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酒量放到现在能喝多少?:根据《水浒传(120回本》的说法,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了15碗酒(外加4斤牛肉)。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武松
根据《水浒传(120回本》的说法,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了15碗酒(外加4斤牛肉)。
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图一:三碗不过冈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
下面来看一下,这15碗酒代表的酒量。
故事说的是宋朝,但其中的细节参照了明朝的社会生活,包括酒在内。
《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当时已出现《大宋宣和遗事》话本,描述了宋江、吴加亮、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
《水浒传》被认为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现存最早的《水浒》版本,是《京本忠义传》(100回版本,保存于上海图书馆),大约刻印于明朝嘉靖年间。
因此,可以认为其中描述的酒,其实是按明朝初期人们对酒的认知来定义的。
1. 白酒
在“智取生辰纲”故事中,提到了“白酒”。
众军看见了,便问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白酒就是浊酒,这是采用传统酿造方法,未经过滤的米酒。因为带有米渣,所以颜色呈乳白色,故此又被称为白酒。陈放较久的浊酒,颜色转黄,称黄酒;如利用竹炭或木炭来进行过滤,滤出米渣等杂质后,就形成透明无色的清酒。
2. 老酒
书中,酒家很自豪地解释自己家酿的酒堪比老酒,这里的老酒指的是黄酒。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
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通常在14%-20%之间,经长期陈化的黄酒,称老酒。
根据北宋时期出土文物,一只碗的容量大约是200毫升,即4两。武松喝15碗酒,就是喝了6斤(3升),不说酒量的话,水量也相当惊人。
图二:宋代吉州窑斗笠碗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3公斤的黄酒下肚是什么样的感觉……
众所周知,黄酒温热后饮用最好,而且书中武松来到景阳冈是在冬季(初冬时宋江来到柴进庄上,认识了武松,大约1个月后分别,之后武松赶路到了阳谷县地界)时节,还未到开春,这时不可能喝凉酒。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
个人理解为店主人是将酒放在锅釜类容器中加热并保温,温度是在40-45℃,这时的酒口感最好。
但是加热后的黄酒,比起未经加热的黄酒,容易引起其中杂醇油的挥发,被人体所吸收,造成酒后“上头”。
(注:杂醇油是一种高级醇类混合物,通常在制酒发酵时期产生,可以配合酯香增加酒的香气,较乙醇对人类有更强的毒性和麻醉作用,因此饮用杂醇油含量较高的酒易醉,而且引起头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黄酒绵甜爽口,但后劲大的原因。
中国元代,蒸馏酒被称为烧酎。
酎,源自中国上古汉语,指经过二次以上制造过程的烈酒,
烧,则是形容它的口感辛烈。
明代之后,在中国改称为烧酒,但在日本仍然保留了烧酎的称呼;因其颜色透明,有如露水,又称露酒。
虽然同为烧酒,但中国制的酒精浓度远比日本及韩国的更高,日韩两地本土并不流行产酒精浓度过高的烈酒。
【关注历史,坚持原创,我是夜未央】
武松的酒量到底有多大,《水浒传》中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施耐庵在书中写了三个故事来验证武松的酒量,一次是非常著名的景阳冈打虎之前的一顿豪饮,一次是义夺快活林时的“无三不过望”,第三次是去二龙山的路上在孔家店的一次烂醉。透过这三场酒,便可确立武松在《水浒传》中酒量第一的地位,一定要给武二郎找一个对手,大概也只有花和尚鲁智深能与之大喝一顿了。
《水浒传》中第一,到现在能喝多少?我以为,武松的酒量放到现在,也是很难遇到对手的。但是,武松却肯定得不了第一,最多算得上一个高于常人的高手而已。
景阳冈下“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连喝了十五碗酒。虽然武松出门没有倒,但却是是醉了。十五碗酒到底有多少,很难搞清楚,碗有大有小,施耐庵并没有准确的描述。
