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变态吗?杜甫当时是什么心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变态吗?杜甫当时是什么心理?

2020-07-22 22:01阅读(8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变态吗?杜甫当时是什么心理?:开元盛世盛极衰,渔阳鼙鼓动地来。朱门当可聚金甲,安史必然避箭台。蓬户遇难有心躲,骸骨遗路

1

开元盛世盛极衰,渔阳鼙鼓动地来。

朱门当可聚金甲,安史必然避箭台。

蓬户遇难有心躲,骸骨遗路无人埋。

诗圣亲历切肤痛,圆圆吃肉骂娘来。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豪门贵人大鱼大肉多到吃不完都放臭了,穷苦的百姓饥寒交迫冻死饿死在路边。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大,以及社会动乱对底层百姓的伤害。也说明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

我们都知道杜甫是古代的大文豪,才华非常的出众,除此之外,杜甫还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总是想为天下老百姓做点什么,总是想着天下人能过得好,自己一个人再怎么痛苦都无所谓,这种胸怀天下人的胸怀值得每个人尊敬,毕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气魄的,曾经他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般悲壮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的风格都是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虽然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清新轻松的诗,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般雄伟磅礴的诗,但是心怀百姓,终生不得志的他依旧写下了众多沉郁顿挫的诗。他就是我们如今的为人称赞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古人总是会取字,而杜甫,他的字便是子美,少陵野老是他的自称,世人也会称呼他的官职叫做“杜工部”,他与李白都是当时唐朝十分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出生在唐朝衰落的年代。知道“诗圣”吗?他是杜甫,了解“诗史”吗?他是杜甫写的诗。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郁郁寡欢而不得志,造成这样的最直接原因大概就是当时的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出生在一个十分没落贫穷的官僚家庭的他,从小读书愈发刻苦,希望出人头地,为此曾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他与李白在一次的相遇中,志趣相投的他们成为了亲密的好友。后人,对他们两人成为“李杜”。

壮志勃勃的他,来到繁华的长安,一览首都的风光,且也准备去参加进士考试。但是那时候,朝堂早已被奸臣掌控,其中正是李林甫就是当时的一代奸相,他掌控了权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林甫平时十分忌恨读书人,恨不得将他们除之而后快,生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开始随意议论关于朝政的事,对他造成不利的一面。于是,李林甫不断的去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都考得十分糟,没有一个好的。唐玄宗开始感到奇怪,但是这时的玄宗早已不是之前的贤君,他在看过李林甫上的一道祝贺的奏章后就相信了。奏章中满是拍马之语,里面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所以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就这样,希望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谋出路的路,被奸臣所挡。杜甫感到十分难过,再加上自己贫穷愁苦的生活,权贵们的豪华奢侈与百姓贫穷挨饿受冻的凄惨,他满是愤慨,有感到无比挫败,于是就拿起手中的笔用诗歌去批判,去控诉,去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这样产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幸的事接踵而至。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天下局势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而当时的杜甫在长安已经生活了十年,且唐玄宗刚刚封给他一个官职,还没有一展抱负,报效国家的他,开始了逃难的生活。后来,他投奔唐肃宗,但依旧未被重用,甚至在一天,心灰意冷的杜甫,经过石壕村,也就是如今的河南陕县时,他因为天色太晚,只好在一个穷苦人家借宿,却被当时四处拉壮丁补充兵力的唐军带走,到了军营做苦役。杜甫一路不断看到这样种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将这些事写成诗歌。他曾写过六首大多是反应安史之乱的诗歌,叫做“三吏三别”。也正因为杜甫的诗歌大多描写人民的艰难困苦,反映了唐朝由盛开始衰败的种种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成为了记载历史的诗,也便是“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林林总总大约有上千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被世人所欣赏诵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时的人们生活如此的艰难,而杜甫在这样的环境下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即使唐王朝终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路。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苏轼阐释了理由:“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他思考的能力铸就了他的影响力,出于他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文学家学习他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像杜甫这样的人,真的不是太多了。

4

是古代两极分化导致而成滴!


