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汉武帝想到了名将之后——李陵。于是他召见了李陵,想要命令他带一队人马为主力大军押送粮草。但是李陵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如此出色的士兵,不能仅仅是让他们押运辎重,而应该让他们奔赴前线进行战斗。
李陵愿意自领一军,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汉武帝点点头说道:“先前朕已经派出去很多兵马了,没有马再分给你了。”谁知道李陵却淡淡地说:“没有马不要紧,臣愿意带领步兵五千,直捣匈奴单于的大本营。”
最后汉武帝同意了,并且很赏识李陵的勇气,就下了一道命令派老将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到时候在半路上接应李陵的部队。
可是当时李陵在军中的地位不是很高。这路博德作为一员老将军,比李陵强多了,所以汉武帝下令让路博德去接应李陵,路博德觉得挺没面子的,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奏折:皇上啊,现如今是秋天,是匈奴的马正肥的时候,不如还是等到春天的时候,我和李陵再出发吧,到时候必定能够取胜。
汉武帝一听就怒了,他以为李陵反悔不想去了,才让路博德给自己上书的。汉武帝怎么能允许手下这么忽悠自己呢?于是驳回了路博德的请求,并且命令李陵马上出发。
按照汉武帝的命令,李陵带兵来到了浚稽山。本来李陵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敌军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主力部队压力小一点儿。如果幸运的话,李陵也许根本就碰不上敌人的正规部队,还可以试着骚扰一下敌人的大本营,占点儿小便宜什么的。可是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带着五千步兵来到大漠的李陵,面对的却是匈奴的主力部队,足足三万人。
面对敌军的三万人马,李陵和手下的五千步兵毫无惧色,不为别的,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实力。李陵先把部队驻扎在两山之间,他们以兵车作为营垒。而李陵更是亲自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阵势,前排的士兵双手紧握长戟和盾牌,后排的士兵拉满身边的弓和弩。
匈奴眼见汉军人少,于是信心满满地一拥而上,准备直接击垮眼前的汉军。可眼前的汉军却仿佛铁铸般的城墙一样,根本难以撼动。在李陵的指挥下,勇士们发挥出了非凡的能力。而匈奴的士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在汉军的弓弩齐射中一个个地倒下。
就这样足足三万人的匈奴主力部队,让李陵的五千汉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匈奴军败退而走。可汉军却还紧咬不放,硬生生的留下了敌人数千具尸体。匈奴单于震惊了,他以为自己一定是碰上了汉军的主力。
被李陵的军队震慑住的单于也没有常人那么脆弱。单于马上又在周围的领地召集了八万骑兵,想要把这支汉军彻底消灭。
要知道八万骑兵,再加上之前战斗当中剩下的两万多,说明李陵他们这次的对手足足有十万之多。硬拼肯定是不行了,只能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就这样边打边退。李陵的军队向南行走了数天,到达了一个山谷。
连日的战斗虽然使匈奴军损失惨重,但是李陵这边儿也不能说毫发无伤,许多士兵都中箭受伤,所以李陵下令,凡是身上伤口有三处以上的就用车载,受伤两处的就去开车,受伤一处的继续参加战斗。李陵的手下没有怕死的孬种。
而李陵除了优秀的指挥能力之外,还有敏锐的嗅觉。途中李陵发觉自己部队的士气似乎有所下降,怀疑军中有了女人,一查,果然如此,原来是在军队出发的时候,有些被流放到边塞的盗贼妻女随军做了士兵的媳妇儿,而这些女人大多被藏在了车里。李陵把搜出来的女人都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果然又干掉了匈奴三千人马。
匈奴单于气得肠子都烂了,一脸的委屈,心说对方不到五千人,我带了十万人来,难道还不够他们砍的吗?给我追!匈奴单于一声令下,一帮人就接着追。
李陵带着人就往东南方向突围,大概又走了四五天的时间,李陵的军队终于被一大片沼泽芦苇拦住了去路。史书上记载,当时李陵的部队的确是被困住了,而且匈奴军队为了消灭他们,还想要放火烧他们。
就在匈奴单于心里想着把这帮汉军就地烧烤的时候,一打听李陵军队那儿竟然一点事儿没有。按理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这根本难不倒李陵,只见李将军开始从容地指挥将士们跟着一起放火。将士们都懵了,心说不对呀,我们帮人家放火,我们不死的更快了嘛?但其实李陵的手段是相当科学的。而且最后还就是因为放了这把火才摆脱了危机。
总之,以火对火,李陵带着部队又逃到了一座山上,可谁知道匈奴单于早就带兵在此设下了埋伏。李陵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因为单于马上命令匈奴骑兵发动了进攻,于是两军又开始厮杀。一番较量之后,匈奴兵又挂了数千。
李陵还抓了一个匈奴的俘虏。那俘虏特别老实,问啥说啥,把匈奴那边的想法和盘托出。匈奴那边定的战略大体的意思就是打就打一下,打不过就跑。
不得不说,这让李陵的处境更加危险了。本来人数上就少于对手,而且一天要战斗几十个回合,战士们都基本带伤了。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陵他们还是干掉了匈奴部队两千多人。