醉打蒋门神前,武松要求“无三不过望”,遇到一个酒店就要喝三碗酒。施恩算了一笔账,说“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户吃三碗时,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里。”
书中交代,每进一家酒店,店家都是排出三只大碗,武松也是一饮而尽。看看走过十来家好酒肆,武松已吃了三十几碗酒了。书中还写道,“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如此算下来,这回武松喝的酒就吓人了,恐怕得有五十来碗了。喝了五十几碗酒,武松却只有五七分醉。假如让武松敞开了喝,要喝到景阳冈醉酒的程度,恐怕得有八十碗才能放倒他。
从这段故事看,武松的酒量确实够惊人的。但到底喝了多少斤酒,还是不太清楚,问题还是出自酒碗上,酒碗到底有多大,书中同样没有写明白。
大概是施耐庵也想知道武松到底能喝多少酒,便在武二爷最后一顿大酒上彻底交代了这位酒神的酒量。
武松前往二龙山投奔鲁智深,途经孔家庄时,施耐庵写道:
当日武行者一路上买酒买肉吃,只是敌不过寒威。……武行者过得那土冈子来,径奔入那村酒店里坐下,便叫道:“店主人家,先打两角酒来。肉便买些来吃。”……片时间,吃尽了两角酒,又叫再打两角酒来,店主人又打了两角酒,大碗筛来。
这一回,武松喝了“四角”酒,这就有得算头了。角,是古代的一种量具,《周礼·考工记·梓人》中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那么,一角酒就是四升酒。古代的一升实测容积为200ml,一角酒大约就是800ml,四角酒大约就是三斤二两。
店家给武松打了两角酒,用大碗筛了,那么,这只碗确实是够大的了,能盛一斤六两酒。若以此换算,“无三不过望”时,武松恐怕喝下去了八十斤酒。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孔家酒店给武松筛酒并没有说筛几碗,古人不会蠢到酒碗大到这般程度。
孔家庄酒店中,武松实实在在的喝了三斤二两酒。而一路行来,武松一直在喝酒御寒,当时已经有三五分醉了。再喝四角酒,武松便醉了。进店前后喝的酒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因而,这回武松喝下去的酒大概就是六斤半。
若是剔除醉酒因素,武松的酒量上限大约是六斤。
武松喝六斤半酒就醉了,大致也能够证明,景阳冈下也就是这个酒量。那么,“无三不过望”喝下近五十大碗酒又怎么解释呢?难道“大碗”只能装一钱酒?
其实,“无三不过望”时喝的酒大概是米酒,也就是杨志他们在黄泥冈上喝的“白酒”。宋代的白酒与现在的白酒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用糯米酿制的米酒,因为过滤之后酒中留下白色米粒,才叫做白酒。米酒大概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甜酒,度数不高,大约是8-10度左右,很好喝,喝多了才醉人。武松喝下五十碗才五七分醉,虽然可以超过常人,但之于武松而言却很正常。
其他两处喝的酒,绿野老道认为,都是烧酒。那么,北宋时期有烧酒吗?有的。
“三碗不过冈”酒店的酒是“醇醲好吃,少刻时便倒”。“醇”,就是一种蒸馏液,说明当时已经有蒸馏酒了。而只有“醇”酒,才能有“醲”的劲头。是不是这样的呢?施耐庵可是明朝人,会不会移花接木,让北宋的人喝到了元代以后才有的蒸馏酒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是在元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绿野老道以为,李时珍的这则记载恐怕有偏差,烧酒并不见得是元朝的时候才有的。南宋洪迈在《夷坚志》中说,有一酿酒师(酒匠)因蒸酒失足坠入火中。宋慈《洗冤录》同样提到了烧酒:“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
再往前看,唐代李肇《国史补》中也有这样的说法:\"酒则有剑南之烧春\",据现在的考古发现说,中国的烧酒大约晋代就开始酿造了,度数可达25-30度。
由此可见,武松能喝上蒸馏酒是绝对有可能的。因而,以六斤半酒来算账,折合成现在的五十二度白酒,武松来到今天的酒桌上放量喝,能喝下3.7斤酒左右。
这样的酒量也是非常厉害了,以绿野老道的酒量衡量,恐怕得有四个人才能勉强陪武二爷走一遭。我见过十分能喝的朋友,要喝上三斤的,真的是凤毛麟角了。所以,以我的见识,武松的酒量可以吃遍天下了,能遇到敌手,但鲜有敌手。
武松的酒量固然很大,但绿野老道听说有专职陪酒师这一行当。据说,陪酒师总共分为三个级别,酒量以12小时计。最低的三级,限量7斤;二级陪酒师限量13斤,一级陪酒师限量20斤。而且,基本上是52度白酒。
假如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武松的酒量就白给了,两个武二爷才够得上一个三级陪酒师。那么,现实中真的能有人喝上七斤以上的高度白酒吗?
