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

战役纪念碑



战役背景

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

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

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



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

战斗经过

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



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

关家垴



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

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



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

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

柳树垴



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

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

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



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



战役检讨

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

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

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

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

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



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

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

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

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

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



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

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

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

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

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

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



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



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

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

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



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

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



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

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



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

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

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

最佳贡献者
2

回答这个问题呢,先说下双方武器

首先说一下二战时日军一个大队的编制和火力配备:

1、小队 小队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2、中队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

3、大队 日军的大队是中队之上的编制,日军的一个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总人数在1100人左右。

其次日军的主要武器:

1、枪支

一般提及日军在二战时期的主力步枪,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三八式步枪。其实不是这样的,日军只是在我国战场上使用三八式步枪多一点,在太平洋战场更多使用的还是99式短步枪。日军在我国战场使用的主要是三八式步枪,这是因为我国大平原、高原比较多,能够充分发挥三八式步枪射程远和刺刀长的优势。而对于世界战场而言,丛林比较多,遮挡物也比较多,不适合三八式步枪那种射程比较远的枪支。而且三八式步枪过长的枪身也是丛林作战的一大阻碍。在这种情况下,99式短步枪就显得尤为适合,不仅便于携带,而且适合在丛林中,利用隐蔽的地形来进行战斗。另外,99式短步枪的战斗力也是非常适合丛林的,能够穿透植物枝叶的阻挡,准确地命中目标。


二、炮

日军的单兵作战装备赶不上欧美列强,但是,唯独在火炮这一方面,日本的造诣绝对是很高的。

1、45式240毫米口径榴弹炮,重量竟然达到了33吨,它可以发射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等炮弹。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 米 野外发射20200 米主要用于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炮兵联队。

2、八九式150毫米野战加农炮用于压制性射击。可以发射榴弹,纵火弹,化学弹。最大射程18100 米。

3、96式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水平射角左右各15度,最大射程11900米,炮口初速540米/秒,它可以发射95式破甲榴弹,92式榴弹,92式尖锐弹。

4、七式305毫米榴弹炮。主要用于攻城,近迫攻击坚固要塞或摧毁障碍物,在各个战场上都有使用。最大射程1100米。


中国军队(包括国军和八路军):国军火炮类型繁复,光绪时期的山炮,各地军阀自己生产的火炮,进口的火炮,最先进的就是44门德国150MM榴弹炮,大约90来门德国105MM榴弹炮但是数量太少,凇沪会战始终被日本海军战列舰,巡洋舰上的巨炮和陆军重炮群压制,一开火就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就立刻招来空中,海上和陆地的攻击,损失不小。在战场上在日军的远程重炮和航空兵双重打击下,损失很大,3次长沙会战以后就基本上没有战斗力了。国造火炮,炮钢质量低劣,火药水平不灵,技术落后,射程近,威力小,没有太大作用。国军精锐74军58师在38年也不过是6门大清光绪年间的75MM山炮。和其他国军共15万在兰封围攻日军第14师团的2万多人,激战数日难以进展,当然进展不了,日军常设第14师团除了原本的第14野战炮联队和步兵联队的100多门37MM-120MM火炮。还有野战重炮第6联队,2个战车大队,2个野战高射炮队。大大小小的重炮,野战炮,高射炮,掷弹筒,多达500多门。火力压不住,干冲锋,国军纯粹就是去送死。大家看出武器装备之间的差别了吗?


再说一下山崎大队:在百团大战后,鬼子为了报复八路军,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这个山崎大队就是其中的一支临时拼凑的大队,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大队编制可以达到1100人,很明显山崎大队是某种作战任务的队伍,具体来说可以算作是临时支队。山崎大队的任务是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八路军的主力,然而却稀里糊涂的找到了八路军的兵工厂,八路军武器弹药本身就不充足,全靠兵工厂能够接济一点。 因此,当八路军总部得到这个消息后,总指挥要求附近的129师务必“把这个狗娘养的山崎大队给我干掉。实际上李家坡战斗的历史原型就是关家垴战斗,129师围攻的是日军的冈崎大队,历史事件和前面说的差不多,冈崎大队端掉兵工厂,八路军129师主力上万人将冈崎大队包围,冈崎大队利用关家垴村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先进的火力下形成了一道无法突破的火力网,可惜历史没有给我们一个能打的李云龙,在日军援军快要到达的时候,我军只能被迫撤退,时候统计时,我方称击毙日寇四百余人,八路军伤亡人数至少在两千人以上。


可见,《亮剑》中山崎大队长的话并不是大话,在华北战场上想要啃掉已经构筑好防御阵地的日军,必然是十分费劲的。

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亮剑作为我国抗战作品的经典之作,除诠释了我国军民14年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艰苦卓绝外,还再现了很多经典战役的历史原型,对后人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提供了绝佳平台。

而李家坡之战作为小说《亮剑》的开篇战例,在整个亮剑作品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影视剧《亮剑》中也进行了有血有肉的经典诠释。

李家坡之战虽然在《亮剑》中的发生时间为1942年,但在历史上的原型却是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垴之战,时间为1940年10月30日。

我军虽然在百团大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在关家垴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是役,八路军集合三个旅两个团,在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督战下,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但血战两昼夜仍未达到目标。冈崎支队虽伤亡大半,但八路军付出了伤亡2000多人的惨重代价。

关家垴之战是我军史上著名的军事失利,虽然李家坡之战以此为原型,但作者都梁对战场环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使李家坡之战有了关家垴之战的影子,但却不是关家垴战役的重现。

