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3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清光绪帝死因研究)》立项,2006年公布了研究结果:光绪帝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死亡。

关于光绪的死,在没有进行过科研项目调查之前,有过两种不同的结论。

1.【光绪是正常死亡】后人曾有“帘卷千官集凤墀,那堪重咏摘瓜辞。瀛台纵异轮台悔,一样伤心玉儿时”之诗,言及光绪帝死后,外间有所异议,次日慈禧临死前,亦颇有悔意,遂令溥仪继位,既作为同治帝载淳之后嗣,亦兼为光绪帝载溉之后嗣,作为她对造成同、光二帝一生悲剧的弥补。

有学者根据清宫医案之记录及参照有关记载,认为光绪帝之死,实系因长期患有痨瘵痼症,病入膏肓,脏腑皆已坏死,最后心力衰竭而亡,实属正常的进行性死亡,确无意外突变之征候,排除了系慈禧或其他人下手。

2.【光绪死于慈禧的毒手】慈禧与光绪帝之间明争暗斗,至少已将近有十多个年头,尤其是在戊戌政变之后,光绪帝被她幽禁了十三年之久。她对光绪帝虽然十分痛恨,然一直未下最后的毒手,其中固然有种种顾虑和原因,最重要之点还是她始终对控制朝政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她相信只要她存在一天,光绪帝作为一名傀儡,虽然活着也无碍大局。因此,她如果终于决心要消除光绪帝的存在,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可以促使她去这么做,这就是她已自知来日无多,有可能死在光绪帝之前.即如《崇陵传信录》中所述:“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

光绪帝死因的确认过程

1.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采访时,得知1980年曾对清光绪帝及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椁(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被盗)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光绪帝、隆裕皇后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在清西陵管理处库房保存。 

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专家初步研讨后,征得河北省文物局、保定市文物管理部门及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同意,摄制组将清光绪帝多根(两小缕)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9室进行测试。

2.2003年,课题组首先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反应堆仪器中子活化法(核分析方法),测定了提取于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其方法是:将光绪帝的头发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方法清洗,自然晾干,剪切成1厘米长的截段,第一缕头发长度为26厘米,剪切成26小段;第二缕头发长度约为65厘米,剪切成59小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入堆辐照后,逐段分析头发中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的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

3.为探究光绪帝头发中砷含量高的成因,研究人员以光绪帝为中心,以关联性和可比性为原则,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别的人和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测出了光绪帝墓内外环境中物品的最高砷含量,结果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其棺椁内物品最高砷含量的83倍,是墓内外环境样品最高砷含量的97倍。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高含量砷元素,并非来自环境的沾染。另外,光绪帝头发中的异常高砷含量截段既不在发根处,也不在发梢处。依据头发的生长规律和砷中毒机理,这些头发上的高含量砷不应是正常摄入自然代谢形成的。研究人员将光绪帝的头发与当代慢性砷中毒患者的发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前者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后者的66倍,而且砷含量分布曲线与后者也截然不同。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高含量的砷元素并非慢性砷中毒形成。

研究还证实,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同年代生活环境相似的成年人隆裕皇后头发砷含量的261倍,是同年代成年人清代草料官头发砷含量的132倍。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确实属于异常现象。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造成光绪帝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异常的成因,只能是来自其尸体的沾染。

4.2006年后,课题组听取并研究了刑事技术、法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意见,决定按照案件侦查思路和专业技术规范,扩大取样分析范围,以进一步确证光绪帝砷化合物的来源。 

由于光绪帝的棺椁在1980年清理后严密封存,不能重新开棺。为达到扩大取样分析范围,课题组再次提取光绪帝头发残渣物及散落的头发,并首次提取光绪帝遗骨及衣物样品,进行砷的分布研究。 

据介绍,研究人员依照物质吸附和信息转换还原的原理,对光绪帝的遗骨及靠近其尸体特殊部位的衣物进行取样检验。采样部位、采样方式均按照规范的法医开棺检验方式、方法和要求进行。光绪帝头发上局部有结痂物状的残渣,研究人员用镊子刮取残渣物,然后再取刮掉残渣物的头发,分别分析砷的含量。取样完毕后,把从整体头发上掉落的碎发和残渣物也分别取样。 

结果表明,这些残渣物的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说明它们是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砷的来源。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由此进一步推断:这些残渣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光绪帝中毒死亡后的尸体。

据介绍,砷中毒死者尸体腐烂后,器官组织中的砷可能会沾染到骨骼上。光绪帝棺椁进行清理后,共有肩胛骨、环椎骨、脊椎骨、肋骨等7块遗骨保存于清西陵文物库房内。研究人员刮取这些遗骨表面的附着物进行了砷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一些遗骨表面沾染了大量的砷。种种研究结果表明,光绪帝遗骨、头发、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民间常说的砒霜。经过科学测算,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由此,课题组得出最后的结论:光绪帝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死亡。



最佳贡献者
2

皇帝,万人之上,掌管整个华夏。可是,这位帝王,死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他的死,成了历史上百年奇案!

