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说一下朱棣对朱瞻基的偏爱:

1399年3月,朱瞻基出生,此时朱棣还是燕王。1402年靖难之役完成,如愿登上大统。在后来立太子的问题上发生了纠结,按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大儿子朱高炽是朱元璋封的燕王世子,理所当然立为太子,可是朱高炽形象肥胖,走路有些跛,处事软弱,朱棣不喜欢。反观二儿子朱高煦,形象英武,做事风格很像自己,且在靖难之役中东挡西杀,战功显赫。这对朱棣成了个难题:一个不喜欢,却合传统,且群臣支持;一个很欣赏,但不符世俗,群臣反对。这个想法一直在拉锯,僵持不下。这时,大学士解缙仅一句话便打破了这种平衡,终致朱棣决心下,于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皇位接班人,这句话是“好圣孙”,指的即是朱瞻基,此时他才5岁,足以看出朱棣对他的喜欢,已把他作为未来储君,朱高炽是沾了儿子的光。

那么是什么原因朱棣偏爱孙子呢?

首先,朱瞻基的出生的神秘色彩,1399年3月,朱瞻基出生,此前朱棣一梦,梦见太祖执一大圭给他,圭上八字: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古大圭是权利象征,这时手下报告朱瞻基降生,朱棣遂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是天赐这个孙子,所以朱瞻基出生即获朱棣喜欢。

第二,1399年8月,靖难之役爆发,促使朱棣决心战争的,也和这个梦有关。经过三年的角逐,建文帝被拉下马,朱棣上位,孙子出生后即争夺皇位并成功,更加增添了对孙子的喜欢。

第三,朱瞻基和朱棣长得很像,大黑胖子,一股英武之气,(有图为证,前是朱棣,后是朱瞻基)这也是朱棣喜欢的原因。

第四,朱瞻基确是聪明过人,在识字、骑马、射箭过于常人,且有独到见解,以致在他5岁时,朱棣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历史证明,朱棣的决策是正确的,朱瞻基在废后立后(废胡善祥立孙若微)及斗蟋蟀为后世所诟外,整体上推动明朝发展,他和父亲开创了仁宣之治,而他父亲反在位十个月,他在位十年。在仁宣之治中重要性一看便知。




最佳贡献者
2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成祖朱棣的孙子,他和父亲朱高炽在位有“仁宣之治”执政成绩,我们对朱瞻基熟悉的是,他被称为“蟋蟀皇帝”、“促织天子”其实不仅如此,朱瞻基游走于各种娱乐活动,比如投壶、射箭、蹴踘、击踘、打马球等,更是精于骑射演武、狩猎等,俨然一个“超级玩家”,如果是个成年人整天玩这些休闲活动,会被别人说玩物丧志,如果是个孩子精于各种艺事,那一定会被认为聪明、有才艺、长大了有出息,而朱瞻基就是从小展现这些兴趣爱好,令朱棣非常喜爱的。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建文元年,朱瞻基出生于北平燕王府,这是朱棣第一个孙子,按后来的话说,是嫡长孙,朱棣大为高兴,而且出生不久就展示不凡的一面,朱棣称其“英气溢面”,从小英俊,不同凡响,我们都知道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是个大胖子,马都骑不了,性格也唯唯诺诺的,一点也不随朱棣,也不怎么受朱棣待见,现在朱瞻基出世了,朱棣从大孙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原来是遗传到孙子身上了。

明仁宗皇帝朱高炽。

朱高炽奉行儒家思想,喜欢谈史论经,他从小也是这样教育朱瞻基的,而朱瞻基着实的聪明,一学就会,博通各种文艺,吟诗滚滚不穷,作画花鸟鱼虫,有一次朱棣想考考大孙子,随口“万方玉帛风云会”,大孙儿不假思索,跪下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朱棣直拍大腿,太激动了,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图为朱棣画像。

不仅如此,朱棣是位马上皇帝,一生大半辈子都在外征战,如果只会泼点墨绝对是不够的,还要会弄武才行,而朱瞻基在武艺方面也颇有天赋,从小练习骑马射箭,他10岁那年端午节,皇室众人在观看“观毯射柳”之戏,朱瞻基主动上前为众人表演射箭,竟百发百中,史上记载“击射连发皆中”,赢得喝彩,于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孙儿,怎能不让朱棣爱不释手。

