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士兵在真实的战场上最怕什么?

士兵在真实的战场上最怕什么?

2020-07-22 07:58阅读(107)

士兵在真实的战场上最怕什么?:听参与过战争的人讲,什么老兵怕机枪,新兵怕炮弹,那都是老生常谈了,真的上了战场,步枪、机枪等火力全开时,炮弹炸起时,人都:

1

听参与过战争的人讲,什么老兵怕机枪,新兵怕炮弹,那都是老生常谈了,真的上了战场,步枪、机枪等火力全开时,炮弹炸起时,人都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肉块,血淋淋的肠子挂在树上,似破烂的灵幡随风飘荡,见了各式各样的死人,其实,也就不会怕了。

潜入敌阵前,当兵的心理最紧张,既怕暴露目标,但最怕的却是地雷,一旦踩上地雷,即便不被立马炸死,也会被炸成缺胳膊少腿的,其惨状无比,真的生不如死。

战争时,有许多人被地雷炸伤,很少会有人去救,在遍布地雷的区域,即便有工兵,探雷和排雷都是非常耗时费力的,扫雷速度非常慢,一个士兵触雷了,如果其他士兵贸然去救,搞不好就炸成一大片,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绝非打电玩那么轻松。

由于地雷的杀伤力,步兵在作战时,最怕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地雷,特别是那种小型的反步兵地雷,设计时爆炸当量就是将其腿炸断炸烂,还不一定有生命之忧,但一名负伤缺腿的士兵,最起码要得有两个正常的士兵用担架将其抬离战场,等于炸伤一名步兵,顿时折损了至少三个有战斗力的士兵,因此,地雷的生产和埋设,不会是亏本买卖。

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武器,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特别是最早由俄国人发明的防步兵地雷,通过压力、引线或遥控方式引爆,可以杀死敌人或使其失去 战斗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给军人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

现在,地雷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强悍,威慑力也越来越大,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故而得其名“蝴蝶雷”,越战时期,美军曾经大量投放使用,给北越军队和南方游击队包括无辜民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蝴蝶雷”,造价成本低廉,内部的爆炸物装填量很小,为此杀伤威力较弱,爆炸的时候不会致命,但却会让人残疾,让被炸者痛苦不堪,这种地雷可以说是非常残忍。

和平年代,也不断有人被地雷炸死,原因是地雷具有持续性,安置后的地雷通常在50年内都有效,如果不及时排雷,将对平民造成巨大的伤害。

1999年,全球许多国家都签署了禁止生产、发展、使用、储存及买卖反人员地雷的《渥太华条约》,但美、俄等大国却没有签署该条约。

对于某大国为什么不加入该条约,此国给出了让人无话可说的理由,地雷,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其他国家士兵和人员,只要不进入我国境内就不会受到威胁。

2

我的家族,代代都有当兵打仗的军人!因此,我知道士兵在真实的战场上最怕的三件事:

1,军人打仗的时候,最怕缺少武器、弹药。

2,军人打仗的时候,最怕没有食物!

3,军人干的就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活,上了战场的军人,其实都不怕死,也不怕受伤。但是,军人却害怕战场上受伤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很多军人就因在战场上受伤后,得知自己无法得到救治,而选择自尽!

3

1936年2月,单独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在川康地区遭到严重挫折,敌中央军薛岳部七个师和川军主力疯狂进攻紧追不舍,事实已经证明了中央红军北上的正确性。无奈之下,四方面军主力只好折返再次北上,并且从一开始就遭遇最困难的行程:重新翻越大雪山(夹金山)。



空气稀薄气温极低的大雪山,体力稍弱的正常人都难以逾越,那么红四方面军当时携带的几百名重伤员,是无论如何也抬不过去的。总部只好忍痛下令,所有重伤员分发银圆留在山下,而这将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大雪山下哭声一片,这些重伤员后来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远超我们的想像。