我是三少,我来答疑。

寒冷的冬夜,悲催的皇帝,孤独地死去!

1908年的11月14日,傍晚的北京城最是寒冷。饱受疾病折磨,遭受理想爱情等人生多重打击,年仅38岁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载恬,在被软禁之地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满含悲愤地离开了人世!

光绪皇帝驾崩,无一人在身旁,寝宫里所有东西早都被太监宫女洗劫一空,只剩下一个夜壶。清冷的月光投射在这个哀伤落寞的皇帝的脸上,原本英俊的脸颊只剩下消瘦,和干枯的泪痕。

那一夜,只有窗外的一只夜莺,在中南海的上空,在这个刺骨的冬夜,低低的哀鸣!

光绪皇帝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其身前死后,都遭人冷落!没有人知道死前的皇帝,是何等的悲凉?甚至没有人知道,这个大清帝国,第十一位皇帝死的准确时间?

(历史上记载的皇帝崩驾的是估摸的,大约是下午五至七时)

第二天下午,慈禧,这个控制我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太后也离世了,相距光绪皇帝之死不到20个小时!如此的巧合,一时间,整个大清哗然!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近百年来议论纷繁,成为清史上一大疑案。

皇帝孤独凄苦一生,死后之谜纷扰百年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少数人认为是正常死亡。

有专家根据对清宫医案的调研,认为光绪帝终身身体虚弱,百病丛生,久治不愈。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是受肺结核、肝病、心脏病、风湿等缓慢病长期摧残,免疫力严峻缺失,心肺功用衰竭等,最后合并急性感染而逝世的。

另一种说法,就截然不同了!

据说光绪皇帝去世前,确实身体不适,根据宫中太医所言:虽有不适,但不致命,更不会暴毙!

也就是说光绪皇帝的病并不重,甚至也不会是什么急症。更有名医屈桂庭说,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起”,“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

原来,光绪皇帝之死,真不简单。

为解开“光绪之死”这一历史谜案,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运用最先进的技能,采用最精细的仪器,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表里环境,进行重复的查验和细致的剖析研讨。

他们发现:光绪皇帝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砷元素,砷含量是常人的2千倍,并且体内有大量的砒霜!

研讨人员测算发现,仅光绪皇帝的头发残渣和一件衣物残渣中的砒霜含量就高达201.5毫克,而正常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

2008年,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年之际,课题组确定:光绪帝突然驾崩,是因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亡。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终于解开了!

然而,未曾解开的是:究竟是谁向久病卧床的皇帝下毒?又为什么要下毒?

岁月悠悠,百年之前,是谁下毒害死了年轻的皇帝?

众说纷纭,我们来看看,在晚清的舞台上,都有哪些下毒嫌疑犯呢?

李莲英下毒害死光绪皇帝之说:

曾担任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她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毒死光绪皇帝的是:太监李莲英。

这一下毒的理由就是:李莲英身为慈禧太后的附庸,自然做了不少欺负光绪皇帝的事。他怕太后去世了,光绪亲政后,找他秋后算账。

这一观点,很牵强。

既使以前李莲英对皇帝不敬,甚至很过分,但光绪和李莲英之间,没有刻骨的仇恨,没有到那种杀人放火的地步。李莲英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杀皇帝呢?

再说,这个皇帝长期病泱泱,还不知道能活几天?

(电视剧中的李莲英)

载沣下毒害死光绪皇帝之说:

摄政王载沣,光绪皇帝的五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是清朝最后实践的控制者。

认为载沣下毒,主要因为他是小皇帝的爸爸,又是摄政王,掌握大清的第一人。光绪皇帝如果死了,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就是载沣。甚至他可以像当年的多尔衮一样,威武霸气!

其实,载沣是个支持维新的积极分子,在戊戌变法时,出力比六君子还要多。很多时候,光绪不便出面,都是他在代替弟弟奔走。作为清末的政治家,最后那几年的大清,他推动的改革,比戊戌变法时的尺度还大!

大清的大厦,危在旦夕,各地的风云变幻,不是他这个摄政王能轻易慑伏的。这是一个比多尔衮更难掌控的时代,所以,他不可能冒着大清倒台的风险去毒杀光绪皇帝。

(小时候的载恬和弟弟载沣)

慈禧下毒害死光绪皇帝之说

有史记载:清朝礼部尚书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类似于现在的酸奶)。送后不久,就由太监小德张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这个是慈禧太后下毒最有力的证据。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实际掌权者,是历史上铁碗的政治人物。她如果要杀一个人,杀的还是一个皇帝,一定是有很深的政治原因。那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有政治矛盾吗?

有,当然有!

首先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的亲儿子,光绪也不是真正的皇帝,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而已。

偏偏这个傀儡皇帝又是思想激进派,尽管慈禧太后不断以各种方式箝制着他,为他的亲政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然。

但是,年轻的皇帝,依然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皇帝的亲政历程,一波多折,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逐渐升级。

百日维新后,清朝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她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际上,是将他幽禁于瀛台,成为无枷之囚。而且,自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就阴谋废黜及弑害光绪。

现在慈禧太后感觉自己已经日薄西山了,她非常担心自己死后,光绪皇帝亲政,否定她生前之布局,所以才会在病危之时下毒手。

这种说法站的住脚,合乎逻辑,所以,慈禧下毒的理由和机会相当大!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看。

慈禧太后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她最担心光绪亲政的事其实已经解决了。

因为,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

这时候,光绪还有再次亲政的机会吗?尤其是光绪皇帝,日渐病重,一日不如一日,天知道他还有几天日子!

