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2020-07-22 20:59阅读(97)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这个事儿,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

1

这个事儿,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

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可是只有一个齐泰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要处理。于是朱允炆登基后,就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封为翰林学士,令其与齐泰同参国政。

可是只有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于是身为帝师的黄子澄就找来了名扬天下的方孝儒,让他也加入进了辅臣圈子。

至此,1个熊孩子和2.5个傻子的团队就算是组建成功,开启了他们的犯二历程。

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是2.5个,不是2个或3个傻子呢?

因为齐、黄、方三人中,黄子澄和方孝儒是真傻,属于无可救药的那种傻。而齐泰相对没那么傻,他只能算半个。所以就是2.5个傻子了。

这个“极二”团队组建成功后,商量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削藩。而削藩项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先削谁,讨论先拿谁开刀。

拿谁开刀呢?智商稍微在线的齐泰认为,先帝爷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现在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既然建文帝一意要削藩,且朱棣年纪又最大,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

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他被整服,其它的藩王自然老实。这就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朱棣当时还没有反意,一抓一个准。

只要朱允炆不要脸,可以找出一百种弄死朱棣的办法。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和方孝孺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皇帝要脸,怎么能不要脸呢?于是他们就建议,先从弱再到强,先削实力弱的藩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避免打草惊蛇,麻痹朱棣。同时还不使朱允炆丢人,显得吃相太难看。

据说齐泰当时听了黄、方二人的话,简直要晕了。这俩怕不是读圣贤书读傻了吧?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猜出来建文帝是什么意思啊!于是齐泰就坚决不同意,但黄子澄和方孝孺的脾气也都很倔,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也是坚决不让步。

最后可能是考虑到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而黄子澄毕竟是朝夕相伴的老师,关系相对较好。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放过了朱棣。

▲朱棣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被干掉,尤其是自己亲兄弟周王朱橚被莫名其妙坑掉后(朱橚本无劣迹,是黄子澄和方孝孺为了收拾他,想了一个馊主意,让朱橚的次子检举揭发他爹谋反,说事成之后让他袭爵。结果朱橚就这么被坑了),朱棣明白自己铁定是一死。在心里已对大侄子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过他当时也没有造反。因为一方面,他手上没兵,造反成功率不大。另一方面,他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做人质,他造反了,儿子们的脑袋也该被砍了。

然而,朱棣是想瞌睡了,偏偏就有人给他送枕头。

建文元年五月(当时已废四王),齐泰对朱允炆说: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再掩饰已经没有意义,不如逮捕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正式向朱棣摊牌。

结果黄子澄又出昏招,他对朱允炆说:万万不可,抓了燕王三子,燕王就知道我们要对付他了。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齐泰一听当场又要吐血,反对!你当朱棣是傻子啊?不能放!这是放虎归山。结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师一边,放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

等到儿子们回到北京后,朱棣再无牵挂,遂即就以奉天靖难,讨伐建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为名义,扯旗造反,掀起了“靖难之役”。

起兵后,朱棣身边开始一共只有几千人,但通过对北京周边的“搜刮”,凑出了几万人。

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这么有本事,然后他就慌了,他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令老将耿炳文率十三万大军征讨朱棣。

大军临行前,朱允炆对耿炳文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伤,尽量直接在战场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当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这个人,善守,不善攻,让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圆满完成任务。但让他攻,他就不擅长了。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论,耿炳文不想当枪使,所以讨逆第一战,耿炳文大军输得很惨。明军锐气尽丧,被迫以优势兵力防御,不敢再出击。

朱允炆听说耿炳文惨败,他又慌了,慌不择路之下,他又听了老师黄子澄的馊主意,临阵换掉了耿炳文。

为啥说黄子澄这次又出了馊主意呢?

因为换掉耿炳文没问题,可是新换上的大将要比他强才可以啊!然而,黄子澄居然让不知兵事,且纨绔至极的李景隆为将,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馊主意了。

朱棣听说耿炳文被换下,起初很高兴。李景隆是个什么货色,他很清楚。不过他又听说李景隆这次是带着五十万大军来的,他也急了。于是他在部署完前线的防御工作后,亲自偷袭大宁卫,活捉宁王朱权以及他的八万铁骑。(即朵颜三卫,均为蒙古骑兵,相当于雇佣兵,战斗力极强)。

兵力骤增后,朱棣亦不再惧怕李景隆。

李景隆听说朱棣跑去大宁了,就集中几十万大军围攻北京,当时北京只有一万人,由后来的明仁宗皇帝朱高炽统领。然而就是区区一万来人,最后硬是抗住了李景隆的围攻。

朱棣摆平宁王的兵马后,火速回师,当时李景隆围攻北京失利,正打算撤。朱棣此时突然杀出,杀得李景隆丢盔弃甲,连退了几百里,一溜烟逃到了山东德州,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再北上攻打北京。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再次誓师北上,与朱棣在白沟河开战。结果明军不仅再次大败亏输,而且输得极其诡异。

