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读:过度喂养很“伤身”,该怎么判断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被过度喂养,为啥婴儿容易过度喂养,如何避免过度喂养?

为人父母都希望把宝宝养得白白胖胖的,有些父母,特别爷爷奶奶看见宝宝手脚像莲藕一样,认为宝宝长得好,很是骄傲,但宝宝并非越胖越好。

过度喂养很“伤身”

脂肪细胞增长的时间有三个,怀孕最后3个月、生后1年内与青春期,一旦脂肪细胞数量确定下来就很难减少,即使你想通过瘦身来减少脂肪细胞也难实现,一般会反弹,易肥体质也会跟随一生。婴儿期作为脂肪细胞增长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奶量,不要过度喂养,避免宝宝形成易胖体质。

除了容易导致形成易胖体质之外,还会影响宝宝的消化道造成过食性腹泻;0-6岁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宝宝吃得过饱,身体需要调配更多的血液与氧气去帮助肠胃消化,导致大脑疲劳由此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为什么婴儿容易过度喂养?

饱腹中枢不发达0-4个月大的婴儿饱腹中枢尚未发达,而婴儿的胃还很小,新生儿大约34毫升,1个月大约90毫升,不知道“饱”是什么感觉,即使填饱肚子,宝宝也会继续喝奶。

宝妈错把觅食反射当作“饿”

婴儿天生就具觅食反射,虽然宝宝看起来没有张嘴吃奶的兴趣,但当我们轻触宝宝嘴角、脸颊时宝宝就会反射性地寻找乳头。有些宝妈不知道宝宝饱不饱,看见宝宝有这种反射,以为宝宝饿了,宝宝本来还不知道什么知道是饱,结果越吃越多,越吃越撑。



宝妈无法判断宝宝的诉求

小宝宝都是通过哭来反应自己的需求的,当宝宝不舒服,比如尿片湿了、太热或太冷、肠绞痛,甚至只是寻求安慰,如果宝妈无法正确判断宝宝的诉求,看见宝宝哭了就以为是饿了,从而造成过度喂养。

有以下表现说明小宝宝过度喂养

①每天增重50克或以上

宝宝的体重一般要生后第2周开始迅速上升。据国际哺乳顾问协会指出,生后3个月内的宝宝每日平均体重增加25-30克。如果宝宝每天增重少于25克,就要增加奶量。如果每天增重50克以上,表明宝宝有可能过度喂养了。

②全身长湿疹,舌头发白

③腹部大大的鼓鼓的,像青蛙的肚子一样。明明喂饱,却哇哇大哭。

④水样便,呈绿色并伴有泡沫。母乳喂养的宝宝理想的便便颜色是芥末黄似软膏,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则为黄褐色带一点绿,添加辅食后像香蕉一样,形态跟大人差不多。如果宝宝拉水样便,呈绿色并伴有泡沫则可能是喂养过度了。

⑤宝宝的手脚经常濡湿或湿冷。

⑥明明每次都拍嗝了,还是经常吐奶。



怎么避免过度喂养?

学会判断宝宝是否已吃饱

母乳喂养的宝妈可能不知道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其实很简单,如果宝宝每次吃奶都地15-20分左右,吃时嘴边有奶水、有吞咽声且每吸一两口吞咽一次、吃完后之前充盈的咪咪变得松弛。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是吃完奶后还咂嘴或者哭闹,给他吃就立马消停,说明还没吃饱,可以适当添加奶量。

总的来说,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宝宝吃饱了的状态都是相似的,精神饱满,心情好,睡觉踏实,不会频繁起来吃奶。

观察体重增长

上文有提到啦,新生儿期的婴儿每日平均增重25-30克,要是不足25克说明奶量不足,要是等于或大于50克说明过度喂养了。此外,宝宝生后4-6个月体重比出生时的增长2倍,1岁前增长3倍,比如你家宝宝出生体重为3kg,6个月左右为6kg,1岁前9kg,偏轻一点或者偏重一点那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出太多,那极有可能是过度喂养了。

观察二便

防止喂养过度,家长注意观察宝宝的二便次数与形态非常重要。宝宝生后1-2天尿尿少一点,每天两三次,生后3天通常每天拉6-8次,而且尿液清亮。所拉的便便无刺激性气味,外观漂亮如软膏,母乳喂养多是芥末黄,奶粉喂养大多数为黄褐色带一点绿。奶量不足时拉便便次数少,绿色便带粘液。过度喂养时拉水样便带泡沫,呈绿色。

