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认为一岁多的小宝宝,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教育:

1. 一岁多的小宝宝,正是处在探索发现新奇事物的旺盛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小宝宝,由于已经学会走路,又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喜欢拿来玩。不仅喜欢用小手玩,还喜欢用嘴咬。这时候就需要大人去引导教育,什么东西可以玩,该怎么玩;什么东西不可以玩,又是为什么?

譬如:小玻璃球,可以玩,但得告诉宝宝该怎么玩?我们可以陪宝宝一起玩,可以教宝宝把玻璃球放在地上滚;也可以用纸板搭个有坡度的架子当做公路,把玻璃球当车子在上面开;还可以把玻璃球一粒一粒排成不同形状等。如果发现宝宝把玻璃球放嘴里的话,我们就要立即让宝宝吐出来,还得告诉他(她),玻璃球是玩具,不是食物,是不可以放嘴里的。

水果刀,不可以玩,要第一时间制止。告诉宝宝,刀子是危险物品,不是玩具,不能玩,危险!

2. 一岁多的小宝宝,也是学习各项技能的活跃时期!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玩,精力旺盛,从玩耍中去学习各项技能——爬、跑、跳、丢、砸、撕,扣……

由于才学会走路,还不太稳,但又喜欢跑、喜欢跳、喜欢爬高,还喜欢走崎岖不平的路;丢东西砸东西,撕东西扣东西什么都来。这时我们除了时刻跟着他们保护他们,也需要我们去引导教育。譬如:跑只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多高的地方才能往下跳;爬高也只能是大人在旁边保护时且是可以爬的地方才能爬。

什么东西可以丢可以砸可以撕可以扣……?什么东西不可以丢、砸、撕、扣……?譬如:球类可以丢砸,但不可以对着人和家电及玻璃制品丢砸;纸张可以撕,但不可以撕书本,只能撕大人不用的废纸;积木玩具可以扣,但不可以扣扦座的孔,有电,危险!

3. 一岁多的小宝宝,更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尽量不要给宝宝看电视玩手机。天气好,应该尽量上下午都带宝宝去外面找同龄的小朋友玩,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社交沟通能力,还可以练胆子,而且还可以通过结识新朋友来培养宝宝的性格魅力!下雨天冷没法出去玩的话,就陪宝宝堆积木玩玩具做游戏,还可以买绘本故事,陪宝宝一起看绘本讲故事,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做的目的是转移了宝宝的注意力,扩展了宝宝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宝宝多方面的好习惯!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谢谢邀请!

最佳贡献者
2

我家也有个一岁零三个多月的小宝宝,是个女儿。在育儿过程中,家长要打破“孩子还这么小,他能懂什么事?”的陈旧观念,要根据孩子的意愿和需求来引导教育孩子。


1、一岁多的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的培养主要方式是父母的陪伴,我家女儿是我们自己在带,所以她的安全感是挺满足的,早上自己睡醒后,看见父母就会微笑,如果发现父母不在身边也不哭闹,会安静的在床上等父母来,因为她知道爸爸妈妈会来的。爸爸妈妈做事时,她就独自玩耍,有时还跑到黑灯瞎火的地方玩,也不害怕。一般有暴躁感的孩子大多数是家长陪伴质量不高,家长是人在陪孩子,但心不在。


2、孩子要从小就培养他的自主意识

有人会说孩子这么小,他能懂什么?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家女儿从她会爬到走路的过程中,都是鼓励她,十个多月就能放手自己走路了,没用过什么学步车、学步带,父母也没扶她学走路,而是她在爬的过程中,自己扶着凳子学会的。现阶段正在练习学吃饭了,我家女儿吃饭不像有些宝宝要大人追着喂饭。因为我们会问她“你现在是吃饭呢,还是玩呢?”让她自己作主,经过几次后,一般大人吃饭时,她就会来到饭桌边。


3、一岁的小宝宝要开始帮他建立一些基本能力和基本规矩

任何孩子的能力都是家长教会她的,就看家长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在家里从不当着孩子的面看电视,玩手机,到现在为止她都没有看电视、玩手机的概念。她5岁的表姐到家里来玩时,表姐在看电视,她都不看,就自己一人到处跑着玩。就是跟爸爸手机视频聊天时,跑来咦咦吖吖一阵就走了。我家女儿有时也会去碰一些大人不许她动的东西,比如去扣插座,我们也不吵她吼她,而是把她抱走“这东西危险,碰不得”,多阻止几次,她也不会去了。


