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答上的271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
人人网能够取代QQ成为中国最大社交平台。
嗯......这是我2011年对人人网“纬度”团队华南负责人说的话,他那个时候也抱着这样的信心加入人人网,最后一次跟他聊天是在2014年,后来好像去了携程,就没有再联系过。
2010年初中时期,一次偶然机会我加入了人人网的“纬度”团队,成为了所在初中的人人网校园大使。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工资,就是觉得好玩,每个月人人网都会发各种各样的物料过来,有人人小报、本子、笔、袋子、尺子、课程表这些东西,我们就拿着这些小东西去发给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人人网,让他们注册使用。(当然最好的东西都是自己留下来了)
2011年高中时期,我成为了所在市的市级负责人,那时候整个市也就只有3所学校,“纬度”团队负责人给我的要求就是尽量开辟学校,招募校园大使,人人网可以给我足够的支持。最大的活动是在高二的时候,人人网资助了我们高中5000元的宣传物料做运动会(郭沫若母校),那两天全校都是人人网的logo,从此之后所有人见了我都叫“人人网”。
说起为什么我当时会认为人人网会全面取代掉QQ,我觉得和当时的认知与生活环境有关系。
当时的QQ属于即时通讯类软件,比较纯粹,我认为QQ只是为了取代短信而存在的事物,而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不仅仅限于聊天那么简单,而当时的人人网除了即时通讯以外,还集合了内容板块,并且整个人脉圈子是围绕你自己的经历(通过完善小学到大学的信息推荐同校好友)来展开的,这样也就意味着即便是认识了一个陌生人,但至少他跟你读过同一所学校,你们就会产生共同的话题,会更快的交流。
其实至今我也不会改变之前的那个判断,因为Facebook还活得好好的。在我看来社交平台的核心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增加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去拓展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早期人人网的PC端就满足了这样的形态:一方面用户希望自己发送的内容被阅读、点赞、评论、转发,从而吸引到熟悉的人;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够看见感兴趣的内容,可能认识的朋友。再加上人人网当时对于话题的把控都很贴合年轻群体,新浪还在弄博客的时候,人人网上就已经可以追热点了。
但是从日活3700W到如今的30W,这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就这样把大海变成了小池塘。现在想来,我觉得人人网犯了几个错误:
1.移动互联网时代松懈,这一点是致命的。人人网没能在2012年前后抓住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没能即时在智能手机平台上做好适配,据说APP都是外包的......这样一来内容让微博抢了,社交让微信抢了。
2.市场定位变化。人人网前身校内网,用户是优质的中国各大高校学生,定位是准确的实名制熟人关系链,那个时候我可以准确找到人人网CEO陈一舟跟他留言。但是后来定位到社会人群之后,尤其是放弃以校园为核心的关系网之后,乱七八糟的用户涌入了人人。
3.运营无力,这一点尤其指内容运营。人人网在全面转型直播前的最后时期,基本上就沦为了贴吧一样的灌水论坛,所谓“生活常识化妆技,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后悔成功录,论文大全雅思题。恋爱金句传送门,男默女泪蛋疼文;读到哪句心痛了?不顶不是中国人。”
4.解散“纬度”团队。2013年人人网解散了运营7年的校园大使团队,其实这是人人网在学校内的核心资产,整整超过1W名校园大使在超过5000所学校为人人网“免费”做推广,从此之后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校园代理能够做到这样的规模和成本控制。
我是2012年“纬度”团队解散前离开的,离开时负责的市校园大使从之前的3所学校做到了13所,对于我个人而言没有获得太多,或许有的就是对互联网的萌芽吧。后来人人网开始做手游,最后转到直播,只能说也是一种青春的逝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