为什么说诡异呢?因为正当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刮了一阵妖风。而且这阵妖风不偏不倚的正好刮向了明军。朱棣当时本来都快打得没命了,结果就因为这一下,捡回一条命。

事后,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南京。黄子澄为了甩锅,就请求杀李景隆。朱允炆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杀李景隆。而这次手软导致的影响很不好。因为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都不死,自然也就没必要玩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随后就又看到了另外两次一样诡异的战争。

第一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不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迷信之事肯定是很扯的。所以这种连续诡异的现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最终赢家都是老朱家的人,作为外姓臣子,真没必要那么认真的打。

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朱棣毕竟是王,朱允炆毕竟是皇帝。跟着朱允炆混有前途,何必要在两人中间骑墙呢?

是的,理论上说跟着朱允炆确实有前途。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前线明军在于朱棣叛军交战时,朱允炆的参谋团又开始作妖了。当时方孝儒主持了一场改革,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宗旨就一条:削弱武将,抬高文官地位。

想想看,武将在前线厮杀,文官在后面策划削权。这在武将看来,就是上房抽梯。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飞鸟和狡兔死还没尽呢,主人就想着要烹走狗了,武将怎么可能还卖命呢?

当时盛庸,平安等将领,水平其实不弱,没理由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都打不过朱棣。

所以,朱允炆派几十万的军队去讨伐,讨伐军数量从十几万涨到三十万、五十万,甚至到七十万,但是每次都打不赢的原因,其实就是大家都在磨洋工,故意放水。今天你用某个理由糊弄朱允炆,大家装作看不见;明天我也用这个理由糊弄的时候,大家也都不戳穿。

集体欺上瞒下,无非就是如此了。



建文四年,朱棣玩不下去了,便瞅准机会从北京一路南下,直抄南京。当时,朱棣打到了长江边,本来他是过不了江的,因为他没有渡江的船。而朝廷却有水师,随时可以堵截他。这时候,只要朱允炆不自乱阵脚,朱棣肯定只能是退走。从哪来,回哪去。

然而,黄子澄和方孝孺又出了馊主意。他们认为水师提督不靠谱,就把人临阵撤了,换成了撤职在家闲住多时的驸马梅殷。

朱棣一听是妹夫来了,就派人去劝降。使者对梅殷说,不投降也可以,只要借道即可。

梅殷当时和大部分明朝官员一样,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割掉了使者的耳朵,鼻子,让使者回去告诉朱棣,自己决不投降。但是梅殷却不阻止朱棣南下,当朱棣绕道时,梅殷并没有从中作梗。从他的行为就可以明显看出——朱允炆很不得人心,虽然大家不会真心为朱棣卖命,但只要朱棣不打他们,他们也就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了。

绕开梅殷驻守的淮安后,朱棣横渡长江,打到了南京城下。

当朱棣兵临城下时,方孝孺这时候给朱允炆又又又出了一个馊主意:派人去找朱棣,宣布可以与他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方孝孺此举,本是想让朱棣尴尬:如果朱棣同意,就说明他是小人,所谓的“靖难”纯粹是骗人的;如果他不同意,皇上跟他商量平分天下他都不答应,他这是瞧不起皇上。 不管朱棣怎么选择,起码朱允炆都占理!

然而长脑子的人都明白,占不占理他都离死不远了。因为朱棣此时就在南京城下了,怎么可能因为方孝儒一句蠢话就半途而废呢?

所以朱棣根本就不入套,他派人直接跟朱允炆说:我是来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贪图大明江山呢?只要陛下您把奸佞们都杀了,我立即就投降。

谁是奸佞小人?不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吗?朱棣让朱允炆把这些心腹都杀了,那朱允炆身边还有谁可以依靠?武将们早就跟他翻脸了,文官们也是墙头草,看势头不妙都在给自己找退路。所以朱允炆就坚决不同意朱棣的谈和条件,双方继续打。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哪里还有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景隆偷偷打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果断把朱允炆卖了。

当朱棣进入南京的时候,为了获得文武官员的拥戴,他强调道:除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罪无可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诚,就都既往不咎。

于是,文武百官立刻向朱棣投降,朱允炆就此也就彻底完蛋了。之后,皇宫里面被人点了一把火,朱允炆在战场大火中失踪。找不到了。


回顾整个靖难之役,其实不难看出,建文帝输就输在了没有真正意义的参谋团。他本身没什么本事,也缺乏经验。所以他对参谋团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的参谋团却都是不中用的货色。尤其是黄子澄,脑残到了极点,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要不是因为他最后不投降,守住了气节,简直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高级资深卧底了。

2

建文帝作为皇上,拥有政治合法性,兵多将广,有强大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朱棣只是个藩王,兵少,地盘小,政治经济资源少。建文帝被朱棣打败,这确实不符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切事情发生必然有道理可寻,我们来分析下建文帝朱棣双方情况。