所以要尽早帮孩子建立一些基本能力和基本规矩,比如独立吃饭,穿衣,洗脸,上厕所的能力,遵守一些基本的公共公德,这样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4、要注意孩子情绪管理方面的培养

其实孩子对情绪是没有概念的,更不用说管理,但家长还是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说到底,孩子什么都是跟你学的,家长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什么事都发火,但也不是不把情绪发泄出来,而是要用正常的表达方式来发泄出来。


我家女儿有时也不听话,经常做出一些让大人发火的事。比如刚辛辛苦苦把房间打扫干净,她就满屋到处乱丢玩具,有时也乱翻垃圾,这时心理也很火,我们都是把她抱起来说“你这样做,妈妈很不高兴”,孩子这时还是在哭闹的,因为大人打扰了她的事,我们还会说“宝宝还在生气哦,是不是很恼火呀,来我们一起去做这个事”,换一个事情把孩子吸引走,女儿也就不哭闹了。在阻止孩子的事情时,也要让孩子把她的情绪发泄出来。


5、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和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会经常在休息时间带女儿回她外婆家,回到外婆家,就经常带她到地里,让她自己在地里玩,她会很高兴的,自己会摘菜来放在嘴里吃。到树上摘果子,到小河边看鱼,这都是她喜欢的。她还学会了去串门,看到哪个家里有小朋友,她就会跑到别人家门口去咦咦吖吖的,一般都会叫她进去玩。回到家里,上街也会自己一个门面一个门面的逛街,搞得这些门面的人都喜欢她,每次过路的时候都爱逗她一下。


孩子的自信心强,她会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她,所以孩子多带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别因为一些个人或社会的原因把孩子关在家里。


以上几点就是带自己女儿得出的一些心得,不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

3

我是一个八个多月大孩子的父亲,同时我还是一名老师,我想跟大家聊聊育儿的经验:

幼儿教育从胎教开始

幼儿的教育我觉得应该是从胎教开始的,而且是在孩子听力已经有了意识后,就开始注意教育引导。这个阶段主要是父母亲经常与孩子交流讲话,叫其乳名和抚摸为主。这样你的孩子在出生后会对你的声音有一种莫名亲切感和熟悉感,就拿我的仔来说,记得第一次见他时我就叫了一声其乳名,他就用他的眼神看着我,感觉有一种很亲切的味道,我当时自己都不信。后面我看了很多育儿的书才发现,其实我仔并不是懂得看人,而只是对某种声音很熟悉。

出生后小孩作父母的,要经常与他交流讲话,有些多父母认为小孩才一个月什么都不明白,讲了也没用,这个想法是特别错误的,我的经验告诉我,不仅要跟小孩讲话而且还要有语言和动作,并且要很夸张,而且要时不时跟孩子进行肢体互动,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说话语调一起来互动,这样才能让你的孩子有触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你的孩子会比不这样做的孩子在性格上变得快乐和开朗,这里我想说的是家人一定要多对自己的孩子笑,这样你的孩子以后也会对你多笑,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因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所以在我老婆怀孕期间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让我老婆很开心,至少我没有在我老婆怀孕期间让我老婆生气过一次,什么事都顺从我老婆。这一点也不说我是个好男人,而是做父亲的要知道,老婆孕期生气会直接影响小孩的脾气和性格,到时孩子出生后,你会发现你家的孩子比别人难带很多,动不动就哭闹,而且笑容不多。其实小孩之所以这样很多时候就是在孕期决定的。

一般小孩在出生后白天多数时间都是睡觉,很多父母就不太注意自己平时讲话的音调和环境,比如大声讲话或是过早进比较喧哗的地方等等......我记得我孩子在四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逛商场,因为那天搞活动所以里面特别喧哗,而且时间很长,当时因为自己没经验就没有注意这些,结果那天我仔一晚上特别的吵闹,一晚上都睡不着。后面我才知道原来是白天小孩听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与平常声音有区别的问题,所以在晚上睡觉时总是会在孩子的脑海里出现这样的声音,弄得他自己很烦。从那以后带我小孩逛商场时基本上不会超过两小时,而且太吵的时候不去。

