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黄酒明明是很好的酒,为什么喝的人少?

黄酒明明是很好的酒,为什么喝的人少?

2020-07-22 14:06阅读(109)

黄酒明明是很好的酒,为什么喝的人少?:现在的黄酒,貌似已经沦落到佐料的地步了。黄酒现在不受欢迎其实原因就两点∶第一,口感独特,第一次尝没几个会喜欢;第

1

现在的黄酒,貌似已经沦落到佐料的地步了。

黄酒现在不受欢迎其实原因就两点∶第一,口感独特,第一次尝没几个会喜欢;第二则是重点,噱头不足,卖点不够。

黄酒属于粮食酒,而且属于酒曲复式发酵酒,但不是蒸馏酒,因此口味复杂,口感独特。别说外国人了,就连中国人自己,首次尝试黄酒都会有点不适应。

除却口感对新手不友好外,黄酒还带功效。黄酒在中医里有进补的效果,性温热,祛寒凉。在医理上说就是黄酒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多糖,营养成分高。这在食物不多的时候,黄酒是宝,但在食物丰富,大家普遍营养过剩的当下,就有点过益了,不少人喝了黄酒上火的原因就在这。因此,除了食用寒凉的食物,比如螃蟹和海产时佐以黄酒外,黄酒市场已经不多了。

另外,黄酒还是那种深藏不露的选手,明明酒精度不低,但喝的时候很难感觉到,容易喝多,而且因为成分复杂,醇酯类物质多,喝多了就又容易上头,这导致喝黄酒易醉易失态,因此上不了高端档次。

然后再说说关键的卖点,葡萄酒有葡萄产地与质量的噱头,比如各种高端葡萄园和酒庄,还按年份的不同出现的名酒,比如传奇的82年拉菲。白酒有水源与酒窖的噱头,比如各种独特水质和年份的老酒窖,比如离了茅台镇的水和窖池,那就不再是茅台酒。但黄酒没有对应的噱头可以炒作,原料是普通的米,没有特殊的地方,就算换了酒曲与工艺,口味有不同,但依旧也还是黄酒。貌似现在在黄酒的推广方面,只有营养丰富和历史文化的卖点,没啥硬实力,推广起来没力度。

个人认为,黄酒现在没落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其营养丰富的最大优势在普遍营养过剩的当下反而成了劣势,而且黄酒在当下容易导致上火,个别甚至会出现虚不进补的情况,这也让黄酒进一步没落。

2

黄酒确实被冷落了,不是酒变得不好喝,酒还是那个酒,喝酒的场景和情调变了。也就是说,除了江南黄酒传统产地,还有着过去那种喝黄酒的习惯和氛围。其他各地不再以黄酒为主要饮品,白酒、啤酒、果酒、洋酒,百花齐放,轮不着喝黄酒了。

说起来还是因为生活节奏的改变。黄酒度数低,口感好,适合慢节奏生活,所以古代人喜欢喝它。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尤其是宋朝,黄酒文化达到高峰。我们看黄酒文化史,都是上层社会在畅饮,达官贵人只享受不说,文人墨客连喝带吆喝,巴不得天下人人都来分享喝酒的快乐。

所以,黄酒价格历来贵,因为是高档消费品。老百姓也要喝啊,怎么办,好在这东西酿造简单,只要舍得粮食,就能有足够的酒喝。可是百姓喝酒很少有记载,原因一是粮食不充足,二是没那闲时间。

我们回看黄酒文化史,黄酒适合两个场景饮用:一个是文人骚客,饮酒赋诗,一喝一天,甚至连喝几天。再个是达官贵人私下消遣,这个不多说。这就证明黄酒的真实性质,在社交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助兴。也因为度数低,上头慢,见风倒,不伤身,喝酒就需要相当时间,才能得到完整体验。正因为受到时间和金钱的限制,所以深得上流社会器重,视为助兴魔水。

从清末开始,社会进入动荡,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没了过去的相对和平环境,经常应对突变情况,好饮之人开始钟情于高度酒,还是因为酒意来得快,适合快节奏生活。也就从那时候起,黄酒很快没落。

如今更是了,别说职场人没那时间,一顿大酒喝一天早就是奢望。闲散喝酒人也不会抱一坛子黄酒一喝一天,也没那雅兴。再说了,如今想组织一顿黄酒摊,基本做不到。一是没那闲时间,再就难找饮酒赋诗之人,不满场粗话就不错了。

不过当前存在黄酒复兴的契机,就是人们被酒精酒麻缠几十年,烦透了还甩不掉。纯粮酒又那么贵,还不敢保证里面没兑其他东西。各种酒水比较,黄酒还是好一些,尤其是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不伤身的黄酒理应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接受。但是有一点值得黄酒生产商和销售商们注意:千万不能跟着白酒学,价格虚高,掺杂使假,愚弄消费者。否则还是算了,搞这些花花路子,你们远不是白酒行业的对手。