宣宗行乐图,局部。

永乐9年,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朱棣北上出征,朱瞻基因思念爷爷朱棣,不愿南下南京,于是12岁的朱瞻基独立留守北京,这份孝心和勇气让朱棣大为感动,所以当年正式被朱棣立为皇太孙,15岁开始就随着朱棣出征,朱棣打仗都带在身边,朱瞻基也有自己的一帮娃娃兵,每次军队驻营时,朱瞻基都会带着娃娃兵在朱棣的营帐外站岗放哨,后来朱棣数次想换太子,但因孙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断了这个念头,这也足以看出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和重视。

3

史书记载,朱棣对长子朱高炽似有不满,一直属意次子朱高煦,但是考虑到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他最终选择朱高炽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那为什么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朱瞻基是朱棣政治生命的吉祥物,对于朱棣而言,有很重要的寓意。

虽然自古以来,君王的出生就伴随着天降祥瑞,但是很多都是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编出来哄骗老百姓,以证自己王位的合法性的。但是涉及朱瞻基的朱棣的一个梦却可能是真实存在,因为它听起来并没有那么玄幻,并且是发生在当事人朱瞻基登位之前的。话说朱瞻基降生前夕,朱棣梦见自己的父皇洪武帝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醒来后,朱棣正在砸吧其中的滋味,就有下人来报,他的长子长孙朱瞻基刚刚降生了。朱棣马上联想到刚刚的梦上,认为这是应证在了自己的这个孙子身上。因为大圭是显贵的象征,预示着朱瞻基会大富大贵。第二年朱棣被朱允炆挤兑的不行不行的时候,想起了这个梦,进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坚定了发动靖难之变的决心。所以关于朱瞻基的这个梦给了朱棣很大的暗示,作为梦中的主人公朱瞻基,也可以称之为朱棣的吉祥物,自从他降生以后,他爷爷朱棣就所向披靡,夺得天下,成功的登基做了皇帝。

二,朱瞻基本身很符合朱棣对未来继承人的期望。

朱瞻基刚刚降生的时候,朱棣去看他,只见小瞻基长得颇似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他非常高兴,当时就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而在成长过程中,朱瞻基也没有长歪,他不仅在祖父的安排下师从当世名臣学习儒学,作为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也做到了文武兼修。他的早慧引起了朱棣的关注,并被细心加以培养。《明史》就记载【永乐七年,从幸北京,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八年,成祖征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朱棣不仅对他言传身教,还亲自安排他的学业。朱高炽身体羸弱,不能骑马打仗,这些使得马上得天下的朱棣对他颇为不满,甚至产生了立次子为太子的想法。不同于自己的父亲,朱瞻基却长的英武有力,文韬武略,内在外在都颇似乃祖,这也为朱高炽得位加分不少。

三,隔代亲造成的舐犊情深。

朱瞻基是朱棣的第一个孙子,还是长子长孙。按照中国传统惯例,祖辈都对孙辈的第一个孩子会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会将自己对家族,对未来的期望都投注在这个孩子身上,那祥瑞的梦,使朱棣本身更高度关注朱瞻基。加之朱高炽身体不好,朱棣却正值壮年,朱瞻基的很多成长教育工作都由朱棣直接安排了。这不仅增加了爷孙相处机会和互动,也无形中促进了二者的感情。可以说,朱瞻基在朱棣悉心的培养下,不仅没有像朱高炽那样身体羸弱,也没有像朱高煦那样鲁莽急躁,反而汇聚了二人的优点,朱高炽的仁厚和朱高煦的英武。所以朱棣才会经常跟朱高炽说朱瞻基是他日的太平天子。

4

朱棣确实非常偏爱长孙朱瞻基。

说朱棣偏爱长孙朱瞻基,有以下几个理由。

(朱瞻基剧照)

其一,朱棣除了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外,还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一般皇帝在确定储位的时候,都会只考虑自己继承人的问题,不会考虑儿子继承人的问题。毕竟儿子的继承人,应该由儿子自己来考虑,他不能把儿子的事情都给干了。但是,朱棣因为特别喜欢朱瞻基,还真就把儿子朱高炽的事情也给干了。

