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延绵不断,遗憾也是层出不穷,有的遗憾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忘,而有的遗憾纵使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扼腕不止。比如,西汉名将李陵的被俘,就是让人永远无法磨灭的遗憾。

引用辛弃疾在《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的词句: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其中的“将军”,就是指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陵。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他是西汉初期的名将,也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在对匈奴征战中屡立奇功。

作为忠良之后,李陵深得汉武帝刘彻的器重,先后被授予侍中、建章宫监和迁骑都尉等职,一直在驾前侍奉。基本上,李陵的一生都没有绕开汉武帝,可谓是“成也刘彻,败也刘彻”。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担任副将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作为策应和疑军,李陵亲率五千人马深入匈奴的腹地,遵照汉武帝“徘徊以观敌情”的指示,配合李广利的主力作战,寻机歼灭匈奴右贤王所部。

结果,由于情报有误,李陵太过于孤军深入,在浚稽山一带(今蒙古国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以南地区),与匈奴单于的八万主力精锐遭遇后被包围。

以五千对八万,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李陵竟不畏惧,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依然数次击退了匈奴骑兵。面对粮草殆尽的窘境,李陵只得率军进入山林退守,希望得到李广利主力汉军的救援。

此时的李陵,丝毫没有动摇过对于大汉的赤胆忠心,命令残余所部士兵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不料,在这次突围当中,李陵和他的数十名近身护卫皆被匈奴所俘虏。

出击匈奴兵败的消息传回到长安,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了推托责任,将李陵塑造成了桀骜不驯和贪功冒进之人。

汉武帝误听谗言,以为李陵兵败后很快投降,甚至还为匈奴练兵。他立时就雷霆大怒,下令将李陵夷三族。

太史令司马迁认为李家历来忠义,建议武帝暂勿处罚,待情况确切后再行处置。结果,盛怒之下的刘彻将司马迁罢官下狱,直到同意接受宫刑后才释放出狱,得以继续撰写《史记》。

当李陵听闻自己被夷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的消息后,从心底对汉武帝产生了绝望。回顾自己拼死征战,本就是为了自己的家和国,即便投降匈奴也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可如今,家没了,国也回不去了,于是索性真正归降于匈奴。且鞮侯单于极其看重李陵,将自己的女儿嫁与李陵为妻,还册封他做了右校王,负责管理坚昆地区。

数年之后,汉武帝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当年的昏庸和鲁莽,体会到了李陵当时在孤立无援之下的无奈。武帝念及李陵以及李广一门的忠勇和功绩,同意迎回李陵并派遣公孙敖专程出访匈奴,设法将李陵接回。

公孙敖信誓旦旦地出访,结果却无功而返,甚至连李陵的面都没见到。但是,他不愿因此受罚,诓骗武帝说李陵为匈奴练兵,根本不愿返回故国。

就这样,李陵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可以返回汉朝的最后机会。

在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李陵年少时期的好友霍光和上官桀都成为了权势熏天的辅臣,实际掌控朝政。他们多次劝说李陵返回长安,重新效忠大汉。

但是,对汉朝已经再无留恋的李陵拒绝回归。不过,他虽然为匈奴将领,但却极力避免与汉军交战,最终在公元前74年老死在匈奴。

有一种传言说,李陵从匈奴携部分汉军降兵逃到了靠近汉朝的草原繁衍生存,而且日渐强大。他的子嗣繁衍甚多,就连后来建立唐王朝的李渊都是李陵的直系后代。

关于李陵和司马迁,很多人都非常同情和感慨他们的遭遇。不过,二人都担得起伟大历史人物的称呼,李陵是影响汉匈两国的军事家,司马迁是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璀璨夺目数千年。

回答完毕!

