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认真读、不熟悉内容,那只是个人问题,但曹植的《洛神赋》、《白马篇》、《飞龙篇》、《七哀诗》、《登台赋》等名作的流传还是极其广泛且影响深远的!至少就我接触过的所谓文人雅士而言,几乎没有不熟悉曹植作品的,基本都曾经熟读过!

尤其是曹植的《七步诗》,与唐相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等经典名作一起,更是侪身中国流传最广、普及程度最高、对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歌作品之一!在过去的工作中,在偏远农村曾经接触过几位没上过一天学、没读过一天书的农民大叔,闲聊中发现他们大多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然,他们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话是谁说的,但却一点儿不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

亲眼见过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大叔教训他的两个父母亲均已过世的侄子时,大致是这样说:“……就为了那两棵××小树毛儿,就值得又吵又打的弄成这样儿啊?啊!象个什么样儿,象弟兄们吗?本是一根儿生,相煎何太急啊!知道这啥意思吧?……”他那俩中学毕业的侄子当然是知道,但却不一定有他用得熟啊!

李杜之诗,无疑甚好;苏辛之词,当然极妙;但若论起流传程度之广泛、社会影响之深远,亦极少有哪篇作品可超越《七步诗》者!如果你非要坚持告诉我,说你连《七步诗》的内容也不知道,那我就实在也没啥招儿了,只能拜拜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有侵则删)

最佳贡献者
2

曹植号称“独占八斗才”,后世的李白等人都对其表现得异常崇拜。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写了那么多的足以流传千古的作品,但当今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其中某些句子,但并不清楚具体内容。

这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呢?


曹植所处的年代,作家比作品出名是常见的事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虽然比较兴盛,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即使是对后世影响极深的“魏晋风骨”也不例外。

比如说,如果我们提起曹操、阮籍、嵇康这些名士,我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说出一两件关于他们的逸闻趣事都不难,但如果说背一两篇他们的作品,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曹植也是如此,七步诗、洛水见洛神等等故事家喻户晓,但提起他的作品呢,很多人印象里大概就停留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句子中,可能其中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出自《白马篇》,而全诗讲了什么内容同样也不会很清楚。

就是“七步诗”也只知道五言四句的那个版本,对五言六句版本可能都不太清楚。

这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作者的个人魅力要比作家更出名。


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对于人物的品鉴非常盛行,比如曹操“治世能臣,乱是奸雄”的评语等等,更为注重的是人才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和改变能力。

所以《出师表》更出名,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篇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公文,而不是一篇抒发情志的文学作品。

曹植的一生比较坎坷,陷于争储的漩涡之中,至死都没有机会建功立业,所以其作品多是抒发个人不得志的境遇和一些唱和之作。

这样的作品即使是质量极高,但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益处。

所以在文学上评价高,也是针对个人的才学,而不是某一篇作品,这是当时对于文学作者的看法。

也就是说,人们更关注那些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作者,而不是那些优质作品本身。

这样一来,曹植等人个人的人格魅力就大大压过了其作品的光芒。


而趣闻轶事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兴趣,自然在接受的过程中就更容易一些,文学作品就退居次位了。

曹植作品的体裁,在后世已经逐渐边缘化

我们今天所流行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等其实都是唐朝之后的作品,在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更早的先秦两汉的以文采著称的文学流传并不广泛。

并不是因为这些内容不好,而是因为文体变革。

唐朝以来,格律诗大为兴盛,并且在杜甫等人的创作下成为了之后文坛的主流,到晚清都没有发生过变化。

而曹植等人的作品是古体诗,在唐代这种过渡时期还比较流行,比如李白就是写古体诗出名的,所以他也是对曹植佩服得五体投地。

古体诗写作比较难,一般需要靠天分。只有那些文学素养极高的人士才能写出著名的作品,这是学不来的。


李杜虽然齐名,但后世学杜甫总能学个七八分,但李白连五分都学不来,就是这个道理。

而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名句流行,但整首诗歌不流行,这就是所谓的“有句无篇”。

这样的诗歌和格律诗不一样,格律诗篇幅比较短,所以其中有一句成名,全诗就跟着流传;而古体诗篇幅往往都很长,格式也不是很规则,所以有一句成名也带不动整首诗歌。

比如说谢眺: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这句诗非常出名,但前后文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就都不知道了。

再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之前的那些诗句还有多少人记得?