其二,朱棣其实一直不喜欢他的长子朱高炽。他觉得朱高炽太胖,与自己尚武的性格完全不像。他最想传位的,是他的二儿子朱高煦。甚至一度亲口告诉朱高煦要传位给他。但是由于朱瞻基的存在,最终朱棣还是立他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朱高炽,把皇位传给朱瞻基。

这就有点像晋武帝司马炎的做法。司马炎因为太喜欢他的孙子司马矞,觉得司马矞能够光大晋朝江山,因此宁愿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再通过司马衷,传给司马矞。

不过,司马炎显然是失败的,而朱棣通过儿子传位孙子的做法却是成功的。不但朱瞻基后来确实是好皇帝,儿子朱高炽也确实是好皇帝。他们两父子,创造了历史上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为大明江山此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朱棣剧照)

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喜欢朱瞻基呢?

史料记载,这是因为朱瞻基能文能武,比只能文不能武的朱高炽,以及只能武不能文的朱高煦,更让朱棣喜欢。

除了这个后期的理由外,还有一个早期的理由。《明史》记载:(朱瞻基)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这段话说的是,朱瞻基在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朱元璋把一个大圭交给他,对他说了一句“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话。当后来朱棣在朱瞻基满月,看见他的时候,高兴地说,这个小家伙满脸英气,与我做的梦很相符。

因为有这个梦,便也就意味着,朱棣后来发动“靖难之役”是顺理成章的。毕竟朱元璋已经在“梦中”把皇位传给朱棣了,而给朱棣传这个梦的“使者”,正是朱瞻基。同时也说明,朱瞻基是上天给朱棣送来的,也是天然应该通过朱棣传递而当皇帝的。因此,朱棣自然要立他为“皇太孙”了。

也就是说,朱瞻基的出生,就表明了朱棣应该当皇帝,同时也表明,皇位最终应该传到朱瞻基的手里。

既然如此,朱棣当然就应该非常重视朱瞻基,对朱瞻基特别优待了。

(朱允炆剧照)

不过,朱棣的这种说法,虽然看起来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其实相当站不住脚。为什么说他相当站不住脚呢?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时间。一个时间是朱瞻基出生于1398年2月9日,一个时间是朱元璋去世于1398年6月24日,一个时间是朱允炆登基于1398年6月30日,还有一个时间是靖难之役发生于1399年7月6日。

这几个时间说明什么呢?说明朱瞻基出生,也就是朱棣做梦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去世。朱元璋是过了4个多月才去世的。

如果说朱元璋已经去世了,他通过托梦,把未来大明江山的走向告诉朱棣,这还说得过去。但是朱元璋当时还活着,他怎么可能托梦呢?活着却还托梦,这不是搞笑吗?而且4个多月后,朱元璋去世前,他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如果说朱元璋是想传给朱棣,为什么这时候不传呢?反而在4个月前“梦中传位”。这样一来,实际上朱棣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朱棣的说法,不但站不住脚,而且,从上面的时间点,我们还可以看出另外一种事实。历史上认为,“靖难之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朱棣才不得不起来造反“靖难”。但从朱元璋还没死,朱棣就做这样的梦来看,朱棣对皇位是觊觎已久,只不过一直没有暴露出来而已。朱允炆削藩,对他来说,简直是正中下怀,正好举兵造反,夺取皇位。

由此可见,朱元璋想用朱瞻基的出生,来证明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却反而弄巧成拙。不过,就算弄巧成拙,朱棣也要悉心维护这个谎言,以此证明他当皇帝的正当性。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5

趣谈答案:关于朱棣偏爱朱瞻基这一个板块儿,明朝历史可能无形当中有放大,简单讲,朱棣很喜欢朱瞻基,但是远达不到偏爱的地步。

朱高炽的外在形象

最近火了一部电视剧,而这部电视剧就是大明风华,这一部电视剧几乎把明朝朱棣皇帝,朱瞻基,朱高炽,以及朱高煦等诸多与皇权争斗相关的人物,推上了顶峰。

人物刻画形象最深的有三个,其中之一便是朱高炽。

朱高炽的人物形象刻画到什么地步呢?如果大家走在马路上遇到100个胖子,并且把这100个胖子所有的人进行一个综合对比,选出一个长相憨憨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脑瓜不太灵光的人,那么很高兴的告诉你,他极有可能是朱高炽的原版。