本来经过这次战斗,匈奴军就打算撤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儿。在李陵的军队里面出现了一个叛徒,他因为在军中被校尉凌辱,于是投降了匈奴。这回单于可算是知道李陵的老底儿了,原来李陵非但没有援兵,而且弓箭都快要用完了,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大概1600人左右。
匈奴单于既然已经知道了李陵的真实情况,就没有什么好犹豫了,马上下令所有的骑兵合力攻打李陵的部队。
汉军艰难地抵抗着匈奴的猛烈攻势,一天之中仅存的50万支箭已经全部用光了,战士们人人带伤,有些人甚至连兵器都没有。
此时此刻,李陵应该想到这场战役,应该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此时此刻,士兵们也应该想到这场战役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战了,但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软弱。
5千对10万的战斗打到这个地步,无疑对军人来说已经是一枚光荣的勋章了。我甚至觉得当士兵们面对临死之战的时候,脸上还会有淡淡的微笑,战士的归宿就是沙场。此时一些人身上只有残缺的短刀,而没有武器的干脆就折下战车的辐条当作兵器。无论战士们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他们都勇敢无畏地扑向了敌人。战争毫无悬念地结束了,近5000人的部队,最后只有400多人逃回了国。
以少胜多的旷世之战,英勇无畏的铁血男儿。只可惜李陵最后没有死,他投降了。连傻子都知道,投降之后,前面无论有多少功劳都是狗屁不如了。无论是谁,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遗臭万年。无论是从李陵的家风,还是从李陵的个性,我都相信李陵的投降是权宜之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逃回祖国的。
可惜面对此情此景,在汉武帝的身边,无数为表忠心的臣子们已经把李陵骂得猪狗不如了。这个时候只有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说话,这段话就记录在《汉书》里面:
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概的意思是说,为了李陵的一次战败,那些为了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便不遗余力地攻击他,实在是让人心痛啊!况且李陵带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不计其数,转战千里战士们还能以死效命。就算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吧。如今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报效朝廷啊!
司马迁为什么要替李陵辩护呢?无外乎有三个原因。
其一,司马迁本人以为他和汉武帝君臣关系融洽,彼此说话可以畅所欲言,自己也尽了臣子的本分。
“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
其二,司马迁乃性情中人,所以就容易口无遮栏。
“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报任安书》)
其三,司马迁与李陵素未深交,求情只是出于公道之心。
“素非相善也,趣(取)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敫勤之欢”(《报任安书》)
无论司马迁出于何种原因,可是他说了这段话的结局就是被汉武帝执行了宫刑。而李陵的家人最后也没能幸免于难,被汉武帝满门抄斩。这个结果只能说明在古代封建专制的社会,皇权大于一切,是任何个人的思想行为无法左右的。
李陵万万想不到那个自己曾经为之抛洒热血的祖国,有一天也有回不去的时候,自诩为忠义之将的自己,而最后却成了真正的叛将。
人生到底是何等的讽刺啊!可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把这件事的责任推在谁的身上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发现居然是无解的。因为故事的三个主要成员谁都没有错。李陵诈降匈奴,想来日继续报效国家,没有错;司马迁仗义执言,客观评价,没有错;而汉武帝更没有错。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会允许自己的将领投降其他的国家,任何理由都不可以。试图为那些叛将辩护的人,同样不能容忍。一切都是因为压根就不能开这个头。你投降了,还想让领导理解你;你解释,还要让领导表示认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汉武帝也知道李陵的失败跟自己没有派援军有关,虽然汉武帝也有过后悔,可是他作为领导,甚至都不能随意地表现出来这种情绪。没有办法,不同的位置决定着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谁对谁错呢?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我只能说是最后的结局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