在小说《亮剑》中,以山崎大队长为首的500多名日军,闯入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经过多次改编,战斗序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电视剧《亮剑里,山崎大队长本名山崎冶平,军衔为中佐,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第29旅团第12联队第5步兵大队队长。

虽然在1942年的华北派遣军战斗序列中没有这一番号,山崎大队作为大队的人数也严重不符。但从历史上冈崎支队的临时混编来看,为适应华北地区敌后作战的需要,日军也在进行分散化行动,山崎大队只有500人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和关家垴之战一样,这500多人也让八路军各部队吃尽了苦头。那么为什么山崎大队如此难打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事发突然。

和百团大战中有计划的围歼冈崎支队不一样,在《亮剑》中,山崎大队是因为搞错了方向才误入八路军腹地的黄崖洞兵工厂,无论山崎冶平还是八路军总部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作为攻坚的八路军各部队,也属于临时拼凑,协调性势必较差。

其次是地形不利。

在关家垴之战中,冈崎支队居高临下,对仰攻的八路军形成巨大杀伤。在冈崎支队成功突围后,刘伯承、陈赓等将领观摩日军阵地,对日军火力点布置以及猫耳洞等工事感叹不已,为我军其后的战斗积累了宝贵经验。

而为了战役的最后胜利,都梁在《亮剑》中对李家坡的地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得攻坚的最终成功成为可能。

在小说《亮剑》里,山崎大队居高临下占据的是黄土塬的顶部区域。

和一般圆锥形状的山头不同,黄土塬顶部的平面形状给山崎大队提供了绝佳的隐蔽空间,而聪明的山崎冶平也没有充分占据黄土塬和坡面之间的棱线部,而是选择在棱线部以内设置火力点。虽然牺牲了自己的射界,看不到坡下仰攻的八路军,但八路军同样看不到山崎大队。

这对仰攻的八路军而言,无疑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只要八路军战士越过棱线部,在没有和山崎大队短兵相接前,就遭到山崎大队火力点的猛烈压制,李云龙之前各部队的攻坚失利就是败在这样的巧妙设计上。

所以李云龙才想到了土工作业的方式,通过土工作业将进攻距离有80米缩短到30米,通过手榴弹的密集轰炸突破山崎大队的外围防线。

在电视剧《亮剑》中,因为制作成本的限制,并未再现山崎冶平的经典设计,因为根据小说亮剑的设计,土工作业区并不在山崎大队的火力覆盖范围内,理论上土工作业是没有必要实施的。但是在电视剧中的地形设计里,土工作业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最后是武器悬殊。

关家垴之战之所以失利,根本原因在于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在武器本就缺少且落后的情况下,百团大战前我军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也对战斗力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事实上整个抗战期间,武器落后始终是我军指战员的痛,而在李家坡之战中,这种情况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陈赓旅长所谓的“炮弹都打光”,实际上也仅有几十发炮弹;李云龙为增强火力,只能厚着脸皮找任后勤部长的老乡张万和要边区造手榴弹;而李云龙在充分的火力准备后,全团也只能迅速缩短接敌距离,通过白刃战消灭日军。

在小说《亮剑》中,当3600颗手榴弹在两分钟内全部投掷完毕后,集合全团轻机枪的20人突击队,也在短短几分钟内全部壮烈牺牲,足以体现山崎大队相比于我军的巨大武器优势。

正是由于山崎大队的火力强,而且弹药充足,最要命的是还可以呼叫日本飞机支援,使得山崎大队在八路军的多次进攻下,虽然伤亡大半但仍能坚守阵地。

可以说作为《亮剑》中的经典战例之一,李家坡之战不仅体现了李云龙作为指挥官的优秀素质,还客观再现了中日军队巨大的武器差距。

正是因为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才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谨以此文,向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先烈们致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二战时,日军实行从分队到师团的军队编制: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

分队是日军最小的编制,拥有士兵13人,包括分队长、4人机枪组和8名步枪兵。机枪组有轻机枪1挺,由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组成(除了射手外,其他三人配备步枪)。日军的加强分队,还配备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日军一个小队有54人,相当于我军的“排”。包括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

日军中队有181人,比我军“连”大不少。包括三个小队和中队部成员。武器装备包括: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候还会配备两门迫击炮或者九二步炮。

日军大队成员佣兵1100人左右,我军一个营标配是650人,三个营组成一个团。日军大队的编制等于我军两个营。日军大队包括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和大队部成员。

日军联队属于日军单兵中最大单位,兵力3800人左右,拥有三个步兵大队。而同时期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也就不到2000人。当然,李云龙这样的"万人团"和楚云飞的"五千人团",都是个例。

日军师团大致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日军甲种师团佣兵28000人,包括: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

日军乙种师团佣兵24400人,包括: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

日军丙种师团佣兵15000余人,包括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共计5个联队。

日军丁种师团是为了在华北地区进行扫荡编制的,只有11000人,三个联队。

山崎大队出自《亮剑》,佣兵1100人。但是,山崎大队长在扫荡的时候只带了五百多人。

我们称呼日军时,经常以长官名字命名部队,山崎大队大队长是山崎治平中佐,所以,叫山崎大队。这也是日本人普遍采用的命名方法。山崎大队隶属于日军第29旅团第12联队,正是编制名字应该是是步兵第五大队。

五百人相当于我军一个营的兵力,为什么会有如此强悍战斗力?