最佳贡献者
2

导语:公元前99年,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五千步兵孤军深入,碰到匈奴主力三万人,奋勇拼杀后投降,消息传回汉朝中央,却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倒霉。


李广难封,谁又能想到他的孙子李陵比他还要惨,不仅难封,甚至被逼投降,漂泊异国他乡。

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主帅,带兵攻打匈奴。同时,他任命李广之孙李陵为偏路,负责运送粮草,辅助主帅李广利。

李陵不干了,去见汉武帝说:“陛下,我的部下都是精兵良将,不愿押送粮草,愿独领五千军深入匈奴王庭,斩杀敌军。”汉武帝一听,心想:“你小子,不就是怕李广利抢了功劳嘛,说的这么好听。”于是他对李陵说:“我发军就这么多,马匹也没有了,你如果要自己行动,那你就和你的部下腿着去吧。”身为名将之后的李陵怎么能服输,就这样带着五千步兵出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开玩笑,李陵这五千人在浚稽山遇到了匈奴主力三万多人的部队,不过李陵终究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下令抵抗,斩杀匈奴过万人,但终究因为没等来支援,最终力竭投降。

李陵兵败

消息传回汉朝中央,汉武帝及一帮大臣纷纷声讨李陵,认为李陵丢了汉家的面子,哪怕他自杀或者被俘虏都好,却是投降。这便是“李陵事件”。当然,这件事还没完。

如果说李陵因为李广利的战略部署失误以及汉武帝的安排偏颇而憋屈投降,那么太史令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解而遭受腐刑,那简直就是窦娥还冤了。

李陵兵败投降,这一消息在汉朝的朝廷上炸开了锅,一众大臣都在骂,汉武帝突然转向文官队列,看着太史令司马迁说:“司马迁,你怎么看?”

汉武帝

司马迁听到皇帝突然提到自己,马上组织言语,说到:“陛下,臣听闻李陵在家侍奉母亲至孝,在军队里则对待将士如兄弟一般,这样的人怎么会主动投降呢?而且他带着五千兵却斩杀过万敌军最终才因为没有支援而兵败,这不正表示他的英勇吗?臣看来,李陵投降只是假意投降,以待后面报效。”

汉武帝一听,心想:“你小子,分明就是想替李陵辩解,然后把错推给李广利,混账!”于是一道圣旨,判了司马迁扰乱朝政,死刑!司马迁本不惧怕死亡,可是一想到自己父亲临终托付的史书还没写完,咬咬牙,选择以腐刑替代死刑。

司马迁像

结语

纵观李陵事件和司马迁被施腐刑两件事,个人认为最大的推手是汉武帝,因为一个独尊儒术,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汉武帝不允许底下的人对自己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才会有一气之下诛灭李陵家族,导致李陵心灰意冷彻底投靠匈奴,而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作为历史书写者,因为替好友李陵申辩了几句就招来了此等侮辱,可谓是最大的冤屈。

3

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部巨著是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的。一个正常人遭受宫刑,是何等的屈辱,这也是司马迁一生的痛!而司马迁遭受如此酷刑,竟然只是在李陵事件中,为李陵辩护了几句,那么李陵事件是怎样的?为了辩护就遭此酷刑,司马迁冤不冤呢?

事情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朝从高祖刘邦开始就一直与匈奴战争不断,到了汉武帝时期表现更甚,武帝在位五十年有四十年都在征讨匈奴。李陵事件也是征讨匈奴的时发生的。

天汉二年,武帝命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征匈奴,李广利是何许人也?李广利是武帝的大舅子。命李陵随李广利出征,负责淄重,李陵不愿意给李广利打下手,他请命自己带领一批人马出征匈奴,因为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武帝答应了给李陵五千步兵。

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与匈奴大军相遇,李陵率众奋勇杀敌,作战英勇,与八万匈奴血战8天8夜,杀死匈奴一万多人。最终因为等不到救兵,弹尽粮绝而被俘,被俘的李陵选择了投降。

这个信息传到宫中,武帝大怒,他觉得李陵投降匈奴是汉朝的屈辱,作为将军应该战死沙场才对。满朝文武见风使舵,纷纷指责李陵,而司马迁知道李陵的为人,李陵孝顺父母,为人谦虚,对朋友讲义气。此时他对那些落井下石的人非常痛恨,所以当武帝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何看法时,司马迁对武帝说“李陵率领五千步兵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就算名将也不过如此,他投降只是权宜之计,他想留着自己的性命找机会报答汉室的。”

就是这番话惹怒了本就在气头上的汉武帝,武帝一气之下将司马迁打入大牢,最终司马迁遭受了宫刑。遭受宫刑之后的司马迁在狱中造成了史学巨著《史记》,后人对司马迁都是同情的!那么司马迁冤不冤呢?