最佳贡献者
2

什么是过度喂养: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宝宝的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还很稚嫩,过度喂养会对妈妈的乳房健康,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一、过度喂养的原因:1、宝宝一咂嘴,一吃手,一哭闹,就会被认为这是宝宝饥饿的表现,马上给予喂养。2、也有一些宝宝会因为吸吮需要而频繁吃奶,出现进食过多。吸吮奶嘴对宝宝来说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就这样做,所以不知不觉就会多吃。3、定时喂养也会造成过度喂养,并会干扰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危害极大。4、吃配方奶宝宝要比吃母乳宝宝更容易过度喂养。(一个在白罗斯的研究在对比了16755个宝宝后发现,1个月大的宝宝用奶瓶喂奶粉时比母乳亲喂多吃了49%的奶,3个月多吃了57%的奶,5个月多吃了71%的奶)

二、宝宝过度喂养的症状:1、大便颜色气味形态不正常。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应为金黄色,较稀,配方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为土黄色,较稠。如果宝宝的便便有许多的小泡泡或呈绿色,说明宝宝消化不良,可能过度喂养。2、宝宝会出现便秘或胀气。宝宝的便便质量变轻,有可能是因为肠胃不能及时消化过多的食物而导致的便秘,过度喂养也会导致宝宝的胀气。3、频繁吐奶。宝宝的贲门比较松驰,胃呈水平位,胃部很脆弱,如果喂食过多,会出现频繁吐奶的现象。4、体重因为消化系统紊乱,不增加反而减轻。

三、过度喂养的不良后果:1、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过度喂养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不良。2、易引起脑疲劳。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此暂时缺血。所以吃的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3、容易导致宝宝肥胖。过度喂养的宝宝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类胰导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从而导致肥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胖宝宝长大后还会很胖,增加成年后患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风险。

四、如何准确判断宝宝是否吃饱:1、观察宝宝体重是否按月增加。2、观察宝宝大便是否是黄色软膏状。3、观察宝宝吃完奶后情绪是否安静,是否可以安静地睡2-3个小时或者玩一会。4、母乳宝宝吃奶时间是不是在15-20分钟之间,过长的吸吮有可能是妈妈奶水不足。

五、如何防止过度喂养:1、掌握宝宝的饥饿信号,根据宝宝需求时间段各个方面来考虑宝宝所给予的信号是不是饥饿信号。2、寻找宝宝进食规律。一些婴儿从一出生就遵循2-3个小时进食一次的规律,但也有些婴儿需要到3-4个月进食才会变有规律。3、配方乳宝宝要控制奶量和乳汁流速。注意在宝宝用奶瓶吃奶时,要喂一会儿,中间歇一会,这样宝宝才有机会在吃撑之前感觉到胃已经饱了。4、掌握正确的瓶喂技巧。奶瓶不要竖的太高,45度或者30度左右的角度会让流速不那么快,不要让宝宝平躺吃奶,要让宝宝对吃进的奶水的节奏有更多的掌控,5、不强迫宝宝吃完奶瓶中所有的奶。

3

导语:一般来说,宝宝约90%的母乳摄入量来自于单侧的乳房,大约在吃奶开始的10分钟后,宝宝就会自动松开乳头或者睡着了,这时候就证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宝宝被过度喂养的表现:

1、尿布消耗较快。正常哺乳的宝宝一般每天消耗6片尿布,如果尿布消耗过快,可能是喂养过度了。

2、大便次数增加。正常哺乳的宝宝一般每天排便2-4次,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大幅增加,可能是喂养过度了。

3、脾气暴躁。正常哺乳的宝宝吃饭、睡觉、玩耍时会很快乐,过度喂养则可能会造成宝宝胀气或者便秘,导致宝宝身体不舒服,变得脾气暴躁。

4、出现吐奶。过度喂养可能会让宝宝吃进去大量的母乳,导致宝宝出现不正常吐奶。

家长朋友们也可以从宝宝的发育情况,比如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侧面判断宝宝是否被过度喂养。在平时宝宝哭闹时,我们要正确判断宝宝不舒服的原因,不要单纯地用喂奶来安抚宝宝,可以参考以上四种表现,避免宝宝被过度喂养,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好,我是万博,超级奶爸一枚,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致力于分享育儿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为家长朋友们提供最前沿、最科学、最实用的育儿方法。


今日讨论:如果宝宝出现了“厌奶”该怎么办呢?