3

我是小逸,关注我们更懂酒!关注并私信,即可得到免费课程!世界上有三大古酒——黄酒、啤酒和葡萄酒,可以说,只有黄酒是起源于中国的,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黄酒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远早于蒸馏白酒的出现,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古人端起杯子,扬起衣袖在空中轻让,说一句“请”,小抿一口又放下,儒雅十足~

虽然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酒的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新的突破,但是相对于白酒和葡萄酒来讲,黄酒的发展差距是比较大的。它的价格偏低,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价值一直是有些被低估的,可以说黄酒产品的价值跟价格也远远是不太对称的。

目前从产量和销量上来看,像古越龙山、会稽山、还有塔牌为代表的浙派的黄酒,还有以石库门等为代表的海派黄酒,是具备一些行业的领先优势的,但如果说起消费者对于黄酒的印象,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黄酒文化推广方面也是比较欠缺

黄酒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酒,生活当中饮用很普及,尤其是江浙地区,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挖掘中国黄酒文化,真正增加它的普及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黄酒这一中国的国酒。

4

个人认为黄酒的特点是进口香、甜,酒精度适中,口感醇厚。

可别看醇厚,它可是一点也不厚道,后劲十足。北方人来到江浙,初次喝上这个酒,品尝一小口,大部分人会放松警惕,开怀畅饮,后果往往是酩酊大醉。

黄酒之所以只在江浙地区流行尤其是苏南浙北地区,我认为它的特点正好匹配了苏南浙北吴语区的语言特点,听起来绵软,糯甜,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吴语区的人的性格也是这样,要是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吴语区人的特点和黄酒一样,也是绵里藏针,想做一件事,他们往往会勇往直前,不撞南墙不回头。

之所以黄酒在全国不流行,是和全国各地人的性格大不同分不开的。比如,西南地区民风彪悍,人们喜欢高度的浓香或酱香白酒,山东人性格豪爽,喜欢偏低度的白酒,三两的杯几口闷。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5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唯中国独有,与葡萄酒、啤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古酒。

我国酿造黄酒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创造出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造黄酒,在我国不同地区有各种不同的品种。

黄酒的酿造,南方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北方以黍米、粟、江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由于是纯粮食酿造,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醋等,所以被人们形象的成为“液体蛋糕\"。



黄酒的保健功能

由于黄酒是以粮食酿造而成,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酚、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保健功能。

黄酒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镁、钾等。

黄酒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酒类,其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含有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

黄酒中含有功能性低聚糖,这些低聚糖是在酿造过程中,粮食原料经微生物酶的作用而产生的。



黄酒更多的被人们当作调料使用

1.黄酒作为中医和食疗文化中的辅料或者”药引子“,中药处方中经常使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调制遥丸和各种药酒。

2.黄酒也常常被人们当作佐料,用于烹饪佐餐的调味品,在加工羊肉、鲜鱼等食材时使用,不但可以去掉腥膻的味道还可以增加鲜美的风味。



喝黄酒人少的的原因

1.黄酒酿造工艺比较复杂,采用老式古法酿造技术,不利于形成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2.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黄酒的生产、消费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地域特色明显,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消费习惯。

3.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充分挖掘黄酒具备的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做出该有的品牌效应。

黄酒的一些优势,只是针对于酒类而言。在现在的环境下,无论是哪种酒类,还是以少喝为好,毕竟无论哪种酒,其中含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多喝对人体健康都没有好处。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6

另类君答题o(* ̄︶ ̄*)o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

然而黄酒一直火不起来,这是为啥捏?

另类君认为,黄酒之所以一直“不愠不火”,在于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市场定位和宣传力度。黄酒的客户群体多集中于江浙一带,虽然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这些内陆省份也都有黄酒企业和客户群体,但都未能形成规模,而且生产厂家也大都将市场投放目标设定为江浙省份,对拓展市场空间缺乏长期眼光。

目前国内黄酒生产企业除古越龙山和会稽山两个品牌有市场开拓意识外,其他黄酒企业多是“蜷缩”状态,混吃等死而已。

其次,黄酒本身的短板。黄酒是好东西,和白酒相比度数太低,喝起来不够浓烈,也即是酒友们常说的“不尽兴”,和葡萄酒相比,又缺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味”,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宣传,例如当年陕西的秦池酒,狂砸四个亿的广告费,一夜成神(尽管后来挂了,但也算辉煌一时),又比如水井坊的声名鹊起,仅只是因为全兴酒厂在1998年改造厂房时,发现了地下埋藏有古代酿酒的遗迹,其中有不同时代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馏器基座、墙基等遗迹,他们以此为母本开始运作,终于将水井坊以63亿的天价成功出售套现。

黄酒是好东西,然而自身短板必须以市场运作来弥补,可是却没有白酒和葡萄酒的成熟套路可以因循,所以就这样不尴不尬的存在着。

事实上,喜欢喝黄酒的人都是铁杆粉,例如胡适去台湾后深感“最大憾事无黄酒”,甚至不抽烟不喝酒的蒋介石也在日记中对家乡的黄酒“以为爱物”,然而历史的积淀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却无人理会。

鲁迅临终前一个月曾对许寿裳提及“泉下有知,当合着花雕作诗写文,方才是人生最大幸事”,然而迅哥儿居然被教育部赶出了课本,但愿美好的黄酒不会如此吧o(╥﹏╥)o

悲了个催!