在世人来看,司马迁确实挺冤,一个敢于直言的,不畏生死敢于怒斥强权的人,受此酷刑确实冤,从另一方面说,投降的不是他自己,他本人与李陵又不沾亲带故,他却要站出来替李陵说话,他没有昧良心,他替李陵说话完全是出于仗义,这样的人受到这样的待遇确实冤。只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4

李陵事件确实是个悲剧,但是在那样的年代里,在皇权面前,喊冤其实也是多余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英雄难敌小人心思!


给你5000步兵去对抗8万骑兵,你还想怎样?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给的答案是这样:奋战了8个日夜,杀敌1万余人,最后投降了。而后牵连自己的老妈、老婆跟孩子一同被诛杀,顺带还让一位替他求情的史官遭了宫刑,成了不是太监的太监,他就是司马迁。



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有人对李陵事件进行剖析。比如说李陵本来铁了心是要战斗到底的,但架不住有逃亡的士兵向匈奴泄露了军情。让匈奴知道了李陵的弓箭即将消耗殆尽,于是疯狂的进攻;也有版本说李陵以自己的投降为代价换取了几千士兵的性命;只不过历史太长,英雄的胸怀太宽广,我等凡夫又如何能猜透?



但是有两点其实是很说明问题的。

第一、李陵如果是投降之辈,那何必奋战8个昼夜?要知道以5000对8万胜率几乎为零。

第二、整整8天为什么没有支援?当时讨伐匈奴的主力部队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的大舅哥,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没有人去追问这位大舅哥不去支援的罪责,都在琢磨着怎么让只带了5000人的李陵,背起整个战局不利的锅,最后司马迁看不下去了,于是遭了罪。



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他为了5000将士的生命,选择投降的说法。只不过李陵不知道自己投降家人都要死吗?他用自己一家的性命,换了5000人的性命,是否值得呢?



传闻匈奴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知道李家的名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所以汉武帝知道后一怒之下杀了李陵的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人士成为被李家门下宾客的,都以此为耻辱。太史公司马迁因此事替李陵说了几句话,就被汉武帝处以宫刑。真冤!!!

5

我觉历史上很多事情其实都说不清楚。现代人用近乎于高高在上的视角去评判古人的某些行为,我觉得对古人来说太不公平了。因为大道理谁都明白,因为谁都比较擅长去评论别人的生活。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坚守如一呢?在史书当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着如同现代人般的复杂情绪,也许最终他们也会在矛盾和纠结中渡过余生。这一点和我们现代人没什么分别。有时候我总爱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呢?但也许谁也没对,也许谁也没错。

在中国历史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有坚强不屈的铮铮硬汉,也有阴险毒辣的奸佞小人 ,有豪情万丈的热血狂徒,也有忠勇无双的百战之将。这些人的品格都很好区分,是黑是白,是好是坏,一眼见分晓。但有的时候人和事的是非曲直并非如此简单,直接泾渭分明。比方说李陵,他就有点不同寻常。

李陵是一员勇猛的武将,不仅身怀绝技,善于骑射,而且体恤下属,谦和有加。他还是一位根正苗红的武将,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当年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但是李陵的身上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叛降。而这个叛将却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色彩的叛将,众多史学家和学者,甚至在这位叛将身上加上了忠义的评价。