但是我在这里又想说的是,小孩在幼儿期间要时不时的换一下新环境,至少每一天都要让他们看到新事物,不能每一天都呆在自己家里。反正我在每次给我仔换地方时他总是特别的兴奋和开心,特别是在每次逛完商场时,回到家我总会感觉他懂事了许多,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般我会半个月逛一次商场,他每次都会在商场里看个不停,或许这就是新事物对小孩的吸引。

再就是幼儿阶段作父母的一定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认为其自己忙,或者是认为小孩还不懂事,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没关系。在我看来这是很多父母的错误理解,幼儿阶段的陪伴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认同感和安全感,特别是母亲的陪伴尤为重要,在我还想说一下幼儿的母乳喂养不仅是营养问题,更多的是幼儿与母亲的一种交流。虽然说小孩只有在近七个月时才开始识别身边的亲人,但是父母的陪伴会直接影响到小孩这方面的发育与成长。如果父母在幼儿陪伴较少小孩就会变得见了父母没那么活泼,或是有些害怕这些情况都是有发是生的。

在给我仔做支体接触与互动,这点我感触极为深刻。

这样会让你的仔知道作父母的意图,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会定期给我仔做一些亲自互动逗他开心,而且动作很夸张。这些都可以在网上有视频教学的,或者是自己编一些游戏,我反正是自己研究的动作,其核心就是要用手接触你的孩子,结合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要有节奏感。

以上是我的育儿经验,虽然我仔才七个月不到,但我深有感触,希望对你有用。随着我仔的成长,我会有越多越多经验分享给大家!




4

一岁多宝宝,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引导教育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1)培养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如游戏时说:"球在箱子里。","小车在箱子外面。"等等。   

(2)辨别多少。如分糖果给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样多,放桌上比比看谁多谁少。也可以用专门的图画,训练孩子认识多少。   

(3)比较高矮。让小儿看爸爸比妈妈高,孩子比妈妈矮。用玩具比比看,哪种动物高,哪种动物矮,或直接带小儿到动物园实地比较一下,也可看动物的画片,如小乌龟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长颈鹿,谁高谁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树上,是不是比长颈鹿更高了?    

(4)指导小儿观察事物的特征,有助于随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带小儿观察动物、自然景物,如"小猫在吃什么?","它怎么叫?","小鸟在哪里?",自然:"红色的花在哪里?""闻闻看什么东西香香的?"。   

二、记忆力的培养

(1)词汇记忆。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    

(2)实物记忆。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三、1岁半以后应在孩子的游戏中增加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促进小儿思维发展。   (

1)比较大小。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纸盒等玩具,教小儿依尺寸的大小,将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比较、概括、并做简单的分析。

(2)按颜色特征将物体归类。在游戏中,成人可让孩子他在各种颜色的物体中,将指认颜色的物体找出来。在游戏中,还可以让孩子按颜色分别放置物体。例如,将红色的木制小球放到红色盒子中,而将蓝色的小球放到蓝色盒子中去等等。    

(3)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小儿用小锤子将小木板钉进潮湿的沙土中,用木棍将手拿不到的环拉到跟前等。   

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模仿游戏。游戏能促进孩子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成人可指导幼儿模仿日常生活情节的游戏,开始可由成人设想游戏的内容指导幼儿游戏。   

(2)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绘画,不仅可以发展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手部小肌肉活动的能力,也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进而可以逐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感受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能力。绘画还可培养幼儿独立活动和专心作事的好习惯,促进智力的发展。   

(3)培养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扩展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各种不同事物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情感和智力的发育。小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其音乐能力发展的起点,可通过培养孩子区分音的高低、音的长短、力度、音色、节奏、旋律等能力,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节奏的乐曲能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力。   

五、动作能力的培养    

1、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跑步练习。家长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   

3、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六、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白天睡眠的次数逐渐减为1~2次,可根据作息制度,将小儿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饭后,睡眠时间为1.5~2小时。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个过程,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逐渐使小儿的作息时间向新的制度过渡。   

2、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间各排一次点心。培养孩子进餐的正确姿势,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要边玩边吃,不要在饭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呛咳窒息,饭后不要让孩子做剧烈活动,可让孩子轻微安静地活动半小时,避免呕吐。

3、教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学会任何一种新的本领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成人要帮助孩子减轻掌握这些新技能的困难。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顺利地掌握构成技能的一个个动作。   

4、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的习惯。     

七、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此时期的小儿已有了语言,可以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儿初步懂得与人交往中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   