建文帝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弱点。

建文帝没有经历过战争,他生活在安定环境下,对于作战指挥没有经验,对战争形式估计不足,无法制定正确的战术战略。

建文帝不够了解人性,人生经验少。他不能准确认识人,用人失察,对人的两面性认识不足,在南京城被围时,他信任的开城投敌。

反观朱棣,他战争经验丰富,有胆有谋,人生阅历丰富,能够正确识人。这两点正好克制建文帝。同时,朱棣使用了正确的战略,直捣黄龙,不纠缠,直接包围了南京。

建文帝军事上的优势是数量优势,而不是质量优势,他的常年不作战,军队战斗力弱。朱棣常年北方驻守,军队经常战争,他的军队将领和士兵作战素质要高于建文帝军队兵将素质。

建文帝的经济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粮草充足,对于持久战来说,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这场战争,朱棣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式完成,朱棣直接绕路包围南京城,粮草优势无法发挥。

从以上双方对比可以看到,双方各有优势,谁胜谁败犹未可知。但朱棣采取了直接进攻南京的战略,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使建文帝优势起不到作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




3

我个人认为最大原因是与人心向背有关。

燕王朱棣长期镇守北疆,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是最像父亲的,朱棣有能力、被朝野认可。如果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继承皇位,朱棣当然没希望,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普遍认可,朱棣如果造朱标的反,那就是以下犯上了,难以获得支持。

但可惜朱标早死,朱元璋在还有其他多个儿子的情况下,直接传位给孙子,这种做法本来就不同寻常,朝野上下官员心里很难真正认同,但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权威极强,朱元璋在的时候还好,没人敢强力反对朱允炆继位,但朱元璋可以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但威望这种东西却无法传承。

朱允炆在自己威望不足时,主动发起“削藩”,以侄子身份对付自己的叔叔们,但却没做好舆论和其它准备,容易在道义上失去支持。谋事不密,过急过激,漏洞很多。

而对于其他大臣们来说,经过朱元璋的多次清洗,人心惶惶,更多人选择在这种夺位战中明哲保身,反正是朱家自己内部的事,除了朱允炆和朱棣的亲信势力,其他人恐怕并不怎么关心皇位归属,不愿意在情势不明下全力支持朱允炆。朱允炆甚至找不到好的主将人选,这固然与朱元璋屠戮功臣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朱允炆威望不足,得不到全力支持。

4

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即位,史称建文帝,齐泰作为辅政大臣能力尚可,而黄子澄却免为其难,二位大臣在削藩和靖难之时,意见常不合,同时建文帝优柔寡断,造成实力本很雄厚的他因用人不当,错失良机而坐失天下。

削藩前期,行事不密的错误:

削藩是国家重要的大事,应严密谨慎,建文帝与左右重臣商议之策竞频頻传出,引起谣言四起。燕王称病,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诸王或不安、或自保、或联盟。此时应徐徐图之,擒贱先擒王,应先拿实力最强的燕王,而黄子澄建议先从诸王开始,于是有囚周王,贬齐王、杀湘王。从而给燕王举兵的口实和举兵的缓冲时间。

战役之前,用人不当的错误:

建文帝为监督燕王,派张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管北平之事,而张信叛变投靠燕王,张信的叛变让燕王尽晓京中之事,同时燕王收降了建文帝安排的参政郭资,同知李浚。

开战之时,临阵换帅的错误:

战役开始,燕王朱棣誓师南下,监视北平要地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全部投降。朱棣已攻下通州,蓟州,遵化,居庸关,怀来。

此时建文帝任用耿炳文为主帅,潘忠,杨松为副将,怎奈耿炳文年事已高,潘杨二将有勇无谋,耿帅号称兵力30万,先到十三万,驻扎滹沱河南北两岸,相互支援,排兵布阵尚佳,燕王无从下手。随后燕王用间谍使耿帅合兵一处,结果建文帝大军首次被燕王击溃,但耿帅坚守不出,等待时机,燕王无可奈何。

然而首战败绩传到京都,建文帝慌乱之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临阵换帅,拜李景隆为大将军,率50万大军御敌,李景隆能文不能武,实属无能将军,这样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战役之中:错失良机的错误:

李景隆偷袭北平时,北平只有几千兵而且是老弱病残,甚至有徐皇后率妇女兵守城,第一次攻城失败被退10里,而都督瞿能率两个儿子及一千多精兵攻成,攻到張掖门快登城,李景隆因瞿能独自力战,不听号令而下令缓攻,锴失攻陷北平的大好时机!

另一次错失良机是,当朝附马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能实战有十六七万,其它后勤人员或老弱病残,也是一支生力军>未主动攻击朱棣南下的部队,当朱棣经过梅殷的防地淮安时,梅殷只是进行挡截,没有主动出击。尔后朱棣绕道经扬州,南下攻破南京,如果梅殷抄朱棣的后路,历史很有可能重写。

战役后期,防守失败:

李景隆第一次大败之时,反而加封太子太保,原因是李景隆是黄子澄推荐上任出征,所以黄子澄隐瞒败绩,支持李景隆第二次组织60万大军进行阻击,怎奈李景隆无能,人多反而前后不能呼应,号令不一且人多不能供谋,再者粮草被烧,后勤无保障,军心大乱,焉能不败!

