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尴尬的事之一,就是外国元首很怕来中国吃国宴。

很多人认为,国宴多爽啊,放着全国的美味,大家还不抢着参加国宴。

根本不是这样。

绝大部分参加国宴的各国政要,都是勉强应付一种外交仪式、外交礼节而已。

大部分人只是在国宴上随便吃点东西,有的甚至是象征性的碰一碰。

很多外国元首绝大部分吃不惯中国菜,甚至畏惧中国菜。

而我国最初的国宴,没有太多经验,多是拿出中国人认为最好的才招待外国人。

外国人往往很不适应。

主要分为几点:

第一,只有淮扬菜才适合国宴。

很多人很奇怪,中国有八大菜系,最终只有淮扬菜独霸武林。

最初也试验过其他菜系。然而,都不符合洋人的口味。

最终结论是:“川菜相对比较辣,大部分外宾受不了;鲁菜浓油赤酱,口味重,外宾吃不惯;北方菜烧烤多,对牙齿和肠胃要求高,外宾很多年龄较大,不适合;广东菜多生猛海鲜,外宾第一次吃的话肠胃难适应。这样一比较,淮扬菜就很容易‘胜出’了。”

第二,中国人认为的好材料,外国人难以接受。

国宴对于食料的选择是非常牛逼的。

国宴大厨这么介绍:所有的原料,都来自固定的渠道,都采用严格的标准,如蔬菜,都是有机蔬菜,不能添加任何化学肥料,避免有害物质造成损害。做菜所需原料的所用部位也有严格规定,比如“开水白菜”,这道菜一般只选取三寸半高、叶绿肉厚的白菜,还要去掉菜棒留其三叶嫩心。

此外,国宴所有选材,必须从其原产地精选而来。如燕窝,非泰国的官燕不用;鱼翅,不是南海产的一极群翅不上桌;金丝小枣,也只能用乐陵产的。

即便这样,外国人很难吃得下燕窝、鱼翅、海参之内。

就像中国人也不接受高级鱼子酱一样。

据说尼克松曾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面的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不要管叉子下是什么东西?只需要往嘴里送就是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吓尿了。

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广西开会,当地将名菜龙虎斗上桌。

那时候的龙虎斗,今天吃不到的。

蛇是一种剧毒的毒蛇(今天是保护动物了),猫则是果子狸。

外宾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随便吃了几口。然后知道了菜的内容以后,外交官在回忆录中写到:一瞬间,我感觉肚子里面都在龙虎斗了。

第三,厨师水平高,但外国人不适应。

很长一段时间,外国人不适应传统中餐。当年中国人去国外开餐馆,都必须进行口味本地化,不然店很容易倒闭。

烧国宴菜的师傅共有160名厨师,从特级、特技、高级到中级都有,其中总厨师长1名,下设热冷、面点、西餐,8个正副厨师长,个个都是食界响当当的腕儿。

这些厨师来自五湖四海,除政治素质高外,还得“根正苗红”,要过政审,并且文化素质要求也高,除勺上功夫外,还要求能研究各国风俗文化,会烹调全国各地名菜名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异,随客而变。

即便如此,很多老外还是接受不了中国菜的口味。

最佳贡献者
2

我来说一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携夫人安倍昭惠访问乌克兰的时候发生的尴尬一幕。到底咋回事儿呢,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友情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倍夫人的表情!)

2015年6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携夫人安倍昭惠出访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则与夫人玛丽娜前去迎接。一开始一切都还算正常,双方各自站在一边发表讲话,现场的气氛非常和谐。就像下面这样。


但是到了合影留念的时候,却是风云突变,安倍晋三不知道为什么站到了玛丽娜的身边,此外他还站的非常笔直,面色凝重,还双手握拳(难道说是乌克兰第一夫人玛丽娜太漂亮了,直接就被吸引过去了?然后安倍还有点紧张?)