读出味道来了吧?战场上英勇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真正害怕的其实是负伤尤其是重伤,轻伤员基本可以不掉队,而重伤员的安置和救治都非常困难。尤其是我军在长征等机动作战行动中,没有后方,缺医少药,重伤员实在无力携行,只能就地安置在百姓家中,一旦敌人追至,后果可想而知。



陈毅之所以成为唯一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就是因为在广昌战斗中大腿重伤,最终被留下来领导游击战争,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多少次死里逃生。而在红军主力出发之后,留在苏区各地养伤的重伤员多达数千名,在敌人疯狂的搜捕和屠杀下,幸存者寥寥无几,失去行动能力的重伤,确实让每个战士都会心存恐惧。


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红军通过桂北继续前进,一心保存实力的桂军不再与红军主力正面作战,但是专门尾击或者侧击红军落在后面的辎重人员和重伤员,其中一次性抓获和杀害重伤员400余名,而这些指战员已经失去了作战和反抗能力,殊为可惜可叹。电视剧《突围,突围》中关于桂军集中屠杀红军伤员的描绘,绝非言过其实。



包括后来西路军的重伤员,下场也都非常悲惨,就不细说了。总之,身负重伤对任何情况下任何国家军队的士兵来说,都是件令人后背发冷的事情,一方面,是在复杂的战场形势下,重伤员经常会掉队,面对敌人又没有抵抗能力,只能眼睁睁被屠戮。另一方面,在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重伤员确实对死亡的恐惧感受得更加直接。


前者最直接的例子,是二战日军在战场失败的情况下,基本会杀死全部重伤员或者逼破重伤员自杀,以免他们被俘虏影响所谓“皇军形象”。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第10师团濑谷支队在决定逃跑之前,派遣一名中佐率兵前往战地救护所,话说得虽然很场面很委婉,中心思想就一个:要求重伤兵全部自杀,方式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分发一枚手榴弹,不死不行。



后者最直接的感观,不妨回忆下美国二战片《血战钢锯岭》,在惨烈的太平洋战场上,医护兵道斯抢救的重伤员,无一例外都在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其实伤口的疼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那种濒临死亡的绝望和恐惧心理,这是人性,没有任何解决办法。道斯所能做的,也仅仅是给打上一针“马匪”(这个词不知道是否禁用),让他们减轻点痛苦再死去。


要知道,当场阵亡那是一下子就过去了,轻伤还可以有机会活下来,所以重伤才是士兵最害怕的事情,解决好重伤员的转运和救治问题,对部队作战的士气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新一军在缅北反攻时,廖耀湘新22师第65团奉命穿插索卡道日军敌后,到达指定位置后,配属的工兵营即刻在密林中开辟临时机场以供轻型飞机起降,远征军士兵纷纷感慨:


“饿了有飞机送吃的,伤了病了还能坐飞机回后方医院,仗这么打,俺们要再不玩命,对得起谁呀”?!


4

大部分人对于战场的认知,可能就是来自于游戏或者是电视,例如现在大热的《绝地求生》,这款游戏非常接近于实战,人们在里面也可以认识到各种枪支。

然而在真实的战场上,子弹可能是杀伤力最低的一款武器了。平均下来,可能要数万发子弹才能够打死一名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百分之70的牺牲的士兵都是死在了炮弹上面。俗话说,新兵怕枪,老兵怕炮,在战场上,子弹再密集,也赶不上一个大炮来的管用。

斯大林曾经说过,炮弹才是战场上的“战争之神”。炮弹爆炸的时候,除了有巨大的冲击波将周围的人震翻之外,还有数十万个乱飞的弹片。

很多老兵虽然活了下来,但是这些弹片却藏在身体里面。弹片不会造成生命威胁,但是经常会隐隐作痛,特别是一到下雨天,就跟风湿病一样,甚至要更加痛苦,这种感受可能只有老兵才知道。

5

战场上的残酷是没经过战争的人难以想象的,我们村以前有个老人,参加过解放战争,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先后负伤三次。其中有一次,被炮弹碎片划到了左肋处。用他的话说,都能看见自己的肋骨。他自己当时痛的已经感觉不到痛,就是晕,天旋地转的晕。后来被战友及时送到后方医院抢救了过来。


如今,这位老人已经去世。我也没机会问他在战场上最害怕什么。我认为战士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上,最怕的应该就是没有了信念支撑吧!

