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葛亮先收回荆州,再北伐中原,在战略上是错误的,理由是:

第一,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先决条件是吴蜀联盟,最起码是吴国保持中立,在吴蜀对抗的情况下,诸葛亮北伐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第二,诸葛亮收回荆州是做不到的,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后,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已经归孙权所有。

第三。关羽死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大举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巨大,事实证明伐吴是错误的。

第四,如果诸葛亮硬要伐吴,不仅不能收回荆州,而且损失惨重,将造成夷陵之战之后的再一次元气大伤。这样,蜀汉不仅不能取得北伐中原的胜利,就是发动北伐中原的战争也做不到了。

最佳贡献者
2

先说观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荆州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支点。但是在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如果为了荆州,长期与东吴处于战争状态,并不符合蜀国的战略利益。这也是诸葛亮不先收回荆州的根本原因。

一、攻击荆州,失去大义

蜀汉政权建立的道义根本是匡扶汉室,讨伐国贼。这也是刘备作为皇室宗亲,身上必须承担的责任。此时的天下,曹丕已经代汉自立,建立魏国。为了延续汉室正统,刘备也自己称帝,建立蜀汉,而东吴此时并没有称帝立国。从道义上来说,这时候蜀汉的敌人应该是曹魏,而不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孙权。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虽然是打着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的名义出兵,但是已经在蜀国内部形成极大的争议。如果在夷陵之战失败之后,还不依不饶地与东吴争夺荆州,那么蜀汉的军事行动就变成了诸侯之间的地盘之争,不再具备汉室正统的地位,失去大义的制高点。

对于这一点,曹魏、东吴可以不在乎,但诸葛亮不能不在乎。如果失去大义,就将推翻之前蜀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割据势力,不能代表汉室。因此失去民心,这对于诸葛亮匡扶汉室的远大目标,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孙权比曹丕曹睿更难缠

诸葛亮开始北伐是在公元228年,此时魏国的君主已经换成曹睿,二十出头的年纪,没有太多的威望和资历,正是主少国疑的时候。论个人能力而言,曹睿并不如他的父亲曹丕,比他的祖父曹操更是远远不如,加上魏国早期的文臣武将纷纷故去,此时的魏国正好处于一个虚弱期。

东吴方面的君主依然是孙权,这时候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地位稳固的时候。论战绩,孙权在赤壁之战挡住了曹操,又在夷陵之战战胜了刘备,用事实证明东吴绝不是一个软柿子,与东吴争夺荆州难度极大。

因此,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选择年轻的曹睿进行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夺取关中可弥补荆州的损失

荆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隆中对之中看出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隆中对》

可见荆州的战略位置极佳,能够同时向北、向东攻击曹魏和东吴。而丢失荆州,让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出现一个巨大的空白,蜀国从此不能从许昌、洛阳方向攻击中原地区,失去了双线出击的战略主动权。

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拿下西凉和关中地区,那么同样能夺回战略优势。蜀汉将拥有关中平原的产粮区和西凉的战马,到时候可以从长安出发,经洛阳进攻中原,可以完全弥补失去荆州的损失。

由此可见,诸葛亮选择先北伐中原,是符合蜀汉当时的战略形势的,能够让蜀汉保持汉室正统的身份,向着匡扶汉室的目标前进。

欢迎关注【历史步行街】,您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3

据《三国志》记载,蜀国灭亡时,人口有94万,军队十万,军民比例为1:10,这应该是蜀汉时期的一个平均水平。如果军队人数超出这个比例,老百姓是负担不起的,以蜀汉的国力是很难支撑的。所以,蜀国并没有百万大军,维持15万军队应该是极限。

刘备带了数万人入蜀,诸葛亮张飞赵云援军也有数万,和刘璋打斗必然伤了人马,再加上刘璋的降兵,汉中之战也损失不少,那么,大约估计刘备撑死十万人,再加上关羽军团的几万人,刘备军最多不会超过十五万人。

要是真有百万人,夷陵之战还会失败?刘备直接强攻陆逊的营寨,反正兵马多,几万人来回作战,东吴如何抵挡?而实际上,刘备夷陵之战参战兵力小于八万。

三国的形势是很奇特的,一国的任何一个举动,必然牵动到另外的两国,所以史称三国鼎立。蜀国这一方,国力最小。当年刘邦以天府为依托,顺利还定三秦,是因为得到秦地百姓热切期盼的拥护。而刘备爱举一益州之力进而复兴汉室、北定中原,第一个条件就必须“联吴抗魏”,第二个条件就必须等待“天下有变”的有利时机。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诸葛亮不是想夺回荆州而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关羽兵败身死使得荆州落入了吴国人之手这导致了刘备的实力被严重削弱,所以从理智上来看最好的策略就是休养生息发展实力徐图荆州。从后来刘备贸然伐吴遭遇惨败可以知道当时迫切想要夺回荆州的想法是错误且冒险的。