波罗申科总统发现了问题,于是他伸出手向举止怪异的安倍晋三示意,“哥们儿,你站错了位置,你应该站在这里!”可是安倍晋三却根本不予理睬,也不知道是陶醉其中还是想蒙混过关,总之在波罗申科示意后仍然是笔直的站在那一动不动。

(注意看安倍昭惠的表情,撅着嘴满脸怨恨的看着安倍晋三,似乎在对安倍晋三说你还不快给我滚过来,今天真是丢死人了)

波罗申科眼见绅士的方法不起作用,而且两人又语言不通。波罗申科没办法,既然文的不行,那就只能“动武”了。接下来就发生了极其罕见的一幕,波罗申科直接把安倍晋三“搬”回了正确的位置。

这个过程中安倍晋三仍然是紧握双拳、面色凝重,似乎是在抵抗波罗申科的武力,但是最终因为身材力量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安倍还是被强行挪位了。

最后,经过波罗申科的“武力干涉”,四人才终于站好了位置。

3

坑爹的翻译

1977年12月30日,波兰华沙的肖邦机场,第一书记爱德华·盖莱克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一位贵宾,美国新任总统吉米·卡特。老盖此时的心情有点忐忑,美国佬天生就不靠谱,江湖传言这个新总统在美国佬里都算反人类的。这TM得浪成啥样啊?老盖在心里哀嚎,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否则东边那群大熊估计得踢爆我的屁股。

15分钟后,美国的总统专机准时降落,总统老兄也风度翩翩的走下飞机,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在一系列外交礼仪性流程后,卡特总统开始发表他的讲话,他的第一句话就让老盖大惊失色。“我离开了美国,永远不会再回去了”,我的天啊!你这是要搞大新闻啦!这是要叛逃的节奏吧?叛逃您去苏联啊!?我这小地方经不起原子弹洗地啊!

陷入哲学思考的老盖很快被卡特的另外一句话雷翻,“我对波兰充满了性欲”。叛逃动机都尼玛交待啦?我知道大波波的姑娘漂亮,但你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讨论真的合适吗?有需要我们可以私下沟通啊!你浪成这个德行美国人民知道吗?

要说老盖到底还是人精,他很快就把怀疑的眼光看向了卡特的随身翻译,能当总统的家伙绝对不可能是SB,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翻译的波兰语不规范。然而他很快被另一句话雷成翼骑兵,“我很高兴捏到了波兰的私处”,再下一句,“我对波兰特产大香肠已经饥渴难耐了”。这货居然还是个双向插头,搞基也在行!

这时候卡特也发现底下的人面色古怪,他同样把怀疑的目光聚焦在自己150美元一天雇用的翻译身上,这个叫史蒂文·西摩的家伙竟然还很无辜的回望自己!在一番惨无人道的沟通后,老盖终于弄明白了卡特到底在说啥。

  1. 所谓“我离开了美国,永远不会再回去了”是“我今早离开了美国”。

  2. 所谓“我对波兰充满了性欲”是“我希望了解波兰对未来的渴望”。

  3. 所谓“我很高兴捏到了波兰的私处”是“我很高兴来到波兰”。

  4. 所谓“我对波兰特产大香肠已经饥渴难耐”是“我对波兰之行充满了期待”。

卡特兄弟已经彻底崩溃了,自己一番精心准备的演讲居然变成黄段子集锦,什么都不要说了,我想静静,不要问我静静是谁。还有!亲爱的西摩同志,对!叫的就是你!称谓也没错!我确定你就是毛熊派来玩我的!你被开除了!带着你的150美刀滚蛋,去美国还是苏联都无所谓,反正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就这样,卡特第一次访问华约国家成了偌大的笑柄,未来的很多年里,他被波兰人戏称为香肠卡特。然而他的悲剧并没有因此终止,晚宴的时候,更换了口语翻译的卡特再次发表讲话。他说第一句话后特意为翻译停顿了一下,翻译稳如泰山,他有说第二句,依然稳如泰山,第三句,还是泰山。好吧,这孙子根本就不会波兰语........