反观燕王方面的优势:

一,清君侧,诛奸臣。举兵口号得当:赢得诸王的支持,尤其宁王朱权的支持,宁王镇守大宁,东控辽左,西接宣府,咽喉之地,使南军进退无据。

二,人有难,天时助。

李景隆偷 袭北平时,第一次失去良机,当组织第二次攻城时,因城墙注水而结冰,冰滑难行,更别说上爬城墙。

燕王率北军驻北河西面,河水涛涛不能过,无舟可渡,东岸南军以天险河水为防线,麻痹大意不防备。第二天竞结冰能过人马,南军措手不及而溃逃。

三,奇谋频出,以少胜多:

举兵之前装病,赢得时間打造兵器,安排间谍,挠乱南军,奇袭南军粮草,使对方军心大乱。

本文有上面几点已足够可以说明建文帝失天下,而朱棣胜利的原因





5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轻易?嘛轻易不轻易的,那简直是有如神助啊!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啊!

总体来说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往死了作,硬生生的把个大好局面给作没了,把自己个作到了坑里边。

就问你尴尬不?

好,今天咱就把这事给大家伙唠叨唠叨。

开头的一些个事

话说作为太子的朱标一死,那么朱元璋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不是没动那皇位的心思。

只不过面对朱元璋这庞然大物,他瞪你一眼,这帮儿子都得哆嗦一会,您就算是有点啥小心思,这都得收起来,别人没参你,老朱就先伸出手巴掌揍你了。

于是在朱元璋力排众议之下,皇位越过儿子辈,直接就落到了孙子辈朱允炆的头上,嫡子嫡孙吗?打这起老朱就想给大明王朝皇位的传承定下一个基本的调调。

那么朱元璋一死,朱允炆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这就是到现在都没个下落的建文帝。

咋说呢?建文帝朱允炆,本来资历就浅,再加上朱元璋给他留下一堆的叔叔们,蹲在地方上有那么虎视眈眈的意思。

其实这个时候的朱允炆还是比较安全的,他是大义上的皇帝,全天下都认他这个主,你别乱吵吵,至少三五年的稳定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朱允炆如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利用这三五年的时间,把自己个巩固巩固?拔高一下自己的声望?找一找有没有可堪大用的将才啥的!

他倒好一上任,这就开始琢磨着削藩的事。

是!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藩王打出现在历史上,这就是不安定的因素,你不祸祸他,他在你变弱的时候,那是绝对是想着法的祸祸你朝堂,弄个天下大乱这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削藩是必然的,可削藩这事是个大事,你必须得徐徐图之,毕竟一个弄不好这就得刀兵相向,你得不偿失啊!

老古人那都说透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如果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天下你都可以横着走。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当年康熙削平西王吴三桂的时候,不也挺急切的吗?”

你快拉倒吧!这局势和局势就不一样。康熙那会他是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了,清朝天下赋税的一半这都得去供养吴三桂这一小撮人,而且吴三桂自己挑选的官居然都能挤掉清朝自己选出来的官,美其名曰西选。

您回过头来在瞅瞅,清朝那会他内部也不好,八旗兵早烂了,能打的就剩下明朝投降过来的绿营兵。

他要在不下手,双方实力对比会越拉越大,时间他老人家就不在康熙这边。

这就是为嘛最开始的时候吴三桂能够势如破竹呢?但吴三桂这人反复无常,清朝的天下一大半就是他们这帮人打下来的,不得人心,所以康熙才会大胆的弄他。

但朱允炆可不一样,天下大定,权利是在他的手上,他占着大义,所以天平是在他这里,而且他还年轻,徐徐图之还是可行的。

可朱允炆在1398年六月底登基做了皇帝,七月份就开始着手削藩,一口气就先把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给削成了庶人,调到了云南这嘎达喝西北风去了。

您瞅瞅,这何值是急切啊!咱说个个击破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么一弄,所有的藩王势必要抱团,这一家伙就成了对立面了,不打起来这都不可能了。

咋说呢?其实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掰手腕的时候,朱允炆有好多次能够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掐死朱棣的机会,而朱允炆愣是让这样的机会溜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机会

首先第一次,按照规矩,新皇帝登基,盘踞在各地的藩王,这都得进京瞅瞅新皇帝。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朱棣不会来京的,结果人家就是来了,不仅来了,还特别的嚣张。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就这把朝堂所有大佬都激怒了,纷纷上折子,要办了朱棣。

咋说呢?这不就是瞌睡来了个大枕头,周公还贴心的整了个大美女伺候着,你还等啥,抓起来不就完事了吗?毕竟你都削藩这都削成明面上的事,你还等啥?