如果慈禧太后杀了光绪皇帝,她这个将死之人,丝毫得不到一点点利益。她又有多大的必要在自己临死前去杀他呢?

袁世凯下毒害死光绪皇帝之说:

在末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里,有记载称:光绪皇帝被袁世凯所弑。他说:袁负恩反戈,陷载湉于万劫不复,载湉在台,"日书项城(袁是河南省项城人,)名以志其愤"!

袁世凯曾在维新变法的关键时刻,出卖了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革派。所以,他一直被光绪皇帝所记恨!光绪皇帝曾言:吾若当政,必杀之!

袁世凯深知慈禧太后命不久了,一旦归天,光绪皇帝势必不会放过他,乃至诛他九族。因此,为了保全性命,袁世凯便暗中毒杀了光绪皇帝。

也有人说:当时袁世凯已被开缺回籍,远在河南。且按照清宫内廷制度,任何从宫外送入御用的食物必须先经人试毒,因此他没有机会对光绪皇帝下毒手。

其实,袁世凯历任山东巡抚、朝鲜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为其效死的心腹干将多的是。在无人照顾的病塌前,对一个软禁中的皇帝,下点小毒,袁世凯做为一个官员,要做到这一点,一点都不难!

重要的是,如果毒死了光绪帝,谁受益最大呢?当然是袁世凯!

李鸿章在临死之前,向慈禧推荐了袁世凯,袁受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中央政柄,北洋集团势力迅速扩张,一跃而成为当时满清的实权人物!

后来,革命的势力风起云涌,摇摇欲坠的晚清如何经得起这个折腾?袁世凯顺势而为,东山再起,再后来,袁世凯就当大总统

总结

从下毒的理由来看,慈禧太后是最有理由下毒,最大的嫌疑人。

从下毒之后的受益人来看,袁世凯受益最大,他是最大的嫌疑人。

各抒己见,你认为呢?

3

光绪皇帝的死因为砒霜中毒而亡,但是谁下的毒确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多的两种说法的就是慈禧太后和袁世凯,我觉得袁世凯虽然可能有这种想法但皇宫里他未必能做到,毕竟禁卫森严。而慈禧太后却是最有可能对光绪皇帝下毒手之人,具体原因我们下面具体分析。先来说说光绪皇帝的死因为何是砒霜中毒而亡。
▲最有可能是光绪帝的照片

光绪皇帝砒霜中毒而死的依据。

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都是清宫谜案之一,民间也有各种说法,但中毒而亡之说却是各种说法里经常提及的,是真是假无从得知,直到2008年11月光绪皇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发布后,人们才真正知道光绪皇帝确实是砒霜中毒而死的。▲从光绪帝棺椁里取出的龙袍

光绪皇帝死后葬在清西陵,陵寝名为崇陵。1938年秋,一伙来历不明的军队盗掘了崇陵,将地宫珍宝盗掘一空。1980年,清西陵文管处清理了被盗的崇陵地宫,并采集了一些光绪皇帝的头发、骨骼样本保存在文物库房,同时保存的还有一些龙袍、朝服等物品。正是这些遗骨遗物为现在我们解开光绪皇帝死因之谜提供了珍贵的材料。2003年央视到清西陵拍摄清史纪录片,得知文管处保存有光绪帝部分遗骨及遗物,便萌生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这些遗骨来得出光绪死因的想法,也正好验证一下是否为中毒而亡,此想法得到了清西陵文管处的支持,于是在央视的牵头下,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四家单位组成了研究“光绪帝死因”的专题课题组,经过对光绪帝遗骨、头发、遗物的科学鉴定分析以及对同时代其他遗体遗物的检测(包括隆裕太后的头发)对比,发现光绪帝头发砷含量最高为2404μg/g,而他的隆裕太后为9.20μg/g,高出了261倍。而遗骨的砷含量最高也达到了1269μg/g,都超出正常值太多了。同时也排除了棺椁内及地宫环境对尸体砷含量的影响和慢性砷中毒的可能,而且越是靠近胃部的遗物遗骨砷含量越高,所以最后得出了光绪皇帝砒霜中毒而亡的结论。虽然部分人对此结论还存有怀疑,但应该说此结论是科学严谨的,我觉得是可以相信的。▲光绪帝遗骨


慈禧毒死光绪帝的依据。

慈禧毒死光绪帝的动机

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软禁在瀛台,一个皇帝被软禁起来,那这个皇帝内心会有多大的愤怒可想而知,光绪帝就算不想杀了她内心也是愤恨至极了,当时慈禧已病入膏肓,她当然会怕光绪帝在她死后报复自己,为了自己的死后哀荣慈禧有动机毒死光绪帝,也只有她有条件去实施。慈禧向来是心狠手辣的,从当初发动辛酉政变杀掉肃顺等顾命大臣就可以知道这点。▲瀛台,光绪帝被软禁的地方