4

1948年5月20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行第一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尴尬事儿就发生在典礼上:当选“总统”蒋介石穿着一身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显得儒雅而又庄重;当选“副总统”李宗仁却穿了一身军装,跟在蒋介石身边,好像是蒋介石的副官或马弁。

▲蒋介石(前)发表就职演说,李宗仁(右)像个跟班儿一样站在后面

当天,李宗仁看到蒋介石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被老蒋耍了。十几年后,他还为这事儿耿耿于怀,专门在回忆录里写了一笔,为自己开脱说:“这尴尬的场面与其说使我难堪,毋宁说使他自己(指蒋介石)难堪罢了。将来史家秉笔直书,势将使蒋先生本人在其历史上多其难堪的一笔而已。”话虽这么说,摄影师的镜头却记录下了当时尴尬的一幕。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1947年后半年,解放军已经在局部地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蒋介石忽发奇想,要搞“行宪”后的第一次总统选举(莫非是感觉自己在大陆呆不长了,先过把“总统瘾”再说?)。国民党的总统,不是全民选,而是由国民代表大会来选。按照当时全国的人口和代表比例,本该选出3045位国大代表。无奈很多地方被解放军占了,只选出2961位。这也总算超过3045的一半了,于是就由这两千多人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李宗仁是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抗日名将

蒋介石要当总统,大家都清楚,也没人想和他竞争。不过,老蒋还是想做做样子,一开始请知名人士胡适来与自己竞选。可是,手下人告诉他,“蒋介石胡适”连在一起,按文言文的意思理解,就成了“蒋介石到哪里去”,不吉利于是,有人推荐了国民党元老居正,这样合起来就是“蒋介石居正”,大吉大利。

其实大家都清楚,别管是谁来竞选,都不过是摆摆样子,最后肯定是蒋介石当选。关键是副总统的选举,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毕竟你老蒋吃了肉,这汤总得让大家分点吧?但蒋介石不想,他支持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做副总统,但选举的过场总要走走的。这样一来,报名的多了,除了孙科外,国民党的李宗仁、程潜、于右任,非国民党的莫德惠、徐傅霖都报名了。

别人倒还罢了,只有李宗仁的报名参选遭到蒋介石反对,因为李宗仁完全有实力竞争过孙科。李宗仁是北伐和抗日的名将、桂系领袖,平时在国民党内有“忠厚长者”的好名声,是妥妥的地方实力派。

桂系一贯与蒋介石作对,有人说蒋介石恨桂系胜过恨共产党,不是没根据的。蒋介石几次派人劝李宗仁退出竞选,李宗仁都拒绝了。老蒋也没办法,只有寄希望于孙科。经过四轮激烈的角逐,李宗仁击败孙科,成功当选。

▲李宗仁和蒋介石步入典礼现场。他一生军装,怎么看都像蒋介石的跟班儿

对这个结果,蒋介石虽然不能不认,但小动作总是难免的。李宗仁当选后,派人向蒋介石侍从室请示,就职典礼上穿什么服装,毕竟总统和副总统的服装保持一致比较好。蒋介石派人回话,就职典礼上两人都穿西式大礼服。李宗仁听后,还有点怀疑,因为西式大礼服在国民政府的庆典中并不常用,蒋介石本人也不喜欢。但既然老蒋这么安排,他也只有照办,连夜派人到上海,请最有名的西装店师傅赶制出一套燕尾服。不料,在就职典礼的前一天,侍从室送来蒋介石的手谕,说是就职典礼上穿军常服。都到这会儿了,李宗仁也只得照办。

然而,李宗仁到了典礼现场,才发现蒋介石穿着一身长袍马褂,束着红色大绶带。他自己却是一身军装,想换也来不及。李宗仁知道,这是老蒋要使自己难堪。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参加典礼了。于是,尴尬的场面出现了:蒋介石旁若无人的发表演说,李宗仁一身军服站在后面,活像一个跟班儿。

蒋介石耍这种小动作,只能让桂系与他更加离心离德。1949年1月,解放军三大战役结束,蒋介石败局已定,只好第三次下野,让李宗仁代理总统,自己在幕后操纵。李宗仁也无力回天,解放军很快就攻占南京。不久,蒋介石逃到台湾,李宗仁则带着总统大印远走美国。

▲1965年7月,周恩来(前排左四)带人去机场欢迎李宗仁(左三)回国

1965年7月,李宗仁冲破蒋介石设置的重重险阻,回到祖国,受到新中国政府的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都接见过他。李宗仁一下飞机就发表声明,表示要为完成祖国统一作出贡献。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病逝。