7

黄酒是苏南浙北地区的本土酒种,酒精度不高不低,口味独特,微甜。冬天的时候放点姜丝热一下,和两三个知心朋友小酌,很是惬意。但是确实很难上口,有个安徽的朋友,第一次喝黄酒,吐掉了,说“这到底是什么,一股中药味道”,后来喝上口了,没天午饭晚饭,都要喝一瓶黄酒。然后我看到有人在说,喜欢黄酒是因为酒量差,这种说法太扯淡了,我那朋友白酒一斤白半,才刚刚微醺。喝酒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达到那种晕晕乎乎,似醉非醉,那种微醺感觉吗?你说你喝三斤白酒就像没喝一样,那你喝它干啥。由此可见,现在的人,喝酒都在追求能喝多少多少,张三喝一斤,菜,李四能喝两斤,李四两斤算什么,我王五三斤,都在追求这个。所以,黄酒这个温文尔雅的就种,不受人待见,尤其是不受年轻人待见。

8

黄酒是以粮食酿造而成,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酚、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保健功能。

黄酒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镁、钾等。

黄酒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酒类,其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含有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

黄酒独特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不喜欢。此外,黄酒带有滋补的功能,有些人觉得不需要滋补所以也不喝黄酒。

黄酒看上去便宜,其实不便宜,因为黄酒度数低,所以一次能喝很多,所以算价格也不比白酒便宜。

9

黄酒在江淅沪小三角地区的受欢迎程度是相当大众的!而对于白酒这类烈性酒在中国社会的广阔天地里是一个豪爽性格的像征!而在寒冷地区又是一种能暂时避寒且容易能随身携带的饮料。

我是一个有血压高病史之人,近三十多年就改喝黄酒(主因是白酒的生产现在主要是靠勾兑完成的),如果是在冬季一杯黄酒放在微波炉中热一下,真的很舒服。

七九年回沪后,身边有很多从黑龙江和吉林回来的知青,看到他们就一把花生米就能喝酒,真有点不可思议!说实话也真看到了不少饮酒长期过量的,身患疾病而过早的离世!内心真的不好受,因为他们必经是我们这一代知青中的一员!

我的家庭中由于父亲喜欢喝酒〈外公外婆是在崇明开小酒坊的),所以弟兄几个也就能喝酒。只不过本人为了身体健康早早改为喝黄酒了,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多次提到外出旅行,在夜行列车上会喝黄酒,总认为与感觉这是我人生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哪一天口中无味不想喝酒了,太太就会引起警觉,也预示着我身体不舒服了。前几天就这样,连续二天没喝酒。

10

黄酒分为:元红、加饭、善酿、香雪。 是根据糖份高低的分类,对应分别为:干型黄酒、半干型、半甜、甜型。黄酒天冷的时候要加热,但是千万不要倒出来直接加热,要原瓶隔水温酒,就是放到盛满水的锅里加热,不然酒气一热冲出来没有原味了。加热到感觉酒热了就行 不要到烫,也就是感觉适合胃里的温度就可以了。另外,浙江和上海江苏喝黄酒的习惯比较,没有他们那么喜欢甜,很不喜欢那种甜度高的,像石库门,沙洲优黄,太雕那些,喜欢加饭的多,虽然网上说花雕就是陈年加饭,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花雕要比加饭甜很多,而且加饭也有陈年的,五年、十年都有。


其实红酒的文化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我很看好黄酒。欧洲的食品在质量把控的严格和原产地等级控制的双重条件下才把部分产品的价格炒高的,文化有比较大的可玩性,而且酒也确实该陈酿陈酿,不掺假(不过威士忌加焦糖色的风气近年也越来越重)。国内的酒厂,很多都不了解文化这个概念。企业和品牌只有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能赢得顾客的尊重。尤其是酒这种品牌和纪念意义往往议价很高的产品,可做空间还是很大。


黄酒要想重现往日辉煌,是必然但缓慢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在商务宴请和朋友聚会中野蛮劝酒越来越少,健康、低度、营养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个饮酒观的转变由沿海至内地,由大城市至小城市,缓慢但坚定。再者,国家也提出了,文化产业未来将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植根灵魂的酒文化,黄酒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复兴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全世界都用日本电子产品的时候,日本的文化就影响了世界;全世界都开德国车的时候,德国的文化就影响了世界;全世界都看美国片的时候,美国的文化就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同理,全世界都喝黄酒的时候,中国梦就不再是一个梦了。当然,过程是缓慢的,黄酒复兴在路上,路的前方一定是这样的。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