的无产阶级。而鲁四老爷却看不起祥林嫂似的人,讲的是荣华富贵,等到榨干祥林嫂的全部能量后,便一脚将她踢开,最后冻死在祝福的年底。鲁迅先生和他的四叔是格格不入的,他用了好几句,明天我决计要走了的话,说明他在鲁镇早就呆不下去,不愿亲见祥林嫂的死去,也不愿和他四叔祝福过年。鲁迅先生的愿望都以实现,共产党的革命救了数不清的像祥林嫂那样的人。

6

谢谢邀请。

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真好。我自中学时代就迷上了鲁迅的作品。

深刻的思想,率直的性格,独特的语言,篇篇充满魅力,总是叫人爱不释手。

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长妈……一个个鲜活的底层人物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脑海里。

像鲁迅作品这么值得一读的并非很多。

希望当今的年轻人多读读先生的作品。

7

一部红楼,一个鲁迅后世人们将永远解读不尽。鲁迅的文章好勿用置疑的,他笔下的孔已已,闺土,祥林嫂,阿Q哪一个不让人印象深刻?

鲁迅以笔为刀,解剖世人的灵魂。少有人能看懂的《野草集》,更是集文学性思想性哲学于一体。它比起小说更难写,若是明了其中的深意,说鲁迅文章太好一点不夸张。

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更是写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本质,境界之高无人企及。单就文笔来说,有"两棵树”之争论,或者不如同时代的大家,其思想高度却再无来者。

岁月安好的日子,也许鲁迅这样斗士的写作,不再受人喜欢,让低龄段的人读来,总觉得咄咄逼人。

课本里先生的文章少了,是由于基础教育美学为要,思想性不应过分强调的缘故。但是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永远都是需要的,永远都嫌少不嫌多的。

如果世界都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万物霜天竞自由;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道法自然岂不妙哉!

学有境,思无涯。元元,金沙江边一条做着大海梦的小闲鱼,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8

先不说其它方面,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在现、当代文人中就就是首屈一指的……当今一些人试图否定他,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太无知或以一知充十用!而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己没什么真货,不过是浅陋加浅薄。前者不过是鲁迅先生的投枪和匕首仍让他(她)们感觉到疼,却又驳斥不了。后者多数不过是当今一些百事摇头,层次较低的喷子而已——已有定评或别人肯定的人和事,他(她)们一定反着来,反着说,目的不过是装腔作势拿名人说事唬人,以掩盖自己的匮乏。当然也有当年被鲁迅骂做“乏走狗”的个别痞棍混迹其中。滚滚红尘,泥沙俱下,不奇怪!但放心,时间大浪总会淘沙,真正的文人不会由一些小丑骂了就倒的,最终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9

谢邀,当然好,不好怎能称为国学大师呢?

10

你觉得鲁迅的文章真的那么好吗?这个问题很刁钻,其潜台词不言而喻。

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估计题主中学时代被这“三怕”折腾得死去活来,至今杯弓蛇影仍有后怕,缓过气来,百思不得解之余,发出这样的诘问既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我不想也无力给你一个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估计题主或与题主有同样疑惑的童鞋们也不想或不屑于这样的标准答案,为此,尽管才疏学浅,但还是想简单粗略地谈下个人领悟和理解。当然,这些仅是皮毛之见、浅薄之言,仅供抛砖引玉。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文种。在杂文的写作中,先生的驾轻就熟、旁征博引、举重若轻的各类行文技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处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千秋笔法,在先生那里成了他杂文的标志性技巧,并由此开拓了白话文表达的新空间、开创了白话文写作的新范式。但站在今日来看,由于时代环境的隔阂与疏离,加之我们接触先生文章的时候一般都是在中学时代,自身阅历尚浅,这种时代和阅历上的“鸿沟”导致理解的困难在所难免,而我们历来在语文教学上的维度过于机械单一,往往在看鲁迅与当时其他文化名人的论战中只能看到先生慷慨激扬的“一面之词”,没有比较没有对比,虽然书中的注释“多于牛毛”,但难免有主题先行之嫌,对先生文章的解读有“隔靴搔痒”之憾,导致我们眼中的先生过于“脸谱化”。同时,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白话文运动兴起之初,当时“野蛮生长”的白话文还不成熟不完善,文白夹杂是那个时代文风的主要特点,所以有些文章看上去确实晦涩难懂、佶屈聱牙,但这并非先生之过,而是“襁褓期”白话文的先天性“缺陷”。


再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有一种批评鲁迅先生与真正的伟大作家“擦肩而过”的说法就是先生没有长篇小说,这种观点过于片面,甚至不值一哂,长篇小说从来就不是一个伟大作家的“标配”。先生的小说确实不多,而且大多都是看起来像“急就章”的短篇,《狂人日记》算是中篇。三篇小说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直至今天还可在现实生活的“坐标系”上找到对应的“坐标点”,比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闰土等诸如此类的小人物身上“卑微的丑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依旧屡见不鲜,这种对人性彻底洞彻后的悲悯底色往往在“概念先行”的教科书式的解读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先生的短篇小说删繁就简小中见大,这种“小篇什”中蕴藏“大气象、大格局”的超一流水平,非圣手所不能为之。即使取材于上古传说而敷衍成文的篇章也写出了自己的新意。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对主题的掌控、细节的掌握等都具有独创性的探索,一反文言旧小说的忸怩作态的风格流弊,其先行者的姿态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我们看下鲁迅先生的散文和旧体诗的创作。鲁迅先生的散文无论是记人还是抒情,都蕴含有着充沛的真挚情感,与他杂文的锋芒毕露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同,他的这类文章往往写的静水深流,含而不露的内敛情绪充盈其间,撇开外界强加的各类过度解读带来的困惑之外,仅从文本分析来看,自有一股大家风范。他的旧体诗也写了不少,既有幽默风趣的打油之作,也有规范严谨的格律佳作,与同时代的诗词大家相比也不落下风,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无论从格律对仗还是用典方面来看都颇有可道之处。

此外鲁迅先生的学术著作虽然不多,但水平一直被人称道,一部《中国小说史略》足以在学术史上千古留名。另外,北大的校徽也是鲁迅先生设计的呢,当然,这与文章无关了。



总的来看,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也许这样的风格并不为所有人接受,尤其是在“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的笔战中,先生酣畅淋漓、气势凌厉的文风看上去很没有“君子风度”,但这种“马踏飞燕”般的文字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可谓前无古人,直至今天依然具有“标杆”意义,但这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先生在其他文体创作中的光芒,甚至习惯性地带来了对先生其他文体不由自主的“过度解读”的人为“后遗症”。这其实也是先生的一种遗憾,但也是那个时代的遗憾,纵然这样,与之论战了一辈子的陈西滢、梁实秋等人在谈到鲁迅时,对他的小说和学术著作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当然,苏雪林就不必过多说了,不过是一个很奇怪的插曲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