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件事情就要去问问专家们了,毕竟是后世专家们把条约的名字强行给改掉了。比如说《中日马关条约》,其实原文就是《马关条约》。
只是因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太多了,而且有重名的可能,所以必须要区分一下,这是大清国跟谁签订的条约。
慈禧太后手底下的不平等条约,略多。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四十年,这四十年别的事情没干多少,净在那里签订条约了。今天跟俄国签,明天跟法国签。
但凡你现在能叫得出来的资本主义大国,慈禧太后都打过交道。别人家里摆放着的,是一摞子奖状,慈禧太后卧室里放着的,是一摞子不平等条约。
不过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慈禧太后,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其实大清国就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洪秀全浩浩荡荡地搞了一场为期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把大清国的国力给降到了史上最低。
趁着大清国虚弱的时候,西洋人一个个都冒了出来,英国、法国人是比较牛的,他们强行打开了大清国的通商口岸,强行在大清国的国土上进行各种免税贸易。
白花花的白银源源不断地从大清国流出到了西洋,慈禧太后不答应啊,这钱应该搁老娘自己这里,怎么让这帮洋毛子给弄走了呢?
于是乎反对西洋人的运动也就爆发了,结果人家开着军舰一路从南打到北,直奔北京城来了。慈禧太后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带着人往李自成的老家西安逃窜去了。
后来就是一发不可收的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把紫禁城里的好东西都给抢走了。你们现在看英国、法国人一个个把自己形容成贵族气息,在抢东西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这种贵族的姿态。
抢了一顿以后,慈禧太后觉得不划算,还是回来签条约好了。毕竟京城是她的老窝,被八国联军这么糟蹋可不成。
结果各种条约接踵而至,慈禧太后大笔一挥:来来来,咱们排个队领赔款啊。国库里银子现在还不够,没领到银子的也别着急,唉唉唉说你呢!别着急扛大炮上来啊,先给你打个借条,再不成就按揭给利息。等到来年收了老百姓的税,哀家一分不少你们的!
慈禧签不平等条约的时候,那可是理直气壮的。
慈禧为什么会理直气壮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呢?因为不是她亲手签约的啊,怎么也轮不到她手来。
从名义上说,国家的领袖,那是光绪皇帝,跟慈禧这老太后一点关系都没有。从实际行动上来说,签约的是李鸿章这样的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也是不沾边。
所以慈禧太后才不管后人的评价,再说了,她把康熙皇帝给搬了出来:知道你们这些键盘侠要开骂了,你们怎么不瞅瞅康熙皇帝当年也签了不平等条约呢?
大伙儿一看,原来是《中俄尼布楚条约》,其实当时也只有《尼布楚条约》这几个字,中俄是后来为了区分跟谁签的,才加上去的。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似乎就占上风了啊,因为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都在被动状态下,跟沙俄签订这不平等的条约,为什么她慈禧就不能签订了呢?
其实她不清楚的是,康熙的《尼布楚条约》算不上是不平等的条约,毕竟他也没有让出多少土地给沙俄,只是跟对方划分了疆界而已。
慈禧太后可不管这些,既然祖宗能签的,自己为什么不能签?和尚能摸得,我就摸不得?于是乎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多了,自然要加上签订国是谁。
大清国在的时候,可没有强调中国这个说法,他们只会称自己为大清国。中国的概念真正出现,是在清朝灭亡以后。
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去考虑一个问题了,随便拿起一个条约来,不知道是跟哪个国家签的啊,也不是咱去签约的,哪知道到底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呢?
比如说《北京条约》,大家还能分得清是跟哪个国家签订的吗?大家当然分不清,因为这里面涉及了三个西方国家。分别是中法、中英以及中俄。大清国跟这三个国家都签订了《北京条约》,这要是不在前面加个前缀,大家还能记得么?
所以为了方面认清楚,就在每个条约前面都加上了前缀。毕竟北洋政府时期,还是承认这些条约的合法性的,可这些条约又不是人家北洋政府签订的,到时候给钱的时候,万一给错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比如说你把应该给英国人的钱,提前给了法国人,那人家英国人能答应吗?而且财政上也需要做计划。
每年什么时候从百姓那里收到多少钱,这笔钱该在什么时候偿还各国的欠款,这都是要做一个详细的表格的,毕竟要是还不上这些钱,又免不了一顿挨揍。
总结:要想得到国际承认,就得认下这些欠款。
条约是大清国签订的,北洋政府包括民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认这些条约的合法性呢?这本身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洋人们也知道这件事,可是他们不能让自己白白蒙受了损失。他们告诉北洋政府,只要承认条约的合法性,继续履行条约的话,那么我们就能承认你这个政府的合法性。
否则的话,你就不是一个合法的政府,到时候飞机大炮开到你家里来,那也算是拯救难民来了。
那个时候北洋政府哪里见过什么大世面,而且政府要运转下去,除了收税以外,还要向海外银行借钱。人家要是不承认你这个政府的合法性,那你连一毛钱都借不出来,所以事情就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