绿野老道曾经遇到过一个奇人,确实见识过酒量惊人的海量大师。有一次,朋友们在一起喝酒,忽然来了个不俗之客,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经介绍,大家都认识了。酒席开始,这女子十分客气,端着二两的杯子,逐个敬了一杯,总共喝下去六杯。经此一巡,在座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回过神来,为表示尊重,大家又逐个回敬了一轮。这样,那位女神就喝下去二斤四两高度白酒了。
事情还没完,为了让大家都尽兴,女神继续与大家叙杯。我记得非常清楚,那顿酒喝得真到位,每人恐怕不下于一斤酒。可想而知,那位女神喝了多少酒,大家都迷糊了,也没给她计数。但是,这顿酒绝不会低于武二爷景阳冈下喝下去的酒。
大约过了几个月,那位朋友再一次约酒,席间问起当初的那位女神。朋友告诉我们,其实,她是一个大企业的陪酒员,三、四斤酒不在话下,最高纪录是六斤。好家伙,活脱一个女版武松。
看来,大千世界能人很多,武二郎当年恐怕也未遇到真正的高手。假如穿越到现在,大约连那位女神都喝不过。
这也是时势造英雄,武松所处的时代没有现在的高度白酒,缺少实战锻炼,不能与现代人相比。但是,在当时来说,武松有这般海量,却也十分了不起了。
武松打虎时,喝了大致7到8瓶啤酒,或者按白酒换算,喝了1斤半左右的白酒。
此后,还有过喝了30碗醉打蒋门神的战绩,但因为碗的容量与酒纯度的关系,基本与打虎时相当。
原文对于武松醉酒的描述为:“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根据喝酒的几种境界来看,武松属于酒精浓度在血液中达0.20%左右,相当于“浅醉”,此时,人的身体血流活络,开始发热,酒精带来的热气热腾腾渐渐充满全身,胆子变大,开始吹牛皮,人体精神和思维都达到高潮,思维也开阔了数倍,为喝酒中最佳状态。由此可以判断,武松喝过18碗的“透瓶香”完成了打虎壮举,可以判定为其饮酒的最佳状态。
先了解《水浒传》以及武松生活的大致时期。 “宋朝徽宗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府腐败……” 宋徽宗即北宋第8个皇帝赵佶(jí),在位时间为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
接下来来看看宋时碗的容量。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多爱饮酒,他们使用的器具都是碗。北宋时期,烧制瓷器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根据出土的宋代瓷器碗来看,装酒的器皿口为12.6cm,底为2.4cm,见下图。小说中,武松所使用的黑瓷碗碗口很浅,装的酒最多不会超过4两。以3两来计算,武松喝了大约4.6斤酒。
那么这些酒到底是什么分量?