光绪帝死前慈禧的反常安排

慈禧在光绪帝死的前一天就让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进宫教养,在上书房读书,同时封载沣为摄政王。当时光绪帝并不是奄奄一息了,慈禧太后怎么就知道光绪帝一定会死呢?提前就安排接班人和辅佐的大臣难道不值得怀疑吗?而且恰好仅仅一天后光绪帝就死了,不得不说慈禧太后的安排确实反常。而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慈禧要先让光绪帝死,而嗣皇帝是自己指定的,辅佐皇帝的又是皇帝的父亲,这样死后的统治中枢都是自己安排的,肯定不会对自己进行清算,以保证自己的死后哀荣。▲摄政王载沣和福晋

清室后人书法家启功的回忆

光绪死因有很多说法都是各种人的回忆或是听说,我认为可信的很少,但书法家启功大师的说法却是我比较相信的,曾经央视的纪录片里也曾引用过。大意是启功大师的曾祖父当时任礼部尚书,慈禧太后病重时在京的重要官员都在慈禧寝宫外侯着,而礼部尚书自然也在那里,就在慈禧太后殡天之前,从慈禧寝宫出来一个太监,手里端着一个盖碗,作为礼部尚书的启功曾祖父就问这个太监,端着的是什么?太监说是老佛爷赏给皇上的塌喇。塌喇是满语的说法,其实就是酸奶。送过去不久就传来光绪帝驾崩的消息了。

这也太巧合了吧,因为之前光绪帝虽有病但也不是特别严重,怎么就突然死了呢?应该说这碗酸奶很有可能就是一碗含有砒霜的毒奶,光绪帝喝完也就一命呜呼了。▲书法家启功大师


综合以上的论述,应该说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说法是比较可信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慈禧太后有杀人的动机,有实施的条件,有反常的举动安排,基本可以形成证据链了,虽然没有慈禧直接下令毒死光绪帝的证据,但从现有的事实及证据上看,其他人不具备以上完整的条件,如袁世凯。所以我认为光绪皇帝的死因就是慈禧用含有砒霜的酸奶毒死的。(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一起交流探讨)

4

这是个并不新鲜的问题,但一些细节依然值得挖掘。

光绪皇帝载湉是醇亲王奕環的第二子。4岁那年,19岁的同治帝驾崩,膝下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载湉被慈禧选中,抱进宫中,稀里糊涂地成了皇帝。

光绪的身体底子很差,长期患有三种疾病。

37岁那年,光绪曾有一段自述:遗精之病将二十年。数年前,每月必发十数次。近年来,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而已。

这段自述说明,光绪长期被遗精困扰。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收录了清宫太医给光绪开的一百八十二个药方,其中神经衰弱方六十四个。

这说明神经疾病亦长期困扰光绪。

此外,光绪还患有肺结核。光绪三十四年年初,光绪偶感风寒,导致肺结核陡然加重,竟然一病不起。

这三种病症叠加在一起,光绪的确是个病秧子。据一些大臣回忆,1908年十月,光绪和慈禧共同召见大臣,当时光绪有气无力地斜靠在宝座上,身后垫满了枕头,说话简短,声音很小。三天后,连饭都吃不进去,几乎陷入昏迷。

受制于慈禧的悲剧帝王生涯,是光绪身染重病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

其实,光绪和慈禧的关系是亲到不能再亲了。

光绪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醇亲王的嫡福晋;光绪的隆裕皇后,又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光绪又是以咸丰继承人和同治弟弟的身份继承的皇位,这几层关系加起来,慈禧身兼光绪姨妈、姑姑和养母三重身份。

但这种亲情在皇权下又是极其残酷的,一旦慈禧发觉光绪跟她不是一条心,她的报复打击心理越重。

慈禧对光绪,三件事将光绪打击的很惨,也让他的帝王生涯成了彻底的悲剧:一是发动戊戌政变,把光绪不成熟的强国梦想扼杀了;二是将他心爱的珍妃推进了枯井里;三是将光绪本人软禁在中南海瀛台长达十年。

此外,光绪在位三十四年,经历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经他名义签字画押的丧权辱国条约最多,这种打击也是很残酷的。

更要命的是,精神受到残酷打击,又染有重病,光绪却得不到有效医治。所有的太医均是按照慈禧的意志给光绪把脉医病。

先不说,光绪是怎么死的,慈禧让他“苟延残喘”这首先是一个事实。

光绪到底是不是慈禧毒死的?如果是,毒药又是谁送去的?又是怎么让光绪喝下去的?