2、幼儿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语言来源于生活,家长应常带小儿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小儿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小儿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回家后,要他回忆在外面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并尽量帮他用较完整的话叙述出来。这样,不但丰富了他的语言词汇,而且巩固了记忆,增长了知识。

5

小梅花出生后,作为新手妈妈的我,每天工作之余努力恶补各方面育儿知识,经过不断学习,摸索,以及在小梅花身上的教育实践,我觉得1岁多的宝宝最难管控的就是情绪。这个年龄的宝宝“最擅长”的就是哭,这一招也是最容易让父母崩溃。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宝宝管理情绪呢?

1.认识情绪 当宝宝因为需求没有被大人满足时,第一反应就是哭,这时父母可以一边安慰宝宝一边说:宝宝生气了。当宝宝开心,发怒等等出现各种情绪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宝宝认识自己的情绪,这为后续的共情,以及情绪管理奠定基础。


2.与宝宝共情 即父母站在宝宝的心理立场,理解,感受孩子的情绪。例如当小梅花饿了,而此时我准备的粥还很烫,宝宝因为失去耐心而哭闹时, 我便帮助表达宝宝的情绪:宝宝好饿,可是妈妈还没有喂宝宝粥,宝宝很着急很生气,所以大哭,对吧。当父母与宝宝共情时,孩子的情绪得到表达,宣泄,被理解时,哭闹情绪自然伴随心情而减弱至消失。


3.引导管理情绪 当宝宝认识了各种情绪,同时被共情后,这时可以引导他/她初步管理情绪。例如上述喂粥事例,我就说:宝宝可以耐心等待一会儿吗?粥好烫哦,会烫到你的小嘴,宝宝摸摸(用宝宝小手微碰一下碗);同时用转移注意力方法,让宝宝学会耐心等待。

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情绪引导,心智发展也少不了父母的正确引导哦。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发展宝宝的心智呢?

1.引导探索空间

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宝宝1岁多会走路了,或者稍微走得稳一点便喜欢走那些高低不平的路段,或者上下台阶。这时候很多爷爷奶奶或者宝宝父母害怕宝宝摔跤,就喜欢就宝宝抱去平地上走,宝宝不乐意,于是又返回去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宝宝在感知,探索空间呢!高低不平的路面,或者台阶是宝宝探索,感知空间的很好方式,其中乐趣无穷!父母应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宝宝自由探索。

有些宝宝喜欢玩有洞洞球,或者钻进狭小空间里,这都是探索空间的方式,当父母发现宝宝热衷于此时,应该适当引导帮助宝宝充分感知,有利于宝宝心智的发展。

2.语言引导

小梅花10个月会说简单的2~3个字的词,到1岁2个月便会说一句完整的句子。这是因为宝宝在这个阶段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由于外界的良性刺激,宝宝通过不断模仿,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父母可以通过陪宝宝阅读绘本阅读,玩游戏的方式引导,丰富宝宝的语言表达。

3.社交引导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喜欢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了,在一起玩时,宝宝看到别人的玩具就会忍不住去拿,这时候父母可以很好去引导宝宝:这时姐姐,哥哥,弟弟或妹妹的玩具,宝宝想玩的话我们去问问玩具的小主人,好吗?从小引导宝宝养成文明礼貌的社交。

一岁多的宝宝应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呢?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一起来讨论哦~

我是小梅花妈妈,专注亲子阅读,坚持科学育儿,分享育儿知识与经验,欢迎点评,关注哦!

6

一岁多小宝宝,我觉得不建议玩手机的哦,可能宝宝觉得这个手机玩具已经属于他了,以后不给就闹。

周末有空的时候就尽量带出去玩玩,晚上下班之后可以在楼下散步,小宝宝们都特别喜欢出去玩,看看新鲜事物。

一岁多的宝宝还不太理解大人说的话,有时候不理解他要做什么,也会发脾气,总之不满意都要发脾气。这个时候给孩子讲道理也是必要的,虽然他不一定理解,慢慢听得多了他就懂了。

每天可以看看动画片,早上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宝宝可以学到东西。不要看太久,如果过于依赖电视,对视力不好,还会影响宝宝的思考能力哦。

