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炎夏日,吃一碗冰淇淋,确实能让人心旷神怡。那在没有冰箱的古代,古人在夏天有没有冰淇淋吃呢?他们用的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春秋时代,诸侯百家就有了在宴席上引用冰镇米酒的习惯。《楚辞·招魂》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说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醇香又清凉。可见,那时候的古人,已经在冷饮制作上有了建树,夏天也能吃到冰饮。


不过,当时的冰多是天然冰,需要在冬日凿冰储存。据现存的资料显示,在周朝时期,官府已经设立了专门负责取冰的官员——凌人。他们每到冬日,就去规定的河道凿冰、藏冰,来年春日,再开冰、取冰。

冰被取出来后,会被送去专门的储藏室。古书中记载的冰库叫法颇多,有凌室、冰室、冰窨、冰窖、冰井等等。冰库一般都修在地底下,中间垫上稻糠之类的东西,来隔绝外界气温。


但饶是如此,冰块仍有损伤。随着人们对冰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越往后世,冰库的规模越大。到了清朝,光正阳门外的一座冰窖,就可以藏约3600立方米的冰块,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

因为古人觉得夏天用冰是逆天而行,所以在取冰、藏冰之时,都会行祭祀之礼。



唐朝以前,夏日用冰一般是王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优待,唐朝末期,人们发现硝石溶水可以结冰,街上开始逐渐出现贩卖自制冰块的商人。诸如冰淇淋一类的吃食,已经逐渐出现其雏形。

到了宋代,聪明的商人开始在冰饮里加入水果或者果汁,称之为“冰酪”。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有诗云,“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对冰酪可谓赞赏有加。忽必烈统一中原后,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把牛奶加入了冰饮中,其形状、口味,已经颇似现在的冰淇淋。

可在当时,这种冷饮只在皇室内生产,普通民众是绝没有机会品尝一二的。到了明朝,工部开始颁发“冰票”,普通民众凭票领冰,夏日饮冰逐渐成为广罗众人都可以享受到的事情。


至清代,逢冰窖开放,人们只需要数文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块的冰,街上也开始有了售卖冰镇食品的小贩。


除了藏冰的冰库,古代还出现过类似冰箱和空调的东西。冰箱是在容器中做一个内胆,内胆被冰包围,胆内的食物就可以长久保鲜而不至发霉。乾隆皇帝曾作过一首诗,“广厦无烦署,精盘贮碎冰”,说的就是这种“冰箱”的保鲜的方法。

所以,古人在夏天不只可以吃到冰淇淋,还能享受到冰箱和空调的便利,与我们现在也相差无几。只是,那时候阶级分化严重,这些大多是上层人士专有的权利,普通民众都享受不到罢了。

不过,古时气候温和,臭氧层没有被破坏,也没有温室效应,夏天不似现在这样焦热。植被茂盛,房屋宽敞,民众没有冰淇淋和冰箱,也没有我们这般难熬。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最佳贡献者
2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3

谢谢邀请。古代人在夏季炎热时用的冰块,是冬天大量收集冰块堆放在冰窖藏起来,称夏天还没完全融化取出来降温的使用。像东北有的山谷有很深的裂缝,冬天里面结冰太多,夏天还没化完,人们都会到山中取回来作为降温用。(那终年积雪的地方就不用了。)

4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人夏天用冰远远早于欧美国家,夏商时期,桀纣已经发明冰刑,他们把人放在冰窖里冻的半死,然后放到热屋子里,人就会虚脱死掉,死前会因为腿脚抽筋,不自禁舞动起来,纣王笑称为太空舞步!那么他们的冰哪里来的呢?

据记载,当时一般是从高山山顶采集下来,用棉被包裹,运到挖的几百米深的井中,供皇帝使用,后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的海船已经可以抵达北冰洋,他们就在北冰洋取冰,当初郑和下西洋就为了取冰,不想风暴迷失了方向,到了非洲,促成了新贸易!

古人用的最多的冰还是来自冬天储存在冷窖里的冰块,每年冬天都会储存上千吨冰块,到了夏季,冰镇西瓜等用来降温解暑。

希望的我的回答很好帮到你!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吧!