有一点很明确,光绪暴毙前两天,身体状况是很好的。有人看到他在中南海湖畔散步,情绪很不错。给光绪诊脉的太医后来也说:“皇上本无病,即有病,亦肝郁耳!意稍顺当自愈,药何力焉。”

也就是说,光绪身体无大碍,安心静养就好,药都不用吃。

但随后的两天,宫中的情景就惊心动魄了。

慈禧因为在寿宴上吃坏了肚子,引发了严重的痢疾,并逐步演变成夺命之疾。最后时刻,有人给重病在床的慈禧打小报告,说光绪很高兴。

慈禧听闻,恶狠狠地撂下一句话:“我不能先尔死!”

自知大限将至的慈禧随即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两道上谕:一是将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接到宫中教养读书;二是授载沣为摄政王。

这分明就是传位诏书,亦是对光绪明显的夺命信号。理由很简单,只要晚死慈禧一天,光绪就能宣布这两道上谕无效。

于是就出现了光绪病情急转而下的一幕。死前,光绪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痛,面黑,舌焦。

2008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联合另三家单位,通过化验光绪的一部分头发,遗骨以及衣物,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是当代正常人的一万多倍,跟隆裕太后比,也高出260倍。

无疑,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细节,光绪衣领上的砷含量也是超高的。

有这个细节,几乎可以还原光绪被毒杀的现场情景。

启功先生生前曾有一段回忆: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满语酸奶的意思)。

如果启功先生的回忆没错,那光绪生前喝下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一杯酸奶。

衣领上超高的砷含量说明了什么?光绪是很警惕的,他根本不喝,是被强行灌下去,酸奶撒在了衣领上或者光绪将酸奶吐在了衣领上。

因为太敏感,启功曾祖父没有说出端盖碗的人是谁,又或者盖碗端出来的时候,行凶者已经脱手将盖碗交到了小太监的手里,启功曾祖父不认为这名小太监。

那么谁最有可能是这名行凶者呢?

很多人说是李莲英,这不客观,李莲英对光绪是有怜悯之情的,为此慈禧曾很不满,这么关键的时刻,慈禧不可能让李莲英去干这差事。

溥仪说是袁世凯,这就更不可能了,外臣怎可能在内宫动下这种手脚,况且慈禧未死,有机会也没这种胆量。

这种说法只能说明溥仪恨透了袁世凯。

最有可能的行凶者是将珍妃推进枯井里的二总管崔玉贵,他跟光绪有死仇。

5

光绪皇帝正值壮年,却突然驾崩。由于他生前的种种悲惨经历,人们不禁怀疑,光绪究竟是正常病死的,还是遭人陷害致死的?

遗憾离世

1908年11月14日,中南海瀛台,含元殿的卧室里,光绪正在痛苦地挣扎着。

堂堂大清皇帝,居住的卧室竟然是破败不堪。墙纸因为年代久远开始脱落,天花板上结满了蜘蛛网,窗纸因为无人打理而落满了灰。光绪皇帝的床帐,也因长时间未更换,而渐渐泛白。

此时,光绪已经说不出来,只能痛苦地呻吟,可这丝毫不能减少他的痛苦。此前,光绪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好几天,地上都是他的废痰和汤药。

突然,床上没声了。光绪帝睁大眼睛,身体崩得老直,大张嘴,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正常病死说

光绪皇帝大小身体就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成年后又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后来,光绪不仅腰酸背痛,甚至走路都要有人搀扶才行。光绪二十四年,一个来自法国的医生,曾为光绪诊过病,诊断结果是肾功能退化,所以导致腰直不起来。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的病情继续恶化,太医院医官曾有这样的记载:

光绪皇帝左三部脉象细微断绝,右三部脉象若有若无,急喘而气短粗,两目圆瞪上视,已不能说话,呛逆作干呕,肾元已无承纳之势,火上攻破于肺,其势岌岌可危。

后来,光绪的陵墓被盗,研究者通过比对其发丝检验发现——光绪并非他人毒死。难道那些传闻都是假的?光绪当真是病死?

屈桂庭是一代名医,而他也是最后一个诊断光绪皇帝的人。就在光绪死亡前三日,他照例给光绪诊病。

光绪本来还精神焕发, 病情有所好转。但是紧接着,光绪眉头一紧,大叫肚子痛。屈桂庭见状,也不知所措。

只见光绪面部泛黄,舌头泛黑,似乎不是之前的病所引起的。情况紧急,屈桂庭也一时摸不着头脑。

有人说,光绪其实是因为精神疾病,郁结于心,才会病入膏肓。没错,光绪在生前被囚禁,心爱的女人和自己阴阳两隔,这样的打击似乎会让一个人崩溃。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袁世凯毒死了光绪?

袁世凯是当时的权臣,掌握北洋六镇(共九万余人)的军队,说他是晚清最大的军阀也不为过。

当年,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向慈禧告密,间接导致新政破产,由此光绪和他结下了梁子。但是,袁世凯却靠着这件事,接替了李鸿章,成为了直隶总督加上北洋大臣。

不用说,光绪帝自然是对袁世凯恨得牙痒。《庚子西狩丛谈》中曾记载,当年光绪出逃京城的时候,经常画一个长着大头,身子奇奇怪怪的人,并且还在这个人上面写下袁世凯的名字,画完就和太监一起踩这张画。

光绪皇帝在临死前, 虽然说不话来,但仍然用手比划着“斩袁”二字。可以看出,光绪是对袁世凯恨之入骨的。

据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载:

光绪皇帝在死前一天还是好好的,但自从服用了一瓶药之后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瓶药是袁世凯送来的。

大太监崔玉贵、李莲英毒死了光绪?