历史上的朱高炽就是这样人,胖胖的心肠好好的,而且还好说话,对于臣子们也很好。

简单讲,朱高炽是一个好人,好的不能再好的人,他是一个好皇帝好的不能再好的皇帝。人家都说一旦长得胖了,心也就变宽了,心变宽了,为人处事也就更能体谅他人。这句话没有科学的逻辑证明,也没有严谨的心理学参与,但是绝大多数生活中比较胖的,尤其是胖乎乎的小男生小女生,他们的脾气秉性似乎都不太差。

不能再说了,再说就跑题了。

朱棣很讨厌

首先朱高炽长的胖乎乎的,为人处事很好,这些朱棣看在眼里,讨厌在心里。

为什么呢?因为朱棣是个狠角色。

朱棣明白,从最开始的藩王一眨眼之间变成皇帝,单纯的凭借好心肠是完不成的,必须要有狠,要有足够的狠。

所以朱棣对待方孝孺、朱棣对待诸多文臣对自己的刻薄评价,进行了血腥屠戮,甚至对后宫当中敢谈论政事的女子也进行了屠戮。

简单讲推翻朱允炆皇权,建立自己的永乐政权是朱棣的逆鳞,天底下所有的人都不能谈这件事情,如果你敢谈论这件事情,我就敢给你屠戮了。

而这样的一种脾气秉性,这样的一种能力作风是自然而然的看不起自己的大儿子的。

毕竟脾气秉性不同,两个人即便是父子关系也很难有愉快的探讨,历史上朱棣经常折磨自己的大儿子,经常有事没事就来找事。

要不是朱高炽人缘好,臣子们都喜欢他,估计朱高炽早就凉了。

朱瞻基的一线希望

很多人都说朱高炽能当皇帝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太过于吸引人了,以至于吸引到朱棣的注意,朱棣决定,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孙子,也要立这个倒霉儿子当皇帝。

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未必。

因为当时朝廷呈现出两极派,文臣站在一块,武将站在一块,文臣想立朱高炽当皇帝,而武将想要立朱高煦当皇帝。

在这场争斗当中,文臣战胜了武将,朱棣也不得已将自己的倒霉二儿子当成了备胎。总而言之,文臣的巨大作用力帮助朱高炽奠定基础。自己的机灵儿子,仅仅是个加分项。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6

第一是隔辈亲,这事儿很常见,现在我们家庭里也是,你当着孩子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动孩子一下试试?打不死你

第二其实朱棣一直是把朱高炽当皇位继承人在培养,从最初的世子到后来的太子,无论是靖难之时的北京保卫战还是后来朱棣多次出征,都是朱高炽在独挡方面,而与之相比,老二老三都没有这种经历。

但是朱高炽确实身体不好,有朱标朱允炆的前车之鉴,朱棣不能不提前加以布局,所以讲朱瞻基带着,就有直接确定第三代接班人的寓意,尽早是朝臣和部下习惯于朱瞻基的继承人身份。

事实证明,朱棣是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朱高炽登基10个月猝死。

第三喜爱朱瞻基也是基于将自己的思想和执政理念从幼年时期就潜移默化给朱瞻基的意思,以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毕竟谁也不想在自己死后,一生所奋斗追求的被后人改变。

第四就是明朝的继承制度要求必须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朱棣自己破坏了这个规则,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破坏。

李世民英明一世,但是靠杀兄害弟上位,其后的唐帝国就像受到了诅咒,代代血腥上位。

这显然是朱棣不想看到,害怕看到的,熟读史书的朱棣肯定知道唐朝的这段历史。

所以朱棣必须在自己的时代强化这种继承制度,培育朱瞻基也是一个信号,警告那些希望在朱高炽三兄弟之间挑事儿的官员,不要为自己的富贵再折腾,规则已经是定下来的了。

文官们精明,早看出来了,所以紧密团结在朱高炽身边任凭风吹雨打。

武将勋贵们憨,看不明白。

7

一句话: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朱棣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朱棣晚年的时候,对于后继之君的选择上他和父亲朱元璋遇到了一样的问题,长子朱高炽多病难保,次子朱高煦野心勃勃,就如同当年的朱棣,如果朱棣把位子传给了朱高炽,大明王朝会不会重蹈覆辙,这个皇室实际上不能再承受这屠杀了