4

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丢失了重要关口,东吴占据夷陵之后,可以将其作为荆州的屏障重兵防御蜀汉,蜀汉再想要出兵夺荆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真正历史上关于魏国,蜀国,吴国的兵力是有记载的,魏国最多,毕竟地大面广,魏国人口有443万,常备的兵力有50万左右;而吴国的人口要少一半只有230万左右,常备兵力10万左右,但是后方还有10万兵力;而且蜀国的就更少了蜀国人口就只有94万,常备兵力10万。

其实说蜀国强就强在这个时候,这是蜀国兵力最足的时候,因为三国时期是生产力真的太低下了,10户才能养一个兵,在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差不多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估计有个五万左右,所以对蜀国算是伤筋动骨了,这五万兵力就当时蜀国的人口来算的话,没有个10年还真的是缓不过来的。

2蜀汉积攒的用来北伐的钱粮、军械等在此战中损耗严重。可以说刘备是卯足了劲要和东吴对抗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此次夷陵之战,刘备调动10万大军,更是调动数十万二线部队为前线输送补给,结果大败之后,这些巨量的物资统统丢失,溃兵们为了挡住追击的东吴军队,竟然将物资堆积在路上焚烧,由此可见其损耗之大,几乎将蜀汉的国库掏空。

3蜀汉丢失了重要的关口,再无出兵夺回荆州的可能。夷陵地处麦城西,控扼荆州,是蜀汉通往荆州的重要通道。此次夷陵之战的失败,让蜀汉将其丢失,东吴占据夷陵之后,可以将其作为荆州的屏障重兵防御蜀汉,蜀汉再想要出兵夺荆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4大量军事人才以及战将战死。夷陵之战后,名将张南、冯习、傅彤、马良等死于乱军之中另外,刘备曾派镇北将军黄权驻守江北,以防止魏国的进攻,他曾力劝刘备不要轻易出兵,刘备兵败后,黄权被吴军堵住退路,无奈之下,他只得投降魏国。杜路、刘宁也被迫投降东吴。一大批优秀人才就这么损失了,而后续的并没有在培养出来人才了。盲目的开启了夷陵之战加快了刘备集团被收购的时间,这对于人口原本就稀少的蜀汉来说,等于直接宣告退出争霸的舞台了。


5

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想要维护蜀吴联盟!

夷陵一战,蜀军惨败,蜀国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损耗了大半,疆域大为缩水。没过多久,汉昭烈帝刘备也病逝于白帝城。刘备临终前,将幼主刘禅托孤给身为丞相得诸葛亮,希望他能尽力辅助刘婵,保住蜀汉的基业。

实际上,当时刘备给诸葛亮留下的,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对外,夷陵大败让蜀汉的军力损失惨重,此时北面的曹魏随时都有可能趁火打劫,而东面的孙吴也有乘胜追击的可能。对内,幼主即位,政权不稳,蜀汉人心浮动......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发兵收回荆州,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极不明智的。事实上,诸葛亮从始至终都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因为刘备这么做,就等于自己主动瓦了解蜀吴联盟。这从长远来看,对蜀汉和孙吴都不是件好事,反而会让曹魏坐收渔利。

所以,诸葛亮辅助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局,他的当务之急,不是恢复国力,更不是收回荆州,而是第一时间与孙吴修复关系,重新建立起蜀吴联盟。而这一点,孙吴与蜀汉其实是有共识的。

毕竟,坐拥中原的曹魏,其实力本身就远在蜀国和吴国之上。如果蜀吴不联合在一起,压根就无法独自抗衡曹魏。因此,从孙吴这边看来,蜀吴联盟也是他们的安全保障。也正因如此,孙权尽管在夷陵之战取得大胜,但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主动示好,其目的明显就是想要再度与蜀汉重修盟约。

诸葛亮素来深谋远虑,这点认识他岂能不懂?所以,在他辅政之处,就着修复了蜀吴联盟。而且,“东联孙吴,北抗曹魏”,更是蜀汉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6

【文殳子云】这个问题确实有探讨的空间,但根据我的分析,诸葛亮肯定想要荆州,但相比蜀汉大业的分量还是轻些,具体理由有三:一是蜀国以扶汉立国,必须伐曹;二是蜀国实力大损,东吴军事有备,无法强行夺取;三是蜀国国策调整为联吴抗曹,把开疆拓土方向瞄准南中。