宋元时期,蒸馏酒浓度较高,“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即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接近于现代的白酒。
明代大科学家李时珍在他撰写的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也有资料提出,“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这里说的“烧酒”,即是蒸馏酒。也就是说,蒸馏酒最早出现在金朝1161年,李时珍甚至认为直到元朝才出现蒸馏酒。武松生活在宋徽宗时代,不可能喝到这种度数很高的蒸馏酒。
既然不是蒸馏酒,那就只能是另外一种依照古法酿制而成发酵酒。
发酵酒,民间俗称“浊酒”,口感和纯度类似于今天湖南、江西一带家制的米酒。宋朝时的“浊酒”,通常是以稻米为原料,酿出之后,酒大多呈米黄色,显得浑浊。“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宋朝大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里就生动描述过,他虽然贵为统兵大帅,喝的也不过“浊酒”罢了。
北宋时,民间用“连渣拌饭法”酿酒技术,得到酒的度数约为3°到14°之间,乡下酿出的酒度数会更低一些,甚至有的为3°到5°之间,武松喝的酒虽然是村酒,但是根据原文店小二的描述“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和武松喝了一口的感觉“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可见,店中招牌“透瓶香”可能会超过10°,但是绝对不会超过14°。传统的曲药发酵法不可能得到14度以上的酒,因为14度乙醇是酵母生命的临界点,过此则酒化停止。
除了这类“浊酒”之外,在唐宋年间还出现了一种看上去很清澈的清酒,正如李白诗里所描绘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种清酒往往是在冬夏酿熟,经过沉淀发酵变成清澈的酒液,度数和浊酒类似,但口感更加香甜,基本是皇家贵族专享,供市井百姓饮用作为大众消费品的酒不会是这种清酒。
综上所述,武松喝的酒基本可以断定为10°左右的浊酒。
武松喝了18碗,大概就是喝了4.6斤浊酒。以酒精含量10°来计算,对比市面上常见的53°的茅台酒,大约相当于喝了1斤左右,不会超过1斤半。另外,用常见的8°啤酒来对比,大致喝了7到8瓶。以上只是粗略地比对,实际中,可能因地域酿酒水平、酒碗概数统计以及个人酒力吸收能力等原因,会有所出入。
朋友们,你能喝过武松么???
酒,在中国古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是祭祀、社交等重要场合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并由此衍生出了丰富的酒文化。古人饮酒,不仅能抒怀明志,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三国时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东晋有王羲之酒后写就《兰亭集序》,盛唐有李太白“斗酒诗百篇”,北宋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凡此种种,都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俨然已经成为古代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酒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古典名著《水浒传》中,酒已经成为梁山好汉们的标配,大闹五台山、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与酒有关。