有的人说最怕的是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有的人说最怕的是打不赢,也有的人说最怕的是没有后勤补给,这些都有道理。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向我们证明了: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战斗意志是支撑一名战士继续战斗的必要首要条件。


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信念,就会逐渐丧失底线。战场上的战士也是如此,没有了信念,就会被恐惧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有了信念,才能无所畏惧。如果再加上充足的后勤保障和优良的武器装备,这将会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6

这个问题,我可以作出真实的回答,因为我曾经参加过,老山对越防御作战。

真正上了战场,士兵怕的不是敌人,也不是枪炮声,而是脚下的地雷。因为在老山前线,有些地段路面很窄,甚至有的路面只能放下一只脚。况且老山前线片区,到处却布满了压伐雷(此雷只有拳头大小),只要山体滑坡(经常性),或者涨一次大水,压伐雷就被泥水冲到路面上,被泥沙覆盖。执行任务时,稍微不慎,只要踩上地雷脚一松,地雷就被引爆,脚掌一节被炸断。后来换成钢板鞋(鞋底里夹层钢板)才好一点。

我们县去了103名战友,就因为地雷,其中有一名战友双眼被炸瞎,另有两名战友,一个炸断双腿,另一个被炸断单腿。现场不言而喻,肯定是惨不忍睹。

还有就是,只要没被雷炸死而是炸残,当时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只有在原地用简易急救包止血,等待救援。对于一名冲锋的士兵来说,这样子倒下,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所以在战场上最怕的就是,在冲锋之时,被地雷无情的炸残或者致死。

7

我觉得最怕的应该是自己的战友在背后向自己开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中存在许多亚美尼亚士兵,当恩维尔·帕夏率领三个奥斯曼军团前往高加索地区和俄军作战的时候,土耳其士兵和亚美尼亚士兵的矛盾开始激化,每天都有很多士兵死在自己战友的枪口下。

当时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很多都视俄国军队为“解放者”,他们盼望着俄国人赶快击败奥斯曼帝国,然后他们可以在俄国人的帮助下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高加索和俄军作战的时候,许多在奥斯曼军队服役的亚美尼亚士兵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然后逃到俄国人的营地加入俄军。

而且亚美尼亚士兵逃到俄军的营地后,还会将奥斯曼军队的部署情况,以及许多珍贵的情报告诉给俄国人,这些情报对于俄军来说非常有价值,这些致命的情报可以让奥斯曼军队死伤惨重。


而亚美尼亚士兵“投敌”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土耳其士兵的仇视。在高加索战役期间,一位名叫埃提的土耳其医疗兵曾记述了亚美尼亚士兵的“意外去世”。当时的土耳其士兵在战场上,甚至在营地的时候,会趁着亚美尼亚士兵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开枪将自己的战友杀死,然后谎称这些亚美尼亚士兵死于意外,每天都有很多亚美尼亚士兵死在土耳其士兵的枪口下。

在高加索战役末期的时候,由于战争的失利,土耳其士兵对亚美尼亚士兵的暗杀开始变本加厉,他们甚至公开处决自己的亚美尼亚战友。而那位名叫埃提的土耳其医疗兵,虽然支持土耳其士兵对亚美尼亚士兵的暗杀,但是他并不是特别仇视亚美尼亚人,直到埃提一位同乡的去世,才让埃提开始对亚美尼亚人无比仇视。