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不是社会变态,而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写照。

杜甫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曾经困居长安十年。在这十年中,他自己过的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也见证了百姓疾苦。安史之乱后,唐朝日渐衰微,百姓民不聊生。“路有冻死骨”惨状并不是夸张,而是一种现实的描写。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因为他的作品就是记录历史真相,反映现实生活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既饱含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抨击,更有对劳苦百姓的深深同情。这才是杜甫的心理。

郭沫若称赞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可以说是对杜甫的其人其诗的最好诠释。

6

社会贫富差距到了这种地步,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社会变态,是历史规则。

杜甫生活时代的前期,正是唐玄宗打造的开元盛世。

所谓的盛世,所有危机都潜藏在“朱门酒肉臭”。

比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封她的三个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她们不是有功于国家的功臣,却享受着超越王侯的富贵。绝对的“朱门”豪家。

她们不是社会国家的建设者,却是巨大的财富蛀虫。她们穷奢极欲的每一枚“开元通宝”,都是百姓的血汗。



对于普通百姓、寒门学子一生的努力,也及不上这些“朱门豪贵”到华清池洗一次澡的脂粉钱。

站在百姓立场的杜甫,用实录的笔触,真实记录下很多开元盛世下隐藏的危机。

其中既有杜甫对自己一直郁郁不得志,沉沦下僚的自我感怀。

更是站在普通百姓立场,看着深爱着地祖国发生的这一切。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已是44岁的年龄,困顿长安也有十多年时间了。

长安既有帝王将相的繁华似锦,也有像他这样贫病无依的下僚小吏、卖炭南山的穷愁百姓。

这种天与地巨大差距,怎能不让敏感多思的诗人震彻灵魂的触动呢?


天宝14年11月(755年),从长安回到奉先省亲的杜甫,一进家门就得知了小儿子被饿死的噩耗。

中年丧子、仕途困顿的诗人百感交集,

写下这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怀诗作。


也就 在同时,安禄山叛军的铁骑,

彻底踏碎了沉醉在大唐盛世梦境中,不愿醒来的人们!

正如杜甫所料“路有冻死骨”的噩梦,

开始了。

7

一个贫富差距严重而政治腐败,富者为富不仁、贫者不得温饱的社会当然是变态的社会,而这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和表征。

杜甫作为破落家庭的子弟,有被社会和时代抛弃的怨愤,更有怀才不遇的郁结,触景生情,有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慨,而写下了这充满控诉的千古名句。

中国仁人追求“大同世界”,西方先哲提倡“生而平等”,所以“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正常的社会心态,公平分配的社会才是正常社会。

杜甫的诗歌是写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批评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价值观,因而引发广泛共鸣。

8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这句“朱门酒肉臭(Xiu) ,路有冻死骨”,痛恨达官权贵,哀叹民生艰难,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诗人一片忠贞爱国、济世图强之心溢于言表。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这句诗有其深厚的社会层面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安史之乱以前,唐朝李隆基治下的开元、天宝数十年间,被文学史称为盛唐时期。可是,在开元、天宝年间,被后世称为中国大文学家、诗圣、思想家的杜甫,尽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却并不被视为人才,而且还曾长期待业。他科举不中,几经屈辱地“干谒王侯”,才谋得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总算有了为国家效劳的机会。


就在有了工作之后这年,他从长安出发到奉先看望自己的家誉。他夜半出发,清晨时正好走到了骊山。皇上带着声势浩大的警卫部队住在这里,与群臣彻夜欢宴。当时“州县殷富”,朝廷横征暴敛,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皇上把这些民脂民膏无节制地赏赐“贵宠”。这些权贵,“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奢多豪华达到极至。可是民不聊生,包括杜甫这样的公职人员都饥寒交迫。杜甫对此悲叹道:“荣枯咫尺异,惆帐难再述”。杜甫到家,家人不堪饥寒,幼子刚刚饿死。杜甫在“为人父而不能养其子”的悲愤之中,记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绝唱。