在剧中,386旅让程瞎子带着772团打了半天,付出很大伤亡都没打下来。也不能怪程瞎子,攻坚战"守城"一方兵力可以以一敌四!也就是说,山崎大队五百人在防守时,可以看作是2000人的日军部队。

而且,日军战斗力普遍高于我军。我军与日军作战时伤亡比例高达1:4(最少)!往往,国军集中五倍优势兵力都不一定打的过日军。按照这个算法,需要一万人才能打下山崎大队。

所以,程瞎子一个团也就不到两千人,打不下李家坡也是在情理之中。

八路军当时专注游击战,不善于攻坚战!

红军在整编为八路军时,只有三个师,六个旅,12个团的编制。就是这样的编制,蒋介石也是扣发军饷和物资。八路军出兵抗战时,每个士兵只有二十发子弹,每门炮只有十几发炮弹。这还是主力团!

而八路军自己扩编出来的团装备更差,每把枪只给五发子弹。一般情况下,士兵打三发以后,就不敢打了。

这也就能理解,八路军为什么“善于”打游击战。因为,攻坚战耗费弹药。就算打赢了,也缴获不了多少物资,等于赔本。所以,八路军多喜欢打伏击战,能通过缴获补充弹药。

等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虽然有一百多个团,但是武器装备并没有提升多少。步兵炮这样的重武器还是稀缺。也是因此,李云龙那么喜欢他的意大利炮。而且,新兵太多也造成部队战斗力下降。所以,在百团大战后,日军的扫荡给八路军带来很大的伤亡。

平型关战役时,八路军能和日军打成1:1伤亡。而等到百团大战后,伤亡要到3:1以上了。

《亮剑》李家坡一战的故事原型是“关家垴战役”。

此战,八路军集中八个团一万余人,围剿日军冈崎大队510多人,打了两天都没全歼日军。最后以伤亡两千人代价,只消灭了日军不到二百人。

参战的我军军官绝对是我军主力:副总指挥彭老总,左权,陈赓,邓小平,刘伯承等人!每一位都比李云龙牛!而且,八路军参战部队不都是“野鸡团”。还有772团,769团这样的主力团。

这一战,日军给八路军上了堂“土攻作业”课。为日后八路军作战技术提高,提供了实战经验。

所以,李云龙一个“扩编团(野鸡团)”,靠着3600颗手榴弹歼灭山崎大队,也算是神剧剧情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5

玩过陆战棋的朋友都知道正常情况下陆军部队的编制是军师旅团营连排,可是日本就偏偏不是一个正常国家,他们的陆军编制很怪异。

他们的作战基本单位编制分为总军,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在二战时期日军的编制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词,首先是军一级建制。

日本的军级建制不同于我国,可不是个简简单单的军,它相当于我国的一个集团军的规模。

在军之下日本设有师团。日本的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如果是甲级师团,战斗力绝对扛扛的。如果你以为日本的师团就相当于我们一个师的兵力,那你又错了。

一个甲级师团的兵力要达到3万人左右,这哪是一个师的兵力?王耀武统率74军的时候人马总数也无非就是这点。由此可见,日军的一个师团的兵力就相当于我们一个主力军,比起那些人员不整的杂牌军来说,那人员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师团之下又设有旅团。旅团之下又设有联队。日军的联队在战争初期能够打垮国军一个师。联队之下就是大队。抗战神剧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就是这种编制。

在亮剑中这个山崎大队可是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这消灭山崎大队这场战斗,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八路军的关家垴战斗,相对应山崎大队的历史原型就是深入八路军腹地太行山腹地关家垴的日本冈崎大队。

这支日军部队总共就五百人左右,但是能够做到八路军腹地一日游,非但没有被全歼,再给八路军带来巨大伤亡之后还能够安然撤出,其强悍战斗力可见一斑。

在电视剧中,山崎大队凭借强大的火力打垮了程瞎子指挥的772团,这个772团,可是八路军的主力团,战斗力绝对在八路军体系中,数一数二。772团凭借巨大的兵力优势,苦战八个小时,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依然没有拿下李家坡,日军战斗力之强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陈赓旅长才万般无奈的把李云龙调上去指挥,果然李云龙上阵之后,充分发挥他的战术天才,看山崎大队打了一天,肯定需要补补水,于是就给山崎小鬼子下了一阵手榴弹雨,让他们凉快凉快。

在战术鬼才李云龙灵活多变的战术指导下,最终八路军全歼了山崎大队。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很曲折的,八路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取得了这场惨胜。

为什么山崎大队只有区区500人?却这么难打?

首先,日军的人员素质高。在二战初期,日军的士兵战斗素养极高,这一批日本鬼子是在国内接受过良好训练后才被拉上战场的,这个时候的日军士兵身体素质也好,军事水准也好,都处于整个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士兵的巅峰。他们的射击精准,精于格斗,膀大腰圆。

最关键的是,这支日军士气高昂,在入侵中国以来,他们连战连胜,有着很强的信心,丝毫没有被包围者应有的恐惧,在这样心态作祟下,他们遇到像772团这样的硬茬子,他们不会感到害怕,反而越打越兴奋,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其次,李家坡的地形也帮助了日军。李家坡易守难攻,日军的防御阵地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四周,视野极佳,射界非常的开阔。

而八路军进攻则需要仰攻,沿途又没有可供隐蔽的遮蔽物,这就使得八路军在冲锋进攻的时候成了日军的靶子。

再加上程瞎子的战术,比较单调,远远没有李云龙的鬼点子多,他的战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大马金刀的往上冲,凭借战士们的勇敢去夺下山头,但是由于李家坡的地形所限,八路军无法展开队形,只能一波一波的往上冲,一波一波地被日军消灭,极大地限制了八路军的兵力优势的发挥,这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愚蠢的添油战术。

第三点,八路军缺乏攻坚的重武器。八路军的装备,尤其是重装备齐缺,这是共识,旅长在此役中,为了压制山崎大队的炮火,也曾经下令火力覆盖,可是没打几发,战场上又回到了日军火炮唱独角戏的状态,我军的火炮没有了炮弹。

日军的火炮能够得以继续猖狂,这些火炮给程瞎子的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设想一下,如果我军弹药充足,我军炮兵一阵狂轰压制住日军炮兵之后,程瞎子的772团跟着炮点一拥而上,就能把李家坡拿下,何必打得这么吃力呢?