5

说起近些年来大众知晓的尴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必然会名列其中。其中有两个画面广为流传:

第一,美国总统特朗普有一招“铁手功”,在与其他国家一把手握手时总想出其不意,给对方来个下马威,不少一把手吃了暗亏,而其中要属安倍晋三的表现最为尴尬,如今看来还有些喜感。

安倍诠释了“龇牙咧嘴”的全新境地。

第二,安倍晋三已经是现代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了,他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就是他开会时睡着的照片,尴尬吗?尴尬,但也有些可爱。

你还知道安倍哪些尴尬的事情?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6

改革开放后,还有人敢在中国大地上“称帝”,你说尴尬吗?

不思进取,屡入邪教组织

丁兴来,男,1925年生于湖北麻城县,天生盲眼。年轻时曾先后加入龙门道、观音门、宣佛门等会道门组织,1945年加入道德金门,接受封建邪教洗脑。

建国初期湖北省等地掀起大规模取缔会道门的运动。道德金门首当其冲,首领雷金安激进反动,还组织“道德金门开国军”与政府对着干,先后发展道众1万余人,并发动叛乱。雷金安自称皇帝,下封元帅,军师等职位,嚣张跋扈,作恶多端。解放军派兵围剿,并很快平息叛乱。1953年,雷金安及其它主要骨干成员30余人被处以极刑,道德金门被取缔,成员之一丁兴来被判入狱五年。

不思悔改,山沟里“称帝”

1967年,丁兴来出狱。这个满脑子坏水的家伙,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服刑五年,不仅没有反思过错,重新做人,还打起了重操旧业的主意。

大别山地处鄂皖交界,地理位置险要,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曾“千里挺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实施战略反攻。大别山区山高水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这里自然资源贫瘠、生活环境封闭、生产方式落后,使得当地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思想愚昧僵化。加上医疗条件极为落后,有病难医,所以不少人敬畏鬼神。

丁兴来借机窜进大别山区,利用当地人封建愚昧的弱点,宣扬他是“柏子大仙”下凡,在上天统管三界,下凡普渡有缘之人士“上天成仙”等。当地农民见识少,很快就被丁兴来迷惑,纷纷加入“道德金门”。丁兴来以“驱邪治病”,“普渡缘人”为名,在鄂、皖一带大势发展道徒。在此期间他曾利用“诊病”、过“仙气”等方式哄骗和以妖言恐吓等手段,先后骗奸妇女达55人,年龄上至60余岁下至10余岁不等。被骗奸的妇女中,有母女、妯娌、姐妹、婆媳、亲家等。

1981年,丁兴来在信徒江某家中,假借“神仙附体”向信徒宣扬“三期末节”已到,“真命天主”即将登位,天下将归丁姓人掌管。不久,丁兴来在江某家的大院中举行登基仪式,近百名教徒高呼万岁。接着,丁兴来封官授爵,30余人当上“朝中大臣”,并赐封官印,脸皮之厚,令人汗颜。

更为可耻的是,丁兴来登基当晚,于江某家中搭起大通铺,与被封为西宫娘娘的吴某、江某等4名女子同床,实施诱奸。此后,尝到甜头的丁兴来又举行过至少4次登基仪式,每次仪式过后,都至少与3名以上女子同床,其行为令人发指。

“皇帝”梦碎,自取灭亡

丁兴来的恶心行径,还有破坏道德法律的行为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

1990年夏,湖北麻城市公安机关在黄冈行署公安处的指导下,与受祸乱地区的公安局联合开对道德金门的取缔行动,共摧毁活动据点9个,收审骨干成员9名,查获道众多人,搜缴各种证据277件,死灰复燃的“道德金门”终于被消灭。这个当了10年“山沟皇帝”的无耻之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7

最为尴尬的莫过于中国人曾经都不好意思出国游

丁锦昊到此一游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浮雕

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但是,这样珍贵的历史文物上却有着这样几个中国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这这张图片一经曝光之后在网上立刻火爆起来,

国人都纷纷表示不敢再去埃及旅游了。

深海潜水捡中华香烟盒

黄渤的《西游降魔篇》在国内火热放映的时候,他则忙里偷闲来到了太平洋岛国帕劳度假。

在一次潜水的过程中正在为身边这些上帝创造出来的奇妙景象而唏嘘不已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香烟盒。

这时的黄渤已经忍不住要骂人了,这么美的地方,是谁忍心丟这样一个香烟盒进水里。

直到他突然看清楚了,香烟盒上的两个字“中华”。

于是赶紧像做贼一样的把香烟盒收起来,带出水底。

此后更是在微博上告知网友说以后在外国出游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字这脸我们丢不起。

当然,现在中国不断发展,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这段历史确实曾经让中国人感到非常尴尬。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呢?