一、蜀汉树立扶汉大旗,必须北伐攻曹

刘备自称汉室之后,自见过献帝出许都后,往往以扶汉自立,因此获得诸多人才和民心。曹丕篡汉后,汉室国祚名义上已中断,刘备于是一方面大发檄文,口诛笔伐曹魏的篡汉举动,一方面又以延续汉祚为由自立称帝。因此,在立国法义上,蜀国与魏国势不两立,孙权还可以与魏国勾勾搭搭,蜀国是绝对不可以的,必须北上讨伐魏国,显示自己的正统性。

在后方稳定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前期取得不小的战绩,攻占武都、阴平等魏郡,击杀张郃、王双等魏将,补充了不少人口和土地,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诸葛亮去世后,历届蜀国丞相等继续北伐策略,这点是自始至终都没改变。

二、蜀国实力弱于吴国,无法强夺荆州

1、夷陵之战让蜀国国力大损

汉中之战后,刘备势力达到顶峰,但很快遭到曹吴联合打击,关羽被杀、荆州军团覆灭,同时南郡、零陵、武陵三郡被夺,失去了北上中原乃至东迫孙权的根据地。但刘备核心实力尚在,仍有希望夺回荆州。

襄樊之战后3年,刘备在条件成熟后称帝,随后举国之兵东伐,屡次拒绝孙权的求和,但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一战击败,兵力损失数万,失去大批优秀谋臣、将领,更严重的是让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重新混乱,也失去了短期内对外用兵的能力。

刘备退却至白帝城,一方面对内安抚荆州、益州、东州等势力,托孤诸葛亮、李严,避免更大混乱产生;另一方面对外重新与吴结好,承认吴国对荆州的统治现实,也就放弃了对荆州的领土诉求和之前的隆中对国策。

2、东吴在荆州根基已难以动摇

荆州位于吴国原先江东六郡的上游,原先的策略是借给刘备土地,让他一起防御曹操。刘备在拿下益州后,对吴国客观上已形成威胁,尤其是更具有攻击性的关羽驻守荆州,与吴国屡次发生矛盾冲突,也逐渐让孙权改变看法,这才同意吕蒙偷袭荆州。

吕蒙拿下南郡不久,孙权就立刻亲自来到江陵部署,通过礼贤下士、免除赋税等收服人心,调整三郡主要官吏,随后迁都武昌,加强对荆州控制。为防止刘备军事报复,任命陆逊为都督建立防御体系,增加荆州兵力部署,并让原交州刺史步骘率兵北上震慑武陵等郡。

夷陵之战后,孙权主动向刘备求和,两方随后再次和好立盟,但军事防守反而更严,一方面防御蜀国,一方面抵御从襄阳南下的曹魏。同时,东吴重要都督之一的西陵督重兵驻守在长江三峡,与上游白帝城的蜀军互守边境。

二、蜀国联吴抗曹,向南开疆拓土

1、东吴是曹操敌国、蜀国盟友

夷陵之战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其中曹魏势力最大,天下十二州中占据其九,对蜀、吴形成强力压制,迫使两国携手联盟。魏国实力虽强,但东西数千公里国土防线也让自己压力不孝,吴蜀如果密切合作的话,抓住机会还是能捞到不少便宜的。

所以,蜀国与吴国联盟是最佳的战略选择,在没有取得对魏国的优势时,一起出击魏国才是最划算的计划,而不是相互争斗、损耗实力,这是两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才能维护四十多年的良好局面。

2、蜀国平定南中,建立大后方

蜀国东出的希望破灭,只能把开疆拓土的方向转向南北。刘备去世后,越隽等郡的高定、雍闿联合东吴叛乱,诸葛亮以雷霆之势将其扑灭,随后再向南攻打孟获等少数民族,让蜀国南部控制区域大大扩张,为北伐提供了充足的基础,也避免了后院起火。随后,蜀国在南中设置七郡,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使蜀国国土进一步拓展。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结语】诸葛亮不夺荆州,既不能,也不会,更不想,这是蜀国联吴抗曹的必然选择,而不是坚持原先隆中对策的做法。

7

从两方面来考虑,蜀汉是不可能先收回荆州

01

道义的淡化,还得有

刘备称帝已经丧失了一部分民心,这与当初刘备当对外宣称“匡扶汉室”的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蜀汉存在的理由就是“灭魏兴汉”。因此,自从被曹丕篡位后,东汉已经不存在了,只剩蜀汉,就以在《三国演义》的内容来评论。