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李陵的成名之战了。

在这次战斗当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司马迁,还有主人公李陵。奇怪的是,他们三个都自以为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可是三件对的事情加在一块儿,就促成了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当时国际形势对汉朝比较乐观,因为他们刚刚攻破了大宛。于是汉武帝想要乘胜追击,派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继续对匈奴施压。

此时的汉武帝想到了名将之后——李陵。于是他召见了李陵,想要命令他带一队人马为主力大军押送粮草。但是李陵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如此出色的士兵,不能仅仅是让他们押运辎重,而应该让他们奔赴前线进行战斗。

李陵愿意自领一军,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汉武帝点点头说道:“先前朕已经派出去很多兵马了,没有马再分给你了。”谁知道李陵却淡淡地说:“没有马不要紧,臣愿意带领步兵五千,直捣匈奴单于的大本营。”

最后汉武帝同意了,并且很赏识李陵的勇气,就下了一道命令派老将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到时候在半路上接应李陵的部队。

可是当时李陵在军中的地位不是很高。这路博德作为一员老将军,比李陵强多了,所以汉武帝下令让路博德去接应李陵,路博德觉得挺没面子的,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奏折:皇上啊,现如今是秋天,是匈奴的马正肥的时候,不如还是等到春天的时候,我和李陵再出发吧,到时候必定能够取胜。

汉武帝一听就怒了,他以为李陵反悔不想去了,才让路博德给自己上书的。汉武帝怎么能允许手下这么忽悠自己呢?于是驳回了路博德的请求,并且命令李陵马上出发。

按照汉武帝的命令,李陵带兵来到了浚稽山。本来李陵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敌军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主力部队压力小一点儿。如果幸运的话,李陵也许根本就碰不上敌人的正规部队,还可以试着骚扰一下敌人的大本营,占点儿小便宜什么的。可是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带着五千步兵来到大漠的李陵,面对的却是匈奴的主力部队,足足三万人。

面对敌军的三万人马,李陵和手下的五千步兵毫无惧色,不为别的,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实力。李陵先把部队驻扎在两山之间,他们以兵车作为营垒。而李陵更是亲自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阵势,前排的士兵双手紧握长戟和盾牌,后排的士兵拉满身边的弓和弩。

匈奴眼见汉军人少,于是信心满满地一拥而上,准备直接击垮眼前的汉军。可眼前的汉军却仿佛铁铸般的城墙一样,根本难以撼动。在李陵的指挥下,勇士们发挥出了非凡的能力。而匈奴的士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在汉军的弓弩齐射中一个个地倒下。

就这样足足三万人的匈奴主力部队,让李陵的五千汉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匈奴军败退而走。可汉军却还紧咬不放,硬生生的留下了敌人数千具尸体。匈奴单于震惊了,他以为自己一定是碰上了汉军的主力。

被李陵的军队震慑住的单于也没有常人那么脆弱。单于马上又在周围的领地召集了八万骑兵,想要把这支汉军彻底消灭。

要知道八万骑兵,再加上之前战斗当中剩下的两万多,说明李陵他们这次的对手足足有十万之多。硬拼肯定是不行了,只能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就这样边打边退。李陵的军队向南行走了数天,到达了一个山谷。

连日的战斗虽然使匈奴军损失惨重,但是李陵这边儿也不能说毫发无伤,许多士兵都中箭受伤,所以李陵下令,凡是身上伤口有三处以上的就用车载,受伤两处的就去开车,受伤一处的继续参加战斗。李陵的手下没有怕死的孬种。

而李陵除了优秀的指挥能力之外,还有敏锐的嗅觉。途中李陵发觉自己部队的士气似乎有所下降,怀疑军中有了女人,一查,果然如此,原来是在军队出发的时候,有些被流放到边塞的盗贼妻女随军做了士兵的媳妇儿,而这些女人大多被藏在了车里。李陵把搜出来的女人都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果然又干掉了匈奴三千人马。