8

历史上最尴尬的事,国民党在解放战争运用心理战争夺民心,步步为营步步尴尬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十分重视心理战,十分重视对民心的争夺,非常搞笑的是,他们每次运用心理战都已尴尬结尾。

1,第一次心理战,被延安一招克制。

当抗日战争胜利时,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渴望民主。蒋介石在重庆先后三次邀请延安方面来人洽谈合作。从国民党的角度,延安如果不来人,那就是没有和平诚意,举大兵讨伐,名正言顺;如果延安来人,乘机用糖衣炮弹收买分化瓦解,和平方式解决国共争端。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攻势,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战战略。可惜,擅长高阴谋诡计的人,永远猜不透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的想法。蒋介石在1945 年 8 月 14 日、22 日、23 日十天之内发了三个电报催着来重庆谈判把和平的"诚意"摆的满满的,不仅得到了国民党极其支持者的歌功颂德,甚至很多中间派也纷纷称赞国民党民主建国顺民心和民意。

没想到,延安来人了,而且分量很重。国民党方面一下子手足无措,因为这次谈判本来就是做做样子,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方案,一个都没有。现在重庆街头巷尾都是和平谈判的宣传,可是国民党高层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无所适从。

当延安使出真谈判的这一阳谋时,重庆的假谈判的阴谋诡计,显得格外尴尬。

2,第二次心理战,国军竟然败了。

重庆的谈判陷入僵局,因为国共双方的诉求,都不是对方能够满足的。蒋介石认为,共产党这样坚决,主要是因为还没有体会到美式装备和美国支持的恐怖,没有认识到苏联不可能帮共产党。于是,老蒋使出了"边打边谈,威逼就范"的心理战。

蒋介石要求"放弃军队与地盘观念,而在政治与经济上竞争,此为共产党今后唯一出路。"于是,他准备用局部战争证明,共产党的军队和地盘,其实没啥了不起。于是,在东北蒋介石提出了"打下长春,再谈停战"。关外是大打,关内是小打。进军北上的咽喉要道是平汉路,就在这条路上国军和解放军打了两场,一场是上党战役,一场是邯郸战役。上党战役解放军以4000人代价歼敌3.5万,邯郸战役解放军以4000人代价歼敌4万(含新八军高树勋起义1万)。

蒋介石发现,解放军打不过,解放区严防死守特务都混不进去。真难对付。不过,东北局势是有利的。到1946年5月23,国民党拿下长春,提出了最后通牒"恢复交通、整编军队、美方人员有最后决定权"。当解放军做出巨大让步后,蒋介石又得寸进尺,要求撤出陇海线以南、胶济沿线、热河全部和东北安东。退到这一步,已经不能再退了,当我方坚决拒绝时,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

蒋介石把所谓的和平谈判和民主建国理解为收编军队抢占地盘,逼人投降,这样的思维实际上还停留在军阀混战的阶段。他根本不知道,抗日战争14年的敌后战场,人民的力量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人民的军队早已成了百战雄狮。

3,第三次心理战,国民党四面楚歌却掩耳盗铃。

到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在军事上全面败退,转向防御。蒋介石总结国军失败的原因,认为是"中了共匪宣传的毒计,在精神上被他缴了械","做了共匪的俘虏"。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理战。