欢迎点赞留言

4

您好!宝妈,说说我儿子的情况,现在3个多月了,在月子里和2个多月的时候因为是新手,只要小孩哭就觉得不是拉屎拉尿就是饿了,都是每顿喂160ml,久而久之造成了消化不良,从而引起了肠绞痛,那是真的折磨,每晚固定一个时间点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后来就按网上所说的每个阶段喂多少毫升的标准来喂,慢慢的调理了半个月,现在一切都正常,所以哭闹的时候也未必是饿,多跟宝宝互动,以下是查阅和经验总结,望对你有帮助


1.消化不良

宝宝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从而造成宝宝胀气,宝宝胀气肯定身体会很不舒服,会因此哭闹不止


2.体重异常

宝宝体重增长过快,生长曲线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也有部分宝宝因为过度喂养,导致消化系统紊乱,从而造成体重不增反减。


3.经常吐奶

小宝宝肠胃很娇弱,喝了过多的奶没有办法消化,就会经常吐奶,而且吐奶后不能用拍嗝就可以缓解的。


4.大便颜色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过度喂养,其表现就是消化不良。宝宝大便为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5

什么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正常代谢的需要,出现胃肠道负载及能量过剩,通俗点说就是有的家长一看宝宝哭,就以为它饿了,就直接喂奶。这样会造成宝宝摄入奶量过多而消化不良。


如何判断宝宝被过度喂养?

1、大便异常

如果发现宝宝大便的次数变多,呈绿色的水样便,并且经常带有泡沫,那么宝妈们就要警惕起来,是不是喂奶的量太多,需要控制一下喂奶量。

2、经常的吐奶

宝宝的胃比较浅,胃上口也就是喷门括约肌比较松弛,再稍微用力或者是太兴奋就很容易吐奶,但是如果有经常性吐奶的行为,拍嗝也无法缓解的时候。可能是提示喂奶太多了。

3、宝宝因为腹痛、腹胀哭闹

如果妈妈在一段时间内,晚上的时候宝宝经常因为腹胀、肠绞痛引起哭闹、夜醒,就要引起注意了。新生儿可以在他哭的时候,抚摸他的肚子,判断出有没有腹胀的情况。

4、体重异常

宝宝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宝宝测量身高、体重跟头围。如果宝宝在那段时间体重增长太快,说明可能是吃的太多了。如果不增还反减了,可能就是吃的太多,宝宝的消化肠道出现了问题,无法吸收。


那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1、看宝宝的排泄

到一个月的宝宝,每天至少有6次的小便,期间通常会有3-4次的大便,经常在吃完奶就会拉一点,之后他拉大便的次数会慢慢减小,可能隔一天或者隔几天。

2、看宝宝的情绪

如果宝宝吃奶之后能安静入睡到3-4小时,不会哭闹。在下次要喝奶之前才会哭闹,说明就已经喝饱了。

3、看宝宝体重增长的情况。

0-3个月的宝宝,每月体重增长达到1千克,身高增长达到4厘米左右,就说明宝宝基本吃饱了。

4、看哺乳的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适量就好。

6

在很多老一辈的观念中,小宝宝要长得胖才说明宝宝长得好,而且小宝宝胖胖的,小手小腿像藕节一样,才会比较可爱。尤其是把宝宝抱出去玩的时候,经常会和其他同龄的小宝宝比较,一旦宝宝体重比其他宝宝轻,无形中就会感到一种压力,“我家宝宝是不是吃得不够多呀,要不怎么某某家的宝宝和我家宝宝差不多大,他就长得那么快呢?”

其实,小宝宝长得太胖也不是一种好事,很可能是宝宝过度喂养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可能存在过度喂养的情况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过度喂养的情况,那么母乳喂养也会存在过度喂养的情况吗?

母乳喂养分为母乳亲喂和母乳瓶喂。

对于母乳亲喂的宝宝,很少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因为宝宝吸吮当中,每一口奶都是他们自己因为需要而主动吸进去的,不存在不得不吃下去的情况,所以母乳亲喂的宝宝原则是宝宝想喝就喂。

而母乳瓶喂的宝宝,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一样,喂奶时宝宝一直在吸吮,无论爸爸妈妈奶瓶里装了多少母乳,宝宝都能吃进去,胃口好像从未被满足,或者宝宝不停哭闹,全家人以为这是宝宝的饥饿表现,不停的添加瓶喂的量,直到宝宝饱足而睡。

其次,对于小宝宝来说,要自己控制流速和吞咽是很难的,因此他们可能不得不在已经吃饱了的情况下继续喝更多的奶。

如何判断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被过度喂养?

