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话讲“死者为大”,古人对死亡的敬畏与恐惧演化出诸多丧葬礼仪,其中有一项叫“压舌”,即人死之后,要在嘴里放一些东西,压住死者的舌头。至于以何物压舌,那得看死者的身份地位了,这与大多数丧葬礼仪一样,代表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贵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周礼·春官·大宗伯》

古人非常注重礼仪,在面对不同的事情,尤其是人类无法左右的事情,通常会以隆重的礼仪对应,一是表示敬畏,二是寄予期望。人的生老病死也是一样,在人类认知无法解释死亡的时候,就会通过丧葬礼仪来表达敬畏与寄托。

如“送终”,这其实就是丧葬礼仪的第一步,其中包含诸多规矩,如老人在临终时,需要从卧室抬到正庭,把床板放在地上,让老人躺下,否则在卧室的床上,不接地气,灵魂是无法超度的。但若是死者之上还有长辈健在,那么就不能将死者移至正庭。送终时,待死者咽气后则要烧纸钱,称“烧倒头纸”、“落气纸”;然后要放鞭炮,表示死者归西,另有报丧之意,街坊邻居听到鞭炮响后方能前往死者家中哭丧,鞭炮未响时,可不能哭,哭了就是催人死。



送终的礼仪都如此复杂,之后就更多了,如报丧时的穿着、入殓时的时间、守铺时的辈分、搁棺时的天数、居丧时的装扮、吊唁时的男女之别,以及接三、出殡、落葬等等。这些都通用与寻常百姓家,而身份地位高的人家,在丧葬礼仪上还有更复杂的规制。最常见的就是棺椁的规制,如《荀子》规定的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士大夫两棺一椁、士一棺一椁,著名的黄肠题凑就体现了棺椁等级规制。

再如商代起源的殉葬制度,不同身份的殉葬规模也是不同的,考古学家通常就以殉葬规模以及陪葬品的规格来初判墓主人的身份。比如车马具陪葬的,先秦用真马陪葬的必定是诸侯以上的身份,然后清点真马的数量,如果墓中是六马驾一车,那么墓主人就很有可能是天子级别。

以上的丧葬礼仪中,在入殓阶段会有一个特殊的步骤——压舌。一般入殓时,会对死者进行遗容的整理,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和掩面等。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将死者口中塞上一个物体,压住死者的舌头,其用意众说纷纭,但大体上也是敬畏死者,富含寓意和具有现实功效的。

“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公羊传》

《周礼》中记载过“大丧共含玉”,这是针对天子来说的,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天子去世后的压舌之物一般为玉,但后来的文献称天子含的是夜明珠,这一点在慈禧太后身上得到印证。诸侯、士大夫、士的压舌物也有定制,这种礼仪也在民间传开,比如用铜钱、大米塞住。

而礼制与民间的做法有相同的寓意,也有不同的解释。总体来说,压舌是象征着口中一直有东西,所含的物体虽有等级划分,但都可称为是“含饭”,表示不会做一个饿死鬼。而且到了阴间,口中有物,不会说话,以免祸从口出。

在天子到士的等级中,所含之物被认为具有防腐效果,在入殓后,到搁棺期间,短则七天、长则几个月,历史上的孝庄太后还破纪录的停棺37年。所以防腐就是最大的现实意义,这与棺材的材质、放置香料是一个功效。在入殓期间放置压舌物,还有一个功效是防止死者面部萎缩塌陷,这是从遗容角度考虑的。

古代帝王中,大多按照礼仪标准进行压舍,如乾隆帝去世后,入殓时含了一个玉蟾。但武侧天去世后,却只是以木头压舌,这种方式一般是用在处决的刑犯身上,所以武则天的这个举动也着实不能理解。

最佳贡献者
2

古往今来,下葬都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关于下葬也有很多的规矩和礼仪,从死者的装扮到陪葬的物品乃至墓地都是要精心安排的,为了让死者安眠,也为了子孙后代安心,这件事也要认真的办好。可是古人在下葬的时候,死者嘴巴里都要含着一样东西,称为“压舌”,那么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压舌”的规矩

“压舌”这个名词在现代人眼里都很陌生,主要是不接触,“压舌”顾名思义就是在人逝世之后,在死者的嘴巴里放一些东西。放的这个“东西”也是有讲究的,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放的东西也就不同,武则天嘴巴里放的是名贵木头,乾隆皇帝放的是玉蝉,而平民百姓则会用一些铜钱、药材之类的,条件再不好的也要放一些麦粒、米粒等等。老一辈的说法是,给死者嘴巴里含东西,可以避免到地府之后乱说话,给活着的人招来什么祸患。《周礼·天宫·天府》载:“大丧共(供)含玉。”就是说皇帝大丧要含玉器,但是武则天呢则选择了木头,在古代只有死刑犯死后才含木头,武则天选木头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生前杀戮太重,到地府后祸从口出。