这一轮的心理战主要是控制媒体封锁消息,对国民党不得民心的宣传一律不许讲,说白了就是掩耳盗铃。具体办法是"实施全国邮电检查;各地收发电话总机须严密监视;一切反动书报刊物,即予封闭或取缔;外国报纸,凡刊有不利于我之消息者,概予扣留;各地无线电台,不准收发私人电报;民间无线电收音机须登记管理,不得收听匪方广播;暂时恢复新闻检查制度;实行全国戒严,非经政府特许,不准私自集会;车站、码头、茶房、酒肆以及娱乐场所,均须管制监视;匪谣一有发觉,必须彻究严办,使其不敢传播,立即消灭。"

掩耳盗铃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更多的民心转移到了新中国这边。国民党的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无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掩耳盗铃这样的心理战,大概是最尴尬的小把戏了。

9

刚才听广播,主持人温柔的说:“如果肤色粉红脸上的绒毛鲜嫩柔软,那么说明很健康。”听到这里,我照了照镜子,摸着自己的脸想看来我很健康。这时候主持人又说了:“好了这次我们的《养猪知识讲座》就到这里!”

我的笑容立时凝固了。还好就我一个人,别人不知道。如果类似的事被天下人皆知呢?别说为其他人笑话,就是自己想想也会尴尬死。比如秦末魏豹。

魏豹迷之自信玩死自己

魏豹是魏国王室后裔,秦末天下大乱,魏豹也和哥哥一起加入了反秦大军。

后来魏豹的哥哥战死,魏豹向楚国借了两千兵将,连续攻下三十多座城池,为哥哥报仇。这么看来,魏豹武功谋略还是很不错的。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魏豹也是十八路诸侯王之一,被封为西魏王。

楚汉相争之时,魏豹选择作壁上观。这本无可厚非,可这时魏豹听到了一句改变命运的话。

魏豹有个宠妾叫薄姬。一天丈母娘的丈母娘找了当时的相面大师许负为薄姬相面。

许负说:“此女将来贵不可言,生下的儿子一定是天子。”

这句话传到了魏豹耳朵里,魏豹心里乐开了花:我媳妇生的儿子是天子,那他爹我也一定是天子命。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何必看别人争天下?谁夺天下我都是臣子,撸起袖子自己干吧。于是魏豹提着菜刀就加入了刘邦项羽的战团。

可是魏豹你也不想想,你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你的吗?你媳妇生孩子只能肯定母亲是亲的,爹就看天意了。

魏豹提着菜刀刚出家门口就被韩信一闷棍打晕了,成了刘邦的俘虏。刘邦怜惜魏豹的勇猛,让他和周苛镇守荥阳。荥阳大战之前,周苛认为魏豹这样的反复无常的人不能共苦,于是杀了。

刘邦听说了觉得可惜,这留下一大家子女人可如何是好,看在共同作战的份上,我替他照顾了吧。于是刘邦收了魏豹的女人,先来了一遍,包括薄姬。不过刘邦女人太多了,他也记不住谁是谁,只能记住那些技术好的,像薄姬这样内敛的,一次就被冷落了。

后来刘邦听见薄姬小姐妹嘲笑她,感觉很可怜,又来了一发。这次薄姬怀上了龙种,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这事如果让魏豹知道了,不知他做何感想?

魏豹被人笑话是在他死了之后,尴不尴尬也无所谓了,吃嘛嘛都不香了还谈什么脸面呢?下面这二位在死的那一刻心里想的肯定是:wc,我这是在干啥?圣人说不作死就不会死,真的没骗我。



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

玄武门之变,我们都很清楚,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最终夺得天下。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但是你有没有疑问:当时把守玄武门的是李渊的禁军,李世民等人如何能将秦王府兵带进皇宫?其实早在玄武门之变前,李渊的禁军将领都已经投靠李世民了。

唐代守护皇宫的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兵又叫南牙兵,北衙兵又称为北门兵。唐高祖李渊时期,禁卫军最重要的三个将领是敬君弘、吕世衡和常何,他们三人掌握着整个皇宫的安全。

当时太子东宫和皇宫距离较近,三人表面上和太子李建成比较亲近,但已经被李世民秘密收买。

李世民尉迟敬德等人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禁卫军仍有一些人试图阻止李世民。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斗,敬德请帝手诏诸军听秦王节度,内外始定。”等尉迟敬德拿了李渊手谕和兵符之后,禁卫军才退去。