因为当时,吴并没有称帝。后来吴正式称帝后,其实诸葛亮也是挺为难的。


蜀作为汉王朝的唯一后继者,理论上对魏称帝不能容忍,曹魏是汉的第一敌人,当然对孙权的称帝也不能容忍。当时针对这个问题,蜀的内部也议论纷纷,多数人认为应该以大义名分为重断绝与吴的关系。


但是,诸葛亮力排众议,他认为这样的时候更应该“应权通变,弘思远益”。诸葛亮承认了孙权的即位,还派陈震赴吴表示祝贺。对于北伐中的诸葛亮来说,除此之外大概也别无选择了。

蜀不承认魏的帝位却承认吴的帝位,这显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诸葛亮当然不会不明白。可见,到了这个时期,蜀的大义名份的存在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只能说明当时诸葛亮把东吴视为第二敌人而已。


面后来,在北伐中是骂王朗的对话中,还时常提起道义二字。

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道义虽淡化,但还得有啊。

02

战略的需求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着手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弥补了刘备的失误。

刘备还在世时,孙权就已经派使者郑泉向刘备转达了讲和的意思。所以,诸葛亮在223年十月,也就是刘备死后刚过半年,就派邓芝赴吴,与孙权重申旧好。邓芝极力说服孙权只有与蜀联合才是吴的利益所在。

224年的春天,邓芝作为使者再次拜会孙权。孙权对邓芝说:

“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

如果孙权真的这么想的话,说明中国统一不统一对他都是无所谓的。对此邓芝回答说,

“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并了魏以后,就是和大王你的战争了”。

孙权听了大笑。吴蜀同盟归根到底是一个包含着对立的同盟。

另外 ,这时在两国之间还存在着决定益州南部归属的领土问题。但是,为了圆满解决两国间的外交问题,诸葛亮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鲁肃应该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了吧。


03

所以,与吴结盟而不取回荆州,也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曹魏

孙刘盟约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帝国站在完全对等的立场上缔结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独一无二的互不侵犯条约。

这也是只有在三国这个特殊时代才有可能发生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国魏,孙权提出了“二帝并尊”的现用主义路线。

蜀也不再执著于王朝的正统地位和统一大业的实现,生存第一,把正统论的大义名分置于高阁,因此才实现了盟约的缔结。真正意义上的三帝鼎立也只有在这个二帝并尊的路线下才成为可能。

所以,也就不会发生先取回荆州,再北伐的事情。

8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魏国仍是蜀国的第一大敌;第二,蜀吴已重订盟约,联合抗魏。

01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之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东吴偷袭并成功占领了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且于同年7月亲率大军征讨东吴,一是为关羽报仇,二是夺回荆州,夷陵之战爆发;公元222年8月,夷陵之战结束,蜀汉惨败,真真实实的损兵折将!

02夷陵之战的深远影响

仗打败了,损失了以张南、冯习,傅肜,沙摩柯,黄权为首的一大批重要的基层将领和治政文臣;带出来的蜀地精壮士兵也损失殆尽,蜀地不像中原地方,人口基数相对少,增长相对缓慢;关羽前两年就死了,黄忠221年病死了,张飞在夷陵之战刚要开始的时候被杀了,马超也在222年病死了,刘备也在223年忧愤而死。

也就是说此战之后,蜀汉的旗帜人物倒了一大片,基层干部也大量缺失,精锐士兵锐减,蜀汉此时再无力量进行征伐。所以战争一结束,诸葛亮就说服刘备停战;第二年(223年)刘备死了,诸葛亮立马遣使与东吴重订盟约;此时的蜀汉国内,局势越发动荡,叛乱四起,诸葛亮花了5年多的时间去平叛和休养生息,著名的“七擒孟获”就发生于这段时间。

当然,吴国肯定也是有很大损失的,只是蜀国作为战败国的损失更大。即便孙权打赢了,但是刘备仍驻扎在离东吴很近的地方,他心里也忐忑,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立马签订了新的盟约。

03 诸葛亮北伐前的战略思考

诸葛亮的思考时间就是夷陵之战的结束到他首次北伐之间的5年多时间;前面提到过夷陵之战于公元222年8月结束,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28年春天。

其实诸葛亮的战略一直就没变过,始终是以曹魏为最亟待解决的对象。这么说的原因在于诸葛亮本身一开始就反对刘备伐吴,但是架不住刘备的怒气偏执;而刘备战败之后,也是诸葛亮马上反应要和东吴重新盟好,本来战前蜀吴就都比曹魏弱,战后对比坐山观虎斗的曹魏就更弱了。

此时如果还筹谋着伐吴,显然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这5年多时间,诸葛亮并不是在纠结伐吴还是伐魏,而是在平叛维稳,积蓄力量,利用一切资源准备北伐曹魏。

结语

无论孙刘在种种局部战争中如何有亮点,论综合实力,曹魏仍是最强。经过夷陵之战互有削弱的孙刘两家如果还不联合,只怕是会灭亡的更快。

对此,诸葛亮心如明镜,当然也就不会选择先与东吴夺荆州了,而现实情况也是在重订盟约(223年)后直到蜀国灭亡(263年)之间的40年,吴蜀联盟再也没有发生任何动摇!