纵观杜甫的生活年代(唐玄宗后期及唐肃宗初期),正是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争雄的时期,“开元”、“天宝”鼎盛不再。尽管他胸怀“兼济天下”的理想,在工部员外郎的任上也曾有一番作为,但是短暂的官场经历,并未能使杜甫一展抱负,相反他更多的是过着一种漂泊流离的生活,乃至后来寓居四川成都草堂,一家人挤在破茅屋之中,衣食无着,人人面有菜色直至最后其爱子不幸饿死,这实在是一幕人间惨剧!而放眼天下,类似此等悲剧者比比皆是。当时国运衰弱,社会动荡不宁,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呈现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荒凉社会现象。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即公元755年。十月,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曾参军,十一月,杜甫从京城长安前往奉先县(治所在今陕西蒲城)省家,安禄山就是在这个时候造反,而此时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享乐,全然不知朝廷已乱,杜甫沿途走来,看到百姓深受饥贫战乱之苦,心中的政治危机感和对黎民的同情怜悯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写了这首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对于“酒肉臭”的理解,人们普通认为它是指酒池肉林多得腐烂发臭。事实上,这种解释是相当片面的。

要明白“酒肉臭”的真正含意,必须先认识“臭”字的本意。据《辞源》解释:“气通于鼻皆曰臭,无香秽之别。”例如《易经》中的“其臭如兰”意思即是指散发出兰花一般的香气。可见,对于古诗文中的“臭”字,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去进行狭隘的理解。又如:明代诗人叶敬来拜访友人时也曾写道:“未进君家门,先闻酒肉臭。”这里的“酒肉奥”显然是指酒与肉发出的香味飘溢于空气之中。


所以,对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豪门富户中飘出酒肉的香气,而路途上却有冻饿而死的穷人。门外门内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对当朝的讽刺也就跃然纸上。

杜甫的前半生,确也身处豪门,酒肉之香臭遍及之处,可谓是衣食无忧,生活奢侈;处于繁华之地,他一定难以想象,天下竟然还有挨饿受冻之人。在当时那种多事之秋,一些权贵妄想使政治回复到“贞观之治”等清平社会,恐怕是力有不逮,此乃社会发展的惯性使然。这种典型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时代绝大多数时间内周而复始。无论是秦始皇、汉武帝,抑或唐太宗、宋太祖都只是昙花一现,杜甫笔下的社会症结难以根除。

9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于杜甫的长篇叙事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很难想象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竟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社会的真实写照。

这种写照,可是说是唐朝社会的病态,同时,也预示着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杜甫从长安回奉先县探望妻儿,途径骊山,看到唐玄宗携杨贵妃和权贵们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极尽奢华,而沿途有百姓因贫困饿死在路边,这种反差深深刺痛了他,于是,杜甫回到家后,便将这些所见所感写下来,才有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五言长诗。

现实主义创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在反应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是杜甫以往的诗中从未有过的,可以说,这首诗是杜甫现实主义写作深化的标志。

文学史上,常会比照杜甫的人生经历把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四期:

  1. 三十五岁之前,读书和漫游时期。
  2. 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之间,困居长安时期。
  3. 四十五至四十八岁之间,贼乱和为官时期。
  4.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之间,西南飘泊时期。

杜甫在三十五岁之前,践行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他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等地,在这一期间,杜甫结识了李白、高适,读书人嘛,相互切磋之后,彼此欣赏,便结为好友。

在这个时期,杜甫的诗歌并没有过多的涉及现实类的写作,更多的是对大好河山的描写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

比如《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就是杜甫在游览泰山时,被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惊艳到,进而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他对大好山河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杜甫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在这里,我们亦能读出杜甫内心对入朝为官是心神向往,对建功立业的期待。

但是,唐朝的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盛唐气象日衰,而在三十五岁之前,远离政治中心的杜甫,并不能切身体会到这点。