太子东宫和齐王府听到消息,冯立、薛万彻、谢叔方三人率兵来攻玄武门,解救李建成李元吉。

此时就比较搞笑了,本来李世民等人已经控制住了皇宫局势,只要将皇宫大门紧闭,冯立等人一时半会绝对攻不下玄武门。开始李世民也是这么打算的,秦王府将领张公谨臂力过人,独自关闭了玄武门。

驻扎玄武门的禁军云麾将军敬君弘不知道脑袋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和中郎将吕世衡带领为数不多的禁军挺身出战。

《新唐书》记载:“其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当且观变,待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乃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并遇害。

手下人劝敬君弘:“现在局势不明朗,咱们可静观其变,等待部队集结完毕,列好阵势再出战也不晚。”

这建议可以说十分中肯了,现在禁卫军内不能控皇宫之势,外不能敌勤王之兵,自己一边歇看着就行。哪怕你是向着李世民的,关上门等着李建成的军队攻也行,何必着急出门应战呢?

也许他俩是为了表功,也许是觉得李建成的军队不堪一击,敬君弘和吕世衡嗷嗷叫着就冲出去了。

二人出门一看立刻就傻了,来的可不是普通人。冯立、薛万彻、谢叔方三人都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武力值爆表。双方一交战,敬君弘、吕世衡卒。

反观禁卫军另一位将领常何就聪明的多了。自始至终,常何一直不出头,秦王府兵打仗不管,禁卫军打仗不管。

李世民登基后追赠敬君弘为左屯卫大将军,吕世衡为右骁卫将军,可惜已经享受不到人间荣华了。

不仅中国历史上尴尬事很多,国外也不乏此类事情,而且有人还是大科学家,被自己的学识啪啪打脸,比如十九世纪法国物理学家泊松。

泊松亮斑

对于光的特性,十九世纪前,光的微粒说(光是一种微粒物质,可以直进,可以反射)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牛顿,包括今天主人公泊松都持这种观点。但同时,也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光有波动性(以波的形式存在,有衍射和干涉效应,不受重力等外力影响),最具代表的就是惠更斯。

为了讨论这两种学说,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征文竞赛题目:一是利用精确的实验确定光线的衍射效应;二是根据实验,用数学归纳法推求出光通过物体附近时的运动情况。

当时年仅三十岁的菲涅耳向科学院提交了应征论文。

他用半波带法定量地计算了圆孔、圆板等形状的障碍物产生的衍射花纹,但因为光的波长太小,衍射花纹并不明显。菲涅耳也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验证这一理论,只是把自己的理论和对于实验的说明提交给评判委员会。

当时极力反对光的波动说的泊松正是这个委员会的评委。

要说大科学家还是大科学家,名不虚传。泊松看了征文,傲慢的对菲涅耳说:“按照你的理论,如果在光束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由于光在圆板边缘的衍射,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央应当出现一个亮斑。这可能吗?”

这个现象以前确实没人观察到过,菲涅耳也没有想到泊松所说的试验方法。不过经过泊松这么一说,菲涅耳马上准备了这个实验,实验结果完全如泊松所说:圆板阴影中间出现了亮斑。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说是正确的。

这就是有名的光的衍射实验。不知道泊松看到这个实验结果是什么表情,后人为了调戏泊松,也将这个亮斑命名为“泊松亮斑”。

顺便说一下,光波具有二象性,既不是单纯微粒说,也不是单纯波动说,而是二者兼具。

10

红军长征通过彝民区时,在刘伯承和小叶丹结拜之前就发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红军一个工兵连被彝民抢劫,不仅枪支、工具被抢走,连身上的衣服都被剥了个精光,让又气又委屈的工兵连官兵在见到战友们时颇有些难堪。

遵义会议后,在主席的英明指挥下,长征的红军部队重现生机,在巧渡金沙江之后,终于彻底的甩开了一路追击的蒋军薛岳所部。

鉴于红军已进入了民情复杂的川康地区,为了加快北上速度,红军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司令员、由杨得志的红一团和工兵连组成的先遣队,他们成为了全军的开路先锋。