不仅如此,好汉们往往酒量极大,经常是十几碗甚至几大桶的喝,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武松,他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足足有十八碗,而醉打蒋门神的时候,竟然一口气喝了三十多碗,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古代的酒与现在有很大区别,那么,如果放在今天,武松的酒量能达到什么程度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在《水浒传》中,武松嗜酒,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他喝酒的极限,则很难有一个定论。景阳冈打虎之前,在“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前后一共喝了十八碗,此时他思维正常、行走无碍,还能清楚的读出官府榜文,显然没有达到极限值,顶多算是微醺。而在醉打蒋门神之前,足足喝了三十多碗,也只是“带着五七分酒”,并没有喝醉,可见武松的酒量简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为了便于计算,我们保守估计,将武松喝酒的极限值设定为四十碗。
四十碗到底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去考古发掘中寻找答案。根据小说中的描写,武松喝酒的地点通常是乡间小店,那么酒具基本上是陶瓷粗碗。在华夏酒文化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件北宋时期的酒碗,它的上下口径分别是12.6厘米和2.4厘米、高度约6厘米。如果倒满,大概能装4两酒,四十碗就是16斤,真是名副其实的海量了。
在古代,酿酒技术并不是很发达,使得酒的纯度都比较低。在《水浒传》中,我们会发现,好汉们喝酒时往往不用倒酒、斟酒等词,而是说“筛酒”。这是因为北宋时蒸馏法酿酒的工艺还未成熟,乡间小店多数采用的还是传统酿酒法,制作材料多数为黄米、糯米等。这种方法酿造出来的酒度数相对比较低,里面参杂着很多杂质,喝酒时需要用白布将酒坛蒙起来进行过滤,因此称之为“筛酒”。所以,武松喝的酒并不是今天的高度白酒,而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度数比较低,含有杂质较多的米酒。
根据文献记载,在北宋时期,采用传统方法酿造出来的米酒度数最高不超过20度,一般都是15度左右。根据书中描写,武松喝酒的场所,大多数位于乡间小店,在这种情况下,酿出来的酒度数就更低了,基本上和现在的普通12度啤酒差不多。折算下来,武松的喝的四十碗米酒大概相当于现在20瓶500ml的啤酒。根据酒精含量,折算成52度的白酒,大概有3斤左右,绝对算得上是“海量”了。
由此可见,武松的酒量即使放在今天,也是远远超出常人的。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景阳冈前小酒店,约定俗成“三碗不过岗”的规矩,大多数人都要遵守,但武松则不然。这个事情要这样分析,三碗不过岗说明一般人喝了三碗以后就已经醉了,醉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刚刚醉,有的可能不省人事,有的醉了但还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其中估计也有一些三里五乡酒量名气大的人尝试过。总之,反正是喝了三碗以后,穿过景阳冈这样的事情已经无法完成,过程中需要在景阳冈上休息,因为山上有大虫,可能失了性命。
古代人和现在的人体格大致想当,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几百年的时间进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代人饮酒1斤一下白酒,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尚且能够管理自己的言行。酒量大的喝个1斤多,再有甚者1.5斤。这个估计已经是大的酒量,已经少之又少。从武松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故事来看,武松的酒量是很少有的。从这个情况看,放到现在,武松的酒量至少在2斤白酒以上,甚至更多。