匈奴单于气得肠子都烂了,一脸的委屈,心说对方不到五千人,我带了十万人来,难道还不够他们砍的吗?给我追!匈奴单于一声令下,一帮人就接着追。

李陵带着人就往东南方向突围,大概又走了四五天的时间,李陵的军队终于被一大片沼泽芦苇拦住了去路。史书上记载,当时李陵的部队的确是被困住了,而且匈奴军队为了消灭他们,还想要放火烧他们。

就在匈奴单于心里想着把这帮汉军就地烧烤的时候,一打听李陵军队那儿竟然一点事儿没有。按理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这根本难不倒李陵,只见李将军开始从容地指挥将士们跟着一起放火。将士们都懵了,心说不对呀,我们帮人家放火,我们不死的更快了嘛?但其实李陵的手段是相当科学的。而且最后还就是因为放了这把火才摆脱了危机。

总之,以火对火,李陵带着部队又逃到了一座山上,可谁知道匈奴单于早就带兵在此设下了埋伏。李陵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因为单于马上命令匈奴骑兵发动了进攻,于是两军又开始厮杀。一番较量之后,匈奴兵又挂了数千。

李陵还抓了一个匈奴的俘虏。那俘虏特别老实,问啥说啥,把匈奴那边的想法和盘托出。匈奴那边定的战略大体的意思就是打就打一下,打不过就跑。

不得不说,这让李陵的处境更加危险了。本来人数上就少于对手,而且一天要战斗几十个回合,战士们都基本带伤了。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陵他们还是干掉了匈奴部队两千多人。

本来经过这次战斗,匈奴军就打算撤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儿。在李陵的军队里面出现了一个叛徒,他因为在军中被校尉凌辱,于是投降了匈奴。这回单于可算是知道李陵的老底儿了,原来李陵非但没有援兵,而且弓箭都快要用完了,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大概1600人左右。

匈奴单于既然已经知道了李陵的真实情况,就没有什么好犹豫了,马上下令所有的骑兵合力攻打李陵的部队。

汉军艰难地抵抗着匈奴的猛烈攻势,一天之中仅存的50万支箭已经全部用光了,战士们人人带伤,有些人甚至连兵器都没有。

此时此刻,李陵应该想到这场战役,应该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此时此刻,士兵们也应该想到这场战役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战了,但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软弱。

5千对10万的战斗打到这个地步,无疑对军人来说已经是一枚光荣的勋章了。我甚至觉得当士兵们面对临死之战的时候,脸上还会有淡淡的微笑,战士的归宿就是沙场。此时一些人身上只有残缺的短刀,而没有武器的干脆就折下战车的辐条当作兵器。无论战士们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他们都勇敢无畏地扑向了敌人。战争毫无悬念地结束了,近5000人的部队,最后只有400多人逃回了国。

以少胜多的旷世之战,英勇无畏的铁血男儿。只可惜李陵最后没有死,他投降了。连傻子都知道,投降之后,前面无论有多少功劳都是狗屁不如了。无论是谁,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遗臭万年。无论是从李陵的家风,还是从李陵的个性,我都相信李陵的投降是权宜之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逃回祖国的。

可惜面对此情此景,在汉武帝的身边,无数为表忠心的臣子们已经把李陵骂得猪狗不如了。这个时候只有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说话,这段话就记录在《汉书》里面:

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概的意思是说,为了李陵的一次战败,那些为了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便不遗余力地攻击他,实在是让人心痛啊!况且李陵带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不计其数,转战千里战士们还能以死效命。就算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吧。如今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报效朝廷啊!

