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胡适这个人,总绝得历史对胡适这个的评价并不友善,因为政治不需要他,所以他在历史书上出现的次数甚少。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初中,清楚的记得当时老师问我们他帅不帅,当时并不觉得。其实胡适的人品和他的包容是非常人能及的。他的交友圈甚广,在民国时期,那句“我的朋友胡适之”总可以听到。他与鲁迅虽然在新文化时期志同道合,但革命派和温和派始终不是同路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公开发表言论,“夸'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后也多次发表,胡适没有反击,反而从中学习,说鲁迅说的好。鲁迅去世后被后世批评,他竟出头为鲁迅说话。
世人说胡适没什么思想,在各种领域成就也不过如此,但他们有没有读过胡适的思想呢?他总是走在思想尖端,一般人可能看不到他,而想法也与常人不同。当大家都推崇主义的时候他说要研究问题,研究中国人为什么要缠足?为什么要尊孔?他认为有无数个为什么要去质疑,而不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因此他对54运动的看法和也和大多数人不同。
他总是特立独行,因此他饱受争议。好多人说他不配是国学大师,说他差点成了汉奸,说他在美国那些年不务正业为了个人名义忘记国家使命,说他是个虚荣的人,说他“又当又立”。那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不懂胡适!胡适对我们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尽管他少时喝酒打架,中年女人无数,老年天天打麻将,但他依旧是个好男人,品行优良的先生,作为白话文的先驱,胡适虽然写了一篇《两只蝴蝶》的“小学生”诗歌,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被痛批至今,但我认为这很符合当时白话文启蒙阶段的模样,胡适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底子,让当时没有读过书的人也可以懂,让后人也可以超越。
我想他最能影响后人的,就是在毕业典礼上说“不要抛弃学问”这句话。
他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们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 证书,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那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