5

有两种方式

一种冬天从封冻的江湖里取冰,然后存放到冰窖里。

《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

具体取冰过程可以看看好莱坞动漫电影《冰雪奇缘》开头的一段。

古代权贵是有自己的存放冰块的冰室的。这个俗称冰窖。

一般冰块可以在冰窖里一直存放到夏天,用的时候就取出来。

《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除了冬季存冰,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夏季制冰的技术。

古人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就有了夏季制冰的技术。

《杜阳杂编》记载:“盛夏安镬,用水晶如掌者汲水煮沸,取越瓶盛汤,油帛密封,复煮千沸,急沉涧底,平旦冰结矣,名寒筵冰。”

“水晶如掌”就是指的是硝石。

另外古代人还有冰箱

比如,1978年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2000多年前的冰箱。

冰鉴分两层,一层放冰冷却,一层放酒。

6

饮料中加一小块冰,凉爽整个夏天,虽说古代也有炎热的夏天,但那时候属于农耕社会,树木众多,人口数目少,二氧化碳少,夏天也没那么热。

不过,吃点冷东西总是不错,古人是没有冰箱,但大自然就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冰箱,冬天的时候,会派人去阴寒的深山峡谷取冰,然后打一个较深的洞储藏。一到夏天,便可以使用。



为此,周朝王室设置了一个“冰政”机构,专门负责这事,负责人叫“凌人”,宋朝设立“冰井务”。最后,剩余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要想夏天冰多,则需“深挖窖,广藏冰。”

在现在陕西咸阳、河南新郑等地方,都曾发现有冰井。曹操的铜雀台不光等着吴国的大小乔美女,还是可以储藏冰的,此外,又修建了金凤台、冰井台。

储存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还属清朝,仅在北京就有十四口窑,能储藏十万到十一万块冰,一个储藏五千的冰窑,相当于五层四个单元楼的体积。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外逃西安,还是叫人从太白山运来的冰块。



所以说,冰的来源都是“冬藏夏用”。能够享用的也都是些贵族,后来才在民间兴起(差不多宋朝时候),此时冰窖分三种,一是民窖,二是官窖府窖,三是宫窖。

冰来源河、湖,每到冬天,先“涮”,然后再开采,一般一年五批。开采前,先割块,再搬运入窖。



说硝石制冰,没有明确记载,倒是在《淮南万毕术》中有过制冰说法,但太过粗略模糊。

7

我的故乡——北塘,是个濒海临河的著名渔村。渔业资源丰富。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天然冰来保持水产品的鲜度。夏天更是如此。这就看出储藏冰块的冰窖的重要性了。冰窖,一般有几百平米大小,距地面两米深浅。中间有若干木柱戳着,地面上有一米多高的、厚厚的围墙,最上面,是一个人字形的坡顶。每到三九天最冷的时候,採凌人就披挂上阵了。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脚上穿着防水防滑的狗皮靰鞡,腰间系着油布围裙,扛着冰镩,成群结队的,奔向离村里不远的蓟运河上游的冰面。他们冰镩上下飞舞,冰渣四溅,很快,一块块一尺多厚,半米多宽,一米多长的晶莹剔透的冰块儿,就开凿出来了。他们又有带有钩子的特殊工具,两个人一组,把冰块儿抬上冰床子,码好。装够了,就撑着它向岸边的冰窖驶去。这时,冰窖地面上,早已铺好了厚厚的稻草。採凌人又一一的,把冰床上的冰块,一块块的抬进冰窖,一块块的平铺在地上,等铺满了,再在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接着再在上面继续摆冰块儿。如此反复多次,一直到,将冰窖装满为止。最后再在上面,覆盖上厚厚的稻草,用土封上冰窖的门。以后,就等着夏天卖冰的日子了。

8

用具: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即开始用冰消暑,那时,他们用的工具叫冰鉴。是用木制或青铜制造的箱子,大口小底,底部有直径很小的排水口,可在冰融化后直接排出冷水,以供使用。

如何存冰?

从周朝开始,有专门负责管理冰的官职“凌人”,每年 12 月、1 月都要带领下属到江面、湖面上采冰,封存在阴凉处的冰窖里,配备树叶等隔热材料,以备夏季使用。由于保存环境、方法的限制,这些窖冰的三分之二都会在使用前自行融化,因此储冰者需打好提前量,采集远远多于需求量的冰块,才能满足宫廷需求。

如何制造?

在采冰、藏冰、用冰等方面,清代都有其独特的管理流程。每年北京水道结冰前,要先放水“涮河”,去掉水中的杂草。约到冬至时开始采第一批冰,待水面再次结冻之后再采第二批。如此反复,每年冬天大概能采到五批冰。

如何搬运?