1、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过度喂养,其表现就是消化不良。宝宝大便为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2、小宝宝肠胃很娇弱,喝了过多的奶没有办法消化,就会经常吐奶,而且吐奶后不能用拍嗝就可以缓解的。

3、宝宝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从而造成宝宝胀气,宝宝胀气肯定身体会很不舒服,会因此哭闹不止。

4、宝宝体重增长过快,生长曲线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也有部分宝宝因为过度喂养,导致消化系统紊乱,从而造成体重不增反减。

如果已经发现宝宝过度喂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进行调整

1、宝宝不同的哭声代表着宝宝不同的需求,要学会判断宝宝是否因为饥饿而哭闹。

2、学习母乳亲喂的技巧,在哺乳的时候,观察宝宝衔乳的姿势是否正确,宝宝吃奶时的吸吮频率。增加母乳亲喂的次数,适当延长母乳亲喂的时间。

3、如果宝宝对母乳亲喂没有兴趣,妈妈可适当增加与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平时亲自照料宝宝,多和宝宝亲密接触,让宝宝爱上妈妈,唤回宝宝对妈妈乳房的依赖。

曾经的理科女文青,现在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坚持一手写作,一手生活,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谢谢!

7

每次带孩子下楼遛弯的时候,就是一场关于体重、身高、食量的对比评论大会,听到的对话往往都是这样的:

  • 哎呦你家宝宝长得白白胖胖的,真好,你看这小胳膊小腿肉乎乎的,太可爱了!

  • 愁人死了,我家宝宝还不到10斤,这大腿还没人家胳膊粗,咋就长不胖呢?

  • 宝宝胖了好啊,有福气啊!

  • 多吃点奶就长胖了呀!

一眼望过去,月龄差不多的宝宝高矮胖瘦各不同,但是白白胖胖的宝宝绝对是牢牢占据C位,引得众人喜爱,家长也高兴啊,自己孩子这么招人喜欢,但是,他们真的冷静思考一下,自家孩子是不是被过度喂养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过度喂养

其实纯母乳亲喂的宝宝不太容易发生过度喂养的情况,因为乳头吸吮比瓶喂要费劲的多,并且是由宝宝自己控制吃多少,而奶瓶喂养会让宝宝吃的更多,如果奶嘴的孔比较大,大量的奶就会轻松的流入宝宝嘴里,如果妈妈无法准确判断宝宝需求,按哭喂养,的确是会导致过度喂养。

配方粉喂养、混合喂养、母乳瓶喂则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因为宝宝无法控制奶瓶奶水的流速,有种冲多少都能喝进去的感觉。

1、米其林胖宝宝有可能存在被过度喂养

大人们最喜爱的白白的胖胖的宝宝,胳膊腿像轮胎,脸蛋上的肉肉沉甸甸像个大蜜桃,抱起来沉沉的,这体重明显高于同月龄宝宝。

这样的宝宝很有可能存在过度喂养问题,虽然母乳很好消化,但是,宝宝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是有限的,母乳摄入过多,但消耗量不足,多余的母乳就会转化为脂肪,导致宝宝越来越胖。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肥胖也有可能是是遗传因素导致,比如,父母有肥胖的病症,那宝宝肥胖的几率就会很高。

所以,如果是个米其林胖宝宝,需要引起重视,排除一下,是因为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的肥胖,还是遗传性因素。

每个月龄的宝宝都会有一个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值,我们可以对照这个范围做一个初步判断,如果宝宝的体重明显超过最大值,那就需要引起重视,考虑是不是存在过度喂养,然后再结合生长曲线分析,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2、体重增长过快,生长曲线异常

宝宝吃的过多、吃的不足、吃的好不好,最终都会体现在生长曲线上,所以,细心的父母应该学会给定期宝宝绘制生长曲线,通过生长曲线的增长走势来科学客观的判断宝宝发育情况,身高体重数值相对生长曲线来说比较片面,结合上一点来看,如果父母在给宝宝测量课体重和身高后,发现不在标准范围内,接下来就要看生长曲线的走势。