对绘本感兴趣是好事,我给一岁半的宝宝讲绘本,她不太懂,还会撕书。快两岁的时候就会听故事了,现在每天睡觉必须听故事才睡,有很多故事都是教孩子好习惯,和生活知识。

基本上要两岁才慢慢训练和引导吧,一岁多,玩得开心最重要。


7

一岁多的宝宝正处于模仿的阶段,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想要宝宝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先成为那种人。

关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想要宝宝养成阅读的习惯,一岁开始还不晚,父母可以买点卡片,动物的,水果的,等等,网购或者书店都可以。卡片的颜色比较鲜艳,比较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不过千万不要强制宝宝去看,不然宝宝会有抵触心理的,慢慢就失去了兴趣。慢慢的可以尝试给宝宝看绘本,如果不喜欢就继续看卡片,然后过段时间再给宝宝看绘本,这样慢慢的宝宝就养成了爱看绘本的习惯了。不过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强制宝宝去阅读。而且父母们也一定要做好榜样,这在宝宝才能坚持阅读下去。

关于养成好习惯

一岁的宝宝,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很多妈妈们都会觉得别人家的小孩怎么难么听话,按时睡觉,按时吃饭,从不无理取闹,其实只要习惯养成了,让你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一点也不难。妈妈们不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们是很敏感的,妈妈们可以帮助宝宝一起养成好习惯,每次看电视或者出去玩都规定好时间,吃饭的时候也要讲清楚不能乱跑,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哭闹,哭闹的时候妈妈们可以讲道理,但是不能妥协,几次之后,宝宝知道哭闹没用,自然就开始遵守规则了,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记不可批评大骂宝宝,这样会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适得其反了。

关于好性格养成

这个跟父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妇女们要相信,有了宝宝,婚姻关系也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有了宝宝就忽略了老公。父母恩爱,才能给孩子爱,要不失时机的多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受不到或者察觉不到父母的观察时,会缺乏安全感,就会脾气暴躁,爱哭爱闹。妈妈们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感觉不到老公的爱时就会心情不好,没有安全感。所以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可以给他一个拥抱,可以亲吻他,当然最直接的就是跟宝宝说:妈妈爱你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低龄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不妨从我做起,做一个让宝宝值得模仿的父母吧!希望可以帮到您。




8

一岁多的孩子是幼儿期,属于成长发展中依恋期,因此亲子关系比各项能力的培养要更重要。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引导。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早睡早起,有利于培养宝宝安全感和良好生活习惯形成。

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到餐桌,睡觉的时候要到卧室,拉臭臭的时候要去自己的小马桶等。

有条件就带去户外玩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每天最好2小时户外玩耍时间。

下面从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情商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英语启蒙几个方面说一下个人见解和做法。少了一些理论性的学术概念,方便家长试用操作。

语言能力:一岁多是语言能力的爆发期。

一岁多的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家人在和宝宝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开启话唠模式,不断地给宝宝输入词语。

关键的字词可以让宝宝看着家长的嘴型,慢慢的清晰的发音。帮助宝宝扩大词汇量的同时,学会发音。

相较于一岁之前给宝宝灌输的大多是名词,一岁以后引进更多的形容词。

比如:狗狗—大的狗狗/小的狗狗/白色的狗狗/黑色的狗狗。

在陪宝宝玩的过程中,可以边说边演示,注重玩的过程。

如果说宝宝有关注的对象,比如看到球滚远了,父母就可以向宝宝描述这样一个过程,这是球,球滚远了,为什么球会滚远呢,因为球是圆的,圆的物体是可以滚动的。

社交能力

一岁多宝宝的社交能力特点是:

(1)只和自己玩或者和熟悉的家人玩;

(2)到陌生的环境没有安全感,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放开玩;

(3)到了分离焦虑期,不喜欢熟悉的家人离开,尤其是母亲。

一岁多的宝宝可以通过手势、表情与家人沟通,会模仿家人的表情。

这个阶段的父母可以通过非语言反馈的方式,演示的方式,帮助宝宝建立社交的第一印象。

比如出门遇到小朋友,家长可以主动和小朋友及其家长打招呼,然后引导自家宝宝和小朋友打招呼。这个过程不要急,如果宝宝害羞也没有关系,要保护好宝宝的社交意愿。

你可以说,“我们宝宝害羞啦,多和小朋友玩几次,等我们熟悉了,就不会害羞了”。

理解能力

作为语言能力的一种,理解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岁多的宝宝可以听懂一步的指令,比如帮妈妈把大棕熊的绘本拿过来。

一岁半以后就可以引进故事类绘本了,在读绘本的时候,尝试着提问,如指着绘本里面的小狗问,小狗怎么叫呀。刚开始是父母自言自语,慢慢的宝宝就会接话了。

一岁初期宝宝可能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小狗这样的词汇,但是他会知道小狗是“汪汪”的叫声。或者在路上遇到小狗了,也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呀?