这就是古体诗“有句无篇”的问题,所以曹植的作品也是这样,其中某一句很精彩,比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是对于整首诗来说就没那么出色了。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篇幅和体裁所造成的,后世格律诗也是如此,不会出现一首诗全文都是金句的现象,这样的诗歌读起来并不好。

只不过格律诗因为篇幅短小,所以占了点便宜而已。

曹植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不适合基础教育

如果对比各朝代的语言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用的汉语和古汉语其实一直在变化。

如今最容易理解的文言文是明清时期,其次是唐宋。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以致先秦两汉的时候,这种语言上造成的生疏感就很明显了。

所以,唐诗、宋词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当下流传起来比较容易的,但是再早一点的文学流传就出现了滞障。


这也是为什么曹植在名气上一点都不输给李白、杜甫等人,但在作品的知名度上却有所不如。

比如说“汉赋”这样的文体里,无论是汉大赋还是抒情小赋,都有“铺陈”的特点。

比如讲述颜色,本来是想要着重说紫色,但一定会将之前的赤橙黄绿青蓝都阐述一遍,最后才会着重讲“紫色”。

这就会使得文章篇幅一般都很长,并且读起来虽然感觉气势磅礴,但中心思想不集中,这明显不如后世的散文。

而汉代的文章好用“奇字”,以汉大赋最为明显。

有一些汉字,如果不去读那一篇汉朝的“赋”,一辈子都遇不到,甚至这个字只用于这篇“赋”中,这都是常见现象。

所以两汉魏晋时期的文章流传起来比较麻烦。

那么,这样情况下,曹植的作品显然不适合我们当下的基础教育,中小学等课本上学单句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能接受,但全文就不一定看得懂了。


诗歌尚且如此,文章更是这样,让中学生去读《洛神赋》等具有深层审美价值的作品,与浪费掉的时间来比,收获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所以一般曹植的作品都是在大学专业科目上进行系统学习,很多人如果不是兴趣所致的话,基本上是见不到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3

知道《白马篇》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洛神赋》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就足够了!

4

曹植的\"才高八斗\"是他的受业恩师杨修说的:如果把天下之才分为十斗,曹植独占八斗,杨修分得一斗,剩余一斗天下共分。杨修自识极高,又极力推崇曹植,目的是为了夺嫡,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遭操所忌杀之,没有了杨修扶左,曹植夺嫡失败,被曹丕一贬再贬,身遭枉死。

5

因为曲高和寡,事实上就算是出师表,很多人也只听过名字,没真正读过,文学不是取悦大众,而是引领大众的

6

90%的人熟悉的文言文,都是语文课本上那些诵读并背诵的,那些入选但不要求背诵的大多数人也是不熟悉。。。很不幸,曹植的这些未被入选朗读并背诵??????

7

曹家父子,当时可以说是开启了文学的一个时代了,从他们家那边开始才真正意义上有了文学对于社会的反思。曹操好像有二十几个娃,曹植是不怎么受重视的,所以他有更多时间写诗写文,他的作品要么是文赋,要么是乐府长诗,可能大多普通人连看一遍都难,更何况熟悉了。就算是《洛神赋》恐怕也是因为看了后世小说中引用的比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些美好的句子而已。更别说《赠白马王彪》、《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

我们大多熟悉的是唐宋时期的诗词,或者说更多的是初高中课本上的诗词,至于其他的诗,可能平时都不会去试着看一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