当父母发现宝宝的体重生长曲线、BMI生长曲线的走势已经超过了原本曲线的上限(第97百分位)或者出现急剧上升的走向,则说明宝宝存在过度喂养的问题。

3、频繁吐奶

导致吐奶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给宝宝吃的太多,超过了胃容量,所以当宝宝出现频繁吐奶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存在过度喂养的原因。

过度喂养的危害

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每个月龄就适合吃相应量的食物,说到这,有的家长会说,谁说新生儿的胃容量只有樱桃那么大,明明每次吃完母乳,再给他冲20ml奶粉也能喝下去,没见撑着宝宝。

也许家长们忽视了,胃是个有弹性的内脏啊,就跟大人吃饭一样,明明吃饱了,但还可以再喝点汤填个缝,再吃个水果消个食,不知不觉又吃进去半碗食物。

但是对于宝宝来说,把胃撑大可不是件好事。

1、过度喂养影响宝宝身体健康

过度喂养会导致胃容量增大,影响其他器官的发育,长期超重和肥胖的宝宝,以后患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而这些健康隐患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家长不要为了短期的让宝宝多吃一点,多张一点肉肉,而堵上长远健康的筹码。

2、过度喂养会影响宝宝的运动发育

胖宝宝在大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阻碍,太胖翻不过身,太胖爬不动,太胖走不动,久而久之,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越来越落后。

虽然灵活的胖子也是有的,但是,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太胖始终会存在各种隐患。

导致过度喂养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无法准确判断宝宝的需求

按哭喂养,宝宝一哭就是饿了,然后就开始喂奶,喂奶确实是种高级的安抚方式,能够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所以宝宝一吃奶就不哭了,从而给大人造成一种错觉:哭了就是饿了,哭了就先喂奶吧。

解决办法:

导致宝宝哭的原因很多,冷了、热了、肠绞痛、肠胀气、不舒服。。。。。。如果宝宝哭了,父母应该先保持镇静,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状态,想想之前那顿奶是几点喂的,有没有可能是饿了,再决定是否给宝宝喂奶,做到按需喂养,而不是按哭喂养,按需喂养其实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妈妈可以记录宝宝的吃奶时间,看一下宝宝的吃奶规律是什么样的

2、错把觅食反射当饥饿信号

新生儿都有觅食反射,当你碰触他的嘴唇周围时,他会本能的张嘴好像要吃的样子,但是这只是一种本能反射,不能做为宝宝饿了的信号,否则就会出现频繁喂养的情况。

解决办法:

判断宝宝是否饥饿的信号是宝宝主动发出的觅食信号,来回转头找吃的、吃手、开始哼唧、扭动身体,这个时候才是宝宝真的饿了。

3、有种饿叫做家人觉得饿

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吃饱了就吐出奶头,或者开始满足吸吮需求,就说明宝宝这顿吃饱了,同时根据小便次数(至少6次)、生长发育数据来判断宝宝是不是吃好吃饱了,偶尔少吃一点、食欲差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家长不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某一顿宝宝吃了多少。

解决办法

如果已经产生过度喂养,就应该有计划地,每次减少喂养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减少吃奶频次,瓶喂的宝宝可以减少每一次的奶量,同时增加宝宝的运动量,产生消耗。

大白胖宝宝固然可爱,但是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8

母乳亲喂出现过度喂养的情况还真不少,一方面是新手妈妈们无法准确判断,一方面是妈妈们总担心宝宝吃不饱。

实际上,宝宝的胃真的很小,过度喂养的危害也很大,一定要及时刹车。

过度喂养的危害:

①消化吸收不良:由于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很是稚嫩,过度喂养会加重负担。

②引起大脑早衰:为消化掉剩余的食物,消化道需要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发生转移,可能引发脑细胞暂时缺血。

③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尽管早期不会显现,但已经在宝宝的身体里埋下了隐患。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被过度喂养了?看以下症状:

1)吐奶

如果宝宝总出现吐奶现象,宝妈需要考虑过度喂养的可能。

由于食物没有得到完全消化,囤积在胃里,很容易引起宝宝反胃,因而吃啥吐啥。

2)大便增多

宝宝的排便都比较勤,但如果一天超过7次,就要引起注意了。

首先排除是否受凉了,不是的话就该考虑过度喂养了。

3)体重增长过快

如果感觉宝宝的体重开始飙升,抱起来越来越吃力,但个子却没怎么见长,就可能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的“小胖墩”,容易肥胖,且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大。