太监虽然在清朝的势力一直不大,原因就是清朝的皇帝总结了前朝的弊病,把太监的权力几乎给削没了。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厉害的太监出来兴风作浪。

到了慈禧“这一朝”不一样了,太监也可上位。李莲英可以说是慈禧的心腹,是“太后党”的核心人物。正是有他的“忠心耿耿”,光绪的一言一行才会被慈禧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在戊戌变法中,李莲英又是“大展拳脚”,为变法破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光绪被囚禁期间,他又充当一个监视者的作用。李莲英接二连三地破坏光绪的好事,光绪怎能不恨他。

而崔玉贵跟李莲英如出一辙, 都是慈禧的左膀右臂。光绪最喜欢的珍妃,就是他直接处理致死的。要知道,光绪这辈子最爱的人就是珍妃,如此深仇大恨,光绪怎会忘记?

二人都有一个特点,都是老佛爷的忠诚的仆人,都和光绪有深仇大恨。眼瞅着老佛爷越来越老,万一哪天驾鹤西去,光绪主政的话,自己不遭殃?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

慈禧的宫女德龄曾在日记中写到:

李莲英经过几度筹划,他的毒计便决定了。光绪皇帝心里明白,他断定是李莲英等人在他的食物里下了毒,存心想要谋害他。

慈禧亲手解决了光绪?

在光绪死之前,慈禧太后的病情就已经开始恶化。当光绪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不禁龙颜大悦,他知道,一旦慈禧死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就来了。

但是,丝毫不加掩饰的他招来了慈禧的忌恨。

慈禧认为,自己绝不能在光绪之前死,不然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便决定先下手为强,趁自己意识还清醒,下令秘密处死了光绪。

综合以上三种说法,我们都不难发现,其实可能性都很大,但是也都有漏洞。

尽管袁世凯有充分的作案动机,但是他不可能不知道此事万一败露,给自己带来的危险。而且,世人皆知道光绪和袁世凯有矛盾,袁世凯何必冒这么大风险给光绪送一瓶毒药呢?

李莲英崔玉贵虽然被称为“大太监”,但是说白了,他们就是慈禧养的两条家犬,慈禧让他们干什么他们才会干什么。地位如此悬殊,李莲英等怎会因为有矛盾而断送自己的前程呢?

对于慈禧来说,似乎最有可能。但是,光绪已经被慈禧“殖民”了那么多年,早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傀儡。

在光绪病重期间,慈禧还多次慰问光绪,而且还免了他的跪礼。慈禧已经老了,自然会多生怜悯之心。多次的动乱之后,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综上来看,慈禧对光绪的态度应该是缓和了,她又怎么会处理一个对自己没有丝毫威胁的人呢?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他杀?病死?至今,这还是一桩疑案。

参考资料:

《落日之星》

《大太监李莲英》

《慈禧传》

6

1908年11月14日,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时分,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享年38岁。第二天下午,慈禧皇太后病死在中南海仪鸾殿。两人的相继谢世不到24小时,使各种评论和猜测随之而起。由于光绪帝在戊戌变法后就被慈禧太后囚禁,许多人怀疑,慈禧太后因为害怕她死后光绪帝重新掌权会翻案,所以在自己临死前将他害死。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也就由此产生了。

在晚清文人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摘抄的清代笔记里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唯恐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执政,推翻她一手制造的种种冤案,于是令人下毒手将光绪害死。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过,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7

有关光绪之死,从我一个医学生的角度来看,非常明白和清楚,就是砒霜。



根据《清史稿-德宗本纪》记录的非常简单:“壬申,上疾甚。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紧接着甲戌日,慈禧也咽了气。



这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细节,第一日皇帝病情加重,慈禧就赶紧立载沣为摄政王,又把溥仪抱进宫;第二天皇帝就死了;第三天慈禧也没了。您要说是巧合,反正我不信。



而对光绪的尸检报告显示,他头发里的砒霜含量为404(ug/g),而同时代干尸的含量仅为18.20,其妻子隆裕太后更是只有9.20。这种含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剂量,基本达到了致死剂量。

但是我认为,光绪之死并不全是因为十月癸酉日那一天喝下了大量毒药,从他被软禁开始,他极有可能是在长期服用慢性毒药。因为在这一段期间,他的性格逐渐变坏,整个人格都有着一定的扭曲,并且出现了一定的躯体化的症状。



此外,慈禧几次想废掉光绪,她也很有可能早就未雨绸缪地灌光绪慢药了。当她意识到自己快完了的时候,自然会临走之前带走光绪,不让她在自己身后恶心自己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哦!