  

  

6

首先要声明的就是,标题中对山崎大队的称呼,不能是“官兵”,客观一点的词可以叫做“士兵”,不客气的说就是“日寇”。从我们的角度来称日本侵略者,没有官兵这一说法。

山崎大队是电视剧《亮剑》中的一个日军大队,所以,要答这道题,还是要结合《亮剑》来答。

在百团大战后,鬼子为了报复八路军,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这个山崎大队就是其中的一支临时拼凑的大队,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大队编制可以达到1100人,很明显山崎大队是某种作战任务的队伍,具体来说可以算作是临时支队。

山崎大队的任务是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八路军的主力,然而却稀里糊涂的找到了八路军的兵工厂,八路军武器弹药本身就不充足,全靠兵工厂能够接济一点,为了跟后勤多要点手榴弹,李云龙都好要给张万和部长叫爸爸了。

因此,当八路军总部得到这个消息后,副总指挥要求附近的129师务必“把这个狗娘养的山崎大队给我干掉。”

对于来势汹汹的中国军队,山崎大队长却说“想吃掉我山崎大队,中国军队还没这副好牙口”。

随后,129师主力,包括李云龙的部队开始对这支日军作战单位进行围剿作战。

因为山崎大队所处的李家坡地势险要,五百人的日军大队快速构筑了防御阵线,当八路军完成包围后,却不能全面进攻,只能一波一波的上,因为独立团并不是主力团,所以显示标准团上去打。

李云龙对这一安排是十分不满的,跟赵刚好一顿牢骚,主力团经过猛烈进攻,付出重大伤亡,依然未能拿下李家坡,而日本派遣一个师团,三个旅团向李家坡方向支援,在日本援军到来之前如果没能拿下李家坡,对于129师的处境将会极为艰难,甚至有被全歼的风险。

然而,总部副总指挥又要求必须拿下山崎大队,在这样的情况下,386旅旅长才让李云龙的独立团上,阵势估计就是能打下就打,打不下就得撤退了。

李云龙的部队通过工兵掘土前进到较为近的距离,然后全员扔出3600颗手榴弹压制住日军的火力,然后全团向上冲,最后才端掉山崎大队。

可以说,正是有了前面主力团铺垫,再加上李云龙的奇思妙想,最后才能干掉山崎大队。

实际上李家坡战斗的历史原型就是关家垴战斗,129师围攻的是日军的冈崎大队,历史事件和前面说的差不多,冈崎大队端掉兵工厂,八路军129师主力上万人将冈崎大队包围,冈崎大队利用关家垴村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先进的火力下形成了一道无法突破的火力网。

八路军装备差,重火力配备不齐,擅长打游击而不擅长打攻坚战,因此在付出惨重伤亡的情况下,还是未能攻下关家垴,当时彭老总甚至下令“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可惜历史没有给我们一个能打的李云龙,在日军援军快要到达的时候,我军只能被迫撤退,时候统计时,我方称击毙日寇四百余人,八路军伤亡人数至少在两千人以上,而根据日方的资料显示,日军仅仅伤亡150人左右。

可见,《亮剑》中山崎大队长的话并不是大话,在华北战场上想要啃掉已经构筑好防御阵地的日军,必然是十分费劲的。

7

一个农业国如何战胜工业国?不是像电视剧里靠孤胆英雄匹马闯虎穴,不是靠几个土匪山大王改邪归正打日本,不是靠十里洋场美女帅哥窃机密。

这片土地上千百万普通人勇于牺牲的坚持抵抗,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蒋介石的不投降,才是抗日战争能赢来最终胜利的原因。

关于山崎大队,也就是关家垴之战的问题网络上争论不止。笔者查证了中日双方资料,帮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连续剧《亮剑》的精彩自不必言,但其中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的描写依然是做了艺术化加工。

历史中这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末期,八路军和山崎大队的原型“冈崎支队”交手,中日双方都未达到各自的战术目的,但其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持久战”论断的正确性。


中日参战兵力及伤亡比较

(关家垴之战示意图,自制供参考)

八路军,共参战1万多人,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

阵亡500多人,负伤1570人(日机空袭导致很大伤亡)。

包含:

129师386旅772团,总部特务团;新编第10旅一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

129师385旅769团,决死第一纵队25,38团各一部——陈赓指挥;

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和仿41式山炮)——彭德怀指挥。

(资料来源,关家垴战斗:百团大战中极具争议的一战《党史博览》)

背景介绍

八路军全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制为主力3个师和其他部队。

  • 115师林彪,

  • 120师贺龙,

  • 129师刘伯承

  • 总部特务团韦杰,

  • 总部炮兵团武亭,

  • 陕甘宁留守兵团肖劲光。

八路军由经历过长征的工农红军改编扩充而成。战斗意志极其顽强,部队传统优秀,曾一举击溃阎锡山7个师的大军。

装备弹药缺乏是当时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主力团每位战士的步枪至多只有20发子弹,这还是优先供应,其他部队很多战士只有区区5发。重武器更是困难,一门山炮平均只有10余发炮弹。像机枪,迫击炮,榴弹炮都因弹药不足难以持续射击。