当然关于“压舌”的用处也是众说纷纭,相信大部分人对这个做法都是很好奇的,“压舌”的规矩由来已久,而说法自然也很多。

  • 1、显示身份地位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一个爱慕荣华富贵非常奢靡的人,她的身后事自然也是富贵无比,在慈禧太后去世后嘴巴里含的东西自然也是价值不菲。慈禧太后到底含了什么呢?是一颗夜明珠,在当时夜明珠可是价值不菲的宝贝,而慈禧含着这宝贝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可以体现自己有钱,地位很高。

  • 2、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封建百姓的眼里,人死后是要到地府走一遭的,自己的家人去世,自然不能让他们两袖清风的到地府去,所以要准备一些盘缠。他们认为,没有钱财到了地府是会被小鬼欺负的,死者已逝,自然要为其多准备一些。老者表示,有钱能使鬼推磨,嘴里含着贵重的东西是用来回落地狱的小鬼,好让自己轮回的路平坦一些。

  • 3、“压舌”又叫“含饭”

那些贿赂小鬼的说法只是根据有钱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人来说的,对于平民百姓和穷苦人民来说,活着的人都没钱吃饭了,怎么还会给死者什么贵重的东西呢?民间说法是,嘴里有东西,压住了舌头,死者就不会当个饿死鬼,在黄泉路上也就不会挨饿,所以这种做法又叫做“含饭,含这些东西就是当饭吃的。所以在民间有点条件的人家会在死者嘴里放一些铜钱,没有条件的就放一些米粒或者药材,让死者不饿着肚子上路。

  • 4、专家解释

专家对“压舌”的解释要理性的多,说是为了防止面部塌陷,因为人死后身体会萎缩,体重减少,面部也会塌陷下去,这样死者下葬的时候面容就很不好看了,所以在人死的时候就给嘴里放个东西,可以防止面部塌陷,也方便对死者的妆容进行整理。

而如今呢也有在死者下葬的时候嘴里放一些不易腐烂的硬物,希望尸体也不要腐烂太快。丧葬仪式是活着的人对死者尊重留恋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感情寄托,希望死者能风风光光的离开。

3

欢迎关注麦初齐,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01 何为凶礼

在古代礼仪制度中,你说的是属于凶礼的范畴,凶礼是指有关哀悯、吊唁和有换的典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丧礼,即丧葬哀悼之礼。

02 丧礼的阶段

丧礼是人死后举行的一种礼仪活动,在古代人们将丧礼分五个阶段,分别为复、殓、殡、葬和服丧。


古人在人垂危的时候,会用一种很薄的丝绵,放在鼻口之处,若是不飘动者,就是说这个人死了,进入第一阶段“复”。


“复”是指为死者招魂,一般情况下是拿着死者的衣服,爬上房顶,面向北方,呼喊死者的名字,看是否能够把魂找回来。古人认为人死了是魂离开身体了,北方是冥府,所以才这么做。如果还是没有动静,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殓”。


“殓”是指给死者沐浴之后给他穿上寿衣,再用衣衾包裹住,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衣衾的质地和和数量上更是有差别的,地位越高就越好。入殓也是分大小的,小的是帝王七天,诸侯五天,大夫四天,百姓三天。大的在小的之后,都是一天。


而你说的就是在这个步骤上的,称为“饭含”。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所放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老板姓就是放上米和玉器,慈禧放的是夜明珠。

03 “饭含”的作用

实际上意义不大就是一个利益制度,若非要说的话大概三个意思吧。一是人死后会去冥府,嘴里含个东西压住舌头,就不会乱说话招来祸事;二是初到地府会被欺负,充当买路财,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管生前怎么样死后都是一样的,身上带钱会便利许多;三是防腐的作用,古人希望肉身不腐,有朝一日能起死回生吧。


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讨论点评。

图/来源网络

4

我喜欢收藏,下面我来说下个人的一点理解。

《说文解字》云:"琀,送死口中玉也。"使用玉琀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古人事死如生,为了不让死者空口,所以放玉琀在死者嘴里,通常都有珠子、玉、宝石等等。二是希望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性来保护尸体不化。