说老实话,小时候看武松醉后打虎,我学着喝了两口欺负了我家瘦猫,被我爸收拾了一顿,所以我一直纳闷武松咋就喝了十八碗没事?
我敢说,武松要放到现代用碗喝酒,三碗后真不用过冈了,就摊在床上摆个大字好好睡吧。
用上六、七十年代的大斗碗,那碗至少装一斤半的白酒,别说三碗,两碗就能把武松灌趴下了,这时干周公还可以,老虎就算了吧,纯粹是给老虎送吃的。
宋朝饮酒主要使用粗陶碗,看起来碗口大,却是收腹收底的形状,深度也浅,装满也就二三两的份量,比较唬人。
(宋代酒碗)
俗话说茶沏七分酒要满,但古代斟酒是不斟满的,因为古时喝酒通常姿式是大拇指和中指张开把碗,食指是扣住碗内的,这种姿式是不适合斟满酒的。
当然也有中指食指并贴把住碗腹,大拇指扣住碗边的,这种姿式也不适合满碗。
因此古时的一碗酒的量跟今天城市吃饭小碗差不多的量,二两多一点。武松连喝十八碗,充其量也就五斤上下的量,相当于五瓶啤酒,不要说男人,大把女人都能喝下去。
宋代有白酒(烧酒)吗?当然有,而且跟现在的白酒差不多,但武松没喝!武松喝的是小酒。
宋代酒有大酒,小酒之分。
大酒
宋代征收酒税,专卖为主,征税为辅,经营的酒楼、酒家均要纳税。随着酿酒工艺发展,官府售卖酒曲,酒馆可以自行酿酒贩卖,酿酒方法以朱肱的《北山酒经》最为详细。
大酒就是烧酒!大酒,腊月下料,经过酿、蒸后的新酒还需存诸半年,已经用上了蒸馏手艺,史称“候夏而出”。
北宋田锡所做的《曲本草》,不仅有制造酒曲和药酒方面的资料,更是记载了暹罗(今泰国所在)的烧酒,这很有可能是宋代蒸馏烧酒成熟形成期。
大酒酿造的工艺和时间不同,价格昂贵,多在繁华地区酒楼才有售卖。在宋江等人上东京时,史进、穆弘在樊楼喝得大醉,就是大酒易上口,后劲极大造成的后果。
大酒酒精度高,能燃烧,兼有杀菌消毒之效,已经相当于今天的白酒(烧酒)。
苏轼《物类相感志》“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显然,这是烧酒无疑,酒类中只有烧酒可以燃烧。
在《洗冤录》中,宋慈记载处理被蛇咬时所用就是米醋或烧酒来清除吮吸时口中的余毒,显然,这就是浇酒。
宋慈《洗冤录》卷四“急救方”下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
小酒
小酒就是米酒。
宋代小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酿造的非蒸馏酒,采用的酒曲为白曲,成品酒的颜色通常显为白色,所以从色泽度称为“白酒”。
由于小酒没有蒸馏提纯,也不需要深层过滤,因此酒水中常有细小米渣,宋代也称其为“浊酒”。四川醪糟酒便是此类酒之一。
在《水浒传》中,多处提到热酒,显然这是黄酒,只有黄酒加热才更加畅口。
“白酒”和“浊酒”,这是根据酒质清浊来区分的,皆属于小酒,而非蒸馏酒。
杨志监压生辰纲经过黄泥冈,便有白胜扮作酒贩,自称担中桶内是“白酒”,酒中下蒙汗药麻倒众人,吴用等人劫了生辰纲潇洒而去。
众军看见了,便问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白胜卖的还是过滤比较干净的小酒,酒水清洌一点便称为“白酒”,其实还属于“浊酒”。
武松经过景阳冈,虽有三碗不过冈的规矩,但武松喝得性起,也不管小二所说的什么“透瓶香”,“出门倒”,只要好喝,碗碗不歇,连干十八碗!
武松喝的也是小酒,是酒家自酿的米酒,带有米渣,所以武松才说“筛”,实际上就是滤斗过滤掉米渣。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结语
按照米酒的度数,通常是十度左右,再加上宋代的酒碗的容量,武松连喝十八碗米酒,也就是五斤到六斤的量,酒精度相对于用高梁酿造的蒸馏白酒,差不多一斤至两斤之间。
对于酒精考验者来说,年青力壮者大多能办到。当然打老虎是不成的,酒后勇气是有的,但没有武松的武艺呀!
这个问题争论很大,看了很多回答,众说纷谈,罗列了一大堆理由看得人云山雾罩,看到最后还是让人糊涂。宋朝的酒没人喝过,数据列的在多,总是没人喝过,怎么得出结论。。。。
其实有句话是至理:“要写文就得先破题,破题之后在点睛,文章才有说服力”。要我说,这个问题实质上就一个重点,抓住了,答案一目了然。下面春风渡雨来给出他的答案!