此外,八路军因扩建很快,新战士接受的训练时间还不够。虽然对游击战很擅长,但对阵地战,攻坚战,还缺乏对应的经验和培训。

(身着冬装,手持缴获三八式步枪的八路军战士)


日军,共参战535人,其中将官19人,士兵516人。指挥官冈崎谦长中佐,援军至少1500人。

战死50人,受伤99人。(含冈崎本人战死。另外关家垴之前战死9人,失踪2人,受伤3人,参见下图)

冈崎支队隶属于独立混成第4旅团,包含:

第37师团226联队一个中队,

独立第9旅团一个中队,

独立步兵第12大队一个中队,

独混9旅团一个山炮中队(3门94式山炮,75毫米口径,欠一小队),一个工兵小队,一个辎重兵小队,一个无线电小队,一个战斗医护班,共配备243匹马。

(资料来源,日本亚洲历史记录中心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的原始影印件,1940年10月19日至11月14日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内部战报,红圈处才支隊即为冈崎支队)

背景介绍:

日军第37师团为1939年新设立的治安师团,次于甲种野战师团。

日军一个师团约2万人(军级师级,中将),

一个旅团约7000多人(旅级,少将),

一个联队约3500人(团级,大佐),

一个大队约1200人(营级,少佐),

一个中队约200人(连级,大尉),

一个小队约60人(排级,中尉少尉),

小分队约5-10人(伍长,军曹)。

指挥官冈崎谦长为第226联队队副(相当于副团长),日本陆军士官第27期毕业,受过正规的全套战术教育,负责联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等工作。关家垴之战带领500多人就敢前来进犯。

(抗日战争初期身处东北的日军)

这时的日军尚未卷入太平洋战争,无论甲种师团还是治安师团的士兵都经过长达一整年不间断的训练。无论是枪械射击还是刺刀肉搏均有丰富经验,并且经过野外不同环境的拉练和土木工程训练。每个士兵都配有《步兵操典》,能随时按照其总结的细致战术规则作战。笔者在《刺刀见红——二战日军肉搏战训练》文中有详细论述。

到日美开战后,日军兵源消耗加速,步兵训练期大幅度缩短,直至出现3个月训练就上战场的情况。也就是为何抗战老兵们回忆“老鬼子”和“新鬼子”巨大的战斗力差距原因所在。

在后勤方面,日军弹药配备充分,携带量大。普通士兵每支枪备弹120发,每门炮备弹近百发,达到八路军的近10倍之多。其余装备的轻重机枪,掷弹筒都有大量弹药预备。

(附日军弹药消耗表)


战斗发生背景:

(1940年,日本侵华占领区,粉红色)

抗日战争持续到1940年,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华北华南大量地区,不仅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早已失陷,连海南岛也落入其手。骄横的日军更攻入越南,侵略的矛头指向太平洋地区。随着汪精卫伪政权被扶植,国民政府人人自危,不少官员还在汪伪政府的高官厚禄引诱下摇摆不定。整个抗战陷入困境。

1940年8月20日,为了缓解极为不利的抗战形势,八路军对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展开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最初预定22个团出击,结果由于部队和民众抗日热情高涨,许多并未接到命令的部队和民兵都积极参加进来,最终达到105个团40万人的宏大规模。他们袭击日军控制的铁路线和矿山,极大干扰了日军对山西煤矿的利用,打击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资料来源中央档案馆,1941年1月26日的晋察冀军区百团大战总结报告,左下角榆次东侧红圈即为关家垴之战位置,129师正在该处)

第一阶段,八路军非常隐蔽的突袭了正太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破坏了日军控制的井陉煤矿,更占领娘子关地区,让悲观的国人为之一振。

(破坏日军铁路的八路军和民兵)

第二阶段,八路军留下部分兵力继续组织日军修复道路桥梁,主力则转而攻击铁路沿线的日军守军和据点。榆辽战役、涞灵战役打的非常激烈,日军甚至动用战争公约禁止的毒气弹和生物武器,2万多八路军战士中毒受伤

(资料来源中央档案馆,1940年12月21日八路军转送蒋介石的百团大战战绩报告)

连续作战的八路军十分疲劳,开始进行集结休整。日军则调集了数万兵力开始报复性扫荡。关家垴之战就发生在这次扫荡与反扫荡作战之中。


中日战术目标:

日军——按照《在华北的思想战指导要纲附属书》记载,日军对八路军作战目的在于“彻底扫荡并消灭其游击根据地”。也就是执行“三光政策”,日方称“烬灭作战”。

1940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日军扫荡八路军晋察冀边区时,明确下令:

"这次作战,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 亦一律烧 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

冈崎支队在10月20日进入太行地区扫荡以及其他进犯日军,执行的正是这一措施,目的在于完全消灭遇到的八路军部队,完全毁灭搜索到的抗日根据地

(实行三光政策“three alls policy”的日军)


八路军——日军在此次报复性扫荡过程中,确实不折不扣依照三光命令执行。见到村民就杀,就到房屋就烧毁,大量掠夺粮食牲畜,水井全部用土封埋或者投毒,连百姓的锅碗瓢盆和农具也被尽皆砸毁。沿路村庄全部变成废墟。八路军上下因日军焦土政策愤怒异常,彭德怀和左权等领导人决心寻找机会,歼灭一两路日军,打破日军的扫荡计划。

(1938年的八路军战士)


关家垴战斗经过:

1940年10月20日,冈崎支队从武乡县出发,向着八路军指挥部大致所在地前进,开始了对根据地的扫荡作战。25日,日军无意中到达了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面前。这是八路军大部分枪炮的来源,也是被朱老总称为八路军“掌上明珠”之地。

由于警卫连连长擅离职守,日军占据了优势,385旅和新10旅先后紧急调派增援,也未能阻止日军。结果在27日,日军不仅破坏了兵工厂设施,还放火焚烧,爆破了两栋弹药仓库和一栋炸药仓库以及服装仓库,抢夺了厂内1万发子弹,2000枚手榴弹,以及其他物资几十箱。

(原黄崖洞兵工厂卫生所)

第二天,副总司令彭德怀得知消息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警卫连长就地正法。并调集正在蟠龙镇附近休整的129师主力,准备和日军决战。

日军毁坏兵工厂后,见八路军大量增援出现,冈崎便立即下令采取防守态势,退往关家垴地区。

关家垴是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边缘的一座山岗,处在连绵的山岭之中。山顶是一块数百平方米的平地。北面是断崖峭壁,下面还有一条深深的沟壑,东西两侧也是陡峭的斜坡,只有南坡比较平缓,有狭窄的山路用于出入。南坡上原来住着50多户农家,沿山势挖了许多窑洞,形成一个村落。对面是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直接俯瞰着南坡的路径,两座山岗形成掎角之势。

10月29日,日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两座高地,他们已经判断八路军集中兵力后会展开攻势,便连夜构筑工事。日军依托地形,挖掘战壕和工事,还拆下民家的窗户门板盖在坑道上,形成隐蔽所。他们把窑洞相互打通,形成连接的暗道,每个窑洞都挖掘了射击孔。外部有防弹壕,通道内侧又挖出了猫耳洞,既可以避弹,又能突袭。至于视野良好的关家垴山顶,日军设置了几挺轻重机枪和山炮,用来压制山下。就这样,山脚外围是日军的散兵坑,山腰窑洞是日军的机枪阵地,山顶平地是日军的机枪和炮兵所在。关家垴和柳树垴成了日军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和高低交叉火力网

(关家垴村和山坡)

鉴于关家垴距离八路军司令部只有5公里,其战术意义重大,八路军指战员们包括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都集中到不远的石门村,彭德怀同志亲自负责指挥。

日军已经布防的消息传来后,副参谋长左权十分焦急,为了避免日军巩固防御后难以突破,他命令特务团的战士们趁夜黑对日军来个突然袭击。

10月30日凌晨3点左右,特务团一面试图摸上山顶,一面准备切断关家垴和柳树垴的联系。战斗在漆黑的夜里打响,刚构筑了工事的日军并像预想的疲累休息,而是立即开火反击。由于各处窑洞都被日军改造成火力点,导致特务团战士在交叉火力面前伤亡不小,只能暂停。

10月30日凌晨4点,八路军的炮弹炸响在日军阵地上,总攻击开始!

决死第一纵队38团猛攻关键的柳树垴高地,士气旺盛的八路军战士和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在日军预设阵地前,38团冒着弹雨占领了部分壕沟,但日军不仅原地抗御,还不时发动反击。两个小时后,38团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在天亮前拿下了这块高地。不想9点左右,38团在和25团调整部署时,日军一个中队用猛烈的反击再次夺走了柳树垴。居高临下的优势导致来自柳树垴的炮火会直接覆盖由南往北通往关家垴的小路,这将是致命的威胁。

八路军其他各部队也在早晨对关家垴发动了直接攻击,日军则利用外围的散兵坑和机枪阵地拦截攻势。南面的山路坡度较缓,成为攻击重点,也是日军的重点防御方向。由于日军临时阵地构筑专业,致使八路军的步机枪直射难以奏效。靠近投掷的手榴弹往往落在靠前的防弹壕里,难以杀伤工事里的日军。迫击炮和山炮弹药不足的弱点此时十分要命,无法有力支援冲锋的战士,日军机枪在没有被压制的情况下不断开火,导致八路军进展十分缓慢。

上午9点,空中传来啸叫声,日军的12架飞机来临。关家垴狭小地域里集中了数量众多的八路军战士,一时难以躲避,遭到日机的反复轰炸。八路军的攻击只能暂时停止,日军又抢回了柳树垴,陈赓旅长立即调动三个营前往争夺。尽管两次冲上山头,却始终无法夺回主要阵地。这样就意味着攻向关家垴的八路军战士在冲锋时,不得不冒着日军从背后和侧面打来的子弹了。

东北方向,772团面前只有30厘米宽的小路可供通行,不要说攻山,就是日常人稍微多些也难以走过。八路军战士沿着台阶艰难向上,泼洒而下的日军子弹打在人群里,让无数战士摔倒下去。战斗持续到中午过后,一个营的八路军竟只剩下6人。

西北方向,769团面临的地形更为恶劣。20多米的悬崖上接着30多米的斜坡,便是攀岩高手都不敢小觑,更何况战士们还需要冒着日军的射击风险攀爬。但该团的突击部队靠简单的攀登工具和野生藤蔓硬是爬上了悬崖,刚要上斜坡,日军发现了八路军的企图,立刻用密集射击压制。如此险要的地方让突击部队无法施展,根本没有掩护可供前进。这里的攻势只能陷入停顿。

东面的特务团因为进攻早,已经取得了一些外围阵地,但在日军窑洞内交叉射出的机枪火力面前举步维艰。往往拿下一个窑洞,另一个相连窑洞的敌人又反扑过来。只能一个洞穴一个洞穴的反复争夺。加上缺乏压制和近战的重武器,特务团付出了极大代价。

日军靠工事固守待援时,八路军发动了十多次冲锋。手持轻武器的战士们接连倒在日军机枪大炮之下。前面的人摔入沟里,后来者踏着遗体继续冲击,直到沟堑被填满。比如11连全连164人,仅有15人生还。

由于进攻不利,各部队伤亡急速增加。许多经过长征的老战士老班长牺牲在了这片黄土地上。陈赓旅长痛心不已,他请示彭德怀司令能不能把冈崎支队放下山来,选有利地形伏击,同时表示目前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彭德怀坚决的回答:“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以后也没有前途!