这样的提问,可以将绘本里面的动物和现实中的动物联系起来,方便宝宝理解。

思考能力

父母的作用是为孩子更好发展的引路人,因此引导孩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非常必要。

一岁多的宝宝随着手指灵活度、身体协调能力越来越好,卡死喜欢玩各种带小机关的玩具。

这个时候父母最好先观察宝宝的行为,在宝宝沮丧气馁的时候,适时地提出解决方案。

比如我家宝宝喜欢把存钱罐的底部拿下来,可是她不知道怎么转动。

我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的和她说句话,“你似乎是想把这个盖子拿下来,可是你拿不下来,怎么办呢?”“也许你可以转动一下,试试看”。

如果她还不会,且就要放弃了,家长可以演示着玩一下。

“你看,这样转动一下,哇哦,打开了”。

接下来就是宝宝自己探索的时间了,经常是她一个人可以和这个盖子玩上半小时,不断地拿下来装上去。

情商能力

一岁多的孩子开始自我觉醒,不好“哄骗”了,情绪也变多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会摔东西,知道通过哭、耍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里老人会说,这是长心眼了。

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什么这小孩学孬了,脾气真大、任性之类的。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一岁多的宝宝大哭的时候,妈妈可以抱抱,轻轻抚摸她,等待孩子情绪平静。可以和宝宝说说话,说出他的体会感受,比如“你很难过,因为小姐姐把你的玩具抢走了,对不对”,帮助宝宝更好的理解自己情绪。

等宝宝情绪平静一些了,可以引导宝宝自己解决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可以去和小姐姐说,我们一起玩玩具吧”。

但是如果孩子是假哭,想要通过哭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标的话,就不能这么处理了。

家长可以把宝宝抱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坐在他旁边,笑眯眯的看着他哭。

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先哭一会,睁开眼睛看一下你,如果你还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他会闭上眼换个姿势继续哭,然后再看看你,如果你还是笑眯眯的看着他,宝宝就知道假哭不行了,接着会哇哇的哭几声,就过来找你抱抱。

其实养小孩真的挺有意思的。

这个时候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教孩子?

其实一岁多的孩子已经可以听懂大部分语言了,有自己的理解了。

对于一些一定不能做的事情,父母发现了不好苗头,就可以给宝宝立规矩了。

比如不能打人。一定要先告诉宝宝不能打人,不能打人的原因。

他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重申这个规矩,“不可以打小朋友,小朋友会痛的,要这样,轻轻的拉手,轻轻的抚摸”,过一段时间,他就会知道,要轻轻的碰触。

记忆能力

一岁半以后,家长可以带着宝宝玩一些增强记忆力的游戏。

找一些宝宝特别喜欢玩的东西藏起来,比如手机、电视遥控器等,然后让宝宝寻找。刚开始可以让宝宝看着藏,再让宝宝去找,慢慢的宝宝就会知道藏东西的几个地点,自己去翻找。

或者绘本配对游戏。比如把画着猫咪、小狗、大象、金鱼的卡片放在宝宝面前,让他挑出你说的动物。

一岁半以后,还可以尝试涂鸦,鼓励宝宝拿起画笔在点和线之间跳跃。

“你可以画出来大棕熊吗”,这就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尽管宝宝会画的一塌糊涂,但还是要夸赞宝宝的尝试过程。

观察能力

一岁多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

比如去公园,可以观察石头、树木;去超市摸一摸水果、包装袋,体验不同的材质。

可以引入大小上下这样简单的对比词。

比如:超市里面有大的西红柿和小的圣女果,比较一下,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萝卜有红色的、白色的、绿色的、橙色的;茄子有长的、圆的。

最后再说一下英语启蒙。(我认为英语启蒙很重要)

平时磨耳朵,播放英文儿歌、廖彩杏书单里面的英文绘本音乐,再辅助英文绘本。

宝爸宝妈们不要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就不给宝宝读英文绘本。有一种观点是说,我们国家这么多民族,这么多方言,但是人人都会普通话。所以宝妈们大胆的和宝宝一起读英文绘本吧。