看到这句话,可能很多人要去寻板砖,但是你细细去想也未尝没有它的道理。下面我们来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分析清楚了,武松的问题也就非常好解释。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地方争论很大,但“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这个是得到大家公认的。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执政期间,宋徽宗是1100年~1126年在位,那么武松距今就是九百年左右了。
九百年的跨度,我们人类是否有进化我不知道,我不是遗传基因科学家,所以不乱说。但是酒量这个东西肯定是有变化的,这个必须承认,酒量的历史增长是和酒精度数的历史增长直接挂钩的。
宋朝时期的主流酒水就是黄酒、米酒之类的,也许有蒸馏酒的出现,但也绝对没有流传开,所以整个社会的喝酒群体酒量就可想而知了。一直到元朝时期,蒸馏酒的大规模出现才带动了整个喝酒群体的酒量上升。时至今日,就更不用多说,酒精考验的我们普遍酒量绝对要高出宋朝人一大截。
到这里要明确一个问题,酒量这个东西主要是靠遗传的,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后天练习可以增加一点,但绝对不会引起质变。有人可能在这里要和我较真,我只能说这些大都不是喝酒的。我从没见过喝一杯就倒的人可以把酒量练到一斤以上的,只见过因为饮酒过量把自己喝进医院的。
武松能喝酒肯定是天生的,这是体质的原因,也就是说这是武松的天赋。
武松的酒量放到现在是个什么水平?也就是说你把武松穿越到现代来,和当今的酒林人士比拼是个什么结果?那么你必须先得把武松这九百年的进化空白期补上在说。
穿越很多种,但你不能现代的穿到古代带着枪炮去,这种书写出来也是进废品站的命。同理,武松跨过九百年时空来到现代和人比酒量,你也得先把武松因为时间长河所造成的时空短板补上才公平!
补齐时空短板,自带酒量天赋,这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武松。而武松的这个酒量天赋不管是对宋朝人,还是对应现代人都是恒定不变的。这一点是必须的,你要认为不对,就把宋朝喝酒的人都穿过来,然后全体补齐短板,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本文的点睛之处!
说到这里,下面就是叙述部分,两个方面:一是武松在宋朝时期,他的喝酒天赋对应普通喝酒群体是个什么水平,二是武松与现代酒林界的水平对照。
武松是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水泊梁山在山东。在书中武松主要对应的喝酒群体就是山东地区,所以整个酒量比较就以山东地区为准,我想大家都不会有意见。就算到如今,山东的普遍喝酒群体酒量在全国也是稳稳的前三。
在多说两句。以喝酒而言,普遍的就是南方的喝不赢北方的!平原地区喝不赢高原、山地的!只要能端杯子的女人,男人一般都喝不赢!所以整篇文章不管武松处在什么时空,对应人群就以山东为准。
首先:水浒重头戏,武松景阳冈打虎,三碗不过岗,这里有个最直接的对比,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一般喝酒的人喝三碗就倒,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虎,这是整个《水浒传》对武松与普通喝酒群体的最直接对比,六倍!这里咱们不必管酒的度数,那都是细枝末节,不是重点。我们需要关心的就是,武松的喝酒天赋到底和普通喝酒群体的对比是多少就行。其实这个六倍应该是保守的,因为老虎被武松打死了,但是在往深了争论就争不清楚了,所以六倍是所有人都不能反对的。
其次:景阳冈的论证太过单薄,那个只能代表景阳冈地区,我们还得找旁证。
1、鲁智深喝酒比武松厉害,喝一桶也就八成醉,还能认识长老是谁,一桶加二十碗左右就差不多喝高了,把门口的金刚当大汉,连死活都不分了。
2、我们再研究一下武松的酒量,景阳冈十八碗高浓度的三碗不过冈也就八成醉。快活林打蒋门神之前一店喝三碗,一共喝了四五十碗左右,约一桶多,也还是八、九成醉,对质量好的酒还能说出:“这酒略有些意思”。说明思维很清醒,品酒上有一定水平,实际上也就是个八成醉。
3、林冲也喜欢喝酒,一杆枪、一壶酒随身带的,肯定比一般人要厉害,但酒量和前两位比差远了。林冲喝半瓮酒就醉,我们算1/2桶1瓮再乘1/2,即1/4桶弱,林教头就醉倒雪地不醒人事了。
4、宋江更差,一瓶酒下肚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开始提反诗了,开始叫“黄巢不丈夫了”。
通过上面几位对比,咱们刨掉一个最高分鲁智深,去掉一个最低分宋江,武松的酒量是林冲的四倍。也就是说,武松是梁山平均酒量的四倍,这个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最后:梁山群雄都是刀口上讨生活的主,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其酒量绝对在山东普通喝酒群体之上,代表了整个山东地区喝酒群体的高端水平。
那么,武松在梁山这个基础上怎么对应山东的普通水平了?书中没交代,资料也没处查。不过,就我觉得还是要看景阳冈的论断,就是六倍,这个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其中白酒总产量为1198.06万千升。中国有5亿酒民,平均每年要喝掉300亿公斤白酒,平均每人每年负责消耗60公斤酒。也就是说5亿酒民每人一年要喝120斤白酒,换算成天就是每人每天要喝3.29两白酒,这也就是我们全国酒界人士的平均酒量了。
我们在来看全国喝酒最厉害的地区是怎么排的,网上对这个问题有个调查,让网友自己打分进行排名,虽然有些偏颇,但山东进前三应该是没有多大争议的。见下图:
通过以上数据 ,山东就喝酒而言,人气是非常高的,我们在来看山东整个喝酒群体到底每天能喝多少?