刘伯承同志不久也打来电话:“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彭德怀依然坚持要一鼓作气消灭日军,刘伯承不同意。彭德怀来了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激战一天以后,八路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的外围阵地,日军仍在山顶和山腰的窑洞里盘踞

10月31日,八路军指战员们群策群力,开始让部队秘密向山顶挖地道,希望出奇制胜。对山腰和山顶的进攻仍然在持续,日军在过去一天一夜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弹药,开始出现子弹短缺的情况。中日士兵在很多地段出现了肉搏战的局面。根据百团大战总结报告记载,日军士兵刺杀技术非常优秀,他们看起来身材矮小,但胳膊粗短有力,这就是日本征兵对身材要求不高和营养充足的结果。八路军很多新战士入伍前白饭都吃不上,训练时间也不长,对上这批日军十分吃亏,往往多人才能对付一个敌兵。

恶战到10点半,一发八路军珍贵的迫击炮弹在日军阵地里爆炸,正在指挥的冈崎支队长和藤泽少尉、犬饲上等兵被当场炸死。失去指挥官的日军仍旧在继续顽抗,他们只是放弃了部分阵地。对八路军来说,山腰和山顶依然需要攻克。

根据情报,日军的几路援军已经上路,八路军当即分出部队阻击,力争在援军到达前消灭日军,双方都在同时间赛跑。

31日下午3,4点,八路军再次发动总攻。关家垴山顶的日军正在向正面开枪。忽然,背后出现异动,紧接着一堆手榴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八路军终于通过地道攻上了山顶,一些战士冲进了战壕和日军血肉搏击,战斗仍在继续。

两天里,日军每门94式山炮打出了多达80发炮弹,掷弹筒更是打出了700多发,不仅杀伤许多八路军战士,还极大阻拦了围攻。柳树垴的日军也一直在高处射击进攻部队,简直如芒在背。加上时不时光临战场的飞机,使得整个围攻非常艰难。

11月1日,日军1500人的增援部队在飞机掩护下逼近关家垴战场。虽然已经夺得了外围阵地和部分山顶阵地,尽管击毙了冈崎指挥官,日军仍然在山顶一些地方和山腰窑洞群里顽抗。

时间和形势已经不容许再继续打下去,彭德怀副司令和左权下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剩余300多日军在援兵接应下也撤离了战场。

关家垴之战结束,尽管这块硬骨头没有啃下来,但新生的八路军还将在未来得到历练。

几天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赓一齐参观了关家垴日军阵地,不仅看到了火化后的三大堆日军遗骸,更对临时工事,掩体,火力配置印象深刻,将其全部绘制成图,成为八路军的良好教材。

(关家垴之战纪念碑)


伤亡数据争议:

对战争伤亡的统计向来是一件难事,八路军最终伤亡2000多人,日军最终伤亡近150人。有朋友会对日军伤亡数字感到奇怪,这并不意外。因为这场战斗发生的天时地利对八路军都相当不利。

日军经验训练,武器装备,弹药补给有很大优势,加上空中支援。并且地势易守难攻,对于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太过困难。

并且八路军此前擅长的游击战技能无从发挥,这种攻坚战正好是弱项,直到后来根据地发展才让人民军队有了可以正面作战的更好条件。

至于日军伤亡数字虚假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在42年以后的对外战报上。本文引用的是日军内部战报,用于统计伤亡和补充兵力,相对可靠性较高。


战斗影响及意义:

关家垴之战和百团大战以后,日军感受到八路军的威胁在不少方面甚至大于国军,就掉转矛头,在华北大大加强了扫荡作战。我国正面战场的威胁,从而降低了不少。

此战的必要性很有多争论,无论发动时机是否适当,这样的一场恶战迟早会来临。有些经验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对于根据地的人们,将经历更艰苦的长期战斗。八路军也将最终因此炼成一支钢铁般的部队。

(1945年,向八路军投降的驻守日军)


(谢谢观赏长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其他文章账号下可见)

参考文献:

惨烈关家垴:百团大战中的一场力竭血战《党史博采》

血战关家垴《凤凰大视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叱咤英豪

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战报

晋察冀军区百团大战总结报告

8

在抗战剧《亮剑》中,八路军刚结束“百团大战”,日军第29旅团山崎大队500余人就孤军深入了我根据地,因为走错路偏离了原方向,却阴差阳错地撞到了我八路军野战医院和兵工厂,遂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山崎中佐得手以后,主动占领了李家坡这个制高点,并用电台向上级报告了其战术意图,企图吸引八路军主力,采取“中心开花”战术,待外围日本赶到全歼八路军第386旅主力。