“打住!俺觉得朱棣毕竟是俺的亲叔叔吗?不能这样啊!”结果朱允炆来了非常有魄力的力排众议,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而且妥妥的把朱棣又给送了回去。

讨打,这绝对是没事讨打的节奏。

像这样的借口,在以后的日子里,朱允炆又为朱棣开脱了好几次,深深的把自己个开脱成了孤家寡人,一把火把自己个给烧了,而且烧的透透的。

那么这是三月份的事,朱棣回去了,到了五月份,这就到了朱元璋的忌日,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日子朱棣还得来。

朱棣掐着手指头算了算,第一次他运气爆棚,摸透了自己这大侄子的爱好,可这第二次,估计就悬了,去了还真有可能回不来了,毕竟这都过去俩月了,大侄子应该回过味来了。

所以这一次,他就把自己三儿子个派了出来,得,这回朱允炆得了上回的教训,把这三孩子给掐把住了。这么干其实也好,这三个人里边,一个,日后在靖难之役当中多次救朱棣与危难之中,另一个就是朱棣之后的皇帝,都是朱棣的左右手啊,您把他们掐吧住了,之后的靖难之役从地狱级就能成功的降到困难级。

但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叫黄子澄书生,说什么这么干会打草惊蛇。

哎呦!俺了个去!建文帝削藩这都削出了火气,就差在脸上刻上削藩俩字喽!您还搁这掩耳盗铃?这太不靠谱了!

就这事,连徐辉祖都出来说,这三娃最好抓起来,不然你要后悔的。徐辉祖那是这三娃的亲舅舅,那绝对是知根知底的,他都这么说了,你抓起来就完事了。

朱允炆琢磨了半宿,最后还是把这三人给放了回去。

你就作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您还真当回事了。

这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咱不提也罢。

那么后来靖难之役开始了,咱说这都真刀真枪的干上了,没得说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这都不能留后手的。

结果你都想不到朱允炆给出征的将士打了这么一枚预防针:“朱棣毕竟是俺的亲叔叔,俺是不能背上杀害亲叔叔的罪责的!”

得咧!这没啥好说的,本来是一场双方的生死局,这一句话就给定了性,朱允炆亲手给朱棣挂上了一枚免死金牌,不应该是免伤金牌。

就这句话相当于给朱棣开了挂了,靖难之役这打了多少次,朱棣被火枪,弓箭围困了多少次,这大将死了多少个,唯独这朱棣啥事没有,跑出来之后还能大跳,你说气人不?

而朱允炆还不知道咋回事呢?在军事上的指挥错误咱就不说了。

到了最后,朱允炆身边的太监都开始出卖他了,当年靖难之役朱棣都开始绝望了,但收到这帮子太监的信说,南京这嘎达空虚,速来!

结果大家伙也都看到了。您就说说吧,朱允炆都把自己逼成了啥样了,能够横行全国的军队,因为给了朱棣无限复活的机会,把都城的兵力都给打空了,也没谁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朱允炆的失败是必然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6

建文帝被朱元璋指定为合法继承人,在皇位上仅仅做了四年,就被燕王朱棣给赶下台,不知所终,那么,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允炆被藩王朱棣打败的原因有三个:其一,先动而后谋;其二,书生误国;其三,无将可用;其四,不得人心。

其一,先动而后谋

古语有云:谋定而后动。还有句话叫做,不打无准备之仗。意思就是说,任何行动,都要有详细的谋划和计划方可进行。这一点在兵家之事上更为重要。

而朱允炆却将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在初登基之时,就开始大力削除藩王势力。这个举动的根本目的是不错的,包括后来朱棣登基后,也是进行削藩,根本上都是为加强中央的统治。但是朱允炆的削藩,没有计划,没有先后顺序,只是凭着一股子想法,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搞得世人皆知,试想,藩王也是皇室成员,并且当时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长辈,一个小毛孩子当上了皇上,这一点本来就在几个藩王心中造成不满,但是无奈这是朱元璋的命令,不得不从。但是还没站稳,就开始削藩,使本来没有形成一体的藩王,因看到头几个被削藩的兄弟悲惨的遭遇,逐渐变得同仇敌忾,这就大大超出了朱允炆的预期,

另外,对于削除藩王的策略上,有些需要怀柔,有些需要强硬。但是朱允炆哪管那么多,就一个字“削”,造成了如周王全家自焚而死,更让其他藩王有了兔死狐悲的思想。

对策略的没有筹划,只是单纯的想依靠皇威去迫使藩王就范,只能说朱允炆想的太简单了。

其二,书生误国

在建文时期,朝廷上重要的大臣是以方孝孺、黄子澄等为首,这些人对于明朝的忠诚度没的说,个个也是忠肝赤胆的人士。只可惜,书生只是书生,在明朝初期的那种环境中,天下初定,藩王中好几位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或者镇守边疆的悍将。而这些书生,在对待削藩以及后期的“靖难之役”中,没有实际经验,只是寄希望于礼教、伦理等这些虚无的东西来解决当前的状况。