为保证冰的质量,防止冰块从窖口掉落到窖底时摔得不成样子,窖内会设置专门搬运冰块的冰板,待冰到了窖口,便将冰板一头支在窖口,一头支在窖底,形成一个斜面,让冰块滑下去,再由窖里的工作人员码放整齐。

早期的冰十分珍贵,更多时候只能选择吹风消暑。

汉朝末年坐拥“冰井台”的储冰大户曹操,即常将冰块作为珍贵物品赏赐给下属。汉代长乐宫凌室遗址。

到了明清时期,冰制品就更普及了。以储冰量最大的顺治年间为例,官方冰窖的年储量可达208621 块冰,乘以单块冰的重量(约 100 公斤),总重可达 20000 多吨。即使在藏冰量最少的雍正年间,官方储量也有一年 9000 吨左右。

清廷储备的冰块除皇室成员使用外,还对各级官员设置“冰票”,凭票供应。不过,能凭冰票领到的冰数量极少,根本不够使用,官员们往往还会到市面上去买冰。以下图片为

清末北京各衙门每日应领冰块数目。

冰的普及

不过,唐宋以前,冰块过于珍贵,冰块要真正走向民间,还要等到物质文明丰富的宋朝年间,民间采冰、藏冰乃至出售各种冰制食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东京梦华路》中就记载了很多冷饮、冷食,如“冰雪冷元子”、“冰雪甘草汤”、“冰雪凉水荔枝膏”、“冰雪细料馉饳儿”等,都以冰为原料或辅料,如“冰雪甘草汤”就是用甘草、砂糖等原料熬成汤后加入冰屑而成。

9

古人不会制冰,所以夏天用的冰块,要在冬天的时候就保存起来。这就涉及到保存冰块的方法。其实对于古人来说,把冰块保存到夏天并不难,三千年前的人们就做得到。

无非是冬天挖个坑,埋点土,垫上厚厚的植物纤维,夏天再刨出来给贵族老爷们用。

春秋时代的冰箱用青铜制作,外层放冰,内层放食物和酒水,称之为“冰鉴”

?清朝时,乾隆老爷子的“冰箱”则用上红木、掐丝珐琅与青花瓷器,但原理都是一样的,最多在家里搞点冷饮。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短时间的保鲜是可以实现的,但长时间的保鲜和冷冻则是不存在的。

10

古人夏天用的冰是怎么来的?


我是煮酒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人消暑纳凉的方法当中,有很多是要用到冰块、雨雪的,如《武林旧事》描述,有“翠寒堂畔,长松修竹,……御第两帝,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

古人没有电,更没有电冰箱,他们是怎样在夏天得到冰块和雪的呢?

其实是依靠冰窖。所谓冰窖,又称“粒雪盆”、“围谷”,是古人用来储冰避暑的法宝。冰窖不是谁家挖个地下室之类的设施,没有降温设施的地下室,是无法长时间储冰的。冰窖是在山谷冰川之类的发源地屯积冰的基岩凹地。如需用来储冰,则冰窖至少要满足三个特点,即三面环山,底部平坦,其出口又与冰川谷相连。

古时北京的制冰机构,大小有数十座,分为官办和民办冰窖。官办冰窖,因为是皇家出资,财大气粗,多为砖石砌起来的拱形的地下冰窖,民办则简陋得多,不过是挖个土坑罢了。而官办冰窖,给皇室提供和给官吏提供的规格又有不同,在此不再赘述。在今北海公园的东夹道恭俭胡同,还保存了一古时的官办冰窖,即恭俭冰窖。

冰窖二字,从字面意思上,看起来就是挖个地洞的样子,其实是非常严肃的“基础”设施,如《藤阴杂记》中的记载,“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如期告竣,令同知陈元龙送归新第。”雪池,语出“雪窖冰天”,也是地下建筑,这种设施,在地面上大约露出一米的四面墙壁,没有窗户,窖顶呈“人”字形,墙体和拱券均以砖石砌成。雪池因建材之故,极为坚固,其内空间也极大,长二十五米,宽、高各十米,所储存的雪量相当可观。

古人在收贮冰雪时也是有章法的,据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其便。”所谓“謻门”,即专门向雪池等冰窖运冰的门,平时是不开的。

冰窖现存量很少,如雪池冰窖、恭俭冰窖等官办冰窖,现在都已经名列北京文物保护名单之中。一般来说,冰窖之类的硬设施可谓传家宝,如雪池冰窖,始建于明代,到清代又重建了一次。

在《大清会曲》中记载过,清朝在北京城内划分出四块地皮专门贮冰,建设冰窖共计十八座,冰窖全部由工部水司掌管,号称“官窖”,民间自然也有人办冰窖以取利,但在“硬件”一道上,无论是规模还是坚固程度,都远不及官窖。

应该来说,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中国古代,很难制作出冰来,在冬季采冰以贮存至夏季取用,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平头百姓消暑时,大多还是采用常规的手段。当然,皇室、贵族等阶层就没有了这个顾虑。《诗经?七月》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当然是不属于平民的待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