前几年,网上发起过一次关于喝酒的一次调查,调查共有28.5万名网友参与。调查显示就山东而言:72%的山东网友年夜饭喝了超过三两以上的白酒,35%的人喝了半斤以上。江苏紧随其后,有68%的人喝了三两以上的白酒,喝半斤以上的占33%。排名第三的河北也不甘示弱,67%的人喝了三两以上,31%的人喝了半斤以上。在饮酒量方面,山东人依然拔得头筹,日均饮酒中所含酒精为83.1毫升,相当于3.8两45度白酒或4瓶500毫升的瓶装啤酒。
好了,说到这里,数据出来了。肯定会有出入,也许很多山东的认为这数字没有反映出山东喝酒群体的真实水平,但是正因为偏低的数据更能让大众所接受。
山东酒界现今平均酒量3.8两,如果把武松穿到现代来,酒量天赋随身带,然后补齐他九百年的时空短板,那么武松在当今的山东可以喝0.38X6=2.28斤45度白酒。2.28斤45度白酒,这就是最后结论!如果把武松换到别的地区去,随着普遍群体的酒量下滑,武松的酒量也随之下滑,但就以本人而言,把武松放在山东,更能体现武松的真实水平。
按民间酒林界非官方酒量排级:
能端杯,三两就倒的:初级!
能三两,半斤就倒的:初高级!
能半斤,一斤就倒的:中级!
能一斤,两斤就倒的:高级!
能两斤,四斤就倒的:神级!
四斤以上:传说级!
本人酒量中级,以二十年酒龄阅历,只见过三斤量的,已惊为天人!但据江湖传闻,官方对专业陪酒员有个划分,国家一级陪酒师的标准定量一般在15斤左右。这个只是传闻,真没见过。。。。。。
按武松酒量,把时空短板补齐,放到现代民间喝酒群体,2.28斤45度白酒,属于刚刚过神级,神.初级!
以上就是春风渡雨带来的结论,不知大家能否满意,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两捆啤酒没问题,一碗老酒的度数就赶上一瓶啤酒??,十八碗顶二十瓶啤酒。
水浒传中武松是北宋时期的人,那个时候喝酒一般来说是米酒,度数也不高,大约也就十来度。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四·烧酒》:“烧酒非古法也。自 元时始创其法……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意思是说现在喝的的蒸馏酒最早出现在元代,度数也是比较高的。我曾去过洋河酒厂参观过,那里刚出甑的原浆酒度数有七十二度之高。即便是市面上在售的品牌白酒大多也在四五十度,如五十二度的梦之蓝。
武松在景阳冈酒家喝了十八碗酒,换算到现在大约二斤左右,酒量也算很好了。但是和我们印象中的十八碗现在的酒差距还是蛮大的,不要混淆哦!
武松喝的是米酒,度数在二十来度,按现在的白酒计算,武松的酒量也就在一斤左右!(如纯六十度白酒,武松早烂醉如泥了)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