所以,当杜甫游学归来,客居长安十载,他从应考落第,到奔走献赋,均不得果,仕途上的失意,让杜甫深感郁闷,因而,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也愈发沉郁顿挫。

而十年的奔波让杜甫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同时,也让他接触到了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正所谓“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是因为深感贫苦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杜甫的诗歌创作,从这个时期开始,向现实主义倾斜。

因而,在这个时期,杜甫创作出了诸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又包含了深刻思想的诗篇。

我们先来读在《丽人行》中杜甫描写的: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再来看在《兵车行》中杜甫所描绘的: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一边是权贵们携丽人出门游玩踏青的奢华场面,一边是征人将远赴战场前和家人们挥泪告别的场面,这个和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所描绘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正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杜甫当时是什么心理?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写道: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在这里,杜甫写出了他的人生理想:通过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民风淳厚。

而杜甫这个崇高的理想,被现实狠狠抽打。

因为,唐朝的现实是,君王纵欲,朝廷日益腐败,权贵们贪图享乐,百姓苦不堪言。

而杜甫十年困居长安,求仕无门,只在天宝十四年勉强谋得一个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来当。

现实的残酷让杜甫感到无比的孤愤和悲凉,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种心理通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表达了出来:

  • 在归隐和进仕之间徘徊的矛盾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杜甫的矛盾就是在于,因多年困居在长安,求仕无门,他也想放弃,打算去过隐居的生活。

然而,因为他始终怀有一颗像“葵藿倾太阳”般的忠诚热忱之心,他始终想着要为朝廷效力,为君王尽忠,所以,他才会在隐退和进仕之间徘徊。

  • 讽刺权贵糜烂奢侈的生活

途径骊山,杜甫看到了什么?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像王母的瑶池仙境的华清池,暖气蒸腾,被羽林军密密麻麻地包围着。在这里,乐声大作,响彻辽阔的天宇,皇帝和大臣们纵情娱乐,享尽贵富荣华。

而被皇帝赐浴温泉的,都是那些高冠长缨的贵人,参加宴会的,更不会有布衣麻鞋的百姓。

权贵们详尽了人间极乐与富贵,但是,百姓们呢?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达官显宦分到的那些大量的绸帛,都出自贫寒妇女的艰苦劳动。而贫寒妇女的夫家,正被鞭打,将一匹匹赏灯布料捆绑勒紧,一车一车的往京城里运。

多么鲜明的而又具有讽刺意蕴的对比啊!

而正是目睹到这些,杜甫才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悲愤填胸,杜甫已经泣不成声!

  • 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切

杜甫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尤其是在三十五岁之后,他常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正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杜甫用自己的“悲”来衬托百姓的“苦”,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甫从长安赶回奉先县,一进家门,就听见家人在号啕大哭,原来是“幼子饿已卒”、“无食致夭折”,何其悲惨!

要知道,杜甫再怎么穷,好歹也是一个朝廷命官,他家没有徭役和征税之苦,而他的孩子竟然是被饿死的,那么,那些平民百姓呢?他们的生存困境就可想而知了。

杜甫以自己的生活困境,推及到整个社会群体的生存困境;从万民的哀乐中,推想到国家的兴衰,这正是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

不幸的是,在唐玄宗携杨贵妃和权贵们去骊山泡温泉,纵情享乐时,安禄山正悄悄与史思明密谋叛变,并对唐王朝发起一场叛乱战争,史称”安史之乱”,正是这场战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锐减,民不聊生,国力衰退,唐王朝也迅速由盛而衰,最终走向灭亡。


而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杜甫通过“三吏”“三别”这两组诗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我前面刚好也写了一篇关于“三吏”“三别”的回答,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翻阅。

1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有权有势的富贵人家,每天大鱼大肉,挥霍无度,而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却时时在忍饥挨饿,暴露了贫富的悬殊。通过这两句诗,充分显示出作者当时的无奈,同时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