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小动物。汉时期人多以玉蝉作琀,寓意非常明了,由于蝉可以破茧重生,代表着灵魂的延续。人死后用宝石等玉琀封住死者的七窍,保住死者的灵魂留在体内,希望某一天能够复活重生。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保持容颜尸体不腐而含在死者嘴里的定颜珠。最近热播的鬼吹灯《龙岭迷窟》中有提到,说的是鹧鸪哨为了拜了尘大师学习摸金,了尘大师为了考验他,让他下一座南宋古墓,得到女尸身上的殓服,女尸嘴里含的就是定颜珠,鹧鸪哨利用摸金手法拿到定颜珠,女尸的尸身马上开始腐烂,鹧鸪哨立马将定颜珠放回女尸的嘴里,尸体才没有腐烂,当然这都是电影小说里的桥段。

历史上真正有名的死后嘴里含着定颜珠的,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晚清掌舵者—慈禧太后。据说民国时军阀孙殿英盗了定东陵,得到了慈禧嘴里的夜明珠,不知道孙殿英拿出慈禧嘴里的夜明珠后,慈禧的尸身有没有马上腐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想说的是古人们利用这些玉琀,想复活重生也好,保持着容颜千年不腐万年不化也好,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的美梦罢了!







5

古人下葬后嘴里含的东西有很多种类,如金、银、珠、玉、铜钱等等物品……这个根据逝者身份地位不同而不同。再次说下“口含”的习俗在现代依然存在(有土葬地区很常见)。


关于古人下葬前嘴里为何要含东西呢,有什么用?其实这个真的很有讲究,也有很多的说法:


一,我们这的老人们传说人死后嘴里一定要含一枚铜钱,我们老家叫“压舌”,避免死后的人因牵挂家人、熟人乱唠叨,如果他讲到谁,谁都会倒霉或者生病,相当晦气。所以嘴里含铜钱,也是让逝去的人到阴间少讲话,多用钱吃饭。

二,为了防止尸骨腐朽,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在人死后不久,把专门制作好的玉石放入逝者的嘴里,古人都相信玉石能防止尸骨腐朽。特别汉朝时候的达官贵人死后都会身穿金缕玉衣,尸骨放在玉棺里面,这也是为什么汉墓十室九空。

三、传说在人死后,都会经过冥河地府需要给地下官差送礼,可以顺利投胎做人。相反的,如果不送礼,就会变成一只孤魂野鬼,口含之物便是送给冥河上的摆渡人。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家会口含一些贵重物品(金、玉),穷苦百姓也会口含铜钱。

四、都知道人在死后身体机能停止运行,死后的样貌也有很大变化,为了避免逝者有张嘴、舌头外露的不雅情况发生,就在逝者身体僵硬前让嘴里含有东西,妆容也就不会那么吓人


最有名的口含物品就要数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啦,相传,慈禧墓在被盗时,慈禧尸色泽光润,完好如初,全靠口中的夜明珠作用。

话说回来,随着现在火葬的规定,传统的丧葬习俗工艺也在渐渐失传了。

6

古时人们有许多繁文缛节,也有许多封建迷信。关于古人下葬后嘴里含的是什么东西有以下三个说法。

其一:口含可以防止招来祸患,古人怕死后人到阴间乱说话,惹怒阴间使者,就拿东西塞住嘴巴。

其二:能够作为买路财,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管生前有多大的权势,死后依旧是孤魂野鬼,身上带钱会便利许多。可以为在阴间留作买路财,人死后都要过忘川河才能转世投胎,否则会成为孤魂野鬼,把嘴里含着的东西贿赂阴间的人,自己就能顺利的转世投胎了。

其三:防腐的作用,和金缕玉衣是一样的效果。

著名的带头人就是慈禧太后,她死后放在嘴里的是一个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据说是失传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世间罕有,在1908年估价1080万两白银。

7

丧葬文化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尸体停放和下葬的时间非常考究。在古代,人们过世后并不是在第一时间下葬,而是要在家里或者道场停放37天的时间,多则一个月。丧葬时常会有和尚或者是道家先生做法事,下葬的地点时间都是由他们敲定,仔细研究、谨慎选择。一方面,古代医学落后,并不能确定其是否真的死亡,怕误葬;其次就是给远在他乡的后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而古人在下葬时,通常会放一些陪葬品,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压舌”。其实不只是古人死后嘴里要含着东西。

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全部推行火化的时候,农村老人去世也是要含东西的。当然了,也不只是含东西,包括手里拿着东西,脚底下要踩着东西,甚至肛门里都要塞进东西。