8

同治帝去世后,无子继位,权欲熏心的慈禧想找个儿皇帝,再次垂帘听政,年仅四岁的光绪被慈禧选中,从此光绪就被慈禧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光绪也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帝王生涯,他是在繁琐的宫中礼节和慈禧不断的严词训斥中长大的,一直生活在慈禧的阴影内,光绪病重之时,慈禧也病入膏肓了。 年纪轻轻的光绪与74岁的慈禧时隔一天相继去世,这对磕磕绊绊、共同工作34年的“母子”这么巧合地去世,世人都认为这其中有诈,纷纷猜测光绪是被毒害致死的,通过现代刑侦技术化验得知,光绪是死于砷中毒,确实是被人毒死的。那真凶是谁呢?


被怀疑对象有慈禧、李莲英和袁世凯,最大的疑凶是慈禧,当然她不可能亲自动手,慈禧想除掉光绪原因有三:1,光绪性格急躁,势必排除袁世凯、鹿传霖等有实力的官员,这些人手握兵权,若被逼急,易起兵造反;2,光绪若当政,会重用康有为等激进的改革派,而康有为支持变法动机不纯,容易激起保守的手握兵权者联合推翻光绪;3,慈禧临终前,让隆裕皇后和醇亲王载沣掌权,就是为了让娘家叶赫那拉氏掌权,如若光绪上台,此计划就得落空。 站在慈禧的立场,是为了稳定时局,为了叶赫那拉氏,为了大清基业,只有光绪不掌权才能实现。


至于光绪的死,笔者认为还有一个人不可小嘘,那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她是慈禧的侄女,是由慈禧钦定的,光绪自从珍妃被害死之后,心情极度低迷,非常抵触这个皇后,一旦光绪再度亲政,隆裕不是被废就是被打入冷宫,如果光绪和慈禧都不在了,那紫禁城内就是她说的算。所以隆裕皇后害死光绪的可能性也蛮大,都是各自的野心在作祟。


生前慈禧控制了光绪一生,死后慈禧还要把光绪带走,继续主宰光绪的阴魂,光绪的一生是悲催的,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嫡系,真正拥护他的是那些激进的没有实际能力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生当政34年却碌碌无为,完全活在慈禧的影子内,靠山不在了,光绪之死就理所当然了。

9

问:光绪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答:关于光绪帝的死因,百年来争论不息。

其实,清朝十二帝,除了极个别在死亡问题上没有太多疑点之外,大部分人的死亡都会笼罩上一段疑团,给世人茶余饭后佐供许多谈资。

比如说,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是背脊生恶疽身亡;民间却说是被袁崇焕的大炮轰死的。

又比如说,史书记载皇太极是患病暴毙的;民间却说是死于多尔衮之手。

又比如说,史书记载顺治帝是患病(天花)暴毙的;民间有说他出家当了和尚,也有说他是在厦门被郑成功大炮轰死了。

又比如说,史书记载康熙帝是患病暴毙的;民间却说是死于雍正之手。

又比如说,史书记载雍正帝是患病暴毙的;民间却说他是死于女侠客吕四娘之手。

又比如说,史书记载嘉庆帝是患病暴毙的;民间却说他是遭雷击暴毙。

……

还有,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帝是患病死的,这个基本没有疑问,但民间却又在这个病上起了传说——说是死于花柳病。

同治帝之后的光绪帝,史料记载是患病暴毙的;民间却说他被毒杀的。

毫无疑问,众多的患病暴毙成为不了民间喜闻乐见的话题。那些死于父子之手、死于兄弟之手、死于敌人之手、死于侠客之手、以及雷公震怒、花柳发作之类的说法,则具备了无穷尽的吸引力,让众生百谈不厌,津津有味,乐趣无穷。

有人也许会问:自古到今,各朝各代的皇帝这么多,为什么清朝的皇帝的死亡会招惹上这么多民间传说?

主要是人民对清朝的认同感不够。

清朝统治者不怎么把大清子民视作“子民”,如雍正皇帝,总在嘱咐自己的儿孙,时刻要提防汉人,如果实在在关内呆不下去,就收拾东西回关外;再如慈禧太后,其一句“量中华之物力以结上国之欢娱”,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自己人。

统治者既然这样提防汉人,这样不把中国的利益放在心上,当然难赢得人民的拥护。

所以,在清朝长达二三百年的历史中,很有一些人是抱着冷眼旁观的心态在看待这段历史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但对我而言,我是不大相信民间那些关于清帝离奇死亡的千奇百怪情节的,而更愿意相信史书上的那些平淡无奇的记载。

史料中对于光绪的死亡记载,就是平淡无奇的。

不过,光绪帝的死亡时间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即1908年11月1日下午5时33分);慈禧太后的死亡时间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即下午1时至3时),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人世,时间差为二十二个小时。

考虑到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种种恩怨,这种巧合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

为此,有很多专家根据光绪帝生前的病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代中医学理论,缜密地推断过光绪帝死因:

光绪帝在位三十三年,病案记录有一千多条(其中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七月前没有医案记录,不知是没病还是资料丢失)。但戊戌变法前的二十年,病案记录仅有七十六次,变法失败后被囚灜台的十年中,记录则达到了九百多次。即这十年中,平均每年要让御医诊视九十多次,几乎月月患病。