感谢阅读,感兴趣别忘了关注交流哟~

9

诸葛亮在他的<<隆中对>>中明确提出的战略策略是,首先占据荆州,益州两个地方,然后,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后,一南一北两路夹击,成就统一大业。然而,诸葛亮后来的战略却偏离了这个忠旨,只是从北方出兵来完成北伐。诸葛亮为什么要如此呢?他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策略呢?咱们仔细来分析一下。

形势的变化打乱了既定的策略,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方针。
<<荆州>>

不管后世的人们,如何说<<隆中对>>有何不妥的地方,但是,不能不说,由于这个战略目标的既定,结束了刘备集团居无定所的日子。从这个角度来讲,<<隆中对>>功不可没。假如,真有能成行的条件和形势,来尝试一下,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然而,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出人意料之外,荆州的丢失,直接终结了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使得诸葛亮这一战略策略成为一个空想。

荆州的丢失,不仅仅是失去了一块可进攻的战略根椐地,损失了一大批军事将领,而且,也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剧变。紧接着东三郡丢失,二年后,夷陵之战爆发,刘备集团又经历了一次惨败。

一系列的失败,使得刘备集团元气大丧。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就是一个烂摊子。到此为止,蜀汉政权己经完丧失了统一全国的基础和实力。此时的诸葛亮如果还是念念不忘以往的策略,无异于刻舟求剑了。

强行夺取荆州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也是诸葛亮无法承受的。
<﹤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念念不忘的,就是北伐大业,就是一统天下恢复大汉的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先收荆州,坚持<<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呢?

荆州撑控在孙权手中,收复荆州,诸葛亮就必须对孙权开战。当时的国家实力排名,魏国第一,东吴次之,蜀汉最弱。而且,这种实力的差距不是一点,而是相当的大。

蜀汉与东吴一旦开战,单就蜀吴两国的实力来说,蜀国要想轻松取得荆州己是不可能,即便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蜀汉倾举国之力夺得荆州,也是元气大失。

如果,魏国在蜀吴争夺的精疲力尽之时趁虚而入,诸葛亮就是在有神机妙算的本领,也难免亡国的危险。

真如此,三国归一恐怕就会提前到了了。

聪明如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汉政权生存蜀的险恶环境,容不得诸葛亮有非份之想。
<<孙权>>

诸葛亮执政期间和东吴的外交关系,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那怕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诸葛亮也是保持相当克制的态度,不使矛盾扩大从而影响到两国的交往。为什么呢?

纵观三回鼎立时,魏,蜀,吴三国关系的变化,魏,蜀是死敌,没有和好的时机和条件,吴国和魏,蜀之间每一次亲疏远近的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剧变。

孙刘的第一次联盟,就让曹操统一的步伐在赤壁止步不前,三国鼎立也从此开始。孙,曹的联盟也让荆州从蜀汉手中永远剥离。也就是说,孙吴永远是充满了变数的一方,只要孙吴倒向蜀,魏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安宁,就面临着危险。

蜀汉政权是三国中最弱势的一方,必须联合一方才能生存,而这一方又没得选择,只能是孙吴。

所以,诸葛亮终其一生,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从来没有变化。这也是,诸葛亮宁可放弃<<隆中对>>的战略思想的根源所在。

10

先看北伐当时的国际形势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此之时,蜀汉唯有益州一州之地,吴有荆州大半,扬州和交州之地。硬实力上来说,吴是强于蜀汉的,更别说魏国了。

要想收回荆州,势必少不了与吴国一场恶战。丞相虽天纵之才,但关张殒命;吴国陆逊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兼有黄盖韩当,朱桓全琮,徐盛丁奉等为爪牙,战之未必能胜。

再则,蜀胜吴则吴大败,魏遣一上将十万兵伐吴,吴有灭国之灾。纵使魏不伐吴,吴人怀恨在心,北伐时再夺荆州奈何?蜀败,则北伐更遥遥无期矣。

事实上,交好吴国正是北伐的前提,这与丞相的大方针是一致的。蜀国没有实力同时和魏国吴国交战。当初曹丕犯得错误,曹睿可未必会犯哪。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