要知道,你通过礼数这些东西可是要人家的命,人家能服从吗?尤其是像燕王朱棣这样的狠角色,如果不是逼得太紧,朱棣还有可能不会反,正是这些书生自以为是的想法,让朱棣下决心不得不反。

在战争开始后,朱允炆更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句“勿伤我皇叔”,使朱棣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你都要人家命了,并且人家已经真刀真枪的反抗了,还在为不背上杀叔的骂名来对待这场战斗,你说你不败谁败?这些想必也是出自于这些书生的酸腐之言。

其三,无将可用

这一点,不怪朱允炆,要怪就得怪朱元璋了。朱元璋在执政时,对于明朝开国能臣良将杀了了所剩无几,单单留下了个耿炳文。留下他的作用,就是此人善于防守。

朱元璋本身的意思是这天下太平了,不会再有什么比较大的战役,将那些朱允炆掌控不了的大将杀尽,这样朱允炆就会在皇位上坐的更安稳。谁曾想,外界的战斗没有,自个家内部倒是爆发了战役。

如果但凡留下几个名将,如蓝玉、傅友德等,就能够让朱棣吃尽苦头。更别提如徐达、常遇春这类一等一点饿名将了,可惜,老朱机关算尽,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反。

耿炳文是朱元璋时期的将领,但是他只是众多名将中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他的优势就在于防守。朱元璋留他的目的也是看到他的这个优点,想着帮助朱允炆抵抗意外的战争。但是耿炳文遇到的是朱棣,朱棣的军事水平,虽说比常遇春徐达略逊一筹,但是比这蓝玉,应该是在一个等级上,对付耿炳文,虽说有点难度,但是最终还是拿下,由此,朱元璋的算盘落空。

其四、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主要是不得朝堂上大臣以及众多藩王的心。前文已经讲过,朱允炆初登基,各种根基不稳,他不像他的父亲朱标,要知道朱标早早地饿就被立为太子,各种势力以及实力都培养的非常到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一帮属于自己的班底,那是多年磨合和挑选的精英人才。只要登基,马上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包括众多藩王,对于朱标,那可是相当的服气,谁叫人家是老大哥呢?

反观朱允炆,在父亲死后,被火线提拔成皇位继承人,没有自己的势力,班底也寥寥数位,在综合实力上,差了太多。同时匆忙的削藩行动,导致大多数藩王对他离心离德,最终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功败垂成。

朱允炆的饿失败,败在他谋划不足,没有班底,不得人心这些原因上面,即便是坐拥天下,粮草充足,但是都不为自己所用,更何况,面对能征善战、深刻明白利用各种优势的朱棣,朱允炆确实还是太嫩了点。

7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是为明惠帝。然而短短几年,建文帝便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谜团。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明惠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临死之前,已经确立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然而建文帝一系列的失误导致自己身死国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为何?

削藩过激

建文帝初登帝位,便着手削藩,手段过于激烈!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允炆继位称帝。然而他一上台不是先巩固自己的权利,却是急于撤除藩王!

继位短短两个月后,建文帝马上就颁布削藩令,而且首先开刀的就是朱棣一母同胞的周王朱橚。建文帝将朱橚贬为庶人,并且全家发配云南。而后齐王,桂王先后被废,最惨烈的莫过于湘王,被建文帝逼迫自焚而死。削藩初见成效之后,建文帝便进而限制诸王权利,下令“藩王不得干涉封地文武官员事”。这些政令,导致其他藩王惶惶不可终日!

做完这些,建文帝最为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他派张昺与谢贵二人去北京,监视朱棣。燕王朱棣此时早已感觉到危机来临,早在弟弟朱橚受难时便以挑选守卫为幌子,招兵买马,以求自保。私下也寻得谋士道衍(姚广孝)为自己出谋划策!建文帝登基数月,便急切削藩,而且手段过激,是导致后来燕王造反的根本原因。

燕王朱棣

《明史?恭閔帝》记载:建文帝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

建文帝谋求最短的时间削减藩王,手段太狠导致诸王离心。那么他失败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呢。

用人不明

建文帝继位,政事重用齐,黄二人,军事重用李景隆,结果自毁长城。建文帝登基,信任文臣齐泰、黄子澄,政事多问于两人。又提拔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

一.建文帝宠信文官齐、黄二人,但这两人却是昏招频出!

1.燕王朱棣曾经在太祖去世时,准备进京奔丧。可是这两人却说诸位藩王在一起力量过大,不能让他们见面。提议,:“诸王临国中,勿到京师会葬。” 京师本来是建文帝的地方,藩王来了可以一举控制。可是这招让本来都走到半路上的朱棣,又给他送回了自己的大本营,让各位藩王有了力量自保!