养孩子父母要形成一个意识,孩子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家长只是引导者。

不要干预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帮助孩子自己做、自己思考。

只要孩子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快一点慢一点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多些夸奖少贴标签。

多一些用心陪伴,毕竟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和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交流指正。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9

题主的情况跟我家差不多,我家也是白天老人带孩子,晚上与周末我和老婆陪孩子。

女儿现在刚刚两岁,分享3条女儿的成长经验吧。

1、陪伴孩子看绘本。

题主说自己的孩子对绘本感兴趣这是好事,说明家长也有在这方面在进行引导,应该要继续发扬光大。

但是,有个要注意的问题:随着孩子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比如玩具、手机、电视等,孩子有可能会对绘本的兴趣没有之前那么强烈。所以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

建议可以在家里弄一个阅读角,引导孩子在阅读角读书,养成她的阅读习惯。还有就是每晚睡觉前,陪孩子阅读,尽量每天能固定时间,比如每晚8点开始阅读,阅读半个小时。


2、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由于平时是老人带孩子,很有可能孩子的户外运动不多。一般来说每天孩子应该在户外运动2小时以上最佳。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一书中提到,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行走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

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很喜欢练习上下坡、爬楼梯、玩滑梯、喜欢走各种不平的路面,家长在保护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过度阻拦。

还有就是多创造条件让孩子练习抓、捏等动作,比如玩沙、玩水等。

(附上女儿的冬日滑梯照)


3、为孩子制定规则

题主提到孩子有时候会有些轻微暴躁,这很正常,不用焦虑,家长要做好思想准备,毕竟随着孩子长大,她的这种暴躁就会从“轻微”变成“严重”,因为她已经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孩子会要求大人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做事,提出各种无理要求,非常容易暴走。很多时候,家长能做的,只有顺从。

但是,像看手机、看电视这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规则。

我女儿一开始也是看手机没完没了,不给就嚎啕大哭。后来我一看这样不行,就给她制定规则,每天只能看十分钟,而且是把手机离得远远地,大人在边上陪着看。

起初过了十分钟她还要看,不给也是玩命哭,但是我们坚持住,就是不给她,几次下来她就明白了,知道不是什么事情,靠哭就可以得逞的。现在每次看完手机,都会乖乖的自己关机,然后把手机给大人。


教育孩子是个大课题,父母很多时候总把这事想的过于简单,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研究。

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作为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跟自己的事业相比,教育孩子很有可能是他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共勉。

10

我家念念就是一岁多,正好可以和你交流一下。我家是男孩,男孩子特点比较好动,对什么东西都比较好奇。精力比较旺盛,天天往外边跑,无论刮风下雨,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晚上不吃夜奶,一觉睡9,10个小时,中午睡三个小时左右。和你家宝宝情况应该差不多,可以分享一下经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工作多么忙,事情再多,还是要抽时间来多陪陪孩子。你现在怎么对孩子,将来孩子就怎么对你。尤其是现阶段,孩子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你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实际上他都听得懂。只是无法表达而已。

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模仿能力更强。谁跟他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他的性格特质就像谁。所以在陪护孩子上面,你们家庭要好好商量一下。谁来带更有利于孩子和工作,在二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关于看孩子看手机这个事情。我之前有专门的问答,回答过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略谈一下我的看法。我家念念,也喜欢看手机。但目前只看里面的英语启蒙APP,还有一个关于火车的短视频。念爸觉得看手机不是个坏事情,不能一刀切,要引导他看有利的东西。这个引导在一开始这样做,如果后面再调整,就很困难。

因为这个涉及到的一个所处离不开手机的大环境里。不可能避免不看,如果要避免的话,我们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哪怕是哭闹,都是暂时的。不能看的或看的时间长,一定要纠正。这个可以跟爷爷奶奶交代清楚。毕竟老人都舍不得孩子。一见,孙子哭了,就受不了。这也就是:老人带孩子的硬伤。溺爱和骄纵是隔代亲的最大问题

所以说,宝宝还小,处于敏感器,最好是自己来带。看手机等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慢慢调整。

不知道以上回答是否能帮到你?

如有育儿方面想法和经验请关注念爸念妈的念念,我们共同探讨和相互学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