由于山崎大队士兵训练有素、技战术性能突击,且武器装备精良,凭借有利地势地形,用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组成了一道道严密的火力网,打退了八路军第386旅和决死一纵的进攻,其中,第772程瞎子的团,连续8次进攻都严重受挫。
日军有3个旅团从外围包操过来,负责打援的部队压力非常大,倘若不能尽快解决山崎大队,那么八路军第386旅和决死一纵就有被日军围而聚歼的可能,战场态势对我八路军非常不利。
第386旅旅长决定让李云龙独立团上,严令拿不下阵地提头来见,正愁没仗打和政委赌气的李云龙保证拿不下山崎大队,割下脑袋给旅长当夜壶,有仗打的李云龙来劲了。
李云龙打仗鬼点子多,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上次苍云岭战斗,上级要求新1团从鬼子薄弱处突围,这厮偏偏要和鬼子硬碰硬,狭路相逢勇者胜,硬是从日军正面突围,还一炮端掉了坂田联队的指挥所。独立团舍弃了第772团从正面进攻的套路,组织全团一路土工作业,进展到山脚下30米的距离,集中1营360名战士,每人一筐10棵手榴弹,3600颗手榴弹集中投射,爆炸声震天动地。
李云龙集中轻机枪冲锋开路,全团包括马夫和伙夫全都操起家伙压上,用残酷的白刃战全歼了山崎大队。综上,侵华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一般有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以及大队部直属部队,共有1000余人,当然,《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只有500人,实际上是0.5个日军步兵大队的兵力。
至于日军难打,除了武器装备优于中国军队以外,日军单兵射击、拼刺、投掷、徒步等个人战斗素养,都在中国军队之上,二战时日军枪法精准是出了名的,拼刺技能更是独步天下。

因此,日军在和缺乏自动武器的中国军队打仗中,几乎从不吃亏,中国军队战损率远在日军之上,所以抗战胜利真的来之不易,牺牲了数百万军人。

9

按照日本以甲级师团的配置,等于于中国的营级单位,而且属于加强营的配置。日本一个步兵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中队156人,除步兵中队外,还有一个150人的指挥部和175人的机关枪中队和一个55人的炮兵小队,共1001人

日军一个步兵分队拥有13人,拥有一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四个步兵分队为一个步兵小队。三个步兵小队为一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拥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四个步兵中队为一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除此以上火力配置以外,还有一个独立的拥有4到8挺重机枪的机关枪中队和一个拥有2-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大队炮小队。

从以上的火力人员配置来看,日本甲级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其火力人员配置已经超过了中国一个步兵营的火力人员配置。而且拥有非常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而在剧中日本的山崎大队先前已经和八路军386旅中的主力团772团激战了很久,直接程瞎子的772团打掉一半,和日军的弹药消耗也基本差不多,不然当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山坡下面挖战壕的时候,为节省弹药的山崎大队也不会直接来一个万岁冲锋。

不过在现实当中,“山崎大队”并没有被八路全歼,不但给八路军的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给八路军带来上巨大的伤亡之后还能安全撤出。

10

先来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编制,那时候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叫法是不一样的。当时日本陆军战斗部队的最高编制是师团,指挥官授予中将军衔。师团下辖步兵2个旅团,1个炮兵联队,1个辎重大队等总数约1万多人。人员编制不是固定的,日军某些主力甲级师团的人员可以达到2万人,战斗力相当强悍。师团下一级是旅团,旅团一般下辖2-4个联队,共5000多人,指挥官授予少将军衔。下一级是联队,联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级部队,指挥官一般是中佐或者大佐。人数在1000人左右,有些主力联队的人数就像中国军队的加强团一样,人数可以达到3000多人。

联队下面就是山崎指挥的大队了,日军大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营,普通大队300-600人,最多可以加强到1000人以上。而300人左右的大队指挥官一般是少佐,600人以上的指挥官军衔则为中佐。大队再下一级是中队,也就是连级部队,人数在100-200人,指挥官为大尉军衔。中队下面还有小队,小队是抗日神剧中日本人最常见的编制,一般是70人,指挥官少尉,中尉都有可能。

山崎大队是小说《亮剑》中的一支非常有名的日本小部队,其原型其实是1940年10月30日进入八路军腹地太行山关家垴附近的日本冈琦大队。历史上的冈琦支队是500多人,小说《亮剑》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来。只不过将关家垴战斗改成了李家坡战斗,历史上的冈琦大队也改成了山琦大队。500多人是一支满编的日军大队,相当于我国军队的营级部队。

根据《亮剑》小说的描述,八路军主力772团以巨大优势兵力打了8个小时都没能打下来,还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当时小说中对于772团的伤亡是这么描述的,整个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后面陈庚旅长不得已,只好将772团换了下来,让打仗鬼点子多的李云龙带着独立团上了。

山崎大队只有区区500多人为何这么难打呢?原因有三点。第一,山崎大队虽然人少,但是当时的日本陆军士兵战斗素质极高,构筑了相当科学的防御攻势,面对八路军的轮翻攻击有条不紊的进行还击。第二,李家坡(关家垴)的地形易守难攻,日军防御阵地高居临下。而且射界开阔,冲锋的八路军没有任何掩体,加之李家坡位于八路军腹地,八路军急功近利猛烈冲锋,导致伤亡惨重。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八路军部队大量扩充,作战部队素质下降,且严重缺乏攻坚重火力。要是部队素质高,能够一开始就采用李云龙运用的土工作业靠近日本鬼子阵地,再来个3600枚手榴弹火力覆盖。那么根本不会出现大量部队伤亡的情况,772团也不会打了8小时也打不下来了。还有就是缺乏重火力。小说中这么描述的,旅长为了压制山崎大队的炮火,命令部队炮火覆盖,将炮弹全部打光。结果没打几发,炮声就停了。可以看出当时的八路军是有炮无弹,难以攻坚。这样是炮弹充足,根本不用顶着日军火力冲锋。用日本鬼子常用的炮兵轰完步兵冲的老土战术就可以把李家坡拿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