2.曾经有人告发朱棣谋反,本来应该立马招朱棣入京,便于看押。结果这二人又来说:“今有蒙古入侵,可令燕王带护卫兵出塞,去其羽翼,便可图之。”天高皇帝远,你派朱棣去打仗,这不是给他机会招兵买马吗。

二.军事上,建文帝任用草包李景隆为主帅,百战不胜,投敌卖国!

李景隆,明朝夙将李文忠之子。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李景隆却是个实打实的草包。耿炳文丢失真定之后,李景隆任兵马大元帅。他虽然趁朱棣围攻大宁的时候攻击北京,但是却被包饺子,腹背受敌大败而归。后来朱棣进攻山东,李景隆更是直接望风而逃。就这样建文帝还是没有责备李景隆,无敌不仅想:你俩是真爱啊!

最要命的是,建文帝还让他把守京师门户~金川门。哪知道这李景隆,不感恩戴德就算了,居然头生反骨,当起了卖国贼。建文帝三年六月,朱棣进军南京,李景隆为求自己荣华富贵。他下令军士大开金川门,高高兴兴迎接朱棣进城。无敌真的是无语了!

朱棣挥师靖难

《明史?恭閔帝》记载:李景隆及燕兵战于白沟河,败之。明日复战,败绩,景隆奔德州。五月辛未,奔济南。燕兵陷德州,遂攻济南。庚辰,景隆败绩于城下,南走。冬十月,召李景隆还,赦不诛

建文帝之前削藩过激,战事一起又用人不明,更要命的是在乎自己的仁义之名。

勿伤吾叔

建文帝过于看重自己的仁义名声,导致手下挚肘。燕王朱棣造反之后,建文帝给前线军队下了一道命令,不能伤害燕王朱棣。这在他看来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名声,不让自己背上杀叔罪名,可是前线的战士可被他害惨了。燕王朱棣每次打仗都是带领军队冲杀在最前方,不像建文帝就坐在大本营看戏。打仗的时候明枪暗箭,谁能说的清楚,这让前方的军士面对叛军的时候不知所以。两军交战在惠帝眼中,似乎比不上自己的好名声!

朱棣一马当先

《明史》记载:惠帝性仁厚,继位初,亲贤好学!

从无敌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三。首先急于削藩却不做好准备,其次文武两方皆用人不明,最后贪恋虚名自毁长城。 建文帝输给了自己,他是一个汉好人,但是不适合做皇帝。最终,导致自己国破家亡!

参考书籍《明史》、《中华通史》

8

首先在削藩战略上,建文帝朱允炆就了重大的错误,他的策略是\"翦燕手足\",即先废掉其他实力弱小的藩王,最后再攻打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这无疑给了朱棣充足的时间准备。

其次朱允炆的用人也非常令人怀疑,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朱允炆任命李景隆做统兵将领,李景隆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也注定了结局。

还有就是朱允炆的仁慈,朱允炆在出征前曾说:\"杀敌可以,但是不能伤我皇叔的性命\"。正因如此,朱棣兵败时可以一次次死里逃生、卷土重来。

同朱允炆相比,朱棣在各个方面都要强,作为藩王的朱棣长期承担着抵御外敌的任务,属下兵多将广、实力强横,战斗力远超朱允炆的南军,“靖难之役”能够成功也不意外。

9

我是湘沅说事,首先我要纠正您一点,建文帝并不是轻易被燕王朱棣打败,朱棣起兵靖难成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建文帝之所以痛失天下,我觉得不外乎是他社会斗争经验不足、不得人心、用人不明导致的。

  • 朱允炆

首先,建文帝社会斗争经验不足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的次子,因为朱标长子逝世得早,所以朱允炆被当做嫡长孙看待。朱允炆生于1377年,1398年继位。朱允炆从小心情温顺,一直陪伴在皇祖父朱元璋的身边,对打仗、军事斗争的经验都十分匮乏,可以说,朱允炆和朱元璋是两个模子的人。

可是朱棣完全不同,朱棣从小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生杀伐果断。朱棣10岁就被封为燕王,等到他20年成年时被派往北平就藩。时的大明第一名将徐达长期在北平统领对残元势力的追剿,因此对朱棣悉心教导,成就了朱棣一身的学识本领。后来朱棣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双方亲上加亲。再后来,朱棣在北平多次领兵对蒙古人发动打击,战功赫赫,行军打仗经验十分丰富。

可以说,朱棣和朱允炆完全是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皇室,朱允炆崇儒尊法,朱棣杀伐决断,二人天生相克。

二、建文帝继位后采取的措施不得人心

建文帝继位后,打破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番苦心。朱元璋分封诸子本意是为了巩固中央皇权,可是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在位时尚且能压制这群“虎狼之子”。在他去世后,孙子辈的朱允炆在一群为建立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叔叔面前根本就是一只小羔羊。

在此背景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朱允炆觉得削藩势在必行,且必须加快进行。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他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皇权而同时削弱叔叔们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