当然,后来朱棣还是把皇位给了病重的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促使朱棣下决心的,还是他的好孙子朱瞻基

朱瞻基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传说在朱瞻基出世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其时仍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

在古代,大圭标志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想梦中的情形,遽然有人报告说天孙朱瞻基降生了。他立刻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有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以后朱棣下决心发起靖难也有很大的作用。当然了,这些也就是传说而已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朱棣对于朱瞻基的偏爱是无须质疑的,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朱棣之梦——祥瑞之兆

朱瞻基出生的当天晚上,朱棣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下人来报说长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梦正是应证在这个长孙的身上。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显贵、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而朱瞻基也正好在此时出生,这使朱棣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更坚定了他发动靖难之役的决心。

2、长相特像朱棣

朱棣正思索梦中之事,下人来报,长孙出生,他便马上跑去看孙子,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特别高兴,又想到梦中之事,大呼:“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3、长子长孙,隔代亲情

这似乎早已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祖辈对孙辈的第一个孩子都会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会将对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普通家族如此,皇室家族只会更甚,再加上那晚所做之梦,致使朱棣更加关注朱瞻基。

再后来,朱瞻基的成长、教育都是由朱棣直接接手,甚至可以说朱瞻基在朱棣身边的时间远超他人,这也更加深了这对爷孙的情感。

4、文武全才,合乎心意

在文学方面,朱棣登基之后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

在武学打仗方面,朱棣在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在平时也常带朱瞻基离开京城去狩猎和进行军事视察。

在体恤民情方面,朱棣每次带朱瞻基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时都要带其到农家看看,好让朱瞻基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能够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

可以说在每一方面,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都是为了日后朱瞻基能够成为一个文武全才、体恤民情的好皇帝,而朱瞻基也的确没有辜负朱棣对他的培养和期许。

永乐九年(1411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而朱瞻基也立刻被立为皇太孙。

时至今日,大家都认为朱高炽之所以被立为太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儿子朱瞻基的光。

9

公元1399年,时驻燕京(北京)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意图推翻其侄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篡位为帝。

公元1492年,明朝号称持正统大旗的百万大军在朱棣区区数万燕京铁骑践踏下土崩瓦解,仅在朱允炆登基后的第四年,帝都南京便被自己叔叔直捣黄龙。

自此天地变色,江山易主。

之所以提出这么一出典事,却与朱瞻基息息相关。

正是朱棣对朱瞻基的偏爱,促使朱棣狠下心来发动靖难之役。

怎么说呢?

公元1398年2月9日,朱棣还在燕京,正是朱元璋在位的第三十一年。这一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远在帝都的老爹朱元璋把一块用玉做的大板子交到了自己手上,还莫名其妙地说:“老四啊,把这玩意儿传给你孙子吧,这样咱们大明才能保千秋万代!”

朱棣醒来,美滋滋,正在细嚼梦中的味道,忽闻手下传讯,自己的长孙诞生了。

这两件事不要太凑巧地赶到一块,让朱棣绝对有理由相信这是上天让他荣登大宝的疯狂暗示。于是满怀期待地跑去见了自己刚出生的长孙。打一见面,朱棣便在心底里暗自乐呵:稳了!

只见那小崽子生的肤色古铜如己,虽咿呀难语却难掩其帝王气度,五官魁梧有自己难得喜欢的非凡气度。朱棣越瞅着越觉得他简直与自己不要太像,一样的天之骄子啊!
(上朱棣,下朱瞻基)


显然,朱瞻基的诞生,确实如一粒种子,一粒老天爷深藏其心底里对他疯狂暗示的种子。这粒种子在朱瞻基慢慢地长大过程中,它生根发芽,乃至最终冲天一击,直闯凌霄。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朱棣自己的大哥朱标反倒在老爹前一步呜呼哀哉了,朱元璋本着父去子承,撒手人寰前将江山传给了朱标儿子朱允炆,一直到后面朱允炆的削藩与软弱,都近乎是老天让朱棣造反的疯狂暗示与赶鸭子上架。

后来朱棣在这一系列与朱瞻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心理暗示下,果然造反成功,对朱瞻基的喜爱便更甚从前了。当然这些事和某个和尚也戚戚相关。

大家知道,古代帝王举凡行事,只问祥瑞不祥瑞,而朱瞻基之于朱棣,无疑是祥瑞的代名词,朱棣喜欢他,只这一个理由便够了!