埃提的那位同乡是一位在前线作战的土耳其步兵,他在负伤两天后被送进了埃提所在的战地医院,然后向埃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当埃提的同乡在前线负伤后,被一位亚美尼亚医疗兵发现,结果这位亚美尼亚医疗兵并没有救助埃提的同乡,而且将埃提的同乡扔进了一条沟渠里,想要让埃提的同乡在沟渠里自生自灭。

而埃提的同乡伤势并不算太严重,严重的则是冻伤,他在那条沟渠中躺了两天两夜才被其他土耳其士兵发现。埃提非常想要拯救自己同乡的性命,但是严重的冻伤最终还是夺走了这位同乡的性命,从此之后,埃提开始疯狂仇视身边的亚美尼亚士兵,甚至有了想要给亚美尼亚伤兵下毒的想法。


而土耳其士兵和亚美尼亚士兵在战场上的相互暗杀,最终演变成了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导火索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奥斯曼帝国的将领和大臣们开始有计划的对亚美尼亚人展开屠杀,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亚美尼亚人在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中丧命。

8

一军统帅作为整个军队的核心自然最害怕的也是失去统帅。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个军队的统帅不仅是他们战斗的核心而且也是他们精神的核心。这个道理仿佛已经成了一条无形的自然法则,人类如此动物也是如此,羊群里都会有一头领头羊,狼群里也会有一匹狼王。拥有一个强大统帅的军队是无畏的,没了武器他们可以用拳头用牙去跟对手肉搏,只要一军统帅没有倒下,那么士兵就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相反如果统帅贪生怕死没有胜利的欲望,那么手下的士兵怎么愿意甘心卖命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统帅不敢玩命干,人家士兵也是人,也只有一个脑袋。因此战争的双方都是以对方的统帅为核心,要么断其双翼消灭有生力量要么千军之中只取其上将首级。以几个战争案例说明一下。

论统帅的重要性我觉得在中国古代最为突出,两军对阵对方的大将先来对阵,之后在组织军队冲锋,一方面可以削弱对方实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长我军士气,如此可见统帅有多重要了,而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这种功夫活,自然要数关羽关二爷的技术最为精湛了,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难度,我们没上过战场但上学时运动会的短跑总参加过吧,当你全速前进时看清人脸都难,何况你要在一大群人中锁定一个人,同时前面还有那么多人阻挡,由此可见此事的难度。

再讲一下元末的洪都保卫战吧,陈友谅率60万大军攻打洪都,而此时洪都城内的兵力还不及陈友谅的十分之一,面对陈友谅的猛攻,朱文正却奇迹般坚持了两个多月,要知道双方的兵力悬殊以及两个月的持续作战,城内的士兵早已精疲力尽,但是看着朱文正这么玩命的干手下的士兵自然也没有后退的道理,因为输了面对的除了俘虏就是死亡了。

同样在日本战国时代,北条纲成硬是以三千守军成功抵御了足利上杉联军的五万人马半年有余,之后北条氏康援兵一到还相互协同大破联军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河越合战。无独有偶,北条氏照在面对一代名将武田信玄的进攻时依然面不改色顽强抵抗,两千兵力却抵御了武田信玄的王牌军队(当时军队领头的都是武田信赖这些历史名将)。可见真实的战场上,士兵可以没有战马,没有武器,但是不能没有统帅,统帅一失纵使武器再好,刀剑再锋,也不过是一盘散沙。

说了两个防御战,再讲讲进攻,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明初蓝玉的那次北伐了。那次北伐与以往的战争不同,不是两军对阵然后开始玩命,你想胜利的前提是要先找到元军。茫茫大漠之下自己走都容易迷路何况还要找,不仅如此,他们没有供给部队都是士兵自备食物和水,由此可知蓝玉此次出征面对着多大的困难。在深入大漠几十天都无果后,粮草也所剩不多维持不了几天,手下将士都开始打退堂鼓时蓝玉却力排众议,依然挺军前进,看着统帅都要玩命了,反正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将士自然不会再有怨言了,保持着军队的前进。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蓝玉成功找到了北元的大本营,成功完成了此次北伐。