4)没有精神

尚未消化的宿食堆积,不但没营养还会滋生细菌,让宝宝的呼吸都带有一种恶臭味。

如果喝不下奶,缺乏营养来源,自然也无法支撑孩子的精神和体力,看上去蔫蔫的。

5)易怒

一直处于过饱状态的宝宝,就算睡觉也睡不踏实,加上不舒服的饱胀感,脾气就容易变得暴躁易怒。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宝宝吃奶后,可以观察其反应,如果能做到睡觉3小时以上,安静不哭闹,就说明饮食充足。

若宝宝吃奶时很久不愿意放开乳头,或猛吸一阵又吐出来哭闹,且体重增长的速度比较迟缓,就是没有吃饱的表现。

另外,还可以看宝宝的大小便,如果尿液不黄,大便呈黄色软膏状,那么就不用担心是否吃饱。

从宝宝吃奶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咽下一大口,这种情况下15-20分钟宝宝就能吃饱。

母乳虽好,可也要做到按需喂养,这样才符合宝宝的成长需要。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9

很多妈妈都觉得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很聪明,身体会更加强壮。所以只要宝宝一哭,妈妈就会赶紧喂奶,但是妈妈们不清楚母乳也会过度喂养,而且过度喂养的危害是不可预料的。


虽然母乳喂养宝宝的好处是有很多,但是要采用正确的喂养方法,也要了解宝宝过度喂养发出的信号。

【研究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母乳喂养的益处可以持续到宝宝长大成人。


对于大部分妈妈来说,纯母乳喂养要坚持0-6个月,6个月之后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辅食,以此来慢慢减少母乳喂养的频率。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坚持母乳喂养到2岁,甚至更长。

【母乳喂养的益处】

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有很大的益处,对妈妈也有益处,这是一个相互的作用。

1.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容易被宝宝吸收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且比例都是适当的,母乳中也含有丰富的酶物质。

比如N-乙酰-D葡萄糖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促进宝宝胃里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肠胃的蠕动,净化肠道的内环境。也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衍,降低宝宝腹泻的几率。

2. 母乳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新生儿的免疫力系统发育不完整,宝宝从子宫转移到外部世界,会受到很多细菌的侵袭和感染。母乳中含有很多抗感染的物质,比如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康葡萄球菌因子等物质。

在进行喂养的时候,会随着母乳进入宝宝的肠胃,粘附在胃肠膜上,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也可以改善消化道物质的组成,提供早期抗体。

3. 母乳温度适宜,无菌无害

奶粉需要一定的时间冷却,不能在宝宝哭饿的时候及时喂养。母乳的温度适合,可以进行直接喂养,也可以给彼此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4. 母乳可以恢复子宫,消耗热量

宝宝每天吮吸的母乳,会产生刺激,通过大脑的神经反射,分泌催产素。催产素可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利于子宫的快速修复。

宝宝每天吮吸母乳,相当于妈妈游泳1小时消耗的热量。长期喂养母乳,有利于妈妈产后体型的恢复。

但是母乳喂养要适度,妈妈们要了解宝宝吃饱的信号,母乳过度喂养对宝宝的伤害很大。

【过度喂养】

什么是过度喂养,顾名思义就是喂多了,宝宝已经吃饱了,但是妈妈还在继续喂奶。如果给予宝宝太多的营养和能量,小小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就不能很顺畅的完成新陈代谢。过度喂养的宝宝会比正常的宝宝看起来“大”,但是这是不健康的。

【过度喂养的6个信号】

1. 频繁的打嗝漾奶

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很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还没有发育成熟,1-2次漾奶可能是因为吃奶太急,或者肚子胀气,抱宝宝的方式不对。如果每天都会漾奶,而且很频繁,可能是因为过度喂养的原因。

2. 肚子频繁胀气

宝宝胀气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一般在吃奶后才会有胀气的现象。如果一天之内,吃不吃奶肚子都会胀气,并且持续3-5天,很有可能就是过度喂养的信号。

3. 排便异常

如果宝宝排出的分泌物是绿色,有泡沫,呈现水漾的现象,有酸腐的味道。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宝宝进食的食物比较单一。如果分泌物出现了异常,那很有可能就是肠胃出现了问题,更深层次的就是妈妈对宝宝进行了过度喂养。