司马迁为什么要替李陵辩护呢?无外乎有三个原因。

其一,司马迁本人以为他和汉武帝君臣关系融洽,彼此说话可以畅所欲言,自己也尽了臣子的本分。

“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

其二,司马迁乃性情中人,所以就容易口无遮栏。

“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报任安书》)

其三,司马迁与李陵素未深交,求情只是出于公道之心。

“素非相善也,趣(取)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敫勤之欢”(《报任安书》)

无论司马迁出于何种原因,可是他说了这段话的结局就是被汉武帝执行了宫刑。而李陵的家人最后也没能幸免于难,被汉武帝满门抄斩。这个结果只能说明在古代封建专制的社会,皇权大于一切,是任何个人的思想行为无法左右的。

李陵万万想不到那个自己曾经为之抛洒热血的祖国,有一天也有回不去的时候,自诩为忠义之将的自己,而最后却成了真正的叛将。

人生到底是何等的讽刺啊!可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把这件事的责任推在谁的身上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发现居然是无解的。因为故事的三个主要成员谁都没有错。李陵诈降匈奴,想来日继续报效国家,没有错;司马迁仗义执言,客观评价,没有错;而汉武帝更没有错。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会允许自己的将领投降其他的国家,任何理由都不可以。试图为那些叛将辩护的人,同样不能容忍。一切都是因为压根就不能开这个头。你投降了,还想让领导理解你;你解释,还要让领导表示认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汉武帝也知道李陵的失败跟自己没有派援军有关,虽然汉武帝也有过后悔,可是他作为领导,甚至都不能随意地表现出来这种情绪。没有办法,不同的位置决定着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谁对谁错呢?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我只能说是最后的结局错了。

6

李陵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他本来是在酒泉、张掖担任屯卫的一名教官。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宠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去攻打匈奴,想让他借此立功封侯。并调派李陵带领粮食、军械随李广利出征。可是李陵自视清高,认为自己带领的士兵,都是荆楚勇士,力能扼虎,箭法超群,不愿接受这个差事,便向汉武帝表示,希望独自带兵去兰干山活动,以分散匈奴的兵力,从而减少对李广利军队的压力。

汉武帝起初并不同意,因为朝廷已经出动了很多军队,再没有多余的骑兵借给他使用。李陵说用不着骑兵,只要带领自己的五千步兵,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直捣匈奴巢穴。李陵如此大的口气,倒使汉武帝觉得其志可嘉,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和匈奴长期作战过的汉武帝,对于李陵的冒险行为,还是不太放心,因此就命令驻守在居延的老将路博德到张掖去接应李陵。可老将路博德也不甘心作李陵的接应,便向武帝上书说:“现在正是秋高马肥的时候,敌人兵强马壮,恐怕不宜和他们交战,还是让李陵暂时留下来,待到明年开春再出击攻打匈奴。”武帝一听大为震怒,他怀疑是李陵说了大话,现在可能后悔害怕了,故而让路博德来说服自己,从而得到解脱。因此,武帝就诏令他们二人立即出兵,不得违误期限。李陵接到诏令,随即领兵从居延出发,北击匈奴。起初,李陵深入敌境,因为没有和敌人遭遇,进展还是相当顺利的,武帝得到报告也很欢喜,朝中大臣无不举杯祝贺。可是不久,汉军遇到了匈奴的强大队伍,在几场恶战中,李陵终因寡不敌众,加之后无援军,人尽粮绝,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终于战败被俘,最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大为震怒,此时原来祝贺的朝中大臣,也就反过脸来责骂李陵有失大节。

司马迁曾经见过李广,觉得李广是一个朴实廉洁,能够体恤部下的好将领。司马迁和李陵也同朝共过事,虽然说不上有多深的友谊,但李陵平时的为人,却给他一个良好的印象。因而,当李陵北击匈奴,兵败降敌时,司马迁没有认识到李陵叛降的严重性,更没有认识到,这对于国家和民族造成的负面影响,仅仅片面地从李陵和同僚们关系好坏的方面来考虑,觉得朝中大臣夸大了李陵的过失,为此很感不平。如此看来,司马迁还是站位不高,没有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时也没有考虑武帝的想法,确实有些令人唏嘘和惋惜。所以,当汉武帝询问他对李陵事件的看法时,他便以自己对武帝的“拳拳之忠”,坦率但错误地为李陵辩护了一番,希望武帝看在李陵往日的功劳上,不要深责李陵。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是在打击李广利,开脱李陵的罪行,因此甚为不满。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被打入大牢,并在监狱里受到残酷的折磨和非人的待遇。