当然,再说朱瞻基,还真就像是剧本里写的天之骄子的角色一般发展,打小便弓马娴熟,琴棋书画和韬略都异于常人地天赋异禀。

(朱瞻基涉猎图)

众所周知,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是个比较软弱的胖大哥,倍受自己两个弟弟的坑害,几次三番之所以能化险为夷登上帝位,与朱瞻基从中睿智机敏地斡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期间,朱棣亲自给朱瞻基挑选老师,数次带他远征漠北,到民间体察民苦以了悟君王之道,朱瞻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足够成为谢晋口中“好圣孙”并且朱棣将大明江山隔代相传的凭仗。

可见,这朱瞻基要让朱棣不喜欢也是要有理由的。

点击关注不书,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10

朱棣偏爱朱瞻基,就如同康熙偏爱弘历一样,都是因为他们是“好圣孙”的缘故,而他们的父亲朱高炽和胤禛是因为他们才上位当的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

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

朱瞻基出生的当天,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后,告诉他:“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回忆起梦中的情景,觉得这个梦特别的吉祥。正沉浸在梦境的喜悦之中时,有家人禀告说你的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一惊,马上就联想到了刚才梦中出现的情景,难道这个大圭是映证在我这个孙子身上吗?不行,我赶紧去看看我的孙子去!

朱棣一路小跑去看望孙子,当他小瞻基时,一下子就呆住了。这小家伙怎么这么像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脸盘,眼睛和鼻子,还有小嘴,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翻版吗?

朱棣看到孙子长得这么像自己,而且英气逼人,喜气洋洋的,朱棣感觉异常兴奋,这可是上天对自己的暗示啊,这是老天爷送了一个好的接班人给我,那么我的“侧”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既然一切都是天意,我还还怕什么呢?建文帝那么咄咄逼人,不造反只能束手就擒!我做的梦应该就是映在这个孙子身上,那么我的计划就能实现!

果不其然,朱棣一路从燕京打倒北京,中间虽有坎坷,但最后都能逢凶化吉。朱棣心想这肯定是老爹朱元璋托梦让我去当皇帝,最后把皇位传给这个小瞻基,可保大明江山永世相传!

所以,在朱棣靖难之役胜利,成功当了皇帝后,就开始重点培养朱瞻基的文化知识和治国安邦之术。

朱棣亲自挑选了当时著名的文臣来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重点强调,我这个皇孙是可造之材,你们一定要全心全意的教好,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

不仅如此,永乐中期以后,每次朱棣带兵打战,还都会把朱瞻基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带兵打仗。

打仗远征归来,经过农家之时,朱棣还会带着朱瞻基到农家去实地考察,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辛劳和不易,让他以后做一个爱护子民的好皇帝。

可以说,朱瞻基是在朱棣的全方位的培养下,茁壮成长为一代明君。

朱瞻基果然不负朱棣之所望,在登上皇位后,励精图治,不仅挫败了叔父朱高熙的阴谋篡位,而且重用贤臣良将,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创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棣对朱瞻基的偏爱没有白费。朱瞻基确实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好皇帝。

唯一可惜的是朱瞻基继位十年就意外去世,终年才36岁,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

总结,这所以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朱瞻基出生时,天降祥瑞,朱棣又正好梦见朱元璋送象征皇权的大圭给他,两个结合一起,给了朱棣发动“清君侧”之举莫大的信心和心理暗示,让他发动靖难,清君侧,当皇帝,然后把皇位传给小瞻基就可以了。

第二,朱瞻基聪明好学,文武兼备,让朱棣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第三,他的长子朱高炽虽说肥胖有残疾,但心胸宽广,可以将帝位顺利交给朱瞻基。

第四,二儿子朱高熙虽说也孔武勇猛,很像自己,但是谋略不够,心胸狭窄,不足于登大宝。

第五,下面的臣子也都认为该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有朱瞻基这个“好圣孙”在,让朱棣觉得后继有人,大明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所以,朱棣偏爱朱瞻基也就不足为奇。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点赞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秒删。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