光绪死亡这一年(光绪三十四年),从三月到七月,病案记录高达二百六十次,给他诊治过的御医有三十多人。从病案上看,药罐子光绪的病,主要症候是肝脏郁热、肝旺脾弱、心肾两亏等。

法国驻京使馆的医官多德福曾进宫给光绪诊治,并做了医学化验,认为光绪的病是“腰火长症”,即肾炎。

但光绪身边的御医并没有采纳多德福的治疗方案,继续用传统中医治疗。

上面提到,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七月之间缺失医案记录,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之后,有御医力钧、陈秉钧、曹元恒等人对光绪的详细诊疗记录,从记录的情况来看,光绪的病势日见沉重。

光绪久病不愈,心情大差,曾严加训斥御医,指名道姓,骂他们都是些欺世盗名的庸医。

于是,在光绪临终前的四个月中,各地又加荐了许多名医进宫协助宫中御医进行诊治,其中有杜钟骏、张彭年、周景涛等人。

光绪死亡前的最后的一个月,光绪腰部痛得不行,五官变形、周身汗涌,自感越服药就越感觉病重,一遍又一遍嘱咐御医“万不能以药试病”。

杜钟骏等人心照不宣,都认为光绪已病入膏肓,却不敢说出来,且在病案中千方百计加以隐瞒。

杜钟骏在《德宗请脉记》中坦承,在记述每日诊疗病簿时,“予于案中有实实虚虚,恐有猝脱之语”。

光绪临终前两日,他在医案中写“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但内务大臣们认为这样写不利于病人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也只好将之删去。

而两日之后,光绪猝然昏厥。

内务大臣急召杜钟骏、周景涛、施焕来前来诊脉。

大家诊断过之后,如实相告:皇上必过不了今晚,所有针药均无力回天,不用再开方了。

但内务大臣要求死牛当活马医,随便上一方子。

几位御医没辙,只好开了一味生脉散。

药还没进上,光绪已经驾崩。

根据光绪帝这些病历、脉案和药方,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光绪一生体弱,久治不愈,加上慈禧刻意虐待,病情加重,最后不治身亡。

冯伯祥在《清宫档案揭秘光绪之死》就记:“详考清宫医案,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光绪是受肺结核、肝脏、心脏、风湿等慢性病长期折磨,致使身体的免疫力严重缺失,酿成了多系统的疾病,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性感染而死亡。”

1938年,光绪帝及隆裕皇后的葬身之所崇陵被盗墓者盗掘,有关部门于1980年对他们的棺椁进行清理。

在重新封闭崇陵之前,曾专门检测过光绪的遗骨,确未发现外伤或中毒的痕迹。

可是,据说,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项研究课题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用精密的科学仪器,对光绪帝的头发、衣物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反复检验和缜密研究,最后慎重宣布:仅光绪头发残渣和一件衣物及残渣中的砒霜含量就高达约201.5毫克,而正常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

结论是:光绪死于砒霜之毒。

没办法,与史料记载比较起来,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即:光绪是被慈禧太后下砒霜谋杀的。

但我还是有一点点疑问:武大郎服砒霜七窍流血、一命呜呼。武松后来从何九叔那儿要到武大郎的一小块骨殖,看到乌黑油亮,马上知是中砒霜毒。而“仅光绪头发残渣和一件衣物及残渣中的砒霜含量就高达约201.5毫克”,则把光绪全身由内到外的砒霜含量都提炼出来,不得有一斤半斤?何以有关部门于1980年检测光绪的遗骨时竟未发现中毒痕迹?

10

首先,光绪应该是死于砒霜中毒。

最近有历史学家与一些分析化学家通过科研项目,用质谱等分析仪器从光绪的头发里检出超量的砷。而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所以有理由相信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当然,在死亡时间上来看,正如你所说:“正当盛年的光绪却突然死亡,而且他与慈禧的死亡时间仅相差一天,对于光绪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患重病而死,有人说他是被慈禧下毒而死,也有说法他是被李莲英下毒而死,还有的说法把凶手指向了袁世凯。究竟光绪是被谁害死的?”

这在时间上也很敏感,应该是中毒而死,而不是病死。

那么,到底是谁杀了光绪?

我觉得应该是慈禧。

慈禧对光绪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光绪是她妹妹的儿子,而且慈禧一度把光绪当作自己的亲儿子来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代圣主。而光绪本身亲政以后,慈禧也放弃了一些小事情的控制权,自己在颐和园颐养天年。问题的关键是光绪这个人不是很成熟,他太激进,中了康有为的蛊惑,要戊戌变法。

变法本来是好事情,但光绪的做法是不成熟的。康有为被光绪接见了几十分钟,出去以后一直很把自己当回事,居然想到兵变控制住慈禧。这事情暴露以后,慈禧觉得兵变是光绪的意思,于是恨光绪不孝顺——觉得自己对光绪像亲儿子,而光绪对自己不像亲妈。所以,慈禧在自己死前,下令毒死光绪,就是怕光绪在自己死后,在洋人的帮助下掌握权力,对自己的历史地位重新评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