事隔一年,武帝听说李陵很受匈奴的器重,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了李陵,他正在为匈奴练兵,遂下令把李陵的妻子、女儿和母亲都杀了。司马迁因此也受到牵连,被判了诬罔“主上”的罪名,定了一个死罪。当时汉朝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的人,可以用钱去赎罪,或者去受“宫刑”,都可以免死。司马迁官微家贫,拿不出巨款,又得不到亲友的帮助,唯一的生路就是去受宫刑。这也是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著述《史记》而不得已的选择。

7

先说结论,司马迁一点都不冤!

因为首先司马迁的罪名有两个,其一是“沮贰师”,也就是喷了征匈奴战败的李广利,这个其实罪不至死;其二是“诬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因为李陵是否投降匈奴的问题上刚了汉武帝一波,具体怎么刚的不了解,虽然结果是没卵用但是司马迁很有种,所以廷尉杜周直接给他判了个死刑无法上诉。因为诬上很严重,属于大不敬,死刑只是起步。后面汉武帝气消了觉得司马迁还是有点用,给了司马迁两个选项——罚五十万钱或者做“结扎手术”。虽然那会儿“结扎手术”也等于死一次,但是司马迁交不起罚金,所以只能选了后者。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李陵的事嘴贱硬刚了汉武帝,不过无论什么事在领导面前好好说话很重要。

司马迁

那么问题来了,李陵这哥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起因还是因为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匈奴的事儿,汉武帝很喜欢李陵,表示前线打的比较艰苦,组织上小李同志去帮忙运一下粮草管个后勤。谁想到李陵一刻突然卫霍附体,表示自己5000人很屌,想打主力。

《汉书》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汉武帝一看你小子狂得很,还不愿给人打下手,老子没骑兵和战马给你啊,去什么去?

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李陵说不需要,我可以重演卫霍神迹,搞掂单于一锅闷。

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

汉武帝被他吹的牛逼震惊了,那一刻想起了冠军侯霍去病。

震惊之余汉武帝说那谁,路博德你到时候接应一下小李同志,大家同舟共济就好。

路博德一听,上了一封奏疏表示我不同意,李陵也别来了。内心其实也嫌这个李陵,老路意思是老子当年跟霍去病混的,凭啥给李陵打辅助?

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汉武帝一看以为是李陵怂了,还教唆路博德玩花样,直接劈头盖脸一顿骂,表示别废话赶紧给老子出发,路给你指好了。

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

然后就是小李同志出发,5000步卒和车兵在浚稽山一顿操作猛如虎,被匈奴八万骑兵击败,然后老李家演员天赋开始闪光。

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这里应该是有人说哎呀我们尽力了,与其枉死不如学赵破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陵说你闭嘴吧,今天我就是为国捐躯也不做怂逼。

然后高潮来了

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半夜突围,结果好基友韩延年战死,李陵就“遂降”,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觉得班固这两字儿用得妙,不是没人看见就不是投降了,后面还补一刀,小兵突围出去四百多,而李陵却是“遂降”。

然后就是一些善后了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

武帝觉得李陵应该战死最好,一顿求证之后发现李陵降了匈奴,这会儿也没把李陵家人咋样。但是司马迁死鸭子嘴硬,非要想当然去硬刚一波,结果一提结扎手术一次。

再后来公孙敖说老大我打听清楚了,李陵已经背叛组织帮匈奴练兵,汉武帝一生气把老李家族灭。

李陵这个人说实话确实一言难尽,人缘差到只有好基友司马迁帮他说句话,结果还是司马迁看走眼。因为这边他刚一投降,那边老家人反应就是

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

老李家的脸都被他丢尽了,李信活着的话要被再气死三回。没有卫霍的命,却得了卫霍的病,如果他值得被同情的话,谁去同情战死的四千多汉军士卒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