先遣队为大部队打开通道,一路虽有波折,但还算顺利,在攻下兵力空虚的冕宁城后,再往前走就将进入彝民的地界。

由于历史原因,彝民和汉人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而当时蒋军的部队经常欺压彝族百姓,所以彝民对汉人部队充满着敌视和仇恨,为此,他们见到汉人就抢劫,也就成了正常的现象。

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率先遣队进入山高路险、野草丛生的彝民区。在出发之前,刘伯承对先遣队所有官兵下了死令:‘争取和平通过彝民区,没有我的命令,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开枪’。

可彝族百姓听说汉人军队又来了,就有意对道路进行了破坏,没办法,杨得志只能让工兵连走在前面砍树架桥修整道路。当走上稍微好一点的路后,工兵连因为要收拾工具,所以又从队伍的最前面落到了最后面。

刘伯承率队走出不远,就看到山上山下出现了许多彝民百姓,他们成群结队,挥舞着土枪长矛棍棒,挡住了部队前进的路,刘伯承急忙派人与他们沟通、交涉。

就在前面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落在部队后面几百米的工兵连也遇到的情况,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些彝民,也挥舞着土枪长矛挡住了他们。

连长王耀南赶紧把全连集中起来,他和指导员罗荣反复向战士们强调:‘必须严格执行司令员的命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准开枪,谁开枪就违反政策’。

之后罗荣带着一名懂土话的四川籍战士上前沟通,可是还没说上两句,几个彝民就大喊起来,顿时山上响起了号角。这下可好,一时间又不知从哪里冒出了更多的彝民,他们把工兵连的官兵们团团围了起来。

虽然罗荣等人不停的解释,但彝民们根本不听,人多势众的他们,一边大声喊着,一边分割包围,以好几个人围住一个工兵连战士的方法,开始抢东西剥衣服。

工兵连的官兵虽然也有一些武器,但限于命令都不能开枪,而王耀南和罗荣甚至都顾不上自己被剥光了,还大声喊着:‘司令员命令不准开枪……’。

从王耀南、罗荣到战士,所拿的工具器材和武器全部被一抢而光,衣服也都被剥了个精光,官兵们光溜溜的被彝民们围在当中,又气又急,但毫无办法,好在这些彝民只抢东西并不伤人。后来一个头领叽里咕噜的喊了几声,彝民们便丢下工兵连的官兵,一哄而散。

光着身子的工兵连只能垂头丧气的向前找队伍。这时杨得志等人也听到了消息,急忙返回来查看,结果迎面撞见了一丝不挂的王耀南。这要是在平时,杨得志非乐晕不可,但在当下他不知什么情况,急忙问王耀南‘队伍怎么样’?

杨得志没乐,王耀南却忍不住难为情的笑了:‘部队都撤下来了,枪支和工具被抢了,人员没有损失’。

杨得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再看看王耀南的样子,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赶快找衣服穿上,我去向司令员报告,你要把部队带好,前面还要你开路呢’!

工兵连一会儿就赶上了正在路边坐等情况的先遣队的后卫部队——曾保堂的一营,一营战士们不知道工兵连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他们一个个全光溜溜的,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工兵连真凉快啊’!‘你们到哪儿去洗澡了’?

曾保堂听到消息后,赶紧跑了过来。见到这种情况,也实在忍不住了,他一边笑着一边命令一营,凡是有两件衣服以上的战士,必须拿出一件,马上集中交给工兵连,怕衣服不够,曾保堂又让供给处找出些好一点儿麻袋送给工兵连。

工兵连自成立以来,还从未吃过这样的亏,不仅被缴了械,连衣服都被剥光了——这种事不仅在工兵连里没发生过,就是在红军战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在受到战友们的调侃后,工兵连的战士们面子上也有些挂不住,认为连长和指导员临场处置太过窝囊,王耀南和罗荣赶紧开会进行疏导,这才逐渐平息了战士们的情绪。

后来经过红军的善意沟通解释,打消彝民们的敌意,刘伯承与其首领小叶丹还结拜为兄弟,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红军大部队安全通过了彝民区。

先遣队工兵连被彝族民抢劫、剥光衣服,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小插曲,现在看来有些让人忍俊不住,但在当时,先辈们经历的苦难波折是难以想象的。仔细思量这些,又不免让后人们笑中带泪,心绪难平。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