从以上几次战争可以发现,统帅的凝聚力对一个军队有多重要,这不是一条经验而是一条法则,一个群体的生存法则,军队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9

你好,我是调侃历史的幻苦君。

我没当过兵,看到你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了两个东西,所以就简单答复一下。

最怕的应该是督战队。把那些虚伪的飘渺的口号抛开,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正义,为了荣誉,一般人谁会真的把这东西看的那么重?即便有分量,在自己的生命面前,你会真的愿意去牺牲,为那些大人物的成功感当万骨枯中的一枚吗?肯定不愿意,谁想青春时光就嘎嘣挂掉呢?



中国几千年,只要是打仗,就少不了督战队,不过是名称不一样吧。士兵冲锋作战的时候,后面必然有举着大刀的或者端着机关枪的。督战队就代表着纪律,代表着必须执行纪律,战场上不听话,没有教育批评,立刻就让你死,敌人还有可能给你个活口,留个当俘虏的机会,督战队这概不打折,必须死。对于军队,公认的真理是,要让士兵害怕纪律过于敌人,不然怎么舍生忘死的往前冲,督战队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其次,怕的应该是跟了一个猪一样的指挥官。你看明初,朱棣造反,李景隆带大军去围剿,那打的叫什么玩意。还有汉代的李广利,这种人,除非敌人把脖子洗干净了,坐在那等着被杀,否则,他们永远都是输。士兵如果知道自己跟的是常胜将军,即便战死也觉得有意义,即便局面堪忧,也不会放弃。如果连士兵自己都能看出来本方的战术有大漏洞,去了也是个死,他能不担心和恐惧吗?所有的战斗都是徒劳,那滋味不好受。9.18事变后,多少东北军人觉得一辈子抬不起头,那是有原因地.....


战争不是儿戏,战士也是从呱呱落地的婴儿一点点小肉团长成的,少一点战争,少一点没有意义的流血,但是如果是为自己,为家人,为家乡,为民族而战的时候,勇气是可以克服掉任何恐惧的。

10

我在工作岗位上曾经做过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经常与当过兵打过仗的离休干部们打交道,聊一些他们当年在战场上的险事儿和趣事儿。从他们所讲的情况看,我捋一下,应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作为步兵来说,在真实的战场上新兵怕枪,老兵怕炮。大炮的杀伤力是相当惊人的,冲击波杀人,弹片杀人,火焰杀人,炮弹爆炸崩起来的石头也杀人,尤其是大口径炮弹爆炸时候的声响极容易把人震昏,心脏不好的人容易被吓死。另外,我军的步兵还有一怕,就是火力不足恐惧症。弹药少,装备差,打仗的时候,最害怕弹药给养供不上,打起仗来底气不足。如果弹药充足,还有食物,那这个仗打起来就没啥可怕地了。

二是作为炮兵来说,在真实的战场上最害怕因为情报有误,地图坐标不准,伤了自己人。这种情况在历次战争中都出现过。所以,炮兵在打仗之前,多多少少都会过问这个问题,生怕误伤了步兵战友。

三是作为坦克兵来说,在真实的战场上最害怕没有步兵跟进。没有步兵跟进的坦克四面就都暴露给敌人了,从坦克内向外瞭望的角度是有限的,死角很多,此时的坦克可谓是危机重重,极易被对方打掉。

四是作为基层指挥员来讲,在真实的战场上最害怕上级瞎指挥和越权指挥。说到底,最害怕自己的上级是窝囊废、熊蛋包,没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才能。可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跟着一个熊蛋包打仗,不死那是命大。如果跟着一个指挥高手打仗,死了也没有怨言。