在上万年的时间里,口含的种类和形势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古人对玉有着特殊的情怀,除了使用玉石加工制作礼器以外,还会佩戴各种形制的玉制饰件,而在早期的墓葬中,同样会使用玉器敛葬。他们认为玉有灵性,含玉在口中,可保护尸身不腐。

达官贵人家入殓,一般都会在嘴里含上一个玉器,至于玉的图案设计,那就看各家的经济能力或社会地位了。而穷人家庭尽管可能生存都有问题,但一般也会放上一枚铜钱。从出土的“压舌”来说,可谓是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价值也就各有千秋了。

我国最为著名的是慈禧墓出土的“压舌”,慈禧的墓葬和其生前的生活一个样,著华无比,陪葬品数不胜数,而最值钱的也就是其嘴里的压舌。慈禧的压舌是一枚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而有意思的是这枚珠子却让其死后也得不到安生。据说这个稀世珍宝重四两多,估摸值一千零八十万两这颗夜明珠分开就是两块,分开时透明无光,合拢就是一整颗圆球,还能看到一道绿光。相传孙殿英打开慈禧墓葬后,听说其嘴里有夜明珠,因为慈禧咬紧牙关难以取出,便直接用刀划开其面部取之。

相较于慈禧的奢华,乾隆的压舌则显得更有意蕴。乾隆嘴里含的物件为玉蝉,是用汗玉进行了精心雕琢,古人云“金蝉脱壳”,而这里玉蝉的寓意便是重生。另外是由于蝉和"禅"同音,乾隆毕竟是非常信奉佛教的。古代帝王也许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长生的办法,但他们仍想着死后能够重生,以延续对国家的统治。

最后,便是武则天嘴中所含之物,我们都知道,武则天的墓地迄今为止并没有被打开,但是通过相关史料,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她在临死之前留下遗嘱,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在嘴中放上一木块。换句话说,武则天就是怕别人诽谤自己。

在古代民间,对于压舌的说法并不统一,迷信一点的说法是压住舌头,死去的人到了阴曹地府不要说太多话,毕竟祸从口出的道理大家都懂;还有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去黄泉路上太过于遥远,只要压舌了,就不会觉得饿,所以压舌就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饭含"。

“压舌”作为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部分,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在明清之后,所含物品的象征意义就逐渐弱化了,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说云南,就是含着一种小翠瓶,意思是保留死者一口阳气。

当然作为 21 世纪的大好青年,这种说法自然不能相信。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为了支撑死者面部,防止塌陷影响遗容,让其能够走得体面。当然现在看来,古时候人们“压舌”也许是出于迷信,但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于死者的美好祝愿。


8

据盗墓的说,古人嘴里大约含三种东西

其一,是大米和贝壳,这主要是士族和平民百姓用到

人去世之后,主家要准备大米和贝壳,祭司用角质祭勺把尸身嘴巴打开,入殓前一切准备完毕后,祭司用主家大米煮熟以及贝壳端放在尸身右侧

入殓过程比较繁琐,就不一一说明了

此时,主家上前,手抓米放入死者嘴巴右侧,放三次,填一个贝壳,然后嘴巴中间和左侧也同样过程,循环往复,一直到嘴巴填满,最后蒙上殓布

为什么放米和贝壳,春秋中说怕嘴里空荡会饿着

孝子不忍虚其亲之口,故以米贝珠玉实之,谓之饭含

其二,是玉璧或者玉珠,主要是诸侯王和天子用

诸侯入殓,并不清楚是否和士族百姓一样,用大米充实,但是一定会放玉璧。周礼说

大丧共含玉

天子是否含珠,其实并不确认,有人说含,有人说不含

说含的是庄子,他说“徐徐破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世也有例证,当年慈禧口中就含有一翡翠珠,但慈禧不是天子

说不含的,出自周礼,上面记载“大丧共玉,不共珠也”,后世也有文人考证说,不知道何人用珠,只知道诸侯用玉

无论是诸侯还是天子,无论嘴巴是玉还是贝壳又或者是大米,作用都只有一个,即

饭含,不让尸身在地下饿肚子……

9

在古代,葬礼一向都是一件严肃的事,古人认为,人身后魂灵不灭,仍有能力干涉活人的事。为了能让死者安眠,保佑后代兴旺发达,福寿延绵,一般都会挑选一个风水宝地安葬!可是古人下葬时,为什么嘴里要含着一样东西呢?

古人入葬的时候,嘴里常常含住东西,有什么用你知道吗?