4. 拒绝吃奶

很多家长不管宝宝饿不饿,都会哄着宝宝吃奶,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不管是宝宝还是成人,饿的时候会进食,如果拒绝吃奶,那就是宝宝不饿。过度喂养的宝宝,每次吃奶的时候都会非常的抗拒。

5. 体重降低

1岁以内的宝宝,体重都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果发现宝宝吃的多,但是体重没有增加,可能是因为过度喂养伤害了脾胃。肠道菌群不能正常运行,营养无法正常吸收,宝宝的体重就会出现不增倒减的现象。

6. 睡眠质量不好

如果宝宝睡觉时哭醒,妈妈们都会喂奶哄宝宝睡觉,但是过度喂养之后,宝宝的肚子会很不舒服。比如睡觉经常翻身、踢被子、熟睡中醒来大哭等,都是过度喂养的表现。白天不明显,晚上反应就会很强烈,而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过度喂养宝宝的危害】

1. 加重消化系统的工作量,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2. 有限的血液和氧气转移到消化道,造成脑细胞缺血,影响大脑发育,甚至造成宝宝智力低下。

3. 过度喂养会导致宝宝肥胖,成年之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正确喂养母乳的方式】

新生儿

采取循环喂奶,没有昼夜之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胃容量小,每天喂养8-10次,白天间隔2-3小时喂一次。

1-2个月

采取按需喂养,每天喂养8-15次。晚上宝宝睡觉,不用叫醒喂奶,饿醒之后再喂奶。

3-4个月

调整宝宝的生活作息,每天喂养6-8次,白天间隔3-4小时喂一次。

5-6个月

每天喂养5-6次,可以进行辅食的阶段了,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先从不易过敏的米粉开始。辅食每天1-2次。

6个月以后的宝宝喂养母乳配合辅食、水果等,可以进行到宝宝1岁以上,对将来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益处。

【饮食安排表】

7:00-7:30 母乳或者奶粉200毫升

10:00-10:30 母乳混合奶粉,或者母乳混合水果

12:00-12:30 吃辅食

15:00-15:30 母乳或者奶粉100毫升,加水果

18:00-18:30 吃辅食

20:00-20:10 母乳100毫升,刷牙睡觉

【总结】

每位妈妈都有一颗爱宝宝的心,但是过度的爱就会造成伤害,就像喂养母乳一样,过度喂养也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了解宝宝身体发出的6个信号,这样不仅可以拉进彼此的关系,还可以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健康科普挑战赛# #健康科普排位赛#

10

你好,很高兴回复你的问题,希望以下答复对你有帮助。

宝宝被过渡喂养,有以下几个信号。

1、 观察宝宝大便

大便次数增加,呈水样大便,还伴有泡沫,可能还是绿色的,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适当减少宝宝的奶量。

2、 腹胀,肠胀气导致的哭闹

宝宝经常在同一时间段哭闹,而且怎么安抚都静不下来,大部分原因就是肠胀气,肠绞痛引起。

3、 频繁吐奶

小月龄宝宝胃容量较小,出现吐奶是正常,如果六个月后的宝宝还频繁吐奶,就算拍隔也还是会吐,那就证明过渡喂养。

4、 体重异常增长

建议家长每个月定期给宝宝测量身高,体重,并做好记录。发现宝宝体重异常增长或者出现不增反减的情况,都有可能是过渡喂养导致,因为宝宝消化系统不成熟,过渡喂养导致营养没法消化,就会抑制宝宝正常发育。

出现以上信号时,家长就要额外注意,是否有过渡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0-2月龄按需喂养,3-6个月的宝宝每天喂养5-6次,6-10个月的宝宝每天喂养4-5次,10-12个月每天喂养3-4次就行,当然每个宝宝需求都不一样,以上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看看以下信号判断宝宝是否吃奶。

1、 妈妈乳房感觉

喂奶前,乳房有涨涨的感觉,喂养后松软,没有硬块,就表示奶已经排空。


2、 宝宝的吃奶声音

宝宝在吃奶时会发生规律的吞咽声音,就表示他有正常顺利的吃奶。


3、 宝宝满足感

当他吃完奶的时候,会有满足的表情,而且不会哭闹,睡觉也会比较安稳。


4、 大小便次数

黄色软绵绵的大便就是正常的,如果奶水不够的时候,会出现大便干结,出现绿便,次数增加但是每次量都比较少。


5、 宝宝体重

记录好宝宝体重是否有规律的增加,如果不升反降就要注意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