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手握重兵的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朱允炆和朝廷那帮人也知道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一直不敢下手,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

燕王在得到一群弟弟们的声援下,在弟弟宁王实际支持“朵颜三卫”的情形下,燕王打出了“靖难”的旗号,在三年多的艰辛斗争下,朱棣最终达到了南京城,将朱允炆赶下了台。

可以说,朱允炆在削藩一事上不得人心,导致其余藩王人人“唇亡齿寒”,间接倒向了朱棣。


三、朱允炆识人不明,朱棣知人善任

作为一位跟随明太祖一路成长起来的藩王,朱棣对选人、用人、驭人自然有着一套成熟的管理法则。观之朱允炆,在深宫中长大,没有经历过烽火狼烟,是在一群腐儒教导下、在一群妇孺手中长大的深宫帝王。二人的用人驭人之术完全不可比拟。

朱允炆继位后,大肆启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帮腐儒,一味削藩不知因时变化,甚至在朱棣起兵前夕还在想着如何削藩,真可谓是断送江山。

朱棣从小领兵,身边有着一群忠心耿耿的部署,有弟弟宁王的“朵颜三卫”相助,有为他出谋划策的道衍大师,同时全国各地的藩王都在为他声援,力量不可谓不大。

  • 朵颜三卫

即便如此,作为明帝国合法继承人的朱允炆还是有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丰厚家底,不少明初的精兵强将仍在为他拼死抵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镇守山东济南的铁玄,在城墙上悬挂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令朱棣不敢攻城。朱棣被迫绕过济南,直扑南京,在攻克南京后才调转枪头打下济南。

《明史》评价朱允炆: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明史》评价朱棣:

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可以说,朱允炆是自己一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朱棣虽然取得帝位,但是并不轻松,加之“得位不正”,史学评价功过参半。

我是湘沅说事,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留言探讨历史。

10

朱棣确实有雄才大略,太祖皇帝驾崩,朱棣前来奔丧,当时的卓敬酒曾密奏建文帝,扣下朱棣并将其迁到南昌进行监视。但是由于建文帝的优柔寡断,这次绝佳机会就溜走了。朱棣为啥要造反呢?

朱允炆曾得意地对皇太孙朱允炆说,内有文臣辅佐,外有藩王御敌,这下可以放心了。朱允炆低头想了想说:“万一叔叔们有异心,怎么办?”朱元璋很吃惊,他确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然后他把皮球又踢给了朱允炆:“你觉得该怎么办?”朱允炆思考了一会儿说道:“1用德争取他们的心2用礼约束他们3削减属地4改其封底5战场上见。”朱元璋听完,觉得也没有啥其他办法了。可朱允炆继位四个月后就开始削藩,前四个都没用,直接第五点,而且从比较弱的藩王下手。周王、齐王、代王、岷王被废为庶人,湘王自杀。然后就是燕王,朱棣认为削藩是大势所趋,所以兵权也交了,遣三子入京也遣了,连装疯也用上了,只希望保住小命,最后发现建文帝要杀他,退无可退,在仅有800多亲兵的条件下发动了靖难之役。

一开始没人认为建文帝会输,可是经不住他无限昏招呀。当然明太祖也居功至伟,杀功臣、清洗名将,让朱孙拿什么和战场上摸爬滚打的朱叔斗。咱们来看看建文帝哪些昏招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一 下令勿杀朕叔。

大军听到这话让他们如何打?万一误伤了皇叔那不得是死罪啊。燕王有这个不死甲是推倒建文帝的重要原因

二 阵前换将。

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耿炳文善防御。初战失利,但元气未伤,防御阵型未破,如果燕王死磕必定伤亡惨重,那对建文帝是大利好。关键问题是是建文帝竟然把他换了,换成了李景隆。李大善人50万大军一溃千里,丢弃的粮草物资正好解决的燕王的后勤问题

三 不换李景隆

李景隆指挥失当,临阵脱逃,造成大部队溃败。不仅没有被追责,还增派了援军,加上收拢的败兵,竟然达到了60万。这一次却败的更惨,如果不是盛庸和铁弦死守济南城,山东全境都要变成燕王的大后方了。

四 逼反太监

建文帝对臣子非常好,但从小接受的教育使他认为宦官都是祸国殃民。因此对这些人非常苛刻,搞得宦官人人自危。京师空虚的信号就这样传给了在山东打拉锯战的朱棣。然后绕过山东,直接攻打南京!

五 金川门防务

济南一万多人守了三个多月,南京有十万怎么也得多坚持一段时间等着各地勤王呀。结果朱允炆竟然把如此重要的防务交给了被燕王打怕的李景隆和谷王朱穗,谷王嘛喊朱棣哥,和侄子哪个近?然后这俩人果断开城投降了。

燕王入城,建文帝火烧宫城,下落不明。

建文帝实际是自己作死,没什么值得同情的,只怪朱标死的早吧。另外燕王是开始就准备谋反吗?还是被朱允炆逼迫的[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