看盗墓小说或者电视剧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进入墓室的时候,盗墓贼都会到棺椁里边的尸体拿,撬开嘴取出里边的宝物,的确,在古代后宫嫔妃逝去的时候,嘴里会含着玉石、或是珠宝之类的,然后再埋入一些金银珠宝,才会被入殓下葬。

盗墓贼也有过现实版本的,很有名的就要数军阀孙殿英来到东陵慈禧墓碑前了,慈禧在死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被孙殿英盗墓了,孙殿英撬开慈禧太后嘴里的宝物,是一个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据说是失传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世间罕有,在1908年估价1080万两白银。

那么墓主知道在含贵重的宝物在口中,可能会遭到盗墓者对尸体的摧残,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因为从先秦时代开始,这种殉葬方式就存在了,根据口含东西的尊贵程度,可以看出主人生前的身份,百姓含的是一些谷物,皇帝嫔妃含的往往是世间罕有的珍宝。

关于口含有什么作用,古人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口含可以防止招来祸患,古人怕死后人到阴间乱说话,惹怒阴间使者,就拿东西塞住嘴巴。还有的说,可以为在阴间留作买路财,人死后都要过忘川河才能转世投胎,否则会成为孤魂野鬼,把嘴里含着的东西贿赂阴间的人,自己就能顺利的转世投胎了。当然,这在今天看来或许都是迷信的说法,不可信。

再次,古人认为口含玉石,玉石的寒气会阻止尸体腐化,因此为了保证尸身不腐,除了口含玉石,还会制作玉衣、与棺材等等。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就是,人死后面部会凹陷,看起来很不美观,嘴里含住东西就会使面部鼓起来,保持和生前的容貌那样,是为了让死者体面的离开人间。

在古代,只要是贵重的小物件都可以用作口含。渐渐人们也就忽略了口含的寓意,而是更注重保持这种殡葬形式。当然也有少数地区的风俗比较特殊,像云南会给死者嘴里放一只小瓶,为的是让尸体里留有阳人的气息。不过有关专家表示,其实古代人口含这些物品主要还是希望尸体能够不要腐烂得太快。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10

不仅是古人,就算是现代有些地方的习俗,人死后嘴里会放上钱币,一般是银元,在古代统治阶级由于地位比较高,也有含玉的比如乾隆死后含一玉蝉,也有含夜明珠的,慈禧老佛爷,更有含石头的武则天。不过作为普通老百姓,并没有那么阔绰,嘴里一般含的大多是铜钱。古人嘴里含币,到底有什么寓意呢?

我先讲个故事,20世纪开头,英国有个探险家叫斯坦因,他在新疆地区盗取了我国大量的文物,还发现了楼兰古城,早在1915年他将一箱箱中国文物从新疆古墓挖掘出时,他就发现很多死者口中含有钱币,斯坦因当时可不知道中国人的习俗,他认为中国古人口中含币和古代希腊人死后含一枚硬币很相似,肯定是中国人学习希腊人的丧葬习俗。

其实中国人的丧葬习俗中,自古就有含币的习俗,这种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不过当时的冶金技术不够发达,只能口中“含贝”,根本不需要向希腊人学,那么为什么人死后口中要含东西呢?

古人都很迷信,他们认为,“金玉在九窍,使死人为之不朽”,意思是只要在死后往九窍内放入金玉就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所以口中含币,或者含金、含玉、含夜明珠,第一个主要作用是让尸体不腐烂。当然这些珍惜的宝贝一般老百姓是无法获得的,为此只能口中含币。不过就算是口中含金币、银币、铜币也绝不是学习希腊人的,中国人有自己五千年的历史,不能通过这一个现象就说明这种习俗来自于希腊,所以斯坦因明显是瞎类比。

《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玉,贾家认为是吉祥的一件事,所以口中含币第二个作用是在古代的文化认同中,口中含玉是一件吉庆的事情,是古人对死者寄予的善意的期望,因为古人是讲求轮回转世的,人死了之后带点钱财,希望下一世投胎时能够投胎到一个富贵之家。


三,中国古代讲求人情社会,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是要到地狱去报道的,而人死后口中含币,能在阎罗审问时避免少说话,因为祸从口出嘛,还有一点,当阎罗看见嘴里的钱币时,给这个人免罪。后来随着纸币的通行,也就开始流行烧纸钱之类的习俗了,但是仍然有地区保持口中含币的习俗。

口中含币在中国古代普通百姓中是一种延续已久的丧葬习俗,并不是学习希腊的,这代表着古人对死者的一种敬畏,希望身体能够一直保持完好,还有希望下一世能够获得更好地生活条件,当然作为统治阶级,口中含物更是身份的象征,反正中国古代统治阶级自古就爱大修陵墓,企图死后能和活着一样享受荣华富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